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伴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合集下载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03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包括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黏液癌、腺样囊性 癌等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特征和预后各不 相同。
乳腺癌分期
Ⅰ期
癌组织局限于乳腺导管或 小叶内,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
癌组织已浸润乳腺间质, 但未超过胸肌筋膜,可有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
癌组织已浸润胸肌筋膜, 同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 移。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针对HER2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和帕 妥珠单抗。
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控制 转移,提高手术效果。常用的化疗药 物与辅助化疗相同。
放疗方案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范围包括手术伤口周围和淋巴结区域。
靶向放疗
乳腺癌生存率
1 2 3
生存率影响因素
乳腺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肿 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等。
生存率统计数据
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 高。
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关系
乳腺癌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肌,切除乳房、腋窝和锁骨 下淋巴结。适用于肿瘤较小、无转 移,且希望保留胸肌美观的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保留 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需 进行放疗和化疗。
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
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旨在消灭微 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 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等。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1年版)》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1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

阴性和HER-2阳性患者中,由于对化疗和靶向药 物曲妥珠单抗的灵敏度高,腋窝淋巴结完全缓解 的比例更高[2-3]。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新辅助化 疗后乳房肿块明显缩小或达到临床完全缓解从而 实现原发灶降期的患者,经过与其沟通后,可采 取保乳手术以达到保留乳房的目的,且其局部复 发率及总生存期与单纯切除手术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均>0.05)[4-5]。但对于新辅助化疗后 腋窝淋巴结处理,无论术前评估是否发生临床完
631
cN2期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经过新辅助化疗 后,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后行腋 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以验证结果,最终663例患者 信息纳入结果分析中。该研究证实,在切除了 超过2个前哨淋巴结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 性率为12.6%,并没有达到令人期待的<10%的 阈值,而当检出淋巴结个数≥3个时,假阴性率 降至9.1%。此项研究还发现,术中采用染料(异 硫蓝或美蓝)及放射核素双重标记能提高前哨淋 巴结检出率,将假阴性率降低至10.8%。外科技 术的提高或新的活检技术出现是降低假阴性率 的重要途径。 3.3 SN FNAC临床试验 另有一项SN FNAC研究,在2013年ASCO 年会上首次由Boileau等[20]对研究结果作了汇 报。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共入组了153例临 床分期为T0-3N1-2M0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 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均经组织学验证,最终对 141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此项 研究为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的开展提供 了积极证据,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 结的检出率为87.2%(123/141),总假阴性率为 9.9%(8/81)。当只有一个前哨淋巴结被检出时, 假阴性率高达19.0%(4/21);而检出淋巴结数为2 个或2个以上时,假阴性率则下降至6.6%(4/61) (P<0.001) 。 [20] 从总结这三项临床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 发现,当新辅助化疗后仅有一个前哨淋巴结被 检出时,假阴性率普遍偏高,三个临床试验的 假阴性率分别为24.3%、31.2%和19.0%。而随 着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增多,假阴性率相应 下降;术中采用染料标记和放射性核素探测双 重示踪法也能相应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 性率(表1)。