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规划图集

图纸目录卫星图区位图环境图现状图:原保护界线现状图: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界线文物环境分析图1文物环境分析图2文物本体现状图:首层地面文物本体现状图:首层墙体文物本体现状图:首层门窗文物本体现状图:首层陈设文物本体现状图:首层展示流线与设施文物本体现状图:二层地面文物本体现状图:二层墙体、门窗文物本体现状图:二层陈设、展示流线与设施文物本体现状图:梁架保护区划图建设控制规划图保护规划总图文物环境保护措施图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图:地面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图:墙体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图:门窗文物本体保护措施图:梁架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图文物环境展示规划图文物本体展示规划图文物环境管理规划图文物本体管理规划图道路规划图分期规划图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图纸目录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保护规划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保护规划金 槟 榔 山翠亨宾馆孙 中 山纪念中学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孙 中 山纪 念 馆翠 亨 村孙中山故居石 门 村兰溪孙中山故居0102050M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保护规划纪念馆管理界线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保护规划北极殿遗址1883年,孙中山与陆皓东在此损毁殿中神像,向村民宣传不要迷信。
010104040202050503030606070708080909101011金 槟 榔 山翠亨宾馆中 山纪念中学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孙 中 山纪 念 馆翠 亨 村石 门 村兰溪11“瑞接长庚”闸门孙中山实验炸药处。
龙田孙父孙达成租种的田地,少年孙中山常在此处帮父亲耕作。
兰溪孙中山幼年游泳、捉鱼的村南小河。
孙中山故居孙中山于1892年亲自主持兴建。
内有当年孙中山亲手栽种的酸子树。
山水井孙中山担水处。
金槟榔山孙中山幼年与四姐孙妙茜割草、砍柴、牧牛、游戏的村南小山。
浅谈陆皓东故居保护规划

浅谈陆皓东故居保护规划摘要:本文介绍了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的陆皓东烈士故居的保护规划,基于陆皓东故居的保护规划,并提取其中的要点,展示了该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
作为一处坐落于历史名村中的近代名人故居,对于文物本体的保护不可能只是单一的对文物的保护,而是需要将它的周边环境也一并纳入保护范围进行统规划,以点带面,以面托点,相辅相成,相互激活,我想这也正是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中山,陆皓东,故居,保护规划一、项目背景1、文物本体特征陆皓东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始建于清代,是陆皓东烈士早年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故居坐西向东,为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砖木结构建筑,其通面阔11.7米,通进深13.1米,建筑面积约215平方米。
2、名人简介陆皓东(1867——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孙中山称其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其“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3、文物价值梳理①艺术价值陆皓东故居建筑保存完整,坐西向东,为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砖木结构建筑,其通面阔11.7米,通进深13.1米,建筑面积约215平方米。
故居屋檐下有彩画、灰雕装饰,门前挂“二龙世胄,双璧家风”的木对联。
屋内建有“天井”,宜于采光、通风。
厅堂设有传统的木雕神楼。
前后进房间之间有通道,连接到南面厨房和大厅。
院落宽阔,栽有岭南花木,与故居相映衬,环境清幽。
②科学价值陆皓东故居是典型的岭南传统民居。
其建筑体量完整,装饰精美,功能划分严谨而不失灵活,空间序列合乎逻辑,体现了传统的伦教观念的同时又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建筑整体为青砖砌筑,木作屋架。
较高的层高保证了室内垂直方向上的空气流通,小巧精致的天井体现了岭南传统民居注重遮阳的特色,因此故居内部常年阴凉,这为我们研究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③社会文化价值陆皓东故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是革命精神传承的载体,使得中山的历史氛围更加浓重,为南朗镇一体化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促进南朗镇经济、社会转型,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点。
孙中山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一、1、Cuiheng V illage of Xiangsha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Dr. Sun Y at-sen’s birthplace.孙中山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2、Dr. Sun Y at-sen’s self-designed residence at Cuiheng Village.孙中山设计的翠亨村住宅二、1、Former site of the Jinghu Hospital in Macao, where Dr. Sun Y at-sen used to work as a doctor.孙中山担任西医师的澳门镜湖医院旧址2、Former site of the Iolani School in Honolulu, U.S.A., where Dr. Sun Y at-sen studied when he was a young man.孙中山青年时期求学的美国檀香山意奥兰尼书院旧址三、Dr. Sun Y at-sen and his friends at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in Hong Kong in October 1888.1888年10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与友人合影四、Dr. Sun Y at-sen (November 12, 1866—March 12, 1925) i n the year of 1883.1883年的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五、The place where the members of the Xingzhonghui (Reviving China Society), founded by Dr. Sun Y at-sen, took oaths with secrecy in November 1894, i n H onol ul u, U.S.A..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会员秘密宣誓地六、Dr. Sun Y at-sen and his comrades when he was in exile in Japan.孙中山流亡日本时与同志合影七、Front cover of ―Kidnapped in London‖ written by Dr. Sun Y at-sen, English edition, 1897.