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新闻

合集下载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一、填空1.《向导》的首任主编是蔡和森。

2.《中国青年》的首任主编是恽代英。

3.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叫红色中华通讯社。

4.巴黎和会中唯一的中国记者是胡政之。

5.“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

6.外国人在我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7.人类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口头传播。

8.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是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

9. 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于1835 年创建于法国。

10.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9月3日创办的《太阳报》。

11.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2.《国闻报》是严复创办的报纸。

1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先驱》。

14.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5.《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16.邓小平主编过的军队报纸是《红星》。

1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主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华日报》。

18.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费加罗报》。

19.第一张便士报是《纽约太阳报》。

20.雇佣马克思为驻伦敦通讯员的美国报纸是《论坛报》。

二、判断1.我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出现于宋朝。

(√)2.我国汉代就有了邸报。

(X )3.姚公鹤的《上海新闻史》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史专著。

( X )4.《大清报律》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5.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张日报是《新华日报》。

(X )1906. 清代的新闻法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成熟、最完善的。

(√)7. 明代的邸报从不允许出现批评皇帝的内容,也绝不可能出现。

(√)?8.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是《上海新报》。

(√)9.在刚创办的时候,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报是同一家机构。

(√)10. 16世纪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X )三、名词解释1.唐进奏院状报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

学习有感之《费加罗报》

学习有感之《费加罗报》

学习新闻有感之《费加罗报》本学期新闻学习的主要方向是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谈到西方多个国家的报业发展史。

在学到法国三大廉价报纸这一节提到威尔梅森创办的《费加罗报》。

《费加罗报》,创办于1826年,原名叫《油灯报》,是一张刊载艺术小品和轶闻趣事的讽刺性小报。

1854年亨利·德·威尔梅森在它的基础上创办了《费加罗报》才使它逐渐成为一张“高级报纸”。

威尔梅森在办报艺术方面见解独到。

首先他在版面编排上进行修改,把报纸版面分成新闻,社论,特写,广告等固定栏目,然后按部就班的把各类内容编排进去,使报纸看起来有条理。

同时威尔梅森报道简明新闻、增设讣告栏目和读者来信栏目。

其中“读者来信”这种开放的形式在当时并不多见,以1790年出版的《杜歇老爹报》为例,它大量刊登读者来信,及时反映群众要求,这是报纸发展的进步表现,为今天的报纸所借鉴发扬。

最重要也最能体现这份报纸不同之处的是他在报纸内容上大力加强耸人听闻的报道趣味性强的新闻。

他说:报纸“每天要把一块石头投入池塘”,大力加强耸人听闻的和趣味性的报道,这一特点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的探求这份报纸背后的故事,以及和它有类似相同特色的其他报纸。

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耸人听闻的报道给了读者怎么样的影响?记得大一刚开始学习新闻时就学到关于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其中一个便是:事实发生的几率越小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犹记得查尔斯·达纳一句经典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那么《费加罗报》这样的办报特色是否也是根据这样的规律而来……..首先要了解《费加罗报》命名的由来。

“费加罗”的原型是来自法国一位著名的剧作家博马舍,其代表作《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两部戏剧的主人公都是”费加罗”,他是一个足智多谋、富于强烈喜剧色彩的人物形象,“费加罗”在法国成为具有批判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符号。

