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

6.线路跨较大河流,要力争与河流正交 。
7.结构物的标注符合图例要求。 五、提交成果
1.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各一份
2.线路设计说明书一份,其中包括: (1)设计步骤说明
4
(2) 设计中的问题及方案比选过程说明 (3)曲线汇总表,竖曲线汇总表 (4)坡度折减计算资料汇总 (5)桥、涵、隧资料汇总
5
6
9
2
3
4
坡度折减计算汇总表
坡段长度 坡段起终点里程
CK10+700― CK11+500 CK13+500― CK14+150 CK14+350― CK15+500
曲线编号
坡度折减计算
i=6-10.5*22.5/800=5.70 取5.7‰ i=6-10.5*85/650-0.5=4.13 结合地形 取3.9‰ I=6-600/400-0.5=4 结合地形 取1.4‰
设计。
3.线路详细纵断面图横向比例尺1:25000,纵向1: 500。
四、注意事项
1.站坪外第一个曲线应保证竖曲线和缓和曲线均不 得侵入站坪,且不重叠。
3
2.曲线毗连地段,应保证必要的夹直线长度。
3.正确进行坡度折减,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出现超 限坡。 4.坡度差和最小坡段长度的要求。 5.竖缓不重合。
曲 线 要 素
α Y=20º 30¹ R=800m Ly=314.16m T=159.13m l0=50m α Z=85º 00¹ R=400m Ly=593.41m T=366.53m l0=90m α Y=142º 00¹ R=400m Ly=991.35m T=1161.68m l0=90m α Z=82º 00¹ R=800m Ly=1144.94m T=1695.43m l0=50m
铁路选线设计

选线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编写要求要求说明书简明清晰,计算中所采用的所有参数均应说明数据来源,公式中的所有符号均应说明含义。
说明书编写参考下列条目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出发资料)二、牵引计算资料(一)牵引质量计算(二)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三)确定牵引定数(四)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起迄点间地形特征(如山梁、河谷地形起伏变化走势)及控制点(如垭口、桥位、村镇等平面障碍等);(二)线路走向方案对概略定线的各走向方案的各项指标(如折线长度、沿线地形、起伏情况、高差大小、紧坡与缓坡地段概略长度、桥隧工程概况)进行初步描述和评比。
选定本设计的走向方案。
四、选定方案定线说明(一)定线原则紧坡地段定线原则、缓坡地段定线原则(二)平面设计1.定线说明平面共设曲线处,其中最小曲线半径为米。
以起点至山梁紧坡地段、山梁至中河(西交河)、中河(西交河)至线路终点分段描述定线过程,其中如填挖过大、线路与河流斜交,采用困难条件下的线路标准时,均应说明理由,最好将定线不同方案的平面草图附入说明书;2.平面主要技术指标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21.纵断面设计原则1)紧坡地段设计原则与最大坡度折减方法2)缓坡地段定线原则2.线路纵断面设计概述以起点至山梁紧坡地段、山梁至中河(西交河)、中河(西交河)至线路终点分段描述定线工程,其中如填挖过大、采用困难条件下的线路标准时,均应说明理由,最好将定线不同方案的平纵面草图附入说明书;3.纵断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表五、站间输送能力检算(一)通过能力(二)输送能力(三)能力检算及评价六、工程、运营费计算资料(一)运营费计算(二)工程费计算(三)换算工程运营费计算(四)技术经济指标评述1.技术经济指标评述2.技术经济指标表SS1 型电力机车单机牵引合力曲线计算东风8 型内燃机车单机牵引合力曲线计算。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1. 前言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建设的效率、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铁路选线设计概述铁路选线设计的概述包括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定义、意义、分类和基本原则进行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重点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控制因素、线路选择和规划原则。
2.2 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铁路选线设计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数据类型、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利用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2.3 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线路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等。
重点讲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标准。
2.4 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包括线路弯曲半径计算、坡度计算、高缓坡过渡曲线设计、轴重计算、承载力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等。
重点讲解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3. 课程设计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本课程设计还将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收集和分析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实际调查数据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
•工程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计算与仿真实践:要求学生利用计算软件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并提交相应的计算与仿真报告。
