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A 与倾伏角相同B 比倾伏角大C 比倾伏角小D 与倾伏角无关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范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A 中型、小型构造B 小型、微型构造C 大型、中型构造D 巨型、大型构造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C ab 运动面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5、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A 石香肠构造B 皱纹线理C 矿物生长线理D 交面线理6、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A 相似褶皱B 等厚褶皱C 平行褶皱D 顶薄褶皱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2、岩石变形的四种基本方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

受力物体的形变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各向异性、围压,温度,孔隙流体和应变速率(或时间)。

4、变形岩石中的小型线理有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和交面线理5、褶皱要素主要有核部,翼部,枢纽,轴面等。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麵集/试麵及家考备案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3)一、名词解释 (3)二、判断题 (7)三、填空 (9)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13)五、图解 (16)参考答案 (23)一、名词解释 (24)三、填空 (32)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34)五、图解...........................................................................................构造地质学集题集一、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构.岩层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视倾向.视倾角.真倾角.真厚度.视厚度.“ V ”字形法则.露头宽度.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应力•主应力.应力状态•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椭球体•应变椭球体•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应变•主应变•线应变•剪裂角•共轨剪切破裂角•单剪应变•纯剪应变•递进变形.蠕变•松弛.背斜・向斜•背形•向形•枢纽.轴面轴迹•槽线•脊线•倾伏角•侧伏角•等倾斜线.同沉积褶皱•底辟构造・穹窿.构造盆地.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滑脱构造.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作用・弯流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膝折作用•节理.剪节理・张节理.节理组•节理系•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张节理.横张世理•断层.滑距.断距•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地堑.地垒.枢纽断层•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断层•裂谷.断层效应•深大断裂•同沉积断层擦痕阶步韧性断层B型俯冲A型俯冲•薄皮构造•劈理•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线理•拉伸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根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流线・流面•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置换・叠加褶皱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 0.表生构造12 1.蠕动构造1 2 2 .滑坡12 3.上薄褶皱12 4.鱼尾状褶皱12 5.撞击构造12 6.撞击熔岩12 7.撞击玻璃12 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题目:解释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形成、变形和运动的学科。

它关注地壳中的各种构造特征,如山脉、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例子:山脉:构造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就是山脉的形成与演化。

山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特征之一,通常由岩石的变形和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2. 试题:题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并说明地震带的形成。

答案:地震是地球上岩石断裂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1) 构造应力积累:地壳中的板块运动导致断层上积累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2) 断层滑动:当构造应力超过断层的摩擦力,断层将发生滑动,释放能量。

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浅震、深震、挤压性地震、拉张性地震和剪切性地震。

地震带是指地球上地震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形成与板块边界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地区地壳不断发生断裂和地震活动,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3. 试题:题目:解释构造地质学中的褶皱,并阐述其形成原理。

答案:在构造地质学中,褶皱是地壳中岩石层发生弯曲的一种现象。

褶皱形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应力:地质构造的应力作用是褶皱形成的直接原因。

压缩(挤压)应力导致岩石层在垂直于应力方向上发生挤压应变,从而形成褶皱。

2) 岩石的变形能力:一般来说,岩石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当受到挤压应力时,岩石层会产生弯曲而不是断裂,从而形成褶皱。

褶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类:按照褶皱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褶皱的斜度、周期、幅度和形状;按照构造应力的不同,可分为挤压性褶皱和拉张性褶皱;按照褶皱发育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对称性褶皱和不对称性褶皱。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很多网上的试题集是没有答案的,此份文档不同之处就是上面的网站,公布了所有答案,构造地质,考试专用在线答题网站,并附录下面选择题的答案,,赶紧下载吧!!.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 由粗变细C. 没有明显变化10. 滑塌构造是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3.1应力一、选择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

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

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

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B)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A.B.C.3.A.B.C.4.A.B.C.5.A.B.C.6.A.B.C.7.A.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B)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B)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B)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3.1应力1. 2. 3. 4. C. 双轴压缩应力状态5. 三维应力摩尔圆中,最大剪应力位于A 和组成的应力圆上,位于与呈45°夹角的截面上。

