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格式
如何撰写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如何撰写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尊敬的申请人、委托人,首先感谢您对本公司的信任。
在本公司代理过程中您应向本公司提供发明创造的技术材料,也就是技术交底书,代理人将以此为依据,撰写正式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等各项技术文件和法律文件。
为此,请您对下述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然后按以下内容提交技术交底书。
1、发明(或实用新型–以下同)的名称简单而明了地反映该发明的技术内容。
2、技术领域为便于分类、检查及其他专利活动的进行,要简要说明所属技术领域,如:本发明属于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方法等。
3、背景技术对最近的同类现有技术状况,要有针对性比较说明,具体内容包括:构造、各部件间的关系或条件、工艺过程等,切忌主观臆断,必要时进行文献检索,以文献检索为依据。
4、发明的目的实事求是地指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既不足之处),提出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从中归纳出本发明的目的。
5、发明的内容(与权利要求书相呼应)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采取的技术手段(或者叫技术构思,不仅仅指某一结构或具体方法),要清楚、完整、准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发明的关键所在,要尽可能描写清楚,以使本领域内的普通人员也能实施为准,并且在描述每项技术手段时,相应地说明其在本发明中所起的作用。
6、发明的效果与发明的目的、手段相对应,将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效果(最好有具体数据),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加以描述。
7、附图及附图的简要说明发明人要提供描述本发明的必要的附图,该附图应该清楚地体现发明点所在,为此可采用多种绘图方式,并将主要部件统一编号(即多幅附图中每个部件的编号应前后一致)。
必要时也要提供有关现有技术附图。
一般附图中不要出现文字,电路框图中可以出现文字。
8、实施实例列举实施上述发明内容的实例,可增加该发明的可实施性。
实施实例的描述要包括:构成、作用效果。
必要时可列举多个实施实例。
附:专利申请技术交底说明(电学部分)一、说明:电学类专利分为方法与产品两类,方法类包括生产工艺、控制方法等;产品都含有电路结构。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模板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一、发明内容
交底书发明内容部分是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需要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包括的部件、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工作原理。
例:
一种LED—COB天花灯,包括整体散热器(1)、外壳(2)、COB光源(3)、光学透镜(4)、支架(7)、弹簧(1),
外壳(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向内的圆环内凸台(5)及向外的圆环外凸台(6)的半封口空心圆筒,
外壳开口的一端具有内螺纹,
整体散热器(1)的一端具有外螺纹(8),
整体散热器(1)通过外螺纹(8)与所述外壳(2)连接,
COB光源(3)设置在外壳(2)内并紧贴固定在整体散热器(1)上,
光学透镜(4)设置在内凸台(5)与COB光源(2)之间,
弹簧(10)固定在外壳上,支架(7)固定在弹簧(10)上,支架(7)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二、附图
本发明的结构图、装配图、零件图、爆炸图等,需要清楚地表示出本发明的结构(包括的部件、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例:
图中:1、散热器;2、外壳;3、COB光源;4、透镜;5、内凸台;6、外凸台;7、支架;8、内螺纹;9、螺丝
图1 图2
三、创新点及效果
创新点:外壳(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向内的圆环内凸台(5)及向外的圆环外凸台(6)的半封口空心圆筒。
效果:外沿可以方便地挂在天花板上。
四、现有技术及缺点
现有技术:外壳为圆筒。
缺点:灯具不好固定。
专利申请交底书模板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发明人和代理人要对下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
请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按以下形式提供技术交底内容。
代理人将依此为据,撰写正式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等各项技术文件和法律文件。
一、发明创造(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名称简单而明确地反映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采用所属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术语。
二、所属技术领域简要说明本发明创造直接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
三、现有技术状况与本发明创造相比,对最接近的同类现有技术状况加以描述。
现有技术文献包括专利文件、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
引证专利文件的,要写明专利文件的国别,公开号和公开日期;引证专利文件的,要写明这些文件的详细出处。
并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但是,应仅限于涉及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所能解决的问题和缺点。
四、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归纳出本发明创造的目的,这正是本发明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五、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描述在本发明创造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由技术特征体现,技术特征是指:1.属机械产品类发明创造,应描述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结构的有机连接或组合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
2.属电子产品类发明创造,应描述电子装置的线路中各组件或各元件的连接,装置中各部件或各零件的相互关系。
描述方法可以用导线连接,或者用信号传递连接,也可以用导线连接和信号传递连接混合的形式。
3.属化学领域或者其它方法类发明创造,应描述操作方式、工艺过程等步骤或者其它方法步骤。
六、有益效果与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手段相对应,将其所能产生的作用、效果及达到的指标等,具体地、客观地进行描述。
