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明确个人梦想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有一定的法治意识。
在教材中,通过各种案例和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思考个人梦想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理想远大,对未来充满憧憬,但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
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明确个人梦想的重要性,知道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设定自己的梦想,学会如何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梦想的重要性,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课标链接:1.学习主题: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
2.内容要求:(1)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4)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3.教学提示:(1)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议题,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团队会活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认识当代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时代使命。
(2)以“我们的美好生活”为议题,收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知道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解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3)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议题,从党史展览中的某件展品说起,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体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责任意识】知道中国梦的内涵。
了解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复兴梦的含义,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104“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你心目中的未来中国是什么样的?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梦想的含义、梦想的重要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期待,有自己的梦想。
但他们可能对梦想的理解较为模糊,不知道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更不知道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3.培养学生具备规划人生、设定目标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梦想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性。
2.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如何为学生实现梦想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互相启发,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目标设定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制定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4.激励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准备目标设定表,让学生填写并制定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4.准备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成功人士实现梦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梦想对这些人的人生有何意义?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讨论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未来充满向往。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梦想多种多样,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教师,有的想成为艺术家等等。
然而,由于课业压力、现实因素等,部分学生可能对实现梦想缺乏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梦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梦想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3.视频:准备相关梦想实现的励志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励志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梦想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时 我们的梦想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一课时我们的梦想一、民族复兴梦1.梦想的力量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梦想贯通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百年梦想插上腾飞翅膀(1)“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提出):(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__小康社会__,历史性地解决了__绝对贫困__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__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4.中国梦的内涵(1)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国家富强__、__民族振兴__、__人民幸福__。
(基本内涵)(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__国家__的梦、__民族__的梦,也是每个__中国人__的梦。
5.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__发展走向__,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__奋斗目标__。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__整体利益__。
二、新时代新征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背景。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地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新时代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历史方位__。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__站起来__、__富起来__到__强起来__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少年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启发性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鼓励他们勇敢追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但对梦想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望提高对梦想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梦想付诸行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2.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少年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联系。
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4.培养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勇于担当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少年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联系。
2.难点: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培养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勇于担当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梦想的力量。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加深对梦想的认识。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将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梦想卡片、彩笔等手工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成功人士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少年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联系。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思考如何将梦想付诸行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实现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实现梦想的目标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追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梦想这一主题,他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想,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实现梦想的目标和意义,培养学生具备追梦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实现梦想的目标和意义,培养学生具备追梦精神和实践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梦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梦想的含义,明确实现梦想的目标和意义。
3.案例分析:播放案例视频,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克服困难。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8.1》这一章节的主题是“我们的梦想”。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后,对于未来的梦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想法,但可能对于如何实现梦想,以及如何坚持追求梦想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培养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实现梦想的过程。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便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成功人士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成功是否与他们的梦想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梦想。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梦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