4. 课程设计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铁路选线设计的掌握情况,本次课程设计将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环节的要求,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工程设计报告和计算与仿真报告,占总成绩的60%。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任务书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00km/h一设计目的《选线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实践类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过牵引计算、能力计算、平纵断面设计及铁路定线各章后,对上述内容的综合应用。
通过设计,掌握纸上定线的最基本方法,熟悉并应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风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平纵断面图,为学生将来的设计或施工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基础1 先修课程(1)《土木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2)《铁路选线设计》;(3)《测量学》;(4)《工程地质》;(5)《铁路轨道》;(6)《地基基础》。
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进行本课程设计之前,通过以上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铁路选线及定线设计特点;掌握牵引质量计算、能力计算、车站分布计算,平纵断面设计及铁路定线方法,线上建筑物的布置要求;掌握平纵断面图绘制方法;掌握方案经济比较的指标确定和方法。
注意:未修完《铁路选线设计》课程的同学,不得选修本课程设计。
三设计任务1 设计工程名称:××——××铁路线路设计2 设计基本条件(1)丘陵地段选线,地形图比例尺1:25000。
(2)设计线标准为Ⅱ级单线铁路。
(3)始点A(××车站中心),设计标高自定,里程K0+000。
终点B(××车站中心)。
车站均为会让站或中间站,不考虑区段站布置。
远期客货运量:12Mt/a。
其中:客车:2对/天零担:1对/天摘挂:1对/天快货:2对/天(4)主要技术标准拟定:正线数目:单线;牵引种类:电力/内燃;限制坡度:见分组要求;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其余自定。
3 设计内容及要求(1) 测区经济条件、地质情况研究;(2) 主要技术标准确定:主要技术标准除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运输能力、运输效率、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外,相互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
《纸上选线》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纸上选线》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任务书一.目的通过本次设计,巩固理论教学上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图上选线、定线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
二.任务在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依照给定的起终点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选定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0 m,路肩宽度0.75 m,长度约为2km。
三.上交成果及要求1.在原地形图上完成平面设计图,要求跨一次河。
2.完成纵断面设计图。
3.绘制路基设计表。
4.绘制一个弯道的横断面图(间距10m),从ZH到HZ点。
要求成果按A3图纸按顺序装订成册(尺寸:420*297mm)。
装订顺序:1、封面,2、目录,3、平曲线一览表,4、平面设计图,5、纵断面设计图,6、路基设计表,7、横断面设计图。
四.时间要求二周内完成。
未按时完成者以不及格论。
五.纪律按学校作息时间考勤,请假一律通过指导老师,缺勤二天者不计设计成绩。
指导书一.准备工作(一).阅读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目的、要求。
(二).温习教材及课堂笔记,掌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原理,了解选线、定线的方法、步骤及要求。
(三).仔细研究地形图,明确地形的类型,线路可能经过的地点。
(四).借阅相关的参考书(标准、规范等)和购置设计用品。
二.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确定线路的中心线在图上的平面位置。
它包括起点、终点、交点、曲线半径、偏角、夹直线长度、曲线长、缓和曲线长以及直线和曲线的组成分配的合理性。
首先根据地形图,确定地形类型以及这种地形的选线要求及布线要点,根据高程等条件确定自由导线和紧迫导线地段。
(一).自由导线地段定线方法1、确定路线走向:在选定的大控制点之间,用直线加以连接作为指导方向。
然后沿这个方向详细考察局部地形、地物分布情况,在需要绕开的障碍物附近,组成左右绕行的方案,经过比选,在绕行地点设置控制点。
当所有的控制点定好以后,即形成了在控制点间的路线走向。
选线课程设计

选线课程设计⽬录第⼀章出发资料 (1)第⼆章牵引计算资料 (2)2.1 牵引质量计算 (2)2.1.1 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牵引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2)2.2.1 起动检算 (2)2.2.2 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2)2.3 确定牵引定数 (3)2.4 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3)2.4.1 列车长度 (3)2.4.2 牵引净重 (3)2.4.3 编挂数量 (3)第三章线路⾛向⽅案概述 (4)3.1 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4)3.2 线路⾛向⽅案 (4)第四章选线⽅案定线说明 (4)4.1 定线原则 (4)4.2 平⾯设计 (4)4.2.1 定线说明 (4)4.2.2 平⾯主要技术指标 (5)4.3 纵断⾯设计 (5)4.3.1 纵断⾯设计原则 (5)4.3.2 线路纵断⾯设计概述 (5)4.3.3 纵断⾯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4.4 设计⽅案的优缺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6)第五章站间输送能⼒检算 (7)5.1 运⾏时分计算 (7)5.2 通过能⼒ (7)5.3 输送能⼒ (8)5.4 能⼒检算及评价 (8)第六章⼯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9)6.1 运营费 (9)6.1.1 列车⾛⾏费 (9)6.1.2 列车起停附加费 (9)6.1.3 固定设备维修费 (10)6.1.4 年运营费 (10)6.2 ⼯程投资 (10)6.2.1 路基⼯程费 (10)6.2.2 桥梁⼯程费 (11)6.2.3 ⼟地征⽤费 (11)6.2.4 轨道⼯程费 (11)6.2.5 机车、车辆购置费 (11)6.2.6 ⼯程总投资 (13)6.3 换算⼯程运营费 (13)6.4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3)6.4.1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3)6.4.2 技术经济指标表 (13)第⼀章出发资料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线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10 km/h 。
