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福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福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福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高考数学的温习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以下是2021年福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请大家仔细练习。

第一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为哪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的.1.双数(i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A. B. C. D.2.集合,,那么A. B. C. D.3.函数,那么是,使的A.充沛而不用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沛条件C.充沛必要条件D.既不充沛也不用要条件4.为第二象限角,,那么A. B. C. D.5.假定,满足约束条件,那么的最小值是A.-3B.0C.D.36.假定,那么A. B. C. D.7.,且的是A. B.C. D.8.将函数的图象上一切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那么所得函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A. B.C. D.9.函数,且函数的图象如下图,那么点的坐标是A. B.C. D.10. 假定直线与曲线区分相交,且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0,1)B.(0,2)C.(1,2)D.(2,+)11.设,,且满足那么A.1B.2C.3D.412. 在整数集中,被除所得余数为的一切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即,.给出如下四个结论:④整数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第二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P,那么角的最小正值为14.假定正数x,y满足2x+3y=1,那么+的最小值为15.设,定义为的导数,即,N,假定的内角满足,那么的值是16.定义在R的奇函数满足,且时,,下面四种说法:②函数在[-6,-2]上是增函数;③函数关于直线对称;④假定,那么关于的方程在[-8,8]上一切根之和为-8,其中正确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进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总分值12分)记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B.(1)求和;(2)假定,务实数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总分值12分)函数.(Ⅰ)求在上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设函数,求的值域.19. (本小题总分值12分)某轮船公司的一艘轮船每小时破费的燃料费与轮船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轮船的最大速度为海里/小时.当船速为海里/小时,它的燃料费是每小时元,其他飞行运作费用(不论速度如何)总计是每小时元.假定运转进程中轮船以速度匀速飞行.(1)求的值;(2)求该轮船飞行海里的总费用(燃料费+飞行运作费用)的最小值.20. (本小题总分值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区分为a,b,c..(1) 求的值;(2) 假定cosB=,,求的面积.21. (本小题总分值12分)设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在其图象上一点P(x,y)处的切线的斜率记为.(Ⅰ)假定方程=0有两个实根区分为-2和4,求的表达式; (Ⅱ)假定在区间[-1,3]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求的最小值. 22. (本小题总分值14分)函数f(x)= (m,nR)在x=1处取到极值2 .(1)求f(x)的解析式;(2)设函数g(x)=lnx+ .假定对恣意的x1[-1,1],总存在x2[1,e],使得g(x2)f(x1)+ ,务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

“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 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 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

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

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

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材料二: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

福建省福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

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考张公即张守珪。

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

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

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

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

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

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

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

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

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

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

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

但四句连贯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

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

此难与俗人论也。

”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130U x Z x x =∈+-≤,集合{}0,1,2A =,则U C A =( ) A .{}1,3-B .{}1,0-C .{}0,3D .{}1,0,3-2.已知边长为4的菱形ABCD ,60DAB ∠=︒,M 为CD 的中点,N 为平面ABCD 内一点,若AN NM =,则AM AN ⋅=( )A .16B .14C .12D .8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0,2A -,()1,0N ,若动点M 满足2MA MO= ,则·OM ON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B .0,22⎡⎤⎣⎦C .[]22-,D .22,22-⎡⎤⎣⎦4.函数的定义域为( )A .[,3)∪(3,+∞)B .(-∞,3)∪(3,+∞)C .[,+∞)D .(3,+∞)5.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log (1)1f x x ax a =++-+(a 为常数),则不等式(34)5f x +>-的解集为( ) A .(,1)-∞-B .(1,)-+∞C .(,2)-∞-D .(2,)-+∞6.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左、右焦点,过点1F 作圆222x y b += 的切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点P ,若212PF P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B 3C 5D 67.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此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某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500名,随机抽查100名学生并提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能说出两种发明的有45人,能说出3种及其以上发明的有32人,据此估计该校三级的500名学生中,对四大发明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有( ) A .69人B .84人C .108人D .115人8.已知函数()()sin ,04f x x x R π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为了得到函数()cos g x x ω=的图象,只要将()y f 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8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长度 9.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E 、F 、G 分别是线段11A C 上的点,且11A E EF FG GC ===.则下列直线与平面1A BD 平行的是( )A .CEB .CFC .CGD .1CC10.设复数z =213ii-+,则|z |=( ) A .13B .23C .12D .2211.已知函数32,1()ln ,1(1)x x x f x a x x x x ⎧-+<⎪=⎨≥⎪+⎩,若曲线()y f x =上始终存在两点A ,B ,使得OA OB ⊥,且AB 的中点在y轴上,则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B .10,e ⎛⎤ ⎥⎝⎦C .1,e ∞⎡⎫+⎪⎢⎣⎭D .[e,)+∞12.若复数z 满足i 2i z -=,则z =( )ABC .2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

