(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你有没有虚度此生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不必承担他人的过错

刚大学毕业时我曾去一家知名的企业应聘,面试的最后是一道测试题:有十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其中九个孩子都在一条崭新的铁轨上玩,而只有一个孩子觉得这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废弃的、铁锈斑斑的铁轨,并因此遭到另外九个孩子的嘲笑。
正在孩子们玩得专心致志的时候,一辆火车从崭新的铁轨上飞速驶来,让孩子们马上撤离是来不及了,但是,如果你正在现场,看到新旧铁轨之间有个连接卡,如果你把连接卡扳到旧铁轨上,那么就只有一个孩子失去生命,如果不扳,那你就只能眼睁睁看到九个孩子丧身在车轮底下,现在,火车马上就要驶过来了,你该怎么办?
我思考了几秒,觉得这很难作答,但是我看到几位负责面试的经理,都表情严肃地盯着我,我又必须回答。
我仿佛看见一辆飞速行驶的火车正向九个孩子冲过来,于是我有些紧张地说:“如果非要做决定,那我还是扳吧,毕竟这边有九个孩子……”
所有面试的经理依然表情肃穆,其中一个,正是这个企业的总经理对我说:“对不起,您的面试没有通过。
”我有些沮丧地站起身来,鼓起勇气问:“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吗?”
总经理说:“你为什么要去扳铁轨呢?你是以人数的多少来做的决定。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多的人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只是有一种盲从性,看别人都去做,就认为这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十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另外九个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九个人的过错要让一个无辜的人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所以,你不应该去扳铁轨,你应该以事物的对错来做决定,九个孩子错了,那他们就应该承担过错,因为谁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让步

林肯早年出言尖刻,甚至于搞到参加决斗的地步。
后来,他接受了教训,在非原则的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家争吵。
他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抢而被它咬一口好。
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得不偿失。
”
林肯身材瘦高,腿长。
有一位自命不凡的同事曾不无讥诮地问林肯:“一个人的两条腿应该有多长?”
林肯沉稳地回答:“至少应该够得到地面。
”
林肯得体的回避和让步,显示了他克制、宽容的胸襟,至今仍为人们引为美谈。
歌德也碰到过不怀好意的挑衅。
有一天,歌德漫步在魏玛公园。
不料,在一条小径遇到了那个曾把他的所有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
在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
他们面对面地站着。
那个批评家十分傲慢,把头一昂,毫不退让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
歌德微笑着说:“我却让的。
”然后,站到一边。
强者让步,避免一切无价值的纠缠,不是胆怯、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大度、智慧和勇敢。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每次都是初次

一个日本商人夫妇请一位犹太画家去饭店吃饭。
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机,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
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简直栩栩如生。
日本商人连声称赞道:“太棒了,太棒了!”
面对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
在一般情况下,画家在估计各部分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回是给他画速写了。
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商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了约十分钟。
“画好了。
”画家站起来说道。
听到这话,日本商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捉弄人。
”
犹太画家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特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问别人在画什么就以为在画你,还摆好了姿态。
从这一点来看,你也不算很精明。
”
“为什么?”日本商人问道。
画家不慌不忙地反问道:“你以为有第一次就必然有第二次吗?”。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公平聪明的陈平

陈平,西汉阳武人,是西汉著名的谋士。
他足智多谋,锐意进取,汉初被封为曲逆侯。
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
陈平小时候,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有一年,正逢村里举行祭祀活动,需要一个主持主祭的人,人们就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
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
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陈平在项羽手下做谋士。
可他却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
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后来,刘邦被项羽困在成阳。
刘邦问张良怎么办,可张良也一筹莫展。
这时,张良决定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
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
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心意。
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宜快不宜迟。
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
”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的建议,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
范增走远后,陈平建议项羽让诸侯回到封地去,项羽同意了,但惟独不让刘邦回去。
这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让刘邦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
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
不如听张良的话,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心的存折

