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创新实验室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安大电自

合集下载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钱晋武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钱晋武

凝聚优秀骨干教师的重点学科
日期
上海市高教局 第一期 1986年-1990年
上海市高教局 第二期 1991年-1995年
上海市教委 第三期(1996年-2000年)
上海市教委 第四期(2001年-2005年) 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0年-2003年 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1年-2005

学科名称

1
本统一, 建设11门学科基础主干课程) 强调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建成学院局域
网,服务多媒体网上教学)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课内实践教学注重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课外科技活动注重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术导师模式 学科竞赛模式(三大机器人比赛系列等)
3、制度保障 获奖奖励 科研折算课程设计学分 4、教师自主开发(或参与设计)创新实验平台
精密机械工程系
1994.5
上海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1999.5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设机械自动化系,精密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
1994.5
上海大学 自动化学院
学科专业现状
专业现状 两大平台: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七个本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 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包装工程、 工业设计 主要涉及四个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十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教育部、上海市、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一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等奖三项,三等
奖一项。
五、注重课外,探索全面学分 制下的学生培养
发挥组织作用:党员核心小组 发挥老师作用:导师制 发挥社团作用:机器人学生分会等 发挥学生作用:学生成才沙龙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报告大学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报告大学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我校组织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原理、设计、安装与调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2. 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生产线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成及分类。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自动化生产线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2.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学生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流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生产线的设计和优化。

3.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实训课程讲解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步骤、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学生亲自参与安装过程,掌握了安装技巧。

4. 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学生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方法、调试步骤及调试工具的使用。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生产线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5. 自动化生产线维护实训课程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方法、维护周期及维护要点。

学生掌握了生产线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1. 理论学习在实训课程开始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础知识。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解决问题。

3. 总结交流实训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总结交流,分享了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2. 学生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8A类)(2017年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说明
1、课程编号设置 例: 6 A 01 1 001 L 注 ①②③④ ⑤⑥
① 数字 6、7、8,课程级别标识 6 级:硕士生适用课程(环节) 7 级:硕博士生通用课程 8 级:博士生适用课程(环节)
② 大写字母 A、B、C、D,课程类别标识 A 类:必修课程(环节) B 类:选修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C 类: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程 D 类:选修课程-任选课程
32 2 秋
35 7C030007
ARM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Desig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ARM Embedded System
32
2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36 7C030008 MATLAB 仿真技术与应用
Matlab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16 1 秋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10 7C010010
电子器件频响特性的测试分析Experiments of Dielectric Parameter
实验
Frequency-Response Property for
16
1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11 7C010011 光电子技术实验
16 1 春
21 7C010021 随机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Random Signal Analysis
16

安徽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结果一览表

安徽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结果一览表
安徽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序 号 项目编号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29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201410357001 201410357002 201410357003 201410357004 201410357005 201410357006 201410357007 201410357008 201410357009 201410357010 201410357011 201410357012 201410357013 201410357014 201410357015 201410357016 201410357017 201410357018 201410357019 201410357020 201410357021 201410357022 201410357023 201410357024 201410357025 201410357026 201410357027 201410357028 201410357029 201410357030 201410357031 201410357032 201410357033 201410357034 201410357035 201410357036 201410357037 201410357038 201410357039 201410357040 201410357041 201410357042 201410357043 201410357044 201410357045 201410357046 201410357047 201410357048 201410357049 201410357050 201410357051

长安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计划

长安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学制四年制本科。

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近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计与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从事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仿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电气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宽口径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气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接受较好的工程实践基础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与研究、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为扎实的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较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3.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 具有较好的英语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5. 较好地掌握远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建筑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6. 具有较强的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必要的自动化方面的工程技能训练;7.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有一定的了解;8. 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性,能适应各种领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方面的科技与管理工作;9.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五、主干学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软件技术基础、电机学、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器学、工厂供电、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电机矢量分析与控制、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计算机网络、微机控制系统、电气照明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公益劳动、军训、金工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应用软件、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创新项目案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创新项目案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创新项目案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电力系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项目对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创新项目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案例一: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智能家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将家居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了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某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团队在该领域进行了创新项目的研究与设计。

他们设计了一个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智能照明、家庭安防等功能。

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赞扬。

案例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和城市拥堵等问题,因此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团队开发了一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智能决策,实现了交通信号的优化控制、交通流量监测和违章车辆的自动抓拍等功能。

