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程度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研究

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研究

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采用助产护理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产妇助产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新生儿窒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诱发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造成损伤,并且也是导致围产儿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

有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助产护理能够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降低。

因此,本文研究了助产护理运用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分娩孕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对照组孕周38-40周,平均(38.5±1.2)周,年龄22-40岁,平均(30.4±6.3)死,其中65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观察组孕周37-41周,平均(38.7±1.3)周,年龄23-41岁,平均(30.6±6.5)死,其中63例为初产妇、17例为经产妇。

两组的孕周、年龄等资料对比无区别(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卫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则运用助产护理:①预防护理。

因为产妇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与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助产士要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多安慰和鼓励产妇,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使分娩信心增强,预防宫缩乏力。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方法选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分娩的84例足月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能对新生儿窒息起到预防作用,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护理;预防;新生儿;窒息;应用引言:在产妇分娩前、中、后三阶段胎儿缺氧现象或是新生儿窒息现象的发生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且新生儿在出生后因为呼吸发生抑制,极易出现窒息的现象。

新生儿窒息不仅危害其生命健康,还会对其后期脑部的发育产生影响[1]。

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现窒息或是严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助产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将提升新生儿存活率,确保产妇能在更舒适的状态下分娩提供帮助与指导。

对此,本文特选取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分娩的84例产妇生产的足月新生儿为本研究主要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行助产护理干预,n=42)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n=42)。

其中,观察组产妇中,初产妇有23例,经产妇为19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平均(29.36 2.13)岁];孕次为1~3次,平均(1.320.43)次。

对照组产妇中,初产妇有18例,经产妇有24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23岁,平均(27.84 2.39)岁];孕次为1~3次,平均(1.260.53)次,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若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需要根据医嘱和以往护理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

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研究

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研究
儿分娩后 ,左手马上 4指并拢 ,同时和大拇指分开 ,4指从 胎 儿胸部 向上进行 “ 挤勒 ” 直至下颏处 ,大拇 指从鼻根 部位 : 直 至鼻端和 4指并拢采取第 4次 “ 挤勒” ,直到把胎J L N喉 、[ - 1
腔 以及 鼻 腔 中 的羊 水 完 全 清 理 出来 。 ( 3 )对新 生儿呼吸道进
1 . 2 临 床方 法
1 . 2 . 1 对照组 对产 妇实施 常规 助产 技 术 ,对伴 有 高危 因 素 、过期妊娠 、羊水 ≥ Ⅱ度 污染 以及胎 儿窘迫 等 的产 妇 ,除
了常规处理 以外 ,还备好复 苏物 品 ,出现 窒息 的时 马上采 取 A B C D E方案进行复苏 。
上后 再 结 束 整 个 分 娩 。
4 7 9例 、羊水 ≥Ⅱ度 污染 3 6 2例 、胎儿窘 迫 1 8 2例 、过 期妊娠
l 3例 。对 照组 产 妇 年 龄 2 4~3 8岁 ,平 均 3 1 . 2岁 ;孕 周 3 8~
4 2周 ,平 均 4 O . 7周 ;有围生期高位因素 4 9 2例 、羊水 ≥ Ⅱ度 污染 3 7 1 例 、胎儿窘迫 1 8 4例 、过 期妊娠 1 6例 。两组 产妇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比性 。
性肺炎发生率为 1 . 2 6 % ( 1 9 / 1 5 0 0 ) ,对照组新 生儿胎粪 吸人性肺炎发 生率 为 3 . 4 0 % ( 5 1 / 1 5 0 0 ) ,试验组新 生儿胎粪
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助产 防范应对 措施 可以降低新生儿 窒息 以及
院经 阴道分娩 的产妇 1 5 0 0例 ,对其采 取相 对应 的预 防措施 ,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分析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分析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分析【摘要】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助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助产护理的定义及作用,然后阐述了新生儿窒息的危害和原因。

接着重点探讨了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最后通过对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分析,得出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起到积极作用的结论。