A. σ1,σ3,σ1B. σ3,σ1,σ2C. σ1,σ2,σ16. 1σ=2σ=3σ>0时,表示AA. 静水应力状态B. 静岩应力状态C. 三轴应力状态7.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AA. 应力场B. 应力组合C. 应变场二、简答题8. 写出下图应力园所示的应力状态 9. 在应力分析时,物体内部假想的截面是任意方向的吗? 10. 在单轴应力状态下,当截面的延伸方向与作用力方向平行时,作用在该面上的应力状态如3.2 C.XZ6. 在应变椭球体的弗林(Flinn )图解中,当k =1时,反映变形类型为AA.纯剪变形B.拉伸变形C.单剪变形7. 根据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是否改变,可以将变形分为AA.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B.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C.递进变形和非递进变形 DA B C二、简答题8.什么是线应变,剪应变?挤压/拉张力或剪切力与线应变和剪应变是怎样联系的?9.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XY,YZ,XZ)面与主应力有什么关系?*10.递进变形的概念对构造分析有什么意义?简述共轴递进变形中不同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化状况?11.在Flinn图解中,五种形态的应变椭球体分别反映岩石受到何种变形?导致变形的应力状态和可能的受力方式是什么?3.3变形1.2.3.4.ABC5.6.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B。

A.容易发生B.不易发生C.正常进行(没有影响)7.应变速率小,A塑性变形。

A.不利于B.有利于C.不影响8.流体内部各流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层面之间存在内摩擦力表述为流体的CA.抗剪性B.抗变性9.中,τ、η分别代表CB.粘度和速度梯度C.10.B成正比。

A.粘度,剪应变速度11.12.13.14.15.16.17.面理和线理一、选择题1.面理(Foliation)按照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CA.透入性面理和非透入性面理B.主要面理和次要面理C.原生面理和次生面理2.沉积岩中的层理和韵律层理及岩浆中的成分分异层理和流面等是C;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劈理、片理、片麻理和各种破裂面是。

A.次生面理,原生面理B.透入性面理,非透入性面理C.原生面理,次生面理3.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是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和C相间的平行排列。

A.片状矿物,粒状矿物B.暗色矿物,浅色矿物C.劈理域,微劈石4.根据劈理的结构可以将劈理分为B和。

A.板劈理,滑劈理B.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5.6.7.8.9.10.B.平行或近于平行C.斜交二、简答题11.简述压力影构造和矿物生长线理生成机制的异同?12.劈理与线理在构造研究中有何意义?13.是否有可能实现劈理形成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如果进行实验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5、褶皱一、选择题1.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在未确定地层面向方向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和予以描述。

(B)A.向斜,背斜B.向形,背形C.向斜,背形2.褶皱按照翼间角的大小可以分为BA.圆弧褶皱和尖棱褶皱3.4.5.6.7.8.褶皱的作用力C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9.根据褶皱层内各部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褶皱作用、褶皱作用和褶皱作用。

(C)A.主动,被动,剪切B.纵弯,横弯,斜弯C.中和面,弯滑,弯流10.褶皱作用过程中岩石物质的滑动和流动不受层面的限制,层理在变形中不具积极的控制作用,只是作为岩层错移方向的标志,从而产生一种外貌上的弯曲现象,这种作用称为B褶皱作用。

A.主动B.被动C.流动11.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褶皱称作C。

A.原生褶皱B.生长褶皱C.同沉积褶皱二、简答题12.试分析褶皱的形态与形成褶皱的岩层能干性差之间的关系?13.14.15.16.17.18.6节理1.2.3.C.交切,配套4.雁列脉中单脉的形态变化很大,主要有平直型和“S”型两类,其中平直型属于(A)A.剪裂节理B.张裂节理C.无法断定5.雁裂角的大小对分析节理的力学性质很有意义,其中雁裂角有两组高峰值,分别为:(C)A.15°和75°B.45°和15°C.45°和10°6.导致形成缝合线构造的主要原因是C。

A.沉积作用B.风化作用C.压溶作用7.发育范围广、规模大、间距宽、延伸长、可切穿不同岩层的节理通常是C。

A.剪节理B.张节理C.区域性节理8.根据节理排列、组合的规律程度,区域性节理可分为CA.主节理和次节理B.主节理和负节理C.系统性节理和非系统性节理9.10.断层概论1.2.3.4.已知条件同上题,则其走向滑距为BA.B.C.D.以上全错5.按照断层走向与所切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断层可以分为A断层、断层和断层。

A.走向,倾向,斜向B.纵,横,斜C.正,逆,平移6.按照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关系,可分为B断层、断层和断层。

A.走向,倾向,斜向B.纵,横,斜C.正,逆,平移7.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关系,断层可以分为C 断层、断层、断层。

A.走向,倾向,斜向B.纵,横,斜C.正,逆,平移8. 飞来峰和构造窗是B 断层的产物。

A.正B.逆C.平移9. 下图表示的是B 。

A. 正断层的应力状态B. 逆断层的应力状态C. 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10. 下图表示的是D 。

D. 正断层的应力状态E. 逆断层的应力状态F. 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11. 断层岩是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

