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
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作者:刘莹赵起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壮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重要趋势。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是大庆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分析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资源概况和存在的困境,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建议;在现有的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为大庆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希望通过推进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大庆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要求。
这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庆市在新形势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受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形象不断塑造,以及游客需求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一)大庆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首先,旅游资源丰富多元。
大庆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西南部,被誉为“油城”和“百湖之城”。
大庆市地处中纬度偏北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植被茂盛,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包括石油文化、湿地景观、温泉旅游、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城市风光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适宜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开发。
当前,大庆打造了“石油文化、远古文化、生态湿地、魅力冰雪、特色温泉”5大旅游品牌[1]。
大庆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适宜开展以湿地资源为主题的湿地生态游。
雪地温泉是大庆特色,适宜开发以温泉资源为主题的温泉休闲度假游等多种旅游产品,结合养生产品理念体系,打响冰雪温泉品牌。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大庆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大庆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大庆市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了该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加强文旅融合意识、优化文旅融合产业布局、提升文旅融合管理水平等方面,探析如何提升大庆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加强文旅融合意识文旅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需要人们有强烈的认同和意识。
大庆市政府应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开展培训等方式,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文旅融合的认识,转变观念,将文旅融合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同时,大庆市还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文旅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大庆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优化文旅融合产业布局文旅融合的核心是将旅游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因此,要提升大庆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优化文旅融合产业布局。
首先,大庆市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大庆市还应积极挖掘和推广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大庆市应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鼓励各类文化企业的设立,并提供相关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此外,大庆市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增加人们对文化的了解和参与度。
三、提升文旅融合管理水平文旅融合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的协同配合,因此,提升大庆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离不开高效的管理系统。
大庆市应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加强跨部门合作,推动政策的协同推进。
此外,大庆市还应加强对文旅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各方面的评估体系,确保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能够得到及时调整和改进。
同时,大庆市还应加强对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顾问,为大庆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在总结上述路径探析的基础上,大庆市应将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目标,加大投入和力度,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庆人的阅历和见识 , 但对于大庆市的旅游市场乃至经 济增长而言却是一项重大的损失。0 8 主要旅游经济 20 年, 指标实现新突破, 共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1.亿元 , 3 4 同比增 长 1. 3 %。接待国内游客 69 6 1 万人次, 同比增长 5 %; . 接 1
文春玲
( 黑龙江 八一农 垦大学 , 黑龙江 【 摘 大庆 13 1 ) 6 39
要】 旅游产业是 大庆市接 续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 大庆市旅 游产 业发展存在 着旅游吸引物不突出, 旅
游特色商品开发不足 , 旅游 资源与周 围城市具有一定趋同性等 问题 。提升大庆旅游产业优势 的路径选择 , 突出石 油之城与 应 侏罗纪公 园的主题 , 主推具有大庆特 色的旅 游商品 , 强区域旅 游合作 , 大大庆旅游产业 的知名度 , 加 扩 打造大庆形 象品牌 。 从
龙凤 湿地 、 氏生态 郭 调整、 发展接续产业, 使大庆能够顺利的从石油产业为主 湿 地旅游 为主线 的当奈 人 居生态 村 、 鹤鸣湖旅游区、 莲花湖湿地公园 ; 以温泉旅游为主线 导产业过渡到更高级的产业结构 ,保持大庆市经济的可 湖 、
待海外 游客 1 万 人 次 , . 1 同比增 长 1. 2 %。实现旅 游外 汇 5
收入 24 万美元 , 1. 5 同比增长 3. 1 %。可见 , 6 大庆市旅游业 发展速度较快。目前, 大庆市围绕“ 绿色油化之都、 天然百 湖之城、 北国温泉之乡” 为目标的三大旅游品牌 , 形成 了
而提 高大庆旅游业的发展 。
【 关键词】 旅游产业 ; ; 发展 路径选择 【 中图分 类号】 F9. 50 3 f 标识 码】 A 文献
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是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红色沃土,拥有丰富的油气、湖泊、地热、湿地、草原、生物等资源。
截至2019年,大庆市已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2家。
除此之外,文化产业休闲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大庆联想科技城、大庆黑邨鱼湖国际艺术、大庆国际动漫城、百湖艺术群落等产业项目园区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大庆已经形成了“石油文化、远古文化、生态湿地、魅力冰雪、特色温泉”5大旅游品牌。
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61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9.91亿元。
通过对互联网资料的整合和数据筛选,目前关于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网络评价主要涵盖以下方面:一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践领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工作初见成效;三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文艺活动逐步展开;四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渐显;五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打造效果不错。
由此可以看出,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阶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学研究·[收稿日期]2020-04-2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GLE455[作者简介]王家兴(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王家兴,刘楠,郝毓业(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为应对和解决业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更好发展,大庆应在新媒体平台应用、宣传内容策划、内容更新速度、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积极开拓,有所作为。
大庆旅游发展建设情况汇报

大庆旅游发展建设情况汇报
大庆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随着旅游业
的快速发展,大庆市的旅游业也日益兴旺。
下面我将就大庆市旅游发展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大庆市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独特的石油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石油文化节、举办石油科普展览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石油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使得这些景点更加吸引人,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大庆市的自然风光也是独具魅力。
我们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得大庆市的自然景观更加宜人。
