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第5节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4.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1)看清所选的量程。 (2)根据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 (3)看清指针的位置。 (4)读数=分度值×格数。
0.36A
1.8A
2.4A
0.48A
猜想假设
● A
串联
● B L1 L2 ● C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干电池、开关、两个灯泡、 电流表、导线若干
知识回顾 1.电流是表示电流 强弱 的物理量,用字母 I 表示 2.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简称 安 ,符号是 A 。 3.电流的测量工具是 电流表,它的连接方法: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 线柱流出。(正进负出) (3)必须正确选择量程,试触法或选择大量程。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a b c
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L1
L2
(1)把电流表串联在L1处,测出L1的电流I1。
L1
L2
(2)把电流表串联在L2处,测出L2的电流I2。
L1
L2
(3)把电流表连在干路,测出干路电流I。
A1 A2 A3
L1
L2
L3
L1
L2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以上路径,电流出现分与合; ②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 的支路。
B
I1
A C
I干
I2
并联电路中干路 的电流等于各支 路的电流之和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它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多个电器元件,而并联电路则是指电流分别通过多个电器元件。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式、电流分布、电压分布和总电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1. 连接方式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将电器元件依次排列在电路中,正极与负极相连,形成一个电路环,电流沿着同一路径流动。
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将电器元件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的电路结构,电流在这些元件间分别通过。
2. 电流分布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电流只能沿着一个路径流动,所以通过每个电器元件的电流都是相同的。
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布则不同,电流会根据电器元件的电阻大小而有所差异。
电阻较小的电器元件会有更大的电流通过,而电阻较大的电器元件则会有较小的电流通过。
3. 电压分布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是不同电器元件电压之和。
这是因为电压在各个电器元件间按照其电阻来分配。
而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间的电压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电压会平均分配给每个电器元件,使得它们之间的电压保持一致。
4. 总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器元件的电阻会相互叠加,从而导致总电阻的增加。
也就是说,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元件电阻的总和。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是根据电器元件的倒数求和得到的。
总电阻小于各个电器元件电阻的倒数之和。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在于其电流分布、电压分布和总电阻的计算方式不同。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布不均匀,总电阻为各个电器元件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布均匀,总电阻为各个电器元件电阻倒数之和。
根据电器元件的不同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来搭建电路。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串联电路是指电阻、电感或电容等元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而并联电路是指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元件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分流,沿着多条路径流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相同的路径流动,所以在串联电路中的所有元件上的电流是相同的。
这可以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解释,即所有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因此,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恒定的。
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所消耗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
这可以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来解释,即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可变的,它取决于电源电压和各个元件的电压降。
3.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多个路径上分流,所以在并联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这可以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解释。
因此,在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可变的,它取决于总电流和各个元件的电导值。
4.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同,等于电源电压。
这可以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来解释,即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因此,在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是恒定的。
5.串联电路的效果: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同,所以串联电路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测量电流。
这使得串联电路在需要精确控制电流的应用中很有用,例如电子电路中的电流放大器、电源等。
6.并联电路的效果:由于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同,所以并联电路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测量电压。
这使得并联电路在需要精确控制电压的应用中很有用,例如电子电路中的电压放大器、电源等。
总结起来,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同而电压可变,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同而电流可变。
对于电流控制更为关键的应用,例如测量、传感器等,串联电路更为适用;而对于电压控制更为关键的应用,例如放大器、电源等,并联电路更为适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断路都会出现断路。
故障排除方法之一:用一根导线逐个跨接开关、用电器,如果电路形成通路,就说明被短接的那部分接触不良或损坏。
千万注意:绝对不可用导线将电源短路。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即:U=U1+U2
U1∶U2∶U3=IR1∶IR2∶IR3=R1∶R2∶R3
P1∶P2∶P3=I刀1∶I刀2∶I刀3=R1∶R2∶R3
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I=I1=I2
2.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例如,一个包含两个电灯泡和一个9 V电池的简单电路。
若两个电灯泡分别由两组导线分开地连接到电池,则两灯泡为并联。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短路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单位:在这里可测量的变量是R电阻单位欧姆(Ω),I电流单位安培(A)(库仑每秒)和V电压单位伏特(V)(焦耳每库仑)。
并联电路中用导线连接在电源两极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相等。
电路中每个环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出: 电压并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与总电压相同。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传输路径。
在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它们在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实际应用。
一、串联电路1. 定义串联电路指的是电器元件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电路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两个或多个电器元件依次相连,电流在电路中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2. 特点(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恒定且相等的。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没有分流,电流只能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按照电阻大小进行。
较大的电阻所消耗的电压也较大,反之则较小。
