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大作业-健身车的结构功能分析及改进
机械设计学-自行车的机械设计分析

调整刹车力矩,确保在各种骑行条件下都 能快速有效地制动。
轻量化设计
优化刹车系统结构,降低整车重量。
防水性能
提高刹车系统的防水性能,以防雨天骑行 时出现失灵现象。
脚踏和曲柄
01
材料选择
脚踏和曲柄材料需具备高强度、耐 久性和舒适性。
防滑设计
脚踏表面采用防滑材料,以提高抓 地力,防止滑脱。
03
02
曲柄长度与角度
自行车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 构、材料、工艺和人机工程等 多个方面,以达到性能、安全
、舒适和经济等要求。
自行车的机械设计需要遵循标 准化和模块化的原则,以提高 设计的可重复性和可维护性。
现代自行车的机械设计越来越 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
自行车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 人性化,例如车把、车座和脚 踏等部位的舒适度和易用性。
机械设计学-自行车的机械设计分 析
目录
• 引言 • 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 自行车的机械结构分析 • 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 • 安全性和性能考量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自行车是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 具有环保、节能、健身等优点,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2
机械设计学是研究机械系统设计 的学科,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 面,对于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 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照明和反光装置
车灯和反光装置可以提高 夜间或低光环境下的可见 度,减少事故风险。
性能优化
轻量化设计
通过使用轻质材料和优化 结构设计,降低自行车重 量,提高骑行效率。
传动系统
高效的传动系统可以减少 能量损失,提高骑行速度 和耐力。
自行车的机械设计分析大作业

分析自行车的设计过程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机械产品,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短距离的行程中,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设计自行车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自行车的人机学等一些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匹配。
通过这一学期《机械设计学》的学习,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自行车的设计过程。
一、功能原理分析(由王昭春同学完成)1复杂功能原理分析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自行车主要是由车体部分(车架,车把,鞍座等),行动部分和安全部分(车闸、车灯、车铃等)组成的。
行动部分是自行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复杂的机构构成。
根据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知识,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简单的机构。
即:曲柄、链条,飞轮等。
1)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2)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
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3)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
自行车的上述设计过程满足功能原理的复杂功能分析。
2关键技术功能分析自行车的分类是很多的,不同的自行车其关键的技术也是不一样的。
最传统的自行车的原动力是人力驱动。
但是在上坡的时候,人的驱动力远远达不到自行车所需的速度,并且在上时间和远距离的行程下,人的驱动力会逐渐降低。
为了改变以上的不足,我们可以从自行车的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轻质高速自行车,即将自行车的质量降低,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气流使得自行车的速度增加。
轻质的车身,需要轻质的材料,目前在我国轻质材料不丰富,加工轻质材料的工艺不高。
所以以上的自行车的制造成本较高,大多数用于竞技比赛。
基于以上对设计,材料和制造工艺三者之间的矛盾,根据功能原理的技术矛盾分析法,得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常用的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功能。
多功能健身车论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多功能健身车的设计院(系、部)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仝巨涛学生学号:9313120225指导教师:陈秀宏年月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身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健身设备的研发与设计有了新的诉求。
如今的健身车行业,主要着重于对其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改进,但在其核心领域,例如运动搭配方式上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使得运动方式变得单调无趣,影响了锻炼的体验效果。
为此,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多功能健身车。
本多功能健身车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机械部分、发电部分、电能转化部分和电能利用部分。