在这方面,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再次,大庆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我们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投入,
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接待中心、酒店和景区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最后,大庆市还积极开展了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我们通过与文化、体育、餐饮等产业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总的来说,大庆市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努力打造大庆市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大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探讨

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探讨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成为大庆市发展的新趋势。
大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具备开展特色生态旅游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首先,大庆市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
大庆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森林、湖泊、草原等自然景观。
其中,让人称奇的是大庆油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油田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质气候特征。
另外,大庆市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长白山雪豹、黑龙江江豚等濒危物种。
这些自然资源为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庆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大庆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具有悠久的石油文化。
石油博物馆、石油历史街区等相关景点展示了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吸引着众多石油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此外,大庆市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如达斡尔民俗村、鄂温克民俗展示等,让游客领略不同的文化体验。
在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大庆市的自然环境非常珍贵,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必须注重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项目,保留自然景观的原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其次,加强生态保护,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大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最后,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游客爱护环境,共同保护大庆市的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还需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大庆市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大庆特色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海报、宣传片、网络营销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大庆市还应建立专门的品牌形象,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提升大庆市特色生态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庆市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做好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工作,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大庆市三大产业发展受营商环境的影响

大庆市三大产业发展受营商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庆市也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随之而来的是营商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庆市的三大产业(石油化工、农业、旅游)入手,分析营商环境对这些产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首先是石油化工产业。
大庆作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这一产业一直是大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环保政策的推进,大庆的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营商环境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制定政策时,政府需要更加注重环保问题,出台更加友好环保的政策,同时优化税收和融资政策,提高企业融资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是农业产业。
虽然大庆市的农业产值不及石油化工产业,但是农业产业依然占据了大庆市总经济产值的不小比例。
营商环境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力素质。
同时,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以此提高农业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是旅游产业。
大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这使得旅游产业成为大庆市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营商环境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提高旅游业的标准化和品质化水平。
同时,在景区开发和管理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开展旅游业。
综上所述,营商环境对大庆市的三大产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友好环保、优惠税收和融资政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规划和管理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大庆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自身的创新和技术升级,从而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和营商环境的变化。
大庆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大庆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伴随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各省市都相继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近年来,大庆政府也将旅游产业作为其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通过分析大庆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从而为大庆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大庆;旅游产业;发展大庆地处松嫩平原中部,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之一。
现辖五区四县,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70万人。
大庆是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座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同时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内需、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城市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所以大庆力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一个“油经济”走向“游经济”。
1大庆市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1.1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庆土地资源储备充裕。
大庆土地面积大,用地限制少,征地矛盾小,全市已辟建工业园区20个,规划面积560.33平方公里,大量工业用地有待开发;地热资源前景可观。
大庆是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地热富集区,静态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而且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地热水出口温度在40℃—90℃之间;草原资源十分丰富。
大庆市草原总面积103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5%,居全省第一位。
年产优质牧草5亿多公斤,同时,是重要的北药药材供应基地;油气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大庆石油地质储量90亿吨,已探明56.8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1.17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可采储量3000亿立方米;石化资源优势明显。
拥有燃料成品油、润滑油、腈纶纤维、油田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原料、化肥等八大石化产品生产基地,可生产5大类400多个品种的化工产品,石化产品精深加工原料充足;电力资源量足价廉。
全市有13户发电企业,装机总容量为220.68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18%,充足的电力使得大庆的电价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09-06-19T09:51:13.047Z 来源:《赤子》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永庆
[导读] 通过对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由此对大庆旅游产业的前景发展和目标定位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摘要:旅游业是大庆替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由此对大庆旅游产业的前景发展和目标定位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庆市;旅游产业;资源保护1 大庆市旅游市场劣势分析
