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论语》的智慧 各单元测试题汇总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第一题论语中的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被尊称为“圣人”。
第二题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答案: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人记录下来的言行录。
第三题论语最早是由谁编纂成书的?答案:论语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子进行编纂。
第四题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什么?答案: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和行为示范。
第五题论语中的“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研究而时常温,不是很快乐吗?第六题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去做。
第七题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八题论语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子女的健康。
第九题论语中的“人不学不知义,不问不知耻”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研究就不了解道德,不思考就不知道羞耻。
第十题论语中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引人注目。
第十一题论语中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未能尽力帮助人,怎么可能去帮助鬼?第十二题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了解,也不生气。
以上是《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的简要内容介绍。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B. 学习并且经常忘记,不是很悲伤吗?C. 学习并且经常实践,不是很满足吗?D. 学习并且经常思考,不是很充实吗?答案:A二、填空题1.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是指_________。
答案:爱人2.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是“_________”。
答案:慎独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知道的事情要承认自己知道,不知道的事情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种诚实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知识。
2.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何意?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反映了孔子强调的自我修养和对他人的理解。
四、论述题1. 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答案: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描述非常丰富。
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人格典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仁、义、礼、智、信等。
君子追求的是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行为规范,他们以德行影响他人,以礼节约束自己,以智慧指导行动。
君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五、翻译题1. 请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成英文。
答案:When three people walk together, there must be one who can be my teacher.注意:以上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难度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怎么理解()(分)分
A、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B、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惜况不太会发生
C、
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A、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B、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C、
子路问政。曰:无倦。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佛教戒三毒,三毒指的是()。(分)分
A、
食、色、性
B、
贪、痴、狂
C、贪、Leabharlann 、痴D、贪、欲、妄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段话出自()。(分)分
Bx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C、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D.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13“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分
Ax
仁,人也,义,我也
B、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C、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B、
君子不重则不威
C、
君子克己复礼
D、
君子无友不如己者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关于______的观点。
答案:1. 孔子2. 学而3. 求知4. 述而5. 教育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一篇?A. 为政B. 学而C. 八佾D. 里仁答案:B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原则?A. 仁爱B. 忠诚C. 礼仪D. 智慧答案:A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利益B. 道德C. 权力D. 财富答案:B4.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字意思是?A. 反省B. 检查C. 省察D. 节约答案:A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卫灵公B. 雍也C. 述而D. 子罕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含义。
2. 解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含义。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哪些看法?答案:1.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之间可以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必在所有观点上都一致;而小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和谐。
2.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向优秀的人学习,并在看到不优秀的人时反思自己,以促进自我提升。
4.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而小人则常常忧虑和烦恼。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第一B. 为政第二C. 八佾第三D. 里仁第四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谦虚谨慎B.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C. 要不断学习D. 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二、填空题3.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学而第一”章。
4.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里仁第四”章。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四、论述题6. 根据《论语》中的观点,论述“仁”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五、翻译题7. 将以下《论语》中的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案例分析题8.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你如何运用《论语》中的思想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答案:一、选择题1. A2. D二、填空题3. “温故而知新”4. “君子喻于义”三、简答题5. 《论语》中“君子”通常指有德行、有修养、注重道德和礼仪的人,而“小人”则指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益。
