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本)A答案

合集下载

专升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答案

专升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专升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08050850[题型]:单选[分数]:21.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A.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B.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C.不一定D.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答案:D2.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B.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C.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D.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答案:A3.下列关于剪力墙结构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构件为剪力墙B.短肢剪力墙受力性能不如普通剪力墙C.结构设计时,剪力墙构件即可抵抗平面内荷载,也可抵抗平面外荷载D.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弯曲型答案:C4.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小于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时,其底部剪力应按下列何值取用?()A.至少按85%取用B.按90%取用C.至少按75%取用D.至少按80%取用答案:D5.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A.防止使人们惊慌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防止结构倒塌D.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答案:D6.大型博物馆,幼儿园、中小学宿舍的抗震设防类别是()A.重点设防类B.特殊设防类C.适度设防类D.标准设防类答案:A7.洞口较大,且排列整齐,可划分墙肢和连梁的剪力墙称为()A.整体墙B.联肢剪力墙C.壁式框架D.不规则开洞剪力墙答案:B8.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高度为H=40m高层建筑结构,哪种结构类型的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最大。

()A.框架—剪力墙结构B.剪力墙结构C.框架结构D.三种类型的结构一样大答案:C9.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C.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答案:D10.由密柱深梁框架围成的结构体系称为()A.剪力墙结构B.框筒结构C.框架结构D.框架-剪力墙结构答案:B11.对框架柱延性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剪跨比B.轴压比C.纵筋等级D.箍筋配置答案:C12.一般住宅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题目及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题目及答案

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A、结构类型和结构总高度D、地震烈度有关。

2、重力荷载代表值中可变荷载组合值的组合系数是A、雪载取0.5 C、书库等库房取0.8 D、楼面荷载取0.5。

3、≥150m高层剪力墙结构剪力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并不小于底部两层层高。

4、高层建筑立面不规则包括A、竖向刚度不规则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D、楼层承载力突变5、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高层建筑应该A、高度≤40米 C、质量和刚度没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D、以第一振型和剪切变形为主。

6、减少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B、控制结构的高宽比 C、设计平面成正方形 D、设计密柱深梁。

7、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有B、箍筋和纵筋配筋率D、剪跨比和轴压比。

8、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一般包括B、设置边缘构件C、控制轴压比D、限制高宽比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m,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m。

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170mm。

10、框架结构中反弯点高度比与A、层高B、层数、层次及层高变化C、上下梁线刚度比D、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1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控制最大层间位移的目的是A、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B、防止结构在常遇荷载下的损害C、确保在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D、力求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被损坏1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中,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反弯点高度不同B、D值法假定柱的上下端转角不相等D、反弯点法中D值需要修正13、高层建筑结构增大基础埋深的作用有A、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C、加强地基的嵌固作用,抵抗水平力,防止建筑物的滑移、倾斜,保证稳定性D、利用箱基等基础外侧墙的土压力和摩擦力,使基底的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14、8度地震区某高度75m的高层建筑,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不应该组合的项是C、竖向地震作用15、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二、判断题1、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纪纪验算中,引入抗震调整系数γRE 含义是考虑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可靠度可以略微降低。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哪种结构体系?A.钢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混合结构D.木结构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A.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B.美观性、功能性、经济性C.安全性、美观性、经济性D.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3、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地震效应?A.水平地震效应B.竖向地震效应C.扭转地震效应D.水平地震效应、竖向地震效应和扭转地震效应4、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应如何考虑?A.以承载力为主,同时考虑位移和刚度要求B.以刚度为主,同时考虑承载力和位移要求C.以承载力和位移为主,同时考虑刚度要求D.以刚度和位移为主,同时考虑承载力要求5、高层建筑中的框架结构,其柱网布置应满足哪些要求?A.双向对称布置,横向抗侧力构件应对称B.横向抗侧力构件应连续,纵向抗侧力构件应贯通C.框架的角柱应采用双向约束框架柱D.以上均是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高层建筑的定义是建筑高度大于______的建筑。

2、高层建筑结构按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三个水准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4、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______。

5、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结构具有哪些特点?______。

6、高层建筑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哪些特点?______。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些建筑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繁荣和多元化,也对其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理解并掌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用性。

这需要对力学原理、地质条件、材料特性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的高层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2、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的计算通常采用()方法。

