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通高中选考考试说明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分别固定于直角三角形中的A、C、N三点处,C、N两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均为+q,A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Q未知,已知∠C=90°,∠B=30°,AC=a,N为AB的中点,MN垂直于AB,M点的电场强度为0,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C、N两点的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不相同D.将N点的点电荷移到B点后,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第(2)题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至此我国空间站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如图为梦天实验舱正在接近天宫空间站的对接情景,假设对接后组合体的轨道近似看成圆形,已知组合体运行周期为T,其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n,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天宫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B.图示时刻天宫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C.组合体的运行速度为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第(3)题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电流、AB.位移、mC.功、JD.磁感应强度、T第(4)题好多同学在寝室熄灯后使用台灯继续学习至深夜,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一款充电宝和一款台灯来照明,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深夜学习需要6W以上的照明功率,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充电宝部分参数如下:产品名称快充移动电源聚合物电池容量品牌输出输入产品颜色黑色/白色产品重量若干克产品尺寸台灯部分参数如下:产品名称米格台灯灯珠144颗额定电压最大电流内置电池容量其他功能亮度从开始连续调节A.充电宝输出功率可达B.台灯的最大功率为C.打开台灯后每颗灯珠的功率都为D.仅用这款台灯和这款充电宝充满一次电的情况下使用,不能保证周日至周五每晚小时的学习时间第(5)题如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方向垂直桌面的匀强磁场B,现有两条柔软的轻质通电金属直导线P和Q,恰好平行且静止在桌面上,则下列情况可能正确的是( )A.P和Q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上B.P和Q中电流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下C.P和Q中电流大小不等、方向相反,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上D.P和Q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磁场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第(6)题潘多拉是电影《阿凡达》虚构的一个天体,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半径与地球半径近似相等),若把电影中的虚构视为真实的,地球人登上该星球后发现:自己在该星球上体重只有在地球上体重的n倍(),由此可以判断( )A.潘多拉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B.潘多拉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n倍C.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最小发射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n倍D.若在潘多拉星球上发射卫星,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第(7)题已知光速c=3.0×108m/s,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用这三个物理量表示普朗克长度(量子力学中最小可测长度),其表达式可能是( )A.B.C.D.第(8)题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了2×108 J的功,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为( )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2×108 J的重力势能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2×108 J的动能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2×108 J的能量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了2×108 J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和b,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0成正比B.落在b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C.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大D.小球落在a点和b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第(2)题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对太阳探测的跨越式突破。
“夸父一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高度约为,运行一圈所用时间约为100分钟。
如图所示,为了随时跟踪和观测太阳的活动,“夸父一号”在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其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使太阳光能照射到“夸父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夸父一号”的运行轨道平面平均每天转动的角度约为B.“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C.“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由题干信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日地间平均距离第(3)题2023年4月8日,奥运会冠军朱雪莹在青岛夺得全国蹦床锦标赛女子蹦床项目冠军,假设朱雪莹某次训练中从空中最高点无动力下落的加速度与下落高度的变化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速度最大B.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速度大小为C.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蹦床对朱雪莹的作用力一定大于D.朱雪莹下落距离为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最小第(4)题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初速度可以忽略的某放射性元素,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b均表示长度,那么该元素的衰变方程可能为( )A.B.C.D.第(5)题如图甲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内的衣物随滚筒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A、C两点分别为衣物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两点与圆筒圆心等高,则对脱水过程。
浙江省高考选考

浙江省高考选考
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参加的考试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机会。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规定,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包括文科、理科和艺体科目三个大类。
文科选考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技术、心理学和体育九个学科。
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进行选考,其中政治、历史和地理为必选科目,其余学科为选考科目。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志愿和个人情况,合理选取文科选考科目。
理科选考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和技术七个学科。
政治为必选科目,其余学科为选考科目。
理科选考科目的选择要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
艺体科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了艺术与体育类的选考科目。
艺术选考科目包括音乐、美术和舞蹈三个学科;体育选考科目包括足球、篮球和游泳三个学科。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总之,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来进行,合理选择选考科目对于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都非常重要。
每个考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附试卷分析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Mg—24 Al—27S—32 P—31Cl—35.5K—39Ca—40Fe—56Cu—64 Br—80 Ag—108I—127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按物质组成分类,KAl(SO4)2·12H2O 属于A.酸B.碱C.盐D.混合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OH)3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Na2O2能与 CO2反应产生 O2,可作供氧剂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 Fe3O4D.H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B.Cl2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C.NH3的空间填充模型: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5.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 C,可延长保质期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6.利用 CH3OH可将废水中的 N O3-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后排放。
反应原理为:H++ CH3OH+N O3- CO2 +X+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表示 NO2B.可用 O3替换 CH3OH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6 ∶5D.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 CO2气体 11.2 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7.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信息技术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规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技术》(2012版)中的“信息技术部分”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且修完信息技术规定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②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考核要求(1)观察能力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熟悉常用软件的界面,鉴别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记忆能力能准确记住并再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操作能力根据信息呈现需求,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完成简单程序设计及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处理,并能利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简单管理。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与方法,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
(二)考试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领会、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a—识记:能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1(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下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
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稳定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A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得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最终使得北极气温降低,A正确。
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②④均为大气辐射,由于气温降低,所以大气辐射应减弱,②不会增强,④不会稳定,BD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③地面辐射减弱,C错误。
故选A。
2.由材料“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可知,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应为微生物最活跃的季节。
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B正确,ACD错误。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原卷版)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一、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新时代,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正是制度优势。
由此可知()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④中特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明显复苏。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超过7万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这表明我国()①部分经营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在发生变化②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经营主体总量中的占比上升③个体工商户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④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备某种量的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数字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等治理难题。
面对此类挑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①转变企业经营理念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③加强企业行为监管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最新浙江高考考试说明细则,浙江高考考试大纲变化解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
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考考试说明
(2017版)
地理
(适用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选考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等要求。
选考成绩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选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
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科目考试,每年开考2次。
对象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的要求,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
(二)学科能力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1)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重要地理数据。
(2)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4)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
(5)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1)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3)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 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
(1)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2)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3)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品质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但其中也表明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在这些内容要点的落实过程中,还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从而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地理II、地理III以及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Ⅵ环境保护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见下表。
地理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Ⅵ《环境保护》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地理选考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考试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选修地理Ⅵ中的相关内容。
其中必修部分约占85%,选修部分约占15%。
2.考核要求分布
理解、简单应用试题约占40%,综合应用试题约占60%。
3.试题类型分布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
五、题型示例
地理选考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下列问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A (2)B
2.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答案:(1)A (2)B
3.读下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
B .6°N ~17.5°N
C .3°N ~17.5°N 或3°S ~17.5°S
D .17.5°S ~23.5°S 或17.5°N ~23.5°N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中数字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
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参考答案:
(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L 1
L 2
M
α β
月份 甲 乙
气温
(℃) 降水
(mm ) 气温
(℃) 降水
(mm )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材料二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
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
(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
(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岩溶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崩塌;可溶性岩石多,地下溶洞发育;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下水溶蚀作用强等。
(3)人均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交通运输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