四、论述题6. “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关爱。
在个人修养上,仁要求我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在社会交往中,仁则要求我们以礼待人,以和为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翻译题7.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
”六、案例分析题8. 作为管理者,可以借鉴《论语》中的思想,首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展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
其次,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再次,注重团队的道德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以此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篇:《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论语》十则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人不知而不yun()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 __(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 _(3)任重道远()____________ ___(4)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________ ___(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_(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_(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 _________(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 ________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思而不学则殆()D、择其善者而从之()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B、(2)(3)/(1)(4)C、(2)(3)/(1)(4)D、(1)(3)/(2)(4)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慕课《论语启蒙》考试题答案

• A.行政的大道理• B.教育学著作• C.快乐生活的心灵鸡汤• A.孔子的门人及门人的弟子• B.孔子门人的弟子• C.孔子的门人2.00/2.00• D.子思• A.为人• B.为学• C.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2.00/2.00• D.为政• A.仁学2.00/2.00• B.和• C.礼学• A.孔子2.00/2.00• B.王阳明• C.董仲舒• D.朱熹• A.情境式2.00/2.00• B.学习式• C.渐进式• D.实践式•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C.‘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2.00/2.00• D.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A.孔子的门人及门人的弟子称子• B.对孔子称子• C.惟独对有若与曾参两人以子称2.00/2.00• D.对孔子门人称子• A.亲民• B.安人• C.修己2.00/2.00• D.安百姓• B.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 C.半部《论语》治天下• D.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00/2.00• A.多闻多见2.00/2.00• B.年岁增长• C.生而知之• D.神启或神佑• A.黑格尔• B.雅思贝尔斯2.00/2.00• C.温克尔曼• D.赫尔德• A.百科全书式的书1.00/3.00• B.政治哲学著作1.00/3.00• C.人际关系学著作• D.伦理学著作1.00/3.00• A.为人1.00/3.00B.为学1.00/3.00• C.统治工具• D.为政1.00/3.00• C.爱人1.00/3.00• D.仁民爱物1.00/3.00仁的具体体现有• B.知、勇、仁0.75/3.00• C.温、良、恭、俭、让0.75/3.00• D.恭、宽、信、敏、惠0.75/3.00• A.举直错诸枉1.00/3.00• B.先有司1.00/3.00• C.思不出其位D.举贤才1.00/3.00二、一以贯之:仁学的法典化解释第三、四、五讲部分测验• A.博爱• B.至诚• C.忠恕2.00/2.00• D.仁义• A.“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 B.礼贤贤人肃然起敬2.00/2.00• C.“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 A.礼• B.美德2.00/2.00• C.义• D.知• A.韩愈• B.王弼2.00/2.00• C.孟子• D.朱熹• A.要求通过教育来培养• B.归结于礼的约束和导向• C.内向消融在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人与人的情感团契之中2.00/2.00• D.认为这是人天生所具有的• A.礼待父母2.00/2.00• B.愚忠• C.愚孝• D.不违背父母意志八》)其中曾子提出了对君子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得分/总分• A.把年幼的君子托付给他• D.出仕从政,承担国家重任2.00/2.00• A.义利观• B.博爱观• C.天道观• D.仁者爱人的情怀2.00/2.00• A.君子立志于大道追求2.00/2.00• B.君子据守于道德追求• C.君子游习于六艺之中• D.君子依循于仁义精神高境界为:• A.乐之2.00/2.00• B.习之• C.知之• D.好之• A.色难2.00/2.00• B.能养• C.父母在,不远游• D.几谏• A.互动式教育思想• D.案例式教育思想上》)这继承了孔子的以下为政思想(应该选D)• A.无为而治0.00/2.00• B.以道事君• C.子帅以正• D.为政以德想• A.道德教化2.00/2.00• B.德主刑辅• C.以法治国• D.亲君子,远小人• A.恭,宽,信,敏,惠。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说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3. 下列哪句话不是孔子所说?A. 君子和而不同B. 小人同而不和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A. 不生气不启发B. 不努力不启发C. 不愤恨不启发D. 不着急不启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
答案:学习的重要性2. 孔子提倡的“仁”是指________。
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________。
答案:人生不同阶段的修养目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含义?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
2.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知识的理解不如对知识的热爱,而对知识的热爱又不如在知识中找到乐趣。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3.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指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朋友的诚信、对晚辈的慈爱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孔子的“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5 /3.00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0.75 /3.00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0.75 /3.00 D.恭、宽、信、敏、惠
0.75 /3.00
正确答案: A、B、C、D 你选对了
5 多选 (3 分)
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的核心思想为 A.礼
B.仁 2.00 /2.00
C.礼仁一体
D.和
正确答案: B 你选对了
6 多选 (3 分)
《论语》中对孔子的门人称子的有 A.有若
0.75 /3.00 B.曾参
0.75 /3.00 C.冉有
0.75 /3.00 D.闵子骞
0.75 /3.00
正确答案: A、B、C、D 你选对了
4 单选 (2 分)
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其中君 子儒
A.为己
B.为人
C.谋道 2.00 /2.00
D.求利
正确答案: C 你选对了
5 单选 (2 分)
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2.00 /2.00
正确答案: D 你选对了