“鸟儿无意中带来的一粒种子,谁能料到多年以后会长成一棵大树呢!”金女士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机缘来,每每对旅途中的一件很小的小事慨叹不已。
14年前的一个夏天,金小姐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从台湾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家用产品展览会。
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
当时人很多,金小姐刚坐下,就有人用日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站在面前。
她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
”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之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
一顿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送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
”金小姐一看,哟,原来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呢。
一年以后,金小姐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
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而这时,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定了,连样品都做好了,更何况,这是她唯一的客户!怎么办?真的一起步就要破产吗?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来,就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间小公司,如果你来台湾,希望能来我们这里看一看。
信发出后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启程来台湾。
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六七个公司职员。
他们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和质量之后,当场下了足够金小姐做一年的大订单。
金小姐惊喜地问:“您在台湾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里只是个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从皮箱里拿出一本书来,名字叫做《人心的贮存》,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小小的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
就像我在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
’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剖粪断冤的孙亮

孙亮,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国王,他15岁就继承了父亲孙权的王位,被人称为少年吴王。
一天,孙亮处理完朝政,感到口干舌燥,吩咐太监到宫中仓库去取蜜浸梅。
那太监去了一会儿,便捧着银碗急急忙忙走来,跪着献了上去。
孙亮接过银碗,打开一看,却发现蜜糖里有好几粒老鼠屎。
他强忍心中怒火,命人把库吏叫来。
库吏见了孙亮,急忙跪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心中十分害怕。
孙亮问:“刚才太监从你那里取来的蜜浸梅里,发现有老鼠屎。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库吏开口,那个取蜜浸梅的太监便抢着大声质问:“你是怎么管库的?御库里为什么跑进了老鼠?还不如实招来!”库吏一听是蜜浸梅中有鼠屎,吃了一惊。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急忙说:“圣上息怒,容小人禀告。
仓库里放的蜜浸梅,全都放在大瓶子里,封装十分严密,老鼠根本进不去,怎么会有鼠屎呢?圣上如不信,可另派他人去取几瓶来,当面打开,如有鼠屎,小人愿以脑袋向圣上谢罪。
”听库吏这么一说,孙亮心里有了疑惑:莫非是有人暗中捣鬼?他看了看站在身旁的太监,太监正神色不安地瞪着库吏。
于是,孙亮又问库吏:“以前太监到你那里要过蜜浸梅没有?”库吏偷偷看了那个太监一眼,只见他那恶狠狠的目光,正向自己射来。
库吏连忙低下了头,战战兢兢地说:“这……这……”孙亮看到库吏心里有顾虑,便鼓励地说:“有话只管大胆讲来,有朕给你做主就是。
”库吏听了,便壮了胆子,才说:“刚才圣上派去取蜜浸梅的这位太监,以前曾多次去要过。
小人认为这是专供圣上食用的,因此一直没有给他。
别人谁也没去向小人要过。
”孙亮一听,立即问那个太监说:“有没有这事儿?”那个太监慌忙跪下辩解道:“报告圣上,从无此事,分明是他严重渎职,而使老鼠跑进了御库。
现在还想狡辩,按律条应立即斩首!”孙亮此时心里已经明白了八分,他冷冷地说:“情况还没搞清楚,怎么就能随便杀人!”于是,他命人把蜜糖里的鼠屎,取出一个,剖开一看,鼠屎外湿里干。
孙亮大笑着对人们说:“你们想,鼠屎如果早就浸在蜜糖里,那它里外必定都是潮湿的。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生命的触摸

