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计算|﹣1|﹣3,结果正确的是()A.﹣4B.﹣3C.﹣2D.﹣12.(3分)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其中自然遗产总面积约68000km2.将6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8×104B.6.8×105C.0.68×105D.0.68×106 3.(3分)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B.3+=3C.÷=3D.×=2 4.(3分)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点Q所在的象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3分)如图,已知AB∥CD,∠A=54°,∠E=18°,则∠C的度数是()A.36°B.34°C.32°D.30°6.(3分)一组数据2,4,6,x,3,9,5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3.5C.4D.4.57.(3分)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是()A.AC=BD B.AB⊥BC C.AD=BD D.AC⊥BD8.(3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A.48πcm2B.24πcm2C.12πcm2D.9πcm29.(3分)如图①,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E﹣D运动到点D停止,点Q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1cm/s.现P,Q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若y与x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96cm2B.84cm2C.72cm2D.56cm210.(3分)如图,在△ABC中,AB=2,∠ABC=60°,∠ACB=45°,D是BC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D,AE⊥l,BF⊥l,垂足分别为E,F,则AE+BF的最大值为()A.B.2C.2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1~12题每小题3分,第13~1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分解因式:xy﹣2y2=.12.(3分)已知⊙O的半径为13cm,弦AB的长为10cm,则圆心O到AB的距离为cm.13.(4分)若m<2<m+1,且m为整数,则m=.14.(4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设△ABC的周长为C1,△DEF的周长为C2,则的值等于.15.(4分)1275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矩形面积864平方步,宽比长少12步,问宽和长各几步.若设长为x步,则可列方程为.16.(4分)如图,测角仪CD竖直放在距建筑物AB底部5m的位置,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50°.若测角仪的高度是1.5m,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m.(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19)17.(4分)若x1,x2是方程x2﹣4x﹣2020=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x12﹣2x1+2x2的值等于.18.(4分)将双曲线y=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双曲线与直线y=kx﹣2﹣k(k>0)相交于两点,其中一个点的横坐标为a,另一个点的纵坐标为b,则(a﹣1)(b+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10分)计算:(1)(2m+3n)2﹣(2m+n)(2m﹣n);(2)÷(x+).20.(11分)(1)如图①,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D=AE,∠B=∠C.求证:AB =AC.(2)如图②,A为⊙O上一点,按以下步骤作图:①连接OA;②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作弧,交⊙O于点B;③在射线OB上截取BC=OA;④连接AC.若AC=3,求⊙O的半径.21.(12分)如图,直线l1:y=x+3与过点A(3,0)的直线l2交于点C(1,m),与x轴交于点B.(1)求直线l2的解析式;(2)点M在直线l1上,MN∥y轴,交直线l2于点N,若MN=AB,求点M的坐标.22.(10分)为了解全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某初级中学的两个兴趣小组分别抽样调查了100名学生.为方便制作统计图表,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成四个等级:A表示“优秀”,B表示“良好”,C表示“合格”,D表示“不合格”.第一小组认为,八年级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不如九年级学生,但好于七年级学生,所以他们随机调查了100名八年级学生.第二小组随机调查了全校三个年级中的100名学生,但只收集到90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表.两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的图表所示:第二小组统计表等级人数百分比A1718.9%B3842.2%C2831.1%D77.8%合计90100%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试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第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用这个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的共约人;(2)对这两个小组的调查统计方法各提一条改进建议.23.(9分)某公司有甲、乙、丙三辆车去南京,它们出发的先后顺序随机.张先生和李先生乘坐该公司的车去南京出差,但有不同的需求.请用所学概率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这三辆车按先后顺序出发的所有可能结果;(2)两人中,谁乘坐到甲车的可能性大?请说明理由.24.(12分)矩形ABCD中,AB=8,AD=12.将矩形折叠,使点A落在点P处,折痕为DE.(1)如图①,若点P恰好在边BC上,连接AP,求的值;(2)如图②,若E是AB的中点,EP的延长线交BC于点F,求BF的长.25.(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2,0),B(3n﹣4,y1),C(5n+6,y2)三点,对称轴是直线x=1.关于x的方程ax2+bx+c=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n<﹣5,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3)若B,C两点在直线x=1的两侧,且y1>y2,求n的取值范围.26.(13分)【了解概念】有一组对角互余的凸四边形称为对余四边形,连接这两个角的顶点的线段称为对余线.【理解运用】(1)如图①,对余四边形ABCD中,AB=5,BC=6,CD=4,连接AC.若AC=AB,求sin∠CAD的值;(2)如图②,凸四边形ABCD中,AD=BD,AD⊥BD,当2CD2+CB2=CA2时,判断四边形ABCD是否为对余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拓展提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3,0),C(1,2),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点E在对余线BD上,且位于△ABC内部,∠AEC=90°+∠ABC.设=u,点D的纵坐标为t,请直接写出u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原式=1﹣3=﹣2.故选:C.2.【解答】解:68000=6.8×104.故选:A.3.【解答】解: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B.3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C.÷==,此选项错误;D.×=××=2,此选项计算正确;故选:D.4.【解答】解:如图,∵点P(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点Q所在的象限为第二象限.故选:B.5.【解答】解:(方法一)过点E作EF∥AB,则EF∥CD,如图1所示.∵EF∥AB,∴∠AEF=∠A=54°,∵∠CEF=∠AEF﹣∠AEC=54°﹣18°=36°.又∵EF∥CD,∴∠C=∠CEF=36°.(方法二)设AE与CD交于点O,如图2所示.∵AB∥CD,∴∠DOE=∠A=54°.又∵∠DOE=∠C+∠E,∴∠C=∠DOE﹣∠E=54°﹣18°=36°.故选:A.6.【解答】解:∵这组数据2,4,6,x,3,9,5的众数是3,∴x=3,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2,3,3,4,5,6,9,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故选:C.7.【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D.8.【解答】解:由三视图得这个几何体为圆锥,圆锥的母线长为8,底面圆的直径为6,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π×6×8=24π(cm2).故选:B.9.【解答】解:从函数的图象和运动的过程可以得出:当点P运动到点E时,x=10,y=30,过点E作EH⊥BC于H,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y==30,解得EH=AB=6,∴AE===8,由图2可知当x=14时,点P与点D重合,∴AD=AE+DE=8+4=12,∴矩形的面积为12×6=72.故选:C.10.【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K⊥l于点K,过点A作AH⊥BC于点H,在Rt△AHB中,∵∠ABC=60°,AB=2,∴BH=1,AH=,在Rt△AHC中,∠ACB=45°,∴AC===,∵点D为BC中点,∴BD=CD,在△BFD与△CKD中,,∴△BFD≌△CKD(AAS),∴BF=CK,延长AE,过点C作CN⊥AE于点N,可得AE+BF=AE+CK=AE+EN=AN,在Rt△ACN中,AN<AC,当直线l⊥AC时,最大值为,综上所述,AE+BF的最大值为.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1~12题每小题3分,第13~1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解答】解:xy﹣2y2=y(x﹣2y),故答案为:y(x﹣2y).12.【解答】解:如图,作OC⊥AB于C,连接OA,则AC=BC=AB=5,在Rt△OAC中,OC==12,所以圆心O到AB的距离为12cm.故答案为12.13.【解答】解:2=,∵<<,∴5<2<6,又∵m<2<m+1,∴m=5,故答案为:5.14.【解答】解:∵,,,∴,∴△ABC∽△DEF,∴,故答案为:.15.【解答】解:∵长为x步,宽比长少12步,∴宽为(x﹣12)步.依题意,得:x(x﹣12)=864.16.【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垂足为点E,则DE=BC=5,DC=BE=1.5,在Rt△ADE中,∵tan∠ADE=,∴AE=tan∠ADE•DE=tan50°×5≈1.19×5=5.95(米),∴AB=AE+BE=5.95+1.5≈7.5(米),故答案为:7.5.17.【解答】解:∵x1,x2是方程x2﹣4x﹣2020=0的两个实数根,∴x1+x2=4,x12﹣4x1﹣2020=0,即x12﹣4x1=2020,则原式=x12﹣4x1+2x1+2x2=x12﹣4x1+2(x1+x2)=2020+2×4=2020+8=2028,故答案为:2028.18.【解答】解:一次函数y=kx﹣2﹣k(k>0)的图象过定点P(1,﹣2),而点P(1,﹣2)恰好是原点(0,0)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因此将双曲线y=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双曲线与直线y=kx﹣2﹣k(k>0)相交于两点,在没平移前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平移前,这两个点的坐标为(a﹣1,),(,b+2),∴a﹣1=﹣,∴(a﹣1)(b+2)=﹣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解答】解:(1)原式=4m2+12mn+9n2﹣(4m2﹣n2)=4m2+12mn+9n2﹣4m2+n2=12mn+10n2;(2)原式=÷(+)=÷=•=.20.【解答】(1)证明:在△ABE和△ACD中,∴△ABE≌△ACD(AAS),∴AB=AC;(2)解:连接AB,如图②,由作法得OA=OB=AB=BC,∴△OAB为等边三角形,∴∠OAB=∠OBA=60°,∵AB=BC,∴∠C=∠BAC,∵∠OBA=∠C+∠BAC,∴∠C=∠BAC=30°∴∠OAC=90°,在Rt△OAC中,OA=AC=×3=.即⊙O的半径为.21.【解答】解:(1)在y=x+3中,令y=0,得x=﹣3,∴B(﹣3,0),把x=1代入y=x+3得y=4,∴C(1,4),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6;(2)AB=3﹣(﹣3)=6,设M(a,a+3),由MN∥y轴,得N(a,﹣2a+6),MN=|a+3﹣(﹣2a+6)|=AB=6,解得a=3或a=﹣1,∴M(3,6)或(﹣1,2).22.【解答】解:(1)根据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因此第二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1000×(1﹣7.8%)=1000×0.922=922(人),故答案为:二,922;(2)第一小组,仅仅调查八年级学生情况,不能代表全校的学生对垃圾处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从全校范围内抽查学生进行调查.;对于第二小组要把问卷收集齐全,并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抽样,确保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23.【解答】解:(1)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丙、乙、甲;共6种;(2)由(1)可知张先生坐到甲车有两种可能,乙、丙、甲,丙、乙、甲,则张先生坐到甲车的概率是=;由(1)可知李先生坐到甲车有两种可能,甲、乙、丙,甲、丙、乙,则李先生坐到甲车的概率是=;所以两人坐到甲车的可能性一样.24.【解答】解:(1)如图①中,取DE的中点M,连接PM.∵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C=90°,由翻折可知,AO=OP,AP⊥DE,∠2=∠3,∠DAE=∠DPE=90°,在Rt△EPD中,∵EM=MD,∴PM=EM=DM,∴∠3=∠MPD,∴∠1=∠3+∠MPD=2∠3,∵∠ADP=2∠3,∴∠1=∠ADP,∵AD∥BC,∴∠ADP=∠DPC,∴∠1=∠DPC,∵∠MOP=∠C=90°,∴△POM∽△DCP,∴===,∴==.解法二:证明△ABP和△DAE相似,==.(2)如图②中,过点P作GH∥BC交AB于G,交CD于H.则四边形AGHD是矩形,设EG=x,则BG=4﹣x∵∠A=∠EPD=90°,∠EGP=∠DHP=90°,∴∠EPG+∠DPH=90°,∠DPH+∠PDH=90°,∴∠EPG=∠PDH,∴△EGP∽△PHD,∴====,∴PH=3EG=3x,DH=AG=4+x,在Rt△PHD中,∵PH2+DH2=PD2,∴(3x)2+(4+x)2=122,解得x=(负值已经舍弃),∴BG=4﹣=,在Rt△EGP中,GP==,∵GH∥BC,∴△EGP∽△EBF,∴=,∴=,∴BF=3.25.【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过A(2,0),∴0=4a+2b+c①,∵对称轴是直线x=1,∴﹣=1②,∵关于x的方程ax2+bx+c=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1)2﹣4ac=0③,由①②③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n<﹣5,∴3n﹣4<﹣19,5n+6<﹣19∴点B,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抛物线y=﹣x2+x,∴﹣<0,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3n﹣4)﹣(5n+6)=﹣2n﹣10=﹣2(n+5)>0,∴3n﹣4>5n+6,∴y1>y2;(3)若点B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时,由题意可得,∴0<n<,若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点B在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时,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组无解,综上所述:0<n<.26.【解答】解:(1)过点A作AE⊥BC于E,过点C作CF⊥AD于F.∵AC=AB,∴BE=CE=3,在Rt△AEB中,AE===4,∵CF⊥AD,∴∠D+∠FCD=90°,∵∠B+∠D=90°,∴∠B=∠DCF,∵∠AEB=∠CFD=90°,∴△AEB∽△DFC,∴=,∴=,∴CF=,∴sin∠CAD===.(2)如图②中,结论: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理由:过点D作DM⊥DC,使得DM=DC,连接CM.∵四边形ABCD中,AD=BD,AD⊥BD,∴∠DAB=∠DBA=45°,∵∠DCM=∠DMC=45°,∴∠CDM=∠ADB=90°,∴∠ADC=∠BDM,∵AD=DB,CD=DM,∴△ADC≌△BDM(SAS),∴AC=BM,∵2CD2+CB2=CA2,CM2=DM2+CD2=2CD2,∴CM2+CB2=BM2,∴∠BCM=90°,∴∠DCB=45°,∴∠DAB+∠DCB=90°,∴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3)如图③中,过点D作DH⊥x轴于H.∵A(﹣1,0),B(3,0),C(1,2),∴OA=1,OB=3,AB=4,AC=BC=2,∴AC2+BC2=AB2,∴∠ACB=90°,∴∠CBA=∠CAB=45°,∵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ADC+∠ABC=90°,∴∠ADC=45°,∵∠AEC=90°+∠ABC=135°,∴∠ADC+∠AEC=180°,∴A,D,C,E四点共圆,∴∠ACE=∠ADE,∵∠CAE+∠ACE=∠CAE+∠EAB=45°,∴∠EAB=∠ACE,∴∠EAB=∠ADB,∵∠ABE=∠DBA,∴△ABE∽△DBA,∴=,∴=,∴u=,设D(x,t),由(2)可知,BD2=2CD2+AD2,∴(x﹣3)2+t2=2[(x﹣1)2+(t﹣2)2]+(x+1)2+t2,整理得(x+1)2=4t﹣t2,在Rt△ADH中,AD===2,∴u==(0<t<4),即u=(0<t<4).。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除法,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 a2 2a2 3a2 ,故 A 错误;
B、 a6 a3 a3 ,故 B 错误;
C、 (a b)2 a2 2ab b2 ,故 C 错误;
D、 (ab)2 a2b2 ,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除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 法则进行解题.
