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手术前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临床研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脑膜瘤和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弥 散 是 指 水 分子 在一 定 空 间 自由无 序 的 杂 乱 随 机 运 动 , 又称 为 布 郎 运 动 。 当水 分 子 的 运 动 不 受 限 制 时 , 向 各 个 其 方 向运 动 的概 率 相 等 , 种 不 受 限 制 向各 个 方 向运 动 都 相 这 等 的水 分 子 运 动 称 为 弥 散 张 量 的 各 向 同 性 (st p ) 空 间 i r y. oo
制 的水 分 子 弥 散 运 动 , 了解 肿 瘤 组 织 与 正 常 脑组 织 之 间微 来 观结 构 的 差 别 , 有 关 文 献 报 道 肿 瘤 的 AD 值 与 其 细 胞 密 据 C 度及 良、 恶性 有很 高 的相 关 性 L 。 3 ]
l 弥散 张量成 像的 基本原 理
1 1 磁 共 振 弥 散 加 权 成 像 ( i u i i td i gn , . df s n we h e ma ig f o g
~
磁 共 振 弥 散 张 量 成 像 ( i u i n o g g D ) df s n t s ri i , TI 是 f o e ma n
近 年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水 弥 散 成像 技 术 , 脑 白质 纤 维 柬 改 变 对
的 敏感 性 很 高 , 过 水 分 子 的 弥 散 定 量 反 映 脑 内微 观 结 构 的 通
关 键 词 : 共振 弥 散 张 量 成 像 ; 项 异 性 分 数 ; 观 弥 散 系数 ; 白质 ;纤 维 束 磁 各 表 脑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2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8 9 ( 0 7 l 一O 3 一O 1 0 — 1 4 2 0 ) 1 12 3 张量 各 向异 性 的另 一 个 指 标 。F VA 和 R 正 常 值 均 在 0 A、 A
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gima l o .M e h d 1 ai ns w t ah lgc l o f me l mawe ee a n d w t i u i n t n o ma i g T e t o s 9 p t t i p t oo ial c n r d gi r x mi e i d f so e s ri g n . h e h y i o h f w i t r f e u d e wi h u r u r r a ra s ro n i g e e n h A v l e w r b ev d h t ma t b r b n l e e i t t e t mo ,t mo e l ae u r u d n d ma a d t e F au e e o s r e . h Re u t T e e wee tr e a i h n e f a n r l h t t r f e a s d b n rc a i l gima : s i , sl s h r r h e b s c a g s o b oma c w i mat b r c u e y i ta r n a l e e i o hf t i f t t n a d d s u t n 1 f1 a e e e w t ip a e n n a g 5 o 9 c s s w t i l n l ai n n l ai n e t ci . 0 o 9 c s s w r i d s l c me ta d d ma e, f 1 a e i smp y if t t i r o r o h h i r o a d4 o 9 c s s w t n l ain a d d ma e C mp r d wi h o t lt rl w i t r t e F au ft e n f 1 a e i i f t t n a g . o a e t t e c nr ae a h t ma t . h A v l e o h h i r o h a e e
磁共振弥散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通过探讨对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了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分析,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90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全部需要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而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而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对照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97.8%(44/45),11个月,而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88.90%(40/45),6个月,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比较分析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很明显的突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鉴别白质纤维走行,为外科医生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准确的影像导航也为术中安全提供充分的保证,使外科医生在不影响大脑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除肿瘤组织,延长病人的生命。
标签: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平均弥散系数;部分各向异性指数神经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生长快,死亡率高,手术后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他们大多数在治疗后数月复发,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难题[1],因此,本文对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9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高级别胶质瘤进行诊断与引导手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已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前未进行化疗或放疗,对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