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常识

合集下载

鸡蛋孵化方法

鸡蛋孵化方法

鸡蛋孵化方法
鸡蛋孵化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孵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孵化率,保障幼鸡的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鸡蛋孵化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优质的蛋。

孵化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的蛋。

蛋壳应该完整,无裂
纹和污渍,蛋壳表面应该干净,没有异味。

另外,蛋的大小和形状也要符合标准,这样孵化出来的幼鸡才会更加健康。

其次,控制孵化环境。

孵化环境对孵化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
一般来说,孵化温度应该控制在37.5摄氏度左右,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其次是湿度,孵化期间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一般在60%~70%之间为宜。

此外,通
风和光照也是需要注意的,保持适当的通风和光照可以帮助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再者,适当的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适当的翻蛋可以帮助胚胎均匀发育,提高
孵化率。

一般来说,每天翻蛋3~5次为宜,但是要轻柔地操作,避免对蛋内胚胎造成伤害。

最后,注意观察和管理。

在孵化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
及时调整。

同时,还要留意蛋壳上是否有裂纹,如果有裂纹要及时修补,避免影响孵化率。

另外,要定期清理孵化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总的来说,鸡蛋孵化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
能保证孵化率和幼鸡的健康。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孵化工作顺利,收获满满。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
人工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成功地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孵化小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成功孵化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器的温度应该保持在摄氏37.5度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50%-55%。

在孵化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用优质的鸡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鸡蛋在外观上应该没有明显的瑕疵,蛋壳应该完整,没有裂缝。

在选择鸡蛋的时候,最好选择那些在产蛋前7天内采集的鸡蛋,因为这些鸡蛋的孵化率会更高。

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孵化过程中,鸡蛋需要定期翻转,以保证里面的胚胎能够均匀地受到热量。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转3-5次,直到孵化出小鸡为止。

此外,孵化器的通风也是需要注意的,要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大的通风量,以免影响温湿度的稳定。

最后,孵化出小鸡后,需要及时地将它们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小鸡出壳后,身体还很虚弱,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给小鸡足够的饮水和适宜的饲料,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温暖,以促进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总的来说,人工孵化小鸡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成功地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希望以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孵化顺利!。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是将鸡蛋放入适宜的环境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下面是常见的鸡蛋孵化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法:购买或制作一个专门的孵化箱,箱内设有恒
温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

将鸡蛋放入孵化箱内,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孵化。

2. 温暖环境孵化法:将鸡蛋放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如温室、
温暖的房间等。

保持环境温度在37-38摄氏度,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使用湿毛巾或喷雾器增加湿度。

3. 媒质孵化法:将鸡蛋放在适宜的孵化媒质中,如稻草、刨花板、沙子等。

孵化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孵化器孵化法:使用专业的孵化器进行孵化。

孵化器具有恒
温和湿度控制功能,只需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适宜的参数,孵化器会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

无论使用哪种孵化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鸡蛋的质量要好,无破损和污染。

- 孵化箱或孵化器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为鸡蛋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

- 鸡蛋孵化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鸡蛋,以保证胚胎均匀受热和供氧。

- 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光照,不要让鸡蛋暴露在强光下。

- 孵化期通常为21天,孵化后的小鸡要及时转移到合适的育雏
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的孵化过程需要经验和技巧,初次孵化者建议先学习相关知识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孵化小鸡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应该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应该在50%~60%之间。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测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择优质的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蛋能够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蛋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裂纹的蛋,并且最好是经过专业筛选的蛋。

此外,蛋的存放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期的蛋不适合孵化。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翻蛋和加湿。

翻蛋是为了让蛋内的胚胎均匀受热,促进小鸡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蛋3~5次,但在孵化的最后三天不要再翻蛋。

加湿是为了保持孵化器内的湿度,促进小鸡的孵化。

在孵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孵化器内的湿度情况适时加水,确保孵化器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孵化小鸡还需要注意通风和消毒。

