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学案)

合集下载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案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案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

2. 懂得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

明确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

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长期的、一贯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大是大非讲清楚,小事小节处理好。

坚决纠正一切不利于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言行。

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全面团结互助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

3.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

教学难点: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

九上道法维护祖国统一优质教案

九上道法维护祖国统一优质教案

九上道法维护祖国统一优质教案一、引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

在当前形势下,维护祖国统一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以九上道法维护祖国统一优质教案,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材分析。

在九年级的道法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首先,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关祖国统一的课文、诗词或者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统一的进程和挑战,让他们从实际中感受到祖国统一对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对祖国统一的看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分析和解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对祖国统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和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四、教学目标。

通过九上道法维护祖国统一优质教案,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明白祖国统一对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行动,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中国人应该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五、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一、导入1. 通过播放祖国统一的宣传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维护祖国统一为什么重要?请同砚们畅所欲言。

二、进修重点1. 祖国统一的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欲望。

2. 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每其中国人都有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和使命,要积极参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工作。

三、进修内容1. 祖国统一的历史: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割裂,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 祖国统一的现状:介绍当前我国面临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

3. 维护祖国统一的方式: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多种方式,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律认识教育等。

四、教室互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祖国统一的场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每其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使命去维护祖国统一。

希望同砚们能够牢记这一使命,积极参与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工作中去。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维护祖国统一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收集一些维护祖国统一的案例,整理成一份小册子,分享给同砚们。

3. 背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爱国情感。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牢记祖国统一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导学内容: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经数百年的分裂与统一,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祖国的大一统。

但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台湾、西藏、新疆等地的问题成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议题。

2. 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历史责任。

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团结。

3. 维护祖国统一的方式:通过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同时,也要采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台湾、西藏、新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

三、导学活动: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交流归纳共识;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计划,包括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5. 学生进行展示,评选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导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2. 学生能够理解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和方式;3. 学生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计划;4.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祖国统一主题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爱国情怀;2. 鼓励学生参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志愿活动,实践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3. 鼓励学生撰写文章、绘制漫画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统一的热爱和支持。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和理解,更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责任感。

维护祖国统一 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维护祖国统一 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反对分裂的原因及要求;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知道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措施,领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性和措施。

2.懂得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明白一个中国原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3.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与一切危害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措施,“一国两制”的含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措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性。

难点:反对分裂的意义;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反对分裂(1)为什么要反对分裂?①分裂会导致动荡、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的制裁。

②国家安全是的重要基石。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

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怎样反对分裂?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国家和完整。

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活动。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_______________观。

2.“一国两制”(1)含义:①简称为“一国两制”。

②“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③“一国”是实行“两制”的____________,“两制”____________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2)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_______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____________。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
3. 增强爱国情怀,尽力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导学内容:
一、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的根本大业。

祖国统一不仅干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更关乎每一其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尊严。

只有祖国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族的长治久安。

二、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
1.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备,不容任何割裂势力干涉和破坏;
2. 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3. 坚持一其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干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4. 增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捍卫祖国统一的根本利益。

三、增强爱国情怀,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1. 珍爱祖国,热爱祖国,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2. 积极进修国家政策法规,增强国家认识和责任感;
3. 参与祖国统一的实践活动,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导学案练习:
1. 你认为祖国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祖国统一如此重要?
2. 你认为维护祖国统一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3. 你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增强爱国情怀,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导学案延伸阅读:
1. 《习近平:中国人民有坚定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 《祖国统一,我们在行动》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共同尽力,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2维护祖国统一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2维护祖国统一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7.2维护祖国统一》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2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固有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我国对台湾的政策、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的关系、青少年如何维护祖国统一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台湾问题可能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掌握我国对台湾的政策,认识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自觉承担起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我国对台湾的政策,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台湾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引导学生关注台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维护祖国统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本节课将围绕着“维护祖国统一”这一重要主题展开学习。

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牢记在心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及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的领土不断发生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使命?请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找出你们的答案。

三、新知讲解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发生过分裂和割据的时期,领土遭受到外来侵略和瓜分,因此祖国统一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最终在1949年取得了新中国的成立,但台湾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

2. 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使命。

只有实现祖国统一,才能保障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祖国统一还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3. 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锤炼意志,坚信祖国统一的必然性;其次,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珍视祖国的法律和法规,遵纪守法,维护国家的法制权威;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各项建设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统一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知识拓展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近年来中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包括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解放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果等,并做一份简要的报告。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维护祖国统一贡献力量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
一、知识点整合
1、礼仪展风采
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要“入乡随俗”。

尤其不能违反,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社会责任)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等。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的重要表现。

3、我国的民族概况: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的亲缘关系。

②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形成了平等、、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

4、维护民族团结作用:
5、我国的民族政策(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公民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我们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的、、
(2)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8、关于台湾问题
(1)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9、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是民族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内容:以为核心
(3)民族精神的作用:
10、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时政热点
1、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

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依法平息事态和处置了事件。

2009年10月,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相关被告人进行一审公开宣判。

请你进行知识链接
探究1: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中违法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探究2:对犯罪案件被告人的审判体现了我国的哪一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要求有哪
些?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对国家机关、对公民的要求
探究3:怎样巩固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呢?
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不法活动……
公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依法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2、青海玉树地震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胡锦涛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此次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民族宗教因素突出,境外敌对势力也企图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干扰破坏,要通过救灾和重建,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为灾后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你进行知识链接
探究4:“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你认为总书记传递给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力量来自哪里?
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为灾区人民的重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援助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珍重生命。

各民族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为灾区人民的重建提供了精神动力,灾区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信的态度、坚强的意志,积极面对挫折。

探究5:你认为最终实现灾后玉树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玉树特点的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玉树。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各族人民加大对玉树的支援,玉树各族人民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玉树发展的新局面。

三、体验中考
1、西藏自治区1959—2009年GDP和人均GDP变化情况表
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②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消除
③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注:2000年——2009年,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加快,但是2000年,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相差7000元,2009年,这一差距拉大到了21000元。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解决材料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3、在新疆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81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不顾个人安危,为18名各族群众打开并守护着生命之门。

民族情谊在这场劫难中经受住了考验,这有力地体现了()
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数千年历史铸就的各民族的大团结牢不可破
④维护民族团结只是维吾尔族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
附:中考样题
9.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密团结各族群众,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平息了这场暴力事件。

这一正义行动
①依法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②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③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④体现了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8.“陈凤小朋友:七月七日来信收悉。

在这场地震灾害中,你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同你一样心里非常难过。

但你不会孤独,那么多人关心你,他们都是你的亲人。

你要坚强勇敢、努力进步,成长为一只搏击长空的美丽的大雁。

”这是温家宝总理给汶川地震灾区的藏族小姑娘陈凤的回信。

12岁的陈凤是四川省汶川县三江中心小学四(2)班学生。

6岁时,一场意外烧伤使陈凤留下了较为严重的疤痕。

其后,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汶川大地震中,陈凤的爷爷也不幸遇难,一连串沉重的打击降临在这个藏族小女孩的身上。

陈凤的不幸遭遇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引起了医护人员深深的同情。

北京军区总医院给陈凤细心呵护和照料,并成功进行了面部整形手术。

手术前,陈凤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

她说: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人民子弟兵是我们的大救星,今天我终于相信这句话是真的。

共产党为我们藏族儿女舍生忘死,我们藏族儿女将会永远跟着共产党一直走下去。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虽然命运坎坷,但陈凤同学敢与命运抗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温家宝总理对陈凤的关心,体现了我们党的什么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人民服务的性质。

(3)藏族儿女永远跟着共产党,对我们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