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therChannel实现网卡冗余

合集下载

双VIOS实现网络冗余的两种方式及对比

双VIOS实现网络冗余的两种方式及对比

双VIOS实现网络冗余的两种方式及对比我们知道,在采用虚拟IO服务器(VIOS)部署方案时,在VIOS分区因计划或者非计划的宕机发生时,为了保证 vio client端IO资源的可用性,通常可以采取双VIOS的方式,实现一个VIOS宕机时,由第二个VIOS提供IO服务,保证VIOS 的冗余性及vio client的可用性。

那么,在双VIOS环境下,VIO client 端的网络如何实现冗余,有什么实现方式?下面对双VIOS实现网络冗余的两种方式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Shared Ethernet Adapter failover(SEA failover)如上图所示,在服务器部署两个VIOS。

这两个VIOS通过对虚拟以太网卡设置的优先级来判断哪个VIOS的SEA是primary,哪个是standby。

它们之间通过虚拟以太网卡连接成一个Control channel,两个VIOS通过Control channel来发送和接收心跳信息,从而帮助两个VIOS了解对方的状态,判断由哪个VIOS提供网络IO服务,以及是否进行failover的动作。

发生failover一般会产生30s的延时,发生failover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1.standby SEA不能收到active SEA的心跳信息2.active SEA发现其与物理网络中断3.手动设置active SEA为standby SEA4.active SEA不能ping通给定的IP地址二、Network Interface Backup(NIB)这种方式是通过在client端建立两个虚拟以太网卡(必须属于不同的VLAN),分别与两个VIOS进行通讯。

这两个网卡通过链路聚合组成一个新的网卡,但是这两个网卡必须有一个primary,一个standby。

而且这两个网卡只能通过不断的ping来检测通讯是否中断。

三、SEA failover与NIB对比SEA failover与NIB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不会去检查fail 的primary path是否重新active。

以太网通道——精选推荐

以太网通道——精选推荐

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1.什么是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交换机之间如果存在物理环路,将会通过STP计算来阻塞一些端口,在逻辑上形成无环路网络。

在网络的核心交换机之间常常有这样的需要,希望两条链路能够负载均衡,提高链路带宽,并能够互相备份。

STP实现的一主一备,虽然能起到备份作用,但是两条链路不能同时使用,并且恢复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不能满足需求。

而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通过捆绑多条以太网链路来提高链路带宽,并运行一种机制,将多个以太网端口捆绑成一条逻辑链路。

以太网通道最多可以捆绑8条物理链路,其中物理链路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连接的。

2.以太网通道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参与捆绑的端口必须都处于同一个VLAN。

●如果端口配置的是中继模式,那么,应该在链路两端将通道中的所有端口配置成相同的中继模式。

●所有参与捆绑的端口的物理参数设置必须相同。

应该有同样的速度和全双工或者半双工模式设置。

也就是说,参与捆绑的链路,速率必须相同。

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的配置左边的交换机为交换机1,以下简称S1,右边的交换机为交换机2,以下简称S2S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0 - 2 命令解释:进入交换机1的F0/0-F0/2接口S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命令解释:将接口封装为中继模式(trunk)S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命令解释:将接口加入以太网通道组1.S2(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0 - 2 命令解释:进入交换机2的F0/0-F0/2接口S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命令解释:将接口封装为中继模式(trunk)S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命令解释:将接口加入以太网通道组1.可使用#show running-config命令来查看状态,或使用show etherchannel 1 summary来查看以太网通道1的配置,其中1为组号。