城轨选线课程设计

城轨选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轨选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城轨选线进行分析和评价。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城轨选线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了解城轨选线的主要因素和评价指标;(3)熟悉城轨选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了解城轨选线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城轨选线的相关政策。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城轨选线的原理和方法对城轨线路进行分析和评价;(2)能够运用城轨选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进行城轨线路设计;(3)能够分析城轨选线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城轨选线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城轨交通的认识;(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城轨选线设计和评价;(3)培养学生关注城轨选线的发展,关注我国城轨交通的建设。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轨选线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城轨选线的主要因素和评价指标;3.城轨选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城轨选线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城轨选线的相关政策;5.城轨选线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轨选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城轨选线的应用和评价;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城轨选线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4.实验法:学生进行城轨选线设计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城轨选线基础知识;2.参考书:城轨选线设计原理、城轨选线评价方法等;3.多媒体资料:城轨选线工程案例视频、城轨选线设计软件等;4.实验设备:城轨选线设计实验器材。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城轨选线设计、分析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城轨选线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关于铁路选线设计的第二版课程,主要介绍铁路工程选线的技术与方法,包括选线设计原则、选线设计方法、选线方案评估、选线方案调整等内容。
同时,本课程也将涉及到一些铁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铁路工程选线设计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运用选线设计方法完成铁路工程的选址设计,并能对选线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
3. 课程内容3.1 铁路选线设计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概念、选线基本原则、选线设计流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3.2 铁路选线设计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方法,包括地形分析法、地质勘探法、环境评估法等,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掌握选线设计的方法。
3.3 铁路选线方案评估本章主要介绍铁路选线方案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对选线方案的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掌握选线方案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3.4 铁路选线方案调整本章主要介绍铁路选线方案的调整方法和流程,包括对选线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并对调整后的方案进行评估,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掌握选线方案调整的方法和流程。
4. 课程考核4.1 平时成绩学生需完成上课期间布置的任务和练习,收集、整理、撰写相关学术资料,并在每周讨论活动中积极参与,完成任务占总成绩的30%。
4.2 课堂测试本课程将安排2次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
4.3 课程论文学生需选题撰写一篇有关铁路选线设计的论文,包括选题撰写、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等内容,占总成绩的40%。
5. 参考书目1.王伟等,《铁路线路设计选线与场地研究》,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2.陈梦婷等,《铁路选线导论》,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朱跃飞,《铁路工程选址与线路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4.王宏伟,《铁路控制性工程选址与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铁道工程方向)
蒋红斐编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土木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