孵化器内的空气质量对小鸡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开孵化器的通风口,保持空气的流通。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孵化器进行消毒,确保孵化器内的卫生环境。

最后,孵化小鸡成功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小鸡移出孵化器,并且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小鸡出壳后,需要给予适当的温暖和饮食,保持它们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优质的蛋,注意翻蛋和加湿,以及注意通风和消毒,都是孵化小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让小鸡健康地孵化出来。

孵 化 小 常 识

孵 化 小 常 识

孵化小常识
孵化生产每一天,安全意识排在前。

人员管理设红线,精细监管水火电。

合格种蛋上孵前,熏蒸消毒排在先。

推蛋平车连气线,挂上挡板挂风帘。

在挂温度检测线,风帘挂严温不偏。

关闭后门向前看,两车是否以翻蛋。

关完中门看两边,蛋车是否紧相连。

走出前门开机器,上孵机号马上记。

消毒种蛋入孵后,设定风门温湿度。

看完门表做记录,一定看准水银柱。

种蛋孵化到出雏,落盘照蛋算雏数。

算准失水调湿度,控制出雏出生重。

消毒熏毛分仔细,时间计量要明记。

整点查看出雏器,切记不开就离去。

出雏时间要整齐,熏毛颜色才如一。

出雏温度控制好,捡雏不晚也不早。

空箱消毒很重要,消毒流程有两套。

喷雾消毒要彻底,消毒重点在水里。

熏蒸消毒要干透,细菌病毒全请走。

关机开门看仔细,没雏没蛋在离去。

孵化粗心是禁忌,莫拿生命当儿戏。

以卵化形生命起,三七二十尽归一。

孵化技术最全的资料

孵化技术最全的资料
16、17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
18天以后每天3次或者3次以上,小鸡啄壳后,喷水照常进行,凉蛋次数可以相对减少,避免温度过大波动。
出雏期间,种蛋在蛋盘上啄壳,啄壳之后拿到下面的出雏框里边,不要频繁的开门,小鸡出壳之后再孵化机里边身上毛干之后拿出放到其他的温室里。
(3)鸭、孔雀、鸳鸯、火鸡
(2)鸡的孵化:
鸡的孵化周期是21天,在小鸡的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的调节如下: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8,湿度是60.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7-13天,温度仍然保持38,湿度是60.
14天之后开始将温度调至37.8,湿度调至75,开始喷水凉蛋。
14、15天,每天喷水凉蛋一次,(喷水时喷跟种蛋温度差不多的水,凉蛋一次1-15分钟,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12、13天,每天喷水凉蛋一次,(喷水时喷跟种蛋温度差不多的水,凉蛋一次1-15分钟,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14、15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
16天以后每天3次或者3次以上,鸽子啄壳后,喷水照常进行,凉蛋次数可以相对减少,避免温度过大波动。
出雏期间,种蛋在蛋盘上啄壳,啄壳之后拿到下面的出雏框里边,不要频繁的开门,鸽子出壳之后再孵化机里边身上毛干之后拿出放到其他的温室里。
20-24天,每天喷水凉蛋两次。24天以后,每天喷水凉蛋3次到3次以上。
出壳的孵化周期是31天,温度湿度在调节分别为: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6.5,湿度是65.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7-20天,温度仍然保持36.5,湿度是65.
鸭、孔雀、鸳鸯、火鸡的孵化周期是28天的,他们的孵化温度湿度分别的:
1-7天,孵化前期,温度是37,湿度是60.第七天照蛋,将无精蛋挑出来,以免影响其他的种蛋的孵化。

鸡蛋孵化技术讲解

鸡蛋孵化技术讲解

鸡蛋孵化技术讲解一、孵化前准备工作1. 选用优质鸡蛋:选用新鲜、无裂纹、无变形、无污染的鸡蛋。

最好选择从生产基地或家禽业养殖场购买的鸡蛋,因为它们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质量较好。

2. 孵化器的选购:选择品质可靠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购需衡量生态环境、孵化密度、孵化控制等因素,再考虑孵化器的使用寿命、维护和操作方便等。

