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医学与哲学》课件

《医学与哲学》课件
通过研究,医学社会学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改进医 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保健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医学社会学的 研究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医学社会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心 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对医学领 域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3
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视
未来医学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 和社会需求,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医学与哲学的未来挑战
医学伦理困境的解决
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越 来越多的伦理困境,需要哲学和医学 共同探讨和解决。
为了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医学与法律、政策的协调
ERA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医学社会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社会因素和人类行为的学科, 主要关注医疗保健系统、医疗实践、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社会 学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医疗资源分配、医患关系、医疗伦理、医疗政 策等,以及这些方面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
医学社会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医学社会学在医疗保健系统改革、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患沟通等方面有广泛应 用。
医生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应遵循医学伦理 学原则,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积极沟 通,建立互信关系。
03
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1
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研究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02
医学伦理学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拓展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拓展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哲学在医 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方法。
局限性分析及改进建议
目前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 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 性和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课
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针对医学专业的特点,应更加注 重哲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哲学的智慧
融合与拓展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将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 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维的医学人才。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拓展途径,分析其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 融合与拓展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 哲学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现状 • 拓展策略: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 效果评估:提升综合素质与培养能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哲学作为探讨人类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学科,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 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等非技 术性能力,而哲学正是这些能力的重要思想基础。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于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医学职 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所增强。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情况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为具备 哲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 ,而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毕业生在医学领域的工作中,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医学伦理、 医患关系等问题,展现出更强的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最终要归隐于哲学。

医学发展迅速,最终要走到哪里去,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郎院士在第三届东方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大会上关于哲学与医学,医生修养与现代人文的演讲。

医学是科学、哲学与宗教结合生命死亡/生命表达既是生物学的,也是科学的,哲学的,甚至是宗教的。

医学应该从终极关怀这个角度去了解一种病,了解一个病人,从这个层面上去体现一个人善良的本质。

宗教的基础是人的信赖(信仰)。

那种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有偏颇的。

我认为,宗教实际上是一群人终极关怀所编制而成的一种思想逻辑和生活模式,宗教是一种生活模式和一种生活轨迹,是信仰,信赖、信奉和信任。

以前,我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阳光、雨露,空气、水、日月星辰并不了解,于是我们就相当自然地认为它们有某种超人的力量,实则不然,那个超人的力量既不是神,也不是上帝,而其实是自然规律。

只是我们对它不认识而已。

有一本书,叫《人的宗教》,它讲了6种宗教,包括中国的儒家和道教思想,它在书中提到:有一种力量,无限无量,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却知道它的来源,不是神,而是自然,是自然的力量,是道。

这是专门讲宗教非常客观的说法,道正心正,道正路正。

所以,科学、哲学、宗教和医学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知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学的。

一旦是哲学的,他就有了宗教的洪福。

因此,医学则是可以把科学、宗教和哲学调和起来的综合事业。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爱是他的上帝。

既然爱是上帝,那么我们作为医生,何尝不应该把爱作为一种宗教去认识呢?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一种喜悦。

