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的世界(3)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3整理与练习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3整理与练习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3整理与练习数的世界(三)》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7.3整理与练习数的世界(三)》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奇偶性,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的奇偶性,并能在生活中找到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奇偶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还需要通过实际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对数的奇偶性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的奇偶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2.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的奇偶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奇偶性,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

2.准备学生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奇偶性。

例如:有一堆球,其中有红球和蓝球,红球代表奇数,蓝球代表偶数,现在要求学生将这些球分成两堆,一堆奇数,一堆偶数。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例如:呈现一些奇数和偶数,让学生观察,总结出奇数和偶数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运用数的奇偶性。

例如:给定一个数列,要求学生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列出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数的奇偶性的理解。

例如:给定一个数列,要求学生判断每个数的奇偶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数的奇偶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银行的账号都是偶数,为什么?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数的奇偶性的理解。

例如:给定一个数列,要求学生判断每个数的奇偶性,并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列出来。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数的世界(3)第3课时数的世界(3)教学内容:课本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4-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32、实际比计划节约了25%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3/84、乙数比甲数少2/5(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三)出示课本第114页第14题,对比练习。

学生读题,独立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完成后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解法上有什么不同?二、巩固训练1、做课本第114页第15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引导:这道题里的3个分数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把什么看着“单位1”?学生列式解答。

完成后集体讲评。

2、做课本第114页第16、1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完成后交流解法。

三、课堂总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2019年12月新野到郑州的高铁正式开通,现在从新野乘高铁约需1小时30分到郑州,而乘大巴车到郑州约需4.5小时,现在乘高铁到郑州用的时间比乘大巴车到郑州节省百分之几?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2.仔细观察下面的点子图,看看有什么规律.(1)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2)探索填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3.学校组织五年级少先队员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全体少先队员分成栽树和挖坑两组,且栽树和挖坑的人数比是3:4,如果从栽树组调2个人到挖坑组,那么栽树组和挖坑组人数的比是2:3,有多少先队员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4.下图中,涂色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大211.25cm。

03苏教六上第七单元数的世界(3)

03苏教六上第七单元数的世界(3)

答:昆虫标本40件,植物标本有20件。
课堂练习
某冰箱厂去年计划生产电冰箱2000台,实际上半年完成计划的45%, 下半年又生产1210台,去年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上半年实际上生产的冰箱可列式:2000×45% 去年实际上生产的冰箱=上半年+下半年 再用实际生产量÷计划生产量,可得出实际完成的百分率。
3 先卖出的可列式:18-5=13(千克) 把这筐鱼看作单位“1”,根据先卖出的是鱼的 1可得出鱼重。
3
课堂练习
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 1后,又卖出5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
3
25千克,求鱼筐重多少千克?
43-25=18(千克)
18-5=13(千克)
13÷
1 3
=39(千克)
43 -39 =4(千克)
答:这个月晴天有15天。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张大伯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150公顷,其中20%种果树,剩下的种松 树。种松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张大伯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其中20%种果树,其余的120公顷全部种松 树。他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单位“1” ×对应的百分率= 比较量 比较量÷对应的百分率= 单位“1”
新知探究
张大伯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150公顷,其中20%种果树,剩下的种松 树。种松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20%=80% 150×80%=120(公顷) 答:种松树的面积是120公顷。
新知探究
张大伯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其中20%种果树,其余的120公顷全部种松 树。他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课堂练习
某冰箱厂去年计划生产电冰箱2000台,实际上半年完成计划的45%, 下半年又生产1210台,去年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7.3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精选优质PPT课件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7.3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精选优质PPT课件

43 -39 =4(千克)
筐中鱼的重。
答:鱼筐4千克。
课堂小结
大家想一想, 什么叫单位1?
怎样找出等量 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 应该注意什么?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典题精讲
解答: 2 2
35

10 15

6 15
16 15
提示:把晴天分 成15份,雨天和
阴天占16份
答:这个月晴天有15天。
典题精讲
2.某小学原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 中20%是科技书,本学期又买进一批科技书, 现在科技书占两种书总数的30%,现在学校 有多少本科技书?
解题思路:
第7单元 整理与复习
3 数的世界(3)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 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 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 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数 学思维能力。
复习导入
1.什么是单位“1”?
单位“1”,又称为整体“1”,一般会 选择不变的量作为一个整体“1”。 比如:一个物体
3
先卖出的可列式:18-5=13(千克)
把这筐鱼看作单位1,根据先卖出的是
鱼的
1 可得出鱼重:13÷
3
1 3
学以致用
3. 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 13后,又卖出 5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25千克,求鱼 筐多少千克?
解: 43-25=18(千克)
18-5=13(千克)
13÷
1 3
=39(千克)
份支出电费32元,四月份支出的电费
比三月份节省了百分之几?
解:(40-32)÷32 解:(40-32)÷ 4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3课时数的世界(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3
2、实际比计划节约了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3/8
4、乙数比甲数少2/5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三)出示课本第114页第14题,对比练习。

学生读题,独立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完成后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解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巩固训练
1、做课本第114页第15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引导:这道题里的3个分数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把什么看着“单位1”?
学生列式解答。

完成后集体讲评。

2、做课本第114页第16、1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完成后交流解法。

三、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7-3总复习-数的世界(三)(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7-3总复习-数的世界(三)(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X+12.5%X=67.5
9
X=67.5
8 X=60
4.果园里有桃树120棵,相当于梨树的80%。
(1)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2)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解:设梨树有X棵。
80%X=120
0.8X=120
X=150
150+120=270(棵)
综合练习
提高练习
六班有学生54人,男生人数的75%和女生
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50×(1-20%)=120(棵)
(2)张大伯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其中20%种果树,其余的
120公顷全部种松树。他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解:设他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X公顷.
X-20%X=120
0.8X=120
X=150
1
2
解:设大象需要食物X千克,小象需要食物 X千克.
1
X - X = 240
2
1
解:设昆虫标本采集了X件,植物标本采集了 3 X件.
X + 1 X = 60
3
对照练习(三)
4
1
5 ×(1- 5 )
2
3
5
12
-
5
1
=
(吨)
12
4
×
1
3
=
5
36 (吨)
综合练习
3.东方村今年的水稻产量是67.5吨,比李庄村多12.5%。
李庄村今年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解:设李庄村今年水稻产量是X吨.
提高练习
2
3,阴天是
某年七月份雨天是晴天的
2
晴天的 5,这个月晴天有几天?
提高练习
某小学原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 数的世界(3)

苏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数的世界(3)第3课时数的世界(3)教学内容:课本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4-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32、实际比计划节约了25%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3/84、乙数比甲数少2/5(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三)出示课本第114页第14题,对比练习。

学生读题,独立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完成后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解法上有什么不同?二、巩固训练1、做课本第114页第15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引导:这道题里的3个分数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把什么看着“单位1”?学生列式解答。

完成后集体讲评。

2、做课本第114页第16、1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完成后交流解法。

三、课堂总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

(1)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2)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68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为了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安排这68名工人最合理?(请计算说明)2.生命在于运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同学的身体素质,拥有健康强杜的体魄,东华小学开展了“天天晨跑”活动。

陈刚共跑了60km,张华所跑路程是陈刚所跑路程的45还多8km。

张华共跑了多少km?3.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00棵,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各多少棵?4.如下图,图(1)与图(2)外面是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只是里面的涂色部分不一样。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整理与练习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整理与练习 数的世界(三)》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整理与练习数的世界(三)》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7.3整理与练习数的世界(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对数的概念进行整理和练习。

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和运用。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运用的思考,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讲解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3.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解决问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解决。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采用列表或图示的方式,展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