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获得河南省高校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点一览表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点一览表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点一览表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1.教育学博士点: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学、科学教育学。
2.哲学博士点: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
3.心理学博士点: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4.政治学博士点:政治学、行政学。
5.法学博士点:中国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法学史。
6.经济学博士点: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
7.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8.社会学博士点:社会学、民族研究、社会工作。
二、管理学学科:1.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管理科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
2.工商管理博士点: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
三、数理科学学科:1.数学博士点: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
2.物理学博士点: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3.化学博士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4.生物学博士点:生物理论与数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生物技术。
四、信息科学技术学科: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雷达工程、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
3.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化。
4.系统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系统工程及智能控制、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五、土木工程与力学学科:1.土木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力学博士点:理论力学、应用力学。
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1.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表面工程、材料保护与可靠性、材料能源系统工程。
2.机械工程博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系统工程、制造及其自动化、运载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
3.工业工程博士点: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运营管理系统工程。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上海大学的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占地面积约为60500平方米。
学院秉承“高端教学、应用研究”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
学院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学位教育,开设各类管理学科专业。
本科教育设置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专业方向。
硕士和博士教育开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人力资源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M)等专业方向。
学院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一大批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教师们在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能力,他们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管理学院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
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提供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同时,学院与IBM、阿里巴巴、上海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设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创业创新课程。
学生在课程中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管理学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先进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体育设施。
学院还设有学生社团和学术研究团队,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为目标,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学院将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为国内外学生和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
河南大学知名校友名单

《河南日报》百年校庆专栏录选校友名单公示为迎接百年校庆,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学校计划在2011年年底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河南日报》开设河南大学百年校庆专栏,每周刊登两期人物介绍,共100期,主要介绍百年来曾经在我校工作、学习过的知名校友。
录选标准如下:1、在学校发展各重要时期有突出贡献的组织者、领导者;2、在河南大学各个时期学习与工作的造诣突出、成绩显著的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3、院系调整时期部分调出学者及合并学校部分知名校友;4、收录以过世校友为主,个别德高望重在世校友除外。
为广泛听取意见,现将录选名单(见附件)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于2011年11月30日之前反馈至党委宣传部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2011年11月24日附件:录选名单一、校长(20人)(一)本校校长(13人)1、林伯襄:首任校长,教育家,奠定了河南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
2、李敬斋:1918——1919年预校时期校长,1931年1月——5月河南大学校长。
他与许心武一起,对河大校园的整体规划作了调整和补充,奠定了明伦校区主题建筑的整体格局。
去台后,潜心研究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等。
著有《中华字源》、《八朝诗选》、《文字源流》等。
3、张鸿烈:1919——1922年预校校长,1922——1927年中州大学校长,1927年6月——1927年12月中山大学校长。
斋房、七号楼等是任期所建。
4、许心武:建筑学家。
1931年5月——1933年8月任河南大学校长。
他与李敬斋一起,对河大校园的整体规划作了调整和补充。
提出建筑大礼堂的动议并付诸实施。
筹建土木工程系,并亲自讲授水文学、大地测量及砖石结构学3门课。
延揽名师,使河南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了兴旺发达时期。
5、刘季洪:南大门的修建者,“七七”事变后积极支持师生抗日,并组织河南大学南迁,接受东北大学师生来校借读。
6、王广庆:1938年10月至1944年10月,抗日战争流亡办学时期的艰苦岁月任校长六年,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都取得优异成绩,1942年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
有管理学博士点的学校

有管理学博士点的学校简介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授予点,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管理学的学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中国拥有管理学博士点的学校,为有意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的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设立了经济学、管理学博士点,并且在这两个领域都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学校的管理学博士点涵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决策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教育机构,也设立了管理学博士点。
该校的管理学博士点涵盖了组织和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金融与投资管理、战略与创新管理等多个方向。
清华大学在管理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和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是具有管理学博士点的重要高校之一。
该校的管理学博士点涵盖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和会计、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的管理学领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有卓越的表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平台。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管理学博士点。
该校的管理学博士点涵盖了组织与战略管理、市场与行销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多个方向。
中山大学在管理学领域具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作为我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也设有管理学博士点。
该校的管理学博士点涵盖了企业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向。
武汉大学在管理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学术声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学术氛围。
结语以上所述只是对拥有管理学博士点的学校进行的简要介绍。
中国的高校中,还有许多其他学校也设有管理学博士点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
如果你有兴趣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建议你多了解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和研究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研究兴趣的学校和导师,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南省十大实力最强大学排名情况如何