7.如图, AB 是 O 的弦,点 C 在过点 B 的切线上, OC OA , OC 交 AB 于点 P .若 BPC 70 , 则 ABC 的度数等于( )
A. 75
【答案】B
【答案】 7
【解析】
2
∵ 7 7 ,∴7 的平方根是 7 ,
故答案为 7 .
10.分解因式: x2 4
.
【答案】 x+2 x 2 .
【解析】 【分析】 先把式子写成 x2-22,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详解】x2-4=x2-22=(x+2)(x-2).
1.3 的相反数是( ).
A. 3
B. 3
C. 1 3
D. 1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
【详解】3 的相反数是-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
2.下列垃圾分类标识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D.极差为 36.6-36.2=0.4( C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极差,熟练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和答案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分)3的相反数是()A.﹣3B.3C.﹣D.2.(3分)下列垃圾分类标识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3分)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6cm,则它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2cm B.3cm C.6cm D.9cm 4.(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红球、黄球共2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则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A.5B.10C.12D.155.(3分)小红连续5天的体温数据如下(单位:℃):36.6,36.2,36.5,36.2,36.3.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36.5℃B.众数是36.2°CC.平均数是36.2℃D.极差是0.3℃6.(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2a2=3a4B.a6÷a3=a2C.(a﹣b)2=a2﹣b2D.(ab)2=a2b27.(3分)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过点B的切线上,OC⊥OA,OC交AB于点P.若∠BPC=70°,则∠ABC的度数等于()A.75°B.70°C.65°D.60°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0)与y=x ﹣1的图象交于点P(a,b),则代数式﹣的值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3分)7的平方根是.10.(3分)分解因式:m2﹣4=.11.(3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3分)原子很小,1个氧原子的直径大约为0.000000000148m,将0.00000000014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3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若BF=5,则DE=.14.(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若以AC所在直线为轴,把△ABC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15.(3分)方程=的解为.16.(3分)如图,A、B、C、D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ADB=18°,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7.(3分)如图,∠MON=30°,在OM上截取OA1=.过点A1作A1B1⊥OM,交ON于点B1,以点B1为圆心,B1O为半径画弧,交OM于点A2;过点A2作A2B2⊥OM,交ON于点B2,以点B2为圆心,B2O为半径画弧,交OM于点A3;按此规律,所得线段A20B20的长等于.18.(3分)在△ABC中,若AB=6,∠ACB=45°.则△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0分)计算:(1)(﹣1)2020+|﹣2|﹣()﹣1;(2)(1﹣)÷.20.(10分)(1)解方程:2x2﹣5x+3=0;(2)解不等式组:.21.(7分)小红的爸爸积极参加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工作.根据社区的安排,志愿者被随机分到A组(体温检测)、B组(便民代购)、C组(环境消杀).(1)小红的爸爸被分到B组的概率是;(2)某中学王老师也参加了该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他和小红爸爸被分到同一组的概率是多少?(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写出分析过程)22.(7分)某市为了解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市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表类别A B C D 阅读时间x0≤x<3030≤x<6060≤x<90x≥90(min)频数450400m5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调查的样本容量为,m=;(2)在扇形统计图中,“B”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等于°;(3)将每天阅读时间不低于60min的市民称为“阅读爱好者”.若该市约有600万人,请估计该市能称为“阅读爱好者”的市民有多少万人.23.(8分)如图,AC⊥BC,DC⊥EC,AC=BC,DC=EC,AE 与BD交于点F.(1)求证:AE=BD;(2)求∠AFD的度数.24.(8分)本地某快递公司规定:寄件不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起步价计费:寄件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千克计费.小丽分别寄快递到上海和北京,收费标准及实际收费如下表:收费标准目的地起步价(元)超过1千克的部分(元/千克)上海a b北京a+3b+4实际收费目的地质量费用(元)上海29北京322求a,b的值.25.(8分)小红和爸爸绕着小区广场锻炼.如图,在矩形广场ABCD 边AB的中点M处有一座雕塑.在某一时刻,小红到达点P处,爸爸到达点Q处,此时雕塑在小红的南偏东45°方向,爸爸在小红的北偏东60°方向,若小红到雕塑的距离PM=30m,求小红与爸爸的距离PQ.(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1.41,≈1.73,≈2.45)26.(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0,﹣4)、B(2,0),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C(3,a),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横坐标为n(0<n<3),PQ∥y轴交直线AB于点Q,D是y轴上任意一点,连接PD、QD.(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DPQ面积的最大值.27.(10分)我们知道:如图①,点B把线段AC分成两部分,如果=,那么称点B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它们的比值为.(1)在图①中,若AC=20cm,则AB的长为cm;(2)如图②,用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对折正方形ABCD得折痕EF,连接CE,将CB折叠到CE上,点B 对应点H,得折痕CG.试说明:G是AB的黄金分割点;(3)如图③,小明进一步探究: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任取点E(AE>DE),连接BE,作CF⊥BE,交AB于点F,延长EF、CB交于点P.他发现当PB与BC满足某种关系时,E、F恰好分别是AD、AB的黄金分割点.请猜想小明的发现,并说明理由.2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2ax+3a(a >0)的图象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它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过点C作CD∥x轴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DE并延长交y轴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直线AF交CD于点H,交抛物线于点K,连接HE、GK.(1)点E的坐标为:;(2)当△HE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的值;(3)HE与GK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参考答案解: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3的相反数是:﹣3.故选:A.2.参考答案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3.参考答案解:设第三边长为x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6﹣3<x<6+3,解得:3<x<9,故选:C.4.参考答案解:设袋子中红球有x个,根据题意,得:=0.25,解得x=5,∴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5个,故选:A.5.参考答案解:把小红连续5天的体温从小到大排列得,36.2,36.2,36.3.36.5,36.6,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36.3℃,因此中位数是36.3℃;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6.2℃,因此众数是36.2℃;平均数为:=(36.2+36.2+36.3+36.5+36.6)÷5=36.36℃,极差为:36.6﹣36.2=0.4℃,故选:B.6.参考答案解:a2+2a2=3a2,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a6÷a3=a6﹣3=a3,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a﹣b)2=a2﹣2ab+b2,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ab)2=a2b2,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7.参考答案解:∵OC⊥OA,∴∠AOC=90°,∵∠APO=∠BPC=70°,∴∠A=90°﹣70°=20°,∵OA=OB,∴∠OBA=∠A=20°,∵BC为⊙O的切线,∴OB⊥BC,∴∠OBC=90°,∴∠ABC=90°﹣20°=70°.故选:B.8.参考答案解:法一:由题意得,,解得,或(舍去),∴点P(,),即:a=,b=,∴﹣=﹣=﹣;法二:由题意得,函数y=(x>0)与y=x﹣1的图象交于点P(a,b),∴ab=4,b=a﹣1,∴﹣==;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参考答案解:7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10.参考答案解:m2﹣4=(m+2)(m﹣2).故答案为:(m+2)(m﹣2).11.参考答案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12.参考答案解:0.000000000148=1.48×10﹣10.故答案为:1.48×10﹣10.13.参考答案解:如图,∵在Rt△ABC中,∠ABC=90°,F为CA的中点,BF=5,∴AC=2BF=10.又∵D、E分别为AB、BC的中点,∴DE是Rt△ABC的中位线,∴DE=AC=5.故答案是:5.14.参考答案解:由已知得,母线长l=5,底面圆的半径r为3,∴圆锥的侧面积是s=πlr=5×3×π=15π.故答案为:15π.15.参考答案解:去分母得:9(x﹣1)=8x9x﹣9=8xx=9检验:把x=9代入x(x﹣1)≠0,所以x=9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9.16.参考答案解:连接OA,OB,∵A、B、C、D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点A、B、C、D在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同一个圆上,∵∠ADB=18°,∴∠AOB=2∠ADB=36°,∴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10,故答案为:10.17.参考答案解:∵B1O=B1A1,B1A1⊥OA2,∴OA1=A1A2,∵B2A2⊥OM,B1A1⊥OM,∴B1A1∥B2A2,∴B1A1=A2B2,∴A2B2=2A1B1,同法可得A3B3=2A2B2=22•A1B1,…,由此规律可得A20B20=219•A1B1,∵A1B1=OA1•tan30°=×=1,∴A20B20=219,故答案为219.18.参考答案解:作△ABC的外接圆⊙O,过C作CM⊥AB于M,∵弦AB已确定,∴要使△ABC的面积最大,只要CM取最大值即可,如图所示,当CM过圆心O时,CM最大,∵CM⊥AB,CM过O,∴AM=BM(垂径定理),∴AC=BC,∵∠AOB=2∠ACB=2×45°=90°,∴OM=AM=AB==3,∴OA==3,∴CM=OC+OM=3+3,∴S△ABC=AB•CM=×6×(3+3)=9+9.故答案为:9+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参考答案解:(1)原式=1+2﹣﹣2=1﹣;(2)原式=÷=•=.20.参考答案解:(1)2x2﹣5x+3=0,(2x﹣3)(x﹣1)=0,∴2x﹣3=0或x﹣1=0,解得:x1=,x2=1;(2)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4.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x<3.21.参考答案解:(1)共有3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被分到“B组”的有1中,因此被分到“B组”的概率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他与小红的爸爸”在同一组的有3种,∴P(他与小红爸爸在同一组)==.22.参考答案解:(1)450÷45%=1000,m=1000﹣(450+400+50)=100.故答案为:1000,100;(2)360°×=144°.即在扇形统计图中,“B”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等于144°.故答案为:144;(3)600×=90(万人).答:估计该市能称为“阅读爱好者”的市民有90万人.23.参考答案解:(1)∵AC⊥BC,DC⊥EC,∴∠ACB=∠DCE=90°,∴∠ACE=∠BCD,在△ACE和△BCD中,,∴△ACE≌△BCD(SAS),∴AE=BD;(2)∵∠ACB=90°,∴∠A+∠ANC=90°,∵△ACE≌△BCD,∴∠A=∠B,∵∠ANC=∠BNF,∴∠B+∠BNF=∠A+∠ANC=90°,∴∠AFD=∠B+∠BNF=90°.24.参考答案解:依题意,得:,解得:.答:a的值为7,b的值为2.25.参考答案解:作PN⊥BC于N,如图:则四边形ABNP是矩形,∴P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PM=45°,∴△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PM=×30=15(m),∵M是AB的中点,∴PN=AB=2AM=30m,在Rt△PNQ中,∠NPQ=90°﹣∠DPQ=90°﹣60°=30°,∴NQ=PN=10m,PQ=2NQ=20≈49(m);答:小红与爸爸的距离PQ约为49m.26.参考答案解:(1)把A(0,﹣4)、B(2,0)代入一次函数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2x﹣4,当x=3时,y=2×3﹣4=2,∴点C(3,2),∵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3×2=6,∴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答: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2x﹣4,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点P(n,),点Q(n,2n﹣4),∴PQ=﹣(2n﹣4),∴S△PDQ=n[﹣(2n﹣4)]=﹣n2+2n+3=﹣(n﹣1)2+4,∴当n=1时,S最大=4,答:△DPQ面积的最大值是4.27.参考答案解:(1)∵点B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AC=20cm,∴AB=×20=(10﹣10)cm.故答案为:(10﹣10).(2)延长EA,CG交于点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M∥BC,∴∠EMC=∠BCG,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CM=∠BCG,∴∠EMC=∠ECM,∴EM=EC,∵DE=10,DC=20,∴EC===10,∴EM=10,∴DM=10+10,∴tan∠DMC==.∴tan∠BCG=,即,∴,∴G是AB的黄金分割点;(3)当BP=BC时,满足题意.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BAE=∠CBF=90°,∵BE⊥CF,∴∠ABE+∠CBF=90°,又∵∠BCF+∠BFC=90°,∴∠BCF=∠ABE,∴△ABE≌△BCF(ASA),∴BF=AE,∵AD∥CP,∴△AEF∽△BPF,∴,当E、F恰好分别是AD、AB的黄金分割点时,∵AE>DE,∴,∵BF=AE,AB=BC,∴,∴,∴BP=BC.28.参考答案解:(1)对于抛物线y=﹣ax2+2ax+3a,对称轴x=﹣=1,∴E(1,0),故答案为(1,0).(2)如图,连接EC.对于抛物线y=﹣ax2+2ax+3a,令x=0,得到y=3a,令y=0,﹣ax2+2ax+3a=0,解得x=﹣1或3,∴A(﹣1,0),B(3,0),C(0,3a),∵C,D关于对称轴对称,∴D(2,3a),CD=2,EC=DE,当∠HEF=90°时,∵ED=EC,∴∠ECD=∠EDC,∵∠DCF=90°,∴∠CFD+∠EDC=90°,∠ECF+∠ECD=90°,∴∠ECF=∠EFC,∴EC=EF=DE,∵EA∥DH,∴FA=AH,∴AE=DH,∵AE=2,∴DH=4,∵HE⊥DFEF=ED,∴FH=DH=4,在Rt△CFH中,则有42=22+(6a)2,解得a=或﹣(不符合题意舍弃),∴a=.当∠HFE=90°时,∵OA=OE,FO⊥AE,∴FA=FE,∴OF=OA=OE=1,∴3a=1,∴a=,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的值为或.(3)结论:EH∥GK.理由:由题意A(﹣1,0),F(0,﹣3a),D(2,3a),H(﹣2,3a),E(1,0),∴直线AF的解析式y=﹣3ax﹣3a,直线DF的解析式为y=3ax﹣3a,由,解得或,∴K(6,﹣21a),由,解得或,∴G(﹣3,﹣12a),∴直线HE的解析式为y=﹣ax+a,直线GK的解析式为y=﹣ax﹣15a,∵k相同,∴HE∥GK.。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1)当 a 20 时,求 b 的值; (2)受场地条件的限制, a 的取值范围为18 a 26 ,求 b 的取值范围.
