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文化类脱口秀的话语策略及走红原因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毕业论文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毕业论文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摘要:随着新媒体视频产业的繁荣,视频节目形式日趋丰富,其中受众喜爱的脱口秀节目也由过去电视独有转向网络、电视兼有。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在网络视频传播中火爆之后,使得中国的网络节目逐渐变得多样化。

新媒体环境之下,一些新兴的网络节目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解析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原因,分析其现有的发展问题,探寻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的特征,以推动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脱口秀电视节目目录一、绪论 (3)二、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界定 (3)(一)脱口秀的概念 (3)(二)网络自制脱口秀 (4)(三)网络自制脱口秀诞生的时代背景 (4)三、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发展现状 (5)(一)低成本的投入、高收视的回报 (5)(二)实现受众被动地位向主导地位的转变 (5)(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6)四、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6)(一)节目质量两极分化严重 (6)(二)网站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6)(三)网络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7)(四)商业潜能表现得不足 (7)五、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目前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8)(一)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目前出现的“利” (8)(二)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目前出现的“弊” (8)(三)应对策略 (9)1、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制作精品节目。

(9)2、做好市场分析和受众分析,为进一步形成产业链做准备。

(9)3、形成独特的视频营销模式。

(9)4、重视观众反馈,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和互动方式。

(9)5、加强与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平台的合作。

(9)六、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媒体迅速兴起,传播方式开始变得多样化。

在此背景下,脱口秀节目不再是只有传统的电视台制播这单一方式。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流行娱乐形式。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以其独特的语言运用特色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了当下年轻人追捧的热门娱乐节目。

本文将从语言运用特色的角度来浅析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探讨其语言运用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通常以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语言风格为主,主持人或者嘉宾常常运用俏皮话、段子、搞笑表情等元素,给观众带来欢乐的观看体验。

这种语言风格富有吸引力,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第二,生活化的内容表达。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通常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持人或者嘉宾们会以轻松的语言表达对一些生活现象、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观察,用生动的语言向观众传递信息,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节目内容,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和趣味性。

直白、接地气的语言表达。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通常避免过多的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而是更注重直白、接地气的语言表达。

主持人或者嘉宾用平实的语言和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增强了节目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主要体现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生活化的内容表达以及直白、接地气的语言表达等方面。

这些语言特点使得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增加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当下的年轻人更加崇尚轻松愉快的娱乐方式,他们喜欢幽默风趣、直白接地气的语言表达,而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优秀代表。

节目中的俏皮话、搞笑表情、生活化的内容表达等元素都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喜爱,使得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欣赏这类节目。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从定位目标受众群体、挖掘本土文化元素、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以及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准确定位目标受众群体,节目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共鸣。

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和结合时事热点话题能够增加节目的地域性和时效性,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可以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和创意,赢得更多点赞和分享。

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是确保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传播策略的重要性。

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将在传播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方言类脱口秀、传播策略、定位、目标受众、本土文化、时事热点、创新、传播渠道、重要性、发展趋势、展望、总结。

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方言类脱口秀节目通过讲述地方方言的幽默故事、挖掘本土文化元素、结合时事热点话题等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策略的重点在于定位目标受众群体,挖掘本土文化元素,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可以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促进地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也可以为节目制作方和广告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节目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2. 正文2.1 定位目标受众群体在制定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时,首先需要明确定位目标受众群体。

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受众群体是谁,以便更好地制定节目内容和传播策略。

在确定目标受众群体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脱口秀如何成为大众文化新宠

脱口秀如何成为大众文化新宠

脱口秀如何成为大众文化新宠在当今的文化领域,脱口秀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走进大众的视野,并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新宠。

从线上的热门综艺到线下的小剧场演出,脱口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那么,脱口秀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脱口秀满足了人们对于真实和个性表达的渴望。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感到生活被各种规则和模式所束缚,内心的想法和情感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

脱口秀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演员们能够以真实、直接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经历和感受。

无论是对社会现象的犀利批判,还是对个人生活的幽默自嘲,脱口秀演员们都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格,将内心的声音传递给观众。