机械部分对健身车座垫杆、健身车曲柄踏板、椭圆机把手、椭圆机踏板、椭圆机曲柄滑块机构等进行了设计,使得健身车的各个关键结构相互配合。
发电部分选择了雅马哈EF1000交流发电机发电机,根据发电机的具体外形结构与健身车框架进行结合。
电能转化部分利用整流、滤波和稳压原理将不稳定的交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并设计了电路图。
电能利用部分选择12000mah12v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
本多功能健身车多样的运动方式配合,很大水平的提升了健身运动的趣味性和运动体验。
关键词:健身车;多功能;椭圆机;曲柄滑块机构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fitness industr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while the fitness equipment innovation, design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t present, for the car industry, fitness, mainly focus on the comfort and safety aspects of improved,resulting in the movement of the more tedious, exercise a positive influence and effect. To this end, the design of a new multi functional fitness car.The multifunctional body-building vehicl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hich are the mechanical part, th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art, the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part and the electric energy utilization part. The mechanical part of fitness seat cushion rod, fitness Cart crank pedal, elliptical machine handle, elliptical machine pedal, elliptical machine slider crank mechanism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each key fitness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Power generation part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YAMAHA EF1000 alternator generator,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hap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generator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fitness car.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part of the use of rectifier, filter and the principle of voltage stabilization will be unstable AC into a stable DC power, and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diagram. Electric energy use part of the selection of 12000mah12v battery, the power can be stored up. The multifunctional body-buildingvehicle 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movement mode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interest of the body-building movement and the movement experience.1绪论 (4)1.1多功能健身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4)1.2多功能健身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1.2.1多功能健身车国内研究现状 (4)1.2.2多功能健身车国外研究现状 (4)1.2.3多功能健身车发展趋势 (6)2多功能健身车总体方案的设计 (6)2.1人体主要尺寸的分析与选择 (6)2.1.1人体主要尺寸分析的重要性 (6)2.1.2人体主要尺寸的选择 (7)2.2 多功能健身车总体方案 (8)2.2.1机械部分 (8)2.2.2发电部分 (8)2.2.3电能转化部分 (9)2.2.4电能利用部分 (9)3多功能健身车的结构设计 (10)3.1健身车踏板曲柄的设计 (10)3.2椭圆机踏板轨迹的设计 (11)3.3椭圆机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13)3.4健身车坐垫杆的设计 (14)3.4.1健身车坐垫杆倾斜角度的分析 (14)3.4.2健身车坐垫杆长度调节范围的设计 (15)3.5健身车带传动设计 (17)3.6发电机的选择 (19)3.7多功能健身车电路设计 (20)结论 (21)参考文献 (21)致谢 (22)1绪论1.1多功能健身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如今的健身器材市场中,健身自行车是比较受欢迎的室内健身器之一,最为常见的是脚踏式[1]。
健身车毕业设计 论文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健身器材越来越受人们所青睐。
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健身的重视,不管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儿童都会选择一定的方式来健身。
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和选择什么样健身器材也是值得人们所考虑的问题。