A 静力计算B 动力计算C 经验公式D 风洞试验3、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主要是为了控制()。

A 结构的稳定性B 居住者的舒适度C 结构的经济性D 建筑的外观4、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柱子具有足够的()。

A 强度B 刚度C 稳定性D 延性5、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A 承担竖向荷载B 承担水平荷载C 协调墙肢变形D 增加结构刚度6、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以下哪种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承载力较高的情况?()A 筏板基础B 桩基础C 独立基础D 箱型基础7、在地震作用计算中,高层建筑通常采用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是()。

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均可8、以下哪种因素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影响较大?()A 建筑高度B 建筑形状C 结构材料D 填充墙布置9、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内力计算可近似采用()方法。

A 分层法B 反弯点法C D 值法D 弯矩二次分配法10、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 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C 不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D 可以不进行抗震设防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荷载有_____、_____、_____等。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_____%时,按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3、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其_____、_____等因素确定。

4、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_____级。

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6、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与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9春地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

19春地大《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标准解答:(单选题)2: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标准解答:(单选题)3: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标准解答:(单选题)4: 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A: 三水准两阶段B: 三水准三阶段C: 两水准三阶段D: 单水准单阶段标准解答:(单选题)5: 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A: 弯曲型B: 剪切型C: 弯剪型D: 复合型标准解答:(单选题)6: 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分析方法。

A: 材料力学分析法B: 连续化方法C: 壁式框架分析法D: 有限元法标准解答:(单选题)7: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A: 框架结构B: 板柱结构C: 剪力墙结构D: 框支剪力墙标准解答:(单选题)8: 计算框架结构梁截面惯性矩I时考虑楼板影响,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

A: 2I0B: 1.5I0C: 1.2I0D: I0标准解答:(单选题)9: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标准解答:(单选题)10: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C: 不低于两层层高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标准解答:(单选题)1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本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本科

一、单选( 每题参考分值2.5分 )1、不可作为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是()。

A. 暗柱B. 端柱C. 构造柱D. 翼墙错误:【C】2、抗震设计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需要调整时应取0.2Vo 和1.5Vf,max二者的()。

A. 和B. 较大值C. 较小值D. 乘积错误:【C】3、为体现“强柱弱梁”原则,三级抗震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A. 1.1倍B. 1.2倍C. 1.3倍D. 1.4倍错误:【C】4、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横向剪力墙布置符合要求的是:()A. 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楼梯、电梯及端部附近,但不应设置在平面形状变化的地方B. 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处及恒载较大的地方C. 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楼梯电梯间,但不应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及平面形状变化的地方D. 宜均匀对称地设置在楼电梯间及平面形状变化处,但不宜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错误:【B】5、哪类结构应进行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A. 高层住宅建筑;B. 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C. A级高度高层建筑;D. 平面布置不均匀的高层建筑。

错误:【B】6、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时,假设框架柱的反弯点在()。

A. 柱半高处B. 柱顶C. 柱底D. 底柱在2/3高,其它柱在半高处错误:【D】7、随高度增加,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侧移增加较内力增加()。

A. 一样B. 更慢C. 更快D. 无规律错误:【C】8、哪类房屋宜进行风洞试验判断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A. 平面形状或立面形状复杂的结构B. 甲类建筑C. 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错误:【A】9、抗震框架梁端截面必须配置受压筋形成双筋截面,其中二级框架梁端截面受压筋与受拉筋之比为()。

A. 大于等于0.3B. 大于等于0.5C. 小于等于0.3D. 小于等于0.5错误:【A】10、在原框架结构中增加了若干榀剪力墙后,此结构是否安全可靠?()A. 整个结构更安全;B. 上部楼层中的原框架有可能不安全;C. 下部楼层中的原框架有可能不安全;D. 整个结构均不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习题解答土木工程学院二0一二年秋Chap11、高层建筑定义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划为高层民用建筑。

1)层数大于10层;2)高度大于28m;3)水平荷载为主要设计因素;4)侧移成为控制指标;5)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不可忽略;2、建筑的功能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骨架。

其功能为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承受其上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下,完成预期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耐久性以及突发事件中的整体稳定功能。

3、高层按结构体系分类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构件的组成方式。

从结构体系上来分,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挂结构及巨型框架结构等。

Chap 21、为什么活荷载的不考虑不利布置?计算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一般不考虑楼面及屋面竖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是按满布考虑进行计算的。

