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亚型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对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影响

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对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影响

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对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影响林小宝;陈江木【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23(21)7【摘要】目的:探究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安市总医院金淘分院收治的100例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序贯疗法)和观察组(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各50例。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表达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12周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对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的表达。

【总页数】4页(P18-21)【作者】林小宝;陈江木【作者单位】南安市总医院金淘分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相关文献】1.艾普拉唑、抗生素序贯疗法或抗生素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Hp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观察2.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相关性3.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 BAG 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 水平的影响4.阿莫西林联合铋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影响研究5.阿莫西林联合铋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杨建华;王炳华;林勇【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03【摘要】目的探索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采用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共43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

血清测试前,受检者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根据病理结果将受检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160例、萎缩性胃炎118例、胃癌15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 G-17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

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和 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 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血清PGⅠ和 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为84.706μg/L,10.873μg/L,11.008和8.265 pg/L,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为65.145μg/L,10.089μg/L,6.375和4.971 pg/L。

结论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水平低下是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生物学标志,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4页(P51-54)【作者】杨建华;王炳华;林勇【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检验科,上海200040;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检验科,上海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2;R735.2;R446.112【相关文献】1.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J], 柯月;梁灿灿;纪文静;丁永年2.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价值 [J], 赵建业;朱春平;李兆申3.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J], 安云飞; 丁霏; 蔡蓓; 赵文玲; 胡静; 黄卓春; 李立新4.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检测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价值 [J], 徐丽珍; 陈奉晖; 朱艳5.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J], 安云飞; 丁霏; 蔡蓓; 赵文玲; 胡静; 黄卓春; 李立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Hp-IgG抗体对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血清学评价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Hp-IgG抗体对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血清学评价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Hp-IgG抗体对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血清学评价刘中娟;郭子建;赵召霞;张陵林;秦绪珍;张瑞丽;邱玲【摘要】目的应用血清PG Ⅰ、G-17和PG Ⅰ/PGⅡ比值及Hp感染状况,对早期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评价,探讨胃癌高危人群的非侵袭性血清学筛查方法.方法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确诊胃癌患者65例,内镜确诊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正常对照组50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PG Ⅰ、PGⅡ、G-17及Hp-IgG.结果胃体萎缩时,胃癌组血清PG Ⅰ水平及PG Ⅰ/PGⅡ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显著差异(P<0.01),与胃炎组比较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灶性萎缩性时,胃癌组血清PG Ⅰ水平和PG 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P<0.001),与胃炎组比较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血清G-17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和胃炎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01和P<0.05),且多灶性萎缩病变在胃癌中的比例明显多于胃炎组.而Hp感染不影响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和G17的水平.结论低水平血清P G Ⅰ、PG Ⅰ/PGⅡ比值和G-17提示患者可能有胃癌高风险的多灶性萎缩病变,血清PGs和G-17的检测可作为胃粘膜萎缩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4(021)005【总页数】5页(P576-580)【关键词】胃肿瘤;胃炎,萎缩性;胃蛋白酶原Ⅰ(A);胃蛋白酶原Ⅱ(C);胃泌素类;幽门螺杆菌【作者】刘中娟;郭子建;赵召霞;张陵林;秦绪珍;张瑞丽;邱玲【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饮食、环境和宿主等因素相关的恶性肿瘤[1],目前尚缺乏非侵袭性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且有些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晚期才被诊断,因此胃癌仍然是与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虚弱证 、肝 胃不 和证 以及脾 胃湿热证 , 其 总感染率 为 5 8 . 4 9 %。结论
幽 门螺杆 菌感染 和胃黏膜 的病理
改变对慢性萎缩性 胃炎中医证 型有一定 的影响 , 三者之间有一定 的相关性 。
【 关键词 】 幽门螺杆菌 ; 慢性萎缩性 胃炎 ; 病理组织 学 ; 中医证型
DOI:1 0 . 1 41 6 4 e n k i . c n 1 1 — 5 5 81 / r . 2 01 5 . 1 4 . 1 7 2
统 计 学 意 义 > O . 0 5 ) 。
性萎缩性 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和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 指 导原则 》 为准。2 1 2例患者 中 , 男1 2 4例 , 女8 8例 , 年 龄
1 8 - 6 7岁 , 平均年龄 f 4 3 . 4 4±9 . 2 8 ) 岁。
1 . 2 研 究方 法
度 和 重 度 的 不 典 型增 生 , 此 种 情 况 一 般 会 被 认 为 是 胃癌 前 的
病变 。幽门螺 杆菌曾被世界卫 生组 织国际癌症研究机 构列入 到第一类致癌原 当中 , 多数慢性 胃炎都是 由幽门螺 杆菌引发 , 并且在 幽门螺杆 菌的持续感染之下 甚至会 出现萎缩性 胃炎和 肠化 , 因此 幽门螺 杆菌被认 定为 胃癌发生 的初始诱发 因素 。 本文通 过对 2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例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患者进行观察 , 分析其 中
医 证 型 和 幽 门螺 杆 菌 感 染 以及 病 理 分 级 之 问 的关 系 , 同 时对
1 . 4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学 软件对数据进行 统
计 学分析。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 。 检验 。 P < 0 . 0 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血清胃蛋白酶原I、II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I、II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的4 2 4例慢性 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 中华 医学会 中对 胃 炎患者制定的临床诊 断标 准…。纳入标准 : 经 胃镜 检查 , 也符
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 家属与患者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排除标 准: 胃癌 、 胃溃疡 患者 ; 心脑血管疾病 ; 血液疾病患者 ; 根据组
织病理学改变 . 将研究对象 中慢性萎缩性 胃炎 2 1 8例作为观 察组。其中男 1 1 5 例, 女1 0 3例 : 年龄 3 5 6 5 ( 5 4 . 6  ̄ 4 . 2 ) 岁; 病
( 5 3 . 2  ̄ 3 . 9 ) 岁: 病程 4个月 ~ 9年 , 平均病程 2 . 3  ̄ 1 . 2年 。另选 2 0 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 男 1 0 3例 , 女 9 7例 : 年龄 3 l ~ 6 7
瘤之一 . 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萎缩性 胃 炎患 者粘膜 固有 腺体数 量下降 , 出现粘 膜基层 增厚 , 纤 维组
织增生 . 是诱发 胃癌 的主要原 因。 慢性萎缩性 胃炎者 , 胃黏膜 严重萎缩 . 胃窦及 胃体均受 到影 响 , 胃部腺体逐渐 衰退后 , 导
( 5 3 . 6  ̄ 4 . 3 ) 岁 。三组患 者年 龄 、 性别 等 比较无 显著差 异 ( P >
0 . 0 5 ) . 具 有可 比性
表 1 两组患者 P G I 、 P G I I , P G I / P G I I 水平比较 ( ; 蜘。 n g / mt )
炎早期 筛查 , 及 时检 出 , 早期采 取措 施进 行治疗 , 对预 防癌 变,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胃镜 、 组织
病理学检查是对 胃癌 、 萎缩性 胃炎进行检查的主要 手段 . 但是 对于 l f , 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而言 . 对 以上检查难 以耐受 3 l 胃蛋 白酶原 I 、 I I 为慢性萎缩性 胃炎患 者进行 筛查 的有效方