师大附中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制卷人:打自企; 成别使; 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 春壹阑; 各厅…… 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是150分〕第一卷一、选择题〔此题一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一共60分〕 1.设函数)25,2(,1)(则过点x x x f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 〕A .45 B .43C .2529D .25212.以下四个函数中,在区间〔0,1〕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x y 2log -=B .x y sin =C .xy )21(=D .21-=xy3.βα,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以下条件中,可断定平面βα和平行的是 〔 〕A .ββα//,//,,n m n m 且内两条直线是B .βα,都垂直于平面γC .α内不一共线三点到β的间隔 都相等D .αββα//,//,,,,n m n m n m 且是两条异面直线⊂⊂4.假设0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中心,122123,6,4e e e BC e AB -==则等于 〔 〕A .AOB .BOC .COD .DO5.在等比数列的值是则中2625161565,),0(,}{a a b a a a a a a a n +=+≠=+〔 〕A .abB .22abC .ab 2D .2a b 6.集合,8,|{**∈-∈=N x N x x M 且那么M 中只含二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 〕A .3B .15C .21D .42 7.函数x x y 2cos 22sin -=的最大值是〔 〕A .12-B .12+C .3D .28.假设一个圆的圆心在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处,且此圆与直线01=++y x 相切,那么这个圆的方程是〔 〕A .01222=--+x y x B .01222=+++x y xC .01222=+-+y y xD .01222=+++y y x9.),2,2(0)(),,(0)(,)(),(22ba x gb a x f x g x f 的解集为的解集为奇函数>>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0)()(>x g x f〔 〕A .)2,2(2b aB .),(22a b --C .),2()2,(22a b b a --⋃D .)2,2(2b a ⋃),(22a b --10.某人制定了一项旅游方案,从7个旅游城中选择5个进展游览。

