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臬的经济形势? 中共为扭转形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有 何意义?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二、措施
三、结果
四、意义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①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 1.表现: ②物资缺乏,通化膨胀 ③人民生活困苦 ④国统区经济趋于崩溃 2.原因: ①国民常长期反共反人民内战(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大肆搜刮
二、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恢复发展生产 5.土地改革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措施:
意义: 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奠定基础 性质: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稳定物价
原因:财政困难,投机倒把
目的: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安定人心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将它们转变成为 A.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工人群众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C.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D.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战线上采取的下列措 施中,最迫切的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 C.打击金融投机活动以稳定物价 D.全国财经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进一步发展
衰落 获得新生 消亡
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 展生产
在城市:民主改革: 生产改革:
实质: 改革(变革)生产关系 结果:
三、结果
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表现:①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 ②市场物价稳定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意义 1.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政权 2.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一、严峻的经济形势1|.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③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表现:①工农业生产下降②交通运输阻塞③物资缺乏④通货膨胀⑤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议性质的国营经济①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控制了全国的工矿企业、金融、交通、外贸等,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明确没收官僚资本,由人民政府接管,这就基本上消灭了官僚资本,其兼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②关于“建立国营经济”,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政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注意团结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的人员,所接收企业与恢复生产两者有机地结合,迅速把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③意义:既为巩固人民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①稳定物价a.必要性:b.措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c.效果:到1950年6月,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统一财经a.必要性:b.效果:实现了“三个平衡”,至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
但在“一五”后期统得过多,过死缺点较多地暴露出来,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改变。
合理调整工商业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政策: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城市:民主改革: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生产改革: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
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掌握两个杰出人物:鞍钢工人孟泰,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米粮之战”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商又进行了 粮食、棉沙的投机活动,使上海的米价在 一个月之中涨了4倍,挑起“米粮之战”。
人民政府统一调运粮食和棉 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价 接连下降,人民政府取得了 “米粮之战”的胜利。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卷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D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反映的主要社会矛 盾是 A、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4、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②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D
③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完成了向社 会主义的 过渡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官僚社资会本主主义义 帝国国主营义经在华济经济
公 有 制
民族资本主义
农地农民主民的的的封 个个建 体体经 经经济 济济
私 有 制
手工业个体经济
恢复和发展国民 经济的成果
1949年产量与历 1952年产量与历 史最高产量相比 史最高产量相比
粮
-27%
+9.3%
棉
-49%
+53%
钢
-83%
+46.2%
部类 占全国经济的比例
工业
63%
批发
67%
商业 零售
83%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对待不法资本家采取坚 决打击的政策。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券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的意义: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 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府的 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 定了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重点:调整公私关系
和劳资关系
在公私关系方面,把私营工业纳入到国家计划 的轨道上;在劳资关系方面,首先保证工人 的民主权利;劳资问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
对封建地主经济采取的政策:
开展土地改革,把地 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 农民土地所有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知识结构表现: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帝国主义掠夺原因:国民政府搜刮长期战争破坏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措施:统一财经(三个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成果: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1、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A、帝国主义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与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C、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2、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结果和意义: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2、稳定物价:①背景:建国初期,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暴涨。
②措施:“银元之战”(行政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③实质:中共和不法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争夺市场(经济)领导权的斗争。
.............................④结果和意义:1950年春,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3、统一财经:①目的:为了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为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②内容:实现三个平衡,即③结果: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了4、合理调整工商业①必要性: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重要作用。
②可能性: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前就与中共合作,私营工商业是比较进步的经济成分;政府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经济命脉。
公私关系——公私兼顾③内容:劳资关系——劳资两利④实质与目的:在承认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思考训练:(1)建国初期曾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其中对“合理”的正确理解是 D A.剥夺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 B.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D.使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目的不包括C A.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创造有利条件B.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C.实现对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D.恢复和发展城乡经济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5、大力恢复发展生产:(1)农村:引导;兴修(2)城市:,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三、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1949—1952年)思考:到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如何?有何表现?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材料阅读』材料1: "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
【高中历史】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ppt1

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 政权的经济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银行2400多家 国营企业资产来源
1949年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拥有 全国工矿业和交通运输系统固定 工 官僚资本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资产的80%,垄断钢产量90%, 矿 还控制全国的金融机构、交通、 多 中国,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 对外贸易等。 个企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 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 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
由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的人
员,在人民政府接管以前,均须照旧供职, ……凡愿继 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 官僚资本: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 离失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 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国民党反动政
1.工农业生产下降 2.交通运输阻塞 3.物资缺乏 4.通货膨胀 5.人民生活困苦
1.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原因
2.战争的破坏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 的大肆搜刮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 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到1952年底,国家 恢复和发展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财政经济取得了 国民经济的 3.合理调整工商业 根本好转,国民经济 措施 4.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得到恢复和发展. 5.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 和生产改革
过渡时期(各种阶级、各种经济成份并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 留的任务(反帝反封反 官僚资本主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社 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变生 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PPT教学课件

1949年经济情况简表
项目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 棉花
钢 煤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比历史最高年 产量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思考: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补充资料
官僚资本: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 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 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 命脉。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 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 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 权的经济基础。
性小
O N
CH3 N
枸橼酸芬太尼
(掌握)Oຫໍສະໝຸດ OHOOHO
OH HO
CH3 N
1
4
O
O
HCl CH3
氨基酮类
6-二甲氨基-4, 4-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
4
23
5
HCl
C1 H3
O CH7 3
6
N CH3 CH3
盐酸美沙酮 (掌握)
•本品的C-6为手性碳,其左旋体镇痛活性大 于右旋体,临床使用外消旋体
思考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来 源是什么?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意 义是什么? (3)这一措施的性质是什么?