4
22.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 1200 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 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 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 分及以上为“优秀”,60 分及以上为“及格”):
15.若单项式 2xm1 y2 与单项式 1 x2 yn1 是同类项,则 m n ___________. 3
16.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B 2 , AD BC ,垂足为 D , BD 2CD .若 E 是 AD 的中点,则 EC ____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4, 0 、0, 4 ,点 C 3, n 在第一象限内,连接 AC 、
的值.
BC
6
26.某商店代理销售一种水果,六月份的销售利润 y (元)与销售量 x kg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中折线
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及这种水果的相关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日期
6月1日 6月9日 6 月 10、11 日 6 月 12 日 6 月 30 日
销售记录
2020年江苏省淮安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 1.【答案】B【解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B . 【考点】相反数的概念 2.【答案】B【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原式32t t -==故选:B .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3.【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的主视图是矩形,故A 不符合题意;B 、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故B 不符合题意;C 、的主视图是圆,故C 符合题意;D 、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4.【答案】C【解析】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所以六边形内角和为(62)18°02°70-⨯=.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得:(62)18°02°70-⨯=.故选C .5.【答案】C【解析】根据坐标系中对称点与原点的关系判断即可.关于原点对称的一组坐标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3,2)--,故选C . 【考点】原点对称的性质 6.【答案】A【解析】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是10,∴众数为10,故选:A . 【考点】众数的定义 7.【答案】C【解析】先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OB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在圆O 中,54ACB ∠=︒,2108AOB ACB ∴∠=∠=︒,OA OB =,180108362OAB OBA ︒-∴∠=∠==︒︒,故选:C .【考点】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8.【答案】D【解析】设两个连续奇数中的一个奇数为x ,则另一个奇数为2x +,先得出由这两个奇数得到的“幸福数”为4(1)x +,再看四个选项中,能够整除4的即为答案.设两个连续奇数中的一个奇数为x ,则另一个奇数为2x +由这两个奇数得到的“幸福数”为22(2)2(22)4(1)x x x x +-=+=+观察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D 中的520能够整除4,即5204130÷=故选:D . 【考点】平方差公式应用第Ⅱ卷二、9.【答案】()()+22x x -【解析】先把式子写成222x -,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2242(2)(2)x x x x -=-=+-.故答案为()()22x x +-.【考点】利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10.【答案】6310⨯【解析】先将3 000 000写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3 000 000写成a 时小时点向左移动的位数.解:63 000 000=310⨯.故答案为6310⨯. 【考点】科学记数法 11.【答案】6【解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方程然后计算即可.解:依题意有()131045a +++÷=,解得6a =,故答案为:6.【考点】算术平均数 12.【答案】2x =-【解析】先用异分母分式加法法则运算,然后利用分式为零的条件解答即可. 解:3101x +=- 31011x x x -+=-- 201x x +=- 则:2010x x +=⎧⎨-≠⎩,解得2x =-.故答案为2x =-.【考点】异分母分式加法法则 13【答案】8【解析】直接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以得出本题答案.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1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是:116=82⨯,故答案为:8. 的【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 14.【答案】5【解析】根据菱形对角线垂直平分,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根据5=.故答案为5. 【考点】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运用 15.【答案】(1,4)-【解析】把二次函数解析式配方转化为顶点式解析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 解:2223(1)4y x x x =--+=-++,∴顶点坐标为(1,4)-.故答案为(1,4)-.【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16.【答案】1 【解析】AC BC =,CD AB ⊥,ABC ∴△是等腰三角形,CD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CD ∴是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对称轴,则直线CD 的关系式是y x =,A ∴点的坐标是(1,4)A --,代入反比例函数1k y x =,得()()1144xy k ==-⨯-=,则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4y x =,又直线CD 与反比例函数4y x=(0x <)的图象于点D ,则有4y xy x =⎧⎪⎨=⎪⎩,解之得:22x y =-⎧⎨=-⎩(D 点在第三象限),D ∴点的坐标是(2,2)--,OD ∴=,点P 从点D 出发,沿射线CD方向运动2k y x=图象上,OP ∴=P 点的坐标是(1,1)(P 点在第一象限),将(1,1)P 代入反比例函数2k y x=,得2111xy k ==⨯=,故答案为:1.【考点】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 三、17.【答案】(1)根据绝对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0|3|(1)3122π-+--=+-=(2)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111111122212x x x x x x x x x x x ++++⎛⎫÷+=÷=⋅= ⎪+⎝⎭. 【解析】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和绝对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计算18.【答案】(1)按照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进行补充即可,31212x x -->,去分母,得2(21)31x x -->,去括号,得4231x x -->,移项,得4312x x --+>,合并同类项,得1x >.(2)A【解析】(1)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1212x x -->两边同乘以正数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可得到2(21)31x x -->,故选:A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19.【答案】根据题意设中型x 辆,小型y 辆,即可列出方程组求出答案. 设中型x 辆,小型y 辆,根据题意可得:30158324x y x y +=⎧⎨+=⎩,解得1218x y =⎧⎨=⎩,故中型汽车12辆,小型汽车18辆.【解析】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方程组20.【答案】(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可得到内错角相等,再根据已知条件可利用ASA 得到全等.四边形ABCD 平行四边形,AD BC ∴∥,FAO ECO ∴∠=∠,根据题可知AO CO =,AOF COE ∠=∠,在AOF △和COE △中,FAO ECOAO COAOF COE ∠=∠⎧⎪=⎨⎪∠=∠⎩,()AOF COE ASA ∴△≌△. (2)是,由(1)可得到AF EC =,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式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答案. 如图所示.由(1)得AOF COE △≌△,可得:AF CE =,又AF CE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解析】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21.【答案】(1)60 108(2)先根据(1)的结论,求出A 选项学生的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A 选项学生的人数为6025%15⨯=(名)因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所示:(3)先求出选择“不了解”的学生的占比,再乘以1 200即可得.选择“不了解”的学生的占比为3100%5%60⨯=则12005%60⨯=(人)答: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60人. 【解析】(1)先根据B 选项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可得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C 选项学生人数的占比,然后乘以360︒即可得.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440%60÷=(名)C 选项学生人数的占比为18100%30%60⨯=则30%360108⨯︒=︒故答案为:60,108. (2)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3)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画条形统计图 22.【答案】(1)13(2)先画出树状图求出所有等可能情况数,然后找出两个方格中的字母从左往右恰好组成“OK ”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 所有可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两个方格中的字母从左往右恰好组成“OK ”的情况数只有1种,所以两个方格中的字母从左往右恰好组成“OK ”的概率1=9. 【解析】(1)用标有字母A 的情况数除以总的情况数解答即可,第一次摸到字母A 的概率=13.故答案为:13. (2)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求两次事件的概率23.【答案】如图(见解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求出CD 、AD 的长,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BD 的长,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 在Rt ACD △中,30CAD ∠=︒,8AC =千米118422CD AC ∴==⨯=(千米),AD == 在Rt BCD △中,45DBC ∠=︒Rt 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BD CD ∴==千米44 1.7410.811AB AD BD ∴=+=≈⨯+=≈(千米)答:A 、B 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千米.【解析】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4.【答案】(1)80(2)根据题意求出点E 的横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休息后按原速继续前进行驶的时间为:()24080802-÷=(小时),∴点E 的坐标为3.5240(,),设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则: 1.5803.5240k b k b +=⎧⎨+=⎩,解得8040k b =⎧⎨=-⎩,∴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8040y x =-.(3)不能,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为:290800.5 4.125÷+=(小时),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需要1284-=(小时), 4.1254>,所以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不能准时到达.【解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出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由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18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80. (2)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3)求出到达乙地所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5.【答案】(1)直线BC 与O 相切,理由为:连接OB ,OA OB =,A OBA ∴∠=∠,CP CB =,CPB CBP ∴∠=∠,又APO CPB ∠=∠,CBP APO =∠∠,OA OC ⊥,90A APO ︒∴∠+∠=,90OBA CBP ︒∴∠+∠=即90OBC ︒∠=,OB BC ∴⊥,∴直线BC 与O 相切.(2)易证得CPD △为等边三角形,则有60,30OCB BOC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得OA 、BC 的长,然后用公式求得OBC △的面积和扇形OBD 的面积,相加即可解得阴影面积.,30,1OA OC A OP ︒⊥∠==,tan 30OPOA ︒∴==60APO ︒∠=即60CPB ︒∠=,CP CB =,PCB ∴△为等边三角形,60PCB ︒∴∠=,90OBC ︒∠=,30BOD ︒∴∠=,tan301BC OB ︒∴=⋅=,11==124OBCS S S π∴--△阴影扇形OBD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4π-.【解析】(1)连接OB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证出,A OBA CPB CBP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对顶角可证得90OBC ︒∠=,即OB BC ⊥,可判断直线BC 与O 相切.(2)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扇形的面积26.【答案】(1)AM BM = (2)解:6AC BC ==,B A ∴∠=∠,由折叠的性质得:B MCN ∠=∠,MCN A ∴∠=∠,即MCB A ∠=∠.在BCM △和BAC △中,MCB A B B∠=∠⎧⎨∠=∠⎩,BCM BAC ∴~△△,BM BCBC AB ∴=,即6610BM =,解得185BM =,18321055AM AB BM ∴=-=-=,321651895AM BM ∴==. (3)①解:由折叠的性质得:12BCM ACM ACB ∠=∠=∠,2ACB A ∠=∠,即12A ACB ∠=∠,BCM ACM A ∠=∠=∠∴,AM CM ∴=.在BCM △和BAC △中,BCM AB B ∠=∠⎧⎨∠=∠⎩,BCM BAC ∴~△△,BM BC CM BC AB AC ∴==,即669BM CMAC==,解得4BM =.945AM AB BM ∴=-=-=,5CM AM ∴==,659AC ∴=,解得152AC =. ②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可知,6B C BC '==,A P AP '=,A A ∠'=∠,153622AB AC B C ''∴=-=-=.点O 是边AC 的中点,11524OA AC ∴==,1539424OB OA AB ''∴=-=-=,设B P x '=,则32A P AP AB B P x '''==+=+.点P 为线段OB '上的一个动点,0B P OB ''∴≤≤,其中当点P 与点B '重合时,0B P '=;当点P 与点O 重合时,B P OB ''=,904x ∴≤≤,,A A ACM A '∠=∠∠=∠,A ACM '∴∠=∠,即A FCM '∠=∠,在A FP '△和CFM △中,A FCM A FP CFM ∠=∠⎧⎨∠=∠''⎩,A FP CFM '∴~△△,33125105x PF A P x MF CM +'∴===+.904x ≤≤,3313101054x ∴+≤≤,则33104PF MF ≤≤.【解析】(1)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90CN BN CNM BNM =∠=∠=︒,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C MN ,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解:AM BM =,理由如下:由折叠的性质得:,90CN BN CNM BNM =∠=∠=︒.90ACB ∠=︒,90ACB BNM ∴∠=∠=︒,//AC MN ∴,MN ∴是ABC △的中位线,∴点M 是AB中点,则AM BM =,故答案为:AM BM =.(2)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 A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 MCN ∠=∠,从而可得MCN A ∠=∠,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BM BCBC AB=,从而可求出BM 的长,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AM 的长,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3)①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2BCM ACM ACB ∠=∠=∠,从而可得BCM A M A C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M CM =,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BM BC CMBC AB AC==,从而可得BM 、AM 、CM 的长,最后代入求解即可得.②先根据折叠的性质、线段的和差求出AB ',OB '的长,设B P x '=,从而可得32A P x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31105PF A P x MF CM '==+,然后根据x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 【考点】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7.【答案】(1)12-(2)解:设直线l 的解析式是y kx a =+,把点()1,2A -、()3,2B -两点代入,得:232k a k a -+=⎧⎨+=-⎩,解得:11k a =-⎧⎨=⎩,∴直线l 的解析式是1y x =-+,如图1,点(,0)P m ,()2(,1),,4M m m N m m m ∴-+-++点,当点N 在点M的上方时,则的()()224123MN m m m m m =-++--+=-++,当3MN =时,2233m m -++=,解得:0m =或2.