3. 孵化器的准备和调试:按照孵化器说明书的指导,将孵化器组装并进行调试。

确认温度、湿度等参数正常,以确保孵化的成功率。

二、孵化器的选择和使用1. 容量选择:孵化器的容量需根据规划好的产量和孵化密度选择。

孵蛋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2. 环境要求:保持孵化器内的温湿度稳定与卫生。

在孵化器内安装一根温度计和湿度计,并且连续监测温湿度,根据监测的数值调整鸡蛋孵化器的控制器。

3. 不同种类鸡蛋的孵化温度要求:不同种类的禽蛋,孵化的温度需求有所不同,需在孵化之前确认好所需的孵化温度:(1)家鸡蛋:37.5℃—38℃(2)鸭蛋:37.5℃—38℃(3)鹅蛋:37.2℃—38℃(4)火鸡蛋:37.4℃—38.2℃4. 蛋需及时翻转:需按照一定规律及时翻转鸡蛋,以防着底部的鸡蛋过干或上方的鸡蛋过湿,可以是一个标准翻一次。

5. 鸡蛋的加湿与透气:在孵化器内保持湿度也很重要。

需要进行高湿度和低湿度的交替,一开始时可开启大孔径通风口,一周后逐渐缩小通风口到最小,将控制器设置为高湿度状态。

6. 不同阶段的孵化控制:在不同阶段,孵化器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也是不同的。

三、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和注意事项1. 加强卫生操作:保持孵化器内干净整洁,防止疾病传播和细菌滋生。

2. 鸡蛋的检查:每两天检查一次变形和破损的蛋,避免蛋黄变质影响未孵化的蛋。

3. 鸡蛋孵化率:孵化率是评价鸡蛋孵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孵化不达标时,需检查温控仪的正常性、鸡蛋孵化器的故障等方面,调整或排除相应问题。

4. 孵化后蛋壳干燥:在鸡蛋孵化后,若蛋壳上残留较多物质,会干扰小雏鸡的挣脱。

孵化小鸡知识点归纳总结

孵化小鸡知识点归纳总结

孵化小鸡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孵化小鸡的基本知识点1、孵化小鸡的过程孵化小鸡是指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小鸡会自然地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的过程分为预处理、孵化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包括鸡蛋的选择和清洁;孵化阶段包括温湿度的控制和翻蛋等操作;后处理阶段包括小鸡的运输和饲养。

2、孵化小鸡的条件孵化小鸡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为摄氏37.5度,湿度为50%-60%。

此外,还需要定时翻蛋,保持鸡蛋的生长环境稳定。

3、孵化小鸡的时间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时间为21天。

但是受孵化环境的影响,孵化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孵化小鸡的注意事项1、鸡蛋的选择在孵化小鸡之前,需要选择健康的鸡蛋。

健康的鸡蛋外壳整齐,没有裂痕,蛋壳上没有明显的污渍。

同时,鸡蛋的质地应该均匀,没有异常的颜色和气味。

2、温湿度的控制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小鸡的孵化,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会使小鸡的生长发育受影响。

3、定时翻蛋定时翻蛋是保证小鸡正常孵化的重要步骤。

翻蛋可以使鸡胚在鸡蛋中均匀地生长,同时也可以避免鸡胚附着在蛋壳上而影响孵化。

4、孵化后的处理孵化后的小鸡需要及时清理鸡蛋壳碎片和滞留在孵化器内的蛋黄。

小鸡孵化后应该尽快进行运输和饲养,保证小鸡的健康成长。

三、孵化小鸡的问题处理1、孵化失败孵化失败是指鸡蛋在孵化过程中无法成功孵化出小鸡。

孵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鸡蛋的品质不好、孵化环境不稳定等。

解决孵化失败的问题需要控制好孵化的温湿度,并进行合理的鸡蛋预处理。

2、小鸡发育异常小鸡发育异常可能是由于孵化环境的问题导致的。

在孵化过程中,温湿度的不合理控制会导致小鸡的发育异常,甚至影响小鸡的生长。

解决小鸡发育异常的问题需要对孵化环境进行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

四、小鸡的饲养1、小鸡的饲养环境小鸡的饲养环境必须是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

小鸡的饲养箱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小鸡饲养箱,也可以使用简单的纸箱或木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孵化后期凉蛋可以提高鸭、鹅孵化率鸭、鹅蛋体积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又小,本身散热能力比鸡差,因此,孵化后半个期必须凉蛋。