1.线路走向的选择
线路沿油子河布设。
2.定线及平纵面设计
设计线起点高程约为1275米,终点高程约为1300米左右,直线距离约为11公里,地面平均坡度不超过3‰,故本设计地段为缓坡地段。
在平面定线时,当定到与上一个车站距离约为
L时,应在此设置车站,本
y
设计线较短,只在起终点处设置车站;注意站内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5‰,且车站最好设在直线上,如必须设在曲线上,应采用较大的半径。
在纵断面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坡度折减,坡度折减有三项,即曲线折减、小半径折减及隧道折减。
折减时可先隧道后曲线。
在定线时,应注意要交替进行平纵面设计,通常在定出一小段平面后,紧接着设计纵断面,在试定出3-5km线路后,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看线路是否合理。
经过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定线时主要应注意下列问题:
A.线路应尽量短直。
B.填挖方量不宜过大
C.夹直线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D.圆曲线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E.坡度代数差是否超限。
F.竖曲线与缓和曲线是否重叠。
G.坡段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H.对有曲线、隧道的坡段是否进行了坡度折减。
3.桥梁及隧道布置
在一般情况下,填挖方地段应优先采用路基以降低工程造价,填方过大时可考虑设置桥梁,但区间路堤(堑)边坡的高度不应大于20米,边坡的高度大于20米时就必须设置桥梁或隧道,桥梁桥台设置在填高2-3米处,隧道洞门设置在挖高7-8米处。
4.列车走行时分计算
列车走行时分按均衡速度法进行计算,当牵引质量)(
G 时,韶山4型机
5500t
车在不同坡道上的每公里走行时分见下表。
韶山4型机车每公里走行时分(1)
韶山4型机车每公里走行时分(2)
韶山4型机车每公里走行时分(3)
实际计算时,如计算坡段的坡度值未在上面的表格中列出,则应采用内插
方法计算列车在该坡段上的每公里走行时分。
5.平纵面自动绘图
先拟定绘制平面及纵断面要输入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编程生成脚本文件(后缀名为scr的文件),再在AUTOCAD中运行脚本文件进行图形的绘制,或直接驱动AutoCAD在AutoCAD中直接绘制。
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任何语言均可实现;第二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可采用C++、AutoLISP、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编程实现,下面介绍利用脚本文件绘图方法。
利用脚本文件绘图无需直接驱动AutoCAD,要实现绘图的目的,先运行程序生成以scr为扩展名的绘图文件,再在AutoCAD的CAD命令行中输入script,然后选择所生成的scr文件,回车即可生成图形。
如要画出一条顶点坐标为(0,0),(90,90),(45,123)的折线,可先用Fortran或其它语言建立一个后缀名为scr的文件(如TEST.scr),再在该文件中写入“line 0,0 90,90 45,123”即可。
其它实体的绘制可如法炮制。
一个脚本文件必须写成ASCII格式,它能将命令和数据的序列结合起来,其执行效果就如同在AutoCAD中手工输入命令及数据绘图一样,命令和数据间的空格被看作回车键,文本每行的结尾符(分行符)的也被视为回车键。
6.计算机绘制平纵面图所需数据
计算机绘制平纵面图需要准备如下数据:
6.1基本数据
存放在BasicData.txt中。
线路名称汇川至中江线
设计区段向阳至河口段
设计阶段预可行性研究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单线
限制坡度6‰
最小曲线半径80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韶山4型
到发线有效长1050m
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
6.2平面数据
存放在JD.txt中。
各交点大地坐标、该交点所对应的圆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
3
1602.694 1023.710 0 0
4962.693 1394.715 800 50
5893.929 2413.408 0 0
6.3纵断面设计坡段数据
存放在Slope.txt中。
包括各变坡点里程及高程,注意坡度最多只能使用一位小数。
11
0 500
1000 500
2500 500
5000 497.5
7000 495
9000 475
10000 475
11250 470
12500 470
13000 469
14500 460
6.4纵断面地面线数据
存放在ProfileGroundline.txt中。
包括线路中心线与等高线交点及其它特征点的地面高程,如线路中心线与
某一等高线相交两次且两交点间线路中心线与其它等高线再无交点,此时应在此两交点间增加一地面点(通常可取为两交点所夹线路的中点),以真实反映地形变化。
30
0 500.0
492.5 503.0
1007.30 500.0
1476.5 496.0
2005.0 500.0
2501.5 502.0
3003.2 503.0
3501.9 494.0
3978.4 500.0
4504.0 500.0
5004.0 498.0
5503.0 500.0
6002.0 495.0
6507.0 495.0
7002.0 495.0
7503.8 490.0
8001.6 485.0
8503.0 475.0
9001.0 475.0
9499.5 475.0
10008.0 477.0
10506.0 470.0
11011.0 470.0
11501.0 472.0
12009.0 470.0
12499.3 465.0
13001.0 465.0
13198.2 470.0
13005.1 460.0
14476.9 460.0
6.5桥梁数据
存放在Bri.txt中。
含各桥梁起终点里程及名称。
1
14750.0 15730.0 飞鱼大桥6.6隧道数据
存放在Tun.txt中。
各隧道起终点里程及名称。
2
21100 22000 向西隧道
25000 26100 含林隧道
6.7车站数据
存放在Sta.txt中。
车站中心里程、类型及名称。
3
0.0 彰朋右侧站房
11875 双虹右侧站房
43575.774 五原左侧站房
7.设计输出文件
输出文件Result.txt中存放计算结果数据。
输出文件Plane.scr用于绘制平面图。
输出文件Profile.scr用于绘制纵断面图。
8.图形编辑及出图
由于程序编制的局限性,计算机绘出的图形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出图前必须对图形进行手工编辑使之达到出图标准。
另外,平面图上设计线与地形图常常相互干扰,应将遮挡设计线的那部分地形图裁剪掉以便使设计成果清晰可见。
平纵面打印时10个绘图单位=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