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一方面,在临床应用中,仍无确凿证据证实新 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可靠性,此项技术 往往易造成对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分期的低估, 从而为高危患者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对于经 新辅助化疗后腋窝临床转阴的患者,在能保 证前哨淋巴结检出个数≥2个的情况下,前哨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要点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要点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收集标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
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分别计算各 随访时间点两种诊断方法获得的BCRL发病率及其
构成比。对术后24个月周径测量法结果进行
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初
理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接受放疗、化疗、内分 泌治疗及治疗的具体情况等。排除标准:具备以下
亡、资料严重缺失等患者,最终有效数据141例。患 者中位年龄51(24~81)岁,BMI
<24.0 17.9~34.6 kg/m2,
kg/m2患者占47.5%。26例患者有乳腺病
史,18例有乳腺癌家族史,高血压患者33例,吸烟
重度。 (2)周径测量法7增j:即测量上肢不同部位的周
巴引流区照射,剂量中位数为50.0(48.0~50.4)
Gv,加量10.8(9.6~12.0)Gv。110例患者接受化 疗,包括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2.BCRL发病率:大部分患者为轻度水肿,进展
缓慢。诺曼问卷法测得结果略高于周径测量法,但
中重度患者比例略高(共20例),其中3例急性起 病。初诊即为中度水肿:周径测量法仅诊断1例急性
接受乳腺癌MRM患者81例,BCS 57例,ALND
测量法对患者上肢体积状况进行评估。主观症状评
估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采用Norman
等。6]的报道方法,客观体征评估利用周径测量
法[7。8].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测量、诊断。
108例,SLNB 24例。72例患者接受放疗,均采用 cT模拟3DRT技术,其中10例仅胸壁照射、10例行 术后瘤床区+全乳照射、41例照射靶区为胸壁+锁骨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em>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与标准三周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择20__年4月~20__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紫杉醇70mg/m2,阿霉素30mg/m2,1次/周,连续3周,4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紫杉醇135mg/m2,d1,阿霉素50mg/m2,d1,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关节痛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剂量密度增加,总体疗效更高,且近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 紫杉醇;阿霉素;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__)19-11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centcurative effect of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__ to 20__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4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70mg/m2, pharmorubicin 30mg/m2, 1time/week, continue 3 weeks, 4 weeks as a cycle; 25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135 mg/m2, Pharmorubicin 80mg/m2, d1, 3 weeks as a cycl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cycles, recent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0% in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hair loss, neutropenia,thrombocytopenia, and muscle joint pain compared,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creases the dose density, with higher total efficacy and no obvious recent adverse reaction,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1982年Frei提出早期辅助化疗的概念,对于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尽早应用辅助化疗,在肿瘤诊断明确后即予以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称为新辅助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世界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趋势。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试卷四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试卷四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试卷四[单选题]1.