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谐振水波干涉演示仪的设计研究
水波实验报告

水波实验报告水波实验报告引言:水波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观察水波的传播和相互干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波动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水波实验装置,观察和分析水波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现象,并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个长方形水槽作为实验装置,水槽内部填满了适量的水。
在水槽的一端,我们固定了一个发生器,通过激发水面上的振动源来产生水波。
在水槽的另一端,我们安装了一个接收器,用于观察和记录水波的传播情况。
为了更好地观察水波的细节,我们在水槽上方安装了一台高速摄像机,以便捕捉水波的运动轨迹。
实验过程:1. 单一波源实验:我们首先将发生器设置为单一波源模式,即只有一个振动源激发水面上的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波浪以同心圆的形式从波源处向四周传播。
通过调节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我们发现波浪的传播速度和振幅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双波源干涉实验:接下来,我们将实验装置调整为双波源模式,即在水槽的两端同时设置两个振动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两组波浪从波源处同时向四周传播,并在某些区域发生干涉现象。
通过调节两个振动源的频率和相位差,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现象的变化,包括增强干涉和相消干涉。
3. 衍射实验:最后,我们将实验装置调整为衍射模式,即在水槽的一端设置一个振动源,而在另一端设置一个障碍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到波浪从振动源处向障碍物传播,并在障碍物后形成衍射现象。
通过调节振动源的频率和障碍物的形状,我们可以观察到衍射现象的变化,包括衍射角度和衍射图案的形态。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和频率有关,符合波动方程的理论预期。
2. 在双波源干涉实验中,当两个波源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差为整数倍时,会出现增强干涉现象;当相位差为奇数倍时,会出现相消干涉现象。
3. 在衍射实验中,障碍物的形状和波源的频率对衍射现象的角度和形态有显著影响。
电磁波的叠加和干涉的实验

电磁波的叠加和干涉的实验 电磁波是一种无处不在且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理现象。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电磁波叠加和干涉的现象。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叠加和干涉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一、实验描述 在进行电磁波叠加和干涉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1. 两个或更多的发射器:这些发射器可以是无线电天线、光源或者声源等。
2. 接收器:用于接收并测量电磁波的强度。 3. 反射器:用于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4. 支架和固定装置:用于稳定和定位发射器、接收器和反射器。 二、电磁波叠加 1. 将两个发射器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固定好。确保它们的位置和方向可以被精确测量和调整。
2. 打开发射器并调整其输出功率,以便测量得到较为精确的实验数据。
3. 使用接收器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测量电磁波的强度。记录下这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4. 移动或调整发射器的位置和方向,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重复该过程,直到获得了足够的数据并可以得出结论。
三、电磁波干涉 1. 使用与电磁波叠加实验相同的设备和方法,准备两个发射器,并将它们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2. 接下来,在较长的距离上放置一个反射器。确保反射器与两个发射器之间的连线距离相等。
3. 打开两个发射器,并使用接收器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测量电磁波的强度。记录下这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4. 移动或调整发射器的位置和方向,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重复该过程,直到获得了足够的数据并可以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电磁波叠加和干涉实验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电磁波的叠加:当两个或更多的电磁波相遇时,它们会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电磁波。叠加的结果取决于每个电磁波的振幅、相位和方向等因素。
2. 电磁波的干涉:当两个或更多的电磁波相遇且满足一定条件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干涉可以是增强或削弱电磁波的强度,取决于电磁波的相位差。 3. 干涉现象的类型:根据电磁波相位差的不同,干涉现象可以分为构造性干涉和破坏性干涉。构造性干涉导致电磁波强度增强,而破坏性干涉导致电磁波强度减弱。
【教学实验】演示水波的传播

演示水波的传播
(1)用发波水槽可以演示水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
水波演示器利用薄膜气泵产生频率可调的气脉冲作为波源,而且用频闪光将水波投影至半透明屏上,闪光的频率也可以调节,从而使水波看似以缓慢的速度传播,或使波形静止,以利于观察。
(2)如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自制。