健身器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和加拿大,它的发明是一个很让人认可的事,将人们的运动由室外转向室内,这是一个创举。
我们不用为每天刮风下雨影响锻炼效果而在意,这样就使得跑步机成为健身器材中最受欢迎的设备。
经过30年的工业创新,使的美国及加拿大的产品成为全球健身器材产品的领跑者,人们意识到了健身器材工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而且越来越为广大使用者接受。
我国到了90年代末才出现了一些厂家生产健身器材,这是我国健身器材工业的开始。
现在大多数的健身器材都是固定在某个场所,如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和家庭等。
这样的健身器材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健身目的,但是很难提升人们健身的乐趣。
怎样才能让人们既达到了健身的目的,又对健身产生乐趣。
一种新型的健身器材—脚踏摆动健身踏板车的产生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它的使用场合很广,如在上学的路上,在上班的路上都可以健身,健身变得方便和具有乐趣。
在健身的同时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给人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脚踏摆动式健身踏板车在许多方面优越于现有的运动健身器材,使其更具有市场,会越来越受人所青睐。
脚踏摆动式三轮健身踏板车设计为自拟课题,具有创新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机械运动原理、机械设计学和人因工程学方面的知识。
这次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老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对课题的内容进行了探索和设计,现将设计过程和内容阐述于下。
运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第2章健身器材的现状与发展2.1健身器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1.1健身器材的产生健身器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和加拿大,它的发明是一个很让人认可的事,将人们的运动由室外转向室内,这是一个创举。
一种新型健身自行车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一种新型健身自行车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一种新型健身自行车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引言:健身运动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自行车作为一种简便、环保的运动器材,在健身领域也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健身自行车功能单一,用户无法全面锻炼身体各部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新型健身自行车,通过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设计思路基于现有市场上健身自行车的不足,新型健身自行车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改进:1. 多功能设计:新型健身自行车应该能够全面锻炼身体各部位,包括上肢、下肢、核心力量等。
通过增加可调节的手柄、脚踏板和座椅,用户可以自由调整使用姿势以满足不同部位的运动需求。
2. 动力系统改进:传统健身自行车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运动,新型健身自行车应该添加一种辅助动力系统,以提供更多的运动选择和挑战。
二、设计方案新型健身自行车的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多功能调节:在手柄、脚踏板和座椅上设置可调节装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不同部位的锻炼。
2. 动力系统:新型健身自行车应该设置一个辅助动力系统,可以通过电池或者电源供电。
该系统可以调节自行车的阻力和速度,为用户提供不同强度和难度的锻炼选择。
3. 数据显示:自行车上应该安装一个显示屏,用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包括时间、距离、速度和消耗的热量等。
这样用户可以在运动结束后查看自己的锻炼情况。
三、动力学分析为了了解新型健身自行车的动力学特性,首先需要对其行车过程进行分析。
1. 动力学参数分析:通过测量自行车的质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等参数,可以计算得到自行车的加速度、速度和阻力等动力学参数。
2. 车身稳定性分析:通过建立自行车的力学模型,可以分析得到自行车的重心高度、倾倒角度和侧倾力等,进而判断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 能量消耗分析:通过测量用户在健身自行车上运动时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可以计算出能量消耗量,从而评估该自行车对健身效果的影响。
机械运动机构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机械运动机构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1.引言机械运动机构作为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和性能分析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运动机构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展示其应用价值。
2.机械运动机构的设计优化2.1 设计目标在进行机械运动机构的设计优化时,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运动机构的运行速度、降低能量损耗、提高运动精度等。
2.2 结构参数的选择结构参数的选择对于运动机构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形状等参数,并考虑其对运动机构性能的影响,以实现最佳设计。
2.3 运动机构的布局运动机构的布局是指各个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运动机构的刚性、稳定性和动力传递效率等。
