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合集下载

护理文书书写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

护理文书书写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

护理文书书写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一、存在问题分析在护理工作中,护理文书是记录和传递患者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护理质量和责任追溯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护理文书的书写存在一些问题。

1. 写作不规范:有些护理文书存在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信息不清晰、易读性差,给后续工作带来困扰。

2. 缺乏细节:有些护理文书存在内容简略、缺乏细节的问题,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给医护人员提供的指导和参考性降低。

3. 信息重复:有些护理文书中存在信息重复的问题,同样的信息在不同部分重复出现,导致冗余,增加了文书的篇幅,也浪费了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4. 表述不精准:有些护理文书中存在表述不精准的问题,使用措辞不当、专业术语错误等,给读者带来误解,降低了文书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5. 缺乏规范性:有些护理文书缺乏规范性,没有按照标准格式书写,导致不同护理文书之间的结构和内容不一致,给查阅和理解带来困难。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护理文书的写作质量和效率,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规范书写: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提高字迹工整的水平,注意书写规范,确保患者信息清晰可读,减少歧义。

2. 增加细节: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包括疾病发展的过程、症状的变化、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效果等,提高文书的完整性和可参考性。

3. 避免信息重复: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避免将同样的信息在不同部分重复出现,合理安排文书的结构和内容,减少冗余。

4. 精确表述: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使用准确的措辞和专业术语,避免模糊和歧义,确保文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5. 规范书写格式: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按照规范格式进行书写,统一文书的结构和内容,提高查阅和理解的便利性。

6. 提高培训意识: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文书书写的意识和能力,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行政文书的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

行政文书的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

行政文书的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行政文书是行政机关用于处理行政事务、传达行政意见和决定的书面文件。

在行政文书的撰写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文书的不准确、不清晰,甚至影响到行政机关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的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错误一:语言冗长、废话连篇行政文书的语言应该简练、明确,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废话。

然而,很多行政文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从句,导致文书内容晦涩难懂,读者难以理解。

此外,一些行政文书还存在废话连篇的问题,使用大量的词语来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使得文书显得啰嗦冗长。

改进方法:1. 简洁明了:在撰写行政文书时,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从句。

可以通过删减冗余的词语和句子,使得文书更加简洁明了。

2. 精确表达:在表达意思时,应尽量使用准确的词语和简洁的句子,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和精炼,使得文书的表达更加准确。

二、错误二:用词不当、术语混乱行政文书的用词应该准确、规范,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和术语。

然而,很多行政文书在撰写过程中,常常使用不当的词语和术语,导致文书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此外,一些行政文书还存在术语混乱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使得文书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

改进方法:1. 准确用词:在撰写行政文书时,应尽量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和术语。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了解准确的用词和术语。

2. 统一术语:在使用术语时,应尽量统一,避免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术语表或参考相关的规范文件,使得文书的术语使用更加规范和统一。

三、错误三:格式混乱、排版不整齐行政文书的格式应该规范、整齐,避免格式混乱和排版不整齐。

然而,很多行政文书在撰写过程中,常常存在格式混乱和排版不整齐的问题,使得文书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

申论大作文常见错误

申论大作文常见错误

申论大作文常见错误
申论大作文常见错误指导
1. 文章标题与首段开头重复
错误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改进示范:
2. 文章题目不具体或太过宽泛
错误示例:《教育问题》
改进示范:《提高农村教育投入的措施》
3. 题目与文章观点不一致
错误示例:《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改进示范:《如何有效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
4. 文章标题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
错误示例:《韧性》
改进示范:《如何培养个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5. 文章标题过长
错误示例:《加强司法体制改革以提高司法公正及效率,构建法治社会,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改进示范:《加强司法体制改革保障人民权益》
6. 文章标题过于主观或情绪化
错误示例:《号召大家共同奋斗,拼搏进取》
改进示范:《激励社会进步的奋斗精神》
7. 文章标题使用生僻词汇或专业术语
错误示例:《人因工程对产品设计的重要影响》
改进示范:《人类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8. 文章标题与内容不相符
错误示例:《人口老龄化问题》
文章内容却介绍了城市交通问题。

