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温馨提示:可以参考导学案《整理学案》部分,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展示 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五、达标测评(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改,最后班级展示)
C 1.工业革命是(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C D、雇用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 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
三、群学:(小组讨论,大胆展示)
1、请你简单介绍三幅图片。
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
中国上海第41届世博会
……
科技 创新
生产力:创造巨大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积极 社会关系: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影响:
国际格局: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消极 影响:
环境污染…
一分为二,分清主次;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是一否生产推力动,大历力史实的施科进教步兴国.;
注意保护环境。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四、谈收获:
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
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
C 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
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1851年-2010年
伦敦-上海
世博告诉我……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联系现实,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世界近代历史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如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蒸汽机的改进,工厂制度的确立等。

因此,教学中还要借助图片、相关史料的帮助,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史实,深入浅出,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过目不忘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20年8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3.6万千米。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今天,中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是谁发明的吗?工业革命到底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心中有数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1)最早的国家——英国。

教师提问:你知道棉花、羊毛制作成衣服需要经过哪些工序吗?提示:纺线→织布→裁剪→缝制。

教师过渡:纺纱、织布均为纺织业领域,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便是棉纺织业。

(2)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材料展示: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

三次工业革命对服装的影响13服饰2蒋一晴2013229207

三次工业革命对服装的影响13服饰2蒋一晴2013229207

3D打印的服装
总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对服装 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都是正 面的,生产方式的改变、科技的 发展给服装产业带来了春天。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1733年,简•凯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纺织的速度,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 轴纺纱机;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斯发明了水力纺纱机。随着一连串与纺织 业有关的机械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进步,纺织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人类 历史的快车道,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英国蔓延开来。
阿克莱特与力纺 织机
服装的流行一向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无论是哥特时期、拜占庭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还是洛可可时期,服装成为少数人地位和 身份的标志,造就了宫廷服装炫耀和华贵的特点。工业革命的产业化 使得服装从原来的传统方式向规模性、规格化和高度分工转变。
夜礼服,又称燕尾服,为男子在晚间参加聚会或去剧场看 戏的最正式的礼服。造型的显著特点在后片和驳头。后片 分成两条,形同燕尾,衣长至膝;驳头尖角向上,称为戗 驳头。前衣片短至腰际,双排扣共6枚。 大礼服,又译为福乐克外衣,是男子参加商业活动时穿的 礼服。衣长过膝,戗驳领,双排扣4~6枚。前门襟为直摆。 这种大礼服曾被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普林卡· 艾伯特访美时 穿着,后来,这种白天的常服变成男子昼问正式礼服。
便服一类以维斯顿为代表,英国称作休闲夹克即我国所称 的“西服”。造型有的剪掉燕尾服的下摆,腰部无接缝, 内收,衣长至臀部,平驳头,单排或双排扣。穿着时显得 宽松自如,深受下层男子欢迎,成为外出工作活动的便装。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19世纪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艺术思潮都给女装 带来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是重现过去曾经出 现过的样式,所以服装史上把19世纪称为流行的世纪 的同时,还称为样式模仿的世纪.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教师解答: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教学环节一、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教师讲述: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首先是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介绍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ppt13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
(生活需求、交通、通讯)
(6000万移民)
Question four: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1、亚洲除日本外成为了欧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
2、非洲被瓜分完毕 3、拉丁美洲的经济受制于列强;(巴西、智利、玻利维亚) 4、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 的原材
②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 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二、从发生的国家方面分析:
前者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 后者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从生产经济组织形式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大企业制度、国际联合企业、跨 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海上运输
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半个世纪以后,开始 向__欧_美__大_陆__扩散。在随后的各国工业革命中 __纺_织__业__ 和 ____铁_路_业___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一、时间:19世纪下半叶 二、地点: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三、原因——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时期 企业 规模
第一次 中小 工业时 企业 代
所有权与 经营 经营权 方式
不分离
自由竞争
第二次 大企业 分离; 垄断
工业革 命
高级专业 人才管理
代表企业
瓦特的蒸 汽机工厂
八大财团 四大财阀 二百家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 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电力 德国 赫兹 电磁波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下列名词的出现与 工业革命直接有关的是( ) A.坦克 B.工厂 C.无线电 D.互联网
2.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的含义是( )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形成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D.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国别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时间 成果 18世纪 年代 发明珍妮机 世纪60年代 世纪 1785年 年 1807年 1825年 年 改良蒸汽机 制造轮船 发明火车机车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开始的标志: 2、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开始的部门: 3、棉纺织机械的发明与改进: 、棉纺织机械的发明与改进: 4、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蒸汽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 5、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轮船和火车的发明、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轮船和火车的发明、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
2、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开始的部门: 3、棉纺织机械的发明与改进: 、棉纺织机械的发明与改进:
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7.读图回答问 题:
3240万磅 万磅
25万吨 万吨
380万磅 万磅 1764年 年 请回答: 1789年 年
1٠7万吨 万吨 1740年 年 1800年 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量增长表
(1)上述图表中,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前后有什么变化?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等基本史实,掌握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