这就奠定了《费加罗报》的办报基调——幽默搞怪而又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色彩。

《费加罗报》

《费加罗报》

一是运用各种词性和修辞手法。 二是通过描写新闻场景及细节渲染某种气氛来进行暗示。
3政党和商业集团利益影响较大
以具参考意义的大报为特色
• —《费加罗报》将这句话放在每期的报头。这种说法是有其根据的。 • 首先,具有标准大报的形式。 • 在法国纸媒普遍衰落的背景下,该报多年来的发行量仍能保持30 万份以上,在国内名列前茅。其75%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尽管受众 有老化趋势,但仍拥有最广阔的读者群,且定位越来越趋于大众化。 实行厚报分叠,每日总共有40至52版。拥有具参考意义的内容。 • 《费加罗报》受众群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政经界 人士,政经类新闻占据报纸最大比重。该报素以权威性与严肃性的质 报形象著称于世。 •
费加罗中文版亮相
• 世界闻名的《費加洛報》出了 中文版了,不过这个中文版并 不是在大陆出版的,这一定让 那些一直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或 者正在崛起所以吸引了大量的 国际的杂志开设中国版(专指 大陆),比如《滚石》,又比 如《新闻周刊》,但是现在不 是了,现在他们用的是繁体字, 出版在台湾。这一期的封面女 郎是舒淇,标题是《Moulin Rouge紅磨坊女郎舒淇》,选 取里面有一段文字:舒淇的魅 力,如同侯孝賢的電影,有不 張揚的高調格局,細水長流的 長鏡頭調度,呈現一種冷靜神 秘的美感。
以引导和说服作为办报宗旨
• 《费加罗报》之所有会以引导和说服作为办报宗 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1.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法国自由主义传统。 • 《费加罗报》虽也标榜客观公正,但蕴含在报 道中的主观色彩也较英美媒体更为明显。 • 2.强调媒介社会责任功能的社会背景与现实需 要。 • 法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功能自20世纪70年代以 来有了较大发展。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 法国,必须通过传播媒介和舆论的社会责任功能 这个渠道,干预和指导法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口头传播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传播方式。

2、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是最原始的符号传播形式。

标记传播,如结绳记事、珠贝传令、实物指代;或声光传播,如吹奏号角、击打响器、烽火号令、旗语传信;或图式传播,如原始部落成员间的简单图画。

原始传播的最高级形式是图式传播。

3、手写新闻传播的形式主要有:⑴官方公报,⑵新闻信。

4、世界上最早的官方公报是:古罗马帝国的《罗马公报》和中国唐朝的邸报。

5、新闻信以书信形式传播新闻,有官方和私人两类。

6、定期、连续的新闻媒介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

7、1450年,德国约翰尼·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是进入印刷传播的标志。

8、德国的《福格斯新闻》是16世纪最著名的手抄小报之一,由奥格斯堡有名的富商福格斯家族编写出版。

9、1588年,奥地利人迈克尔·冯·艾津第一个在法兰克富每年两度的春季和秋季博览会上出售《博览会编年表》,是最有代表性的新闻书。

10.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首先出现了第一份报纸(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11.1621年,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出版。

12.法国的定期周刊出现于1631年,是“法国报业之父”勒诺多创办的《公报》,也是法国第一张周报。

13.1650年,德国创办的周报《莱比锡新闻》于1663年改为日报,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14.世界上最早的杂志是1665年巴黎出版的《学者杂志》。

15. 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创立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出版管制和出版自由阶段。

2、政党报纸的黄金时代。

3、应运而生的廉价报纸时期。

16.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管制出版的国家。

口头规定:1528年国王亨利八世下令禁止外国出版商在英国开设新印刷厂,限制印刷业的发展,在世界上首开出版管理先例。

明文规定:1530年英国正式设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出版物须经批准,否则禁止出版。

谈谈《费加罗报》的发展历程及我们的启发

谈谈《费加罗报》的发展历程及我们的启发
返回
《费加罗报》的特点
• 该报各时期的编辑理念—创立初期秉持中庸主义;20世纪上 半叶崇尚自由言论与社会责任;20世纪下半叶政治立场走向 开放,风格趋于现代;21世纪初至今,一方面试图更加独立 于利益集团之外,回归新闻本位,另一方面强化新媒体的功 能与地位。这种编辑理念的演变,总体而言,是在内容、形 式和体制上从保守与僵化平缓过渡到现代与开放。 • 重视社论,传达报纸的态度与观点 社论是《费加罗报》的 “拳头产品”。19世纪后半期,创办人威尔梅桑将报纸办成 巴黎主要的政论报纸之一。《费加罗报》社论的主要功能是, 对于那些能够帮助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信息,通过社论告诉 读者怎样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社论承担着公共喉舌与社 会教化的使命。不仅让读者获知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更重 要的是让读者对事件有所感受。同时兼顾逻辑性和文学性, 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强化读者对文章观点的认同感。文章通 常使用复数第一人称,即“我们”,借此涵盖《费加罗报》 编辑人员和所有读者,增加贴近性。文末,《费加罗报》常 以整个国家的代言人的名义进行呼吁:“我们,法国人 民……”“我们将会看到……”等等,并最终落脚于公共利益。
返回
发展历程
• 前身是创办于1826年的《油灯报》,是一份刊载 逸闻趣事的讽刺性小报。 • 1854年,亨利.德.威尔梅桑改为现名,原为周刊。 • 1856年,由于《费加罗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威尔梅桑决定提高其发行频率,报纸在每个星期 三和每个星期日也开始印刷发行 。 • 1863年,《费加罗报》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 者:《小日报》。作为回应,威尔梅桑创办一张 新的日报《事件报》,用于和《小日报》竞争, 并竭力避免将《费加罗报》卷入这类通俗报纸之 间的无谓争端。最终《小日报》赢得了这场竞争。 至于《事件报》,由于刊登了一篇旨在保护贫困 人群利益的文章而得罪了拿破仑三世政府,被迫 停刊。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19年4月3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高考政治每日时事2019年4月3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素材