改进示范:《城市老龄化对交通系统的挑战》
注意:以上仅为常见错误示例,具体情况需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和改进。

在申论大作文中,适当的标题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主题,因此合理选择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写作常见错误

写作常见错误

写作常见错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展示思想、表达观点的一种艺术形式。

然而,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困难,甚至会影响文章的整体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写作错误,并提供一些改进方法,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正确的语法使用会使文章显得不专业,给读者留下不良印象。

比如,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冠词使用错误等都是常见的语法错误。

解决方法:1. 提前学习好语法知识,了解常见的语法规则,例如主谓一致、动词时态等;2. 在写作过程中,多次检查文章中的语法错误。

可以利用工具或者请他人帮助进行校对。

二、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

错误的拼写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流畅度,还会降低读者对文章的信任度。

比如,错别字、大小写错误、词汇拼写错误等。

解决方法:1. 在写作过程中,多次检查文章中的拼写错误。

可以使用拼写检查工具或者请他人帮助进行校对;2. 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掌握更多的单词拼写规则。

三、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指的是文章中的思路不清晰,观点表达不准确或者不合理。

逻辑错误可能导致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困惑,使文章失去说服力。

解决方法:1. 提前制定一个清晰的写作大纲,确保文章的思路清晰;2. 突出文章中的关键观点,提供合理的论证;3. 多次修改和润色文章,确保逻辑关系清晰。

四、语言不通顺语言不通顺指的是文章的表达不流畅,句子结构混乱,缺乏连贯性。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吃力,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解决方法:1. 在写作过程中,多次修改和润色文章,确保语言表达得体;2. 利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流畅和紧密。

五、信息不准确信息不准确是写作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不准确的信息会导致读者对文章的质量产生怀疑,降低文章的可信度。

解决方法:1. 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可信;2. 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多次查证和验证,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文书写作方式,常见于政府机构、公共事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正确的公文写作可以有效传递信息、规范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在公文写作中出现了一些常见错误。

本文将总结并讨论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错误,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错误一:使用不当的称谓在公文写作中,使用适当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错误的称谓使用、不正确的职务称谓以及遗漏相关人员的称谓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清,引起误解和混乱。

改进建议:在公文写作中,应该仔细考虑并选择适当的称谓。

确保使用正确的职务称谓,并在需要时使用相关人员的全称或简称,以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错误二:语法和拼写错误语法和拼写错误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准确,影响文档的整体质量。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和冠词使用错误等。

而拼写错误则可能导致不专业和不严谨的印象。

改进建议:在公文写作中,作者应该重视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建议采用语法和拼写检查工具和技巧,例如使用自动检查工具,并请多名专业人士对文档进行审阅,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错误三:长句和冗长的段落过长的句子和段落可能导致读者阅读困难,并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混乱。

这些错误在公文写作中很常见,通常是由于过多的修饰语和从句造成的。

改进建议:作者应该尽量避免过长的句子和段落。

可以通过简化句子结构、删减冗余修饰语和从句,并使用恰当的分段来提高文档的可读性。

保持句子简明扼要,段落简洁明了。

错误四:使用不正式的语言和术语公文写作应该使用正式、准确的语言和术语。

然而,一些人在公文写作中滥用口语化的语言、俚语或行业术语,导致表达的不严肃或不专业。

改进建议:在公文写作中,应该使用正式的语言风格。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俚语,并确保使用准确和恰当的行业术语,以提高文档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错误五:缺乏明确和简洁的结构一份好的公文应该具备明确和简洁的结构。

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在各行各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或者粗心大意,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

本文将探讨一些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一、语法与拼写错误语法和拼写错误是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正确的语法和拼写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通顺和专业。

然而,许多人在写作时忽视了这方面的注意。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应该定期进行语法和拼写的复习,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或请他人帮助校对我们的文章。

