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论文
重症监护室风险管理论文

重症监护室的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42-02【摘要】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对患者、工作人员等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属于高风险科室。
为了杜绝事故、规避风险,需要不断地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风险管理1 风险因素分析1.1 管理因素管理者对存在的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缺乏对问题的跟踪管理;护理人员编制紧张;科内督察不到位导致制度不落实、护理常规不掌握、职责不明确等。
1.2 患者疾病的危险性和复杂性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危重、大手术病人多、病情变化快、观察难度大,随时有生命危险科室。
1.3 护理人员因素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难以预知病情的进展和潜在的隐患,安全意识淡薄,护士压力大,职业倦怠率高,急救设备操作流程不熟练,不规范的护理书写,导致各种严重后果的发生。
1.4 风险告知不及时操作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少,如危重患者在插胃管、吸痰时都有可能发生呼吸骤停;吞咽反射迟钝的患者导致吸误;在检查搬运过程中有突发脑疝的可能。
2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2.1 修订管理预案和健全护理标识2.1.1 制定安全管理预案护理部制定的查对、分级护理、交接班等核心制度5项;腕带的使用、转运交接流程、输血操作流程等关键流程10项;预防烫伤、跌倒、导管滑脱、自杀、压疮等的应急预案;输血、输液反应、停电、停水、停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6项。
2.1.2 建立安全护理标识将各种警示牌置于床单位醒目处、每一张病床均配备护栏,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完好,外出检查有人陪同,建立各种警示标志。
2.2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2.2.1 风险预案的学习安全手册人手一份,每月循环学习,护士长通过晨会提问、现场模拟等形式要求护士熟练应对,时刻强化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HO S P I T A L O P E R A T I O N 医院运营[作者简介]陈晓丹(1983.5-),女,河南郑州人,本科,主要从事ICU 护理。
医院出现的医疗风险指的是在医护人员进行医疗的过程中,对病人构成了医疗侵权行为,所承担的经济赔偿或者法律责任所产生的风险。
而医院的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制定及完善防治措施,应用合理的手段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的几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ICU 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ICU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强化护理措施,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水平。
1临床资料在该研究中,选取该院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段内,ICU 病房接收的90例重症患者为例,在这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女性患者43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为44岁。
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如下:参与护理的工作人员共有32人,其中3名为主管护师,6名护师,23名护士。
其中9名护理人员为专科学历,18名护理人员为本科学历,5名护理人员为本科以上学历。
2分析ICU 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2.1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与防范意识ICU 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的时候,未重视医疗文件的处理工作,护理记录存在较多的缺陷。
如果进行法律程序,对护理记录进行鉴定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2.2不规范的护理记录ICU 接收的病人多数为接受重大手术或者病情严重的病人,护理的记录单内应包括的内容为呼吸支持、生命体征以及各类相关的参数等。
因为ICU 病房的护理人员负责的工作较为繁琐,时有发生护理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进行记录或者并没有完善记录的情况,使得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及时性与真实性。
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同样会出现举证困难的问题。
2.3ICU 患者病情变化较复杂ICU 病房的患者病情较严重,由于疾病发展或变化而出现严重后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医护工作人员已尽最大努力,但是部分患者或者家属经常都会误认为是医疗事故。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风 险管理在 I O U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研 究
隗 艳
北 京航 天 中心 医院神 经外科 , 北京 1 0 0 0 4 9
【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 I C U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 0 1 4 年 1月至 2 0 1 7年 1月在本科室 I C U 就诊 的 8 2例
理的 4 1 例 患 者设 为 对 照 组 , 将 2 0 1 5年 7月 至 2 0 1 6年 1 2月
护理质量 ( 护理态度 、 责任心 、 沟通能力、 应急能力 、 护理 书 写和操作过程) 评分, 护理风险率 、 差错率、 投诉率和满意率 。
l _ 4 统 计 学 方 法
实施 护理风险管理 的 4 1 例患者设 为观察组 。其 中观察组 男
4 ) 护理 调控 风险管理 : 制定 针对 性 的风 险管 理训 练计划 , 强 化 理论 知识 及考核指标 , 每个月对护理人 员进行风 险管理教 育, 提升护理人员处 理应 急反应 的能 力 , 将 考核 成绩 同绩效 联 系在一起 , 提升 I C U 护士对风 险管理 的重视程 度 ; 5 ) 提高
的风险管理质量 , 及时 、 准确整顿和改 正已经 出现的问题 , 做
I C U是 高危 患者的集 聚地 , 患者病情 重 , 发 展速度快 , 并 发症发生几率高 , 任何 护理环节的疏漏都 有可能导致严 重护 理安全 事故的发生 [ 4 。常规 I C U 护理管 理在风险控 制方面 无显著性帮助L 5 。护理风 险管理通 过风险识别 、 风 险时问预 防等提 高护理质 量 , 降低风险事件 的发生率 。本研 究 中观察 组护理 态度 、 责任 心 、 沟通能 力 、 应 急能力 、 护 理书写 和操作 过程评分均 显著高于对 照组 ( P< o . 0 5 ) 。表 明护理 风险 管 理 可有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风险管理 , 对提高护士对风 险管
浅析风险管理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风险管理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患者多伴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以及哮喘等症状。
另外,肺癌也是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年龄较高,潜在风险更高。
因此,临床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还尽可能避免由于技术缺陷、护理分配差错导致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影响因素;措施1引言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接诊患者一般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且老年患者比例相对较高,某些疾病还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所使用的仪器多且复杂,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易引发纠纷,因此,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
如何合理地提升护理质量并在最大限度内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是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风险管理的意义护理风险具体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由于较多因素而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护理过程是相对谨慎小心的过程,稍有失误就会出现护理风险,这种风险在护理的每个环节中均有发生的概率。