高考数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三数学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设集合. A={−1,0,1},,B={x│lg(x+2)>0},则A∩B=()A. {-1,0,1}B. {0,1}C. {1}D. (-1,+∞)2. 已知复数z满足z+(z-l)i=3 (i为虚数单位), 则|z|= (A. 1B. 3C. 2D. 53. 已知α∈(0,π2),且3cσs2α+sinα=l,则()A.sin(π−α)=23B.cos(π−α)=−23C.sin(π2+α)=−53D.cos(π2+α)=−534. 已知a>0且a≠1,则函数f(x)=a xb −ba x为奇函数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0B. b> -1C. b= - lD. b=±15.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发射的目标被归结为12个字: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然而,卫星本身是一个直径只有1米的球形72面体,在轨道上被太阳照射时亮度相当于7等星,而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的肉眼基本看不见7等星.设计师们采用“借箭显星”:在第三级火箭上安装一个可以撑开的球(也称“观测球”),观测球撑开时在太阳照射下的亮度相当于2等星,这样就实现了“看得见”这一目标.已知两颗星的星等与死度满足:m1−m2=2.5(lg E2−lg E1),其中星等为m1的星的亮度为Eᵢ(i=1 ,2),则在太阳照射下,观测球的亮度是卫星亮度的(A.100B.50C.10D.56. 把函数y=sin(2x+π3)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函数f(x)的图象;再将f(x)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g(x)= ( )A. -sin4xB. sinxC.sin(x+2π3)D.sin(4x+5π3)7. 设函数y=sin(2x+π3)在区间[t,t+π4]上的最大值为g₁(t),最小值为g₂(t),则g₁(t)-g₂(t)的最小值为 ( )A. 1B.22C.2−12D.2−228. 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α+β−π2>sinβ−cosα,则( )A. sinα>sinβB. cosα>cosβC. cosα>sinβD. sinα>cosβ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正确选项不少于2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9. 下列化简正确的是(A. tan48°+tan72°tan48°tan72°=3B.cos82°sin52°+sin82°cos128°=−12C.sin21°+sin22°+sin23°+⋯+sin289°=892D.1sin10°−3cos10°=410. 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木块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连续抛掷这个正四面体木块两次,并记录每次正四面体木块朝下的面上的数字,记事件A为“第一次向下的数字为2或3”,事件B为“两次向下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A)=14B. 事件A与事件B互斥C. 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D.P(A∪B)=3 411.已知a,b∈R,满足eᵃ+eᵇ=1.则、A. a+b≤-2ln2B.eᵃ+b<0C. ab>1D.2(e²ᵃ+e²ᵇ)≥112. 如图所示,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格点 (横4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的横、纵坐标之和作为标签,例如:原点处标签为0,记为a₀;点(1,0)处标签为1,记为a₁;点 (1,1)处标签为 2,记为a₂;点(0,1)处标签为1,记为a₃;点(-1,1)处标签为0,记为a₄;…以此类推,格点 (i,j)(i,j ∈Z)处标签为i+j ,记 S n =a 1+a 2+⋯+a n ,则( ) A.a₂₀₂₃=−1 B.S₂₀₂₂=−1 C. as=0 D.S 4n 2+3n =n (n−1)2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三、填空题:第13-15题每小题5分,第16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共20分.13. 已知在(x-2)”的展开式中,第3项和第10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 14. 已知tanα, tanβ是方程33x²+5x-7=0的两根,则 sin(α+β)cos(α−β)= 15. 写出一个使等式sin αsin (α+π6)+cos αcos (α+π6)=2成立的α的值为 .16. 函数 f (x )={cos πx,0<x <ax 2−4ax +8,x ≥a ,当a=1时, f(x)的零点个数为 ;若 f(x)恰有4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四、解答题: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10分)已知 f (x )=sin (2x +π6)−22x +12. (1)求f(x)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2) 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f (A )=12,b =1,sin B =217,求△ABC 的面积.18. (本小题12分)已知等差数列{a ₙ}的公差不为零,其前n 项和为Sn ,且a ₂是a ₁和a ₃的等比中项, 且 a 2n =2a n +1(n ∈N ∗). (1)求数列{a ₙ}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ₙ}满足 a 1b 1+a 2b 2+⋯+a n b n =2−2n +32n,求{bn}的前n 项和Sn,19.(本小题12分)记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sin(A−B)cos B =sin(A−C)cos C(1) 求证: B=C;(2) 若asinC=1, 求1a2+1b2的最大值.20. (本小尽12分)在创建一全国文明卫生域“过程中,某市“创城办”为了调查市民对创城工作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次创城知识问卷调查(一、位市民只能参加一次).通过随机抽样,得到参加问卷调查的1000人的得分(满分100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

2025届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化学试卷(一)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b :12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熵增的原理B. 船体上镶嵌锌块,是利用外加电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C. 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D. “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学图谱不正确的是A. 3NH 的VSEPR 模型:B. 乙醚的结构简式:3223CH CH OCH CH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D.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3. 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合理是A.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B.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C °水冲洗C. 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D. 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4. 下列有关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的的B. 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为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D. 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是同系物5. 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将223Na S O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浑浊:2-+2322S O +2H =SO +S +H O ↑↓ B. 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泄漏:32428NH +3Cl =6NH Cl+NC. 稀硫酸酸化的淀粉-KI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2-+42222I +SO +4H =I +SO +2H O ↑D. ()32Ca HCO 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2+-332HCO +Ca +OH =CaCO +H O ↓6. 内酯Y 可以由X 通过电解合成,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 ,转化路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题图福建师大附中物 理 试 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全卷共三大题,共18小题,另有一题附加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考后只交答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 .如果只有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零,则合运动不可能是直线运动2.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

