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教学指导: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表现技巧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表现技巧一、抒情方式(一)、总论情与景关系: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它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
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
[技巧指要]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也叫直抒胸臆。
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上文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
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中考古诗文鉴赏题目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难点,那么相关的答题技巧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理解内容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答题技巧】此类题考察理解概括能力,概括主要内容,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抓住诗中出现的重要意象。
若重在画面刻画,就概括画面主要内容;若重在叙事,就概括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对句中词义的理解,有赖于平时的学习积累。
二、领悟思想感情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巧】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注意整首诗的基调,若是愉悦的,通常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若是愁苦的、悲凉的、孤单寂寞的,通常表现作者对现状的不满。
要联系诗的背景,注意用典故的句子,及诗中抒情的句子。
三、描绘画面题“半夜鲤色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涛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话面加以描写。
【答题技巧】此类题考察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时注意抓住诗中的刻画对象,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用自己的想象补充丰富诗句内容,注意语言优美。
如兰州题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四、品味语言题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题技巧】此类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
解答此类题通常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
首先要理解这些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然后分析作者通过它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心情。
如河南题,“悠然”指悠闲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则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概述
古诗词鉴赏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语文考试的一大重点。
初中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一:理解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注重”、“描述”、“表达”等,以便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和意境。
技巧二:学会查读诗词文本
•在答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体基本意思。
•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气词的运用。
•重点关注诗句中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技巧三:注重意境揣摩
•注意诗词的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意图。
•推敲字句的多重意义,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注意诗句之间的衔接和转折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
技巧四:运用背景知识
•增加自己的诗词阅读量,熟悉一些常见的古代诗人和作品。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技巧五:细节比较分析
•对比诗句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探究作者的用词和意图。
•注意细节描述和描绘,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
技巧六:多做题目,总结经验
•多做一些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总结答题经验,记录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改进。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的一些基本技巧,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练习和提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味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2019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重要题型答题技巧

2019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重要题型答题技巧2019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重要题型答题技巧诗歌的鉴赏在中考语文中算是一个比较容易得分的考点。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2019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重要题型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炼字品析题型阐释: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例1.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2.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策略: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1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2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1,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2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教学指导: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教学指导: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经典题型一:词句赏析词句鉴赏是古诗词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包括:品味关键字词(含义、作用、艺术效果等);“诗眼”(诗词中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分析;欣赏关键句子(含义、色彩、效果等);整体语言风格赏析(特点、风格、境界等)。
其中,以炼字、炼句的赏析型题为主。
字词句分析时除了要考虑词性、句式等,还要结合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等。
此类试题赋分2~4分。
(一)字词赏析字词赏析考查形式常见理解含义、分析效果两种形式,尤以后一种最为常见。
理解含义一般从字词表层义(本义)和深层义(文中义)考虑。
常见字词有动词(作用: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形容词(作用:表现某种情感色彩)、叠词(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拟声词(作用:使诗文生动形象)、颜色词(作用:表现心情,增强色彩、画面感,渲染气氛)等。
分析字词效果题则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包括用词(词性、叠词、含义等)、内容(意象、景象画面描述)、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字词作用(诗眼、意境、情感主旨)等。
【创意公式】字词鉴赏=(词性、叠词、含义)+景象画面+表达技巧+作用(意境、主旨情感)(二)句篇赏析句篇赏析包括诗句赏析、诗篇赏析和文章语言特色(风格)等,以诗句赏析为主,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偶有选择题。
诗句赏析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明确指出从某个角度(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赏析。
这类试题一方面是考查诗句欣赏,另一方面也是对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的考查。
因此,相关手法技巧的作用及所产生的表达效果也是考查的重点。
具体考查形式大致可分三类:指定用某类(种)手法等分析;从写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分析;句篇的表达效果。
第二种是不明确指出赏析角度,而是由答题者根据句篇自定角度去赏析。
这类题型答题角度较广,常会涉及到遣词用句(炼字、主旨句(作用:表达情感或思想)、特殊句(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结构句(作用:总领、奠定基调;过渡、铺垫;呼应、总结))、句意、修辞、描写、结构、表现手法、景象画面(意象、意境)、思想情感(理趣)、作用效果等。
2019初中中考古诗赏析方法解析

2019初中中考古诗赏析方法解析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没能举一反三去赏析古诗词。
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从内容,表现手法,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赏析古诗词,并举出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加以说明,浅显易懂。
内容上是从题目、背景、关键词、意象与意境加以阐述,表现手法上是从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四方面说明,最后归纳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
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教学指导: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经典题型一:词句赏析词句鉴赏是古诗词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包括:品味关键字词(含义、作用、艺术效果等);“诗眼”(诗词中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分析;欣赏关键句子(含义、色彩、效果等);整体语言风格赏析(特点、风格、境界等)。