其一,在高层建筑中各种活荷载占总竖向荷载的比例很小,尤其对于住宅、旅馆和办公楼等,活荷载一般在1.5~2.5kN/㎡范围内,只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20%,因此活荷载不同的布置方式对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很小;其二,高层建筑结构是个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层数与跨数多,不利分布的情况复杂多样,计算工作量极大且计算费用上不经济,因此,为简化起见,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按满布方式布置作内力计算后再将框架梁的跨中弯矩乘以1.1~1.3的放大系数。

2、高层建筑结构抵抗水平力的构件有哪几种?各种构件有哪些类型(1)有:梁、柱、支撑、墙和筒组成;(2)梁: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钢骨(型钢)混凝土梁;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钢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支撑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等;墙:实体墙、桁架剪力墙;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等;筒有:框筒、实腹筒、桁架筒、筒中筒、束筒等;3、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1)、结构体系的确定:按:高度、风荷载、地震作用;功能、场地特征;经济因素、体型等因素确定采用以下结构体系;(2)、构件的布置(3)、对构件截面进行初选;4、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1、风荷载的确定:大多数建筑(300m 以下)可按荷载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少数建筑(高度大、对风荷载敏感或有特殊情况者)还要通过风洞试验);规范规定的方法:0k z s z w βμμω=z β--基本风压;s μ--风载体型系数;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β--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2、地震荷载分为: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抗震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按照反应谱方法计算地震作用,少数情况需要采用时程分析进行补充;5、减少高层建筑温差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减少温差影响的综合技术措施主要有:(1)采取合理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避免截面的突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答案 (沈蒲生)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答案 (沈蒲生)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后答案 (沈蒲生)(文档1)一:前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各种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需要设计师在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施工技术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详细指导,以便设计师能够准确、科学地进行设计工作。

二:设计要求1. 建筑结构安全性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是确保建筑安全。

设计师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安全设计,包括承载能力、抗震性能、防火性能等方面的考虑。

2. 施工工艺要求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相对复杂,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率,设计结构时要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

3. 节能环保要求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三:设计内容1. 建筑结构形式选择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筒体结构、网壳结构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性质和功能要求,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2. 结构布置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需要考虑到空间利用效果和施工工艺要求。

设计师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 结构荷载计算高层建筑的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详细了解建筑的使用情况和荷载特点,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荷载计算。

4. 结构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是设计过程的核心内容。

设计师需要运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进行结构的全面分析和设计。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图纸;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报告;3. 高层建筑结构材料选型表;4.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结构安全标准 - 国家标准GB 50010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求和技术规范。

2. 结构荷载标准 - 国家标准GB 50009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荷载计算方法和荷载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试题纸(A卷)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本) 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题分15 15 20 30 20 100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由梁、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全部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由它承受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结构。

2. 我国房屋建筑采用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 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它们与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的刚度有关。

4. 在任何情况下,应当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有足够抵抗倾覆的能力。

5. 当高层结构高度较大,高宽比较大或抗侧则度不够时,可用加强层加层,加强层构件有三种类型:伸臂、腰桁架和帽桁架和环向构件。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框架结构可以采用横向承重、纵向承重,但不能是纵横双向承重。

(×)
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
3.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抗侧力结构体系,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可忽视。

(×)
4. 为了避免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房屋建筑可设置沉降缝。

(×)
5. 抗震概念设计中,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两侧梁达到受变承载力时对应的核芯区的剪力。

(√)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最大适用高度:(A)
A. 55
B. 45
C. 60
D. 70
2. 钢结构框架房屋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下适用的最大高度:(B)
A. 110
B. 90
C. 80
D. 50
3. 按照洞口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将剪力墙划分类别,但不包括:(D)
A. 整体墙
B. 联肢墙
C. 不规则开洞剪力墙
D. 单片墙
4. 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不包括:(D)
A. 最大正弯矩
B. 最大负弯矩
C. 最大剪力
D. 最大轴力
5. 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在抗震设计时,不小于:(C)
A. 200mm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四、简答题(第一题10分,其它每题15分,共55分)
1. 工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避免设置伸缩缝?
工程中采取下述措施,可避免设置伸缩缝:
(1)设后浇带。

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收缩量的大部分。

施工时,每30~40m间距留出800~1000mm宽的施工后浇带,暂不浇筑混凝土,两个月后,混凝土收缩大约完成70%,再浇筑缝内混凝土,把结构连成整体。

可以选择气温较低时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因为此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处于收缩状态。