具体方法如下:用1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每天应打开机门两次,把孵化18~24天的蛋盘从架子上抽出2/3,从25天后移盘到出雏,每天定时凉蛋2次,间隔的抽出蛋盘。

如果蛋温过高,则将蛋盘抽出机外放冷,在放入机内。

一般凉蛋时间是每次30~4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使用2个孵化机进行孵化时,第1~15天在甲机孵化,温度37、7摄氏度,湿度65%,不用凉蛋;第16~26天在乙机孵化,温度37、5~37、7摄氏度,湿度50%,每天定时抽出蛋盘在机外凉蛋,喷水两次,26天以后在将蛋移到甲机出雏盘内出雏。

为了减少凉蛋时的劳动,在孵化16~17天以后,采取加强通风的方法,即可以排出蛋内多余的热量,又能满足胚胎通气的需要。

(黑龙江省王华安)《农村百事通》2003、24,第46页。

家禽孵化期的温湿度条件一、温度条件温度是家禽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

家禽胚胎发育在不同的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

鸡:孵化期为21天。

1~6天为38.5℃;7~14天为38℃;15天为37.9℃;16~21天为37.3~37.5℃。

鸭:孵化期为28天。

1~7天为38℃;8~16天为37.8℃;17天为37.5℃;18~28天为37.3℃。

鹅:孵化期为30天。

1~8天为37.9℃;9~18天为37.8℃;19天为37.8℃;20~30天为37.0℃~37.3℃。

二、湿度条件湿度条件是家禽维持胚胎发育的基础保证。

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同。

孵化初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中后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通风-影响孵化的重要因素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中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经测定每个胚蛋整个孵化期的耗氧量为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

试验证明孵化器内含氧量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围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

一般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

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有关。

比较影响孵化率的诸因素,温度是首位的,其次就应算是通风换气了。

孵化机为什么不少书中按温度、湿度、通风....排序,而非温度、通风、湿度呢?原因很简单,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于母禽抱蛋。

母禽抱蛋选在干燥的地方,鸟类多在树上,一次孵化的个数不多、故通风一事不必顾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现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数千数万个以上,如此,通风就显得重要要了,况且,前几年许多试验都证明无水孵化不影响或不太影响孵化率。

老式孵化器大都存在风扇数量少、转速低、分布不合理等弊病,不仅换气不彻底,存有死角,而且也不能将热源热量尽快而均匀地送至各处,使孵化器内温差偏大。

为此,应进行改造或更换新的孵化器。

--- 摘自-《中国家禽》入孵过程中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根据落盘时的啄壳情况,总结并合理制定上蛋时间。