08-链路冗余与网关冗余v1.1

08-链路冗余与网关冗余v1.1

指定接口将被绑定到哪 个通道组
指定使用何种协议建立 EtherChannel(可选) 指定使用何种模式建立 EtherChannel
pagp
Prepare interface for PAgP protocol
Switch(config-if)#channel-group 2 mode ? active auto desirable on passive Enable LACP unconditionally
被动(Passive)
主动(Active)
©2009,蓝狐网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7
PAgP协议
PAgP协议能够工作在不同模式中,工作模式能够决定端口
组是否可以形成EtherChannel。 模式
开启(On) 关闭(Off)
描述
强制端口不使用PAgP而形成EtherChannel 防止端口形成EtherChannel 使得端口进入被动协商状态,如果端口接受到PAgP数据 包,那么就形成EtherChannel。但这种模式不会主动发 起协商。Auto是默认模式 使得端口利用PAgP主动进入EtherChannel的协商状态
©2009,蓝狐网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12
案例分析(1)
在总公司内网规模过大
时,我们在设计网络的 时候可能会采用三层架 构,这个时侯从分布层 到核心层的链路采用三 层可路由接口,为了提 高交换机间链路的带宽 和可靠性我们如何实现 呢? 采用3层EtherChannel技 术来实现
2
本节大纲
链路冗余技术 – 部署以太网通道提高带宽和组 网弹性 网关冗余技术 – 网关冗余应用背景 – HSRP的工作原理 – HSRP的配置 – VRRP的工作原理 – VRRP的配置 网关冗余组网实验

局域网组建中的链路聚合与网络冗余

局域网组建中的链路聚合与网络冗余

局域网组建中的链路聚合与网络冗余在现代信息化时代,局域网的组建不仅仅涉及到单一网络连接,而是需要考虑链路聚合和网络冗余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组建中的链路聚合与网络冗余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一、链路聚合的概念及原理链路聚合,也称为端口聚合或者网卡绑定,是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使其在逻辑上具备更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链路聚合可以通过增加可用带宽、提高带宽利用率,以及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来提高网络性能。

链路聚合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并使用某种特定的算法或协议进行流量分发,从而实现链路带宽的合并与负载均衡。

常见的链路聚合协议有IEEE 802.3ad(LACP)、Cisco EtherChannel等。

二、链路聚合的应用1. 增加带宽: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可以将宽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局域网的带宽。

这对于需要大流量传输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视频会议等非常重要。

2. 负载均衡:链路聚合可以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发到各个物理链路上,避免了单个链路的过载现象,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尤其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如VoIP、在线游戏等,负载均衡技术能够保证网络的稳定和流畅。

3. 容错与冗余:通过链路聚合,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组建成逻辑链路,当其中一条物理链路发生故障时,其余链路会自动接管流量,实现网络的冗余与容错。

这将大大提高局域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三、网络冗余的概念及原理网络冗余是指通过将多条相互独立的网络路径连接到同一目的地,从而提供网络容错能力和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网络冗余的原理是通过增加链路和设备的冗余性,当某个网络路径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可用路径或设备继续传输数据,以实现网络的持续运行。

网络冗余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多路径路由:通过在网络中配置多个可选路径,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来实现自动的路径选择,当某个路径不可用时,自动选择其他可用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命令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命令

