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与网络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数字式的、微型的、带有专用数字计算机特性的电子装置。
它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逻辑、计算处理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建筑物控制、家庭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从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以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1.输入接口: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输入接口将外部信号(例如传感器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供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
输入接口通常包括数字输入模块和模拟输入模块,数字输入模块接收开关信号、传感器信号等,模拟输入模块接收模拟传感器信号,例如温度、压力等。
2.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可编程控制器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控制逻辑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
中央处理器通常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定时器等组成,它能够执行各种控制逻辑以及数学运算、函数计算等任务。
3.输出接口: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输出接口控制执行器(例如电磁阀、电机等)的开关状态。
输出接口通常包括数字输出模块和模拟输出模块,数字输出模块能够控制开关状态,模拟输出模块能够输出模拟信号,例如控制电机的转速。
4.通信接口:可编程控制器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通信接口通常包括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等,用于与其他设备(如上位机、HMI人机界面)进行数据交换和实时监控。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1.工业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对物体进行自动化的分拣、组装、检测等操作。
通过编写控制程序,设置不同的逻辑控制条件,能够实现生产线的高效率、高精度运行。
2.机械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例如,印刷机、包装机、激光切割机等机械设备都可以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交通运输: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地铁、机场行李输送系统等交通运输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fx3u 通信控制手册

fx3u 通信控制手册
FX3U通信控制手册是Mitsubishi Electric推出的一本专门介绍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通信功能的技术手册。
在这本手册中,你可以找到关于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模块、通信参数设置、通信协议、通信接口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和说明。
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其通信功能对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信控制手册对于用户合理、高效地使用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功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FX3U通信控制手册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对
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模块的介绍,包括不同型号的通信模块的特点、功能、接口说明等;其次是通信参数设置,包括通信速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方式等参数的设置方法和说明;然后是通信协议的介绍,不同的通信协议在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应用和配置方法;最后是通信接口的说明,包括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接口类型、接线方法、通信接口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除了以上内容,FX3U通信控制手册还可能包括一些实际的通信案例分析,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通过阅读这本手册,用户
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功能,掌握其配
置和使用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总的来说,FX3U通信控制手册是一本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和应用FX3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通信功能的用户来说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书,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内容,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间通信和数据交换,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可编程控制器(PLC)基础知识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LC)基础知识概述3.1 PLC的产生和定义3.1.1 PLC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要求,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开招标,对汽车流水线控制系统提出具体要求,归纳起来是:⏹(1)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市电(115V)(美国电压标准)⏹(8)输出为交流115V,容量要求在2A以上,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等;⏹(9)扩展时原系统改变小;⏹(10)用户程序存储器至少能扩展到4KB。
这就是著名的“GM十条”。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中标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3.1.2 PLC的定义PLC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很长时间后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作出的定义如下:“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
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和生产过程。
而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定义强调了PLC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
⏹定义强调了PLC是“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即计算机。
⏹定义强调了PLC是用软件方式来实现“可编程”的。