每日时事:2019年4月3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国内热点新闻中国成功发射天绘二号01组卫星北京时间4月30日6时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二号01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的天绘二号01组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将对中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海南四部门:严惩非法接种九价宫颈癌疫苗行为4月29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省公安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博鳌银丰康养国际医院涉嫌非法接种九价宫颈癌疫苗调查处理进展情况最新通报。

据介绍,将采取如下措施:成立专项小组,督导依法查处。

由药监部门组织查封银丰医院药品,以便彻查疫苗来源情况。

对银丰医院涉嫌使用的假疫苗,药监部门将查清违法事实,查实后依照《药品管理法》给予顶格罚款。

对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银丰医院接种疫苗的人员进行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世园会开园首日3.5万人入园参观花车巡游常态化表演4月29日上午9时许,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世园会园区1号门内举行的开园仪式上宣布,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

即日起到10月7日,长达162天的国际园艺盛会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4月29日上午9时许,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世园会园区1号门内举行的开园仪式上宣布,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

即日起到10月7日,长达162天的国际园艺盛会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记者从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获悉,世园会开园首日,全天共3.5万人入园参观。

中俄“海上联合—2019”军事演习开始29日上午,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9”军事演习的俄方参演舰艇编队陆续抵达青岛大港码头。

当日下午3时,中俄“海上联合—2019”军事演习开幕式在演习红方联合指挥部举行,中方总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邱延鹏海军中将宣布演习开始。

法国费加罗报的座右铭

法国费加罗报的座右铭

法国费加罗报的座右铭
1. “为真相而奋斗!”就像一名无畏的战士,在新闻战场上冲锋陷阵,不就是这样勇敢地追求着事实吗?比如对重大事件的深入报道。

2. “传递真实的声音!”这不就像一座灯塔,为人们指引着方向,不正是那座闪亮的灯塔吗?像报道社会动态那样给人们指引。

3. “用文字书写历史!”仿佛一位忠实的记录者,把时代的变迁一一记录,不也是这样书写着历史吗?看那些对过往事件的详实记录。

4. “让观点自由飞翔!”就似一片广阔的天空,任由各种思想翱翔,不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吗?众多的评论文章就是例子呀。

5. “成为思想的桥梁!”好像连接两岸的桥梁,让不同的观念得以交流,不就是那座桥吗?不同观点的碰撞多有意思啊!
6. “展现多元的世界!”如同一个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呈现出多样的景象,不也在展示着多元的世界吗?各类专题报道就是证明。

7. “以客观为准则!”这不就是那把公正的尺子,衡量着一切,不一直是这样做的吗?对各种事件的客观分析就是明证。

8. “挖掘深层的故事!”好比一位执着的探险家,寻找着不为人知的宝藏,不也在挖掘着深层的故事吗?那些深度调查报道就是呀。

9. “点燃思想的火花!”仿佛是一根火柴,擦出智慧的光芒,不就是那点火柴吗?激发着人们的思考。

10. “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就如同一位忠诚的史官,记录下时代的每一个瞬间,不也担当着这样的角色吗?它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啊!
我觉得一直秉持着这些座右铭,在新闻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

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

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在当今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与新闻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舆论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洲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发达的大陆,在传媒与新闻业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欧洲传媒与新闻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欧洲传媒与新闻业的现状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发展相对成熟,各国有着自己的传媒体系,包括国家广播公司、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种形式。

其中,英国的BBC (英国广播公司)作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传媒机构之一,凭借其独立、公正、权威的报道,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此外,德国的《明镜周刊》、法国的《费加罗报》等也都是欧洲传媒界的翘楚。

