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君王
秦国历代君王列表

秦国历代君王列表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历代君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将秦国历代君王进行分类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
1. 穆公:秦国的第一位君王,他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 献公:穆公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壮大,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3. 赵政:献公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向外扩张,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
4. 孝公:赵政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向外扩张,征服了更多的小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5. 庄襄公:孝公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向外扩张,征服了更多的小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6. 嬴子楚:庄襄公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向外扩张,征服了更多的小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统一中国时期
7. 嬴政:秦国的最后一位君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君王之一,他的暴政和残忍行为,让他成为了历史上的罪人。
总结
秦国历代君王,从穆公到嬴政,共有七位君王。
他们在位期间,秦国
从一个小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了中国。
虽然秦国历代君王的治国能
力和政治手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为秦国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是对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君主进行排列的一种方式。
这个顺序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以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当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君主。
之后的历史上,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划分和扩展: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秦二世2.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刘邦、刘盈、刘恒、刘弗陵、刘启、刘缵、刘嘉、刘宏、刘奭3.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刘秀、刘启、刘盈、刘志、刘宏、刘植、刘恒、刘炟、刘协、刘辩4.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曹操、曹丕、曹睿蜀:刘备、刘禅吴:孙权、孙亮5.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杨广、杨侑6.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李世民、李治、李上玄、李隆基、李亨、李显、李愍、李晔、李茂宗、李德裕、李守贞、李从厚、李袭良、李从善、李从谦、李冲、李神通、李从权、李顺、李洪、李芳、李誉、李继岌、李晔、李守义7. 宋朝(960年-1279年):赵匡胤、赵光义、赵曙、赵昀、赵煦、赵祯、赵煦8. 元朝(1271年-1368年):成吉思汗、忽必烈、元英宗9.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朱棣、朱棣、朱高炽、朱允炆、朱见深、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祁钰、朱由校、朱由崧、朱翊钧、朱聿钧10. 清朝(1644年-1912年):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的扩展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王朝来进行,比如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金朝、南宋、辽朝、西夏等。
每个王朝都有不同的君主和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顺序表,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演变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为止。
以下是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1. 秦朝(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王,他实现了六国并立的统一局面。
2. 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他成功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西汉王朝。
3. 新朝(公元9年 - 公元23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但其统治不得人心,最终被东汉推翻。
4. 东汉(公元25年 - 公元220年)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创始人,他恢复了汉朝的统治,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5.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 - 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混乱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其中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三国的重要君主。
6. 西晋(公元265年 - 公元316年)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7. 东晋(公元317年 -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了东晋王朝,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南北分治的趋势。
8.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 - 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和北方分别存在的时期,南方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9. 隋朝(公元581年 - 公元618年)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10. 唐朝(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被称为'贞观之治'。
11.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 - 公元960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指的是南汉、南唐、南楚、南平、南吴、吴越、闽、荆南、南汉、楚。