图1是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改装的振源,图2是用玩具电动机加上偏心轮制作的振源。
图1图2
水波槽的周边应向外倾斜,内壁贴上软泡沫塑料或棉纱布以减弱反射波的干扰。
(3)做波的反射实验时,用点振源产生圆形波。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放置一条挡板,首先让振子打击一下水面,可以看到圆形的波面向前传播,遇挡板后反射回来。
然后再让振子连续振动,观察传播和反射现象。
这样可以观察得更清楚一些。
换上条形振子,按同样的程序,可以演示直线波的反射现象。
(4)如果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放置两条挡板,中间留一定宽度的间隙,可以看到波的衍射现象。
(5)演示折射现象时,在水下放一块玻璃板,厚度大约为5 mm,使浅水区的水深大约为2 mm,用条形振子产生直线波,并使深水区与浅水区分界线的法线与直线波的传播方向成一锐角,可以看到水波从深水区到浅水区后波面折过一定的角度,且波长变短。
(6)演示波的干涉时,为使现象清晰,应注意调节振子离开水面的高度、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以及频闪光的频率。
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

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现象,它们展示了电磁波的波动性质。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实验现象以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一、电磁波的干涉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通过叠加产生的现象。
对于电磁波的干涉而言,它由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波相遇而形成。
1. 干涉的基本原理干涉现象的发生是基于波的叠加原理。
当两个波源发出的波与相同波长的相干光波相遇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叠加增强和叠加抵消。
当两个波峰相遇,波峰叠加增强,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波峰叠加抵消,形成暗淡的干涉条纹。
2. 干涉实验现象干涉实验可以通过光的干涉实验来加以说明。
例如杨氏双缝实验,通过两个狭缝间的相干光波的干涉,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提供关于波的特性以及波源间相对位置的信息。
类似的干涉实验也可以用于其他频段的电磁波,例如射电波和微波等。
3. 干涉的应用干涉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还在许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光学领域,利用干涉现象可以实现光的分光、干涉仪、光栅等设备。
此外,在无损检测、光学记忆、相干通信等领域,干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电磁波的衍射衍射是指波通过障碍物或波阵面出现弯曲传播的现象。
当电磁波通过某种障碍物时,会出现衍射现象,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弯曲和扩散。
1. 衍射的基本原理衍射现象基于波的传播和弯曲原理,波会沿着障碍物的边缘弯曲,进而产生新的波阵面。
这就导致了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和波面的形状扩散,形成衍射效应。
2. 衍射实验现象类似干涉实验,衍射实验也可以通过光的衍射实验来进行研究。
常见的光衍射实验包括菲涅尔衍射和菲涅耳-卢克多衍射实验等。
这些实验可以观察到波经过障碍物后的弯曲和扩散现象,形成特定的衍射图样。
3. 衍射的应用衍射现象在光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中,利用衍射现象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
此外,在手机、摄影和激光等领域,衍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磁波的衍射与干涉现象的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掌握电磁波的衍射与干 涉实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波的衍射与干 涉现象
通过实验,提高对电磁波衍射与干 涉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原理
衍射原理
衍射现象:电磁波 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时,会绕过 障碍物继续传播的 现象
衍射条件:当障碍 物的尺寸与电磁波 的波长相近或小于 波长时,衍射现象 明显
干涉现象的应用:光学仪器、 光纤通信、全息摄影等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是一种电磁辐射,可以在真空 中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性质, 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和磁场的方 向有关,可以发生反射、折射、衍射 和干涉等现象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激光源:用于 产生电磁波
双缝:用于产 生干涉现象
探测器:用于 接收衍射和干 涉后的电磁波
测量仪器:用 于测量衍射和 干涉后的电磁 波强度和相位
搭建实验装置
准备实验材料:激光器、双缝、探测器、测量仪器等 调整激光器: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频率,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放置双缝:将双缝放置在激光器的输出端,使其与激光器垂直 调整双缝间距:调整双缝间距,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放置探测器:将探测器放置在双缝的后面,使其与双缝垂直 连接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与探测器连接,以便测量衍射和干涉现象的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衍射现象的数据