(3)①解:①直线AB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5y x =-+,∴点C 、D 的坐标分别是(5,0)、(0,5),则由()1,2A -、(5,0)C 可得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533y x =-+,由()2,4N m m m -++、(5,0)C 可得直线NC 的解析式为()2254455m m m m y x m m----=---,设直线MN 交AC 于点F ,过点B 作BE x ⊥轴交直线NC 于点E ,如图2,当3x =时,()()()222345424555m m m m m m y m m m ------=-=----,()224 3,5m m E m ⎛⎫-- ⎪∴- ⎪-⎝⎭点,()22154743333FN m m m m m ⎛⎫=-++--+=-++ ⎪⎝∴⎭,()2224218255m m m BE m m---+=-+=--,()2211121859225m S BE PC m m m ⎛⎫-+∴=⋅=⋅-=-+ ⎪-⎝⎭,222114763472233C A S FN x x m m m m ⎛⎫=⋅-=-++⨯=-++ ⎪⎝⎭,126S S -=,()()2293476m m m ∴-+--++=,解得:1m =±1m =+((211410N y =-+++=,此时点N 在直线AC的下方,故1m =+1m =(21195S =--+=+,21S =;∴存在1m =126S S -=,且此时15S =+21S =.②解:当旋转后点F 在点C 左侧时,过点B 作BQ x ⊥轴于点Q ,过点M 作GH x ∥轴,作AG GH ⊥于点G ,作FH GH ⊥于点H ,交x 轴于点K ,如图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y x =-+,45AMG ︒∴∠=,将线段MA 绕点M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F ,90,AMF MA MF ︒∴∠==,AMG ∴△和FMH △是全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AG GM MH FH m ∴====+,(,1)M m m -+,1KH PM m ∴==-,(1)(1)2FK m m ∴=+--=,45FBA AOD BFC ︒∠+∠-∠=,45FBA QBA QBF QBF ︒∠=∠+∠=+∠,4545QBF AOD BFC ︒︒∴+∠+∠-∠=,QBF AOD BFC BFK CFK ∴∠+∠=∠=∠+∠,FK BQ ∥,QBF BFK ∴∠=∠,AOD CFK ∴∠=∠,1tan tan 2AOD CFK ∴∠=∠=,112CK FK ∴==,4OK =,∴点F 的坐标是(4,2),∴直线OF 的解析式是12y x =,解方程:2142x x x -++=,得121144x x +==;当旋转后点F 在点C 右侧时,满足45FBA AOD BFC ∠+∠-∠=︒的点F 不存在;综上,直线OF 与该二.【解析】(1)把点A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b ,于是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把点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n .解:把()1,2A -代入抛物线24y x bx =-++,得()2214b =---+,解得:1b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4y x x =-++,点(3,)B n 在抛物线上,23342n ∴=-++=-,故答案为:1,2-.(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由点(m,0)P ,则点M 、N 的坐标可得,于是MN 的长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由3MN =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的值.(3)①易求出平移后直线CD 的解析式,进而可得点C 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直线AC 和直线NC 的解析式,设直线MN 交AC 于点F ,过点B 作BE x ⊥轴交直线NC 于点E ,如图2,然后即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1S 和2S ,由126S S -=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②当旋转后点F 在点C 左侧时,过点B 作BQ x ⊥轴于点Q ,过点M 作GH x ∥轴,作AG GH ⊥于点G ,作FH GH ⊥于点H ,交x 轴于点K ,如图3,根据直线AB 的特点和旋转的性质可得AMG △和FMH △是全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求得2FK =,由条件45FBA AOD BFC ∠+∠-∠=︒,根据角的和差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D CFK ∠=∠,然后根据两个角的正切相等即可求出AOD CFK ∠=∠的长,于是可得点F 的坐标,进而可求出直线OF 的解析式,进一步即可求出直线OF 与抛物线交点的横坐标;当旋转后点F 在点C 右侧时,易得满足45FBA AOD BFC ∠+∠-∠=︒的点F 不存在,从而可得答案.【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以及三角函数。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0的相反数是()A.﹣2020B.2020C.D.﹣2.下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a﹣a=2B.a3•a2=a6C.a3÷a=a2D.(2a2)3=6a5 4.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a>0B.a>b C.a<b D.|a|<|b|5.如图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6.2019年7月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它的面积约为400000万平方米.将数据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4×106B.4×109C.40×104D.4×1057.把1~9这9个数填入3×3方格中,使其任意一行,任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九宫格”.它源于我国古代的“洛書”(图①),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图②是仅可以看到部分数值的“九宫格”,则其中x的值为()A.1B.3C.4D.68.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BC中点,AC=6,BD=8.则线段OH的长为()A.B.C.3D.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60°,那么∠2=°.10.一组数据1、4、7、﹣4、2的平均数为.11.因式分解:x2﹣y2=.12.分式方程=0的解为x=.13.一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4.如图,在⊙O中,点A在上,∠BOC=100°.则∠BAC=°.15.如图,BC∥DE,且BC<DE,AD=BC=4,AB+DE=10.则的值为.16.如图,已知点A(5,2)、B(5,4)、C(8,1).直线l⊥x轴,垂足为点M(m,0).其中m<,若△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B′C′有两个顶点在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23﹣+(﹣π)0.18.解不等式组:.19.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m=﹣2.20.如图,在△ABC中,∠C=90°,tan A=,∠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CD =,求AB的长?21.如图,点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1)用直尺和圆规在正方形内部作一点E(异于点O),使得EB=E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EB、EC、EO,求证:∠BEO=∠CEO.22.在某次疫情发生后,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统计图:图①为A地区累计确诊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图②为B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1)根据图①中的数据,A地区星期三累计确诊人数为,新增确诊人数为;(2)已知A地区星期一新增确诊人数为14人,在图②中画出表示A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3)你对这两个地区的疫情做怎样的分析、推断.23.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我们,很多场合用二维码(如图①)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似地,可通过在矩形网格中,对每一个小方格涂色或不涂色所得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信息,例如:网格中只有一个小方格,如图②,通过涂色或不涂色可表示两个不同的信息.(1)用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法,求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图中标号1、2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小方格,下同)(2)图④为2×2的网格图,它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3)某校需要给每位师生制作一张“校园出入证”,准备在证件的右下角采用n×n的网格图来表示个人身份信息,若该校师生共492人,则n的最小值为.2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CA=∠B.(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DE⊥AB,垂足为E,DE交AC于点F,求证:△DCF是等腰三角形.25.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M(x1,0),N(x2,0)(0<x1<x2),且经过点A(0,2).过点A的直线l与x轴交于点C,与该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异于点A).满足△A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记△AMN的面积为S1,△BMN的面积为S2,且S2=S1.(1)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填“上”或“下”);(2)求直线l相应的函数表达式;(3)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6.木门常常需要雕刻美丽的图案.(1)图①为某矩形木门示意图,其中AB长为200厘米,AD长为100厘米,阴影部分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雕刻模具,刻刀的位置在模具的中心点P处,在雕刻时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木门的一边,所刻图案如虚线所示,求图案的周长;(2)如图②,对于(1)中的木门,当模具换成边长为3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时,刻刀的位置仍在模具的中心点P处,雕刻时也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木门的一边,使模具进行滑动雕刻.但当模具的一个顶点与木门的一个顶点重合时,需将模具绕着重合点进行旋转雕刻,直到模具的另一边与木门的另一边重合.再滑动模具进行雕刻,如此雕刻一周,请在图②中画出雕刻所得图案的草图,并求其周长.27.以下虚线框中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实验中的过程记录,请阅读后完成虚线框下方的问题1~4.(Ⅰ)在Rt△ABC中,∠C=90°,AB=2,在探究三边关系时,通过画图,度量和计算,收集到一组数据如下表:(单位:厘米)AC 2.8 2.7 2.6 2.32 1.50.4BC0.40.8 1.2 1.62 2.4 2.8 AC+BC 3.2 3.5 3.8 3.94 3.9 3.2(Ⅱ)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选取上表中BC和AC+BC的数据进行分析:①BC=x,AC+BC=y,以(x,y)为坐标,在图①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②连线:观察思考(Ⅲ)结合表中的数据以及所画的图象,猜想.当x=____时,y最大;(Ⅳ)进一步精想:若Rt△ABC中,∠C=90°,斜边AB=2a(a为常数,a>0),则BC=____时,AC+BC最大.推理证明(Ⅴ)对(Ⅳ)中的猜想进行证明.问题1,在图①中完善(Ⅱ)的描点过程,并依次连线;问题2,补全观察思考中的两个猜想:(Ⅲ);(Ⅳ);问题3,证明上述(Ⅴ)中的猜想;问题4,图②中折线B﹣﹣E﹣﹣F﹣﹣G﹣﹣A是一个感光元件的截面设计草图,其中点A,B间的距离是4厘米,AG=BE=1厘米.∠E=∠F=∠G=90°.平行光线从AB区域射入,∠BNE=60°,线段FM、FN为感光区域,当EF的长度为多少时,感光区域长度之和最大,并求出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020的相反数是()A.﹣2020B.2020C.D.﹣【分析】根据a的相反数是﹣a,直接得结论即可.解:2020的相反数是﹣2020.故选:A.2.下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A.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此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a﹣a=2B.a3•a2=a6C.a3÷a=a2D.(2a2)3=6a5【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A、2a﹣a=a,故此选项错误;B、a3•a2=a5,故此选项错误;C、a3÷a=a2,正确;D、(2a2)3=8a6,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4.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a>0B.a>b C.a<b D.|a|<|b|【分析】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即可判断.解: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可知:a<0,b>0,∴a<b.故选:C.5.如图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象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观察图形可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故选:A.6.2019年7月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它的面积约为400000万平方米.将数据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4×106B.4×109C.40×104D.4×105【分析】按科学记数法的要求,直接把数据表示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的形式即可.解:400000=4×105.故选:D.7.把1~9这9个数填入3×3方格中,使其任意一行,任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九宫格”.它源于我国古代的“洛書”(图①),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图②是仅可以看到部分数值的“九宫格”,则其中x的值为()A.1B.3C.4D.6【分析】根据任意一行,任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相等,可得第三行与第三列上的两个数之和相等,依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由题意,可得8+x=2+7,解得x=1.故选:A.8.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BC中点,AC=6,BD=8.则线段OH的长为()A.B.C.3D.5【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OB=OD=BD=4,OC=OA=AC=3,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OH的长.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OB=OD=BD=4,OC=OA=AC=3,在Rt△BOC中,BC==5,∵H为BC中点,∴OH=BC=.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60°,那么∠2=6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直接得结论.解:∵a∥b,∴∠2=∠1=60°.故答案为:60°.10.一组数据1、4、7、﹣4、2的平均数为2.【分析】直接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列式求解可得.解:数据1、4、7、﹣4、2的平均数为=2,故答案为:2.11.因式分解:x2﹣y2=(x﹣y)(x+y).【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x2﹣y2=(x+y)(x﹣y).故答案为:(x+y)(x﹣y).12.分式方程=0的解为x=1.【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0,去分母得:x﹣1=0,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1.13.一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解:∵一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4.如图,在⊙O中,点A在上,∠BOC=100°.则∠BAC=130°.【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如图,取⊙O上的一点D,连接BD,CD,∵∠BOC=100°,∴∠D=50°,∴∠BAC=180°﹣50°=130°,故答案为:130.15.如图,BC∥DE,且BC<DE,AD=BC=4,AB+DE=10.则的值为2.【分析】由平行线得三角形相似,得出AB•DE,进而求得AB,DE,再由相似三角形求得结果.解:∵BC∥DE,∴△ADE∽△ABC,∴=,即=,∴AB•DE=16,∵AB+DE=10,∴AB=2,DE=8,∴,故答案为:2.16.如图,已知点A(5,2)、B(5,4)、C(8,1).直线l⊥x轴,垂足为点M(m,0).其中m<,若△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B′C′有两个顶点在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6或﹣4.【分析】根据题意求得A′(2m﹣5,2),B′(2m﹣5,4),C′(2m﹣8,1),则分两种情况:当A′、C′在函数y=(k≠0)的图象上时,求得k=﹣6;当B′、C′在函数y=(k≠0)的图象上时,求得k=﹣4.解:∵点A(5,2)、B(5,4)、C(8,1),直线l⊥x轴,垂足为点M(m,0).其中m<,△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2m﹣5,2),B′(2m﹣5,4),C′(2m﹣8,1),∵A′、B′的横坐标相同,∴在函数y=(k≠0)的图象上的两点为,A′、C′或B′、C′,当A′、C′在函数y=(k≠0)的图象上时,则k=2(2m﹣5)=2m﹣8,解得m=1,∴k=﹣6;当B′、C′在函数y=(k≠0)的图象上时,则k=4(2m﹣5)=2m﹣8,解得m=2,∴k=﹣4,综上,k的值为﹣6或﹣4,故答案为﹣6或﹣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23﹣+(﹣π)0.【分析】先求出23、、(﹣π)0的值,再加减即可.解:原式=8﹣2+1=7.18.解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解不等式≥1,得:x≥,解不等式4x﹣5<3x+2,得:x<7,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7.19.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m=﹣2.【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m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解:原式=÷(+)=÷=•=,当m=﹣2时,原式==1.20.如图,在△ABC中,∠C=90°,tan A=,∠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CD =,求AB的长?