河南省十大实力最强大学排名情况如何想去河南省读大学的孩子,可要首先了解河南省各个大学的排名情况,以便于你更好的找到合适的大学哦。
下面是分享的河南省十所实力大学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十所实力大学排行一、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惟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惟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具有推荐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的资格。
学校建有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3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5.05亿元,校园面积6493亩,图书馆藏书778.3万余册,建有郑州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13种学术期刊。
有两院院士35人,长江学者等项目人选37人。
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6个。
河南省十所实力大学排行二、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东北隅。
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20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
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简介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
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
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八十九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设有生命科学和化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承办单位、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馆藏图书295万册。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概况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山东纺织工学院1981年创建的管理工程系,1982年开始招收的“工业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
1993年9月开始招收“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98年“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划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
2000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6月单独组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近年来,在学校、商学院和管理学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由建系之初的只有一个本科专业、10名教职工(2名博士)、一个专业实验室、一个硕士点、一个夜大专科专业,发展到目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学人员31人,其中教师28人,实验系列人员3人,教授2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在职攻读博士3人。
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工程专业硕士点,4个专业实验室,一个山东省自学主考专业,4个夜大本专科专业。
成为商学院整体实力最强的系之一,也是青岛大学整体实力比较强的一级学科之一。
1 “十一五”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奋斗目标是:使我校管理与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具体目标如下:建设好本科专业: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系学科发展的立足点。
在“十一五”期间,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成校级品牌专业,并争取成为省级品牌专业;把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按校级特色专业标准进行建设。
到2010年在校本科生数稳定在1000名左右。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十一五”期间,除了继续办好目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和物流工程硕士点以外,再申报一个科学硕士点和1工程硕士点,使得研究生在校数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努力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条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3所行政管理博士点学校之一

23所行政管理博士点学校之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
学院成立以来,融入于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清华大学汇集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融合并继承培养高级人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这些优越条件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成立以来,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申报,大型国际会议的有序举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的不断延续,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学院在本学科领域的声誉与影响。
同时,一门门精品课程陆续开设,一项项重点科研项目相继启动,一届又一届学术型研究生和MPA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充实到教研岗位的第一线,全院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共同走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曲折,并在不懈的耕耘中开始收获,为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1996年--成立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正式出刊--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97年--承担香港金融、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取得丰硕成果,受到有关单位的关注--在香港回归期间,中央电视台对清华大学香港技术产业研究作了系列报道--《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四期作为香港问题研究专集1998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成立公共管理系1999年--成立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00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和21世纪发展研究院基础上,成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获批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试点工作--经过筹备图书资料中心对学院师生开放2001年--出版《清华大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教育部委托进行“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研究--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转入公共管理学院2002年--首届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成立电子政务实验室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公共管理评论》创刊号出版--成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成立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并聘请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府学院案例项目主任霍华德•哈索克先生担任案例中心顾问--学院院馆“伍舜德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学院科研机构调整成6个常设研究所,分别为:政府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国情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经过筹备政府文献中心成立--首届高级公共管理硕士(MPA-E)班开课--公共管理学科首批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成立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2006年--成立清华大学科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7年--启动SENS平台建设∕SPPM系统建设研究领域:公共政策政府管理非政府管理国际战略与发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1年12月成立,罗豪才教授任学院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中普,男,196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现任安阳工学院校长。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先后获得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200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短期学习。
任中普教授长期在高校工作,致力于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二板市场风险控制机制、证券市场审计机制、教师评价和培训模式等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在《科研管理》、《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2篇被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编教材2部。
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2项成果分别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河南省发展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河南省教学改革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