衍射条纹的间距: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分析衍射现象的规律 衍射强度:测量衍射条纹的强度,分析衍射现象的强弱 衍射角度:测量衍射条纹的角度,分析衍射现象的方向性 衍射条纹的对称性:分析衍射条纹的对称性,判断衍射现象的性质
波的干涉,极化的观察实验报告

波的干涉,极化的观察实验报告一、波的干涉观察现象:①在水槽演示仪上有两个振源的条件下,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再单独使用另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
现象结论:每一个波源都按其自己的方式,在介质中产生振动,并能使介质将这种振动向外传播。
②找两个同学拉着一条长绳,让他们同时分别抖动一下绳的端点,则会从两端各产生一个波包向对方传播。
当两个波包在中间相遇时,形状发生变化,相遇后又各自传播。
(由于这种现象一瞬间完成,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现象结论:波相遇时,发生叠加。
以后仍按原来的方式传播,是独立的。
1、波的叠加:在前面的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波的叠加。
教师板书:两列波相遇时,在波的重叠区域,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干涉的定义:(教师板书)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波的干涉图样。
请学生反复观察水槽中的水波的干涉,分清哪些区域为振动加强的区域,哪些区域为振动减弱的区域。
最后应帮助学生分析清楚: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加强,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大的振幅振动;而某点的振动减弱,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小的振幅振动,这与只有一个波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均按此波源的振动方式振动是不同的。
问题:任何两列波进行叠加都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吗?(不可以)为什么?(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
任何两列波都可以进行叠加,但只有两列频率相同)总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应用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波的干涉现象,举例说明:例1、水波的干涉现象。
例2、声波的干涉现象。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波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
请同学再表达一下:什么叫波干涉?什么条件下可能发生波的干涉?。
光的双缝干涉远程控制实验仪的设计

Abstract: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a countr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high ̄quality tal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higher
( b) 图 5 客户端观测到的实验现象
5 结 语
本文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思维ꎬ详细介绍了光
90 ̄92.
( 下转第 144 页)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144
2021 年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
2
d
纹的宽度取决于光波的波长、双缝的间距以及双
缝到屏的距离ꎮ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实验在线教学课程团
队ꎬ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独特优势ꎬ突破传统实验
教育模式束缚ꎬ创新性地设计了双缝干涉实验远
程控制实验仪并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ꎬ在远程
控制实验教学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ꎮ
1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原理
图 1 光的干涉实验原理
普通物理实验研究中并不多见ꎮ 实践证明ꎬ改进
框架开发网页客户端ꎮ 以树莓派作为服务载体ꎬ
后的实验仪器与互联网紧密联系ꎬ不仅在数据测
建立网页客户端与硬件之间的通信ꎮ 将步进电机
量、互动性、真实性上能够达到学生实验的要求ꎬ
分别与驱动板相连ꎬ通过代码分别设计好电机的
【初中物理】波的干涉实验及振源设计

【初中物理】波的干涉实验及振源设计对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遇到一些的波的干涉现象,但由于波的干涉过程并不容易观察和理解,上课前学生们几乎没有关于波的干涉现象的预备知识,通常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到波的干涉现象,产生相应的感性认识。
然而,波的干涉实验是一种较为难做的实验,再加上许多学校中波的干涉实验的器材性能较差,因此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改进了实验仪器,总结出了几种关于波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给大家。
1 干涉实验中振源的改进1.1 用示振音叉作振源在波的干涉实验中可以用示振音叉做振源进行实验。
示振音叉是一种振动频率很低,振幅很大的音叉,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演示机械振动的。
此种音叉一般学校中少有,但可以自制。
找一块长约80cm,宽约3cm,厚约3mm 的弹簧钢板,先把中间钻一个孔,然后从中间弯曲成一个U字形音叉,两根叉腿之间的间距约5cm,再在中间孔上用螺钉装一手柄,即制成了一个示振音叉。
用示振音叉作振源演示波的干涉时,先在音叉的一个叉腿上装一个双叉形触针,把音叉振动起来后,用这个触针触及水槽中的水面,即可激起两列水波,形成干涉。
用示音叉作振源演示波的干涉,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携带,效果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克服,一是振动时间稍短,二是触针触及水面时高度不易掌握。
