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

合集下载

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学会

人才培养
竞赛项目
奖励设置
科普教育
中国动物学会重视对动物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召开青年学术研讨会,设立了学会青年科技奖,推荐、 表彰青年人才。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推荐一批进入国内和国际动物科学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 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动物学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工作举荐人才, 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中国动物学会14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各省级动物学会广大青年科 技工作者的奖项。
中国动物学会围绕国内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活动:2000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中国动物 学会西部大开发项目研讨会”。会议在科技工作者与西部的企业及西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起到了牵线搭桥 的作用,促使和吸引了更多的生命科学工作者**和参与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2011年开展“牧区 鼠类泛滥防治培训班”对牧民进行鼠害防治新技术以及鼠害监测技术培训,动员牧区人民灭鼠;普及灭鼠知识; 保护生态平衡。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自1993年中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中国参加 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
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科普培训班旨在通 过开展针对科普场馆、自然保护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授课培训,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升全国自然 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大学或中学的标本馆、科技活动中心等单位从事科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 务水平,促进各博物馆、科技场馆等的科普工作。自2011年,每届培训班邀请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大 学或研究院所内工作的相关专家就不同的主题展开授课和培训。在科普理论学习、科普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科普 展览与设计、科普写作、科普户外活动策划、科普创作与创意、动物分类学等方面组织相关培训,受到学员们欢 迎。

冷血动物:我们的庞大邻居

冷血动物:我们的庞大邻居

冷血动物:我们的庞大邻居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将动物区分为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除了鸟类和兽类以外所有其他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是冷血动物。

冷血动物是环境的顺应者,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体温变化比较大,是对环境的被动适应。

冷血动物与温血动物相比,身体组织结构在进化上往往比较低等,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或很弱。

为了适应环境,冷血动物耐受体温变化的能力比较强。

温血动物都是从冷血动物进化而来。

有证据表明,鸟类和兽类都是从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所以温血动物在身体结构上要比冷血动物复杂,具有高而稳定的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且经常高于环境温度水平。

根据测定,温血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至少是冷血动物的6倍。

与冷血动物相比,温血动物提高了运动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逃避天敌,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这也是中生代温血动物战胜当时在陆地上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的最重要原因。

那么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冷血动物的体温随温度环境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平行变化?熏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差很小;而温血动物体温相当稳定,与外界环境温度差别可以很大。

如帝企鹅,是南极企鹅种类中个体最大的,在-30°C~-80°C的气温下,仍能维持40°C以上的体温,与环境的温差可以超过100°C!这一点是冷血动物无法做到的。

在寒冷环境中保持稳定体温和维持积极活动状态是冷血动物所不具备的。

隐藏在温暖小环境的冷血动物一旦遇到低温就有冻死的危险。

在我国东北严寒的冬天,根本看不到活动的瓢虫。

但有时我们冬季室内通风,却在无意中发现了瓢虫的尸体。

而且温度还可以直接限制冷血动物的分布,尤其是极端温度。

如喜热的石珊瑚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浅水中,水深一般要求在45米以内。

在水温低于20°C的地方,石珊瑚虫将无法生存;在冷血动物中,菜粉蝶的分布南限是26°C,常年超过26°C的区域没有菜粉蝶的分布。

学术性组织

学术性组织

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指以从事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是 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 性的社会实体。如:各种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协会和学会等。
第四组
学术
在古代中国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在现代则包括了系统专门的 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常被 称呼为学术界或学府。欧洲学术发展随着文艺复兴出现而改变,到了工业 革命时期更出现了现代化的过程。东亚的学术发展在清朝中叶或以前,仍 然受到中国学术思想所影响。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东亚各地的学术朝着西 方化发展,由专注人文范畴转移到科学范畴。由于科学范畴的学术高速发 展,所以人文研究方法变得科学化。从整体来看,到了21世纪,现代学术 架构以欧美模式为基础,系统性专业分科变得非常仔细,而跨领域的研究 与生命技术成了学术研究新的发展空间。
历史发展
中国:中国古代书院 始于时代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 ,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如丽正修书院(后改 名为集贤殿书院)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书院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掌 刊辑古今之经籍 ,以辨明邦国之大典 , 而备顾问应对” ,兼作皇帝的侍读,“以 质史籍疑义”。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如:皇书 院,在江西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松州书院,在福建漳州府,唐 陈与士民讲学处;义门书院,在江西德安县,唐义门陈衮即居左建立,聚书千 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梧桐书院,在江西奉新县, 唐罗静、罗简讲学 之处。 盛于时代 书院盛于宋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 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 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嵩阳、 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 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 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 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2023年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