90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全部需要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都为,男性27人,女18人,年龄21~75岁,生命体征平稳,经过临床及病理诊断均为高级别胶质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等方面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其中良性肿瘤患者51例,恶性肿瘤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均伴有瘤周白质纤维束移位;良性肿瘤的瘤周水肿区白质纤维束多伴有水肿、浸润;恶性肿瘤白质纤维束多破坏,两组各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其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脑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判断脑肿瘤的良性与恶性。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脑肿瘤白质纤维束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2.007【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08-01 弥散张量成像是临床可以对水分子弥散测量和成像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水分子的围观运动,从细胞水平研究脑部疾病。
而成人脑肿瘤所占比例较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左右[1],其包括良性与恶性肿瘤。
其中恶性肿瘤对化疗和放疗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复发率较高。
因此临床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案对患者十分重要。
本文研究分析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其中良性肿瘤患者51例,恶性肿瘤患者26例。
良性肿瘤患者51例中,男性34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为(48.02±7.85)岁;其中包括良性脑膜瘤28例,星状细胞瘤i 级23例。
恶性肿瘤患者26例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28~74岁之间,平均为(50.51±6.02)岁。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辅助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效果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辅助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效果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辅助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DTI 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DTI组:皮层切口根据术前DTI显示的肿瘤与功能传导束的关系,选择避开传导束的脑沟进入。
对照组:选择距离肿瘤较近的脑沟内进入。
观察DTI组患者胶质瘤不同部位DTI的平均弥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
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术后神经功能损害情况。
结果DTI组患者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分别为(1.266±0.261)×10-9、(1.125±0.140)×10-9、(0.820±0.089)×10-9 mm2/s,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影像学方法1.2.1.1 DTI组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3.0 T Trio system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最大梯度场强≥33 mT/m,最大梯度切换率≥120 mT/(m·ms)。
使用8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先作常规MRI横断位T1WI、T2WI扫描,然后作DTI扫描,弥散梯度场取15个不同方向,弥散敏感系数b值取0 s/mm2和1000 s/mm2,层厚及层间距同T2WI,分别为6.0、1.0 mm,扫描完成每一层面可获得16帧图像,第1帧图像b值为0,其余15帧图像为15个不同方向的b值等于1000 s/mm2,19个层面共获得304层图像,DTI扫描时间为4 min 37 s。
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研究

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
方法: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且在术中影像学基础上达到尽全切,剔除术后3个月肿瘤进展病例后符合标准的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7.95±10.82)岁,其中男11例,女9例。
采用直接测量法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辅助测量法对20例胶质瘤患者行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的扫描,在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分别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边界,获取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4,P<0.001),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6)。
经直接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3,P<0.001),经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9,P<0.001)。