6 单选 (2 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 其 中的“无违”是指
A.为己之学 2.00 /2.00
B.古代学问
C.为人之学
D.当代学问
正确答案: A 你选对了
2 单选 (2 分)
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这是否反映了孔子为学目的真实思想
A.部分反映 2.00 /2.00
B.完全反映
1.00 /3.00 B.仁
1.00 /3.00 C.勇
1.00 /3.00 D.信
正确答案: A、B、C 你选对了
9 多选 (3 分)
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特质有 A.和而不同
1.00 /3.00 B.比而不周
C.杀身成仁 1.00 /3.00
D.中庸 1.00 /3.00
正确答案: A、C、D 你选对了
1.00 /3.00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0 /3.00 C.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00 /3.00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正确答案: A、B、C 你选对了
第五周 《论语》真谛
本次得分为:13.00/13.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 为:2016-04-16,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 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中的“无友” 的意思是
A.没有朋友
B.毋友 2.00 /2.00
C.没有一个朋友
D.任何朋友
正确答案: B 你选对了
3 单选 (2 分)
子夏曰:“贤贤易色。”(《论语•学而》)的意思是 A. “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
0.00 /2.00 B.“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
7 多选 (3 分)
下列关于《论语》一书的说法是正确的 A.百科全书式的书
1.50 /3.00 B.政治哲学著作
1.50 /3.00 C.伦理学著作
D.人际关系学著作
正确答案: A、B 你选对了
8 多选 (3 分)
《论语》的主要内容有 A.为人
1.00 /3.00 B.为政
1.00 /3.00 C.为学
1.00 /3.00 C.听其言,观其眸子
D.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00 /3.00
正确答案: A、B、D 你选对了
5 多选 (3 分)
孔子提出的交友方法有: A.友也者,友其德也
0.75 /3.00 B.以文会友
0.75 /3.00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75 /3.00 D.忠告善道之
0.75 /3.00 B.出则弟
0.75 /3.00 C.谨而信
0.75 /3.00 D.泛爱众
0.75 /3.00
正确答案: A、B、C、D 你选对了
第四周 《论语》真谛
本次得分为:12.00/12.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 为:2016-04-16,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 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D.君子不局限于具体技艺 2.00 /2.00
正确答案: D 你选对了
8 多选 (3 分)
程子说读《论语》的境界有 A.全然无事者
0.75 /3.00
B.得一二句而喜者 0.75 /3.00
C.知好之者 0.75 /3.00
D.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0.75 /3.00
正确答案: A、B、C、D 你选对了
2 单选 (2 分)
孔子提倡的君子是相对于小人而言的,小人是指 A.小孩
B.卑鄙之徒
C.百姓 2.00 /2.00
D.身体矮小的人
正确答案: C 你选对了
3 单选 (2 分)
孔子较早提倡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指的是 A.修己
2.00 /2.00 B.安百姓
C.安人
D.亲民
正确答案: A 你选对了
正确答案: C 你选对了
3 多选 (3 分)
孔子提出的益友有 A.友善柔
B.友多闻 1.00 /3.00
C.友直 1.00 /3.00
D.友谅 1.00 /3.00
正确答案: B、C、D 你选对了
4 多选 (3 分)
孔子提出的知人途径有 A.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00 /3.00 B.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是一本什么性质的经典 A.快乐生活的心灵鸡汤
B.行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理
C.教育学著作
D.政治哲学 2.00 /2.00
正确答案: D 你选对了
4 单选 (2 分)
《论语》一书的主线在于 A.为人
B.为学
C.为政
D.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 2.00 /2.00
正确答案: D 你选对了
5 单选 (2 分)
1 单选 (2 分)
孔子提出的交友的主要目的是 A.相互利用
B.以文会友
C.以友辅仁 2.00 /2.00
D.无友不如己者
正确答案: C 你选对了
2 单选 (2 分)
孔子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其中“信”是指 A.知行合一
B.言必信,行必果
C.惟义是从 2.00 /2.00
D.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A.委托他代理国家政事
B.出仕从政,承担国家重任 2.00 /2.00
C.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而不屈服动摇
D.把年幼的君子托付给他
正确答案: B 你选对了
3 单选 (2 分)
孔子的义利观是: A.重义轻利
B.义利合一 2.00 /2.00
C.重利轻义
D.义利对立
正确答案: B 你选对了
4 多选 (3 分)
第二周 《论语》其书
本次得分为:15.00/17.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 为:2016-04-05,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 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 单选 (2 分)
曾子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是 A.忠恕
2.00 /2.00 B.仁义
C.至诚
D.博爱
正确答案: A 你选对了
2 单选 (2 分)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论语·宪问》)其中的“谷”是指
A.五谷丰登
B.谷物
C.引申为作官 2.00 /2.00
D.官员的俸禄
正确答案: C 你选对了
7 单选 (2 分)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的意思是 A.君子不是容器
B.君子不重视专门技艺
C.君子不关心具体技艺
0.75 /3.00
正确答案: A、B、C、D 你选对了
第六周 《论语》真谛
本次得分为:45.00/45.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 为:2016-04-16,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 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 单选 (2 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 问》)在这里孔子提倡的是
1 单选 (2 分)
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以直报怨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0 /2.00
正确答案: D 你选对了
2 单选 (2 分)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 节而不可夺。君子人与?君子也。”(《论语·泰伯篇 第八》)其中曾子提出了对君子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1.00 /3.00 D.统治工具
正确答案: A、B、C 你选对了
9 多选 (3 分)
《论语》中的仁主要指的是 A.仁民爱物
1.50 /3.00 B.博爱
C.兼爱
D.内心修养 1.50 /3.00
正确答案: A、D 你选对了
10 多选 (3 分)
仁的具体体现有 A.恭、宽、信、敏、惠
1.00 /3.00 B.温、良、恭、俭、让
10 多选 (3 分)
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1.00 /3.00 B.安人
1.00 /3.00 C.安百姓
1.00 /3.00 D.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 A、B、C 你选对了
11 多选 (3 分)
子日:“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其中的“中”是指 A.至德
B.平常
C.中和 1.50 /3.00
《论语》的智慧
慕课测试题汇总 20160509 第一周 《论语》其书
本次得分为:28.00/28.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 为:2016-03-31,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 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