3.2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工作过程可用图3.1所示的运行框图来表示。
整个过程可分为三部分。
图3.1 PLC工作过程PLC的工作方式:第一部分是上电处理。
机器上电后对PLC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包括硬件初始化,I/O模块配置检查,停电保持范围设定,系统通信参数配置及其他初始化处理等。
S7-1200 可编程控制器 系统手册说明书

通信11 S7-1200 可实现 CPU 与编程设备、HMI 和其它 CPU 之间的多种通信。
警告PROFINETPROFINET 用于使用用户程序通过以太网与其它通信伙伴交换数据:●在 S7-1200 中,PROFINET 支持 16 个最多具有 256 个子模块的 IO设备,PROFIBUS 允许使用 3 个独立的 PROFIBUS DP 主站,每个 DP 主站支持 32个从站,每个 DP 主站最多具有 512 个模块。
●S7 通信●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ISO on TCP (RFC 1006)●传输控制协议 (TCP)通信PROFINET IO 控制器作为采用 PROFINET IO 的 IO 控制器,CPU 可与本地 PN 网络上或通过 PN/PN耦合器(连接器)连接的最多 PROFIBUS和PROFIBUSPROFIBUS 用于使用用户程序通过 PROFIBUS 网络与其它通信伙伴交换数据:●借助 CM 1242-5,CPU 作为 PROFIBUS DP 从站运行。
●借助 CM 1243-5,CPU 作为 1 类 PROFIBUS DP 主站运行。
●PROFIBUS DP 从站、PROFIBUS DP 主站和 AS-i(左侧 3 个通信模块)以及PROFINET 均采用单独的通信网络,不会相互制约。
AS-i通过 S7-1200 CM 1243-2 AS-i 主站可将 AS-i 网络连接到 S7-1200 CPU。
CPU 至 CPU S7 通信您可以创建与伙伴站的通信连接并使用 GET 和 PUT 指令与 S7 CPU 进行通信。
TeleService 通信在通过 GPRS 的 TeleService 中,安装了 STEP 7 的工程师站通过 GSM 网络 Internet和与具有 CP 1242-7 的 SIMATIC S7-1200 站进行通信。
该连接通过用作中介并连接到Internet 的远程控制服务器运行。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考核说明(审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说明课程名称: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学生类别:专升本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启用时间:2013年9月主持教师:孙志娟 编写日期:2013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 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工科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2. 启用时间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常用低压电器、电器控制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网络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常用低压电器、典型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和改进一般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完成程序设计。
4. 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教学大纲》(2011年1月)和《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教材(王立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为依据而编制的,本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图1 本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比例为3∶7。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一)形成性考核1. 考核手段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纸质形成性考核作业和1次纸质专题报告,由各地电大根据课程要求组织实施。
2. 考核形式(1)形成性考核作业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要求认真学习,按时、按质、按量的独立完成。
(2)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的选题可联系本课程实验或工程实际,选择一种典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进行综合分析。
同一班级中,可按照个人或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
专题报告内容应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硬件接线图、PLC控制程序、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点、主要用途、与本课程相关内容的联系等。
工业机器人与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PLC)的通讯

工业机器人与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PLC)的通讯工业机器人与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PLC)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它们通常被用于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工业机器人进行物品的搬运和加工,而可编程控制器则控制整个生产线的运行以及和其他设备的通讯和配合。
因此,工业机器人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与西门子PLC的通讯的方法。
1. 串口通讯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的方法,通常用于低速的通讯要求。
在这种方式下,工业机器人和PLC通过串口相连,工业机器人将数据传输到PLC。
串口通讯只需要两个引脚(发送和接收),因此实现方便。
但是,它速度慢,不适用于高速的实时应用。
2.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通信是一种更为高速和强大的通讯方式,可以快速地传输大量的数据。
在以太网通讯中,工业机器人和PLC通过以太网相连,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
以太网通讯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和网线)来实现。
另外,以太网通讯可以在生产线中的多个设备之间进行通讯,使其更加灵活。
3. ProfiNetProfi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产业标准,可实现实时通讯。
与以太网通讯方式类似,ProfiNet也需要专业的设备来实现。
但是,相较于其他通讯方式,ProfiNet更为稳定和可靠,因此越来越被生产厂家所采用。
4. 数据库通讯工业机器人和PLC可以通过共享同一数据库来实现通讯。
在这种方式下,工业机器人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而PLC可以从同一数据库中获取这些数据。
这种方式需要一些额外的设备(例如数据库和服务器),因此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无论采用哪种通讯方式,都需要使用适当的软件来进行程序开发和控制。
西门子PLC 的程序可以使用STEP7进行开发,同时工业机器人的程序可以使用RoboForm进行开发。
因此,通讯需要对这两种软件进行深入理解并熟练应用。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和PLC之间的通讯是生产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通讯必须保证可靠和高效。