另外,阅读更多的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法和拼写的能力。

二、观点不清晰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然而,很多人在表达观点时过于含糊不清,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写作之前,先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并确保每一句话都可以清晰地传达我们的意思。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论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可以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三、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是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种错误使得文章缺乏流畅性,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困扰。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并注意句子之间的连接。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并帮助读者理解我们的观点。

四、篇幅冗长有时候,我们在写作时会使用大量的废话,使得文章显得冗长而无聊。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言简意赅,只表达必要的信息。

删除冗长的句子和段落,并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组织,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紧凑和有趣。

五、缺乏文采和表达能力写作的目的之一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对文章产生兴趣。

然而,一些人在写作时缺乏文采和表达能力,导致文章显得平淡无奇。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词汇量。

阅读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风格,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六、缺乏结构和组织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组织。

然而,一些人在写作时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文章难以理解和阅读。

文书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文书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文书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一)正文方面存在层次太多、比较繁琐,问题的概括定性与具体描述的内容事实不一致,小问题戴大帽子;内控评价缺乏事实依据或与内控反映的问题相矛盾。

(二)语言表述不够通俗易懂。

使用专业语言过多,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

(三)文章结构层次序数。

常见错误:“(一)”和“(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正确用法: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 ) ”,第三层为“ 1 .”第四层为“ (1) ”。

(四)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保留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逗号、顿号、分号。

使用引号时,若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正确用法:我们所引用的法规内容,从句子成分来说,只是句中的一个定语成分,不独立,因此,原来引文中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等要省略。

(五)金额单位。

常见错误:数、量词等使用不规范,在同一内控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

正确用法:在同一内控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应尽量统一。

同时数字在报告中不能运用分节号。

(六)金额小数点保留位。

常见错误:有角无分的金额,在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如壹佰捌拾叁元玖角写为183.9元;无角分的金额,在整数后加.00,如叁仟柒佰捌拾肆元写为3784.00元。

正确用法:当金额有角无分时,分位应当写0,如写为183.90元的形式;当金额无角分时,不加.00,写为3784元的形式。

(七)内控报告人称。

内控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内控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八)“账”与“帐”。

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在法律领域中,准确、清晰、规范的文书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律师起草合同、法官写判决书,还是法院文书员撰写裁定书,都需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探讨法律文书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提高写作质量。

一、使用模糊的措辞法律文书应该使用明确、精确的措辞,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例如,使用“可能”、“大致”、“可能会”等词语,会给人留下解释模糊的印象。

相反,使用“将”、“应当”、“必须”等词语,能够使文书更加明确,避免歧义。

二、缺乏逻辑结构一篇好的法律文书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在起草文书时,应该先明确文书的目的和主题,然后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展开。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句,并与上下文相连贯。

此外,还应该使用合适的过渡词语,使文书的结构更加流畅。

三、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虽然法律术语在法律文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多地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会给读者造成困扰。

律师在起草文书时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法律术语。

如果必须使用法律术语,应该在文中提供简短的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四、语法和拼写错误语法和拼写错误是法律文书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些错误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或粗心的印象。

律师在起草文书时应该仔细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并使用语法和拼写检查工具进行校对。

此外,还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确保文意清晰。

五、过于冗长的句子和段落过于冗长的句子和段落会使文书难以理解。

律师在起草文书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段落。

可以通过分割长句,使用简短的句子来提高可读性。

此外,还应该注意段落的长度,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过多的内容堆砌。

六、缺乏论证和证据支持一个好的法律文书应该包含充分的论证和证据支持。

律师在起草文书时应该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案例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此外,还应该对反方意见进行回应,并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辩解。

七、缺乏文书格式规范法律文书应该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包括页眉、页脚、标题、编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内部交流欢迎批评指正)第一部分常见用词错误一、“的”、“地”、“得”用法“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的”例句:(1)美丽的花朵。