12. 宋朝(公元960年 - 公元1279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南宋时期被金朝统治。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及简介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及简介1. 引言秦国,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吧?这个在历史上风光无限的国家,凭借着强大的军队和聪明的战略,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秦国的历代君王,看看这些王爷们是如何把这个小国打造成历史舞台上的大角色的。
2. 秦始皇(秦王嬴政)2.1 基本介绍先说说我们的主角,秦始皇。
这个家伙可真不简单,公元前259年出生,后来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听起来有点牛吧?他的雄心壮志可不是盖的,他为了统一全国,真的是不遗余力,连长城都是他下令修建的,防止北方的胡人入侵。
2.2 政治改革始皇帝还实行了不少政治改革,比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等,这些举措可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方便多了。
他可真是个有远见的领导者,想当初,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方言,沟通得跟打哑谜似的,想想都让人头疼。
不过,虽然他做了不少好事,但这位大帝可也不怎么好惹。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可是狠下心来,焚书坑儒,打压知识分子。
3. 秦二世(胡亥)3.1 君主特点接下来是秦二世胡亥,这小子可就不那么传奇了。
其实,胡亥是个傀儡,真正的操控者是他的妈妈吕雉。
胡亥的统治时光可以说是短暂而尴尬,没多久就因为贪腐和暴政引起了民愤,真是“自作自受”啊。
3.2 统治的失败最终,胡亥在公元前207年被推翻,秦朝的辉煌就这样瞬间破灭,真是应了那句“好景不长”。
胡亥的统治告诉我们,光有权力而没有智慧和仁德,是无法长久的。
4. 秦朝的终结4.1 民变与历史的教训胡亥被推翻后,秦国立刻陷入了动荡,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想来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但历史就是这么现实,最终秦朝在公元前206年彻底灭亡。
4.2 对后世的影响虽然秦朝的统治时间不长,但其影响力却是深远的。
它给后来的王朝树立了一个“强权统一”的典范,也给了我们不少警示,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得民心”是个永恒的课题。
5. 总结所以说,秦国的历代君王虽然有辉煌也有失落,但他们的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趣的历史素材。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介绍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介绍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夏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启,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夏朝延续了大约五百年,后期由于统治者变得腐败,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夏朝成就了许多对中国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如发展了文字、建立了社会秩序和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统治制度等。
在夏朝的历史上,有不少睿智、有为的君王,他们为夏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商王。
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有实际影响力的君王。
商朝执政期间,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商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发展,提高了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地位。
在商朝历史上,有一些杰出的君王,他们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周王。
周朝可以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朝廷的建立者是周文王,其他著名的统治者还有周武王、周宣王等。
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的开端。
周朝取得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亦为中国社会风貌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朝有不少杰出的君王,他们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秦皇。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秦始皇,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它从建立到灭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秦朝的皇帝有许多富有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的君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汉皇。
秦朝历代君王列表

秦朝历代君王列表|称号|名字|年号|统治时间|代号|。
|:--:|:--:|:--:|:-------:|:--:|。
| 皇帝 | 秦始皇 | 秦二世 | 221-210 BC | Qinshihuang |。
| 皇帝 | 秦二世 | 前和 | 209-207 BC | Ershishizhu |。
| 皇帝 | 秦二世 | 后和 | 206-202 BC | Houheshizhu |。
| 皇帝 | 秦二世(改名为秦惠文王) | 烈和 | 201-200 BC | Lieheshizhu |。
| 皇帝 | 秦二世 | 后烈 | 199-195 BC | Houlieshizhu |。
| 皇帝 | 秦昭襄王 | 昭襄 | 194-187 BC | Zhaoxiangwang |。
| 皇帝 | 秦穆王 | 哀帝 | 186-180 BC | Aidiwang |。
| 皇帝 | 秦世宗 | 莊襄 | 179-157 BC | Zhuangxiang |。
| 皇帝 | 秦景王 | 甯帝 | 156-141 BC | Ningdiwang |。
| 皇帝 | 秦太祖 | 成帝 | 140-87 BC | Chengdizhu |。
| 皇帝 | 秦太宗 | 高祖 | 86-76 BC | Gaodizhu |。
| 皇帝 | 秦高宗 | 献帝 | 75-49 BC | Xiandizhu |。
| 皇帝 | 秦景帝 | 光祖 | 48-33 BC | Guangzhu |。
| 皇帝 | 秦河国驹 | 平帝 | 32-7 BC | Pingdizhu |。
| 皇帝 | 秦末帝 | 穆帝 | 6-2 BC | Mudizhu |。
| 皇帝 | 秦十六子 | 烈帝 | 1 BC-6 AD | Liedizhu |。
| 皇帝 | 秦文帝 | 憲烈帝 | 5-1 AD | Xianliedizhu |。
| 皇帝 | 秦世平王 | 孝成帝 | 2-7 AD | Xiaochengdizhu |。
宫之奇谏假道原文及翻译

宫之奇谏假道原文及翻译
贾谊(前魏宰相贾思勰)曰:“汉家垂其世,宗庙之臣弗求也。
朕忠实爱国,谏言无不切实,今臣死矣,死而不改,请遗谏假道,愿有所谵!”