后浇带内钢筋要采用搭接接头,使两边混凝土自由伸缩。

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可以曲折而行。

(2)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减小温度和收缩裂缝的宽度,并使裂缝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集中裂缝。

(3)顶层采取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房屋结构顶部温度应力较大,采取隔热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温度应力;混凝土外墙设置外保温层是减小结构受温度影响的有效措施。

(4)高层建筑可在顶部设置双墙或双柱,做局部伸缩缝,将顶部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来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小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

2. 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方法?
为了实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采取二阶段方法。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时,就要按有利于抗震的做法去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然后进行抗震计算及抗震构造设计。

在这阶段,用相应于该地区设防列席的小震作用计算及抗震构造设计。

在这阶段,用相应于该地区设防烈度的小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构件内力,并进行结构变形验算,用极限状态方法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按延性和耗能要求进行截面配筋及构造设计,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虽然只用小震进行计算,但是结构的方案、布置、构件设计及配筋构造都是以三水准设防为目标,也就是说,经过第一阶段设计,结构应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

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一些重要的或特殊的结构,经过第一阶段设计后,要求用与该地区设防烈度相应的大震作用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检验是否达到了大震不倒的目标。

大震作用下,结构必定已经进入弹塑性状态,因此要考虑构件的弹塑性性能。

如果大震作用下,结构必定已经进入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检验是否达到了大震不倒的目标。

大震作用下,结构必定已经进入弹塑性状态,因此要考虑构件的弹塑性性能。

如果大震作用下的层间变形超过允许值(倒塌变形限值),则应修改结构设计,直到层间变形满足要求为止。

如果存在薄弱层,可能造成严重破坏,则应视其部位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处理,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3. 什么是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
结构设计时,是分别按各个构件进行内力组合,而且是针对各构件控制截面进行组合,获得控制截面上的最不利内力作为该构件的配设计依据。

控制截面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

对于框架梁或连梁,两个支座截面及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短连梁只有支座截面为控制截面);对于框架柱或墙肢,各层柱(墙肢)的两端为控制截面。

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为最大正弯矩及最大负弯矩,以及最大剪力;跨中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为最大正弯矩,有时也可能出现负弯矩。

柱(墙)是偏压构件。

大偏压时弯矩愈大愈不利,小偏压时轴力愈大愈不利。

因此要组合几种不利内力,取其中配筋最大者设计截面。

可能有四种不利的M、N内力:
M及相应的N;

max
N及相应的M;

max
N及相应的M;

min
④M较大及N较大(小偏压)或较小(大偏压)。

柱(墙)还要组合最大剪力V。

应当说明的是,在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时,经过振型组合方法求出的内力M、N、V 都不是“相应”的,并不同时发生,上述几种不利内力,是从概率统计意义上的不利内力。

4. 对于框架及剪力墙而言,采用何种假定把空间结构简化为平面结构而使计算大大简化?
(1)一片框架或一片剪力墙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因而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方向的结构不参加受力。

(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因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可作刚体平移或转动,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互相联系并协同工作。

5. 为了实现延性剪力墙,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哪些原则?
(1)强墙弱梁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使塑性变形和耗能分荼于连梁中,避免因墙肢过早屈服使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一层而形成软弱层或薄弱层。

(2)强剪弱弯
侧向力作用下变形曲线为弯曲型和弯剪型的剪力墙,一般会在墙肢底部一定高度内屈服形成塑性铰,通过适当提高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相邻范围的抗剪承载力,实现墙肢强剪弱弯、避免墙肢剪切破坏。

对于连梁,与框架梁相同,通过剪力增大系数调整剪力设计值,实现强剪弱弯。

(3)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
与钢筋混凝土柱相同,轴压比是影响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限制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的轴压比、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

(4)加强重点部位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是其重点部位。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中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其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的两层的高度及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1/8二者中的较大值。

除了适当提高底部加强部位的抗剪承载力、限制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的轴压比外,还需要加强该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对一级剪力墙还需要提高其抗弯承载力。

这些措施对于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非常有用。

(5)连梁特殊措施
普通配筋的、跨高比小的连梁很难成为延性构件,对抗震等级高的、跨高比小的连梁采取特殊措施,使其成为延性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