孙中山所撰《伦敦蒙难记》1897年英文版封面八、The original English manuscript of ―The True Solution of the Chinese Question‖ by Dr. Sun Y at-sen in August 1904 in St. Louis, U.S.A..1904年8月,孙中山在美国圣路易撰写的《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英文手稿九、Dr. Sun Y at-sen in 1905 when he founded Tongmenghui(Alliance Society).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时的孙中山十、The program of Tongmenghui(Alliance Society) written by Dr. Sun Y at-sen.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十一、1、A membership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San Francisco General Branch of Tongmenghui(Alliance Society).美洲中国同盟会会员证书2、Wanqing Garden, Dr. Sun Y at-sen’s residence in Singapore.孙中山在新加坡的寓所晚晴园十二、Min Bao (People’s Report),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ongmenghui(Alli ance Soci ety).孙中山创立的革命组织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十三、Dr. Sun Y at-sen issued bonds to raise funds for revolution.孙中山为筹集革命经费而发行的债券十四1、In May 1907, soldiers pledged resolution before setting off for the Huanggang Uprising led by Dr. Sun in Chaozhou, Guangdong Province.1907年5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潮州黄岗起义军誓师出发2、Dr. Sun’s residence in Pinang(now Malaysia) when he prepared for the revolution in November 1910.1910年11月,孙中山在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筹划革命时的住所十五、1、Dr. Sun Y at-sen solicited contributions from local Chinese in Calgary, Canada in February 19111911年2月,孙中山在加拿大卡尔加利筹款时与当地华侨合影2、The command of the Guangzhou Uprising led by Dr. Sun on A pri l 27, 1911.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十六、1、Dr. Sun Y at-sen’s inscription for the Mausoleum of the 72 Martyrs at Huanghuagang.孙中山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题词2、The Mausoleum of the 72 Martyrs at Huanghuagang, Guangdong Provinc e.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十七、1、Dr. Sun Y at-sen at a meeting in Chicago on May 3, 1911.1911年5月3日,孙中山在美国芝加哥与同志商讨革命事宜时合影2、In July 1911, Dr. Sun Y at-sen and the staff of the Fund Raising Bureau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Army in San Francisco, U.S.A..1911年7月,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与中华革命军筹饷局成员合影十八、1、On October 10, 1911, local revolutionaries of Hubei Province started an armed uprising against the Qing government.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革命党人发动反清起义2、On October 10, 1911,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Hubei Province was established.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在武昌成立十九、The Message to the World, drafted by Dr. Sun Y at-sen in London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在伦敦草拟的告世界书二十、On December 25, 1911, Dr. Sun Y at-sen arrived in Shanghai.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回国抵达上海二十一、1、On December 29, 1911, Dr. Sun Y at-sen was elected Provisional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y representatives from 17 provinces in Nanjing.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会议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On January 1, 1912, Dr. Sun Y at-sen left Shanghai for Nanjing to assume offic e.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离开上海赴南京就职二十二、Dr. Sun Y at-sen as the Provisional President of the Republ i c of Chi na.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二十三、The oath of the Provisional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二十四、1、The declaration by the Provisional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2、Residence of the Provisional President in Nanjing.南京临时大总统府二十五、On January 5, 1912, Dr. Sun Y at-sen presided over the first cabinet meeting of the interim government in Nanjing.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主持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二十六、1、Dr. Sun Y at-sen in the presidential residence.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府留影2、The members of the Provisional Parliament which was founded in Nanjing on January 28, 1912.