该系统不仅提高了交通流量的效率,减少了拥堵,还提升了交通安全性,对于城市交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案例三:智能养殖系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而智能养殖系统的应用则是农业的重要创新方向之一。

一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团队开展了智能养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他们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温度、湿度、饲料供给等参数的自动监测与控制,并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远程养殖的管理。

这一项目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环境污染,受到了养殖户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案例四: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团队进行了创新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一套新能源发电系统。

该系统利用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设备,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策略,将新能源转化为可供家庭和工业使用的电能,实现了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电脑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脑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中文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外文名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类别工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目录1专业介绍2主要课程3培养目标4学习方向5就业前景1专业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电脑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

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脑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电脑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20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徽大学

20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徽大学

201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08)、电气类(08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一、专业介绍秉承安徽大学“文理交融、理工互通”优良传统,以“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引导,坚持强弱电结合、硬软件结合、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新能源利用等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业务部门从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智能化系统等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科研开发等工作,具有较宽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1.工作中能够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发现、研究或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有从事电气工程的设计、开发、应用或集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项目经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深造学习。

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跨职能团队工作中能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如下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气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设计、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 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寰益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Huan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第一部分 实验室成立的背景及目标要求 实验室成立背景 当今世界,创新能力的大小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时代,一个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生产和源泉在于创新。创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科研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技术人才,成为各高等工科院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高校,如何缩短与创业、与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并加强现有的课程创新实验模式,注重实验教学课程与工厂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向产品制造的思维理念,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构想以及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向新世纪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技术设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为此,我们成立了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它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老师以研究自动生产为主要目标,并达到如下目的: 1) 成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体验现代制造的重要基地 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将作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实践性基地,学生到这里体验先进制造系统的基本流程,并创新性地进行动手实践,对专业相关的先进制造和相关技术管理有直观的体验。 2) 成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专业研究的重要基地 综合创新实践实验室是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验证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创新性地进行具有开发性项目设计,研究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3)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们将使用与工业实际生产密切结合的工业执行器件、传感器、控制器组成一个现代制造模块单元系统,学生可以创新性地自主设计工业控制系统,并通过项目讨论、系统建构、编程实现的方式付诸实施,这样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4) 成为教学评估中的一个亮点,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需要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是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需求,我们试图将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建成学校乃至地区重要的课程教学创新基地。体现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宗旨。

实验室教学目标: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校培养的模式、教学设备的技术水平、开发性、开放性都不能满足学生技术学习,特别是应用型技术学习的需要。同时,学校应试教育的模式、课本教材等都满足不了学生技术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需要。 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验室的设计模式、产品配置、产品功能、开放性、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重新定位。 成立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将要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1) 实验室的功能设计符合企业生产现场的技术和过程。 2) 实验室的产品配置具有先进性,符合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一定的开发空间。 3) 实验室是一个全开放的实验室,包括教学设备的开放性和教学模式的开放性。 4) 通过实验室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开展学生课程教学、技术学习、项目开发以及学术科研工作。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我们成立这样的实验室,将为学生参加各种机电类相关的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生产设计大赛、创新大赛等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场所,成为他们的乐园。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革并加强现有的机械创新实验模式,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以达到优化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二部分 综合实验室总体系统实现 实验室定位: 1) 机械、电子相关技术教学的重点示范基地 2) 先进制造相关技术培训、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科研项目实践的重要基地。 3) 先进型、创新型、实践型先进制造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4) 教师从事机械创新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5) 学校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示范基地。

实验室主要功能: 1) 进行机电创新相关技术的课程研究基地,包括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气传动、PLC、单片机应用开发、过程控制、现场总线、电机控制等等 2) 作为电气控制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等本科生、研究生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 3) 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技术开发、创新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 4) 从事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相关项目开发、应用开发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特色与优势: 1) 实验室内的模块化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可拥有多个工作单元,功能多,技术先进。学生可以直接体验生产现场的先进技术。实验室的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创新组合,符合未来先进制造流水线的柔性和适应性要求。 2) 实验室设备集中了当前以及未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现场总线技术、PLC技术、图像处理与诊断技术、自动立体仓储技术等等。 3) 实验设备直接以生产现场使用的工业元器件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生产流水线,直接与实际生产结合,利于培养实用型、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 4) 实验设备为开放式系统设计,学生和老师在探究系统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自我设计,提升系统的设计结构和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先进技术、先进理论的各种尝试。 5) 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用知识、实践知识”为宗旨,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利于培养创新性、实践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课专业