(2)我的母亲。

(3)在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标本兼治的思想。

◆“地”例句:(1)飞快地跑。

(2)笑呵呵地说。

(3)屠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铝型材研发的现状。

◆“得”例句:(1)说得好。

(2)跑得快。

(3)与会专家说:五强的工作做得很细,我们很放心。

“的”“地”“得”口诀的地得,辨清楚好方法,听我说“的”一介白衣,只与名词守“地”为裂土侯,动词跟着走“得”是俩从人,动词带着走(美丽的蝴蝶/仔细地观察/跑得飞快)◆错误修改二、“做”还是“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还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和“做”这两个字联系比较密切,“作”字出现较早,而“做”字出现较晚,因为二者经历的时代不同,所以在构词和使用上有一些相互纠缠的情形。

◆就目前主流媒体而言,凡宾语是“动名词”的用“作”。

如:贡献‖调查‖考察‖研究‖分析‖判断‖推断‖概括‖检查‖比较‖说明‖评价‖概括‖介绍‖答复‖解答‖解释‖证明‖印证‖鉴定‖实验‖试验‖示范‖讲话‖指示‖指导‖检讨‖汇报‖报告‖修改。

◆宾语是一般名词的,用“做”。

如:买卖‖体操‖游戏‖准备活动‖道场‖法事‖家务‖学问‖工作‖作业‖事情‖好事‖生意‖手脚‖手术‖功课‖笔记‖习题‖作文‖文章‖木匠活‖日班‖结论‖伪证。

涉及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

如:做事|做工|做活|做梦|做声|做戏|做鬼|好吃懒做|一不做,二不休|白日做梦|小题大做。

涉及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如:作息|作案|作别|作风|作用|作价|作业|作乐|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为虎作伥|弄虚作假|逢场作戏|无所作为|见机而作|作法自毙|作茧自缚|为人作嫁|作壁上观。

◆例句(1)董事局李主席在五强晟通集团2009年度表彰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2)屠教授结合五强的实际对每一分类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对今后申报材料收集整理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分析。

◆错误修改三、“制订”和“制定”“制订”:创制拟定。

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

制定宪法。

“制定”偏重于作出最后决定,使完全确定下来;“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

“制定”常与政策、法令、方针等搭配;“制订”常与计划、方案等搭配。

“定”意为定下来,不会轻易改动;“订”意为虽然成形,但可能有待改动。

但是,“签订”不能写作“签定”。

◆错误修改四、“截止”还是“截至”?“截止”后面不能接时间,“截至”后面必须接时间。

“截止到”=“截至”◆集中对比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8日。

截至6月28日,已经有上百人报名。

截止到6月28日,已经有上百人报名。

报名于6月28日截止。

◆错误修改五、是“九州”不是“九洲”“州”的本意是水中的陆地,两边的曲折线像河流,中间像河流中的陆地。

另一种含义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的名称。

后来衍生出“洲”字,特指水中的陆地。

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青州、徐州、扬州、冀州、兖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六、“像”不“象”?“像”是指事物在形状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

如:他的面貌像他哥哥。

“象”是指事物的形状、样子。

如:景象、气象、印象。

副词“好像”不能写作“好象”。

七、“成本每吨比以前降低了3倍”?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写道:“说到减少,只能说减少几分之几,不能说减少几倍。

只有往大里说才能用倍数。

”因此,当我们遇到诸如“体积减少了10倍”、“价格下降了10倍”等字眼时,其正确的表述应当是“体积减少至原来的1/10”或“体积减少了9成”、“价格下降至原来的1/10”或“价格下降了9成”。

八、“您们”用不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你”指的是对方一个人,指称多人时,要用“你们”;“您”是敬称,指的是你,你们,本身含有复数的意思,后面不能再加“们”。

比如,表示对两个人的敬称时,可用“您俩”或“您二位”;表示对三个人的敬称时,可用“您仨”或“您三位”;表示对三个人以上的敬称时,可用“您几位”。

九、今天下午14∶00对吗?既然用24时制表示时间,就不能用“下午14∶00”这样的表示法,应改为“今天下午2∶00”。

十、“决不”与“绝不”为了强调对某种情况的否定,往往在否定副词前加上“绝”或“决”。

事实上,“绝不”和“决不”所表达的意义有着细微的差别,只不过因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大家对这种差异并不在意,从而造成两种用法混而不别的情况。