这种真实和个性的表达,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

其次,脱口秀的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话题性。

它能够迅速捕捉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解读和讨论。

比如,对于职场压力、婚恋观念、消费主义等热门话题,脱口秀演员们总能以独特的视角给出令人捧腹大笑又发人深省的观点。

这种对当下社会的敏锐洞察和及时回应,使得脱口秀成为了人们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的一个窗口,也让观众在欢笑中获得了对生活的新启发和新认识。

再者,脱口秀的表演形式轻松自由,充满互动性。

与传统的舞台表演相比,脱口秀更像是一场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亲密对话。

演员们往往能够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迅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而且,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还会与观众进行互动,根据观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表演内容和节奏。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让每一场脱口秀表演都充满了惊喜和不确定性。

此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脱口秀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通过各种视频平台和社交软件,脱口秀节目能够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脱口秀表演,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浅析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之一就是幽默。

幽默在脱口秀节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乐趣和共鸣。

幽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文字游戏,有时是反讽讽刺,有时是滑稽搞笑。

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夸张、夸张的语言,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引起观众的笑声。

通过幽默的方式来解读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观点和现象,也成为了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中的一种特色。

幽默的语言运用不仅能够增加节目的娱乐性,也能够拉近观众和主持人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主持人的言论,产生共鸣。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还体现在生活化上。

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是指节目中使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场景和情境。

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主持人的言论,增加观众的共鸣感。

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运用家常话、网络用语、当下流行的词汇等,贴近观众的生活实际,使得观众更容易对主持人的言论产生共鸣。

生活化的语言运用也能够使观众更容易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加深观众对节目的情感投入。

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运用,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创造了一种亲切且真实的氛围,同时也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愿意接受主持人的观点和态度。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还体现在社会性方面。

社会性的语言运用是指节目中使用与社会相关的话题、事件和现象,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和评论,引起观众的关注。

在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往往会选择社会热点话题或是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评论,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引起观众对社会的思考和共鸣。

社会性的语言运用也能够使观众更容易对节目产生兴趣,因为社会话题往往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观众对这些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社会性的语言运用,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使节目更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特色体现在幽默、生活化和社会性等方面,这些特色不仅使节目更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

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研究

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研究

总结
总结
本次演示从节目定位、内容创作、渠道运营、商业变现和团队建设等方面, 对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运营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 以提升节目的品质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也 需要注意保持节目的独特性和趣味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同质化。一个成功的网 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深入的运营策略研究和不断创新,才能在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基本内容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网络脱口秀节目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有的学者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点和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则从心理 学和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观众对网络脱口秀节目的接受程度和效果。这些研究成果 为我们深入了解网络脱口秀节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本内容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 问卷,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广大网友发放。问卷主要围绕观众对网络脱口秀节目的 认知、喜好、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我们还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 观众进行深度访谈,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三、渠道运营
三、渠道运营
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内容推广策略。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 如、抖音等进行广泛传播,提高节目的曝光率和度。同时,可以在各类论坛、社 区等平台进行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增加用户粘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专 业机构合作、开展跨界合作等方式,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四、商业变现
六、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六、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1、趋势分析:未来脱口秀节目将更加注重网络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 推广和传播。同时,节目的互动性将进一步加强,观众将更加紧密地参与到节目 中来。个性化也将成为脱口秀节目发展的重要趋势,节目制作方将更加注重满足 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在传播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电视播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而新媒体平台则为方言类脱口秀节目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让方言类脱口秀节目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传播策略。

一、创新节目内容,提高趣味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的选择权变得更加明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观看内容。

方言类脱口秀节目需要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提高趣味性,让观众产生共鸣,愿意将节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节目制作方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和流行元素,融入适当的幽默元素,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和娱乐性,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将节目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和宣传。

可以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专属账号,发布节目预告、花絮、幕后花边等内容,吸引粉丝关注。

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了解观众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进而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高传播效果。

三、与明星、网红合作在新媒体环境下,明星和网红的粉丝数量巨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话题和关注。

方言类脱口秀节目可以选择与某些知名明星、网红合作,共同制作节目或进行跨界合作,借助他们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提高节目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

通过与明星、网红的合作,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还有助于提高节目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开展线下活动,增加互动性除了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传播外,方言类脱口秀节目还可以开展一些线下活动,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