在孵化技术掌握正常的前提下,由于种鸡产蛋周龄和种蛋贮存期之不同也会影响到出壳的整齐度。

为了提高出壳的整齐度,一般情况下,产蛋初期及后期的种蛋、贮存期超过7天的种蛋、应提前6小时入孵。

上蛋后待孵化温度升到设定值时。

以28mL/m3甲醛和14mL/m3的高锰酸钾熏蒸20min(或开消毒灯30秒)。

(避开已孵化24-96小时胚龄的胚蛋。

)整批入孵的,照蛋后在孵化机内(带种蛋)甩28mL/m3的甲醛和14m L/m3的高锰酸钾熏蒸20min。

落盘:孵化到第19天落盘,挑出死胎。

把胚蛋在孵化机内的上下前后位置,调到出雏机的下上后前位置上。

落盘后,及时把孵化机内打扫干净,以46mL/n3的甲酸熏蒸20min. 熏鸡:观察出雏机,当开始出鸡时,用25mL/min的甲醛置于出雏机中让其自然蒸发,消毒。

捡鸡:待大部分鸡出壳,有5%的颈后绒毛未干时开始捡鸡,清点好只数。

详细记录,捡鸡后及时挑选鸡苗。

分清健雏、弱雏。

存放:选雏结束后,把雏鸡放在通风良好,温度25℃,温度50%适宜的环境下,并根据停放时间,脱水情况进行带鸡喷水。

扫摊:待出雏结束后,捡出毛蛋,清点好个数并详细记录,然后把出雏机彻底打扫干净待用。

以上的几个操作要点中,动作都应做到轻、稳、快。

电孵机工作时,遇到暂时停电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根据停电季节,停电时间长短,是规律性的停电还是偶尔停电,孵化机内鸡蛋的胚龄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早春,气温低,室内也没有加取暖设备,室温化较仅(5一10℃),这时孵化机的进、出气孔一般全是闭着的。

如果停电时间在4小时之内,可以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如停电时间较长,就应在室内增加取暖设备,迅速将室温提高到32℃。

如果也有临出壳的胚蛋,但数量不多,处理办法与上述同。

如果出雏箱内蛋数多,则要注意防止中心部位和顶上几层胚蛋超温,发觉蛋温烫眼时,可以调一调盘。

(2)气温超过25℃,电孵机内的鸡蛋胚龄在10天以内的,停电时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胚龄超过13天时,应先打开门,将机内温度降低一些,估计将顶上几层蛋温下降2-3℃(视胚龄大小而定)后,再将门关上,每经2 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几层蛋温,保持不超温就行了,如果是出雏箱内开门降温时间要延长,待其下降3 ℃以上后再将门关上,每经一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儿层蛋温,发现有超温趋向时,调一下盘,特别注意防止中心部位的蛋温超高。

(3)气温超过30℃停电时,孵化机内如果是早期的蛋,可以不采取措施,若是中、后期的蛋,一定要打开门(出、进气孔原先就已敞开),将机内温度降到35℃以下,然后酌情将门关起来(中期的蛋)或者门不关紧,尚留一条缝后期的蛋),每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几层的蛋温。

若停电时间较长,或者是停电时间不长,但几乎每天都有规律地暂短停电(如2一3小时),就得酌情每天或每2天调盘一次。

为了弥补由于每天停电所造成的温度偏低(特别是停电较多的地区),平时的孵化温度应比正常所用的温度标准高0.28℃)左右。

这样,尽管每天短期停电,也能保证鸡胚在第二十一天出雏。

孵化过程中的臭蛋在孵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臭蛋。

臭蛋的危害很大,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孵化效益。

下边就臭蛋的危害、形成、处理及预防四个方面作一简述,供参考。

一、臭蛋的危害。

臭蛋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孵化率,而且危害雏鸡健康。

其危害机理主要是:臭蛋内容物含大量绿脓杆菌,臭蛋一旦爆裂,其内侵入正常种蛋内部繁殖,引起这些正常发育种蛋胚胎死亡、发臭,变成另一臭蛋污染源,再污染其它种蛋,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臭蛋内高含有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散发在孵化室内,影响胚胎的呼吸代谢。

如果室内硫化氢达到较高浓度,将造成胚胎窒息死亡,从而影响出雏率。

二、臭蛋的形成。

臭蛋的形成是细菌感染种蛋的结果。

这些细菌多属假单孢菌属,主要是绿脓杆菌。

臭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鸡羽毛、脚、粪便、垫料及鸡舍设备污染了蛋壳,随着蛋产出后的迅速冷却,内容物收缩,附着在蛋壳上的细菌随之侵入蛋内繁殖。