“决”用在否定词‘不、无、非、没’等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具有主观性。

“决不”就是“坚决不”的意思;“绝”用在否定词‘不、无、非’等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完全”是“全部”,也就是“各个部分的总和”的意思,具有客观性。

所以,“绝不”可以理解为“全然不”,就是“所有情况下都不”或者“任何情况下都不”的意思。

可见,“绝不”表示“绝对不”,强调没有别的可能;“决不”表示“一定不”,强调主观意愿上的坚决。

所以,当表示对过去事实的判断时,一般用“绝不”而不用“决不”。

◆错误修改十一、“反应”与“反映”◆反应:1、机体反应;2、事情所引起的态度、意见、行动。

——没等守门员反应过来,球已入门。

——他的演说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反映:1、折射客观事物的实质;2、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这部小说反映了房价高涨的影响。

——把情况反映到省里。

◆“反应”多是被动的,而“反映”多是主动的。

◆“反应”一般不能带宾语,“反映”可以带宾语。

◆错误修改十二、“须”与“需”◆“须”字着重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需”字则偏重需求、欲求之意。

◆集中对比教师须要耐心教导学生。

我们需要有关甲流的防疫指南。

党群工作须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学习必须刻苦钻研。

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错误修改两个“需”改为“须”第二部分常见语法错误一、滥用动词“使”缺主语动词“使”带有使令意义,如果在句子本来的主语之前加动词“使”,主语就变成了兼语,全句就缺少了主语。

◆范例(1)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一个企业能否稳步的发展,与该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若是相辅相成的。

修改:这次培训,使我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一个企业能否稳步的发展,与该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若是相辅相成的。

(2)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修改: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3)短短一天的课程让我对管理有了一个更系统的认识,对销售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正确)二、词序不当词语在句中的安排顺序不妥当,往往也会造成主语残缺、结构混乱。

◆范例(1)从我谙事起,对故乡最依恋的就是屋前那株枝叶繁茂的龙眼树。

修改:我从谙事起,对故乡最依恋的就是屋前那株枝叶繁茂的龙眼树。

(2)在同市场接触的过程中,磨练着我坚忍不拔的意志。

修改:我在同市场接触的过程中,磨练着坚忍不拔的意志。

(3)本次面对社会公开选房,优先已缴纳诚意金定购第3批电梯住宅的员工及股东。

修改:本次面对社会公开选房,已缴纳诚意金定购第3批电梯住宅的员工及股东优先。

三、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一个句子的主语被另一个句子的主语所暗换,由于暗换的主语不是句子的真正主语,所以句子不通。

往往是行文顺推而下造成的。

◆范例(1)10月15日,市科技局对集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立项答辩并顺利通过。

修改:10月15日,市科技局对集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立项答辩,答辩顺利通过。

(2)10月15日,集团迎来了市科技局为期一天的立项答辩并顺利通过。

修改:10月15日,集团迎来了市科技局为期一天的立项答辩,答辩顺利通过。

“本次设备安装中”,什么东西“全部由长沙事业部自行施工”?四、其他缺主语的情形谁总结?反思会上谁回顾?谁调整计划,制订赶工施工方案?谁邀请?谁已为部门改造器具?五、句式杂糅晟通城……使晟通城凸显区位优势?谁收取2000元违约金?谁不再另行通知认购方?第三部分常见标点错误一、不见句号,一“,”到底◆范例第二、拜访中通过交谈表明来意,收集客户资料(名字、爱好、电话)学会投石问路的去探寻,善于发现细节,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销售人员要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不要忽略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细节,从一些小事上能反映出做事的态度,有时正是这些小事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只要你多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点小事就可能将你引上成功之路。

二、顿号滥用,导致并列关系不明◆范例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

修改: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

三、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一)顿号、逗号、分号所代表的停顿语气:顿号<逗号<句号。