四磨汤联用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糖类抗原724水平影响

四磨汤联用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糖类抗原724水平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1.09.012 文章编号:1671-4695(2021)09-0938-04四磨汤联用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糖类抗原724水平影响秦维 王妹妹 王光栋 (琼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海南 琼海 57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用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及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磨汤治疗,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mL,2次/d,服用30d。

比较治疗前、治疗30d后2组患者血清PG、G-17及CA724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免疫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CA724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CD4+、CD8+、CD4+/CD8+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治疗30d后,试验组患者PGⅠ、PGⅡ、PGⅠ/PGⅡ分别为(125.60±10.27)ng/mL、(16.52±1.35)ng/mL、(7.34±1.88)%,高于对照组[(13.97±1.41)ng/mL、(100.23±9.55)ng/mL、(6.04±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血清G-17(381.20±39.30)ng/L高于对照组[(348.25±36.00)ng/L],CA724水平(3.30±1.02)IU/mL低于对照组[(5.29±1.60)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的临床观察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的临床观察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的临床观察作者:刘琪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疗效判定价值。

方法:对32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患者采PPI+铋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除菌治疗,通过胃粘膜活检染色联合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并利用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停药后l月、12月测定其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幽门螺杆菌根除组血清PGI、PGII值显著降低(P【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多种胃良、恶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生长于胃黏膜表面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并诱导胃黏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从而导致血液中PG含量发生变化[1],本文对322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Hp治疗法,观察根除前后血清PG变化规律,进而探讨血清PG检测作为Hp根除疗效判定指标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选取我院门诊、住院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经胃镜、组织学、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为Hp 相关性胃疾病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妊娠或哺乳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NSAID药物患者,近1个月未使用PPIs、铋剂和抗生素者,其中322例完成临床观察,(包括浅表性胃炎96例,胃糜烂,溃疡80例,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106例,不典型增生40例),其中男189例,女133例,平均年龄49.56岁。

1.2 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四联方案根除Hp(胶体果胶铋 0.2g +奥美拉唑 20mg+阿莫西林 1.0g+克拉霉素 0.5g bid.po )疗程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5天)、停药1月、12月不同时间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20℃保存待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血清中PGI和PGⅡ水平,并计算PGI,II比值;同时胃镜下距胃窦2-3cm处、胃体距贲门8cm 处大小弯侧各取胃黏膜组织1块,采用WarThin -Starry(W-S)染色进行Hp组织学诊断,并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相结合,两项检测均为阳性者诊断为Hp阳性,完全停药1月后上述2种方法均阴性者判定为Hp根除。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与胃镜检查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比较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与胃镜检查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比较