交换机部分命令一、交换机模式切换Swith>enable //切换到特权Swith#config t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Swith(config)# interface f0/1 //进入接口f0/0Swith(config)# interface vlan 1 //进入VLAN 1中Swit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对VLAN1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Swith(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VLAN1二、设置交换机的密码1、用户到特权的密码Swith(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 (优先级低)Swith(config)#enable secret 456 (优先级高) //如果两个都设置则456生效2、控制台console密码设置Swith(config)# line con 0Swith(config-line)#loginSwith(config-line)#password console123 //设置console密码为telnet1233、启用telnet密码Swith(config)#line vty 0 15 //最多有0~15人可以telnet访问swith,合计16人Swith(config-line)#loginSwith(config-line)#password telnet123 //设置telnet密码为telnet123注:要想真正生效telnet还要设置特权密码三、交换机命名hostname BENETSW01Swith(config)#hostname BENETSW01 //使用hostname命名交换机的名字四、show命令集Swith#show version //显示IOS版本信息Swith#show int vlan 1 brief //简单的显示VLAN1的信息Swith#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正在运行的配置文件Swith#show startup-config //显示己经保存的配置文件Swith#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MAC地址表Swith#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MAC地址表更新的间隔,默认为5分钟Swith#show neighbor detail //显示邻居详细信息Swith#show traffic //显示CDP流量Swith#show五、设置交换机的网关和DNS名称服务器的IP地址Swith(config)#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0.8 //交换机的网关设置为192.168.10.8 Swith(config)#ip domain -name server 202.106.0.20 //设置DNS名称服务器地址Swith(config)# no ip domain-lookup //交换机名称服务器的域名查询六、创建、删除、查看VLANSwitch#vlan database //进入vlan数据库配置模式Switch(vlan)#vlan 2 //创建VLAN2自动命名为vlan0002,同vlan2 name salesVLAN 2 added:Name: VLAN0002Switch(vlan)#exit //退出时应用生效Swith(vlan)#no vlan 2 //删除vlan2Switch(config)# interface f0/1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端口加入vlan 2中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端口从vlan2中删除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0/1 – 10 // 进行F0/1到10端口范围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f0/1到f0/10之间的所有端口加入vlan 2 Switch# show vlan brief //查看所有VLAN的摘要信息Switch# show vlan id (vlan-id ) //查看指定VLAN的信息七、开启并查看trunk端Swith(config)#interface f0/24Swith(config-if)#swith mode trunk //将f0/24端口设置为trunkSwitch#show interface f0/24 switchport //查看f0/24的接口状态八、从Trunk中添加、删除VlanSwitch (config-if )#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3 //从trunk端口删除v lan3通过Switch (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3 //从trunk端口添加vlan3通过Switch # show interface interface-id switchport //检查中继端口允许VLAN的列表九、单臂路由配置Router(config)# interface f0/0.1Router(config-subif)# encapsolution dot1q 1 //子接口封装dot1q 针对的是VLAN1Router(config-sub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VLAN的网关地址Router(config)# interface f0/0.2Router(config-subif)# encapsolution dot1q 2 //子接口封装dot1q针对的是vlan2Router(config-sub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设置vlan2的网关的地址十、配置VTP服务器S1#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S1(vlan)#vtp server //设置该交换机为VTP服务器模式,考试时选默认是透明模式,但思科是默认为服务器模式。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冗余实现方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冗余实现方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冗余实现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实现以太网冗余来提高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工业现场总线和真空管理器的智能控制系统。

它将用户的信息和控制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实现现场总线的控制和管理,控制多台设备,具有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然而,由于现场总线网络的特殊性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关键信息传输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丢失、传输时延增加,甚至系统崩溃。

因此,为了保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通常会实施一些备用技术措施,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以太网冗余技术。

以太网冗余技术的原理是采用两条或多条完全相同的以太网通路,并采用其数据报文来传输同样的数据,以实现双系统完全冗余,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以太网冗余的实现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心跳信号冗余,即采用定时发送心跳信号的方法,用于检测数据链路的存在性;另一种是数据报文冗余,它是采用特定的帧结构,对数据报文进行冗余发送,发送端采用校验位结合报文应答机制,从而可以判断数据报文的有效性。

以太网冗余的实施方法,以保证网络的可靠传输是可行的。

一般来说,以太网冗余传输可以实现端到端数据报文的可靠传输,并且不会受到网络延时、失效、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以太网冗余还可以支持多种多路数据传输,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

因此,采用以太网冗余技术有助于提高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以克服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质带来的不可抗拒因素所导致的影响。

此外,采用以太网冗余技术还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而且可以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总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采用以太网冗余技术,以保证网络的可靠传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太网冗余技术的实现方法,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供有效的保障。

LACP协议

LACP协议

1.介绍LACP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以增加带宽和提高冗余性。

它在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作用和功能LAC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从而实现带宽的叠加和冗余的增加。

通过将多个链路捆绑在一起,LACP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使数据传输能够更快速和高效。

除了带宽叠加,LACP还具有以下功能:•链路冗余性:LACP允许将多个链路同时使用,并在其中一个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其他链路,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负载均衡:LACP能够根据设备的配置和网络流量的情况,智能地将数据流量分布到不同的链路上,实现负载均衡,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简化管理:通过使用LACP协议,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一个逻辑链路而不是多个单独的物理链路,从而简化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1.2在网络中的应用LACP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中,包括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以及运营商网络等。

它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服务器聚合:在数据中心中,服务器通常需要高带宽和高可靠性。