进一步完善助产护理措施将更好地保护新生儿健康。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具有重要意义,助产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助产护理、新生儿窒息、预防、效果分析、健康、发生率、措施、保护、重要性、原因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不久(通常是在出生后的一分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无法正常呼吸或氧合不足的一种情况。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也是造成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百分之十的新生儿因窒息而死亡,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

1.2 研究意义在进行助产护理时,助产士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严谨细致的态度和对新生儿生命的高度责任感。

助产护理能够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时的干预处理,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研究表明,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新生儿,接受及时的助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和健康状况。

深入探讨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新生儿窒息防控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助产护理的定义及作用助产护理是指产科医护人员通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照顾的过程。

助产护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研究

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研究

1 . 3 . 3维 持 循环 :窒 息新 生儿 在 有效 通 气后 ,若 仍 没有复 苏 或给 予 正压 呼吸 时可配 合胸 外按压 ,呼吸 与按压 比维 持在 1: 3 ,按压 频率
1 0 0  ̄ 1 2 0 次/ 分。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1 / 3 ,每按压半分钟,测定新生儿
的心率 ,直至能 自主呼吸 ,恢复正 常心率 q 。
3 6 . O %。本次经过助产护理后 的复 苏成 功率为 1 0 0 %,无死亡病例 。
给 氧或鼻导管 给氧。注意重 度窒息患儿 ,需用 气囊连气管插 管后加压 给 氧 ,待新生 儿能 自主呼吸后 ,拔 除气 管导管 ,常 规给氧 。必要时
使用人工 呼吸器 。
出 院后 身体的康复 ,优质护理干预 方法更具有 人性化 ,进而实 现了 良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7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4 - 0 2 5 5 — 0 2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这5 0 例 发生窒息新生儿 来 自我 院3 3 l 8 例产 妇 ,其 发生 率 约为 1 . 5 %。5 0 例 产妇平均孕周3 7 . 8 周 ,年龄2 1 ~ 3 8 岁 ,中位年龄2 9 . 7 岁 ,l 0 例产妇 有妊娠合 并症 。其 中,男婴2 7 例 ,女婴2 3 例 。这5 O 例 窒 息 新生儿 中,顺产3 3 例 ,剖 宫产 1 7 例 ,根 据窒息诊断 标准判断 ,重度 窒息1 4 例 ,轻度 窒息 3 6 例 。按 照分 娩时 护理措 施分 为观察 组和 对照 组, 每 组2 5 例 。对照组采用 常规 护理 ,观察组 采用助产护理 ,两组患 者在 体质量 、孕 周、营养 、窒息严重程度等一 般资料方面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 > O . 0 5 ,具有可 比性 。 1 . 2 窒息 诊 断 标准 :母 亲 感 觉胎 儿 宫 内挣 扎胎 心率 快> 1 6 O 次/ 分 或 < 1 0 0 次/ 分 ,轻度 窒息生后 呼吸表浅 、不规 则 ,皮肤发 紫 ,A p g a r  ̄分 为4 ~ 7 分 ,重度窒 gA p g a r 评分为 < 4 分 ,呼 吸微 弱 ,肌张力 松弛 ,皮

分析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疗效

分析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疗效

分析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疗效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95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助产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助产护理;新生儿窒息;效果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在儿科比较常见。

发生窒息的原因主要为羊水、胎粪被新生儿吸入呼吸道,或者胎盘脱落[1]。

如果没有及时对患儿实施抢救,则可导致患儿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安全[2]。

若要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则需在产妇分娩期间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助产护理是帮助产妇安全分娩的护理措施,我院对50例产科产妇实施了助产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95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

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75±2.26)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36±3.47)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2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实施产科常规护理。

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①在分娩之前,护士检查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胎心、胎动,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并进一步检查从而及时检出胎儿宫内窘迫;根据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决定分娩方式,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

②在分娩时,护士将可能用到的抢救药品、卫生用品放在产房备用,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胎心。

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论文

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论文

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论文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我院新生儿窒息率,本文就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抢救和护理后,复苏成功率为97.92%,死亡率为2.08%。