所以,医学可能是把科学、哲学、宗教结合起来的中心立足点。

归根结底,医学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

伤与痛的认识与医患关系几乎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解决伤和痛。

我们应该要让公众知道,伤和痛是一辈子要经历的事情,疼痛是必要的,是常态的。

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伤和痛,如果没有伤痛,我们则无法感觉到事物和生活。

古代希腊哲学与医学关系探究

古代希腊哲学与医学关系探究

2、柏拉图的灵魂健康观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认识你自己”的观念。他认为, 人类的身体和灵魂是相互关联的,身体的健康与灵魂的健康密切相关。这种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医生们关于身心关系理论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的身心合一论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身心合一论,认为人类的身体和心灵是统一的。他的这种 观点与柏拉图的观念一脉相承,都强调了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希腊医学对身心关系研究的启发。
参考内容
引言
医学和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复杂。医学 是一种实践性强的学科,强调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而哲学则是一种思考 性的学科,的是存在、意义和价值等问题。然而,在医学与哲学的交叉领域,近 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 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哲学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涉及到自我认知、身份认同和人性等问题。患 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往往逐渐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掌控,甚至无法认出自己 和亲人。这种状况对患者的自我认知和尊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这也让我 们对老年人的养老、照顾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产生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老年人的 身心健康和福祉。
2、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
古代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认为,现实 世界是由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所决定的。这种观念促使医生们开始思考人体的内 在本质,推动了医学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二、医学对哲学的贡献
古代希腊医学对哲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医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经 验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古代希腊哲学与医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哲学对医学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思想层面,为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医学对哲学的贡献则表现在 为哲学家们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有益的思考素材。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与医学交融的文化现象。这种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

浅谈医学哲学1977年美国医学家G.L.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即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以弥补过去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的缺陷,这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从哲学角度去思考医学科学问题,这的确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和哲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生命科学。

哲学则是研究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医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第一,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婢女;第二,哲学不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而脱离自然科学的“科学的科学”;第三,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的关系在研究对象上,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方面,哲学的发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只有在对具体实践经验的不断学习和总结分析中,才能抽象出哲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具体科学特别是医学科学的研究,又必须以哲学为指导,以保证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医者仁术的本质。

医学哲学就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融合医学和哲学的结晶。

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在我们踏入医学殿堂那一刻开始,就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最高的职业准则:“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亟之。

”这其中,我们体会的是医学的庄严和神圣。

但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就曾经非常尖锐、切中要害地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我们。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

医学的局限性就在于医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因素还有很多。

医学与哲学之间的三种关系

医学与哲学之间的三种关系

医学与哲学之间的三种关系
医学与哲学之间有三种不同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否定关系、协作
关系和对立关系。

彼此否定关系指医学学着和哲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病患的问
题进行诊断,他们会有切边的理论观点,但互相否定的立场也可以帮
助病患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自己的病症。

协作关系指医学和哲学被认为是相互补充和互补的,它们都有独
特的视角去应对病患问题。

它们互相搭配,为病患带来更有效的结果。

对立关系指医学和哲学也可能会有抵触,甚至会有冲突。

例如,
医学可能会将某种病患的病症视为客观的生理状态,而哲学可能会认
为这种病症的本质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因此,医学与哲学之间的三种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
可以相互促进、互补和冲突,从而为病患提供更佳的帮助。

医学和哲
学同样重要,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将会给病患带来极大的帮助。

为什么当医生的,都需要懂些哲学?

为什么当医生的,都需要懂些哲学?

当我们谈到医生的职业素养时,很多人会想到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医疗设备等方面。

医生的职业素养远不止于此,哲学知识也是医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当医生的,都需要懂些哲学呢?哲学能够帮助医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处理生死、疾病、痛苦等极端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医学知识,更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尊严。

医生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哲学能够帮助医生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医生才能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能够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尊严。

哲学能够培养医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医学知识的学习是医生的基础,但是医学知识的应用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医生锻炼思维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医学知识。

哲学的思辨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哲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情,预测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哲学能够提高医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情商。

医生的工作需要与病人、家属、同事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哲学能够帮助医生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

哲学的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与病人的关系,提高医生的情商和人际沟通能力。

当医生的,都需要懂些哲学。

哲学能够帮助医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情商。

只有通过哲学的学习,医生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医学知识,更好地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尊严,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医学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学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学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医学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近年来,医学与哲学的交叉研究备受关注。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致力于保障和改善人类的健康,在这一过程中也涉及到一系列哲学问题。

本篇文章将针对医学与哲学的交叉领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一、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起源之一。

医学涉及到对生命、死亡及疾病的理解,同时也牵涉到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

哲学为医学提供了合适的框架和工具,用以理解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例如医疗决策、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学科。

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 尊重个体的自主权:个体具有决定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权利,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2. 不伤害原则:医生应尽力不给患者带来伤害,同时权衡治疗与不治疗之间的利益和风险。

3. 公正原则:医生应公平地对待所有患者,不偏袒任何一方,并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4. 利益最大化原则:医生应该努力追求最大的社会利益,同时尽量确保患者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