2023年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

第1章绪论1.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 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 学名采用双名法, 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 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

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A.Parus majorB.Parus MajorC.Parus majorD.Parus Major2.生物的五界系统涉及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3、动物命名的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 ( 属名 ), 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 ( 种名 ), 最后加上定名人。

4.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 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 为主格单数名词, 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 为形容词或名词, 第一个字母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

5.分类阶元在动物分类学上, 按物种或类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性的不同限度, 重要由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级别等来划分它们的等级序列, 这种划分称为分类阶元。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1.组织(tissue)是指: ( B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2.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3、细胞周期: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

第3章原生动物门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 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B)。

1.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2.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3.A: 眼虫 B: 夜光虫 C: 草履虫 D: 变形虫4.伸缩泡的重要功能是( B )5.A: 消化作用 B: 调节水分平衡 C: 呼吸作用 D: 运动作用6.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 C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 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A.孢子和孢子体;B.大配子和小配子;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

草履虫的运动与摄食

草履虫的运动与摄食

草履虫的运动与摄食
颜庆云;余育和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08(43)8
【摘要】描述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不同细胞器的主要功能,进而结合示意图详细叙述了草履虫是如何进行运动和摄食的.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颜庆云;余育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湖北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1
【相关文献】
1.关于草履虫的运动与摄食观察 [J], 高赫一
2.用螺旋藻粉代替酵母菌进行草履虫摄食及消化过程观察 [J], 杨其;杨艳华;刘慧敏;霍静;王志坚
3.草履虫摄食球衣菌过程中重金属的转移 [J], Mansour;陈家厚
4.关于草履虫的运动与摄食观察 [J], 高赫一;
5.草履虫摄食球衣菌过程中重金属的转移 [J], Mansour;陈家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麦洼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马晓琴;黄林;刘薇;刘浩浩;陈洁玲;郑玉才【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麦洼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1(LDHl)的H亚基编码基因Ldhb的多态性,实验提取79头麦洼牦牛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Ldhb基因多态性,并测定牦牛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含量.实验建立的牦牛Ldhb的G896A突变位点的PCR-RFLP检测方法,在79头麦洼牦牛中检测到Ldhb-AA和Ldhb-AG两种基因型,其中AG基因型频率为16.46%,并且这些样品的乳酸脱氢酶-1的电泳迁移率快于Ldhb-AA样品.本实验未检测到Ldhb-GG基因型;麦洼牦牛Ldhb基因多态性与背最长肌中的肌红蛋白含量之间未见相关性.【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牦牛;乳酸脱氢酶;多态性;PCR-RFLP;肌红蛋白【作者】马晓琴;黄林;刘薇;刘浩浩;陈洁玲;郑玉才【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Q754牦牛Bos grunniens 主要分布在我国海拔3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家畜。

牦牛乳酸脱氢酶-1(LDH1,由4个H 亚基组成)不同于普通牛,存在遗传多态性(郑玉才,陈智华,1997;毛永江等,2001)。

麦洼牦牛中LDH1 有快、慢2种表型(Zheng et al.,2008),在九龙牦牛中LDH1 存在快、中、慢3种表型(毛永江等,2001;Kuang et al.,2010)。