1.2 用气流作为发波水槽的振源许多学校都有演示波的干涉现象的发波水槽,它是在水槽上面安装一个双叉形的触针,利用机械振动方法,让触针打击水面产生两列水波,从而形成干涉现象的。
用发波水槽演示水波干涉现象有几个显著缺点:一是整个装置振动过大,会产生许多杂波、二是触针打击水面时容易溅起小水珠,水珠落入水槽内时也形成杂波、三是用毛玻璃作观察屏产生的图像不清晰,因此,往往很难取得好的实验效果。
为克服发波水槽的上述缺点,笔者曾试用气流代替机械触针产生水波,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与工程Vo1.22 No.3 2012 电磁谐振水波干涉演示仪的设计研究 魏薇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收稿日期:2011-08—02;修回日期:20I卜09—27)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水波干涉衍射演示实验装置.装置利用低频信号源输出低频 正弦信号,经电磁转换驱动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子作为波源在水槽中激发水波观察水 波干涉衍射现象.本文定量地分析了装置中最重要的驱动部分和振动部分的物理学 原理,给出了控制演示实验效果的有效途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实验 效果明显.还可演示两列频率、振幅不相等的水波的相遇情况. 关键词 磁场;受迫振动;振幅;频率;水波干涉
DESIGN oF WATER WAVE INTERFERoMETER oF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Wel Wei (College of Science,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elf—made experimental facility to demonstrate water wave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Utilizing the low frequency signal source to output the sine sig— na1,the facility drives the oscillator do harmonic vibration,which iS used as the vibration source of the wave to observe the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ripples.In this paper,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driving part and vibration part in the facility, and provide useful methods to control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Our experiment facility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easy to control,low costs,and obvious experi— ment phenomenon.Furthermore,it can demonstrate the meeting of two water waves with dif— ferent frequencies and amplitudes. Key Words magnetic field;forced vibration;amplitude;frequency;water wave interference
1 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利用水波干涉仪来演示 水波的干涉现象及衍射现象,并通过投影对干涉 图样进行观察.但是传统发波水槽效果不佳,很 多仪器因振动相干源不合适,相干效果也并不理 想,影响了演示效果.作为水波干涉演示实验所 用的相干波源,要达到良好的演示效果,需要满足 的主要条件有两个:第一,两列波产生过程直观, 易于观察;第二,能方便地调节波源的频率和
振幅. 现利用低频信号源输出低频正弦信号,经电 磁转换获得谐振动来产生相干波源,并对发波水 槽进行改造,设计一个有效的水波干涉演示实验 装置.本文从理论模型出发,定量讨论了实验装 置的驱动部分和振动部分的动力学机理,给出了 为有效演示水波干涉衍射实验现象,对波源频率 和振幅的调节途径.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成本低,实验现象明显.还可演示两列频率、振幅 不相等的水波的相遇情况. 物理与工程Vo1.22 No.3 2012 2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在铁架台上固定两个螺旋线圈 (N=9000,R一240 ̄),由低频信号发生器XJ1632 提供正弦电压,线圈内产生变化磁场.振动部分 由水平放置的钢片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开孔的 另一端上下分别放置轻薄氟化硼磁体和一小而轻 的销钉触水(如图2),销钉被氟化硼磁体磁化而固 定在钢片上,整体称为振子.磁场力驱动振子振 动,销钉的振动在水槽中引起水波.发波水槽由 有机玻璃制成60cm×60cm×5cm的长方体透明 水槽,在水槽内侧壁粘上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 海绵条,使水槽内侧壁成倾斜度为30。~45。的斜 面(如图3).
图 1 图 2
图 3 2.1简谐驱动力的产生 在一个竖直的螺旋线圈中输入低频正弦信 号,当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及线圈尺度满足似稳 条件,线圈内电流随电源电动势同步变化,螺旋线 圈轴线下方的一点A会产生随时问周期性变化的 磁场B .如图4所示,设螺旋线圈长2L,半径为 r,单位长度的匝数为 ,线圈内电流强度为I.线 圈是密绕的,螺旋线圈的磁场近似可看作一系列 的圆线圈磁场的叠加. 考虑轴线上点A的磁感应强度,取螺线管轴 线上中点为坐标原点O,Oz沿轴线并与电流方向 满足右手定则.在位置z处长度 内共有 dz 匝线圈,它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只有 方向
dz ・・三一-一l
\
\A一 0 Z
三 一 一
图 4
的分量,可得此处ndz匝线圈激发的磁场为 dB 一 两 整个螺线管在点A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丙 =一 2
『
L ] +(z—z) l_f.