在肿瘤医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中(江南博哥),有多少百分比的病人经过放射治疗()A.80%-90%B.65%-75%C.50%-55%D.40%-50%E.30%-40%参考答案:B[单选题]2.根治性放射治疗对下咽癌的哪一期较合适()A.B.C.D.E.参考答案:A[单选题]3.电子直线加速器与电子回旋加速器相比,其特点是()A.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率较低B.直线加速器的能谱特性较差C.直线加速器的能谱特性较好D.直线加速器的照射野较大E.直线加速器的射线能量较高参考答案:A[单选题]4.恶性肿瘤目前的治愈率是()A.30%B.40%C.45%D.50%E.60%参考答案:C[单选题]5.同步放化疗相互生物学作用机制不包括()A.放化疗分别作用不同的解剖部位B.可以作用于不同细胞周期C.因肿瘤缩小导致细胞再氧化D.对DNA损伤修复协同不大E.对细胞动力学有协同作用参考答案:D[单选题]6.下咽癌中以哪一区发生的癌分化较差()A.下咽后壁B.下咽侧壁C.梨状窝区D.环后区E.侧后区参考答案:A[单选题]7.1997年UⅠCC对乳腺癌的分期,N3的定义是()A.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3个B.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C.同侧腋窝转移淋巴结互相融合D.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E.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参考答案:E[单选题]8.牙龈癌出现骨受侵时首选()A.手术治疗B.单纯放疗C.化疗D.放疗+化疗E.术前放疗+手术治疗参考答案:E[单选题]9.胸腺位于()A.后纵隔B.中纵隔C.前上纵隔D.下纵隔E.上纵隔参考答案:C[单选题]10.子宫内膜癌行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最商的取材部位是()A.阴道B.宫颈C.子宫腔吸取物D.宫颈管E.负压吸引宫腔参考答案:E[单选题]11.外上象限T2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2/11阳性,术后化疗后,一般考虑()A.不必再做放疗B.放疗同侧腋窝C.放疗同侧锁骨上D.放疗同侧胸壁E.放疗同侧内乳区参考答案:A[单选题]12.原发纵膈的非晚期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原则是()A.手术治疗B.手术+化疗C.手术+全纵膈、双锁骨上区放疗D.放疗+化疗E.化疗参考答案:C[单选题]13.1987年UICC对乳腺癌的分期中,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属()A.N2B.N3C.M1D.ⅢA期E.ⅢB期参考答案:B[单选题]14.近距离治疗的高剂量率应是()A.0.1~1Gy/hB.2~4Gy/hC.1~10Gy/hD.2~12Gy/hE.大于12Gy/h参考答案:E[单选题]15.关于食管的解剖,错误的是()A.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B.上接咽起于环状软骨,相当于第五颈椎下缘水平(p546第六颈椎下缘)C.成人食管长度一般为25~30cmD.相当于11胸椎水平止于贲门E.从后纵隔通过横隔的食管裂孔参考答案:B[单选题]16.女性,70岁,外阴鳞癌Ⅱ期,合并冠心病,行外阴癌根治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后宜行()A.术后化疗B.术后放疗C.激素治疗D.放疗+化疗E.出院观察参考答案:E[单选题]17.富颈癌的HDR近距离后装治疗的优点不包括()A.有防护屏蔽的后装放射源B.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少C.减少了护理工作D.减少了感染机会E.工作人员受照射机会增加参考答案:E[单选题]18.细胞存活曲线中关于D0错误的说法是()A.也叫平均致死剂量B.是平均每靶被击中一次的剂量C.也可写成D37D.在此剂量下,37%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E.在此剂量下,63%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参考答案:D[单选题]19.有关全身治疗时,射野入射剂量的论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距离延长后,X线在射野内的散射成分增加B.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于需用毯子盖在身上,应而增加了入射剂量C.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盖在身上的毯子,其等效水厚度约为1.5mD.需用散射及能量衰减屏,以减小剂量在体内的建成E.由于要用毯子盖在患者身上,因而可不必使用散射及能量衰减屏参考答案:E[单选题]20.400c㎡小肠照射的TD5/5剂量为()A.4000cGyB.4500cGyC.5000cGyD.5500cGyE.6000cGy参考答案:B[单选题]21.国际分期TNM中,T代表什么()A.转移癌B.淋巴结转移癌C.肝转移癌D.原发肿瘤E.颈淋巴结参考答案:D[单选题]22.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的目的,下述哪一条描述是错误的()A.降低局部复发率B.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率C.提高治愈率D.提高局控率E.替代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参考答案:E[单选题]23.关于子宫内膜癌的不典型增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内膜增生有恶变倾向B.子宫内膜增生有些可自行消退C.子宫内膜增生有些经药物治疗可恢复正常D.可采用腔内放射治疗E.子宫内膜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参考答案:D[单选题]24.传统的组织间插植治疗剂量学系统是指()A.曼切斯特系统B.巴黎系统C.纽约系统D.Memorial,Sloankettering系统E.斯德哥尔摩系统参考答案:B[单选题]25.喉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干、湿性皮肤反应B.喉水肿C.进食梗阻D.喉软骨炎E.肺炎参考答案:B[单选题]26.TD50/5是指()A.治疗5年后,50%的患者发生并发症剂量B.治疗5年后,50%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C.