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答案】A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
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是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则D项错误。
【答案】C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回答3~5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A.(20°N,60°W)B.(20°N,120°E)C.(20°S,60°W) D.(20°S,120°E)【答案】A4.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12时C.18时 D.0时【解析】从上述分析可知,此时30°E为1800,则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为0时。
【答案】D5.这一天( )A.青岛日出东北方B.济南白昼正渐长C.广州正午太阳高度正渐小D.钓鱼岛(25°40′N~26°N)正午日影朝南【解析】北半球夏季,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小编预备了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期望你喜爱。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大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畴变大,寒带范畴变大,温带范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冬至日直射南回来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做回来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通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通过的线为昏线;
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在晨昏线上的点,假如地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10、太阳高度判定: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高考押题)

专题01地球的运动规律高考押题专练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东经102度、北纬28.2度)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2019年1月3日到达月球预定地点。
据此回答1~2题。
1.位于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中国留学生观看嫦娥四号发射实况的最佳时间是()A.12月7日10时23分B.12月8日10时23分C.12月8日11时35分D.12月7日11时35分【答案】A【解析】根据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结合区时计算方法即可求得该留学生观看实况的最佳时间。
2.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全球新旧日期的比例为()A.12/45B.33/45C.12/33D.33/12【答案】C【解析】结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可知地方时0时所在经度约为84°E,据此结合新旧日期分布规律即可计算出新旧日期的比例。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道。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地理坐标杭州30.2°N,120.2°E石家庄38.0°N,114.5°E沈阳41.8°N,123.4°E哈尔滨45.8°N,126.7°E3.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A.杭州B.石家庄C.沈阳D.哈尔滨【答案】C【解析】图示该城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0°左右,因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经计算可知,该城市纬度约为43.5°N,与表中沈阳最接近。
4.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答案】B【解析】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该地(沈阳)纬度为41.8°N,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5°;此日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与图B相符。
某太阳能热水器工厂生产的Ⅰ型热水器,其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可调节角度是20°。
备考2018年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地球的运动规律(无答案)

备考2018年高考地理易错题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1.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表完成(1)~(2)题。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地形C .大气环流D .洋流(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2. 光伏鱼塘采用上层光伏发电,下层鱼塘养殖喜阴凉水产品的模式,实现“一地两用,渔光互补”。
下图为光伏鱼塘景观图。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推广光伏鱼塘模式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劳动力丰富B .光伏产业发达C .资金实力雄厚D .鱼塘面积广阔(2)实施光伏鱼塘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A .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B .提高鱼塘饵料自然生产力C .降低投资成本D .增加水产养殖品种(3)光伏鱼塘建成后,最需要人工调整的鱼塘环境因素是()A .水温B .盐度C .含氧量D .浮游生物量3.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 .8:00~9:00B .11:00~12:00C .14:00~15:00D .17:00~18:004. 如下图所示,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7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13小时10分钟,于当地时间01:10降落在夏威夷,刷新了最长生日的世界纪录。
2018年高考地理: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1讲 地球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

[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Ⅰ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4:08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0:00日出即地方时7:52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44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C项正确。
第2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
读图Ⅰ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项正确。
答案:1.C 2.A(2017·四川天府大联考)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
读两个国家略图,回答3~4题。
3.在第31届奥运会召开期间,两个举办城市的特点是( )A.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东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里约热内卢日出方向是东南方D.东京日出和日落方向偏向北方4.某日本游客从东京成田机场飞往里约热内卢,出发时间是2016年8月6日17点,飞行时间约是28小时,那么该游客到达里约热内卢机场的时间是( )A.8月6日9时B.8月7日9时C.8月8日3时D.8月7日3时解析:第3题,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运动,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东京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北半球夏季,两城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高考押题)-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1.某船于2017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 A.12日3时B.12日11时C.13日5时D.14日3时解析:选D深圳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里约热内卢为西三区,两地相差11个时区,时间上相差11小时;再运用东加西减规律,可判断此时深圳的时间为14日3时。
读图完成第2题。
2.当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A.5时B.6时C.17时D.23时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
下表为我国夏半年部分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读图表完成3~5题。
3.该地纬度为()A.3°26′N B.10° NC.20° N D.23° 26′N4.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年内出现频次为()A.1 B.2 C.3 D.45.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的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A.春分至立夏B.芒种至小暑C.小满至夏至D.小暑至处暑读部分月份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回答6~7题。
6.曲线e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5月B.8月C.11月D.12月7.图中三条昼夜长短分布曲线能够明确表达出的规律是()A.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B.赤道昼夜等分只出现在春秋分日C.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D.纬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解析:6.C7.D第6题,读图可知,右纵轴表示昼长,根据横轴纬度判断,e曲线在北极附近昼长为0时,在南极附近昼长为24时,所以图示e曲线表示的是冬半年。
春分、秋分日时,北极圈的昼长为12小时,冬至日时北极圈昼长为0小时,约每个月昼长减少4小时。
读图可以判断,e曲线上,北极圈的昼长大于6小时,估计小于8小时,所以时间应是秋分日后1~2个月间或春分日前1~2个月间,所以应为11月或1月。
2018年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规律专练(含答案)-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规律专练(含答案)「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规律专练,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选择题(100分)(2018?北京东城期末检测)2018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
据此回答1~3题。
1.器箭分离时“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 )A.亚洲上空? ?B.南美洲上空C.大西洋上空?? ?D.太平洋上空解析根据甲地的坐标(0°,178°E)可知,其位于太平洋。
答案 D2.器箭分离时,甲地的区时为( )A.1日21时48分? ?B.1日5时40分C.2日5时48分? ?D.2月21时40分解析根据甲地的经度为178°E可知其所在时区为东十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当北京时间为1时48分时,甲地的区时为1时48分+4小时=5时48分,因为没有跨越日界线,所以日期不变。
答案 C3.下图中能反映此日后 20天时全球昼长分布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此日后20天为12月22日,即冬至日,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
答案 D(2018?合肥质检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4~5题。
4.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 ?B.拉萨C.合肥? ?D.北京解析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
答案 D5.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3时20分? ?B.15时20分C.2时? ?D.14时解析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为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1.1地球运动规律 精品