结论有效的助产护理及准确的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临床效果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1]。

不仅使患儿饱尝痛苦,还使患儿家属备受折磨。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保障母婴健康,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了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措施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新生儿窒息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患儿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均出现了气促、皮肤苍白或灰紫、肌肉松弛及呼吸不规则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羊膜镜检及心电图检查后,确诊本组的48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本组的48例患儿当中,男32例、女16例;顺产26例、剖宫产17例、产钳助产5例;轻度窒息例43例、重度窒息5例。

1.2方法针对本组的4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临床治时,均采用ABCDE复苏方案对患儿予以抢救治疗及护理。

1.2.1清理呼吸道护理人员在助产期间,当患儿的头部从产妇产道顺利娩出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新生儿口鼻中的残留的粘液及羊水挤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儿呼吸系统中的异物组织予以清除。

剪断脐带,使用消毒毛巾对新生儿的全身进行擦拭,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针对重度窒息患儿进行呼吸道清理时,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保证患儿呼吸道的清洁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效果探讨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效果探讨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2-06-16T02:49:25.37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4期作者:肖丽杰[导读]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肖丽杰哈尔滨市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300【摘要】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3月~2021年8月期间本院分娩中发生新生儿窒息者63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新生儿随机分组后,予以对比组(n=32)传统护理,实验组(n=31)助产护理。

比较两组复苏效果、复苏用时、复苏前后新生儿阿氏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新生儿复苏前Apgar评分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实验组复苏成功率、复苏后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且复苏用时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实施可快速完成新生儿复苏操作,降低新生儿死亡风险。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复苏效果新生儿窒息是分娩过程中常见新生儿并发症类型,宫内缺氧所致胎儿窘迫及分娩过程中的呼吸、循环系统障碍均是主要诱发风险因素,临床病死率达到20%~30%,且新生儿窒息所致脑瘫临床发生率高达50%,对新生儿临床安全及健康均有负面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新生儿窒息后复苏护理的积极开展对救治新生儿生命具有积极意义,但需在1min内实现快速复苏,以尽可能降低新生儿窒息所致各类负面影响,故需在分娩中为此类新生儿及时提供规范护理,改善预后[1]。

因此,为探讨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2019年3月~2021年8月期间本院分娩中发生新生儿窒息者63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新生儿随机分组后,予以对比组(n=32)传统护理,实验组(n=31)助产护理。

对比组(男/女,16/16),胎龄(40.02±0.54)周,顺产17例、阴道助产10例、剖宫产5例,娩出后确诊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9例;实验组(男/女,16/15),胎龄(40.05±0.57)周,顺产18例、阴道助产9例、剖宫产4例,娩出后确诊轻度窒息22例、重度窒息9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评分 为 ( 2 9 . 6 5±6 . 2 1 )分 ,实 验 组焦 虑 评 分 低 于对 照
1 . 2 . 1 对照组方法
采用常规助 产方法接 生 ,根据 产妇及 .
组 ,两 组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详细 结果 见
表 1 。
表1 两组患者千预 前和干预 后焦虑评分结果比较 ( ±s )
例 ,小学 3例 。将 1 2 8例患 者随 机分 成两 组 ,即对 照组 和 实验组 ,每组 6 4例 ,两组患者 的年龄 、孕 周 、围产 期高危 因素等基本资料 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
有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 验 ,以百分率表示 ,计量 资料 采
用 t 检验 ,以 ( ±s ) 表示 。P<0 . 0 5表示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2 结 果
2 . 1 两 组产妇助产防范措施干 预前和干 预后焦虑评 分结果 比较 对 照组 产 妇 经 助 产 防范 措 施 干 预 后 焦 虑 评 分 为 ( 4 1 . 4 4 4 - 7 . 0 9 )分 ,实验组 产妇 经 助产 防范措 施干 预后 焦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l '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 91・
况对症处理 ,实验组 在对 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窒息 的防范措施 ,比较两组产妇 的焦虑情况及 新生儿窒 息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经 助 产防范措施 干预后焦 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实验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少 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结论 :通过加强对产妇的助产防范措施 ,有效的减轻 了产妇的焦 虑情绪 ,减少新 生儿 窒息 的发 生 ,减轻 窒息程度 ,
新 生儿情况采用 对症 处理 ,及 时观 察病 情变化 ,准备好 抢 救物品 ,发生窒息及时抢救 。 1 . 2 . 2 实验组方法 在对照组基础 上采用 防止新生儿 窒息
的防范措施 :① 加强 围产期 健康 宣教 :定期 对产妇 进行 健
新生儿窒息 是指 由于产前 、产 时或产 后 的各种 病 因 , 使胎儿缺 氧而发生 宫 内窘 迫或 娩 出过程 中发生 呼吸 、循 环 障碍 ,导致胎 儿娩 出后 1 m i n ,仅 有心跳 而无 呼 吸或者 未建
立规则 呼吸的缺氧 状态 ,是新 生儿 死亡 和儿 童致 残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 ,主要 以低氧 血症 、高 碳酸 血症 和酸 中毒等 为 主要病理 生理改 变。新生 儿窒 息可 由妊娠 高血 压 、胎盘 因 素 、难产等 因素引起 ,A p g a r 评分能反应新生儿 初生 时的基 本情况 ,对窒 息程 度作 出判断 ,及 时抢 救 ,减 少 损伤 。本 文通过助产 防范应对 措施 减少新 生儿 窒息 ,取 得 了较好 的 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
利于产 妇及新 生儿健康 。
【 关键词 】 助产 ;防范措施 ;新生儿窒息 ;焦虑情 绪