【分析】根据∠C=90°,tan A=,可求出∠A=30°,∠ABC=60°,再根据BD 是∠ABC的平分线,求出∠CBD=∠ABD=30°,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根据边角关系求解即可.解:在Rt△ABC中,∠C=90°,tan A=,∴∠A=30°,∴∠ABC=60°,∵BD是∠ABC的平分线,∴∠CBD=∠ABD=30°,又∵CD=,∴BC==3,在Rt△ABC中,∠C=90°,∠A=30°,∴AB==6.答:AB的长为6.21.如图,点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1)用直尺和圆规在正方形内部作一点E(异于点O),使得EB=E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EB、EC、EO,求证:∠BEO=∠CEO.【分析】(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正方形内部异于点O)的点E即为所求;(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证明:连结OB,OC,∵点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OB=OC,∴∠OBC=∠OCB,∵EB=EC,∴∠EBC=∠ECB,∴∠BEO=∠CEO.22.在某次疫情发生后,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统计图:图①为A地区累计确诊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图②为B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1)根据图①中的数据,A地区星期三累计确诊人数为41,新增确诊人数为13;(2)已知A地区星期一新增确诊人数为14人,在图②中画出表示A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3)你对这两个地区的疫情做怎样的分析、推断.【分析】(1)根据图①条形统计图可直接得出星期三A地区累计确诊人数,较前一天的增加值为新增确诊人数;(2)计算出A地区这一周的每天新增确诊人数,再绘制折线统计图;(3)通过“新增确诊人数”的变化,提出意见和建议.解:(1)41﹣28=13(人),故答案为:41,13;(2)分别计算A地区一周每一天的“新增确诊人数”为:14,13,16,17,14,10;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3)A地区的累计确诊人数可能还会增加,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并且每一天的新增确诊人数均在10人以上,变化不明显,而B地区的“新增确诊人数”不断减少,疫情防控向好的方向发展,说明防控措施落实的比较到位.23.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我们,很多场合用二维码(如图①)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似地,可通过在矩形网格中,对每一个小方格涂色或不涂色所得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信息,例如:网格中只有一个小方格,如图②,通过涂色或不涂色可表示两个不同的信息.(1)用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法,求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图中标号1、2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小方格,下同)(2)图④为2×2的网格图,它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16;(3)某校需要给每位师生制作一张“校园出入证”,准备在证件的右下角采用n×n的网格图来表示个人身份信息,若该校师生共492人,则n的最小值为3.【分析】(1)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出答案;(2)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出答案;(3)由题意得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解:(1)画树状图如下: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4;(2)画树状图如下: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故答案为:16;(3)由图①得:当n=1时,21=2,由图④得:当n=2时,22×22=16,∴n=3时,23×23×23=512,∵16<492<512,∴n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2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CA=∠B.(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DE⊥AB,垂足为E,DE交AC于点F,求证:△DC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A=∠A,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CA=90°,求得OC⊥CD,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DCA=90°,得到∠DCA=∠EFA,推出∠DCA=∠DFC,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连接OC,∵OC=OA,∴∠OCA=∠A,∵AB是⊙O的直径,∴∠BCA=90°,∴∠A+∠B=90°,∵∠DCA=∠B,∴∠OCA+∠DCA=∠OCD=90°,∴OC⊥CD,∴CD是⊙O的切线;(2)∵∠OCA+∠DCA=90°,∠OCA=∠A,∴∠A+∠DCA=90°,∵DE⊥AB,∴∠A+∠EFA=90°,∴∠DCA=∠EFA,∵∠EFA=∠DFC,∴∠DCA=∠DFC,∴△DCF是等腰三角形.25.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M(x1,0),N(x2,0)(0<x1<x2),且经过点A(0,2).过点A的直线l与x轴交于点C,与该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异于点A).满足△A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记△AMN的面积为S1,△BMN的面积为S2,且S2=S1.(1)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上(填“上”或“下”);(2)求直线l相应的函数表达式;(3)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分析】(1)根据题意借助图象即可得到结论;(2)由点A(0,2)及△CA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C(﹣2,0),N(2,0),由A、C两点坐标可求直线l;(3)由S2=S1,可知B点纵坐标为5,代入直线AB解析式可求B点横坐标,将A、B、N三点坐标代入y=ax2+bx+c中,可求抛物线解析式.解:(1)如图,如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M(x1,0),N(x2,0)(0<x1<x2),且经过点A(0,2).∴抛物线开口向上,故答案为:上;(2)①若∠ACN=90°,则C与O重合,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点,因为直线l与该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异于点A),所以不合题意,舍去;②若∠ANC=90°,则C在x轴的下方,与题意不符,舍去;③若∠CAN=90°,则∠ACN=∠ANC=45°,AO=CO=NO=2,∴C(﹣2,0),N(2,0),设直线l为y=kx+b,将A(0,2)C(﹣2,0)代入得,解得,∴直线l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3)过B点作BH⊥x轴于H,S1=,S2=,∵S2=S1,∴OA=BH,∵OA=2,∴BH=5,即B点的纵坐标为5,代入y=x+2中,得x=3,∴B(3,5),将A、B、N三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5x+2.26.木门常常需要雕刻美丽的图案.(1)图①为某矩形木门示意图,其中AB长为200厘米,AD长为100厘米,阴影部分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雕刻模具,刻刀的位置在模具的中心点P处,在雕刻时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木门的一边,所刻图案如虚线所示,求图案的周长;(2)如图②,对于(1)中的木门,当模具换成边长为3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时,刻刀的位置仍在模具的中心点P处,雕刻时也始终保持模具的一边紧贴木门的一边,使模具进行滑动雕刻.但当模具的一个顶点与木门的一个顶点重合时,需将模具绕着重合点进行旋转雕刻,直到模具的另一边与木门的另一边重合.再滑动模具进行雕刻,如此雕刻一周,请在图②中画出雕刻所得图案的草图,并求其周长.【分析】(1)如图①,过点P作PE⊥CD于点E,求得PE,进而得矩形A′B′C′D′的两邻边长,再由矩形的周长公式便可得答案;(2)连接PE、PF、PG,过点P作PQ⊥CD于点Q,如图②,求得PE的长度,便可得雕刻图案的4直线段边的长度,再求得PG长度,以及DP′绕D点旋转至DP″的旋转角度,便可根据弧长公式求得雕刻图案四角的圆弧长,进而得出整个雕刻图案的周长.解:(1)如图①,过点P作PE⊥CD于点E,∵点P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雕刻模具的中心,∴PE=15cm,同理:A′B′与AB之间的距离为15cm,A′D′与AD之间的距离为15cm,B′C′与BC之间的距离为15cm,∴A′B′=C′D′=200﹣15﹣15=170(cm),B′C′=A′D′=100﹣15﹣15=70(cm),∴C四边形A′B′C′D′=(170+70)×2=480cm,答:图案的周长为480cm;(2)连接PE、PF、PG,过点P作PQ⊥CD于点Q,如图②∵P点是边长为30cm的等边三角形模具的中心,∴PE=PG=PF,∠PGF=30°,∵PQ⊥GF,∴GQ=FQ=15cm,∴PQ=GQ•tan30°=15cm,PG==30cm,当△EFG向上平移至点G与点D重合时,由题意可得,△E′F′G′绕点D顺时针旋转30°,使得E′G′与AD边重合,∴DP′绕点D顺时针旋转30°到DP″,∴,同理可得其余三个角均为弧长为5πcm的圆弧,∴=600﹣120+20π(cm),答:雕刻所得图案的周长为(600﹣120)cm.27.以下虚线框中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实验中的过程记录,请阅读后完成虚线框下方的问题1~4.(Ⅰ)在Rt△ABC中,∠C=90°,AB=2,在探究三边关系时,通过画图,度量和计算,收集到一组数据如下表:(单位:厘米)AC 2.8 2.7 2.6 2.32 1.50.4BC0.40.8 1.2 1.62 2.4 2.8 AC+BC 3.2 3.5 3.8 3.94 3.9 3.2(Ⅱ)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选取上表中BC和AC+BC的数据进行分析:①BC=x,AC+BC=y,以(x,y)为坐标,在图①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②连线:观察思考(Ⅲ)结合表中的数据以及所画的图象,猜想.当x=____时,y最大;(Ⅳ)进一步精想:若Rt△ABC中,∠C=90°,斜边AB=2a(a为常数,a>0),则BC=____时,AC+BC最大.推理证明(Ⅴ)对(Ⅳ)中的猜想进行证明.问题1,在图①中完善(Ⅱ)的描点过程,并依次连线;问题2,补全观察思考中的两个猜想:(Ⅲ)2;(Ⅳ)BC=a;问题3,证明上述(Ⅴ)中的猜想;问题4,图②中折线B﹣﹣E﹣﹣F﹣﹣G﹣﹣A是一个感光元件的截面设计草图,其中点A,B间的距离是4厘米,AG=BE=1厘米.∠E=∠F=∠G=90°.平行光线从AB区域射入,∠BNE=60°,线段FM、FN为感光区域,当EF的长度为多少时,感光区域长度之和最大,并求出最大值.【分析】问题1:利用那地方解决问题即可.问题2: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即可.问题3:设BC=x,AC﹣BC=y,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即可.问题4:延长AM交EF的延长线于C,过点A作AH⊥EF于H,过点B作BK⊥GF于K交AH于Q.证明FN+FM=EF+FG﹣EN﹣GM=BK+AH﹣﹣=BQ+AQ+KQ+QH﹣=BQ+AQ+2﹣,求出BQ+AQ的最大值即可解决问题.解:问题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问题2:(Ⅲ)观察图象可知,x=2时,y有最大值.(Ⅳ)猜想:BC=a.故答案为:2,BC=a.问题3:设BC=x,AC﹣BC=y,在Rt△ABC中,∵∠C=90°∴AC==,∴y=x+,∴y﹣x=,∴y2﹣2xy+x2=4a2﹣x2,∴2x2﹣2xy+y2﹣4a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b2﹣4ac=4y2﹣4×2×(y2﹣4a2)≥0,∴y2≤8a2,∵y>0,a>0,∴y≤2a,当y=2a时,2x2﹣4ax+4a2=0∴(x﹣2a)2=0,∴x1=x2=a,∴当BC=a时,y有最大值.问题4:延长AM交EF的延长线于C,过点A作AH⊥EF于H,过点B作BK⊥GF于K交AH于Q.在Rt△BNE中,∠E=90°,∠BNE=60°,BE=1cm,∴tan∠BNE=,∴NE=(cm),∵AM∥BN,∴∠C=60°,∵∠GFE=90°,∴∠CMF=30°,∴∠AMG=30°,∵∠G=90°,AG=1cm,∠AMG=30°,∴在Rt△AGM中,tan∠AMG=,∴GM=(cm),∵∠G=∠GFH=90°,∠AHF=90°,∴四边形AGFH为矩形,∴AH=FG,∵∠GFH=∠E=90°,∠BKF=90°∴四边形BKFE是矩形,∴BK=FE,∵FN+FM=EF+FG﹣EN﹣GM=BK+AH﹣﹣=BQ+AQ+KQ+QH﹣=BQ+AQ+2﹣,在Rt△ABQ中,AB=4cm,由问题3可知,当BQ=AQ=2cm时,AQ+BQ的值最大,∴BQ=AQ=2时,FN+FM的最大值为(4+2﹣)cm.。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1.(2分)计算3(2)--的结果是( ) A .5-B .1-C .1D .52.(2分)3的平方根是( )A .9B .3C .3-D .3±3.(2分)计算322()a a ÷的结果是( ) A .3aB .4aC .7aD .8a4.(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5.(2分)关于x 的方程2(1)(2)(x x p p -+=为常数)的根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正根B .两个负根C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D .无实数根6.(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一象限,P 与x 轴、y 轴都相切,且经过矩形AOBC 的顶点C ,与BC 相交于点D .若P 的半径为5,点A 的坐标是(0,8).则点D 的坐标是( )A .(9,2)B .(9,3)C .(10,2)D .(10,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7.(2分)写出一个负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 . 8.(2分)若式子1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9.(2分)纳秒()ns 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9110ns s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ns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ns 是 s .10.(23312+的结果是 .11.(2分)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31,23,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12.(2分)方程112x x x x -=-+的解是 . 13.(2分)将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14.(2分)如图,在边长为2cm 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P 在BC 上,则PEF ∆的面积为 2cm .15.(2分)如图,线段AB 、BC 的垂直平分线11、2l 相交于点O ,若139∠=︒,则AOC ∠= .16.(2分)下列关于二次函数22()1(y x m m m =--++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2y x =-的图象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0,1);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21y x =+的图象上.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7分)计算212(1)11a aa a a +-+÷++. 18.(7分)解方程:2230x x --=.19.(8分)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 AC =,B C ∠=∠,求证:BD CE =.20.(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2,1)--. (1)求k 的值.(2)完成下面的解答.解不等式组21,1xkx->⎧⎪⎨>⋅⎪⎩①②解:解不等式①,得.根据函数kyx=的图象,得不等式②的解集.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图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21.(8分)为了了解某地居民用电量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kW h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组别用电量分组频数1893x<50293178x<1003178263x<344263348x<115348433x<16433518x<17518603x<28603688x<1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组内;(2)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178kW h的大约有多少户.22.(8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C这3个景点中随机选择2个景点游览.(1)求甲选择的2个景点是A、B的概率;(2)甲、乙两人选择的2个景点恰好相同的概率是.23.(8分)如图,在港口A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km的观测点B、C.一艘轮船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处,在B、C处分别测得45ABD∠=︒、37C∠=︒.求轮船航行的距离AD.(参考数据:sin260.44︒≈,cos260.90︒≈,tan260.49︒≈,sin370.60︒≈,cos370.80︒≈,tan 370.75︒≈.)24.(8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D 是AB 上一点,O 经过点A 、C 、D ,交BC 于点E ,过点D 作//DF BC ,交O 于点F . 求证:(1)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 (2)AF EF =.25.(8分)小明和小丽先后从A 地出发沿同一直道去B 地.设小丽出发第x min 时,小丽、小明离B 地的距离分别为1y m 、2y m .1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11802250y x =-+,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22101002000y x x =--+.(1)小丽出发时,小明离A 地的距离为 m .(2)小丽出发至小明到达B 地这段时间内,两人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26.(9分)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D 、D '分别是AB 、A B ''上一点,AD A D AB A B ''=''.(1)当CD AC ABC D A C A B ==''''''时,求证ABC ∆∽△A B C ''. 证明的途径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请填写其中的空格.(2)当CD AC BCC D A C B C==''''''时,判断ABC∆与△A B 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7.(9分)如图①,要在一条笔直的路边l上建一个燃气站,向l同侧的A、B两个城镇分别铺设管道输送燃气.