基于转录组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肺结核铁死亡相关关键基因的研究

基于转录组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肺结核铁死亡相关关键基因的研究
*7&58"3!.+D9>5A392<?1?%=92/<60AL&T5AA<=@<?1?&[5655P=A5??1<6&)034165250A6167 *91,!%3")3+'+%&%%S6491]A<N163102Z0@9A02"315635T<96:0@1<6"%%&G&GI)R'-*#
0@<@02<BU',DET5A$.[?K5A51:56@1B15:06:I,:1BB5A56@1022L5P=A5??5:7565?K5A5<>@0165:0B@5AB12@5A167<B6<6(
/0@345:7565?;[! 56A134/56@0602L?1?A5N5025:@40@>1<2<71302=A<35??5?A520@5:@<B5AA<=@<?1?16=92/<60AL @9>5A392<?1?16329:53522920AA5?=<6?5@<345/1302?@A5??>L09@<=407LA57920@1<6%/1@<34<6:A10209@<=407L%06:
*62./3+*/+I2J&*/#-&!D<16N5?@170@5@453<AA520@1<6>5@K556O5L7565?0??<310@5: K1@4B5AA<=@<?1?06:@45 =0@4<75613 /534061?/ <B=92/<60AL@9>5A392<?1? 9?167@A06?3A1=@</13?06: /034165250A6167 /5@4<:<2<715?; D&/4"!.!DK<@A06?3A1=@</13:0@0?5@?K5A5<>@0165:%60/5:0?[".'I**%,06:[".,+IG-%@4A<974?50A34167@45 ZJE#[.!=9>213A5=<?1@<AL"4@@=!$$KKK;63>1;62/;614;7<N$75<#9?167O5LK<A:?4=92/<60AL@9>5A392<?1?506: ?=531B133A1@5A10?9340??5M9563167@L=5 "@A06?3A1=@</13?#06:?=5315? "R!)!?0=156?#;[".'I**%,?5AN5:0?0 @A016167:0@0?5@%3</=A1?1675174@>2<<:?0/=25?BA</ 4502@4L16:1N1:902?06:I% >2<<:?0/=25? K1@4=<?1@1N5 @;=0L/=4"I$&?4&L"I=&507$7 ")DE#;[".,+IG-?5AN5:0?@45N021:0@1<6:0@0?5@%16329:167*&>2<<:?0/=25?BA</ 4502@4L16:1N1:902?06:%+ )DE(=<?1@1N5?0/=25?;$0@0A5B165/56@06:066<@0@1<6K5A5=5AB<A/5:9?167H?3A1=@?; SB@5A1:56@1B130@1<6<B:1BB5A56@1022L5P=A5??5:7565?16@45@K<@A06?3A1=@</13:0@0?5@?%75655P=A5??1<6A520@5:@<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作者:陈浩冯朝波穆浪沈拓刘京李什泽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為了解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运用样线法于2022—2023年在仁怀市内开展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到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19种,爬行动物1目6科14属16种。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明显,均以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为主;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集中于海拔550~950 m之间;濒危等级分析显示,仁怀市两栖动物受威胁种类较少,但爬行动物受威胁种类略多;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仁怀市两栖类的 F指数高于爬行类,分别为3.76和3.00,G指数略低于爬行类,分别为2.59和2.62; G-F指数分析结果揭示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多为单科单属型;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相似性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周缘关系,与赤水和习水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河流对两栖爬行动物具有阻隔或促进交流的作用有关;最后本研究对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提出了相应意见。

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掌握了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仁怀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4)01—0055—09 国际 DOI编码:10.15958/j. cnki. sdnyswxb.2024.01.007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之间的生态复杂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它涵盖了地球上的各类生命,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还包括各类物种、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1]。

通常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2]。

生物多样性是由其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塑造出来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根本,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显示分析
包囊游仆虫微管胞器的分化及其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
变化
衣滴虫中原核型 II 类 FBPase 的功能验证
“衣滴虫-团藻”系统作为研究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
模型的否定
应用原生动物草履虫进行中药的快速毒性实验
硫酸锌和双酚 A 对尾草履虫分裂代数的影响
铜离子和三聚氰胺对绿草履虫细胞周期的影响
制药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对草履虫的毒性毒理研究
小胸目的系统地位探讨及目内三个种的形态学报道
纤毛虫施氏腹柱虫细胞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
微观察
格纹瓦榴弹虫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口生型口器发生的归纳比较研究及在树状聚缩虫中
的新发现
一种具特殊线粒体的原生生物 Trimastix 海洋种的超
微结构和分子系统分析
喜梅厅 寄生生活 原生动物 主持:卢思奇鱼)营养剥夺新疆放牧感染蜱传原虫情况调查喜梅厅
伦照荣 啮齿动物对弓形虫感染的差异机理
〖中型〗
寄生生活 原生动物
我国牛羊贾第虫多位点基因型分析和群体遗传
张龙现
结构研究
〖中型〗
主持:汪建国 李建华 有病毒与无病毒贾第虫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型〗
张西臣
茶歇(15:15—15:30)
梁韶晖 弓形虫感染宿主细胞 microRNAs 差异表达谱
吴 焜 弓形虫 RH 株速殖子 microRNA 表达谱分析
陈晓光
文建凡 刘光远 董辉
杨雅麟 巴音查 汗 阎晓菲 赵光辉 夏丹 郭庆祥 李世杰 林涛 闫双 李佳
原生动物与进化生物学
〖中型〗
几个可用于梨形虫分类鉴定的标记基因研究 〖中型〗
柔嫩艾美耳球虫顶体膜蛋白 1 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
疫效果评价
〖中型〗
茶歇茶歇(9:45—10:00)
粘孢子虫吉陶单极虫基因组洞察其强劲的寄主(鲤
動—色素型微細鞭毛蟲行攝食之混營策略
张氏异毛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三种尾柱类纤毛虫的形态学与细胞发生学研究
Conjugation in the marine aloricate oligotrichs
Strombidium (Ciliophora: Oligotrichia)
盾纤类水滴伪康纤虫基因组分析
proteins
〖中型〗
四膜虫 RanGTPase 及其调控因子的定位和功能分析
〖中型〗
微管在纤毛虫有性生殖中的作用
〖中型〗
茶歇(15:15—15:30)
包囊游仆虫休眠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研究
伪草履虫细胞色素氧化酶 I 基因的异质性及其影响
盘基网柄菌 KAx-3 细胞和 RNAi-allC 细胞 mRNA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第十七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日程
(2013 年 8 月 19-22 日,长春)
上午
中餐
下午
19 报到注册(长白山宾馆一楼大厅)