通过使用LACP,可以将多个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捆绑在一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以满足服务器对网络的要求。

•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在大型企业网络或运营商网络中,不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可以实现高容量的互联。

LACP协议可以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存储网络:在存储网络中,LACP可以用于将存储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提供更高的存储带宽和数据传输效率。

总之,LACP协议通过捆绑多个物理链路,实现带宽叠加和冗余增加,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CP协议的工作原理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以增加带宽和提高冗余性。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环网冗余的实现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环网冗余的实现

Network World •网络天地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1【关键词】工业 以太网技术 冗余工业以太网它的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安装且功耗较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通常使用的该技术来完成任务。

核电力的实际应用在许多领域,电力和运输是一个复杂的工业,控制环境变化使用户对以太网的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整个通信系统的网络系统不受干扰通信系统的影响,或产生其他通信或通信系统瘫痪的问题,以太网冗余技术被广泛采用来提高容错率。

1 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太网具有通信速率高、兼容性好、互联扩展性好、功耗低、安装方便等优点。

所谓的工业以太网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与其他以太网的技术都是类似的。

因此,工业以太网技术继承了以太网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现场总线相比较具有很多优点。

主要的有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以太网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中最为广泛,它得到了广泛的技术支持。

以太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以太网+TCP/IP+Web 。

常用的编程语言,如Java 、VisualC++和Visual Basic ,都支持以太网的应用开发,这些编程语言特别受欢迎,软件开发人员都喜欢应用这些编程语言,开发前景一片良好。

工业控制领域采用以太网通信,可以选择更多的开发工具,开发环境。

(2)由于商用以太网的广泛应用,主要的通信设备开发商和制造商致力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开发和生产,这使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更便宜。

因为他应用的广泛,硬件价格很低,现在以太网网卡它的价格在现场总线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价格还会更低。

(3)目前,该技术比较成熟,广泛使用的以太网通信速率为10M 、100M 和1000M 。

这比任何当前的现场总线都快。

因此,以太网能够满足工业控制对带宽不断增长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X集成了EtherChannel(借用Cisco概念)功能,通俗来说就是可以实现2块网卡以上的负载均衡和/或冗余,不需要花钱的功能还是很不错。

有了etherChannel,HACMP配置网络冗余就可以省一个网段的IP地址需求了。

以下内容摘自IBM官方文档Document #: 2811014H30001配置前要考虑的事项1. 对于每个以太通道您可以配置多达八个主以太网适配器,每个以太通道仅具有一个备份以太网适配器。

2. 您可以在一个系统上配置多个“以太通道”,但是每个“以太通道”会组建一个附加的以太网接口。

no命令选项,ifsize,可能需要增加到不仅包含用于每个适配器的以太网接口,而且包含任何配置的EtherChannel。

在AIX 5.2 及先前版本中,缺省ifsize为8。

在AIX 5.2 及后续版本中,缺省大小为256。

3. 在以太通道中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持的以太网适配器。

然而,以太网适配器必须连接到一个支持“以太通道”的交换机。

请参阅随交换机一起提供的文档以确定它是否支持“以太通道”(交换机文档可能也将该能力称作“链路聚集”或“中继”)。

4. 在“以太通道”中的所有适配器都应该配置为相同的速度(例如,100 Mbps),而且应该是全双工的。

5. 配置完“以太通道”后,系统不能访问“以太通道”中使用的适配器。

要修改它们的任何属性,如介质速度,传送或接收排队大小等等,则在将它们包含在“以太通道”之前必须进行这些操作。

6. 计划用于“以太通道”的适配器不应该给它们配置IP 地址。

当使用拥有IP 地址的适配器配置以太通道时,请确保它们的接口处于拆离(detach)状态。

要添加到“以太通道”的适配器不能具有up状态的接口(如果它们的IP 地址是使用SMIT 配置的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会导致机器在重新引导时提示“以太通道”产生问题,因为在DOM 中底层接口在“以太通道”启用之前就使用了。

因此,配置“以太通道”时,它会发现它的其中一个适配器已经在使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请在创建“以太通道”之前,输入smit chinet,选择“以太通道”中所要包括的适配器的每一个接口,将它的state值更改为detach。