试确定燃气站的位置,使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1)如图②,作出点A关于l的对称点A',线段A 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即在点C处建燃气站,所得路线ACB是最短的.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不妨在直线1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证明AC CB AC C B'+<'+.请完成这个证明.(2)如果在A、B两个城镇之间规划一个生态保护区,燃气管道不能穿过该区域.请分别给出下列两种情形的铺设管道的方案(不需说明理由).①生态保护区是正方形区域,位置如图③所示;②生态保护区是圆形区域,位置如图④所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分)计算3(2)--的结果是( ) A .5-B .1-C .1D .5解:3(2)325--=+=. 故选:D .2.(2分)3的平方根是( )A .9B C .D .解:2(3)3±=,3∴的平方根.故选:D .3.(2分)计算322()a a ÷的结果是( ) A .3aB .4aC .7aD .8a解:322322624()a a a a a a ⨯-÷=÷==, 故选:B .4.(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解: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66********-=(万人),此选项错误; 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8995519348-=(万人),此选项正确;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此选项正确;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此选项正确; 故选:A .5.(2分)关于x 的方程2(1)(2)(x x p p -+=为常数)的根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正根B .两个负根C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D .无实数根解:关于x 的方程2(1)(2)(x x p p -+=为常数),2220x x p ∴+--=,∴△22184940p p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的积为22p --,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故选:C .6.(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一象限,P 与x 轴、y 轴都相切,且经过矩形AOBC 的顶点C ,与BC 相交于点D .若P 的半径为5,点A 的坐标是(0,8).则点D 的坐标是( )A .(9,2)B .(9,3)C .(10,2)D .(10,3)解:设O 与x 、y 轴相切的切点分别是F 、E 点,连接PE 、PF 、PD ,延长EP 与CD 交于点G ,则PE y ⊥轴,PF x ⊥轴, 90EOF ∠=︒, ∴四边形PEOF 是矩形,PE PF =,//PE OF , ∴四边形PEOF 为正方形,5OE OF PE OF ∴====,(0,8)A , 8OA ∴=, 853AE ∴=-=,四边形OACB 为矩形,8BC OA ∴==,//BC OA ,//AC OB , //EG AC ∴,∴四边形AEGC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OEGB 为平行四边形,3CG AE ∴==,EG OB =, PE AO ⊥,//AO CB , PG CD ∴⊥, 26CD CG ∴==,862DB BC CD ∴=-=-=, 5PD =,3DG CG ==, 4PG ∴=,549OB EG ∴==+=,(9,2)D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7.(2分)写出一个负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 1-(答案不唯一) . 解: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 ∴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0、1或2, ∴这个负数可能是2-、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 8.(2分)若式子1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x ≠ . 解:若式子1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则10x -≠, 解得:1x ≠. 故答案为:1x ≠.9.(2分)纳秒()ns 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9110ns s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ns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ns 是 8210-⨯ s .解:98202010210ns s s --=⨯=⨯,故答案为:8210-⨯.10.(2解:原式13===. 故答案为:13. 11.(2分)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31,23,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1 . 解:3123x y x y +=-⎧⎨+=⎩①②, ①2⨯-②得:55y =-,解得:1y =-,①-②3⨯得:510x -=-,解得:2x =,则211x y +=-=, 故答案为1.12.(2分)方程112x x x x -=-+的解是 x = 解:方程112x x x x -=-+, 去分母得:22221x x x x +=-+, 解得:14x =, 经检验14x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14x =. 13.(2分)将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122y x =+ . 解:在一次函数24y x =-+中,令0x =,则4y =,∴直线24y x =-+经过点(0,4),将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则点(0,4)的对应点为(4,0)-, 旋转后得到的图象与原图象垂直,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2y x b =+, 将点(4,0)-代入得,1(4)02b ⨯-+=, 解得2b =,∴旋转后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22y x =+, 故答案为122y x =+. 14.(2分)如图,在边长为2cm 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P 在BC 上,则PEF ∆的面积为 23 2cm . 解:连接BF ,BE ,过点A 作AT BF ⊥于TABCDEF 是正六边形,//CB EF ∴,AB AF =,120BAF ∠=︒,PEF BEF S S ∆∆∴=,AT BE ⊥,AB AF =,BT FT ∴=,60BAT FAT ∠=∠=︒,sin 603BT FT AB ∴==︒=,223BF BT ∴==,120AFE ∠=︒,30AFB ABF ∠=∠=︒,90BFE ∴∠=︒, 112232322PEF BEF S S EF BF ∆∆∴===⨯⨯=, 故答案为23.15.(2分)如图,线段AB 、BC 的垂直平分线11、2l 相交于点O ,若139∠=︒,则AOC ∠=78︒ .解:过O 作射线BP ,线段AB 、BC 的垂直平分线11、2l 相交于点O ,AO OB OC ∴==,90BDO BEO ∠=∠=︒,180DOE ABC ∴∠+∠=︒,1180DOE ∠+∠=︒,139ABC ∴∠=∠=︒,OA OB OC ==,A ABO ∴∠=∠,OBC C ∠=∠,AOP A ABO ∠=∠+∠,COP C OBC ∠=∠+∠,23978AOC AOP COP A ABC C ∴∠=∠+∠=∠+∠+∠=⨯︒=︒,故答案为:78︒.16.(2分)下列关于二次函数22()1(y x m m m =--++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2y x =-的图象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0,1);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21y x =+的图象上.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④ .解:①二次函数2()1(y x m m m =--++为常数)与函数2y x =-的二次项系数相同, ∴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2y x =-的图象形状相同,故结论①正确; ②在函数22()1y x m m =--++中,令0x =,则2211y m m =-++=,∴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0,1),故结论②正确;③22()1y x m m =--++,∴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m =,当x 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结论③错误; ④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 m =时,函数y 有最大值21m +,∴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21y x =+的图象上.故结论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7分)计算212(1)11a a a a a +-+÷++. 解:原式211(2)()111a a a a a a -+=+÷+++ 211(2)a a a a a +=++ 2a a =+. 18.(7分)解方程:2230x x --=.解:原方程可以变形为(3)(1)0x x -+=30x -=,10x +=13x ∴=,21x =-.19.(8分)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 AC =,B C ∠=∠,求证:BD CE =.【解答】证明:在ABE ∆与ACD ∆中A A AB AC B C ∠=∠⎧⎪=⎨⎪∠=∠⎩,ABE ACD ∴∆≅∆.AD AE ∴=.BD CE ∴=.20.(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2,1)--. (1)求k 的值. (2)完成下面的解答.解不等式组21,1x k x ->⎧⎪⎨>⋅⎪⎩①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 1x < .根据函数k y x=的图象,得不等式②的解集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图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1)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经过点(2,1)--, (2)(1)2k ∴=-⨯-=;(2)解不等式组21,1x k x ->⎧⎪⎨>⋅⎪⎩①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1x <.根据函数k y x=的图象,得不等式②的解集02x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1x <<,故答案为:1x <,02x <<,01x <<.21.(8分)为了了解某地居民用电量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kW h 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用电量分组 频数 1893x < 50 293178x < 100 3178263x < 34 4263348x < 11 5348433x < 1 6433518x < 1 7518603x < 2 8 603688x <1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 2 组内;(2)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178kW h 的大约有多少户.解:(1)有200个数据,∴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应该是第100个和第101个数的平均数,∴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2组内;故答案为:2;(2)50100100007500200+⨯=(户), 答: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178kW h 的大约有7500户.22.(8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C 这3个景点中随机选择2个景点游览.(1)求甲选择的2个景点是A 、B 的概率;(2)甲、乙两人选择的2个景点恰好相同的概率是13. 解: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1)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选择A 、B 的有2种,(,)29A B P ∴=; (2)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选择景点相同的有3种, ()3193P ∴==景点相同. 故答案为:13. 23.(8分)如图,在港口A 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km 的观测点B 、C .一艘轮船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 处,在B 、C 处分别测得45ABD ∠=︒、37C ∠=︒.求轮船航行的距离AD .(参考数据:sin 260.44︒≈,cos 260.90︒≈,tan 260.49︒≈,sin 370.60︒≈,cos370.80︒≈,tan 370.75︒≈.)解:如图,过点D 作DH AC ⊥于点H ,在Rt DCH ∆中,37C ∠=︒,tan 37DH CH ∴=︒, 在Rt DBH ∆中,45DBH ∠=︒,tan 45DH BH ∴=︒, BC CH BH =-,∴6tan 37tan 45DH DH -=︒︒, 解得18DH ≈,在Rt DAH ∆中,26ADH ∠=︒,20cos 26DH AD ∴=≈︒. 答:轮船航行的距离AD 约为20km .24.(8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D 是AB 上一点,O 经过点A 、C 、D ,交BC 于点E ,过点D 作//DF BC ,交O 于点F .求证:(1)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2)AF EF =.【解答】证明:(1)AC BC =,BAC B ∴∠=∠,//DF BC , ADF B ∴∠=∠,BAC CFD ∠=∠,ADF CFD ∴∠=∠,//BD CF ∴,//DF BC ,∴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AE ,ADF B ∠=∠,ADF AEF ∠=∠,AEF B ∴∠=∠, 四边形AECF 是O 的内接四边形,180ECF EAF ∴∠+∠=︒,//BD CF ,180ECF B ∴∠+∠=︒,EAF B ∴∠=∠,AEF EAF ∴∠=∠,AE EF ∴=.25.(8分)小明和小丽先后从A 地出发沿同一直道去B 地.设小丽出发第x min 时,小丽、小明离B 地的距离分别为1y m 、2y m .1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11802250y x =-+,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22101002000y x x =--+.(1)小丽出发时,小明离A 地的距离为 250 m .(2)小丽出发至小明到达B 地这段时间内,两人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解:(1)11802250y x =-+,22101002000y x x =--+,∴当0x =时,12250y =,22000y =,∴小丽出发时,小明离A 地的距离为22502000250()m -=,故答案为:250;(2)设小丽出发第xmin 时,两人相距sm ,则222(1802250)(101002000)108025010(4)90s x x x x x x =-+---+=-+=-+, ∴当4x =时,s 取得最小值,此时90s =,答:小丽出发第4min 时,两人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90m .26.(9分)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D 、D '分别是AB 、A B ''上一点,AD A D AB A B ''=''.(1)当CD AC AB C D A C A B ==''''''时,求证ABC ∆∽△A B C ''. 证明的途径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请填写其中的空格.(2)当CD AC BC C D A C B C ==''''''时,判断ABC ∆与△A B 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答】(1)证明:AD A D AB A B ''='', ∴AD AB A D A B ='''', CD AC ABC D A C A B =='''''', ∴CD AC AD C D A C A D =='''''', ADC ∴∆∽△A D C '',A A ∴∠=∠',AC ABA C AB ='''', ABC ∴∆∽△A B C '''.故答案为:CD AC AD C D A C A D =='''''',A A ∠=∠'. (2)如图,过点D ,D '分别作//DE BC ,//D E B C '''',DE 交AC 于E ,D E ''交A C ''于E './/DE BC ,ADE ABC ∴∆∆∽, ∴AD DE AE AB BC AC==, 同理,A D D E A E AB BC A C ''''''=='''''', AD A DAB A B ''='', ∴DE D E BC B C ''='', ∴DE BC D E B C ='''', 同理,AE A E AC A C ''='', ∴AC AE A C A E AC A C -''-''='',即EC E C AC A C ''='', ∴EC AC E C A C ='''', CD AC BCC D A C B C =='''''', ∴CD DE EC C D D E E C =='''''', DCE ∴∆∽△D C E ''',CED C E D ∴∠=∠''',//DE BC ,90CED ACB ∴∠+∠=︒,同理,180C E D A C B ∠'''+∠'''=︒,ACB A B C ∴∠=∠''',AC CBA C CB ='''', ABC ∴∆∽△A B C '''.27.(9分)如图①,要在一条笔直的路边l 上建一个燃气站,向l 同侧的A 、B 两个城镇分别铺设管道输送燃气.试确定燃气站的位置,使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1)如图②,作出点A 关于l 的对称点A ',线段A B '与直线l 的交点C 的位置即为所求,即在点C 处建燃气站,所得路线ACB 是最短的.为了证明点C 的位置即为所求,不妨在直线1上另外任取一点C ',连接AC '、BC ',证明AC CB AC C B '+<'+.请完成这个证明.(2)如果在A 、B 两个城镇之间规划一个生态保护区,燃气管道不能穿过该区域.请分别给出下列两种情形的铺设管道的方案(不需说明理由).①生态保护区是正方形区域,位置如图③所示;②生态保护区是圆形区域,位置如图④所示.【解答】证明:(1)如图②,连接A C '',点A ,点A '关于l 对称,点C 在l 上,CA CA '∴=,AC BC A C BC A B ''∴+=+=,同理可得AC C B A C BC '''''+=+,A B A C C B ''''<+,AC BC AC C B ''∴+<+;(2)如图③,在点C出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ACDB,(其中点D是正方形的顶点);如图④,在点C出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ACD DE EB++,(其中CD,BE都与圆相切)。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2的相反数是()A.2B.﹣2C.D.﹣2.计算t3÷t2的结果是()A.t2B.t C.t3D.t53.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A.B.C.D.4.六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1080°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3,2)C.(﹣3,﹣2)D.(﹣2,﹣3)6.一组数据9、10、10、11、8的众数是()A.10B.9C.11D.87.如图,点A、B、C在⊙O上,∠ACB=54°,则∠ABO的度数是()A.54°B.27°C.36°D.108°8.如果一个数等于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那么我们称这个数为“幸福数”.下列数中为“幸福数”的是()A.205B.250C.502D.5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分解因式:m2﹣4=.10.