晚 晚上
餐 理事会议(20:00,
八楼会议室)
一、开幕式(8:30,金色大厅) 主持人:张西臣教授 1、余育和理事长致开幕辞 2、吉林大学领导致欢迎辞 20 3、中国动物学会领导讲话 日 4、…… 5、合影 二、中型报告 (10:30,金色
龙凤厅 自由生活 原生动物 主持:余育和
顾福康
黄开耀
王伟 杨仙玉
陈季武 伊珍珍 范頔
王萧慧 王文敏 李毓劲 陈文列 王鑫 王慧 宫梓琳
Ectosome-like vesicles released from the
cilium/flagellum carry specific biologically-active
大厅)
分组报告 A:自由生活原生动物 21 (8:30,龙凤厅) 日 B:寄生生活原生动物
(8:30,喜梅厅)
分组报告
第九次会员代表
A:自由生活原生动物 欢 大会
(14:00,龙凤厅)
迎 (19:30,龙凤厅)
宴 B:寄生生活原生动物 会 主持人:余育和
理事长
(14:00,喜梅厅)
分组报告 A:自由生活原生动物
(8:30,喜梅厅)
专题研讨会
最佳报告奖
(14:00,龙凤厅)
和最佳墙报

奖评选会议 A: 原生动物的特殊适

(13:00,八楼 应性及其进化形成的

会议室)
机制与应用基础

主持人:
B: 原生动物生态学与
陈晓光教授
多样性
闭幕式(18:30,吉
菜食府二楼)
主持人:顾福康 教授
金色大厅:长白山宾馆东侧吉菜食府五楼;龙凤厅:长白山宾馆二楼;喜梅厅:长白山宾馆一楼。 早中晚餐均在长白山宾馆东侧吉菜食府二楼。
温砚子 非洲布氏锥虫小 RNA 分析
赵 娜 伊氏锥虫端粒 DNA 和 TERT 基因克隆及鉴定
*中型报告(报告 20 分钟,提问 5 分钟,共计 25 分钟);未标注的为一般报告(报告 8 分钟,提
问 4 分钟,共计 12 分钟 )。
II
2013.8.21 上午
8:30—12:00 分组报告
龙凤厅 自由生活 原生动物 主持:邱子健
(14:00,龙凤厅)
B:寄生生活原生动物
(14:00,喜梅厅)
一、墙报展示
二、第九届理事 会第一次会议
(19:30,十三楼会 议室)
主持人:宋微波 教授
三、第九届理事 会领导会议
(21:00,十三楼会 议室)
主持人:宋微波 教授
分组报告
A:自由生活原生动物 22 日 (8:30,龙凤厅)
B:寄生生活原生动物
梁爱华
柴宝峰 赵方庆 高凤
蔣國平 张小翠 樊阳波 李孟倫 熊杰 范鑫鹏 倪兵 卢博荣 吴姝
张倩倩
蛋白质合成终止机制研究进展与应用
〖中型〗
非模式生物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中型〗
钩刺斜管虫:一个纤毛虫新模式动物的选择性拼接基
因对基因组及基因家族进化的启示
〖中型〗
茶歇(9:45—10:00)
東海兩類(色素型與異營性)微細鞭毛蟲垂直數量變
郑 君 弓形虫 AMA1 尾巴在侵入和复制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张厚双 表达期特异性双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弓形虫的构建
龚海燕 弓形虫蛋白 P104 在宿主细胞表面上受体的研究
阮嘉雯 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 SRS9 基因的克隆表达
布氏锥虫基体连接蛋白(BBCP)是基体特异的非 赖德华
cohesin 蛋白,功能是连接基体和原基体
I
2013.8.20
8:30—10:30
金色大厅
报告顺序
开幕式、合影
10:30—11:45 金色大厅 中型报告 主持:宋微波
陈晓光 缪炜
李才文
弓形虫机会性致病的调控机制研究
〖中型〗*
基于四膜虫研究的两项重要进展展望未来纤毛虫研究
〖中型〗
寄生性甲藻 Hematodinium 的研究进展
〖中型〗
14:00—17:30 分组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