参照公开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更高。
基于入院患者自身的因素,如年龄高、病情严重及承受疼痛能力较弱等,将导致心率或呼吸频率异常,加重护理风险,进一步加剧临床上紧张的医患关系,与此同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因此,有必要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3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3.1护理环境的影响医院护理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局会影响到护理效果,如地面湿滑、空气质量不达标、患者自理能力较差等因素,以及为了避免患者坠床的护栏会阻碍患者的行动。
而周围环境如果过于喧哗,无法保持足够的安静,患者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护理效果。
3.2药物的影响药物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用药错误、用药无效、药物配备不当、药物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风险高的工作。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预防和最小化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危重症患者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和治疗。
以下是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风险评估:护理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生命体征、器官功能、药物使用等因素。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所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患者安全: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危重症患者中,安全风险较高,可能涉及到意外伤害、感染、药物错误等。
护士应严格遵循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情况,避免给予错误的药物或剂量;保持患者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操作等。
3.营养管理: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问题,而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治疗方案。
护士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疼痛管理: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各种疼痛性操作或接受强烈疼痛的治疗,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患者的疼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策略。
这包括合适的镇痛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整,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的应用,以及定期疼痛评估等。
5.意外伤害预防:危重症患者常常需要插管、腹腔穿刺等操作,而这些操作可能引发患者的意外伤害。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识别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
例如,护士可以使用专门的操作器械和技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给予必要的镇静剂和镇痛剂,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抵抗。
6.治疗效果监测: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1. 引言1.1 概述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
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病情危急,需要接受密切监护和护理。
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在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护士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更是至关重要,因为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发生危急情况。
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全面评估和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运用及其运用价值,希望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运用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系统性地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失误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团队的协作和配合,促进病房内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
这对于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运用,对于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的现状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收治危重病人的医疗部门,是医院内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在重症监护室中,护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重症监护室病人多为重症患者,病情复杂、病情急重,护理难度大。
重症监护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高超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负责治疗危重病人,是病人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在重症监护室中,护士是卫生医疗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护士的护理管理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重症监护室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改善护理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就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进行浅论。
一、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的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医疗机构的护理活动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和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过程。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和成本,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1. 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在重症监护室中,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异常繁重,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潜在的护理风险,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2. 降低医疗事故风险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的部门之一,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
通过对医疗事故的管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保障病人的安全。
3.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高度紧张和高压的工作环境,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士有效地识别和控制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改善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利于保持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和效率。