其中,以炼字、炼句的赏析型题为主。
字词句分析时除了要考虑词性、句式等,还要结合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等。
此类试题赋分2~4分。
(一)字词赏析字词赏析考查形式常见理解含义、分析效果两种形式,尤以后一种最为常见。
理解含义一般从字词表层义(本义)和深层义(文中义)考虑。
常见字词有动词(作用: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形容词(作用:表现某种情感色彩)、叠词(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拟声词(作用:使诗文生动形象)、颜色词(作用:表现心情,增强色彩、画面感,渲染气氛)等。
分析字词效果题则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包括用词(词性、叠词、含义等)、内容(意象、景象画面描述)、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字词作用(诗眼、意境、情感主旨)等。
【创意公式】字词鉴赏=(词性、叠词、含义)+景象画面+表达技巧+作用(意境、主旨情感)(二)句篇赏析句篇赏析包括诗句赏析、诗篇赏析和文章语言特色(风格)等,以诗句赏析为主,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偶有选择题。
诗句赏析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明确指出从某个角度(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赏析。
这类试题一方面是考查诗句欣赏,另一方面也是对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的考查。
因此,相关手法技巧的作用及所产生的表达效果也是考查的重点。
具体考查形式大致可分三类:指定用某类(种)手法等分析;从写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分析;句篇的表达效果。
第二种是不明确指出赏析角度,而是由答题者根据句篇自定角度去赏析。
这类题型答题角度较广,常会涉及到遣词用句(炼字、主旨句(作用:表达情感或思想)、特殊句(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结构句(作用:总领、奠定基调;过渡、铺垫;呼应、总结))、句意、修辞、描写、结构、表现手法、景象画面(意象、意境)、思想情感(理趣)、作用效果等。
这类试题只要能结合句篇任选角度合理赏析即可。
另外,诗句赏析尤其与思想情感联系紧密,常通过诗句对思想情感进行考查。
诗篇赏析和语言特色考查较少,且看似综合性强但实际难度并不大,可分别结合字词句赏析和诗词语言风格任选角度作答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明确指出写法技巧的题相对侧重对技巧及作用效果的考查,不指明角度的句篇赏析侧重对内容思想的考查。
但对二者进行赏析时都要考虑作者的思想情感(无论题中是否明确指出)及手法的表达效果。
此类试题赋分2~4分。
【创意公式】句篇手法赏析=定手法+析手法(句意)+景象画面+作用效果+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经典题型二:内容及主旨情感古诗词内容和主旨情感是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
这里的内容仅指对诗词景象画面的描述和对行为事件的理解。
常见出题形式有:这句(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对内容理解有误(正确)的一项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哪些,等等。
尤其是对诗词景象画面(情景、氛围、场景、意境)的考查是历年中考的重点。
在描绘诗词景象画面时,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上联想再创造,切忌直接引用诗句或直接翻译;二要集中描摹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不要面面俱到。
由于诗人思想情感分析是建立在对某图景画面、具体诗句乃至全诗理解基础之上,因此常与景象画面描绘结合考查。
此时,解答时就要加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分析。
具体答题模式:……描写了……的画面(图景),创设了……意境,抒发(表达)了诗人……情感(理想、志趣、精神等)。
主旨情感是指诗词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心情、品性)、心境、志趣(志向、追求)、理趣(道理、哲理)等,在初中诗词阅读中考查频率尤其较高。
其中,心境一般表现为悠然(怡然)自得、自由(自在)闲适(安适)、恬淡惬意、开朗阔达、宁静淡泊以及孤独、愁闷、凄凉等。
理趣实际上是义理情趣和思想情感的结合,在诗词考查中常表现为道理、哲理。
内容及主旨情感类试题以简答题为主,填空题、选择题为辅,赋分总分值为2~6分不等。
【创意公式】内容及主旨情感=定意象→插图景+思想感情(哲理)+依句分析(手法)经典题型三:形象赏析古诗词形象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
所谓形象,也就是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是指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景象(山、川、边塞等景物;离别、战争等场面;绿色、黑色等色彩)、物象(蝉、雁等),也可以是人物形象(作品中人物及作者本人),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一些著名诗人本身往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象,例如李白的傲岸不羁、豪放洒脱;杜甫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陶渊明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王维的友人送别、思念故乡;陈子昂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王昌龄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陆游的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柳永的多愁善感、爱恨情长等,但具体形象还要结合诗词文本来分析。
在诗词中,准确地说形象多呈现为意象。
意象分析类试题单独考查较少,常会融合到字词、诗句赏析题型中。
此类试题一般赋分2分。
【创意公式】形象分析=外在特征+内在品质+思想感情(形象意义)二、现代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诗人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
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
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
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
”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谢谢您,太太。
”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
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
你也是个诗人。
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
”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
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
”“这就是诗人的遭遇。
”他好像并不介意。
“像你这样到处转悠着卖诗倒挺有意思。
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
”“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悠?”“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
”“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
“你像我一样有才华。
”他走了。
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
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
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
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
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
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
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
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
我已经写了五年啦。
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
”“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
”“是行很美的诗。
”“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
”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
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
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
”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
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
”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
“很好。
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
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
芒果树也被砍倒了。
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摘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2)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________,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________。
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
(3)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
”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4)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1)因为诗人说想看看蜜蜂,这让“妈妈”觉得很诡异,难以理解(或让“妈妈”产生了警惕、提防心理)。
“看蜜蜂”属于闲情逸致,与这里的贫困生活格格不入。
(2)非常严谨(字斟句酌、谨慎、爱推敲);贫困;人生应该如何度过(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3)①诗人因沉迷诗歌而一生穷困潦倒;②诗人和“我”是朋友,善良的他不希望“我”重蹈他的人生之路。
(4)①从诗人的角度,诗人孤独,渴望交流分享与情感慰藉;举例略。
②从“我”的角度,“我”是一个小孩,保有童真和诗性,能同情、理解诗人的遭遇与情感,能和诗人精神相通;举例略。
【解析】【分析】(1)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诗人来我家的目的是“想看看蜜蜂”,我们这里的住户都很贫困,没有闲情逸致去看蜜蜂,因此诗人的目的让“妈妈”觉得很奇怪,产生了警惕和提防心理。
因此妈妈对诗人“极不友善”(2)这句话描述了诗人讲话的状态,表现他每说一句话都字斟句酌,为人非常严谨,这与他诗人的身份相符;“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连他说话都让我和金钱相联系,可见他生活的贫困;结合诗人的生活状态来分析,他用了四十年来思考的是:人为什么活着,但他一直还没有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