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其星载原子钟授时精度高达每隔3000000年才误差1秒.数据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已知一组数据1、3、a、10的平均数为5,则a=.12.方程+1=0的解为.13.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6,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边长为.15.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6.如图,等腰△ABC的两个顶点A(﹣1,﹣4)、B(﹣4,﹣1)在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上,AC=BC.过点C作边AB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D,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CD方向运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一点,则k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1)|﹣3|+(π﹣1)0﹣;(2)÷(1+).18.解不等式2x﹣1>.解:去分母,得2(2x﹣1)>3x﹣1.…(1)请完成上述解不等式的余下步骤:(2)解题回顾:本题“去分母”这一步的变形依据是(填“A”或“B”).A.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B.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9.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15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8元/辆.现在停车场内停有3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324元,求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20.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AC与EF相交于点O,且AO=CO.(1)求证:△AOF≌△COE;(2)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填“是”或“不是”)平行四边形.21.为了响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某校调查学生对市“文明公约十二条”的内容了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四个选项,分别记为A、B、C、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了学生,扇形统计图中C选项对应的圆心角为度;(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多少人?2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三个大小、质地都相同的乒乓球,球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O、K.搅匀后先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将对应字母记入图中的左边方格内;然后将球放回袋中搅匀,再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将对应字母记入图中的右边方格内.(1)第一次摸到字母A的概率为;(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两个方格中的字母从左往右恰好组成“OK”的概率.23.如图,三条笔直公路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测得∠CAB=30°,∠ABC=45°,AC=8千米,求A、B两点间的距离.(参考数据:≈1.4,≈1.7,结果精确到1千米).24.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9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匀速向乙地行驶,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前进,当离甲地路程为240千米时接到通知,要求中午12:00准时到达乙地.设汽车出发x小时后离甲地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折线OCDE 表示接到通知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千米/小时;(2)求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能否准时到达?请说明理由.25.如图,AB是⊙O的弦,C是⊙O外一点,OC⊥OA,CO交AB于点P,交⊙O于点D,且CP=CB.(1)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30°,OP=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6.[初步尝试](1)如图①,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C 重合,折痕为MN,则AM与BM的数量关系为;[思考说理](2)如图②,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6,AB=10,将△ABC折叠,使点B 与点C重合,折痕为MN,求的值;[拓展延伸](3)如图③,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B=9,BC=6,∠ACB=2∠A,将△ABC沿过顶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的点B′处,折痕为CM.①求线段AC的长;②若点O是边AC的中点,点P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将△APM沿PM折叠得到△A′PM,点A的对应点为点A′,A′M与CP交于点F,求的取值范围.27.如图①,二次函数y=﹣x2+bx+4的图象与直线l交于A(﹣1,2)、B(3,n)两点.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1于点M,交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N,设点P的横坐标为m.(1)b=,n=;(2)若点N在点M的上方,且MN=3,求m的值;(3)将直线AB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C、D(如图②).①记△NBC的面积为S1,△NAC的面积为S2,是否存在m,使得点N在直线AC的上方,且满足S1﹣S2=6?若存在,求出m及相应的S1,S2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m>﹣1时,将线段MA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F,连接FB、FC、OA.若∠FBA+∠AOD﹣∠BFC=45°,直接写出直线OF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的相反数是()A.2B.﹣2C.D.﹣【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2的相反数为:﹣2.故选:B.2.计算t3÷t2的结果是()A.t2B.t C.t3D.t5【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解:t3÷t2=t.故选:B.3.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A.B.C.D.【分析】根据各个几何体的主视图的形状进行判断.解:正方体的主视图为正方形,球的主视图为圆,圆柱的主视图是矩形,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4.六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1080°【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即可解决问题.解: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得:(6﹣2)×180°=720°.故选:C.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3,2)C.(﹣3,﹣2)D.(﹣2,﹣3)【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选:C.6.一组数据9、10、10、11、8的众数是()A.10B.9C.11D.8【分析】根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解答即可.解:一组数据9、10、10、11、8的众数是10,故选:A.7.如图,点A、B、C在⊙O上,∠ACB=54°,则∠ABO的度数是()A.54°B.27°C.36°D.108°【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O=∠BAO,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ACB=54°,∴圆心角∠AOB=2∠ACB=108°,∵OB=OA,∴∠ABO=∠BAO=(180°﹣∠AOB)=36°,故选:C.8.如果一个数等于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那么我们称这个数为“幸福数”.下列数中为“幸福数”的是()A.205B.250C.502D.520【分析】设较小的奇数为x,较大的为x+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解判断即可.解:设较小的奇数为x,较大的为x+2,根据题意得:(x+2)2﹣x2=(x+2﹣x)(x+2+x)=4x+4,若4x+4=205,即x=,不为整数,不符合题意;若4x+4=250,即x=,不为整数,不符合题意;若4x+4=502,即x=,不为整数,不符合题意;若4x+4=520,即x=129,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分解因式:m2﹣4=(m+2)(m﹣2).【分析】本题刚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所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则可.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m2﹣4=(m+2)(m﹣2).故答案为:(m+2)(m﹣2).10.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其星载原子钟授时精度高达每隔3000000年才误差1秒.数据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06.【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解:3000000=3×106,故答案为:3×106.11.已知一组数据1、3、a、10的平均数为5,则a=6.【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依题意有(1+3+a+10)÷4=5,解得a=6.故答案为:6.12.方程+1=0的解为x=﹣2.【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方程+1=0,去分母得:3+x﹣1=0,解得:x=﹣2,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2.13.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6,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8.【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CD=AB,代入求出即可.解:∵在△ACB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B=16,∴CD=AB=8,故答案为:8.1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边长为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菱形ABCD中,AC=6,BD=8,即可得AC⊥BD,OA=AC=3,OB=BD=4,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这个菱形的边长.解:∵菱形ABCD中,AC=6,BD=8,∴AC⊥BD,OA=AC=3,OB=BD=4,∴AB==5.即这个菱形的边长为:5.故答案为:5.15.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4).【分析】把二次函数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形式,然后写出顶点坐标即可.解:∵y=﹣x2﹣2x+3=﹣(x2+2x+1﹣1)+3=﹣(x+1)2+4,∴顶点坐标为(﹣1,4).故答案为:(﹣1,4).16.如图,等腰△ABC的两个顶点A(﹣1,﹣4)、B(﹣4,﹣1)在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上,AC=BC.过点C作边AB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D,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CD方向运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一点,则k2=1.【分析】用待定系数求得反比例函数y=,再与直线y=x联立方程组求得D点坐标,再题意求得运动后P点的坐标,最后将求得的P点坐标代入y=(x>0)求得结果.解:把A(﹣1,﹣4)代入y=中得,k1=4,∴反比例函数y=为,∵A(﹣1,﹣4)、B(﹣4,﹣1),∴AB的垂直平分线为y=x,联立方程驵,解得,或,∵AC=BC,CD⊥AB,∴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CD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D,∴D(﹣2,﹣2),∵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CD方向运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反比例函数y=(x >0)图象上一点,∴设移动后的点P的坐标为(m,m)(m>﹣2),则,∴x=1,∴P(1,1),把P(1,1)代入y=(x>0)中,得k2=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1)|﹣3|+(π﹣1)0﹣;(2)÷(1+).【分析】(1)根据绝对值、零指数幂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加法可以解答本题.解:(1)|﹣3|+(π﹣1)0﹣=3+1﹣2=2;(2)÷(1+)===.18.解不等式2x﹣1>.解:去分母,得2(2x﹣1)>3x﹣1.…(1)请完成上述解不等式的余下步骤:(2)解题回顾:本题“去分母”这一步的变形依据是A(填“A”或“B”).A.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B.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分析】(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可得不等式的解集;(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解:(1)去分母,得:4x﹣2>3x﹣1,移项,得:4x﹣3x>2﹣1,合并同类项,得:x>1,(2)本题“去分母”这一步的变形依据是: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答案为A.19.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15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8元/辆.现在停车场内停有3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324元,求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分析】设中型汽车有x辆,小型汽车有y辆,根据“停车场内停有3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324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设中型汽车有x辆,小型汽车有y辆,依题意,得:,解得:.答:中型汽车有12辆,小型汽车有18辆.20.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AC与EF相交于点O,且AO=CO.(1)求证:△AOF≌△COE;(2)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是(填“是”或“不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由ASA证明△AOF≌△COE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O=EO,再由AO=CO,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OAF=∠OCE,在△AOF和△COE中,,∴△AOF≌△COE(ASA)(2)解: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由(1)得:△AOF≌△COE,∴FO=EO,又∵AO=C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是.21.为了响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某校调查学生对市“文明公约十二条”的内容了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四个选项,分别记为A、B、C、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问卷共随机调查了60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C选项对应的圆心角为108度;(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选择“不了解”的学生有多少人?【分析】(1)“B比较了解”的有24人,占调查人数的40%,可求出调查人数,进而求出“C一般了解”所占的百分比,进而计算其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求出“A非常了解”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3)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D不了解”的占,因此估计总体1200名学生的是“不了解”的人数.解:(1)24÷40%=60(名),360°×=108°,故答案为:60名,108;(2)60×25%=15(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1200×=6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选择“不了解”的有60人.2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三个大小、质地都相同的乒乓球,球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O、K.搅匀后先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将对应字母记入图中的左边方格内;然后将球放回袋中搅匀,再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将对应字母记入图中的右边方格内.(1)第一次摸到字母A的概率为;(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两个方格中的字母从左往右恰好组成“OK”的概率.【分析】(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是A的只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是A的只有1种,因此第1次摸到A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从左到右能构成“OK”的只有1种,∴P(组成OK)=.23.如图,三条笔直公路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测得∠CAB=30°,∠ABC=45°,AC=8千米,求A、B两点间的距离.(参考数据:≈1.4,≈1.7,结果精确到1千米).【分析】过点C作CD⊥AB于点D,在Rt△ACD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AD,CD的长,在Rt△BCD中,由∠BDC=90°,∠CBD=45°可得出BD=CD,再结合AB=AD+BD即可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解: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所示.