4. 保障病人的权益和安全5. 降低医疗成本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

浅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内重症患者最常用的护理场所之一,它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和医疗服务,用于治疗和监护那些生命体征不稳定,高度依赖生命支持设备的患者。
在这样高风险的环境中,护理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识别、评估、减少和控制可能给患者、护理人员和机构带来危害的因素。
在ICU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性,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和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
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ICU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对严重疾病、复杂情况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系统性地识别患者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感染、药物反应、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提前预知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和减少危害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在ICU护理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往往十分迅速,需要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控制和恢复。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可以全面地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和潜在风险,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这样可以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措施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和完善制度机制。
在ICU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复杂的患者情况和严格的医疗标准,需要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和操作程序。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系统性地识别和评估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有助于发现工作流程中的漏洞和瓶颈,为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
可以对医疗机构的护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进行全面评估,为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风险管理的理念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方法将实验设计为两组,实施风险管理前的重症监护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的重症监护管理为实验组,分析比对两组出现的护理缺陷和患者满意度,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二者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实施风险管理,对预防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重症监护;管理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8-01
重症医学科(icu)是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其综合了新型医疗设备、医疗护理专业技术和医院先进管理的优点,建立的直接目的是提升医疗质量,为需要救治的危重病人提供及时而迅捷有效的治疗和护理[1]。
现代医学技术日趋完善,使得icu承担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监护工作,能及时有效地管理好icu中的风险因素,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icu中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防范对策,进行合理管理,以便有效防止和避免发生护理风险,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全院共有护理人员
558名,其中男性39名,女性519人;护理人员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31.4±5.6)岁。
医院共有病床总数820张,每日收治患者数量平均约1000例,其中危重患者占到10%-15%,多集中在icu。
1.2研究方法
1.2.1制度的完善及培训针对icu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制订并完善相应防范制度,并对护理人员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
根据临床实践和管理需要,建立“icu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规范”、“icu危重患者压疮防治措施”、“icu危重患者诊治讨论制度”以及“危重患者用药安全管理规范”等相应的管理制度文件。
制度完善后,制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并分发到各个科室;由护士长负责组织培训,必须落实到每一名护理人员;在培训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icu危重患者护理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2]。
1.2.2识别和评估icu患者的护理风险经过几年的总结记录,发现在icu中患者的护理风险中,用药环节的风险比率较大,占到全部护理风险的67%左右,此类风险既包括了药物的录入、配制和使用方面的风险,也包含了精、麻及贵重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风险。
1.2.3针对icu护理风险的防犯措施
1.2.3.1落实配药及用药流程的改进针对用药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加强配药及用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改进,包括取药环节、收药环节、输入医嘱环节、打印治疗单环节、粘贴输液单环节、配药及用药环节等,均做到有效复核管理。
另外,对容易出现纠纷和差错
的环节进行改进,如避免危重患者因欠费缺少药物,在静脉输液时出现漏配漏输等情况[2]。
1.2.3.2加强icu患者的身体护理大多数icu患者因病症危急,均不同程度并发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症状,常出现大、小便失禁和长期卧床等情况,从而很容易引发压疮。
护理人员应根据“icu危重患者压疮防治措施”,根据不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的压疮评估工具,加强对icu患者的身体和皮肤进行护理。
1.2.3.3注意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对待患者要做到热情接待、细心护理、解释耐心、精心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采取虚心的态度进行征求意见,让患者能够配合进行护理治疗,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
1.2.3.4加强护士风险防犯意识培训在对护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中,通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掌握,并及时将各地医院有关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统计,并同大家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本院实际护理风险进行对照分析,加深护理人员的风险防犯意识。
另外,医院应当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后进行考核,以验证其掌握和履行程度,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度,提高护士防犯风险的意识和处理风险的能力[4]。
1.2.4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分别收集用药情况和压疮出现的患者例数,回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2009——
2010年)对照组和实施后(2011——2012年)实验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卡方进行检验。
2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常见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