常规治疗条件下,治疗5年后,50%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剂量D.常规治疗条件下,治疗5年后,50%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E.常规治疗条件下,50%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剂量参考答案:D[单选题]27.在细胞存活曲线上,哪个参数代表细胞内固有的相关放射敏感性参数(敏感区域数)()A.N值B.DsC.DqD.D-2E.Do参考答案:E[单选题]28.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适应证,错误的是()A.癌浸润子宫肌层2/3B.有淋巴结转移C.病理为高分化腺癌D.宫颈间质受侵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参考答案:C[单选题]29.鼻咽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时应考虑()A.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局部复发B.放疗开始时颈部野即应全挡脊髓3cmC.应给予姑息性放疗剂量D.不考虑化疗E.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远处转移参考答案:E[单选题]30.设肺癌的肿瘤致死剂量为70Gy、肺的耐受剂量TD5/5为35Gy,前后野对穿照射方案的剂量分布:靶区(肿瘤)剂量为65Gy,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平均剂量为60Gy前后野照射的治疗增益比为()A.1.08B.2.0C.0.86D.1.86E.0.5参考答案:D[单选题]31.鼻腔、筛窦鳞癌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A.24%-35%B.38%-46%C.48%-60%D.64%-75%E.77%-84%参考答案:C[单选题]32.鼻咽癌患者根治治疗后拔牙,最有可能出现()A.面部蜂窝织炎B.颌骨骨髓炎C.面部软组织纤维化D.颅神经损伤E.张口困难参考答案:B[单选题]33.口咽癌部位是()A.舌根B.软腭C.扁桃体区D.舌会厌谷E.悬雍垂参考答案:C[单选题]34.当高能电子线能量增加时()A.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B.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C.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D.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E.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不变,电子射程增大参考答案:A[单选题]35.上颌窦癌的分期(参考日本71年所推荐),N3的标准是()A.侵及同侧颌下淋巴结、活动>4cmB.侵及对侧颌下淋巴结C.侵及双侧颌下淋巴结D.侵及颌下淋巴结E.以上都不属于N3参考答案:E[单选题]36.不能行保乳手术的是()A.肿瘤直径5CmB.肿瘤直径4CmC.肿瘤直径3CmD.两个象限有肿瘤E.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参考答案:D[单选题]37.鼻咽癌临床表现的三大体征包括()A.鼻咽肿物、颈部肿块、颅神经损害症状B.颈部肿块、颅神经损害症状、头痛C.颅神经损害症状、头痛、鼻咽肿物D.面麻、复视、鼻咽肿物E.面麻、复视、颈部肿块参考答案:A[单选题]38.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的近期并发症为()A.直肠和泌尿道毒副作用B.肝肾毒副作用C.血液系统毒副作用D.呼吸系统毒副作用E.心脏毒副作用参考答案:A[单选题]39.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适合于()A.永久性植入治疗B.后装治疗C.体积大的肿瘤D.治疗时间长的肿瘤E.碘-125植入治疗参考答案:B[单选题]40.前列腺癌外照射失败最早出现的是()A.出现全身转移B.局部复发C.酸性磷酸酶升高D.连续3次PSA升高E.PSA升高参考答案:E[单选题]41.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是()A.T1N0M0B.T1-2N0M0C.T1N1M0D.T1-2N1M0E.T1N1-2M0参考答案:B[单选题]42.原发纵膈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的范围应为()A.瘤床B.瘤床+双锁骨上区放疗C.全纵膈放疗D.瘤床+全纵膈+双锁骨上区放疗E.胸部给予观察,双锁骨上区放疗参考答案:D[单选题]43.胰体尾癌,巨大,固定,首选治疗()B.术前化疗+手术C.外照射D.化疗E.近距离治疗+化疗参考答案:C[单选题]44.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时机()A.术后2周B.伤口愈合后立即开始C.术后4周D.术后即刻E.随便什么时侯参考答案:A[单选题]45.霍奇金病患者性别与预后的关系为()A.男性好B.女性好C.与性别无关D.儿童霍奇金病男性好E.没有统一看法参考答案:B[单选题]46.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治疗()A.单纯高能X线外照射B.高能X线或?线和电子线相结合C.单纯低能X线外照射D.高剂量率近距离组织间治疗E.快中子照射参考答案:A[单选题]47.解剖学将喉划分为几个区()A.1个解剖区B.2个解剖区C.3个解剖区D.4个解剖区E.5个解剖区参考答案:C[单选题]48.从亚致死损伤修复看,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至少是()A.2hB.6hC.12hE.24h参考答案:B[单选题]49.Ⅰ期声带癌的治疗应为()A.全喉切除B.放射治疗C.等待观察D.全喉切除加颈清扫E.化学治疗参考答案:B[单选题]50.可直接损害生命中枢(呼吸、心跳)的脑疝为()A.小脑幕切迹疝B.枕骨大孔疝C.大脑镰疝D.蝶骨嵴疝E.脑中心疝参考答案:B[单选题]51.子宫内膜碍不良组织学类型不包括()A.腺鳞癌B.透明细胞癌C.内膜腺癌D.浆液性乳头状腺癌E.鳞癌参考答案:C[单选题]52.纵隔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A.15%B.25%C.35%D.45%E.55%参考答案:B[单选题]53.全脊髓照射,下述哪一种方法不合理()A.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X射线背侧垂直照射B.以椎管为靶区,彩用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背侧垂直照射C.以椎管为中心,彩用左右两后斜野交叉加适当楔形板D.