一 I 2 L z+L z—L
F F =
假设将振子置于A点处,把振子看作磁矩为 p的磁偶极子,则其所受磁场力为F一一VB・P, 因为磁场与磁矩方向一致,且力只有沿z轴的分 量,所以力的大小为 F一竺 !: J 一 2 I[r +(z+L) ]
一 一——1 [r +(z—L) ]。 f
为周期性变化电流,可见振子将受到一个与 信号源频率一致的周期性驱动力作用. 2.2振片的受迫振动 2.2.1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设振片长z,宽b,厚h,当振片上的振子受力 F 而使振片向下弯曲时,上层受拉伸,下层受压 缩,总的效果相当一个力矩.设振片弯 E 曲的曲率半径R,圆心为0点如图5所 I /7 广、
示.以中性层为原点,竖直坐标(向下为 I iE) 处层长度z 一专(R--Z).
这样该层的长度变化A1一z 一z一图5 lz/R,相应的应变为AUl一一z/R,由胡 克定理 AF— 丁Al一一
,对高度为d 的一层横
截面积dA—bdz,该面上作用力dF=一 dz,对 O点的力矩dN=zdF=一 dz,于是作用在整 物理与工程Vo1.22 No.3 2012 个面上的总力矩为N一』dN一 』 z。dz一 一v ‘12R’
外力矩和内力矩平衡时N—F l,F 一
一y 一一ybh aO 12R Z 12 Z 。 当振幅不太大时0<5。这时O ̄x/l,z为偏离 平衡位置的距离,F 一一y等-z.
当系统做简谐运动时,系统固有频率 一 一 Yy丽bh3,可见系统固有频率与振片长度成负相关.
2.2.2振动的频率与振幅 在弹性限度内,振片应力与振幅成正比,作用 在振子上的力是三个力的和,它们是弹性力、阻力 和外驱动力,故动力学方程为
一kx—C +F 一m 该动力学方程是非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其通解 是它对应的齐次方程的解加上该方程的一个特 解,考虑到外驱动力是简谐力,有理由认为稳态解 也是简谐的,因此问题化为只需求解动力学方程 满足物理问题的特解.故设试探解为 z—Aei( 式中,A与0 为待定常数.若这个试探解是正确 的,它必须满足动力学方程,将试探解代入动力学 方程 一mzo A上iwcA上kA —Foe ‘ 一F0 COS( 一0 )+iFo sin( 一0 ) 上面等式成立的条件是方程两边的实部与虚部相 等,即 A(志一批u。)一F COS(0—0 ) coJA=:=F0 sin(0—0 ) 将上面两式相除,可得出0 满足的等式为tan( 一
)一_ .
振幅A满足等式A— 赢, 于是我们得到了确定试探解所需的全部待定常数 满足的条件,一旦从中解出A与 稳定解就确定 了.N,N∞;一鱼和7一 可将上面两式改写成
t n( 一0,)一 ,A一—===— 【_=一. 叫 一∞  ̄/( 0一 。)。+47 (U。
系统共振时振幅最大,共振的频率可由求振 幅极大值获得.令 [(叫 --OJ )。+47 ]一0,解 得共振频率cU 一(co 一27。)专. 弱阻力的情况下共振发生在略小于系统固有 频率处,代入系统固有频率,得到共振频率与振片
关系为∞一(y 一2 ) .实验所得数据与 理论计算基本吻合(如图6).
图 6 将振子所受简谐驱动力及系统固有频率代人 得到振子的振幅为
A一  ̄/(∞:一∞ ) +47卫O92
(cos 一co )p/m 一—————— :——————————————————————————————————————一  ̄/(Ybh。/ml一叫 )。+47 。
通过振幅公式可以看出,振幅的大小与线圈 中电流强度、振子相对于线圈位置、销钉和钢片的 参数以及共振频率有关.振幅的大小将影响振子 在水槽中引发的水波的强度,决定水波干涉衍射 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通过部分参数的调整可以 获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3结论 本文介绍的水波干涉演示实验装置,利用低 频信号源输出低频正弦信号,经电磁转换获得谐 振动来产生相干波源.通过对理论模型进行定量 的理论推导,得出了波源振动的频率及振幅公式, 完善了实验理论.在演示实验中,可以根据演示 需要调整相关参数以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本装置设计中驱动部分所采用的信号发生器 频率为7 ̄50Hz,任意可调;振动部分结构简单, (下转第33页)
;写 控如博 H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