预习导学: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发明时间发明者(改进者)国籍职业作用1733年凯伊1764176817791785178218141807 美国问题:(1、以上发明者几乎都为哪国人?从他们的职业来看,我们把他们称为哪一类人?(2、结合课本P83“参与园地”2,你得到哪些认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__________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合作探究:1、把谷子去壳你想到哪些方法?2、珍妮机(课本p79图)的动力来自于哪里?用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比手工生产有了哪些优点?用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棉纺织工厂要建在什么地方?它们受到哪些条件影响?3、大机器生产的产品堆积如山,靠人力、畜力和简单的运输工具已不能胜任后,那人类该如何运输产品呢?导学测评:1、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

他的成就是 ( )A、发明“珍妮机”B、改进蒸汽机C、发明蒸汽机车D、设计内燃机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在下列哪个行业( )A.采矿业 B.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动力工业3、导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B、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C、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D、海外贸易和掠夺4、某中学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为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十九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卷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卷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B.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C.资本主义的掠夺性引发世界大战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气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①西门子制成发电机①卡尔·本茨研制成三轮汽车①瓦特改良蒸汽机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

”这在本质上表明()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4.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主要条件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C.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团体(第一国际)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

它以自己的宣传工作和参加各种罢工的行动引起了很大注意。

但它于1873年分裂,主要是因为其成员除了社会主义者以外,还包括缺乏纪律性、经常不和的浪漫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

”这反映了()A.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灵魂B.民主主义发展导致第一国际解体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6.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战败情势下的城市自治,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很高的地位,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水力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三、英国工业革命棉纺织业主要成果
重要发明 飞梭 人物 凯伊 时间 1733 用途 织布
纺纱 纺纱 纺纱 ຫໍສະໝຸດ 布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1764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骡机 克隆普顿 1768 1779 1785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四、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
1)时间: 1782年 2)发明者: 瓦特 3)影响: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第 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 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
瓦特是怎样改良蒸 汽机的?瓦特的成 功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 以工人、技师为主,他们 的发明创造不是偶然的, 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的结晶
手 工 业
工厂 手工工场
机器大生产
手工生产
工 业
六、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1、完成 (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用机器制 造机器 2、扩展 19世纪初,由英国向法、德、美等国扩展。
3、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
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 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 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 状大,无产阶级开始了自觉的反对资产 阶级的斗争 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东方从属于西方。
三、英国工业革命棉纺织业主要成果
重要发明 飞梭 人物 凯伊 时间 1733 用途 织布
纺纱 纺纱 纺纱 织布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1764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骡机 克隆普顿 1768 1779 1785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珍妮纺纱机(1764年)
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英国纺织 工)
可同时纺出8根纱,改进后甚至能同时纺80根,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充足的劳动力,丰 富的资源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 原因。
一、起止时间 、 1764年(18世纪60代)—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二、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
(1764年,哈格里夫斯)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领域
1733年,纺织 师凯伊的发明, 他的发明使得织 布效率大大提高, 使面纱供不应求。 英国一度出现 “棉纱荒”。
五、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猜谜语 远看像道墙,近看一排房。
走时快如飞,脚下雷声响。
(打一交通工具)
史蒂芬孙
1814年
蒸汽机车
作用: 改进后不仅能运货,也能载客,极大地便
利了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事业的 高潮。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铁路网就基本 建成了
1807年 ,美国 人 富尔 顿建造 的。 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特”号
政治
世界格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 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 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
1764 1768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英国 英国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1779
1785 1782 1807 1814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 在英国的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 技术革命。它是由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创新 引起的。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政治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前提条件) 2.经济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和黑奴贸易,积 聚了丰厚的资本。 3.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使英国积累了丰富 的生产技术知识。 4.市场条件: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 民 帝国,拥有辽阔的市场。(必要条件)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水力织布机 改良蒸汽机 轮 船 蒸汽机车
1768年 发明者: 阿克莱特 (钟表匠)
纺出的纱结实,但比较粗。这种机器不用人力就 能转动。 此后,英国第一家棉纺厂出现,用水 力带动纺纱机运转。
骡机(1779年)
发明者: 克隆普顿 (工人)
水力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几百 个纱锭, 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水力织布机(17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