三、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在医学实践中,常常涉及到一些伦理问题,例如:1. 医疗决策:医生和患者在决策治疗方案时,如何平衡患者的意愿、医学知识和可行性?如何尊重患者的自主权?2. 疾病诊断和揭示:医生在面对一些难以治愈或慢性病时,如何适时向患者揭示病情?如何处理病情揭示可能对患者心理和生活带来的影响?3. 生命延续与质量问题:当患者身患不治之症时,医生和患者如何决定是否持续治疗?如何平衡生命延续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4. 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面对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生如何公正地分配资源?如何平衡患者个体的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四、医学与人体认知的关系医学和哲学的另一个交叉领域是人体认知研究。

人体认知是指人类对自身身体和感觉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医学在研究和治疗疾病时,也需要考虑人体认知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作者: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是科学、哲学与宗教结合
生命死亡/生命表达既是生物学的,也是科学的,哲学的,甚至是宗教的。

医学应该从终极关怀这个角度去了解一种病,了解一个病人,从这个层面上去体现一个人善良的本质。

宗教的基础是人的信赖(信仰)。

那种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有偏颇的。

我认为,宗教实际上是一群人终极关怀所编制而成的一种思想逻辑和生活模式,宗教是一种生活模式和一种生活轨迹,是信仰,信赖、信奉和信任。

以前,我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阳光、雨露,空气、水、日月星辰并不了解,于是我们就相当自然地认为它们有某种超人的力量,实则不然,那个超人的力量既不是神,也不是上帝,而其实是自然规律。

只是我们对它不认识而已。

有一本书,叫《人的宗教》,它讲了6种宗教,包括中国的儒家和道教思想,它在书中提到:有一种力量,无限无量,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却知道它的来源,
不是神,而是自然,是自然的力量,是道。

这是专门讲宗教非常客观的说法,道正心正,道正路正。

所以,科学、哲学、宗教和医学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知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学的。

一旦是哲学的,他就有了宗教的洪福。

因此,医学则是可以把科学、宗教和哲学调和起来的综合事业。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爱是他的上帝。

既然爱是上帝,那么我们作为医生,何尝不应该把爱作为一种宗教去认识呢?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一种喜悦。

所以,医学可能是把科学、哲学、宗教结合起来的中心立足点。

归根结底,医学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

伤与痛的认识与医患关系
几乎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解决伤和痛。

我们应该要让公众知道,伤和痛是一辈子要经历的事情,疼痛是必要的,是常态的。

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伤和痛,如果没有伤痛,我们则无法感觉到事物和生活。

正如一条船,在江河湖泊里航行,如果没有一点重量,这个船一定是行不稳的,一定要在船底上装上沙子。

所以从哲学来讲,痛苦是一种智慧;从法律上讲,痛苦是一种回报;宗教上来说,伤痛是一种救赎;从医学上说,痛苦则是不幸和伤病的预告。

麻醉学就是要解决“痛”的问题。

痛,其实也是一种必要,如果一点痛都没有,那阑尾炎发作起来你都不知道。

无痛,就没有任何一种反应,没有任何一种预防。

包括我们生来的痛,都可能变为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把痛作为一种正能量来对待。

医生和患者对痛的理解各不相同,医生是从医学的角度,按照医学规律去审视病情及决定处理,而患者则按照自身体验看待功能障碍或者问题。

医生在习医以及
行医过程中,实际是对另一个生命的悉心体察和感情交流,如果没有这些,那么知识的价值几乎等于零。

所以说,了解病人是什么人比了解他生什么病更重要!
医生和病人的价值观不同。

对于治疗,医生更想减少复发和进展这是相对而言的,而病人,则更想减少副作用和痛苦而往往是绝对的。

其实医生与病人的目标是相同的,医患关系不好,主要是期望落差,信任危机。

我们认为,医患关系总归会好起来。

一定会出现和谐的职业环境,洽当的社会共识,实在的激励政策的局面。

医生拍打初生婴儿屁股被诉的漫画故事,在当今居然成为一个事实,这从侧面也真实反映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因此,我们拿什么来拯救脆弱的医患关系?用什么解开医患关系这个结呢?当然有各种方法,比如医疗改革,降低价格,方便公众,提高技术,改善服务,加强保护,医疗观念,加强人文教育等,这些都很重要,不过我认为,如果不从原本的角度出发,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对医,对病,对痛,对生,对死的这些看法,医患关系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医患关系应该是一个活结,通过了解、谅解、理解,是可以解开的。