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电子线(如20Mev)背侧垂直照射E.以椎管为中心,彩用高能X射线前后野对穿照射参考答案:E[单选题]54.肾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A.1.0%-2.0%B.2.0%-2.5%C.2.5%-3.0%D.3.0%(肾细胞癌)-3.5%E.3.5%-4.0%参考答案:D[单选题]55.硬腭癌侵及鼻底、上颌窦腔时的治疗()A.单纯放疗B.外照射+近距离治疗C.术前放疗+手术治疗D.化疗E.外照射+腔内近距离治疗参考答案:C[单选题]56.Va区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癌,伴有咽后淋巴结转移应重点检查()A.鼻咽B.下咽C.软腭D.甲状腺E.扁桃体参考答案:A[单选题]57.宫颈局部浸润癌,但左盆壁可触及固定肿块,TNM分期为()A.ⅠB期B.Ⅱa期C.Ⅱb期D.Ⅲ期E.Ⅳ期参考答案:D[单选题]58.韦氏环部位NHL,放疗范围一般不包括()A.鼻咽B.双侧扁桃体C.舌根D.全口腔E.颊下淋巴区域参考答案:D[单选题]59.下列哪一项不是全脑放疗的适应证()A.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B.多发性脑转移瘤C.高分级恶性胶质瘤D.软脑膜恶性播散癌E.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参考答案:D[单选题]60.宫颈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指征为()A.盆腔淋巴结阳性B.切缘不净C.肿瘤侵及宫颈深肌层D.手术切缘不充分E.包括以上各项参考答案:E[单选题]61.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是()A.发现时多为早期,手术切除率高B.发现时多数已经远地转移C.发现时多为早期,但手术切除率低D.发现时多为晚期,但手术切除率高E.发现时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参考答案:E[单选题]62.下列关于前列腺癌新辅助激素治疗,错误的是()A.可以提高无瘤生存事B.能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C.能改善总生存率D.能改善生化控制率E.能改善局部控制率参考答案:B[单选题]63.宫颈癌腔内放疗中,膀胱经造影剂充盈后,在正位X片中,膀胱剂量参考点为()A.充满造影剂的球形的顶部B.充满造影剂的球形的中心C.充满造影剂的球形的底部D.充满造影剂的球体的下方0.5厘米处E.单纯正位片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单选题]64.肺上沟瘤的治疗原则()A.单纯放射治疗B.术前放疗+手术C.术前化疗+手术D.外科根治术E.间质放疗+手术参考答案:B[单选题]65.原发不明锁上区转移癌,放疗主要采用()A.全颈前切线野B.下颈前切线野(包至锁骨下)C.局部野D.单侧颈水平野E.双侧颈水平野参考答案:B[单选题]66.男性,75岁,有陈旧性心肌梗塞与肺气肿史,食道造影片示胸上段食管有4cm充缺,蕈伞型,中度梗阻,最佳方案为()A.手术治疗B.术前放疗+手术C.化疗D.手术+术后放疗E.根治性放疗参考答案:E[单选题]67.SRT和SRS的主要区别在于()A.定位精度不同B.靶区接受的剂量不同C.病变周围组织剂量陡减不同D.用于不同放射生物学效应的肿瘤E.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不同参考答案:B[单选题]68.喉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A.淋巴结包膜受侵B.软骨受侵C.周围神经受侵D.手术已切除干净E.颈部软组织受侵参考答案:D[单选题]69.用X线照射时,哺乳动物细胞的OER在(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位置 _6]。Lagalla 等发 现 18个 乳 腺 癌 患者 中 经新
辅助 化疗后 超声 显 示影 像消 失者 16例 ,其 中 2例病
理检查 有 肿瘤 细胞 残 留 。通 常采 用 的标准 肿瘤 完全
消失 为超声 完 全 缓 解 (uCR);肿瘤 最 大 直 径 极 其 垂
直径乘 积 减少 5o%以上 为超 声 部分 缓 解 (uPR);增
肿块 血流 的变 化 ,从 而 反应 肿 瘤 对 于化 疗 药 物 的 反
应 。超声 评价 肿瘤 对新 辅助 化疗 的反 应通 过放 置 夹
子来测 量 瘤床垂 直 的径 线及 血 流的变 化对 新辅 助化
疗 的治疗 反应 进 行 监 测[4-6_。5O ~ 60 的 患 者 经
新辅 助化 疗后 仅能 通过 夹子 的位 置来 定 位原肿 瘤 的
床部 分缓 解 。
2.2 影 像 学评 价 包 括 超 声 影 像 法 钼 靶 照 相 核
磁显 像 、体层 摄影 法 。
2.2.1 超声 影像 法 应 用超 声 技 术 检 查 乳 腺 开 始
于 20世 纪 50年代 ,超 声采 取 多切 面检查 ,可 以准 确
了解 病灶 全 貌 、准 确测 量肿 块 大小 、了解 肿块 内部 回
声 、了解 肿块 位 置提 供 详 尽 的信 息 。还 可 以行 超 声
引导 下细 针 吸引或 穿 刺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可 以通 过
频谱 分析 了解 乳腺 肿块 内血 管数 目、分 布情况 、血 流
速度 鉴别 肿块 良、恶性 ,还 可 以通过 观察 血流 变化 反
应肿 块 的变化 。总结 文献报 道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乳 腺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组织,于影像中可见突出亮光点,影像学差异较大,所以其诊
断敏感性较高。 彩色多普勒 B 超可检出乳腺内较粗大的较
高密度的钙化,呈强回声的点状,颗粒状光点,后方可伴光
点。 乳腺内低密度的细小钙化,不易检出。 彩色多普勒 B 超
对细微钙化敏感性较为微弱。 针对多量腺体型及致密型乳
腺而言,彩色多普勒 B 超对于小结节、小肿块的检出率要高
86 例三阴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
纳入标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同侧锁骨
上淋巴结转移;经肺部 CT、腹部超声、全身骨扫描、头部增强
MRI 证实为无其他部位转移;既往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年龄
27 ~ 65 岁, 平 均 年 龄 为 43. 3 岁; 心 脏、 肝、 肾 功 能 无 异 常;
<0.05
>0.05
四、 讨论
乳腺淋巴引流以腋窝淋巴结为主,另有 1% ~ 5% 的淋巴
管汇入内乳淋巴结链,然后两者经锁骨上淋巴结汇入胸导管
( 左) 或右淋巴导管,最后汇入腔静脉,仅有少量乳腺深部淋
( 下转第 188 页)