可以举办一些与节目相关的线下活动,比如观众见面会、节目主题派对、脱口秀表演赛等,让观众有机会和节目主持人、嘉宾面对面交流,增强节目的粉丝黏性和忠诚度。

通过线下活动,可以将观众从线上引导到线下,增加节目的口碑和影响力。

为何脱口秀节目成为新时代的热门

为何脱口秀节目成为新时代的热门

为何脱口秀节目成为新时代的热门脱口秀节目是在20世纪初期诞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轻松幽默和深度思考的需求。

而在21世纪,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脱口秀节目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热门,它不仅仅是娱乐节目,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

首先,脱口秀节目的出现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真实性的需求。

在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都可以展现出他们真实的一面,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观点和看法。

这种真实性是其他类型节目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情感,在自己身临其境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共鸣和启发。

其次,脱口秀节目的主题也日益多样化,覆盖了对于社会热点和文化难题的更深入探讨。

在一些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协同化解舆论矛盾。

例如,在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可以针对“低头族”现象进行探讨,探讨如何引导人们健康地使用移动设备。

同时,脱口秀节目也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探讨年轻人对于婚恋观念的变迁、探讨工作与生活在现代人身上所带来的侧面影响等。

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社会、文化等问题的反思和重新认知。

此外,脱口秀节目还会包含艺术创新元素,如幽默的表演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这些元素可以激发人们对于语言的探究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能够让人们发现更多可能性的方向。

例如,在某些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会进行自娱自乐的表演或引领现场气氛的高潮,通过创新的方式打破传统的节目框架,增加观众对节目的参与感和粘性。

最后,脱口秀节目还具有一定社交功能。

在观看脱口秀节目的同时,人们可以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在社交平台上对节目进行互动讨论。

这一过程能够增强人们的交流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于社交义务的履行认知。

综上所述,脱口秀节目在新时代被认为是一种流行文化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满足了人们对于真实性、多样性、创新性和社交性的需求,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社会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传播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70互联网视域下文化类脱口秀的话语策略及走红原因研究邵超琦(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0 )脱口秀的起源地是英国,最早的表现形式为人们在咖啡馆围绕某一个话题的集体讨论。

随着广播媒介的兴起,脱口秀在美国进入繁荣昌盛期,催生出一大批如《艾伦秀》、《奥普拉·温弗瑞秀》等为大众熟知的优质作品。

脱口秀成为人们自由表达意见、分享观点、发表评论的新载体。

在互联网浪潮下,作为舶来品的脱口秀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三大类型,其一是《奇葩说》、《世界青年说》之类的辩论类脱口秀;其二是《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等娱乐类脱口秀;其三是以《晓说》、《一千零一夜》、《都嘟》为代表的文化类脱口秀。

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

互联网脱口秀中,辩论脱口秀采取分组对立的表现形式,言语犀利,观点新颖,可看性强;娱乐脱口秀拥有明星助阵,通过吐槽、调侃制造“笑”果,画面丰富,娱乐性十足;而文化脱口秀倡导“重文化轻娱乐”,在满足受众娱乐性需求之余,更注重知识的传输、观点的分享、思维的拓展,人文色彩浓厚。

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的“翘楚”当属《晓说》,豆瓣评分8.8分,自2012年开播至今,播放量一直位列文化类脱口秀榜单前列,更是在2013年先后两次登上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第一次出现网综反哺一线卫视的情形。

其后的《罗辑思维》、《观复嘟嘟》、《鸿观》、《袁游》等类似文化类脱口秀陆续播出,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好评不断。

作为“泛娱乐化”下的一股清流,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的规模持续扩张和持续走红值得我们关注。

一、互联网文化脱口秀的话语策略在网络综艺时代,真人秀依然是大势所在,真人秀以七成的作品数量占据综艺市场一位,同时脱口秀作为2017年的后起之秀,作品数量占比20%,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艺恩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综艺市场白皮书》显示,2017年网络综艺共159档,同比增长43.24%,综合表现可与传统市场比肩,是网络综艺的井喷之年。