这样就会确保机器重新引导时可以正确地配置“以太通道”。

(请注意,不要用ifconfig 命令去做,这样将不会修改ODM)7. 如果要在“以太通道”中使用10/100 以太网适配器,则在将它们添加到“以太通道”之前您可能需要启用那些适配器上的“链路轮询”。

在命令行输入smit chgenet。

将Enable Link Polling值更改为yes,并按下Enter 键。

注:在带有5200-03 的AIX 5L及后续版本中,不必启用链路轮询机制。

链路轮询将自动启动。

8. 如果计划使用超常帧(Jumbo Frames),则在创建“以太通道”之前您可能需要启用每个适配器以及“以太通道”本身的这一功能。

在命令行中输入smitty chgenet。

将Enable Jumbo Frames值更改为yes 然后按下Enter 键。

请为您要启用“超长帧”的每一个适配器执行这一操作。

稍后,您还要启用“以太通道”自身的超长帧。

注:在AIX 5.2 及后续版本中,一旦超常帧在“以太通道”本身中启用,则不必启用每个底层适配器中的超常帧。

如果将启用超常帧属性设置为yes,则该功能将自动启用。

配置以太通道1. 在命令行中输入smit etherchannel。

2. 从列表中选择Add an EtherChannel / Link Aggregation并按下Enter 键。

3. 选择在“以太通道”中想要的主以太网适配器并按Enter 键。

如果计划使用“以太通道”的备份功能,在此处不要选择计划用于备份的适配器。

“以太通道”备份选项在AIX 5.2 及其后续版本中都可用。

注:Available Network Adapters显示所有的以太网适配器。

如果选择了一个已经在使用的以太网适配器(定义了一个接口),将会获取一条错误消息。

如果想使用它,首先需要断接此接口。

4. 根据以下准则在字段中输入信息:o EtherChannel / Link Aggregation Adapters:您会看到在“以太通道”中正在使用的所有主适配器。

在前面的步骤中您选择了这些适配器。

这里也可以进行选择。

o Enable Alternate Address:此字段是可选的。

设置为yes 将使您能够指定一个想要“以太通道”使用的MAC 地址。

如果设置此选项为no,“以太通道”将使用第一个适配器的MAC 地址。

o Alternate Address:如果您将启用备用地址设置为yes, 请指定此处您要使用的MAC 地址。

指定的地址必须以0x 开头,并且必须是12 位十六进制地址(例如,0x001122334455)。

o Enable Gigabit Ethernet Jumbo Frames:此字段是可选的。

要使用该字段,交换机必须支持超长帧。

这样将只支持“标准以太网(en)”接口,而不支持IEEE 802.3 (et)接口。

如果要启用它,则请将此处设置为yes。

o Mode:可以从以下方式中选择:▪ standard:在该方式下,“以太通道”使用算法选择通过哪个适配器将信息包发送出去。

算法由三部分组成:取数据值、通过“以太通道” 中的适配器数目来除这个值,以及使用余数(使用取模运算)识别发送链路。

例如,如果目标IP 是10.10.10.11,并且“以太通道”中有2 个适配器,则(1 / 2) = 0,余数为1,所以使用第二个适配器(适配器从0 开始编号)。