可编程控制器教程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教程课程设计课程概述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计算机,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工业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常用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3.学习PLC的各种命令和函数,并能够熟练编写简单程序。
4.能够使用PLC控制常用的工业设备,如电机、气缸等。
5.能够进行简单的PLC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教学内容本课程涵盖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PLC基础知识1.1 PLC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1.2 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PLC的输入输出模块 1.4 PLC的通信接口和网络第二部分:常用PLC编程软件2.1 Siemens STEP7编程软件 2.2 Mitsubishi GX Works2编程软件 2.3 Omron CX-One编程软件第三部分:PLC编程语言3.1 梯形图指令 3.2 逻辑指令 3.3 计时器指令 3.4 计数器指令 3.5 数字指令 3.6 移位指令 3.7 循环指令第四部分:PLC应用实例4.1 电机控制实例 4.2 气缸控制实例 4.3 温度控制实例 4.4 液位控制实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环节。
课堂讲授由教师在台上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思路。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PLC的实际应用,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PLC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等环节。
每个环节占比如下:1.考试占50%;2.实验报告占30%;3.课程设计占20%。
参考资料1.《PLC原理与应用》2.《Siemens STEP7编程指南》3.《Mitsubishi GX Works2编程指南》4.《Omron CX-One编程指南》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思路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工业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编程控制器的网络及通信

可编程控制器的网络及通信一、可编程控制器的网络化趋势如果把PLC与PLC、PLC与计算机或PLC与其它智能装置通过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通信或组建网络,从而构成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控制系统,这样可以提高PLC的控制能力及控制范围实现综合及协调控制,同时,还便于计算机管理及对控制数据的处理,提供人机界面友好的操控平台;可使自动控制从设备级发展到生产线级,甚至工厂级,从而实现智能化工厂(Smart Factory)的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PLC在通信及网络方面的发展也极为迅猛,几乎所有提供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家都开发了通信模块或网络系统。
三菱电机率先较早的开发了CC-link网络,随着网络化控制及集散式控制不断普及,工业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PLC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
二、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通讯类型(一)N:N网络用FX2N,FX2NC,FX1N,FXON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的数据传输可建立在N:N的基础上,总站点数最大8个。
(二)计算机链接(用专用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用RS485(422)单元进行的数据传输可用专用协议在1:N(16)的基础上完成,最多可以连16台PLC机。
(三)CC-link网络用FX2N-16CCL-M主站模块和FX2N-32CCL网络接口模块构成CC-link网络,完成1:N(8)通信。
三、通讯格式本节解释怎样在无协议通讯(RS指令)和计算机链接之间进行通讯设置。
1.什么是通讯格式。
通讯格式决定计算机链接和无协议通讯(RS指令)间的通讯设置(数据长度,奇偶校验和波特率等)。
通讯格式可用可编程控制器中的特殊数据寄存器D8120来进行设置。
根据所使用的外部设备来设置D8120。
当修改了D8120的设置后,确保关掉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源,然后再打开,否则无效。
(二)相关标志和数据寄存器。
1.特殊辅助继电器2.特殊数据寄存器()表示使用的应用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 HMI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即人机界面。 1.HMI分类 (1) 文本显示设定单元(TD,Text Display) 只能进行 最基本的参数设定和文字信息显示,不能显示画面,而 且处理的信息量也有限。用于对HMI要求较低的场合 (见下图 )。
DT400C 文本显示器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2.数据传送方向: 按串行通信的数据在通信线路进行传送的方 向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1) 单工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就是指数据的传送 始终保持同一个方向,而不能进行反向传送。
(2) 半双工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就是指信息流可以在 两个方向上传送,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送。 (3) 全双工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 发送和接收。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2.2
PLC网络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1)通用协议:在PLC网络的各个层次中,高层子网中 一般采用通用协议,如PLC网之间的互连及PLC网与其他 局域网的互连,这表明工业网络向标准化和通用化发展 的趋势。
(2)公司专用协议:子网一般采用公司专用协议,尤 其是最底层子网,由于传送的是过程数据及控制命令, 这种信息较短,但实时性要求高。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2.3
通信设备(P265)
与S7-200相关的主要有以下网络设备及自由口通信设备: 1.通信口;S7-200主机带有一或两个串行通信口。 2.网络连接器; 3.通信电缆;主要有Profibus和PC/PPI电缆。 4.网络中继器; 5.调制解调器; 6. Profibus-DP通信模块; 7.工业以太网CP243-l通信处理器; 8.工业以太网CP243-2通信处理器; 9. EM241 MODEM模块.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 考模型,它所用的通信协议一般为7层: 物理层:实际通信就是通过物理层在互联媒体上进行的。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实现差错控 制。 网络层:报文包的分段、报文包阻塞的处理及通信子网路径 的选择。 传输层:负责从会话层接收数据,把它们传到网络层。 会话层:支持通行管理和实现最终用户应用进程的同步。 表示层:用于应用层信息内容的形式交换。 应用层:为用户的应用服务提供信息交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2 S7系列PLC的网络类型及配置