1.1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
区域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促销手段的影响。
大庆政府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给过投入,但是跟其他省市区相比仍有差距,其宣传促销的力度还是不够。
要提高大庆市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旅游效益,需运用广播、报刊、电视和因特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吸引更多旅爱好者。
1.2开发市场的能力薄弱。
大庆市虽然比较富裕,但人民生活娱乐还是停留在吃喝,打牌,唱KTV,旅游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目前不少市民都认为大庆市发展旅游产业很不现实。
本地客源都没充分开发,更别提吸引外地游客了。
大庆市在境外没有设立旅游窗口,饭店、景区基本没有开展境外招揽活动,缺乏相应的外联机会和渠道,境外宣传活动面狭窄。
国际旅游市场偏狭窄,客源较单一。
1.3缺乏旅游龙头商品。
大庆旅游业缺乏龙头产品,尚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没有像位于省内的哈尔滨冰雪世界、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等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功能的旅游景点。
目前大庆市旅游产品品种少且落后,缺少地方特色的创新独特极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大庆需要在特色旅游产品上多下功夫,推出旅游精品和特色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4缺乏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
现如今,旅游业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的特色,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但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
大庆市接受过相关旅游专业知识培训服务人员相当少,而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科班出身的就更少。
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导致大庆旅游城市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2 影响大庆旅游产业的因素分析
2.1自然因素分析
2.1.1地理环境分析。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
市区地理位置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全市总面积2149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107平方公里。
东距冰城哈尔滨140千米,西距鹤乡齐齐哈尔140千米,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也是中国最迷人的沙榆湿地。
大庆及其周围是个5万平方千米的大湖盆,湖中繁殖无数介形虫、藻、鱼类等生物,历经一亿多年的沉降,盆地内堆积了6千多米厚的沉积层,这种沉积称为陆相沉积。
2.1.2气候环境分析。
全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总的特点是:冬季寒冷有雪;春秋季风多。
全年无霜期较短。
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生长。
春末秋初是旅游的旺季。
2.1.3文化因素分析。
一个地区风俗习惯的好坏、医疗保健设施是否齐全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旅者的出游决策。
大庆市曾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
2003年,大庆市全年共创作文化艺术作品224部(首),获省级奖励18个,国家级奖励8个。
全年开展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40次,组织文化下乡、下基层演出100余次,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文艺比赛8次。
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3835小时;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13座,有线电视台(站)17座,有限广播电视用户15.86万户,全年制作电视节目9895小时。
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与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98%。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
至2009年末,全市共有医院、门诊所、疗养院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148所,设有病床位873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
体育方面,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参加国内外比赛获金牌125枚,银牌65枚,铜牌76枚。
从以上可知,大庆市的医疗卫生公共设施齐全,精神文明工作到位,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1.4经济因素分析。
(1)中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
从国家旅游发展局了解到,国家制定的全国旅游发展规划是以2000年为基数,到2020年翻三番。
旅游及旅行业在促进中国及世界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中国未来10年旅游及旅行业前景十分乐观。
到2013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0.9%,对GDP的直接贡献为8446亿元人民币,可直接吸纳1610万人就业,并可间接提供6580万个工作岗位。
未来8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整体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出境游增长将成为新亮点,预计2013年出境游增长率为22.4%。
(2)持续快速的国民经济增长为其提供机会。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一直都保持在7%以上,国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精品”建设;也能积极地刺激需求的增加,提高居民的出游率,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大庆旅游业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3)“假日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旅游日渐成为人们检验生活质量的标志。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带薪假期的增长,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旺盛,新的“假日经济”现象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它使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庆市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假日旅游。
(4)扩大内需政策的实行为其提供良好平台。
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全国生产结构性过剩,因而国家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这无疑是发展旅游业的绝好机遇。
旅游业活跃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产业特性,能够大大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有助于回笼货币,推动经济增长。
所以大庆市应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举措。
2.2行业因素分析。
行业环境是对大庆旅游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企业外部环境,黑龙江省旅游业优良的发展使大庆市的旅游业的行业环境很好,黑龙江省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支柱加以扶持,大庆市是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框架的七个旅游区的一个组成一部分,必然会受益于黑龙江省整合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区域集群与旅游企业集群效应。
有益于促进大庆旅游产业的创新及产生商业吸引力,有利于加强大庆市旅游环境治理和旅游企业合作,完善旅游功能。
3 对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1强化旅游品牌定位。
“以石油文化为龙头”。
牢牢抓住“中国石油之都”的主题,结合大庆市现代化工业城市和新兴旅游城市的特点,大力打造以石化工业游,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精品旅游线路。
弘扬饮食、购物旅游产品特色,并通过提高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和“四季皆宜,淡季不淡”的新形象。
3.2制定有效的现代化促销手段。
大庆市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要突出“针对性、科学性”。
以大力发展入游为主导,建立科学的宣传促销体
系。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促销手段,如广告、宣传册、公共关系、网络、营业推广和立体促销等方式,在本地及外地客源市场大力进行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3.3加强旅行社联合。
优先发展旅行社是实现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作为团体旅游中介机构的旅行社,在大庆市规模普遍偏小、数量偏多、价格偏高、素质偏低、协调偏差,并且竞争不规范、服务水平低。
旅行社联合做大是旅游经济跨地区经营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庆应在做大旅行社方面多下功夫。
3.4推广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推广作用。
应把重点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紧密结合,致力于体现石油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加速农副土特产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使其多样化,科技含量增加。
从而引起国内外生产企业的注意。
逐步扩大大庆市的轻工业。
大力发展具有大庆地方独特资源优势的旅游保健品。
3.5培养招纳专业的旅游人才。
知识社会人才对于行业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因此,要想发展好大庆旅游业,人才是值得重视的最大问题!参考文献
[1]张杰.黑龙江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3(1):48-51.
[2]胡远东,许大为,缪丹.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