[1]那么,互联网文化脱口秀是采用什么样的话语策略来吸引观众的呢?(一)话语主体: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偶像”脱口秀讲究语言的艺术,主持人的好坏决定节目质量的高低。

互联网文化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选择更是至关重要,从《晓说》(高晓松主持)和《鸿观》(宋鸿兵主持)这两档脱口秀节目的命名中,主持人的地位不言而喻。

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多采取“一言堂”的讲述方式,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而且还需具备控制节奏、统筹全局的把控能力。

而植根于互联网土壤,没有个性就湮灭在信息海洋,介于此文化类脱口秀致力于打造主讲人的“魅力人格体”。

“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摘 要:当下的综艺市场,脱口秀之风盛行。

根植于互联网土壤下的文化脱口秀,作为泛娱乐化综艺中的一剂知识“轻补给”,颠覆了大众对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粗制滥造、毫无养分的印象,在话语主体选择、话题风格设定、话题表述方式上拥有着其独特的特征。

只有坚持人文内涵,引导受众的价值审美取向,通过精准定位“三高”受众,打造小众精品模式,同时借力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方位合力传播,真正做到“重文化轻娱乐”,才能保证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的长盛不衰,理性生长。

关键词:互联网 文化类脱口秀 话语策略 走红原因 本文微信网页版特别推荐——文化传播DOI:10.13556/35-1274/j.2019.02.02371东南传播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2019年第二期的力量。

”[2]为此,读书文化类脱口秀《一千零一夜》找来与节目气质相符的“道长”梁文道,历史文化类脱口秀《观复嘟嘟》由古董收藏家“马爷”马未都主持。

每一个主持人都是个性鲜明的,是有一定曝光度与影响力的文化名人。

相比于鲜为人知的行业资深专家,他们的形象更具有亲和力和号召力,自身也带有粉丝和流量基础。

譬如,高晓松作为影视、音乐、文学方面多栖名人,1994年凭借一首《同桌的你》家喻户晓。

凭借着名人的影响力,《晓说》第一集播出便突破了一百万播放量。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偶像”,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的主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不但具有吸引粉丝的魅力性,同时兼顾知识分子的专业性。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主持人的学识丰厚,阅历丰富,专业性不容置喙。

关于电视知识分子,布尔迪厄曾给出明确定义:“电视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在电视上作为邀请专家或嘉宾解答电视观众的问题或者就某一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3]。

早期,传统媒体上播放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捧红了易中天、于丹、刘心武等一众“电视知识分子”。

而今,薛兆丰、宋鸿兵等新一代知识分子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在互联网平台大放异彩。

艺术文化类脱口秀《局部》由知名画家陈丹青主讲,跟随他的视线,从局部开始,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剖析每一幅名画背后的故事以及常常为人忽视的细枝末节。

高晓松在微博高赞《局部》:“身为一个跑遍全世界博物馆画廊与地摊的艺术爱好者,本来我也想择机聊聊美与术,如此一来,就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呜呼!既然丹青妙笔,何必晓松奇谈!”(二)话题选择:偏好奇闻轶事,科普娱乐两不误年轻化的节目受众要求话题选择具有熟悉感与神秘感。

如何在“初次见面”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标题拟定上,文化类脱口秀也是颇费苦心。

在此,笔者将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标题大致划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开门见山型,例如《一千零一夜》2018年的两期:“狂人日记:我们全都吃过人”、“我与地坛:世界就在这个角落里”。

标题明确写出本期导读书目名称,方便对此内容有兴趣的受众自由、快速、精准的进行选择。

第二类,拨云见日型,受众无法清楚得知讲述的内容,《听说》里的“一颗滚动的石头”、“亚细亚的孤儿”,《局部》里的“俄罗斯冤案”、“谁养艺术家”、“巨人的战役”,框定了主范围,激发观众的好奇心,通过设置悬念,促使观众进行点击观看,揭秘疑团。

在话题选择上,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节目对“对历史记载的零星插曲、轶闻轶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或简直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都颇有兴趣[4]。

“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词语anecdote。

anecdote 即轶事,趣闻。

真实的历史通常藏匿于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琐事之中的,躲过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改编与收录。