“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通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21;“风云二号”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云二号”的轨道一定在地球赤道的上空B .“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的轨道半径相等C .“风云一号”的运行速度比“风云二号”的运行速度小D .“风云一号” 的加速度比“风云二号”的加速度小3.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 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估算该女运动员 ( ) A .受到的拉力为3G B .受到的拉力为2GC .向心加速度为3gD .向心加速度为2g4.如图所示,一条宽45m 的河流,河水以4m/s的速度流淌.一只船欲从上游A 码头直线到达B·第6题图下游对岸的B 码头,已知AB=75m ,则船在静水中航行的最小速度为 ( ) A .5m/s B .2.4m/s C .3.2m/sD .3m/s5.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43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了h 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可能做负功 B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43mghC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3mgh 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43mgh6.如右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 ,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 。

在直升飞机A 和伤员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 一段时间内,A 、B 之间的距离以2t H l -=(式中H 为直升飞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的规律随时间 变化,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 ( ) A .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 .悬索是竖直的C .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 .伤员做加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7.如图所示,从一根内壁光滑的空心竖直钢管A 相碰时间不计)。

若换一根等高但内径较大的内壁光滑的钢管B 同样的方法抛入此钢球,则运动时间 ( A .在A 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 B .在B 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 C .在两管中的球运动时间一样长 D .无法确定8.一环状物体套在光滑水平直杆上,环状物能沿杆自由滑动。

用绳子一端连接在物体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用大小恒定的力F 拉着,使物体沿杆由静止开始自1234第10题图左向右滑动,如图所示。

物体在杆上通过a 、b 、c 三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a 、E b 、E c ,且ab=bc ,滑轮 质量和摩擦不计,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E b -E a =E c -E bB .E b -E a <E c -E bC .E b -E a >E c -E bD .E a <E b <E c9.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 球在前,A 球在后,M A =1kg,M B =2kg , v A =6m/s, v B =2m/s, 当A 球与B 球发生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可能为( )A .'A v =5m/s, 'B v =2.5m/sB .'A v =2m/s, 'B v =4m/sC .'A v = -4m/s, 'B v =7m/s D .'A v =7m/s, 'B v =1.5m/s10.如图所示,木块A 质量为m ,木块B 质量为2m ,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两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μA =2μB .现同时对A 、B 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 ,使两木块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B .弹簧第一次伸长最长时,υA =υB =0C .弹簧第一次伸长最长时,A 和B 的速度都达到最大D .F 对A 、B 做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力的传感器和数字化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

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 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测量挂钩向下,并在挂 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 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图线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B .从时刻t 1到t 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 3到t 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C .电梯可能开始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 楼。

D .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12.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υ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υ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第14题图A .若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物体最终可能又回到左端B .若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物体最终可能又回到右端C .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D .若物体均是从一端滑上,到达对面一端,则到达右端的速度比到达左端的速度大 二、填空题(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13.一物体质量为2kg ,由斜面底端上滑到顶端速度恰好为零,历时2s ,斜面倾角为300,那么它从斜面中点到顶端重力冲量的大小为 N ·s 。

(g =10m/s 2) 1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 质量为M 的半球型光滑小碗,放在一个台秤上。

让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由碗边从静止开始下滑, 则小球在碗内运动过程中,台秤读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15.列车的质量是2×105kg ,机车的额定功率为2000kW ,若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 1倍,列车在水平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以 额定功率行驶了30s 后,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则还能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 s ,列车行驶的总距离为_________m .(g =10m/s 2)三、计算题(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在失重条件下,会生产出地面上难以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例如形状呈绝对球形的轴承滚珠,拉长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等等.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模拟一种无“重力” (完全失重状态)的环境,以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飞行员将飞机升到某一高度H 时,让其自由下落(完全失重)t 1=20s 后,飞机沿竖直方向做匀减速下降,当飞机的速度降为零时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h =500m ,若科学家们站在飞机的水平底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支持力N 为重力的三倍,则飞机的飞行高度H 至少应为多少? (g = 10m/s 2)17.(15分)两辆相同的小车(大小可忽略不计),质量均为m ,中间夹住被压缩的轻弹簧后用细线缚在一起,从高为h 的光滑斜轨上一起由静止滑下.斜轨末端紧接一个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当两车刚滑到圆环最低点时,细线突然断开,弹簧将两车迅速弹开,其中后一辆车停在该处,前一辆车沿圆环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求: (1)把车弹出时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O附加题图(2)下滑时的高度h 和圆环半径R 之比.18.(15分)如图所示,两块长木板A 、B 的外形完全相同、质量相等,长度均为L =1m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一小物块C ,质量也与A 、B 相等,C 与A 、C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C 以水平初速度v 0=2m/s ,滑上B 木板左端,并能在B 未碰上A 之前,C 恰好滑到B 木板的最右端,与B 保持相对静止。