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1)1.1地球运动规律1.1地球运动规律: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一、选择题(2018·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8年2月18日12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
读下表,完成1、2题。
火星地球直径 4 220英里7 926英里自转轴的25度23.5度倾斜角度公转周期687个地球日365.25日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钟23小时56分钟4秒主要是CO2氮、氧、氩及其他大气以及部分水蒸气大气密度0.07 11.火星与地球相比( )A.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快B.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小C.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D.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2.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 )A.北京时间为2月18日7时55分B.南京的日出时间比徐州早C.印度半岛盛行偏南风D.南非开普敦附近温和湿润【解析】1选C,2选B。
第1题,通过表中自转和公转周期数据,可以判断出火星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慢;火星的大气密度很小,保温作用差,因而表面昼夜温差大;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大于地球,因而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
第2题,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北京时间为2月18日17时55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白昼越长。
(2018·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测试文综)结合我国豫南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3、4题。
3.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麓太阳辐射强度始终大于山顶B.太阳辐射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太阳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率最小时,山麓的太阳辐射强度约为300W/m2D.太阳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4.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白昼最长的6月,而是白昼略短的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太阳高度大B.太阳高度小C.晴天多D.阴雨天多【解析】3选B,4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2017年5月21日下午乘专机抵达C国首都波哥大,开始对C国进行正式访问。
下图示意C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与李克强总理抵达当日波哥大的树影朝向变化情况(粗线代表树影的朝向)相符的是()
2.一架从波哥大机场起飞的飞机以5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4小时后该飞机降落在某国首都机场,该国及首都可能是()
A.美国首都华盛顿(约39°N)
B.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赤道附近)
C.秘鲁首都利马(约14°S)
D.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约33°S)
【答案】1.A 2.C
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
据图完成3~4题。
3.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A.35°B.40°
C.45°D.50°
4.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A.9时B.11时
C.13时D.15时
【答案】3.D 4.B
下表为2017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
据此完成5~7题。
5.甲城市与乙城市的纬度差约为()
A.7°B.8°
C.9°D.10°
6.M日最可能为()
A.1月22日B.2月22日
C.4月22日D.6月22日
7.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A.10月22日的甲城市
B.M日的甲城市
C.10月22日的乙城市
D.M日的乙城市
【答案】5.C 6.D7.A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8~9题。
8.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A.夏季B.秋季
C.春季D.冬季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A.寒潮的影响B.台风的影响
C.大气污染的影响D.梅雨的影响
【答案】8.A9.D
下表为我国某地部分日期的日出与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读表回答10~11题。
10.与表中M日期最接近的是()
A.1月1日B.2月11日
C.3月1日D.4月11日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月10日该地的日出时间N大约是5:58
B.4月10日傍晚可以从南面窗户看到日落景象
C.9月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4月10日的大
D.M日期到3月21日该地正午时树影可能逐渐变长
【答案】10.C 11.A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
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
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间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
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A.6月22日B.7月22日
C.12月1日D.12月22日
13.S市位于W市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答案】1.C 2.B 3.D
下图中a为南半球某地一段纬线,M、N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M=ON,b为某经线。
读图回答14~15题。
14.如果图中O地为12时,在国庆至春节期间,M、N点的移动方向是()
A.M、N点先向西后向东
B.M、N点先向东后向西
C.M点先向西后向东,N点先向东后向西
D.M点先向东后向西,N点先向西后向东
【答案】C
15.如果O地为零时,M点与O地重合,则该日()
A.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C.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D.当地日出正南方
【答案】D
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
读图,完成16~17题。
16.假如地点④位于北半球,图中M点代表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D
17.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是纬度从高到低
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
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C
下图为某地连续三个月的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Ⅰ、Ⅱ、Ⅲ各表示一个月),已知该地水平移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读图,回答18~19题。
18.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长江流域正值腊梅花开时节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答案】B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阶段Ⅰ,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阶段Ⅰ,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东向西
C.阶段Ⅱ,悉尼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阶段Ⅲ,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汛期
【答案】C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乙图)所示。
读图回答20~22题。
20.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A.北京北卧室B.福州南卧室
C.北京南卧室D.福州北卧室
【答案】B
21.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甲图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
接近()
A.11个月B.9个月
C.7个月D.2个月
【答案】D
22.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甲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
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