(3)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累加效应,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4)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电压乘以电流之和。
3. 实际应用(1)电灯串联:在家庭照明中,多个电灯通常是串联连接的,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电灯都能正常发亮。
(2)电子设备内部连接: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通常采用串联连接方式,以便电流、电压和信号的顺序传递。
二、并联电路1. 定义并联电路指的是电器元件按照不同的路径连接在电路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在并联电路中,两个或多个电器元件同时与电源相连,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2. 特点(1)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根据每个元件的电阻情况进行分流。
较小的电阻所消耗的电流较大,反之则较小。
(2)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不会发生改变。
(3)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并联效应,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4)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电压乘以电流之和。
3. 实际应用(1)家庭用电:在家庭用电中,电器设备通常是并联连接的,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电器都能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在串联电路 中流过每个元件电流相等
串联电路:电流在串联电路 中流过每个元件电压相等
并联电路:电流在并联电路 中流过每个元件电压相等
电压变化
串联电路:电压 相等电流相加
并联电路:电压 相等电流相加
串联电路:电压 相加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电压 相等电流相加
可靠性:串联电路中一个元件损坏可能 导致整个电路无法工作并联电路中一个 元件损坏不会影响其他元件工作
成本:串联电路中一个元件损坏可能导 致整个电路无法工作并联电路中一个元 件损坏不会影响其他元件工作
维护:串联电路中一个元件损坏可能导 致整个电路无工作
感谢观看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 于各电阻元件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各支路电流相等
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支路 电阻之和
功率:各支路功率之和等 于总功率
并联电路的应用
提高电源的输出功率 降低电源的输出电压 提高电源的输出电流 提高电源的输出稳定性
0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
电流流向
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即每个元件的电流都是相同的。
串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加的即每个元件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串联电路中电阻是相加的即每个元件的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相等:串联 电路中各元件的 电流相等
电压分配:串联 电路中各元件的 电压之和等于电 源电压
电阻分配:串联 电路中各元件的 电阻之和等于电 源电阻
并联电路:电 压相等电流相 加总电阻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 和可靠性较高
串联电路:一 个元件损坏整 个电路无法工 作可靠性较低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所有公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所有公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中元件排列在同一电路路径上,而并联电路中元件排列在不同的电路路径上。
以下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公式: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 R1 + R2 + R3 + ... + Rn
2.串联电路的总电流:I = I1 = I2 = I3 = ... = In
3.串联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电压:V1 = IR1,V2 = IR2,V3 = IR3,...,Vn = IRn
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1/R = 1/R1 + 1/R2 + 1/R3 + ... + 1/Rn
5.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 = I1 + I2 + I3 + ... + In
6.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电流:I1 = V/R1,I2 = V/R2,I3 = V/R3,...,In = V/Rn
7.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电压:V1 = V,V2 = V,V3 = V,...,Vn = V
以上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公式,它们在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设计和调试电路。
- 1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在学习电路的基础知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两个概念。
串联电路是指将电器元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而并联电路则是将电器元件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电源上。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电路展开,并介绍其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实验原理1. 串联电路实验原理串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电器元件间是依次流动的。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强度在各个电器元件间是相等的,而电压则在各个电器元件上分配。
2. 并联电路实验原理并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电源上,每个电器元件都与电源相连。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器元件间是分流的,而电压则在各个电器元件上是相等的。
二、实验材料- 电源(直流电源或电池)- 电阻器- 连接线- 万用表或电流表、电压表三、实验过程1. 串联电路实验过程(1)将电源正极与电阻器的一端相连,电源负极与另一端相连。
(2)使用万用表选择电流测量档位,将表笔依次连接在不同电阻器上,记录下各个电阻器的电流值。
(3)使用万用表选择电压测量档位,将表笔依次连接在不同电阻器的两端,记录下各个电阻器的电压值。
2. 并联电路实验过程(1)将电源正极与多个电阻器的一端相连,电源负极与所有电阻器的另一端相连。
(2)使用万用表选择电流测量档位,将表笔依次连接在不同电阻器上,记录下各个电阻器的电流值。
(3)使用万用表选择电压测量档位,将表笔依次连接在不同电阻器的两端,记录下各个电阻器的电压值。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串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器上是相等的。
- 串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器间是分配的,即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 并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器间是分流的,即电流之和等于电源电流。
- 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器上是相等的。
通过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电路的特性和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若UCD=104V,A、B端短路,则通过R1的电流为0.6A
D.若UCD=104V,A、B端短路,则通过R3的电流为0.4A
R2 R1 A B R4 R5 D R3 R4 B C A R1 R2 C
R3 R5 D
作业
1 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200Ω ,满偏电流Ig=500mA。要把 它改装为有0-1A,0-10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则R1、R2的阻值各 为多大?
R1 V1
第2题
R2 V2 公共
G
R1 10A
第1题
R2 1A
2 如图电路中,R1=1800Ω ,R2=1200Ω ,两电压表的示数 都是35V,若把电压表对调,则表1的示数为30V,表2的示 数为40V,由此可知表1的内阻为多少?表2的内阻为多少?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改装成电压表
在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怎样计算 阻值大小? 改装成电流表 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怎样 计算阻值大小?
U U UR
Ug
I
Ig Rg R
Ig R g IR R
如图所示电路中, R1=20Ω, R2=40Ω, R3=60Ω, R4=20Ω, R5=4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
G
R1 -
G
R2
R2=( n2 -1)Rg=14900 Ω
乙图 同样求出R1 R1=( n1 -1)Rg=2900 Ω Rg +R1+R2=15÷1=15 KΩ -
甲
3V
15V R2
R1
R2= 12 KΩ
乙
3V
15V
• 电流表内接法,理论表述误差分析和误 差来源,适合什么样的电路?
• 电流表外接法,理论表述误差分析和误 差来源,适合什么样的电路?
例. 若电流表的内阻Rg=1000Ω 满偏电流Ig=100μA 怎样把它改装成量程为U=3V的电压表?
Ug
U-Ug
Rg U R
G
R
U U g Ug
Rg (n 1) g=30
∴R=(n-1)Rg=29000 Ω=29 kΩ
双量程电压表、 如甲、乙图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 Ig=1mA,Rg=100 Ω,计算R1和R2的阻值。 解:甲图 Ug= IgRg =0.1V, n1=30 n2=150 R1=( n1 -1)Rg=2900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