这些不被主流认可、不被加以重视的“缝隙”与“边缘”,往往具有“触摸真实”的功能。

互联网的包罗万象、开发自由为网络脱口秀的话题设置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如2017年度的《晓说》中的一期名为“三国最美两女神”,主角为“甄姬”和“蔡文姬”两位才女人妻。

而在受青年人热捧的手游《王者荣耀》中,游戏角色设定中也有法师“甄姬”和辅助“蔡文姬”可供选择。

大众对这两名历史人物并不陌生,但对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朝代背景的认知却是缺失的。

节目通过《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说文解字》和《后汉书·列女传》等史料的查阅对比,对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洛神”是否为甄宓,《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文姬所著进行考证,并由此展开许多历史典故的讲述,纠正了现代古装剧集中错误的历史细节呈现。

节目不但进行了历史知识的科普传输,完成了知识的教授,而且互联网的即时互动也大大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启发受众的思考、辨析能力。

(三)话语表述:以微观讲述代替宏大叙事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以微观叙事解构宏大叙事,更好地衔接文化与娱乐。

“现实是一条毫无意义的事件之流,生活中的事件被历史学家杂乱无章地记录于编年史中。

这样的过去是不能被理解的。

”[5]为了人文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文化类脱口秀主持人摒弃了传统节目里冗长、抽象的宏大叙事方式,转向见微知著、由点及面的微观叙事,力求在有限的时长内,详细通透地厘清关键节点、重要事件,以古为鉴,启发受众的思考,由小及大,传递正确的价值引导。

《观复嘟嘟》中“官窑男人的秘密”一期以督陶官朗延极、年希尧、唐英为主角,通过三个代表人物的事迹来反映古时景德镇的官窑制度。

《听说》中“乱世中的小确幸”通过一首《何日君再来》的几度翻唱揭示了乐坛从封闭、开放到革命的不同时期的姿态。

从“大而空”走向“小而精”,这些片段性、日常化、微观的事件能够更加近距离、更加准确表达出节目的内涵,也更便于受众收看和理解。

二、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国内互联网上,文化类脱口秀正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不仅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推出《奇葩说》、《火星情报》、《拜托了冰箱》等约30档节目,涌现了诸如王自健、金星、马东、高晓松、汪涵、谢娜等知名主持人,而且吸引台网互动、视频音频结合、线上线下共振,出现了走红“现象级”脱口秀,如《晓松奇谈》、《奇葩说》等热播节目。

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坚持人文内涵,引导受众的价值审美取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有主流,跑偏的时间稍微一长,人类文化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起用”。

[6]“看理想”系列的成功,表明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进入更高阶段,沉浸在“娱乐至上”浪潮中的受众回归理性。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喝。

”这句话充分的反应出了当代青年人的文化焦虑。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垂直化”使得一切都是割裂的,人们看似身在信息的海洋,其实是置身于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影视作品如滚滚黄河之水,却没有多少可以直接饮用的清甜淡水。

在这个“有意思无意义”的亚健康网络综艺圈中,文化类脱口秀坚守文化价值,更好地连接了人与信息。

节目以知识分享、智慧输出为主要目标,旨在引发受众的共鸣与思考。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二元对立的壁垒,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一种令人不安的流动性开始影响传统上作为大学独占领地的高雅文特别推荐 — 文化传播东南传播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72化与通俗文化的分界线。

诸如电视、电影和摇滚乐这样的通俗文化形式开始自称具有高雅文化的某些严肃性,而高雅文化也采纳了某些通俗艺术的形式和特征。

”[7]互联网文化类脱口秀填补了娱乐与文化中间的断层,以微观叙事代替宏达叙事,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既确保了节目的深度又不失趣味性。

譬如《观复嘟嘟》以“玩味历史,解说当下”为目标,通过文物展示“告诉大家它们背后所属于的文明、包含的文化、见证的历史、经历的社会、蕴含的道理、表达的态度、隐藏的玄机。

” (二)精准定位“三高”受众,打造小众精品模式文化类脱口秀致力于打开互联网垂直内容之门,将受众精准定位为“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用户。

《听说》是一档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脱口秀,也是“看理想”三部曲之一。

《听说》的主持人是马世芳先生,台湾广播金钟奖获得者,拥有多年电台主持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