单选练习
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措施是
( D)
A 土地改革 B 稳定物价 C 统一财经 D 没收官僚资本
单选练习
下列哪些是建国以后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
任务( C )
(1)抗美援朝运动 动
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 了人间。
第六章 镇痛药和镇咳祛痰药
第一节、镇痛药
类型(掌握)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党的主 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政 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回顾中央人民政府 为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说明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前 提条件,而要从根本上巩固政权,还必须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一步为政权的巩固奠 定坚实的基础。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劳动模范: 孟泰、耿长锁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产
产
量
量
工业生产 1949 农业生产 1949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问:为稳定物价,政府与投机 倒把分子进行了哪两大“战 役”?毛泽东如何评价它们?
-
1950年6月的一天,为了稳定物价、 打击投击奸商,上海市政府出动 部队,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 个金融投机的大本营,逮捕和惩 办了金融界的首要投机倒把分子 230多人。
图为查抄上海证券交易所、 逮捕金融投机倒把分子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措施
合理调整工商业
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重点:调整公私关系
和劳资关系
党调整工商业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 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在 公私关系方面,把私营工业纳入到国家计划 的轨道上;在劳资关系方面,首先保证工人 的民主权利;劳资问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恢复发展生产
第二节
国 民 国 经 和济 民 初的 经 恢 步复 济 发和 的 初 展步 恢 发 复 展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
100% 100%
历 历 史 史 最 最 50% 交租、交税、交粮后,农民实际平 高 高 25% 均每人每年口粮只有100公斤左右。 年 年 产 产 量 量 工业生产 1949 农业生产 1949
政策措施
• 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农业合作互助 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 城市:特别是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和生产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生产关系, 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民主改革:废除了旧的各种压迫工人的制度,清 除了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确立了工人阶 级的领导地位。。
生产改革:建立新的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加强 科学的管理,推广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等。
毛泽东为 根治淮河 写的题词
淮河流域人民治理淮河
民主改革、生产改革,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劳 动条件得到了改善。这是河北峰峰煤矿工人坐保 安车下井采煤。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2 年 工 农 业 主 要 产 品 产 量
品种
1952年 年产量 135万吨 6649万吨 1.639亿吨 130.4万吨
军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政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 反运动 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资本主义国营 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 整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经济
探究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采取了一系列发 展经济的措施,使新中国于1952年底在经 济上得到了根本好转,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表现: 严峻的经济形势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生产下降、交通阻塞、 表现: 物资缺乏、通货膨胀、 人民困苦
严峻的经济形势 原因:
A、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 严重的破坏。例如: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长期 “围剿”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动的全面内战, 使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 障,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帝国主义长期的掠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队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 侵,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比如:开采中国的矿 山、掠夺中国的资源、打开中国的市场等。造成 中国的贫穷落后,社会经济命脉完全操纵在帝国 主义手中。 C、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以蒋介石 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利益,其建立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凭借政权,巧 取豪夺,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从人民身上榨 取大量财富,造成中国社会经济贫困落后。
具体做法:人民政府全部没收,完整的转化 为国营经济,直接组织生产。
性质:兼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双重性质。
意义:①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②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人 民政 权的巩固和国民经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 础。
这收 是回 全了 国帝 海国 关主 会义 议控 的制 照近 片百 。年 的 海 关 。
意义:三个平衡 ①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②物资供应平衡 ③现金出纳平衡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950年3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 务院通过并颁布 了《关于统一国 家财政经济工作 的决定》。图为 陈云起草的《决 定》的部分手稿。
图为《人民日报》刊登的《决定》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政策措施
稳定物价:a、背景—国家财政困难,不法资本 家兴风作浪,造成物价 暴涨,危害经济发展, 危害新政权。 b、主要斗争—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统一财经
背景:中央财政收支脱节。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财政收入分散,公粮、税收仍归地方, 而行政开支、军费等都由中央支付,因此, 中央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生产下降、交通阻塞、 表现: 物资缺乏、通货膨胀、 人民困苦
严峻的经济形势 原因: 内战、帝国主义掠夺、 官僚资本搜刮、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政策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的必要性
官僚资本的基本特征:官僚资本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畸形儿,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是近代官僚资本 的基本特征。 必要性:官僚资本是一种落后反动的生产关系,给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阻碍。一方面,从生产手 段和生产规模来看,官僚资本基本上是垄断了中国一切比 较先进的近代化生产部门,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收归新民 主主义国家所有,使之成为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 没收官僚资本,使之转化为国营经济,使新生的人民政权 掌握比较强大的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的部门,对新中 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有非常大的作用。
比1949年 增产Fra bibliotek比历史最 高年增产
钢 煤
754% 105%
46.2% 7.4%
粮 棉
工农业 总产值
49% 193% 77.5%
9.3% 53% 20%
827亿元
结果:
(1) 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 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工农业生产超出历史最高水平,物价稳 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