巴液经腹直肌鞘及肝圆韧带的淋巴管入肝脏。 乳腺癌锁骨
上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转移形式,尽管近期治疗
效果较为明显,但远期治疗效果仍不太理想。 大部分乳腺癌
对化疗和放疗较为敏感,对于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接受
更为综合的治疗。 放疗技术在治疗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
的局部疗效方面已经得到确切的证实。 但是放疗与化疗同
组别
2 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 / 远处转移
30(69.8% )
10(23.3% )
0.024
0.031
同步放化疗组( n =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乳腺癌伴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马丹丹 齐晓伟 张毅 姜军DOI:10 3877/cma j issn 1674-0807 2019 02 005作者单位:400038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通信作者:姜军,Email:jcbd@medmail.com.cn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伴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ISLNM)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仍为阳性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且影像学提示存在同时型ISLNM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共纳入患者96例,均完成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联合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ER、PR或HER 2阳性患者分别接受了内分泌或靶向治疗。

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

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OS和DFS。

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96例患者中,锁骨上淋巴结阳性50例,占总数的52 1%。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以下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锁骨下淋巴结状态、内乳淋巴结状态及Ki67(χ2=36 501、20 548、6 750、5 186,P均<0 050)。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4枚是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为4~9枚:OR=10 234,95%CI:1 978~52 946,P=0 006;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9枚:OR=22 322,95%CI:4 887~101 963,P<0 001)。