同时,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也面临着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二、欧洲传媒与新闻业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媒体在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数字化媒体逐渐崛起,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转型,加入到数字化进程中,通过推出手机应用和在线视频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2. 多样化立场和观点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在宗教、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中存在着多样化的立场和观点。

不同国家和媒体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背景和价值观念选择报道的角度和偏好。

这也体现了传媒与新闻业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和代表不同社会群体的观点和诉求的重要作用。

3.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欧洲的传媒与新闻业日益国际化。

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各国新闻业的发展和共同进步。

例如,不同国家的媒体机构会相互购买彼此的新闻稿件,进行共享。

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多样性。

三、欧洲传媒与新闻业面临的挑战1. 假新闻和信息泛滥在数字化媒体时代,假新闻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不少不良商家和恶意分子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散播虚假信息和谣言,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ur Bruno Le Maire, le début de campagne de Nicolas Sarkozy «est un
flop»
LE SCAN POLITIQUE - Le candidat à la présidence de l'UMP explique à Valeurs actuelles que, sur le terrain, les militants ne lui parlent pas de Nicolas Sarkozy et veut minimiser la présence de l'ancien chef de l'État dans cette course électorale.
Bruno Le Maire affiche un enthousiasme débordant et voudrait qu'il soit contagieux. Il répète inlassablement qu'il a une chance de l'emporter face à Nicolas Sarkozy et Hervé Mariton dans le scrutin interne à l'UMP qui les oppose. Dans Valeurs actuelles, il n'hésite pas à citer Churchill pour appuyer sur son volontarisme: «Je n'avais aucune chance, mais je l'ai saisie». «Je vais ga-gner», martèle-t-il en séparant bien les syllabes pour se faire comprendre. Face à lui, un favori incontestable: Nicolas Sarkozy. Depuis son retour fin septembre, l'ancien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devance largement ses rivaux dans les sondages. Mais Bruno Le Maire ne juge pas réussie le come back de l'ancien chef de l'État. «Tout ça est un flop», tranche-t-il même dans les colonnes de l'hebdomadaire. Selon lui, lorsqu'il va sur le terrain, «Sarkozy
n'est pas un sujet», témoigne-t-il.
Le député fixe même un niveau à partir duquel sa candidature sera un
événement. «Si je fais un bon score, si lui est en dessous des 80%, alors qu'il
a vait été élu à 85% en 2004, il y aura un sujet», considère-t-il. Mi-octobre, dans les colonnes du Monde, il affichait déjà une grande confiance en lui. Quitte à en rajouter. «Ma PME est devenue une vraie machine politique», se félicitait-il.
Et ne lui parlez pas du 29 novembre, date du premier tour de l'élection pour la présidence de l'UMP. Il en est convaincu, il y aura un second tour, le 6
décembre. «Ce n'est pas le 29 novembre que l'on connaîtra le prochain
président de l'UMP, mais le 6 décembre». «Car je ne pense pas être élu dès le premier tour!», lâche-t-il.
Sans fard ni tabou, l'édifiant visage du djihad àla française
Sur le grand écran et les deux télévisions rivées aux murs, d'insoutenables images de propagande mettent en scène un nourrisson ensanglanté ainsi qu'une fillette martyrisée qui vomit du sang. Puis, s ur un fond de musique hypnotique, une vidéo diffuse des séquences chocs des zones de combats en Syrie ou en Irak. L'auditoire est pétrifié. Réuni en comité restreint dans un modeste amphithéâtre au cinquième étage de centre de formation du ministère de l'Intérieur basé à Lognes (Seine-et-Marne), il est composé de soixante personnes, porteuses de badges et triées sur le volet. Outre des policiers des services de renseignement et des gendarmes, figurent des
directeurs de cabinet de préfecture, des magistrats ou encore des agents de la protection judiciaire de la jeunesse (PJJ) venus de toute la France pour un stage «professionnel» consacré à la prévention de la radicalisation. Sur cette génération perdue, sans père ni repère, qui s'égare sur les chemins de Dam as pour faire le djihad. Durant deux jours d'une immersion à huis clos, à laquelle Le Figaro a participé lundi et mardi dernier, géopolitiques de haut niveau, experts de l'antiterrorisme et de la manipulation mentale ont dévoilé sans fard ni tabou un unive rs glaçant où les processus d'endoctrinement précipitent par centaines de jeunes adolescents dans un voyage sans retour vers l'indici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