结论:将DTI技术用于评估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能够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手术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关键词】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风险;评估【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in early assessment of ext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 and prognosis of gliomas surgical.Method:Selected the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operation treatment in neurosurgical department in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achieved the full cut based on the best imaging technique in operation and excluded tumor progression cases after 3 months,a total of 20 patients up to the standard.Patients were 42 to 79 years old,the average age was (57.95±10.82)years old,including 11 males and 9 females.The scanning of 20 glioma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72 hours and 3 months were performed by direct measurement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auxiliary measurements.Tracings tumor boundaries with hand on different levels of postoperative MRT1 weightedimages.Residual tumor volume after 72 hours and 3 month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volume of residual tumor after 72 hours by direct measurement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by DTI acquiring auxiliary measure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924,P 【Keywords】Gliomas;Diffusion tensor imaging;Risk;Assess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愈率低,生存期短,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不到5%,平均生存期仅14个月[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DTT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DTT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陈媛慧;龚毅;胡芳芳【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根据级别高低分为两组,并分别行DTI检查和常规MRI检查,将数据处理后得到FA值和DTT图.结果⑴同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相比较,高级别胶质瘤周水肿区的FA值相对较低(P<0.05);⑵同低级别胶质瘤实体区相比较,高级别胶质瘤实体区FA 值相对较低(P<0.05);⑶高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一般表现为中断或稀疏,而低级别胶质瘤周围纤维束一般表现为移位或正常;⑷同肿瘤的瘤周水肿区相比,肿瘤实体区的FA值相对较低.结论胶质瘤级别的高低可以通过FA值进行区分,而DTT图可以为手术区域的划分提供指导帮助.【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7(052)009【总页数】3页(P919-921)【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技术;脑胶质瘤【作者】陈媛慧;龚毅;胡芳芳【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影像科,南昌 330008;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影像科,南昌 330008;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影像科,南昌 33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临床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脑胶质瘤的临床发生率显著上升[1,2]。
而因为脑胶质瘤的发病部位较为特殊,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当前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对患者术后给予化疗和放疗以及免疫和基因治疗等[3,4]。
对于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和放疗及化疗的预后评估进行准确可靠的术前肿瘤的级别区分都是极为重要的。
低级别及高级别胶质瘤可以通过特殊的核磁共振成像进行鉴别和区分[5]。
例如:肿瘤周围的水肿影、肿瘤内出血及坏死等都可以提示肿瘤的恶性性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R—DTI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 MR.DTI在神经病和神经外科学中已经得到广
泛的应用,尤其在颅脑恶性肿瘤如胶质瘤的诊治中。 据报道FA值与肿瘤的细胞增殖及肿瘤内血管分布 呈正相关【l 01,FA值取值范围为0~l。通过测定不 同胶质瘤的FA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胶质瘤的 良恶性。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其瘤细胞增殖 十分活跃,肿瘤内异常血管大量存在,并容易发生微 囊坏死和出血。尽管高级别胶质瘤内细胞较低级别 胶质瘤排列密集,但其瘤细胞的微结构完整性破坏 明显,水分子的各向异性弥散下降显著。通过比较 肿瘤实质部分的FA值发现,高级别胶质瘤比低级别 胶质瘤各向异性弥散降低得更明显。除此之外,在 当前的临床工作中,MR—DTI一个最突出的优势是用 来研究肿瘤和其毗邻的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白质 被肿瘤累及的情况可以根据MR.DTl分为如下几类: 取代、浸润、水肿和破坏,这些类型有助于指导术者 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及控制肿瘤的切除程度¨2|。魏 大年等¨列根据MR—DTI的三维纤维示踪图及受累白 质纤维和对侧正常白质纤维的比值将脑胶质瘤与周 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分为挤压型、浸润型、破坏型。 选择能够避开重要脑自质纤维束的手术人路,不同 DTI类型的肿瘤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对挤压型关系 的肿瘤争取显微镜下全切,严格保护瘤周正常组织 尤其是靠近锥体束的部位;对浸润型关系的肿瘤采 取显微镜下次全切或大部切除,对肿瘤边界的处理 尽量采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而少用电凝以减少对神 经功能的损害;对破坏型关系的肿瘤除尽量全切肿 瘤外,非重要部位适当扩大切除范围,统计学分析结 果表明这些术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效果良好。