【 中图分类号】R 7 2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8 5 1 7 f 2 0 1 3 )0 4- 0 0 9 1 一 o 2 配合 医生 及时抢 救 ,并 注意为 新生 儿保 暖 ;⑤ 为产妇 提供 心理支持 :由于生 产时 产妇精 神 紧张 ,在 焦虑 、恐 惧 等不 良情绪下 ,可 引起 心率 加快 、呼吸急促 等症 状 ,导 致 宫缩 乏力 、产程延 长等 ,导 致胎 儿在母 体 内缺 氧 ,助产 士 应 为 产妇提供 良好 的分娩 环境 J ,在产妇 身边 鼓励 产妇 ,向产 妇讲解注 意事项 ,语 言 通俗易 懂 ,态度 温 和 ,利 于消 除产
助 产 防 范 应 对 措 施 对 新 生儿 窒 息 发 生程 度 的 影 响 研 究
葛小仙
浙江省温岭市 中医院 ,浙江 温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程度 的影 响。方法 :对照组 采用 常规助产 方法 ,针对产 妇及新 生儿 的情
1 资料与方法
妇 的不 良情绪 , 增 强产 妇生产的信心 。 1 . 3 评价标准 在助 产士加强 防范 措施前后采 用焦 虑 自评
量表 ( S A S )对 两 组产 妇 的焦 虑情 绪 进行 评 定 , >4 0分 ,
表 明产妇存在 焦虑 情 绪 ;新 生儿 发生 窒息 情况 以 A p g a r 评 分为标准 :根据 新生 儿 的皮肤 颜色 、心搏 速度 、呼 吸 、肌 张力及运动 、反射等项 目为标准 ,满 分为 1 0分 ,为正 常新 生儿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1 . 5软件 包对 数 据进 行统 计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2月至 2 0 1 2年 4月来 我 院产 科经 阴道分娩生产 的 1 2 8例产 妇 ,年 龄 2 2~3 7岁 ,平均 年 龄 ( 2 9 . 3 6± 7 . 5 7 )岁 ,孕周 为 3 5~4 2周 ,其 中初 产妇 9 6
例 ,经产妇 3 2 例 ;其 中围产 期高 危 因素 4 1 例 ,羊水 ≥ Ⅱ 级污染 3 3例 ,胎儿窘迫 2 8例 ,过期 妊娠 2 6例 ;受 教育程 度 :大学及大学 以上 文化 5 1例 ,高 中文 化 5 3例 ,初 中 2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