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合影二十七、1、Dr. Sun Y at-sen attended the memorial meeting for those who lost their lives for the Revolution of 1911.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死难烈士追悼会2、On April 1, 1912, Dr. Sun Y at-sen resigned his position as Provisional President.1912年4月1日,临时大总统解职典礼后合影二十八、Dr. Sun Y at-sen at the Zhangjiakou Railway Station.孙中山在张家口火车站二十九、Dr. Sun Y at-sen paid his respects to Qiu Jin(November 15, 1877—July 15, 1907) at her tomb in Hangzhou.孙中山在杭州奠祭秋瑾烈士墓时合影(秋瑾,1877.11.15――1907.7.15)三十、1、Dr. Sun Y at-sen visited the Kawasaki Shipyard in Japan.孙中山参观日本川崎造船所2、Dr. Sun Y at-sen was warmly welcome by citizens at Qianmen Street in Beijing.孙中山在北京前门大街受到市民的欢迎三十一、1、On March 20, 1913, Song Jiaoren(April 5, 1882—March 22, 1913), the acting director of the KMT was assassinated by an agent of Y uan Shikai(September 16, 1859—June 6, 1916) at the Shanghai Railway Station. Astonished at the news, Dr. Sun discussed with Huang Xing(October 25, 1874—October 31, 1916) and others about launching the war agai nst Y uan.1913年3月,孙中山在上海与黄兴等商讨因宋教仁遇刺而起之讨伐袁世凯问题(黄兴,1874.10.25――1916.10.31)(宋教仁,1882.4.5――1913.3.22)(袁世凯,1859.9.16――1916.6.6)2、The position of the anti-Y uan forces as the Second Revolution broke out in July 1913.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后的讨袁军炮兵阵地三十二、1、In August 1913, Dr. Sun Y at-sen was on his way to Japan after the Second Revolution failed.1913年8月,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乘轮流亡日本途中2、On July 8, 1914, Dr. Sun founded the Chinese Revoluti onary Party i n Tokyo.1914年7月8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三十三、1、The pledge for join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加入中华革命党誓约2、Membership card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中华革命党党证三十四、1、Dr. Sun Y at-sen and Mme Soong Ching Ling(January 27, 1893—May 29, 1981) at their wedding in Tokyo on October 25, 1915.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合影(宋庆龄,1893.1.27――1981.5.29)2、The marriage certificate of Dr. Sun Y at-sen and Mme Soong Chi ng Li ng.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誓约书三十五、Anti-Y uan Shikai Manifesto issued by Dr. Sun Y at-sen in December 1915 upon Y uan’s proclaiming himself Emperor.1915年12月,孙中山发表讨伐袁世凯称帝的宣言三十六、On April 9, 1916, Dr. Sun Y at-sen and his friends were at the celebration after Y uan Shikai was forced to rescind the imperial monarchy.1916年4月9日,孙中山与友人在日本庆祝帝制取消合影三十七、As the warlord Duan Qirui (March 6, 1865—November 2, 1936) abolished the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Dr. Sun Y at-sen launched the Campaign to Uphold the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On July 17, 1917 in Guangzhou.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为反对段祺瑞毁弃临时约法而在广州宣布护法时留影(段祺瑞1865.3.6——1936.11.2)三十八、1、In August 1916, Dr. Sun Y at-sen and some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 in Shanghai.1916年8月,孙中山与国会议员在上海合影2、On September 10, 1917, Dr. Sun Y at-sen was inaugurated Generalissimo of the Army and the Nav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三十九、Dr. Sun Y at-sen, the Generalissimo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四十、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军政府四十一、Being indignant at the monopoly within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by warlords, Dr. Sun Y at-sen left Guangzhou for Shanghai in June 26, 1918.1918年6月,孙中山愤于军阀把持军政府而离广州到上海时留影四十二、1、The patriotic May 4th Movemen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broke out in Beijing in 1919.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2、On May 5, 1921, Dr. Sun Y at-sen was inaugurated as Extraordinary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Guangzhou.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四十三、Dr. Sun Y at-sen’s handwriting (One).孙中山墨迹1四十四、Dr. Sun Y at-sen’s handwriting (Two).