因此,在设计优化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求最佳的布局方案。
3.机械运动机构的性能分析3.1 运动特性分析运动特性是指运动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
通过运动特性分析,可以了解运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方式、速度、加速度等特性,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2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研究运动机构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动力行为的过程。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评估运动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为结构优化提供指导。
3.3 刚度特性分析刚度特性分析是指考察运动机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刚度和变形情况。
刚度特性的分析有助于评估运动机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案例分析4.1 某机械装置的运动机构优化设计对于某机械装置的运动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和布局方案,提高了运动精度和运行速度,减少了能量损耗,并且优化后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某运动机构的性能分析对某运动机构进行运动特性、动力学和刚度特性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得到了该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机构的优化改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

实用的机械结构设计作业技巧
1 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强度、重量和成本等因素。
2 减少零件数量
尽量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可靠性和装配效率。
3 设计优化
定期进行设计优化,利用新技术和材料不断提升性能。
结论和要点
通过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设计中的挑战,提 高整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解决机械结构设计作业的方法
1
需求分析
仔细分析设计需求和限制,确保设计满
创意生成
2
足要求。
进行创意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寻找最优解决方。3建模与仿真
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工具,评估设计 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结构设计作业的重要性
机械结构设计是实现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可靠 性和成本效益。
底座与支架设计
设计稳固的底座和支架,提 供强大的支撑和可靠性。
机械结构优化
对现有机械结构进行优化设 计,提高性能和效率。
机械结构设计作业的挑战
1 复杂性
设计作业需要应对复杂的 机械系统、材料和工艺。
2 重量与强度平衡
需要在重量和强度之间找 到平衡点,确保结构的可 靠性。
3 成本限制
设计作业需要在成本约束 下完成,提高设计的经济 性。
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
本次演示将介绍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的目的、常见作业、挑战、解决方法、 重要性以及实用技巧。
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的目的
我们通过机械结构设计作业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并解决设计作业中的问题,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
常见的机械结构设计作业
传动装置设计
设计包括齿轮、皮带、链条 等传动装置,确保能够有效 地传递动力。
机械系统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学性能优化

机械系统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学性能优化机械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旨在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机械系统的核心是机构设计和运动学性能优化。
机构设计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机构,以实现预期的运动传输功能。
而运动学性能优化则是指对机构的运动学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运动性能和效率。
在机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运动传输需求,包括速度、力矩和位置等。
然后,根据这些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例如齿轮传动、链传动、连杆机构等。
不同的机构类型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构的布局和结构形式,以确保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和适应工作环境。
在机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材料选择和结构分析。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有助于提高机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结构分析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确定机构的最佳设计参数和结构形式。
一旦机构设计完成,接下来就是运动学性能的优化。