七、附图及附图的简要说明发明人要提供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必要附图,采用A4纸依照国家制图标准制作,该图应清楚地体现发明点之所在,并将主要部件统一编号。
必要时也要提供有关现有技术的附图。
一般附图中不要出现文字(包括尺寸)。
八、最好实施方式列举实施本发明创造内容的实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的构成,选用的参数及工作过程、使用方法等。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_3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名称
申请部门
专利类型
申请人
申请日期
修改日期背景技术(提供几篇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即可):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希望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篇文献):
本申请技术方案(最好包含发明设计思路和实验原理方面的内容):
本申请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例(保护的参数范围的两个端点的值最好在实施例中有所体现;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只提供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实施例,其它实施例以后再进行补充):
专利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 模板

(发明、实用新型通用)
一、名称
二、申请人及发明人信息
申请人姓名或名称:
全体发明人姓名(按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第一发明人姓名名、电话及邮箱:
三、拟申请专利类型
四、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备
五、背景技术
写明发明创造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客观地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并具体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缺陷及不足的原因。对于开创性的发明,则写明发明创造所存在的需求,或者发明创造产生的原因。(简言之,即描述现有技术的情况,说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十一、图纸
产品结构示意图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建议提供AUTOCAD格式的电子文档,以便进行编辑。)
现有技术的描述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的描述
六、发明目的
描述本发明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描述发明创造所产生的效果。
七、技术内容
描述本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对于产品类发明创造,要详细写明产品结构,即产品由那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装配关系、信号传输关系,并说明产品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于方法类发明创造,需详细写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注明各步骤的条件、参数控制等;其中,计算机软件方法,要详细说明实现该软件方法的程序流程。
八、有益效果
说明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存在的优点,并具体分析其解决技术问题、产生优点的原因。
九、技术关键点
明确写明技术内容产生有益技术效果的根本原因;以便于从根本上理解发明构思,撰写能够获得与创新相适应的根本性保护的专利文件,授权后专利能够获得根本性的保护。
十、替代方案
写明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非必需)
专利技术交底书(范例)

3、充气方式:遇汽车在大雨来临,有可能被水淹的情况下开启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充气开关,启动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压力由四个各装在四个气囊的空气压力表来显示,又可以根据不同气囊的充气来调整汽车在水中的平衡,当某个气囊达到要求时可以单独关闭,开启充气状态。
此项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用正面的、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效果,但是描述语言不得采用广告式的宣传用语)
本发明针对现有汽车水中防沉装置进水的缺陷,采用在前后保险杠中空隙位置安装气囊,车身侧面空隙安装气囊的方法,在暴雨中行驶时,如果遇到积水过大车可能被淹的危险情况下,可以启动充气设备使气囊充气,增加汽车的浮力,避免汽车进水,从而达到保护效果。
此项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简介
汽车暴雨防沉安全装置是根据汽车的结构利用前后保险杠空间和汽车两侧底部的空间,装设一套橡皮气囊,在遇到可能被水淹的情况下,例如经过立交桥和涵洞,以及低洼处,突遇大雨时,由驾驶员紧急打开充气开关,启动高压快速气泵分别给装设的四个气囊进行充气,同时可以观察各气囊的充气量,并可调整汽车在水中的浮力和平衡达到人员和汽车不会淹没。发生事故,还可以用装在汽车尾部的螺旋桨式装置和方向盘调整前轮控制方向摆脱险境,使汽车像一个气垫船一样驶出被困水域。
4、充气电泵的供电:充气电泵采用12伏活塞式高压快速气泵。由汽车12伏电瓶来实现供电,电磁阀采用直流12伏供电。
5、摆脱驶离水域装置,在汽车尾部安装一套螺旋桨装置由12伏电源供电。
图1
现有的汽车防沉装置是利用汽车后备箱,在汽车下沉到水中时为密封后备箱中充气,从而达到阻止或延缓下沉的目的。但这种方式不能避免汽车车体进水,不能避免车体损坏,车内物品损坏。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撰写模板三篇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撰写模板三篇篇一:技术交底书撰写模板发明名称:本专利发明人:技术交底书撰写人及技术人:电话:FAX:E-MAIL: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对应现有技术的所有缺点,正面描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不了的,不用提供)2详细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已有的与本发明最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包括两部分:1、作为本发明基础的且帮助理解本发明公知技术内容;2、与本发明最接近的技术方案的说明一一对于方法,应说明现有方法的步骤,对于装置,应当说明结构组成及其关系)3、以因果关系推理的方式推导出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缺点,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客观评价,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针对本发明的有点来说的,本发明不能解决的缺点不必写;基于本发明能解决的问题写出发明的目的)注意:所述缺点应当是技术上的缺点,例如可以是成本高、误码率高、反应速度慢等类似问题。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应该结合流程图、原理图、电路图、时序图进行说明(越详细越好,至少要提供2页;发明中每一功能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技术方案;所有英文缩写都应有中文注释;所有附图都应该有详细的文字描述,以别人不看附图即可明白技术方案为准;同时附图中的关键词或方框图中的注释都尽量用中文;方法专利都应该提供流程图,并提供相关的系统装置。