Oral Healthꎬ2020ꎬ20(1) :84.
A Hiding Nich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ldren [ J] . J Clin
Pediatr Dentꎬ2020ꎬ44(2) :90 ̄94.
Helicobacter pylori in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Gastritis by
[5] Sekhar Goud EVSꎬ Kannan Rꎬ Rao UKꎬ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3] El Batawi HYꎬ Venkatachalam Tꎬ Francis Aꎬ et al. Dental Caries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J] . J Pharm Bioallied Sciꎬ2019ꎬ11
意义ꎬ具有可比性( P > 0 05) ꎮ
1. 2 纳入、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6] 有关
792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 年 第 25 卷 第 6 期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 2020 Vol. 25 No. 6
【 摘要】 目的 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 PG) 检测和胃镜检查在诊断萎缩性胃炎( AG)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ꎮ 方法 回顾性分
析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3 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确诊的 90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ꎮ 所有患者在接受胃
镜前 1 周内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水平的化学发光法测定ꎬ胃镜检查的同时对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 清 P — 水 平 随 病 情 进 展 明显 降低 , 组 间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O 0 ) G —I P 一Ⅱ比值 的变 化 与 血 清 G I 各 P< . 5 。P /G P — 水 平 变 化 呈 正 相关 。C G I AG 组 血 清 P 一Ⅱ 平 略高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O 0 ) G 水 差 P> . 5 。幽 门螺 杆 菌 ( ) Hp 阳性 C AG 组 与 Hp阴 性 C G 组 血 清 P —I P 一 A G 和 G Ⅱ水 平 及 P — P 一 G I/ G Ⅱ比值 基 本 一 致 , 计 分 析 , 异 无 统 差
临床 医 药 实 践
21 0 2年 9 第 2 月 1卷 第 9期
・6 43 ・
文 章 编 号 : 6 1 8 3 ( 0 2 0 一O 4 一 O 17— 6121)9 63 3
萎 缩 性 胃炎 患 者 幽 门螺 杆 菌 感 染 与 血 清
胃蛋 白酶原 亚 型 水 平 变化 的相 关 性研 究
张 晓慧 李 军 ,
(. 1 西安 科 技 大 学 校 医 院 , 西 西 安 陕 7 0 5 ; . 西 省肿 瘤 医院 基 础 研 究 中心 , 西 西安 10 4 2 陕 陕 706) 10 1
摘 要 目 的 : 讨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 亚 型 ( G — P 一 水 平 和 P —I P 一 探 P I,G Ⅱ) G / G Ⅱ比值 对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 AG) c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实 验 ( 1A) 测 1 6例 C 使 EL S 检 " 9 AG 患 者 和 3 5例 正 常 人 血 清 P —I P 一 G 和 G Ⅱ水 平 及 P —I P 一 G / G Ⅱ比 值 的 变 化 。 果 : AG 组 血 清 P —I 平 明显 低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O 0 ) 结 C G 水 差 P< . 5 。
中 图分 类 号 : 7 . R5 3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St d e n r l ton hi d c i c l v l e o he pe i g n s t pe nd c on c a r ph c ga t i i u i s o e a i s p an lni a a u f t ps no e ub y s a hr i t o i s r t s Z HANG a — u LIJ n Xio h i 。 u
A sr c Obe t e T x lr h l i l f c o e s o e b ta t jci : oe p oe t ec nc f t f p i g n—I( G —I) p p io e Ⅱ( G 一 a d P — v i aee p n P ,e s g n一 P n Ⅱ) n G
( . e Ho p t l f n Te h o o y Un v r iy, n 7 0 5 , i a; . s a c n e f h n i r v n il 1 Th s i a c n l g i e st Xi 1 0 4 Ch n 2 Re e r h Ce t ro a x o i ca mo a o Xi a S P Tu r Ho p t l Xia 1 0 1, i a s ia , n 7 0 6 Ch n )
sr e um 96 c s f CAG nd 5 c e of 1 a es o a 3 as s ofnor a ontol m lc r s wer e s e nz e lnke m m u s be s a e m a ur d by e ym —i di no or nt a s y
统计学 意义 ( O0 ) 结论 : 清 P — P> . 5 。 血 G I和 P —I P 一 G / G Ⅱ比值 的 降 低 , 辅 助 诊 断 C 是 AG 的 一 项 较 好 的 血 清 学 指 标 , 于 人 群 筛 查 及 胃镜 检 查 禁 忌 者 。 适 关 键 词 胃蛋 白 酶原 亚 群 ; 缩 性 胃 炎 ; 联 免 疫 吸 附实 验 萎 酶
I/ G 一Ⅱ i e u o a in s wih c r n c a r p i a t ii ( P n s r m f p te t t h o i t o h c g s rt CAG ) M e h d : e l v l f P —I n G 一Ⅱ i s . t o s Th e e s o G a d P n
( ELI A ) Re u t : e s r m G —I e e s o S . s ls Th e u P l v l f CAG r u f p te t r o r n t b e c mp r d wih t a ft e g o p o a in s we e l we o a l o a e t h to h n r l o to r u n t i n fc n if r n e P< O O ) Th e e s o o ma n r l o p a d wih sg i a t d fe e c ( c g i . 5 . e l v l fPG —I n s r m fp t n swih CAG i e u o a i t t e we e d c e s d r ma k b y a o e w eg o p f r e r a e e r a l l n t d s a e p o r s i n a d a n h h e r u s o h CAG t i n f a td fe — wi sg i c n i r h i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