运动学性能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运动精度、响应速度和传动效率。
最常用的优化方法是参数调整和结构改进。
通过调整机构的参数,例如齿轮的模数和齿数,可以改变机构的传动比和齿轮啮合效果,从而改善运动精度。
结构改进一般包括降低传动误差、减少摩擦损失和提高刚度等方面。
除了上述的设计与优化方法,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机构设计和运动学性能优化。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仿真平台能够快速模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帮助设计师通过参数调整和结构改进实现最佳设计。
同时,利用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对机构设计和运动学性能的智能化优化,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性能。
总之,机械系统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学性能优化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设计师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和结构形式,同时进行材料选择和结构分析。
然后,通过参数调整和结构改进,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动学性能。
最后,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算法,提高设计效率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景概述近几年来,我国健身器材市场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全国健身计划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等等,对健身器材、特别是家用健身器材、特别是家用健身器材的销售也都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身器材的市场必然会越来越广阔。
“一二一”工程倡导社区提供一处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倡导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这就为健身器材市场绘制了宏伟的蓝图:若以每户平均有5口人计算,而每个家庭只以拥有一台器材来计算,则单就这一项,全国就需要2亿4千万件!这简直可谓天下第一市场。
健身车是家庭健身器材中的领先产品,早年曾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预计未来几年内健身车仍将是受欢迎的健身器材。
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健身车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功率),起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健身车。
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
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
二.健身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健身车的阻力调节方式看,目前市场的健身车有普及型的磁控健身车(根据飞轮的构造不同还分为内磁控和外磁控),较高阶的电磁控健身车。
1、磁控健身车磁控健身车是指产生阻力的金属飞轮外围(或内围)有磁铁挨近,通过人力旋钮拉线方式,调节磁铁与金属飞轮的远近调节阻力大小来实现不同运动强度的要求,目前此类健身车是入门家庭用健身车的主力军。
2、电磁控健身车原理与磁控健身车类似,只是原先人力旋钮调节更换为拉线马达控制磁铁与飞轮的远近阻力来调节阻力大小,因为马达的出现,加上电脑程序,电磁控健身车的阻力调节段数可以更细微,而且设定的程序允许在运动过程中自动变换阻力大小,形成模拟类似爬山、山地、间歇等自然环境的程序。
以适合较高阶使用者。
目前此类健身车是高阶家用和小型健身会所常用设备。
三.健身车功能分析健身车具有普通自行车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可自由发挥自己的骑行速度、掌控骑行时间。
通过健身车上配置的电子表,你可以随时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速度、时间、心率值等。
利用它进行锻炼,不仅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减肥、增强腿部肌肉力度和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目前,先进的健身车已达到电脑化程度。
车前屏幕除显示出各种数据,如训练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时间、速度、耗能外,还能计算出训练者的最佳训练时间、速度及耗费能量,让你既不用担心自己因运动量不足而致使减肥失败,也不必担心因运动量过大而造成身体不适。
有的健身车上所装置的彩色荧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风景画面,让你在锻炼时如同置身于田野外,顿觉心旷神怡。
输入力热量功能结构图四.现有健身车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健身车主要组成部分:主架、皮带轮、电源、磁控装置、皮带、电子表、护罩、扶手等。
1.整机外观健身车外观简洁柔和,内部结构采用钢管焊接而成,刚体车架稳固结实,外部罩壳采用各种塑料工艺,色彩多样化,更能有效的防止汗水进入内部。
2.仪表(电子表)显示.A、转度(RPM):一分钟传动圆轮盘所转动的圈数。
B、时间:单位为分和秒,最高可显示99分钟。
对于一般家用来说1个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已足够。
在一些运动模式下也可以显示的是倒计时。
C、距离:国内产品基本上是以公里为计量单位。
D、心率:使用者的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单位为次/分。
E、卡路里:使用者运动时所消耗的热量。
1克脂肪燃烧可以释放9卡路里的热量。
F、程序:可以显示当前的程序状况。
G、体脂测试:测试使用者的体内脂肪含量。
按“体脂测量”键,并根据提示,依次输入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按开始键,双手握在心率感应器上(测试使用者的身体导电率),即可测量。