适配器按它们在SMIT 菜单列出的顺序编号。

这是缺省的操作方式。

▪ round_robin:在此方式中“以太通道”将轮询使用适配器,发给每个适配器一个数据包。

数据包可能会按与它们发给“以太通道”的顺序稍微不同的顺序发出,但它会充分使用其带宽。

▪ netif_backup:该选项仅在AIX 5.1 和AIX 4.3.3 中可用。

在此方式中,“以太通道”一次只会激活一个适配器。

目的是将适配器插入不同的以太网交换机,每个交换机都能到达在子网或网络上的任何其它的机器。

当检测到一个直接连接(或无法随意ping 到一个机器)的问题时,“以太通道”将会停用当前适配器并激活一个备用的适配器。

此方式是唯一使用Internet Address to Ping、Number of Retries和Retry Timeout字段的方式。

网络接口备份方式在AIX 5.2及后续版本中不作为显式方式存在。

要在AIX 5.2 及后续版本中启用网络接口备份,必须在主“以太通道”中配置一个适配器和一个备用适配器。

▪ 8023ad:该选项启用使用IEEE 802.3ad 链路聚集控制协议(LACP)以获取自动链路聚集。

o Backup Adapter:此字段是可选的。

输入您想用作“以太通道”备份的适配器。

“以太通道”备份在AIX 5.2 及其后续版本中可用。

o Internet Address to Ping:该字段是可选的并且仅在运行Network Interface Backup方式或仅在“以太通道”和备份适配器中只有一个适配器时可用。

“以太通道”将会ping 这里指定的IP 地址或主机名。

如果“以太通道”在重试超时间隔内,用了重试数的次数,无法ping 到此地址,则“以太通道”将会切换适配器。

o Number of Retries:输入在“以太通道”切换适配器之前允许的ping 响应失败次数。

缺省值是3。

此字段是可选的并且只有在设置了要Ping 的因特网地址时才会有效。

o Retry Timeout:输入“以太通道”ping 要Ping 的因特网地址次数之间的秒数。

缺省值是1 秒。

此字段是可选的并且只有在设置了要Ping 的因特网地址时才会有效。

5. 在更改了希望更改的字段后按Enter 键来创建“以太通道”。

6. 通过在命令行输入smit chinet 配置通过新创建的“以太通道”设备的IP。

7. 从列表中选择新的“以太通道”接口。

8. 填充所有需要的字段并按Enter 键。

配置网络接口备份“网络接口备份”通过提供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来防止单点故障而不中断用户的连接。

当在此方式中操作时,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只有一个适配器是活动的。

如果活动的适配器发生故障,“以太通道”中的另一个适配器将会用于所有的流量。

当在网络接口备份方式下操作时,没有必要连接到启用以太通道的交换机。

当适配器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交换机时,网络接口备份设置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样就提供了比所有适配器连接到一个交换机更大的冗余。

当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时,确保在交换机之间直接存在连接。

通过保证始终有一个路由为当前活动的适配器服务,这样就提供了从一个适配器到另一个适配器的故障转移能力。

在AIX 5.2 以前的发行版中,“网络接口备份”方式在“以太通道” SMIT 菜单中执行为操作的显式方式。

然而,在AIX 5.2 及其后续版本中,备用适配器功能提供了等效的行为,所以此方式从SMIT 菜单中省去了。

另外,AIX 5.2 及后续版本提供优先级,这意味着在主“以太通道”中配置的适配器优先级在备份适配器之上。

只要主适配器在操作,以太通道就会使用。

相对于AIX 5.2 之前的版本的“netif_backup”方式,其中的备份适配器一旦使用,将用至其产生故障为止,而不管主适配器是否已经恢复。

例如,ent0 可以配置为主适配器ent2 配置为备份适配器,创建称作ent3 的“以太通道”。

理想的情况时,ent0 和ent2 将连接到两个不同的交换机。

在该示例中,所有通过en3(以太通道的接口)发送的流量都将缺省情况下通过ent0 发送,但ent2 将是空闲的。

如果ent0 发生故障,则所有流量都将通过备份适配器ent2 发送。

当ent0 恢复时,它将再次用于所有流量。

当在网络接口备份方式中,也可以配置“以太通道”来检测链接故障和网络的不可连接性。

要做到这一点,请指定应该一直存在连接性的远程主机的IP 地址或主机名。

“以太通道”将定期ping 此主机来确定是否仍然存在一个到它的网络路径。

如果指定的ping 尝试数无应答,“以太通道”会将故障转移到其它适配器,希望通过其它适配器有一个通向远程主机的网络路径。

在此设置中,不仅每个适配器应该被连接到不同交换机,而且每个交换机也应该有一个到所ping 主机的不同路由。

ping 功能仅在网络接口备份方式中可用。

在AIX 5.2 及后续版本中,如果由于主适配器上的ping 无应答的原因而转移到备份适配器,那么只要备份适配器在工作它就会一直被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