包括让病人了解医疗、医学、医生;让医生了解病人的焦虑和无助。

因此,作为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单纯靠实验报告是很危险的。

应该始终把临床实践放在第一位,把对病人的关爱放在第一位,这是永远不脱离病人的好做法。

哲学源于医学,医学归隐于哲学,很多古代的哲学家都是医生。

因为医学涉及到人,又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的学科。

古代有很多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很多问题,都是让我们来思考医学的来源。

包括最早的巫术,以及希波克拉底誓言。

其中,希
波克拉底曾说过一句话,药治不好的要用铁,铁治不好的要用火。

这实际是一种哲学的力量,大自然就是医生,大自然会自己找到办法。

包括中国的阴阳学说。

当我们重新回顾100年前伟大的威廉▪奥斯勒的箴言时,他所指陈出的医学实践的弊端仍历历在目: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纵观当今,这三道难题不是解决了,而是愈演愈烈,至今依然困惑着我们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变。

这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比如科学技术的“去人性化”;临床医生心智的“板结”和“沙漠化”,我们可能蜕变成匠人和控制仪器及操作数字报告的纯科学家。

这可能对医生来说都是危险的事情。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的弊端包括以下几点:
1.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认识,分科过细,有助于深入,但也易造成分离。

高效的现代检查技术和技术流程,会导致辨证统一的缺失,活生生的人作为整体,可能被分割成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2.医疗技术设备可能成为医生和病人的障碍,单纯地或仅仅以检验报告做诊治。

在此向大家推荐两本书,《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以及《颠覆医学》。

现代医学本身,愈来愈远离人性化,与人文本性相去甚远,长此以往,可能会颠覆医学。

易经的古代智慧,数字的现代发挥
现在让我们回到易经本身,易经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思想方法的训练,易经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深刻表达了东方文化对宇宙变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藏。

易经是六经之首,在易经里,已经对医学,特别是中医基础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描述,包括对疼痛、养生、治疗、针石之术等。

易经里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叫事事皆数。

正如今天我来讲课的时间是三刻钟,这就是一个限定与规范,这就是数;而在医学中,更离不开数,发病率、治愈率、复发率、死亡率、LMP、BMI、EFI、PAINSCORE分类等。

数就是把事情给定下来,数就是吉凶祸福。

再比如我国的《黄帝内经》关于女子的数。

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些都是一些数。

易者,数也。

数字医学是应用数字化技术,解释医学现象,解决医学问题,探讨医学机制,提供医疗诊治水平。

是信息科学、计算技术、网络技术的综合、使临床工作更加个体化、精确化、微创化、远程化。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到1.8ZB,也出现了很多的大数据的东西,包括大数据的《红楼菜谱》,大数据的《新本草纲目》,以及机器和脑的连接等,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

易经对于现代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既不是检出几条例证,炫耀祖宗,也不是盲目崇拜西方,妄自菲薄,易经的力量在于积极分析现代科学理论,深刻挖掘中华易学精髓,做到:有所领悟,有所创获。

同时,提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启迪智慧,增强能力。

思想的修炼升华,人文的维系提高
最后,优秀的医生要做到科学与人文交融,就要做到: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

医生要有很好的人文修养,就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医生的品格、作风,不仅是技术能力,还有人格魅力。

所以,建议医生应该去学点文学,学点艺术,学点哲学充实自己,丰满自己。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疗求善,真善美是做人的追求,更是一个医生的义务。

另外,做医生要有仁性、悟性、理性、灵性;做医生应该还要有:乐趣、兴趣、情趣;做医生更要敬畏生命,敬畏病人,敬畏医学,敬畏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