那是我们报社牵头举办的一次活动,组织了二十几名中小学生到山上植树。
孩子们干劲儿十足,短时间内就种下了几十棵小树。
在植树的孩子中间,有一位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传递树苗的时候,别的孩子用手,而他用嘴叼,或者用腮部和肩膀夹着,他的两条空空的迎风飘舞的袖管,告诉我这是一个不幸的少年。
经过打听我才知道,这个孩子在五岁时,因为触摸变压器的高压电而被锯断了双臂。
植树任务完成以后,天色尚早,孩子们吵嚷着要爬山,报社的几位年轻记者也跃跃欲试。
但是当地的山民告诉我们,这座山海拔高度有一千七百八十米,开发时间不长,道路险峻、山路崎岖,最好还是别爬了。
大家都热情高涨,说一定要征服这座山。
于是,在山民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出发了。
果然,山路越走越险,时而需要踩着独木桥沿溪而上,时而需要抓着铁索攀爬山石,好不容易到达一个开阔地带,大家都已经累得坐在地上不愿起来。
山民说,距离山顶还有六分之五的距离。
正在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雪!那里有雪!”循声望去,果然在不远处的山石后面,有着一片白雪。
大家奔跑过去,捧起洁白的雪,互相投掷着,嬉闹着。
忽然我发现,那个少年,那个无臂的少年独自坐在一块石头上,慢慢地脱下了鞋,他把两只脚伸进了雪中,脚与脚揉搓着、触摸着、感受着……我赶紧转过身,眼泪顿时涌出了眼眶。
也许只有失去才懂得珍贵。
我们健全的人怎么能体会到一个无臂少年的内心呢?那个少年的脸上同样有着欣喜,一如他同龄的伙伴。
许久许久,少年才把脚从雪中抽出来,那两只脚已经冻得通红。
少年把脚在风中轻轻挥动,然后很娴熟地穿上了鞋子。
我们又出发了。
此时的登山队伍已经有些溃散,零零落落地拉开了距离,有的孩子走几步就要坐下来休息。
而那个无臂的少年此时已经站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又过了半个小时,队伍里大多数孩子一点儿也走不动了,我们再次停下来,商议是否还要攀爬。
许多人建议就此打住,包括我们报社的几位年轻记者。
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那个无臂少年,他执意再爬。
最后,我们决定让山民带着无臂少年再爬一段,其余人原路返回。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_千里眼

千里眼生下来的时候,父亲发现他的眼睛长得特别大,便问医生是怎么回事。
医生想了想说,会不会是千里眼。
经过测试,他的眼睛还真是千里眼,能看见千里远的东西。
千里眼因为他是千里眼,也就成了名人,还被收入到名人辞典。
千里眼是个名人,从小就受到特殊待遇,也因此,他学习并不努力。
千里眼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于是他就应聘当上了城市管理员。
千里眼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大街上四处走走、看看。
人们知道千里眼的厉害。
自从有了他这个城市管理员后,大街上的小偷扒手都不敢再乱来了,车辆也都不敢再超速行驶了,人们也不再敢随地乱扔垃圾乱吐痰了,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每当千里眼走来的时候,人们见了他都纷纷让开,有人还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躲开他。
也许人们是怕千里眼看透自己的心吧。
这样的日子久了,千里眼就越来越自豪了。
这天,千里眼像往常那样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行走,眼睛望着前方。
走着走着,千里眼就不由自主地走到了街中心。
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司机看到前面突然冒出个人,立即刹车。
可是事故还是发生了。
千里眼被小汽车掀上了天,然后又重重地跌了下来。
司机见状,立即打电话叫120急救车。
不一会儿,急救车来了,浑身鲜血的千里眼被送往医院。
到了医院,千里眼轻声说:“我能看见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却看不见眼前发生的事情,唉,我的优点,正是我的缺点……”千里眼话没说完,就永远地闭上了他的千里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个星期天是一个寒冷的冬日。
教堂的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汽车。
当我走出我的汽车时,我注意到我的教友们正一边向教堂走去,一边低声议论着什么。
当我走近时,看见一个男人正斜靠着教堂外面的墙壁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似的。
他上身穿着一件几乎已经破成碎片的军用防水短上衣,头上戴一顶破帽子。
那顶帽子被拉下来遮住了他的脸,他的脚上穿着一双看起来差不多有30年历史的旧鞋子,而且对他来说,那双鞋子也太小了,上面还布满了破洞,他的脚趾头都露在了外面。
我猜这个男人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我继续朝前走进了教堂。
我和我的教友们寒暄了一会儿,然后,有人提到了那个正躺在外面的男人。
人们窃笑着,闲谈着,但是没有一个人请他进到教堂里来,包括我。
过了一会儿,讲道开始了。
我们全都等着牧师走到讲坛上去,给我们讲道。
就在那时,教堂的门开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他低着头沿着走廊向前面走去。
人们屏着气,低声议论着,做着鬼脸。
他步履蹒跚地走过走廊,登上讲道坛,脱掉了他的帽子和上衣。
我的心沉了下去。
前面站着的正是我们的牧师——那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没有人说话。
牧师拿出他的《圣经》,放到讲台上。
“教友们,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内容了吧!”然后,他就开始唱下面这首歌:“如果在我经过的时候,我能帮助别人,如果我能用一个字或者一首歌鼓励别人,如果我能在别人犯错的时候为他指出来,那我就没有虚度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