◆范例(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生活质量的变化、提高,城市和乡村的垃圾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困扰全球的严重问题之一。

(3)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她都能来上几段。

(二)分号用于比逗号时间较长的停顿,一个句子中不能没有逗号而用分号。

◆范例(1)当前要注意解决新闻不新、过时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缺乏准确性的问题。

修改:当前要注意解决新闻不新、过时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缺乏准确性的问题。

修改:分号改为顿号,“身份证复印件”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四、其他用法(一)列举性或纲领性文字,每一项后面可用分号,也可用句号。

◆范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二)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范例今天下午来开会的有二三十人之多。

(三)句内括号内的文字句末不能用任何标点,省略号后面不加句号。

◆范例如果要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四)结构层次序数中,阿拉伯数字后面用实心小圆点,不用顿号。

1.1、2.2、3.3、“咬文嚼字”之“七嘴八咬” —— 五强企业集团 —— 11一百个常见别字括号内为正字1.按 (安)装 18. 气慨 (概) 35.不落 巢(窠)臼2.甘败 (拜)下风 19. 一股 (鼓)作气 36.烩 (脍)炙人口3.自抱 (暴)自弃 20. 悬梁 刺骨(股) 37.打腊 (蜡)4.针贬 (砭) 21. 粗旷 (犷) 38.死皮 癞(赖)脸5.泊 (舶)来品 22. 食不 裹(果)腹 39.兰 (蓝)天白云6.脉博 (搏) 23. 震憾 (撼) 40.鼎立 (力)相助7.松驰 (弛) 24. 凑和 (合) 41.再接 再励(厉)8.一愁 (筹)莫展 25. 侯 (候)车室 42.老俩 (两)口9.穿 (川)流不息 26. 迫不 急(及)待 43.黄梁 (粱)美梦10.精萃 (粹) 27. 既 (即)使 44.了 (瞭)望11.重迭 (叠) 28. 一如 继(既)往 45.水笼 (龙)头12.渡 (度)假村 29. 草管 (菅)人命 46.杀戳 (戮)13.防 (妨)碍 30. 娇 (矫)揉造作 47.痉孪 (挛)14.幅 (辐)射 31. 挖墙 角(脚) 48.美仑 (轮)美奂15.一幅 (副)对联 32. 一诺 千斤(金) 49.罗 (啰)唆16.天翻 地复(覆) 33. 不径 (胫)而走 50.蛛丝 蚂(马)迹17.言简 意骇(赅) 34. 峻 (竣)工 51.萎糜 (靡)不振52.沉缅 (湎) 69. 有持 (恃)无恐 86.滥芋 (竽)充数53.名 (明)信片 70. 额首 (手)称庆 87.世外 桃园(源)54.默 (墨)守成规 71. 追朔 (溯) 88.脏 (赃)款55.大姆 (拇)指 72. 鬼鬼 崇崇(祟祟) 89.醮 (蘸)水56.沤 (呕)心沥血 73. 金榜 提(题)名 90.蜇 (蛰)伏57.凭 (平)添 74. 走头 (投)无路 91.装祯 (帧)58.出奇 (其)不意 75. 趋之 若骛(鹜) 92.饮鸠 (鸩)止渴59.修茸 (葺) 76. 迁徒 (徙) 93.坐阵 (镇)60.亲 (青)睐 77. 洁白 无暇(瑕) 94.旁证 (征)博引61.磬 (罄)竹难书 78. 九宵 (霄) 95.灸 (炙)手可热62.入场 卷(券) 79. 渲 (宣)泄 96.九洲 (州)63.声名 雀(鹊)起 80. 寒喧 (暄) 97.床第 (笫)之私64.发韧 (轫) 81. 弦 (旋)律 98.姿 (恣)意妄为65.搔 (瘙)痒病 82. 膺 (赝)品 99.编篡 (纂)66.欣尝 (赏) 83. 不能 自己(已) 100.做 (坐)月子67.谈笑 风声(生) 84. 尤(犹)如猛虎下山68.人情 事(世)故 85. 竭泽 而鱼(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