(g =10m/s 2)求: (1)C 与B 的共同速度;(2)C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现在让B 静止在水平面上,C 置于B 的左端,木板A 以初速度2v 0向左运动与木板B 发生猛烈碰撞,经过极短的时间A 、B 速度相同,但A 、B 不粘连.物块C 最后停在A 上何处?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O ,另一端系质量为m 的小球,将小球从O 点正下方4L 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过一定的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将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已知绳刚被拉直时,绳与竖直方向成60º角,求: (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2)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所受的拉力.参考答案1.CD 2.A 3.BC 4.B 5. C 6.BC 7.C 8.CD 9.B 10.B 11.ABC 12.B第18题图13.20 N ·s 14.Mg +3mg 15.10s ;300m 16.(10分)解:21121gt h =…………………………………………(1分)1gt v =……………………………..….…………..……………. ...(1分)ma mg N =-………………..……………………………………(2分)1000222==avh m ……………………………….…………………(2分)h h h H ++=21………………………………………………. …..(2分)H =3500m …………………………………………….……………….(2分) 17.(15分)(1)前车:在最高点mg =Rm 2υ………………………..(2分)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mυ12=21mυ2+mg ·2R …………………..(3分)两车分开:根据动量守恒,有2mυ0=mυ1…………………………..(3分) 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 P =21mυ12-21·2mυ02=1.25 mgR (=2mgh )…(3分)(2)两车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mgh =21·2mυo 2………………….(2分)h :R =5:8………………………………………………………………….(2分) 18.(15分)解:(1)C 在B 上滑动过程中,动量守恒,1()C C C B m v m m v =+……………………………………………………(1分) s m mm m v /121=+⨯=…………………………………………………….(1分)(2)全过程能量守恒22111()22C C C C B m gl m v m m v μ=-+…………………………………….(1分)代入数据解得 1.0=μ………………………………………………....(1分) (3)AB 碰撞,AB 系统动量守恒2()B A A A m v m m v =+…………………………………………(1分)s m v /22=法一:AB 一起运动,C 在B 上相对滑动法二:AB 一起运动,C 在B 上相对滑动过程中, ABC 系统动量守恒2()()c c B B A A AB m m v m v m m v +=++'…………………………(2分) ABC 系统能量守恒2222111()()222C B B A C C A AB m gL m m v m v m m v μ--=++'…………(2分)此时 2/3C v m s ='5/3A B v m s = ……………………………………………………..(2分) 21/C m ga g m s mμμ===20.5/A B m ga m s m mμ==+ ……………………………… (1分)C 滑到B 的右端时,有AB C s s L -= ……………………………………………….(1分) 2212A B A B s v t a t =-……………………………………………(1分)212C C s a t =……………………………………………………..(1分)代入数据有11215.021222=⨯-⨯-tt t即C 在B 上运动时间为s t 32=此时 221/33C C v a t m s ==⨯=' 22520.5/33A B A B v v a t m s =-=-⨯=……………………(2分)此后AB 分离,C 在A 上滑动过程中,CA 系统动量守恒3()C C A AB C A m v m v m m v +=+'………………………………….(1分)CA 系统能量守恒22223111()222C C A AB C A m v m v m m v m gL μ+=++''………………..(1分) 0.25L m ='即物块C 停在A 上距A 左端0.25m 处……………………………(2分)附加题(1)υ0t =l ·sin600, l ·cos600—4l =21gt 2l ·cos600—4l =21g (060sin υ⋅l )2υ0=gl23(2)小球平抛时间:t =060sin υ⋅l =gl 2 υx =υ0=gl23 υy =gt =ggl 2=gl21υ=22y x v v +=glgl 2123+=gl 2与竖直之间夹角为φ,tan φ=yυυ0=3,则φ=60°,即υ与绳同一直线,小球受到外力的冲量动量减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