3.扶手健身车的扶手区分在于是立式健身车还是靠背式健身车,立式健身车的扶手在仪表盘的两边,而靠背式的健身车则在坐垫位置的两边。
4.车箱体车箱体的大小决定了运动的轨迹距离和内部平衡飞轮的大小。
5.阻力调节旋纽阻力调节旋纽只是在物理调节阻力大小的机器上有。
构造原理和自行车上的变速器一样,它通过拉动钢丝绳调节另一端磁阻铁离平衡飞轮的距离,以次来调节阻力的大小。
阻力调节旋纽暂时分两种,一种是有档位的调节,阻力从1-16左右。
一种没有固定的档位,可以进行细微的调节。
6.平衡飞轮平衡飞轮最主要的功能是让机器的运转更顺畅,产品的顺畅程度和飞轮的大小,重量有关。
椭圆机的平衡飞轮具有以下特点:飞轮的材质多以熟铁,其大小,重量决定了在运转时的惯性,越大越重其惯性越强,但太大了会造成车体内部空间加大,而影响使用效果。
一般平衡飞轮重量在5-8kg左右,太小惯性不足,使用时会有明显的停顿感。
飞轮表面会有凹槽,这样和传送皮带接触面积更大,不易打滑,一般分5槽和7槽。
7.磁阻铁磁阻铁是控制椭圆机阻力大小的设备,安装在平衡飞轮的正前方,靠钢丝绳或电机驱动调节其和平衡飞轮的距离,由于磁力大小的不同,达到调节阻力的效果。
8.水平调节垫健身车的水平调节垫有两种:①水平垫脚:通过旋转垫脚螺丝调节高度。
②水平套筒:套筒的侧面高度不一,通过旋转套筒以达到调节水平的目的。
9.脚踏脚踏材料为工程塑料一体压制成型.做工精细的会在脚踏下部配有平衡块,使脚踏一直处在水平的位置上,方便操作。
10.移动轮健身车的移动轮基本上都设置在前端,也多为两种方式。
①滚轮式:前端做活动的滑轮.②滚筒式:前端做可以活动的套筒11.坐垫,靠背所有健身车的坐垫靠背都是人造革包裹泡沫海棉缝合而成.好坏主要取决于海绵的密度和缝合做工.12.曲柄健身车的曲柄就是连接脚踏位置的杠杆,有考虑到成本左右两边的曲柄做成一体的,也有但独分开安装。
13.导轨只有靠背式健身车才有,由于铝合金的抗氧化性要高,所以多为铝合金材料.考虑到很多老年人的使用方便,车身采用了无障碍设计。
五.系统分析(一)支撑系统分析支撑系统主要有健身车底部两条条状支架、座椅和把手组成。
相较于整个车身底部接触地面来讲,条状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大大降低,因而稳定性也更好,对于地面平整性的要求也更低。
倘若整个车身底部与地面接触,其接触部分存在部分突起也将使得整个健身车发生摇晃或者倾斜。
此外条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控制系统分析对于磁控健身车调节磁铁与金属飞轮的远近调节阻力大小来实现不同运动强度的要求; 对于电磁控式健身车其操纵原理与磁控健身车类似,只是原先人力旋钮调节更换为拉线马达控制磁铁与飞轮的远近阻力来调节阻力大小,因为马达的出现,加上电脑程序,电磁控健身车的阻力调节段数可以更细微,而且设定的程序允许在运动过程中自动变换阻力大小。
(三)操纵系统分析:主要的操纵系统为车身两旁的两个脚踏板,和显示面板两侧的各种控制按钮。
对于脚踏板(四)安全系统分析:对于健身器材来说,其主要功能即为了给人一个健康的体魄,没有人会希望在锻炼时受伤。
故安全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
针对锻炼时避免因出汗而发生意外,在健身车的踏板上都布置有粗糙的花纹来提高摩擦力防止脚上打滑。
另外在金属的把手上都套有一层橡胶材料海绵结构的吸汗套,一方面防止因手上出汗而导致意外发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舒适性。
此外座椅的高度可调,既可适应身材较为矮小的人和保护身材较为高大的人。
六.对现有健身车的总体评价及改进(一)评价优点:①健身车通过脚踏轴承带动惯性轮,模拟出骑自行车的感觉,由于是在室内固定位置锻炼,从而避免了在室外运动因天气、环境等不利因素对运动者的身体影响,降低发生运动伤害的可能性,更让很多不会骑车的朋友体验到此项运动的乐趣。
②健身车通过集成的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还可以方便地记录运动者运动距离、耗费的时间、消耗的热量等运动数据,心率测试功能可以准确显示出运动者当前的心率,更加科学、安全的进行锻炼。
不足:①现有的健身车大都使锻炼者通过消耗体力得到锻炼效果,但人体消耗掉的能量没有被利用。
②室内健身缺乏趣味性,锻炼者不容易坚持下去。
(二)功能改进为了克服现有健身车的上述缺陷①,即锻炼时人体消耗掉的能量没有被利用的问题,可设计一种发电健身车,可利用锻炼时人体消耗的能量。
发电健身车能使锻炼者通过消耗体力得到健身效果,同时使人体消耗掉的能量大部分转换为电能,一举两得。
公共健身场所,若设置多台这样的健身车,回收的电能会是可观的。
对提倡开源节流、节能环保的当今,发电健身车极有推广前景。
将现有健身车的飞轮改为发电机,并将上肢运动与下肢运动通过手臂摇动装置有机的连在一起,实现人体健身与发电两大功能,设计结构巧秒,能量转化率高。
利用健身过程中产生的旋转机械能带动发电系统,产生所需要的电能,通过蓄电池把电能储存起来,如果发电机功率按150w计算,那么每天健身一小时,发电量可以供给一盏15w节能路灯工作12小时。
具体实现方案如下:将健身车的飞轮改成发电机或下述盘式发电机;在轴13的大外圆固套沿轴向磁化的圆圈状磁体12,磁体12为一整块磁体或由多块磁体拼结成;在非磁性绝缘圆盘6的中孔装入轴承5,紧贴圆盘6的右端面联接非磁性导电轮状盘7,在轮状盘7的间隔中填充非磁性绝缘材料16,但中孔除外;在非磁性绝缘圆盘10的中孔装入轴承15,紧贴圆盘10的左端面联接非磁性导电轮状盘11,在轮状盘11的间隔中填充非磁性绝缘材料16,但中孔除外;圆盘10与圆盘6相同;轴13的左端依次穿过轮状盘7的中孔、轴承5的中孔,轴13与轴承5配合,且使磁体12的左端面离开圆盘6的右端面一间隙;在轮状盘7的外圆套非磁性导电圆环9,圆环9的外圆与轮状盘7的外圆大小相同,圆环9的内圆离开磁体12的外圆一间隙;将轮状盘11从轴13的右端套入,其左端面紧贴圆环9的右端面,且离开磁体12的右端面一间隙,轮状盘11与轮状盘7相同;在轮状盘7、圆环9及轮状盘11的外圆套非磁性绝缘圆筒8,且与圆盘6联接;使轴13的右端依次穿过轮状盘11的中孔、轴承15的中孔,轴13与轴承15配合,且使圆盘10与圆筒8联接;轴承5、轴承15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或磁轴承;轴13、磁体12组成转子;其余的零件组成定子;所述转子、定子组成所述盘式发电机;定子固定在车架;在轴13上装传动齿盘或齿轮14,且使齿盘或齿轮14的左端离开圆盘10的右端面。
人登转大齿盘或齿轮1,通过链条或直接使齿盘或齿轮14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子在定子中转动,轮状盘11与轮状盘7上的辐射导电条切割磁体12的磁力线感应出电势,转子转动越快,得到的感应电势越高。
磁体12左右左右两端的磁极相反,使轮状盘11与轮状盘7上的感应电动势方向沿径向相反,导电圆环9将轮状盘11的边缘与轮状盘7的边缘连通,即使轮状盘11与轮状盘7串联,分别从轮状盘11的中部导电环,轮状盘7的中部导电环接导线,就能导出感应电能,可以储存到蓄电池中或外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