96例患者的3年DFS和OS分别为64 7%、75 8%;5年DFS和OS分别为49 6%、65 0%。

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4枚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同时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高危因素。

对于影像学提示同时型ISLNM的乳腺癌患者,建议进行局部治疗(乳房、腋窝和锁骨上区手术及放射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化疗、必要的内分泌及靶向治疗),以改善其生存。

【关键词】 化学疗法,辅助; 乳腺肿瘤; 淋巴结清扫; 危险因素; 生存预后【中图法分类号】 R737 9 【文献标志码】 ARiskfactorsofsupraclavicularlymphnodepositive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andprognosticanalysisinbreastcancerpatientswith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 MaDandan,QiXiaowei,ZhangYi,JiangJun.DepartmentofBreastandThyroidSurgery,SouthwestHospital,Arm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JiangJun,Email:jcbd@medmail.com.cn【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riskfactorsofsupraclavicularlymphnodepositive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inbreastcancerpatientswith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andanalyzetheprognosisofthosepatients.Methods Atotalof96breastcancerpatientsintheDepartmentofBreastandThyroidSurgery,SouthwestHospital,ArmyMedicalUniversityfromJanuary2005toJuly2015wereenrolledinthisretrospectivestudy.Theimagingfindingsindicated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inallpatients.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preoperativeneoadjuvantchemotherapyof4-6cycles,radiotherapy,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and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dissection.Moreover,thepatientswithER,PRorHER 2positivereceivedtheendocrinetherapyand·78·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9年4月第13卷第2期ChinJBreastDis(ElectronicEdition),April2019,Vol 13,No 2targetedtherapy,respectively.χ2testandFisherexactprobabilitytestwereusedto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clinico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ositive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s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Logisticregressionwasusedtoanalyzetheriskfactorsofpositive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s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Kaplan MeiersurvivalcurvewasdrawntoanalyzetheOSandDFSofallpatients.Results Postoperativepathologyshowedthatamongthe96patients,50caseshadpositivesupraclavicularlymphnodes,accountingfor53%ofthetotal.Un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thefollowingclinico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 positivegroupand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 negativegroup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numberofpositiveaxillarylymphnodes,supraclavicularlymphnodes,internalmammarylymphnodesandKi67(χ2=36 501,20 548,6 750,5 186,allP<0 050).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thenumberofpositiveaxillarylymphnodes≥4wasanindependentriskfactorfor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4-9nodes:OR=10 234,95%CI:1 978-52 946,P=0 006;>9nodes:OR=22 322,95%CI:4 887-101 963,P<0 001).The3 yearDFSandOSof96patientswere64 7%and75 8%,respectively;the5 yearDFSandOSwere49 6%and65 0%,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numberofpositiveaxillarylymphnodesafterneoadjuvantchemotherapy≥4isahighriskfactorfor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inbreastcancerpatients.Iftheimagingevidencessuggestsynchronous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localtreatment(breast,axillaryandsupraclavicularsurgery+radiationtherapy)combinedwithsystemictherapy(chemotherapy+endocrine/targetedtherapyifnecessary)arerecommendedinordertoimprovethesurvivalofpatients.【Keywords】 Chemotherapy,adjuvant; Breastneoplasms; Lymphnodeexcision; Prognosis; Riskfactors 浸润性乳腺癌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supraclavicularlymphnodemetastasis,ISLNM)且无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占乳腺癌患者的4%[1]。

一旦ISLNM出现,患者常被认为预后不佳。

多数患者在诊断ISLNM后的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2 3],中位生存时间为2~4年[4 5]。

2001年,Brito等[6]报道了70例发生孤立ISLNM的乳腺癌患者接受包括化疗、放射治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显示其预后明显好于其他远处转移的患者,因此,发生孤立ISLNM的乳腺癌患者是可以治愈。

2003年,AJCC重新修订了乳腺癌TNM分期,将ISLNM划入了N3c的分期,其被认为是局部晚期病变,属于ⅢC期[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