)1.1本部分为专利申请最重要部分,需要详细提供;1.2专利必须是一个技术方案,应该阐述发明目的通过什么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不能只有原理,也不能只作功能介绍;1.3附图以方框图、黑白方式提供,不能提供彩色图例;1.4对于软件、业务方法,要提供流程图;1.5必须结合流程图、原理框图、电路图、时序图等附图进行说明,每个图都应有对应的文字描述,以他人不看附图即可明白技术方案为准。
5.本发明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是什么?(发明内容部分提供的是为完成一定功能的完整技术方案,在本部分是提炼出技术方案的关键创新点,列出1、2、3…,以提醒代理人注意,便于专利代理人撰写权利要求书)6.用推理方式推导出本发明的优点(结合发明内容简单介绍,一两个自然段即可),可以对应3部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发明目的来描述。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模版

技术交底书模板(机械类)技术联系人:电话或手机:E-mail:发明人:电话或手机:E-mail:※请申请人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并在红色括号内填写,谢谢。
一、发明名称:及其制造方法等。
※()二、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工厂用的零件箱等。
※()三、背景技术:现有市场上的产品的结构、原理、功能,制作该产品的工艺过程等,并指出现有技术相对于本发明来说存在有哪些缺点或不足之处;最好还能提供理解本发明内容所需的其他背景知识,例如:已经公开的论文或专利文献、现有技术的原理图等。
请注意,由于代理人未必精通本领域,即使是领域内公知的常识,也请做出必要的介绍。
※()四、发明的目的及亮点:指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目的,或者说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什么缺陷。
※()五、附图:六、技术方案(产品类)描述(重点):例如:本装置包括X、XX、XXX三个部件,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是:X 与XX的上表面铰接,XX螺接在XXX的开口上;其中XXX的边缘上还设有XXXX,所述XXXX的形状为圆形,其中X的作用是……,XX的作用是……,XXX的作用是……,XXXX的作用是……。
注:如果是几个部件的组合连接所形成的功能,只需阐述组合连接的功能即可。
※()连接结构及连接方式进行描述。
※()七、技术效果:※()注意:针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替代方案同样能完成发明目的1、如果有,请尽量写明,内容的提供可以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防止他人绕过本技术去实现同样的发明目的。
2、“替代方案”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技术方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技术交底书
发明名称: (简短、准确地指出本发明创造的名称。)
技术问题联系人: 邮箱:
联系人电话: 传真:
一、 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已有的与本发明最相近的技术实现方案。
介绍一下同类技术的现有技术状况,如主要的结构和原理,或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步
骤;
客观的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
因。并正面描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发明目的是什么。)
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是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间等类似问题。
二、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应该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核心部分)
对于产品发明,所保护的是人类技术生产的任何具体的实体。指产品的形状、结构、工作原理、工作
过程和功能,特别是指出产品包括哪些零部件、各零部件所在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装配关系),结合
附图予以说明;
对于方法发明,可以是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处理方法,通讯方法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
途的方法。原料组成、配方、参数、工艺流程、制造步骤、工艺条件、检测方法和实验结果
等(配方和参数最好用范围表示)。
三、 本发明的关键点和保护点是什么?
具体可以是根据第四部分能给本发明带来有益效果的关键技术点。
四、 与第一部分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何优点或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
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或根治,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
五、具体实施方式,即针对第二部分的技术方案,是否还有其他替代方案同样能完成发明目
的?
对于涉及产品的发明或实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是指几种具有同一构思的具体结构;
对于涉及方法的专利,涉及工艺条件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或参数范围来表示不同的实施方
式。
这部分如果没有,可不提供
说明书附图:
1、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化
地理解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
2、对发明专利申请,用文字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其技术方案的,可以没有附图;实用
新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必须有附图。注意:在机械、电学、物理领域中涉及产品结构的发明
专利,其说明书也必须有附图;
3、说明书附图应该清楚地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内容。
基本要求
1、必须是线条图,最好是CAD格式的图,在图上要有标记,并需要写明各
个标记代表什么部件;
2、附图中需要表现的信息:我们这个专利的发明点在哪里,那么附图中就必须详细体现
该发明点各部件的构造、以及其与现有技术部件的连接或装配关系;
3、附图不止一幅时,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顺序作出说明;附图中出现的标记,
应在文字材料中说明该标记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