孙中山墨迹2四十五、In December 1921, Dr. Sun Y at-sen set up the general headquarters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in Guiling, Guangxi Province.1921年12月,孙中山在广西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四十六、Dr. Sun Y at-sen inspected a position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in Shaoguan, Guangdong Province.孙中山视察广东韶关北伐军阵地四十七、1、On June 16, 1922, Dr. Sun Y at-sen boarded the Y ongfeng Warship, where he commanded to put down the rebellion by warlord Chen Jiongming (January 13, 1878—September 22, 1933).1922年6月16日,孙中山反击陈炯明叛乱的指挥部-永丰舰(陈炯明,1878.1.13――1933.9.22)2、Dr. Sun Y at-sen and Mme Soong Ching Ling on the Y ongfeng Warship in August 1923.1923年8月,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在永丰舰合影四十八、In February 1923, Dr. Sun Y at-sen inspected the troops at the east drill ground in Guangzhou.1923年2月,孙中山返回广州后在东校场检阅军四十九、1、On the Fei’e Mountain, Dr. Sun Y at-sen shelled the Huizhou rebel army in person.孙中山在飞鹅岭亲自发炮轰击惠州叛军2、Dr. Sun Y at-sen commanded in the front line in Huizhou.孙中山在惠州前线指挥作战五十、Dr. Sun Y at-sen and Mme Soong Ching Ling in front of the first aircraft assembled in China, summer, 1923.1923年夏,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中国第一架自行装配的飞机前留影五十一、Dr. Sun’s residence in Shanghai, where he discussed with his fellows about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KMT.孙中山与同志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的上海寓所五十二、Declaration of Restructuring the KMT and the draft Party Program.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及党纲草案五十三、1、In January 1924, Dr. Sun Y at-sen delivered a school-opening speech at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KMT.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致开幕词2、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paraded the streets in Guangzhou in support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KMT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广州各界群众游行,拥护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五十四、1、On February 24, 1924, Dr. Sun Y at-sen attended the memorial meeting for Vladimir Lenin(April 22, 1870—January 21, 1924) in Guangzhou.1924年2月24日,孙中山参加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的追悼列宁大会(列宁1870.4.22——1924.1.21)2、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in Guangzhou founded by Dr. Sun Y at-sen.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址五十五、On June 16, 1924, Dr. Sun Y at-sen honor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五十六、Dr. Sun Y at-sen inspected the cadets of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孙中山检阅黄埔军校学员五十七、On November 7, 1924, Dr. Sun attended the meeting in Guangzhou in celebration of the 7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n Russia.1924年11月7日,孙中山出席广州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七周年大会五十八、Dr. Sun Y at-sen and Mme Soong Ching Ling headed for Beijing in November 1924.1924年11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北上途中五十九、1、Dr. Sun Y at-sen inspected troops in Guangdong.孙中山巡视广东各军2、On December 31, 1924, Dr. Sun Y at-sen was greeted by Beijing citizens in front of the Tiananmen Gate.1924年12月31日,北京民众在天安门前欢迎孙中山六十、1、Dr. Sun Y at-sen died of liver cancer in Beijing on March 12, 1925.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2、Dr. Sun Y at-sen’s will.孙中山遗嘱六十一、1、Mme Soong Ching Ling and Sun Ke in the mourning hall (Sun Ke, son of Dr. Sun, October 20, 1891 – September 13, 1973).宋庆龄与孙科在孙中山行辕灵堂(孙科,孙中山之子,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2、The masses mourned the loss of Dr. Sun Y at-sen in front of the U ni on H ospi tal.北京民众在协和医院门前哀悼孙中山六十二、On April 2 1925, Dr. Sun Y at-sen’s coffin was moved to the Biyun Temple for temporary res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stood along the streets to pay their respect while the coffin was moved through the Xidan Archway.1925年4月2日,北京民众哀送孙中山灵柩移往碧云寺暂厝途中经过西单牌楼时情形六十三、Upon the death of Dr. Sun, the KMT flew its flag at half-mast on the Altar to the God of Land and Grain, central park, Beijing.