在Rt△ACD中,AC=8千米,∠CAD=30°,∠CAD=90°,∴CD=AC•sin∠CAD=4千米,AD=AC•cos∠CAD=4千米≈6.8千米.在Rt△BCD中,CD=4千米,∠BDC=90°,∠CBD=45°,∴∠BCD=45°,∴BD=CD=4千米,∴AB=AD+BD=6.8+4≈11千米.答: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千米.24.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9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8:00从甲地出发,匀速向乙地行驶,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前进,当离甲地路程为240千米时接到通知,要求中午12:00准时到达乙地.设汽车出发x小时后离甲地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折线OCDE 表示接到通知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2)求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能否准时到达?请说明理由.【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得出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2)根据题意求出点E的横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求出到达乙地所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休息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80;(2)休息后按原速继续前进行驶的时间为:(240﹣80)÷80=(小时),∴点E的坐标为(3.5,240),设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40;(3)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为:290÷80+0.5=4.125(小时),12:00﹣8:00=4(小时),4.125>4,所以接到通知后,汽车仍按原速行驶不能准时到达.25.如图,AB是⊙O的弦,C是⊙O外一点,OC⊥OA,CO交AB于点P,交⊙O于点D,且CP=CB.(1)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30°,OP=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得∠CPB=∠CBP,根据垂直的定义得∠OBC=90°,即OB⊥CB,则CB与⊙O相切;(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PO=60°,推出△PB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PCB=∠CBP=60°,求得BC=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B==,根据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1)CB与⊙O相切,理由:连接OB,∵OA=OB,∴∠OAB=∠OBA,∵CP=CB,∴∠CPB=∠CBP,在Rt△AOP中,∵∠A+∠APO=90°,∴∠OBA+∠CBP=90°,即:∠OBC=90°,∴OB⊥CB,又∵OB是半径,∴CB与⊙O相切;(2)∵∠A=30°,∠AOP=90°,∴∠APO=60°,∴∠BPD=∠APO=60°,∵PC=CB,∴△PBD是等边三角形,∴∠PCB=∠CBP=60°,∴∠OBP=∠POB=30°,∴OP=PB=PC=1,∴BC=1,∴O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OBC﹣S扇形OBD=1×﹣=﹣.26.[初步尝试](1)如图①,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C 重合,折痕为MN,则AM与BM的数量关系为AM=BM;[思考说理](2)如图②,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6,AB=10,将△ABC折叠,使点B 与点C重合,折痕为MN,求的值;[拓展延伸](3)如图③,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B=9,BC=6,∠ACB=2∠A,将△ABC沿过顶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的点B′处,折痕为CM.①求线段AC的长;②若点O是边AC的中点,点P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将△APM沿PM折叠得到△A′PM,点A的对应点为点A′,A′M与CP交于点F,求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方向的定理解决问题即可.(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M,AM即可.(3)①证明△BCM∽△BAC,推出==,由此即可解决问题.②证明△PFA′∽△MFC,推出=,因为CM=5,推出=即可解决问题.解:(1)如图①中,∵△ABC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MN,∴MN垂直平分线段BC,∴CN=BN,∵∠MNB=∠ACB=90°,∴MN∥AC,∵CN=BN,∴AM=BM.故答案为AM=BM.(2)如图②中,∵CA=CB=6,∴∠A=∠B,由题意MN垂直平分线段BC,∴BM=CM,∴∠B=∠MCB,∴∠BCM=∠A,∵∠B=∠B,∴△BCM∽△BAC,∴=,∴=,∴BM=,∴AM=AB﹣BM=10﹣=,∴==.(3)①如图③中,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B=CB′=6,∠BCM=∠ACM,∵∠ACB=2∠A,∴∠BCM=∠A,∵∠B=∠B,∴△BCM∽△BAC,∴==∴=,∴BM=4,∴AM=CM=5,∴=,∴AC=.②如图③﹣1中,∵∠A=∠A′=∠MCF,∠PFA′=∠MFC,PA=PA′,∴△PFA′∽△MFC,∴=,∵CM=5,∴=,∵点P在线段OB上运动,OA=OC=,AB′=﹣6=,∴≤PA′≤,∴≤≤.27.如图①,二次函数y=﹣x2+bx+4的图象与直线l交于A(﹣1,2)、B(3,n)两点.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1于点M,交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N,设点P的横坐标为m.(1)b=1,n=﹣2;(2)若点N在点M的上方,且MN=3,求m的值;(3)将直线AB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C、D(如图②).①记△NBC的面积为S1,△NAC的面积为S2,是否存在m,使得点N在直线AC的上方,且满足S1﹣S2=6?若存在,求出m及相应的S1,S2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m>﹣1时,将线段MA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F,连接FB、FC、OA.若∠FBA+∠AOD﹣∠BFC=45°,直接写出直线OF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析】(1)将点A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b,进而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再将点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中,即可求出n的值;(2)先表示出点M,N的坐标,进而用MN=3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3)①先求出点C坐标,进而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进而表示出S1,S2,最后用S1﹣S2=6建立方程求出m的值;②先判断出CF∥OA,进而求出直线CF的解析式,再利用三垂线构造出△AQM≌△MSF,得出FS=MQ,进而建立方程求出点F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OF的解析式,最后联立二次函数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解:(1)将点A(﹣1,2)代入二次函数y=﹣x2+bx+4中,得﹣1﹣b+4=2,∴b=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4,将点B(3,n)代入二次函数y=﹣x2+x+4中,得n=﹣9+3+4=﹣2,故答案为:1,﹣2;(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a,由(1)知,点B(3,﹣2),∵A(﹣1,2),∴,∴,∴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由(1)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4,∵点P(m,0),∴M(m,﹣m+1),N(m,﹣m2+m+4),∵点N在点M的上方,且MN=3,∴﹣m2+m+4﹣(﹣m+1)=3,∴m=0或m=2;(3)①如图1,由(2)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1+4=﹣x+5,令y=0,则﹣x+5=0,∴x=5,∴C(5,0),∵A(﹣1,2),B(3,﹣2),∴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过点N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K,交BC于H,∵点P(m,0),∴N(m,﹣m2+m+4),K(m,﹣m+),H(m,m﹣5),∴NK=﹣m2+m+4+m﹣=﹣m2+m+,NH=﹣m2+9,∴S2=S△NAC=NK×(x C﹣x A)=(﹣m2+m+)×6=﹣3m2+4m+7,S1=S△NBC=NH×(x C﹣x B)=﹣m2+9,∵S1﹣S2=6,∴﹣m2+9﹣(﹣3m2+4m+7)=6,∴m=1+(由于点N在直线AC上方,所以,舍去)或m=1﹣;∴S2=﹣3m2+4m+7=﹣3(1﹣)2+4(1﹣)+7=2﹣1,S1=﹣m2+9=﹣(1﹣)2+9=2+5;②如图2,记直线AB与x轴,y轴的交点为I,L,由(2)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I(1,0),L(0,1),∴OL=OI,∴∠ALD=∠OLI=45°,∴∠AOD+∠OAB=45°,过点B作BG∥OA,∴∠ABG=∠OAB,∴∠AOD+∠ABG=45°,∵∠FBA=∠ABG+∠FBG,∠FBA+∠AOD﹣∠BFC=45°,∴∠ABG+∠FBG+∠AOD﹣∠BFC=45°,∴∠FBG=∠BFC,∴BG∥CF,∴OA∥CF,∵A(﹣1,2),∴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C(5,0),∴直线CF的解析式为y=﹣2x+10,过点A,F分别作过点M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垂线,交于点Q,S,∵∠AQM=∠MSF=90°,∵点M在直线AB上,m>﹣1,∴M(m,﹣m+1),∴A(﹣1,2),∴MQ=m+1,设点F(n,﹣2n+10),∴FS=﹣2n+10+m﹣1=﹣2n+m+9,由旋转知,AM=MF,∠AMF=90°,∴∠MAQ+∠AMQ=90°=∠AMQ+∠FMS,∴∠MAQ=∠FMS,∴△AQM≌△MSF(AAS),∴FS=MQ,∴﹣2n+m+9=m+1,∴n=4,∴F(4,2),∴直线OF的解析式为y=x①,∵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4②,联立①②解得,或,∴直线OF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 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满分: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在-2,-1、0、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2 (B)-1 (C)0 (D)2 2.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3.正在建设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全长超过220公里,串起我市二、三圈层以及周边的广汉、简阳等地,总投资达290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90亿元应为( )
(A )290×810 (B )290×910 (C )2.90×1010 (D )2.90×11
10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2x x x =+ (B )x x x 532=+ (C )5
3
2)(x x = (D )2
36x x x =÷ 5.下列图形中,不是..
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函数5-=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x (B )5-≤x (C )5≥x (D )5≤x 7.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0°,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8.近年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进一步普及环保和
90° 60°
健康知识,我市某校举行了“建设宜居成都,关注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某班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 数
4
8
12
11
5
则该办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70分,80分 (B )80分,80分 (C )90分,80分 (D )80分,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
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计算:=-2_______________. 10.分解因式:3632
++a a = .
11.如图,为估计池塘两岸边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O ,分别去OA 、OB 的中点M ,N ,测的MN =32 m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m.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12+=x y 的图像经过),(11y x P x ,),(222y x P 两点,若21x x <,则1y ________2y .(填”>”,”<”或”=”)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CD 切⊙O 于点D ,连接AD ,若∠A =25°,则∠C =_________度.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 . 15.一个底面直径是80cm ,母线长为90cm 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1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3,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4和52,则它的面积为 .
17.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对称轴是过点(1,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若点P (4,0)在该抛物线上,则4a ﹣2b +c 的值为 .
18.有一矩形纸片ABCD ,AB=8,AD=17,将此矩形纸片折叠,使顶点A 落在BC 边的A ′处,折痕所在直线同时经过边AB 、AD (包括端点),设BA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第11题 第13题 第18题 第17题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10分)
(1)计算2
02)2014(30sin 49--+-π
(2)解不等式组
⎩⎨
⎧+<+>-②① .
,
7)2(2513x x x
20.(本题10分) 先化简,再求值:2
21b
a b b a a -÷⎪⎭⎫
⎝⎛--,其中13+=a ,13-=b .
21.(本题7分)如图,AD 、BC 相交于O ,OA=OC ,∠OBD=∠ODB .求证:AB=CD .
22.(本题8分)我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 :体操,B :跑操,C :舞蹈,D :健美操四项活动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 (2)请将统计图2补充完整;
(3)统计图1中B 项目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4)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6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喜欢健美操的学生人数.
23.(本题7分)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数学张老师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有A 、B 两组卡片,每组各3张,A 组卡片上分别写有0,2,3;B 组卡片上分别写有﹣5,﹣1,1.每张卡片除正面写有不同数字外,其余均相同.甲从A 组中随机抽取一张记为x ,乙从B 组中随机抽取一张记为y .
(1)若甲抽出的数字是2,乙抽出的数是﹣1,它们恰好是ax ﹣y=5的解,求a 的值; (2)求甲、乙随机抽取一次的数恰好是方程ax ﹣y=5的解的概率.(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解)
24.(本题8分)如图,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
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2,5)和点B ,与y 轴相交于点C (0,7).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x 取何值时,y 1<y 2.
图2图128%D
C B
A 人数(人)2402001601208040
B A O 24514075第19题图
25.(本题8分)19.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AE⊥BF,垂足为点G.
求证:AE=BF.
26.(本题8分)一艘观光游船从港口A以北偏东60°的方向出港观光,航行80海里至C 处时发生了侧翻沉船事故,立即发出了求救信号,一艘在港口正东方向的海警船接到求救信号,测得事故船在它的北偏东37°方向,马上以40海里每小时的速度前往救援,求海警船到大事故船C处所需的大约时间.
(温馨提示:sin53°≈0.8,cos53°≈0.6)
27.(本题10分)如图1,P(m,n)是抛物线
2
1
4
x
y=-上任意一点,l是过点(0,2-)
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过点P作直线PH⊥l,垂足为H.
【探究】
(1)填空:当m=0时,OP=,PH=;当m=4时,OP=,PH=;【证明】
(2)对任意m,n,猜想OP 与PH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应用】
(3)如图2,已知线段AB=6,端点A,B在抛物线
2
1
4
x
y=-上滑动,求A,B两点到直
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G
B C
A D
E
F
O x
y
P(m,n)
O x
y
B
A
28.(本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4)(2(8
-+=
x x k
y (k 为常数,且0>k )与x 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经过点B 的直线b x y +-
=3
3
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D.
(1)若点D 的横坐标为-5,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有点P ,使得以A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求k 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设F 为线段BD 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AF ,一动点M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F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F ,再沿线段FD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D 后停止.当点F 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