宫之奇谏:“历代君王,若以贤能遴选,上下和睦,可以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国家;若受到小人马首列群,则会使社会出现腐败、偏袒等弊病。
故君子建议:一是君王必须按正义选拔有学问、有能力的人,不可受制于小人的马首列群;二是宫廷内必须严格执行职责和规矩,实行节约;三是把公道、信守为政治实践的根本准则,以谨慎视公职、克己奉公,疏放社会工作和政治改革,可以减少负担,使社会更加安定有序。
- 1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盘点从封建社会到今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了几百位帝王。
有的以昏庸、无能、暴戾而遗臭千年,而有的则以英明神勇名扬千古,下面的十位帝王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重、光辉的一笔。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皇帝介绍十帝之贞观长歌—-唐太宗李世民他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他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他令世界各国纷纷前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可谓万国来朝,德化远播。
他铸造的强盛国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使一个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武全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生于贵族世家,18岁随父举兵反隋,统领三军,为唐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头号战功。
随后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太宗。
北方草原民族突厥首领一直窥视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未稳之时,亲率二十万铁骑威逼长安,兵临城下,唐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性强悍善于用兵的李世民处乱不惊,亲率大军击退强敌。
随后李世民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做出了倾其府库向强大的突厥媾和以换取国家生养发展时间的艰难抉择,从而使国家民族避免了覆亡灭族的危险。
胸怀大志、性格坚韧的唐太宗决心尽快带领军臣民众振兴大唐,消灭称雄北方多年的突厥,实现国家一统,重振大汉雄风。
在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李世民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他一方面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唐军的战斗力,打造出了一支能够与突厥铁骑争锋的骑兵。
唐朝对荒漠枭雄的反击战终于打响,按照李世民的精心计划,一支具有超强作战能力的精锐骑兵千里迂回到突厥大军背后发起突袭。
饱含报国热情的大唐将士同仇敌忾,大获全胜。
唐太宗以超凡勇气和军事才能,统帅唐军一举击退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
战争过后,太宗为了让国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设的轨道,竭力摒弃仇恨,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大胆地将处于灾荒中的数十万游牧民族部众迁徙到内地,将良田划给他们耕种,让游牧民族绝处逢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历代皇帝表中国历代皇帝表上古时代1、炎帝神农氏2、黄帝轩辕氏3、少昊金天氏4、颛顼高阳氏5、帝喾高辛氏6、帝挚高辛氏7、唐尧放勋8、虞舜重华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lO、帝泄l6年l1、不降59年l2、帝扃2l年l3、胤甲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皋l1年l6、帝发l9年17、履癸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
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
l、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l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
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l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6年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26、东周君杰7年。
春秋战国: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
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2、二世胡亥3年3、子婴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
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2、惠帝盈7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ll、哀帝欣建平,6年。
l3、孺子婴居摄,3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lO、成帝骜建始,2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
2、明帝庄永平l8年。
3、章帝炟建初l3年。
4、和帝肇永元17年。
5、殇帝隆延平1年。
6、安帝佑永初19年。
7、顺帝保永建l9年。
8、冲帝炳永加l年。
9、质帝钻本初l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l3、献帝协初平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l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l7年。
晋: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共1O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l、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
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3中国历代皇帝表内。
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
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l、李特2年2、李流l年。
3、李雄30年4、6、李寿5年7、李势5年。
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l杰l 年5、刘曜l3年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6、石祗?年7、冉闵3年。
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
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9年6、符荣l年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5年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6、张玄靓9年7、张天钖l2年。
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22年2、冯弘6年。
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
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2、秃发利鹿狐3年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17年2、李歆4年。
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3、乞伏炽磐l6年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
南北朝:4中国历代皇帝表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建都:建康(南京)宋42O--479年。
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l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ll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l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l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l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
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5、献文帝弘6年6、孝文帝宏29年7、宣武帝恪l6年8、孝明帝诩12年9、孝庄帝子攸3年1O、节闵帝恭1年l1、安定王朝l 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2年2、文帝宝炬17年3、废帝钦2年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
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2、孝昭帝演l年3、武成帝湛4年4、后主纬11年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1、孝愍帝觉l年2、明帝毓4年3、武帝邕l8年4、宣帝赟l年5、静帝阐2年。
隋朝: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
(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三、恭帝杨侑义宁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618--9O7李姓建都:长安一、高祖渊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
5中国历代皇帝表七、睿宗旦景云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肃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宝应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l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6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9O7--96O五代: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建希:汴梁一、太祖全忠开平6年。
二、末帝友贞乾化11年。
后唐:923--936共14年。
李姓建都:洛阳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
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
三、愍帝从厚应顺l年。
四、废帝从珂清泰2年。
后晋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
二、出帝重贵开运4年。
后汉947--95O共4年刘姓建都:汴梁一、高祖知远天福2年。
二、隐帝承佑乾佑2年。
后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一、太祖威广顺3年。
二、世宗荣显德6年。
三、恭德宗训l年。
十国:前蜀:9O7--925建都:成都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吴:892--937建都:杨卅一、杨行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