2.破蛋、裂纹蛋及薄壳蛋,细菌很容易侵入蛋内。

3.由于臭蛋的爆炸,污染同机孵化的种蛋。

4.孵化用具消毒不严,污染孵化的种蛋。

三、臭蛋的处理。

孵化过程中,若发现臭蛋,及被污染的种蛋应轻轻移出该孵化盘,取下没被污染的种蛋,码入另一消毒过的清洁盘中,插入孵化器内。

臭蛋及被污染的种蛋装入密封容器内,清出孵化室;孵化盘用5% 次氯酸的浸泡24小时,彻底清洗后再用。

四、臭蛋的预防。

1.为防止种蛋被污染,应做到及时捡蛋,最好每半到一小时捡蛋一次。

2.严格挑选种蛋。

脏蛋、破蛋、裂纹蛋、薄壳蛋不能入孵,禁止用湿抹布擦拭种蛋。

3.搞好种蛋消毒。

种蛋从鸡舍内捡出后,立即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20分钟后送入蛋库,上蛋后在孵化室内再熏蒸20分钟。

4.照蛋,落盘时应及时发现并除去臭蛋、裂纹蛋。

5.搞好孵化用具及孵化室的清洗消毒。

孵化用具如蛋盘,出雏盘要用药液浸泡,冲掉蛋皮、蛋液和胎粪、粘液等污垢。

出雏机出雏完要彻底消毒一次。

孵化室地面每两天坚持用5%次氯酸钠或10%来苏尔消毒一次。

--- 摘自-《中国禽业信息网》雏鸡雌雄鉴别方法之一--翻肛(一)鉴别时间雏鸡出壳后12小时左右是鉴别的最佳时间。

因为这时公母雏生-殖突起形态相差最为显著,雏鸡也容易抓握,雏鸡腹部充实,容易开张肛-门;过晚实行翻肛鉴别,生-殖突起常起变化,区别有一定难度,并且肛-门也不易开张。

鉴别时间最迟不要超过出壳后24小时。

(二)鉴别依据鸡的交-配器官已退化,在雏鸡泄殖腔开口部下端中央有1个很小的突起,称为生-殖突起;在生-殖突起的两旁各有1个皱襞,斜向内呈八字形,称为八字皱襞;生-殖突起和八字皱襞构成生-殖隆起。

公雏泄殖腔开口部见生-殖突起,生-殖突起充实,表面紧张,有弹性,有光泽,轮廓鲜明,手指压迫不易变形;母雏泄殖腔开口部一般无生-殖突起,有残留生-殖突起者,多呈萎缩状,突起柔软,无弹性,无光泽,手指压迫易变形。

(三)操作方法用左手握雏,以中指和无名指挟住雏鸡颈部,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雏鸡两脚,注意用力要轻,以牢靠又不损伤雏鸡为度。

将左手拇指靠近腹侧,轻压腹部排粪,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肛-门两侧,左手拇指配合,轻轻一挤,即可将肛-门翻开。

然后在强灯光下观察。

(阳光摘编)浅蛋湿度与孵化的关系温度与孵化率的高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一些科技工作者在新生科学“仿生学”的启示下,提出了电孵机不加水,不控湿孵禽法。

他们认为,如果温度适当,不加水孵化的孵率变化不大,对于这个学说,人们一直有所争议,那么,在孵化生产中,究竟是否有加水的必要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从实用角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种蛋的失重种蛋是由蛋壳和内容物两大部分组成的,其水分约占65%左右。

这说明,种蛋在孵化中,与水分有着密切关系。

无论是加水孵化,不加水孵化及天然孵化,蛋的失重是确实存在的,而所丧失的原因是:(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水分以新陈代谢的产物由蛋壳上的气孔排出。

(2)蛋壳内外压力差的存在将蛋内大量水分扩散到蛋壳外。

(3)为了形成足够的气室以便胚胎后期呼吸及出雏啄壳外。

(4)保持刚孵出的雏鸡体内水分含量与刚产下蛋时相同(67%左右)因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对湿度也是较敏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