选修课实践性环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机传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

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气动控制技术精密电子机械工程导论计算机控制系统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三部分 系统描述及详细产品配置 一、 实验室系统组成: 设备清单及报价:

序号 产品名称 配置/型号 数量 单价(万) 特点说明 1 FMS/MPS200供料单元 CPUS7-226CN 2 3 真空、光纤传感器 2 FMS/MPS200检测单元 CPUS7-226CN、EM231 2 3.1 模拟量、无杆缸 3 FMS/MPS200加工单元 CPUS7-226CN 2 3.2 交流伺服 4 FMS/MPS200操作手单元 CPUS7-226CN 2 3 气动手指、气动旋转 5 FMS/MPS200安装单元 CPUS7-226CN 2 3 真空、气动旋转 6 FMS/MPS200安装搬运单元 CPUS7-226CN 2 2.8 无杆缸、椭圆气缸 7 FMS/MPS200提取安装单元 CPUS7-226CN 2 3 真空、薄型气缸 8 FMS/MPS200立体存储单元 CPUS7-226CN 2 3.1 步进系统 9 系统总控电脑 联想杨天 1 0.45 10 网络总线连接器 16 0.04

11 软件包 组态王软件; 西门子S7-200编程软件; 系统演示程序 1 赠送 组态王软件含开发版无限点加密狗一只;

12 工件组 大工件黑色、白色、金属; 小工件黑色、白色; 工件盖 45 13 工具箱及工具 1 赠送

14 备品备件 φ6气动软管100米;φ6三通接头15个;M5单向节流阀10个;PT1/8”单向节流阀4个; M6x16内六角螺丝30个;M4x10内六角螺丝30个;M6螺母20个 1 赠送 备品备件与工具一起放入工具箱。

15 设备防尘布 1大,20小 1 赠送 16 安装套件 拖线板、电缆之类 1 赠送 17 环境布置 产品介绍POP板 1 赠送 18 气源 1 0.5 19

合计 人民币:肆拾玖万玖仵玖佰元整 ¥499900.00 单元结构与功能介绍 供料单元 功能 供料单元可作为MPS系统中的起始单元,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向系统中的其它单元提供原料的作用。它的具体功能是:按照需要将放置在料仓中的待加工工件(原料)自动地取出,并将其传送到下个工作单元。 1.I/O接线端口 它是该工作单元与PLC之间进行通讯的线路联接端口。该工作单元中的所有电信号(直流电源、输入、输出)线路都接到该端口上,再通过信号电缆线连接到PLC上。 2.进料模块 该模块用于储存工件原料、并在需要时将料仓中的工件分离出来,为转送模块取走一个工件作好准备。 该模块主要由料仓、双作用气缸、推料块、工件检测传感器等组成。 进料模块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工件垂直叠放在料仓中,推料杆位于料仓的底层并可从料仓的底部通过,推料杆与最下层的工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当气缸驱动推料杆前进时,推料杆便把最下层的工件水平推到预定位置,从而把工件移出料仓;而当推料杆返回时,料仓中的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自动下落,向下移动一个工件,为下次工作作好了准备。 在推料缸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装有一个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分别用于识别推料缸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 在该模块料仓的底层位置,安装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探头,用于检测料仓中存储料的情况(有无料)。 该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由光纤(探头)和光电传感器主体组成。 对射式光电接近开关是指光发射器(光发射器探头或光源探头)与光接收器(光接收器探头)处于相对的位置工作的光电接近开关。 对射式光电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物体通过传感器的光路时,光路被遮断,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发射器发出的光,则接近开关的“触点”不动作;当光路上无物体遮断光线时,则光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发射器传送的光,因而接近开关的“触点”动作,输出信号将被改变。 注意:光纤在安装和使用中,不能将光纤折成“死弯”或使其受到其它形式的损伤。 3.转运模块 它的功能是吸取工件,并将工件传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转运模块主要由旋转气缸、摆臂、真空吸盘、真空压力检测传感器、真空吸盘方向保持装置等组成。 旋转气缸是摆臂的驱动装置,其转轴的最大转角为180°,转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转动气缸的两个极限位置上各装有一个磁感应式的接近开关,利用接近开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