根据断层岩的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断层岩可以分为岩系列和C 岩系列。

A.断层角砾,断层泥B.破碎,角砾C.碎裂,糜棱二、简答题12. 研究断层岩有何意义?13. 列举在野外实地观察时,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 ?14.如何识别断层的上下盘以及上升盘和下降盘?15.如何识别两期断层作用的先后顺序?16.同沉积断层是指什么?它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构造环境中,如何识别同沉积断层?伸展构造一、选择题1.伸展构造是岩石圈在A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构造组合系统。

A.拉伸B.挤压2.3.4.5.6.7.7.3一、选择题1.逆冲推覆构造是由A和组合而成的大型乃至巨型构造。

A.逆掩断层,推覆体B.逆断层,推覆体C.飞来峰,构造窗2.逆冲推覆构造在结构上常表现为、A和等型式;A、背冲式、对冲式、楔冲式B、正冲式、反冲式、台阶式C、对冲式、反冲式、楔冲式3.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主要由C和组成。

A.上盘,下盘B.逆冲,平移C.断坪,断坡4.与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相比,双重逆冲构造具有C。

A.底板逆断层B.断夹块C.顶板逆断层5.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扩展方向,逆冲推覆构造扩展方式可以分为A和。

A.前展式,后展式B.背驼式,上叠式6.7.8.9.7.41.2.3.右阶组合的控制,常在断层弯曲部位形成不同的构造现象,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A、右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拉伸和断陷盆地B、右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挤压和断块隆起C、右行左阶式走滑断层常引起末端拉伸和断陷盆地D、左行右阶式走滑断层常形成拉分盆地4.拉分盆地的形成与BA.走滑断层有关B.多条走滑断层有关C.走滑断层无关5.与其它类型的盆地相比,拉分盆地具有、B、、的特点A.发育慢、沉降慢、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不明显B.发育快、沉降快、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C.发育慢、沉降慢、沉积厚度小、沉积相变化不明显6.成熟拉分盆地的长宽比大致保持在B。

A.2:1B.3:1C.4:17.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系中的一种特征构造,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散开。

根据花状构造的和C可以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正花状构造是断层派生的在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

A、结构、力学性质;聚敛型走滑、剪切性B、结构、力学性质;离散型走滑、张扭性8.9.10.11.7.51.2.C.A和B都是正确的表述3.脆性剪切带是在地壳上部的低温及高的孔隙压力与静岩压力比的条件下发生的脆性变形的产物;韧性剪切带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高剪切应变带。

韧性剪切带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剪切带的B及其所限制的。

A.上下盘,断层面B.左右盘,高塑性变形带C.两盘,高塑性变形带4.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发育于中。

与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着,面理和/或线理显着,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C。

A.断层带,变小,增强,塑性变形B.狭窄的高应变带,变小,减弱,塑性变形C.狭窄的高应变带,变小,增强,塑性变形5.根据糜棱岩中细粒化基质含量在岩石中所占比例多少和静态重结晶作用,糜棱岩可以分为:A、、、、五类。

A.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变余糜棱岩B.粗糜棱岩,中粒糜棱岩,细粒糜棱岩,碎粉糜棱岩,变质糜棱岩C.眼球状糜棱岩,斑状糜棱岩,均质糜棱岩,千枚状糜棱岩,重结晶糜棱岩6.在各向异性地质体中产出的韧性剪切带内,主动纵弯褶皱发育的先决条件是标志层与围岩之间存在B。

A.软弱层B.能干性差或韧性差7.,其关8.9.10.A,11.A.糜棱岩B.S-L构造岩C.构造片岩二、简答题12.在韧性剪切带中,如何确定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请列举确定剪切带的剪切运动方向的证据1:何为“构造演化”?如何了解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构造演化?构造地质学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科?应该使用何种研究手段,向什么方向发展?哪些现代技术可以用来进行构造问题研究?2: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3: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4:应力圆若为位于横坐标左侧(<0)的一个点,代表何种应力状态?自然界有无这种应力状态?5:纯剪应力状态中的“纯剪”是何含义?6:单轴应力状态下,为什么在α=90°的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都等于零?能否举例予以说明?7:什么是线应变,剪应变?挤压/拉张力或剪切力与这二者怎样联系?8: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XY,YZ,XZ)面与主应力有什么关系?9:递进变形的概念对构造分析的意义是什么?10:三种形态的应变椭球体分别反映岩石受到何种变形?其可能的受力方式是什么?11:岩石变形是否一定都经历弹性、塑性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为什么?12:建立库仑剪破裂准则的依据是什么?莫尔准则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二者与格里菲斯准则的区别在哪里?13:14:15:18:19:20:21:23:24:25:26: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