reseet
valuate the tally
with
stages of glioma
exactly and choose the suitable modas operandi neurologic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张量成像能够对胶质瘤肿瘤病灶 区、 灶周水肿 区 以及
第 3 9卷 2 0 1 5年第 8 期
黑
龙
江
医
学
Vo 1 .3 9, No . 8
HE I L ON GJ I ANG ME DI CAL J OU RNAL
Au g . 2 0 1 5
93 9
脑 胶 质瘤 手 术前 后 磁 共振 弥散 张 量成 像 的 临床 研 究
研究 中相关数 据资料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学 软件 处理 , 患 者年龄等相关 计 量资 料采 用 均数 加减 标 准差 ( X±S ) 形 式 表 示, 对 比中计量资料 的对 比采取 t 检验, 计 数 资料 的对 比则 是
采取 检验 , 在 P< 0 . 0 5时 , 视 为 差 异 存 在 统计 学 意 义 。
均 接 受 常规 MR I 和 磁 共 振 弥 散 张 量 成 像 检 查 。 所 有 研 究 对 象 均 自愿 接 受 临 床 研 究 , 并 签 署 了知 情 同 意 书 。
1 . 2 方 法
2 1例 I一Ⅱ级胶 质瘤 推移 相邻 脑 白质纤 维束 , 术 后 临床 症 状得到显著的改善 ; 1 1例 Ⅲ ~Ⅳ级胶 质瘤 浸 润破坏 相邻 脑 白质纤 维束 , 术后 临床症状无 明显改善 。
下。
本 组患者经弥散张量成像 可对 主要 脑 白质 内的纤 维束 进 行 清晰的显示 , 投射纤维 、 联合 纤维 、 联络纤维 的呢过脑 内主要 白质纤 维束 在 2 0例健康 对照组 患者 中均 可获得 清晰 的显像 ,
并 且 同 正 常 的解 剖 结 构 一 致 。 2 . 3 胶 质 瘤 与 相 邻 脑 白质 纤 维柬 解 剖 关 系以 及 手 术 前 后 的 临
床 评 价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抽取 2 0 1 3—0 1~2 0 1 4—1 2间我 院收 治 的 3 2例 经 临床 确 诊为脑胶 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包括有 男 l 8例 , 女 1 4例 , 年 龄 5~ 7 8岁 , 平均 ( 4 4 . 6±1 2 . 7) 岁 。患 者 临床 表 现 为颅 内高 压、 肢 体运动障碍 以及感 觉障碍等 。所有患者 在入 院后 均接受 了常规 MR I 检查和磁 共振 弥 散张 量 成像 检查 , 并行 微创 手术 治疗 。另抽取 2 O例 同期 健康 体 检者 作为 健康对 照组 , 包括 有 男 1 1例 , 女 9例 , 年龄 2 3— 5 4岁 之间 , 平均( 3 6 . 8±1 1 . 9 ) 岁,
2 结 果
2 . 1 组 织 病 理 结 果
5 0 % 。研 究证实 J , 脑胶 质瘤 存在较 高 的侵袭 性 , 会 涉及 到大
脑皮 层 以及皮层下 的组 织结构 , 主要特征为对神 经胶质 细胞进
行侵犯 , 从 而 呈 现 浸 润 性 生 长 。近 几 年 随 着 影 像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3 2 0 . 6 7
中 图 分 类 号 :1 1 7 3 9 .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 3 数 据 处理
临床研究发现 … , 脑胶 质瘤 多发生 在神 经的外 胚层 , 是 神 经胶质细胞转化得 到 的, 可来 自于神经 问质 细胞 、 神 经实 质细 胞, 颅 内肿瘤 的出 现频 率 较高 , 在颅 内肿瘤 患 者 中 占 4 0 % ~
贺 小望 , 康建华, 钱 颖玲
( 吉安市 中心人 民医 院神经外科 , 江西 吉安 3 4 3 0 0 0 )
摘要: 目的 对磁 共振 弥散 张量成像在 脑胶质瘤手术前后 的临床研 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 为今 后 的临床诊 断 工作提供 可靠的
参考依据 。方 法 抽取 在 2 0 1 3— 0 1~2 0 1 4—1 2间我 院 收治 的 3 2例 经临床 确诊 为脑 胶质 瘤 患者 , 对 其展 开常规 的磁 共振 成像 ( MR I ) 检 查和磁 共振 弥散 张量成像检 查 , 而后 对检 查结果进行统计 分析 。结果 本 组患者 中 2 1例 I一Ⅱ级胶质 瘤推 移相邻脑 白 质纤维束 , 术后 临床症状得到 显著的改善 ; 有 l 1 例 Ⅲ ~Ⅳ级胶 质瘤浸润破 坏相邻脑 白质纤 维柬, 术后 临床症状无 明显改善 。肿 瘤 病 灶 区、 灶周水肿 区与正 常白质区比较 , 平均弥散 系数存在显著 差异 ( P<0 . 0 5 ) 。结论 术前与术后的诊 断和评 估 中临床价值显 著 , 值得 关注并推 广。
白质纤 维束 2 1 例, Ⅲ 一Ⅳ级胶 质瘤 浸润破 坏相 邻脑蛋 白质 纤 维束 1 1例。
2 . 2 弥散 张 量 成 像 结 果
术前后 的临床研究 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的 目的 , 对 我 院收 治的脑 胶质瘤患 者术 前术后展 开 了常规磁 共 振成像 ( MR 1 ) 和磁 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检查 , 并 对检 查结果 进行 了统计分 析 , 现报 告如
发展和完善 , 使得磁共振技术 在临床脑胶质瘤诊 治工作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近期关于磁 共振 弥散 张量 成像 技术 的研 究不
断深入 , 本 次 研 究 中 出于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 振 弥 散 张 量 成 像 在 脑 胶 质 瘤 手
本组 3 2例 脑 胶 质 瘤 患 者 中 I~ Ⅱ级 胶 质 瘤 推 移 相 邻 脑 蛋
关键词 : 磁 共 振 弥散 张 量 成像 ; 脑胶 质瘤 ; 术前 ; 术后 ; 诊断; 临床 价 值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5 7 7 5 . 2 0 1 5 . 0 8 . 0 3 3
经磁共 振 弥散 张量成像技术 对脑胶质 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