9.2.1 PLC网络类型
1.简单网络:指以个人计算机为主站,一台或多台同 型号的PLC为从站,组成简易集散控制系统。在这种 系统中,个人计算机充当操作站,实现显示、报警、 监控、编程及操作等功能,而多台PLC负责控制任务; PLC也可以作为主站,其他多台同型号PLC作为从站, 构成主从式网络。 2.多级复杂网络:用于现代大型工业企业PLC控制系 统中,不同PLC厂家的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的层数及 各层的功能分布有差异。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3. PLC网络常用通信协议:
(1)PPI协议:PPI通信协议是西门子专门为S7-200系列PLC开 发的一个通信协议。是一个主从协议。在这个协议中,主站 (其他CPU,SIMATIC编程器或TD200)给从站发送申请,从站才 响应。从站不初始化信息,但是当主站发送申请或查询时,从 站才响应。网络上的所有S7-200CPU都作为从站。 (2)MPI协议:MPI允许主—主通信和主—从通信,S7-200可以 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到MPI网上,主要应用于S7-300/400 CPU与 S7-200通信的网络中。 (3)Profibus协议:Profibus协议通常用于实现分布式I/O设 备(远程式I/O)的高速通信。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2) 操作员面板(OP,Operator Panel) 它由液晶 显示屏和薄膜按键组成。有些产品上的按键有30个左 右,可以满足在恶劣环境使用,非常可靠和安全,每 个按键有一百万次的使用寿命(见下图 )。 (3) 触摸屏(TP,TouchPanel) 只须用手轻触屏幕的相 应位置即可。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2.5
通信参数的设置
不同的网络配置其通信参数的设置是不同的,要进行 通信参数设置,应先运行STEP7-Micro/WIN32软件进 入“通讯设定”对话框。可通过单击“引导条”中的 “通讯”图标进入该对话框。 进入“设置PG/PC接口(Set PG/PC Interface )” 对话框后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或删除通信接口操 作。 9.2.6 S7-200的参数设置 (P274)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2)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A.异步通信:异步传送也称起止式传送,它是利用起 止法来达到收发同步的。 异步通信中,数据是按照约定的格式一帧一帧传 送,硬件结构简单,但传送效率低(见P256图)。 B.同步通信:同步传送在数据开始处就用同步字符 (通常为1~2个)来指示,由时钟来实现收发端同步。 数据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传送效率高,但软、硬件 价高。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5. 串行通信接口 (1) RS-232 C接口:是1969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所公布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采用按位串行的方 式 ,单端发送、单端接收。传输速率低,抗干扰力差。 (2)RS-422接口:RS-422接口传输线采用差动接收和 差动发送的方式传送数据,也有较高的通信速率(波 特率可达10MB以上)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RS-485接口:采用差动接收,抗干扰力强,运用 多。
9.2.4 S7系列PLC产品组建的几种典型网络
S7系列PLC常见的通信网络主要有把计算机或编程器作为主站、 把操作面板作为主站和把PLC作为主站等类型,这几种类型中又 可分为: (1)单主站PPI:编程站可以通过PC/PPI电缆或者通信卡(CP)与 S7-200可以组成单主站PPI网络进行通信。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第9章
学习目标: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与网络
了解通信及网络基础的相关知识
掌握S7系列PLC的网络类型及配置
熟练掌握S7-200网络及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1
通信及网络基础
不同的独立系统由传输线路互相交换数据便是通信,构成整 个通信的线路称之为网络。 通信的独立系统可以是计算机、PLC或其他有数据通信功能的 数字设备。传输线路的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无 线电波等。
OP177B 操作员面板
TP177B 触摸屏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2.HMI 功能 (1)参数设定及发布控制命令:通过HMI在PLC外部进行相 关输人参数的设定,或通过画面上的输入按钮、开关等 来发出控制命令; (2)控制过程的动态显示:PLC内部的信息和实时控制过 程的画面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显示面板显示; (3)报警功能:当报警信号出现时,可通过屏幕显示报警 画面,也可以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 (4)信息处理功能:可以对需要的参数进行列表显示、曲 线分析,也可以进行有关信息的打印; (5)数据记录:用来记录过程数据或重要的设定参数; (6)远程通信:通过网络或通信系统访问和控制远程数据。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4)用户自定义协议(自由口通信模式):自由口 通信(Freeport Mode)模式是指CUP串行通信口可由 用户程序控制,自定义通信协议。利用自由口模式 可以实现用户定义的通讯协议连接多种智能设备。 5)USS协议:USS协议是西门子传动产品(变频器 等)通信的一种协议,S7-200提供相应的指令。 (6)TCP/IP协议:通过以太网扩展模块CP243-1和 互联网扩展模块CP243-1IT,S7-200将能支持TCP/IP 以太网通信。
B. 争用方式:这种方式允许网络中的各节点自由发送 信息。但当两个以节点上会出现线路冲突,适合于工 业控制计算机网络。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3.常用的通道利用方式有两种: 基带方式:利用传输介质的整个带宽进行信号传送。优 点是价格低、设备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通道利用率 低,长距离传送衰减大。 宽带方式:把通信通道以不同的载频划分成若干通道, 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优点是通道利用 率高,但因须加调制解调器,其成本较高。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2.介质访问和传输控制 (1)局部网络上介质访问 A. 线路交换:即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有固定的 物理通道,且该通道一直保持到通话结束,如电 话系统。 B. “报文交换”或“包交换”:这种交换方式是把 编址数据组,从一个转换节点传到另一个转换节 点,直到目的站。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之间无固 定的物理通道。
(2)多主站PPI:编程站通过PC/PPI电缆或者通信卡(CP)与S7200可以组成多主站单从站PPI网络。 只带一个从站的多主站
多个从站
(3)复杂的PPI网络。图9-12和图9-13给出了一个点对点通信的有
多个从站的多主站网络实例。
点对点通信
HMI设备及点对点通信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9.1.2
网络概述
1. 数据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
(1)树形结构:结构中处于较高位置的站点控制位于它下面的 那些站点的数据通信。 (2)总线形结构:利用总线把所有节点连接起来,其特点是所 有站点共享一个公共通信总线,是工业控制局域网最常用的。 (3)星形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与各个节点连接组成,网络 中任何两个节点要进行通讯都由中央控制站点控制并转换。 (4)环路结构:以环行网中各节点首尾顺序连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