国民党在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为孙中山降半旗致哀六十四、Mme Soong Ching Ling kept vigil beside Dr. Sun’s coffin in the Bi yun Templ e.宋庆龄在北京碧云寺为孙中山守灵六十五、1、Memorial services for Dr. Sun held by overseas Chinese and American friends in New Y ork City.纽约华侨与美国友人悼念孙中山2、On June 1, 1929, Dr. Su Y at-sen’s coffin was moved into Zhongshan Mausoleum in Nanjing.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入南京中山陵六十六、1、In March 1938, Mao Zedong (December 26, 1893—September 9, 1976) addressed the meeting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3th anniversary of Dr. Sun Y at-sen’s death i n Y an’an.1938年3月,毛泽东等在延安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大会上(毛泽东,1893.12.26——1976.9.9)2、A meeting on the occasion of the 90th birthday of Dr. Sun Y at-sen was held in Beijing in November 1956.1956年11月,北京举行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六十七、1、Zhou Enlai (March 5, 1898—January 8, 1976), He Xiangning (July 16, 1879—September 1, 1972), Shen Junru (January 2, 1875—June 11, 1963) and many others paid their respects to Dr. Sun Y at-sen in the Zhongshan Memorial Hall of the Biyun Temple in Beijing.周恩来、何香凝、沈钧儒等参谒北京碧云寺中山纪念堂(周恩来,1898.3.5——1976.1.8 、沈钧儒,1875.1.2——1963.6.11、何香凝,1879.7.16――1972.9.1)2、Zhou Enlai delivered a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Dr. Sun Y at-sen’s birthday.周恩来在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六十八、Mme Soong Ching Ling made remarks at the celebration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Dr. Sun Y at-sen’s birthday.宋庆龄在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六十九、Jiang Zemin (August 17, 1926 -–present) addressed the celebration on the 130th anniversary of Dr. Sun Y at-sen’s birthday.江泽民在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江泽民,1926.8.17——)七十、1、On April 27, 2005, Lian Zhan (August 27, 1936—present), Chairman of the KMT, paid his homage at Dr. Sun Y at-sen’s Mausoleum in Nanjing.2005年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拜谒中山陵(连战:1936.8.27——)2、Dr. Sun Y at-sen’s portrait in the Tian’anmen Square.天安门广场挂出孙中山画像。
中山故居旅游区介绍

中山故居旅游区介绍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东临珠江口,西靠五桂山,毗邻港澳,距中山市城区约20千米,距广州城区约90千米,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千米。
旅游区涵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呈现了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历史遗迹。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遗产。
翠亨村则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保留了许多他出生成长的历史遗迹。
中山城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和思想成果的主题公园。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则是一处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文化公园。
犁头尖山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
2016年11月4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景区,成为了中山市首个、广东省第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以文化为品牌的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例如中山影视城,这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城,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和文化风情。
还有崖口村和左步村等历史文化村落,这些村落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遗迹,是了解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推荐:1.翠亨村古建筑群: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这里的古建筑群保留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孙中山先生成长的历史氛围。
2.中山城:中山城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和思想成果的主题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斗的历史。
3.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该公园是一处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文化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
4.犁头尖山:犁头尖山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物业管理方案

孙中山故居记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记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 年11 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
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22 年5 月,被国家文物局发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记念馆占地××××亩,其中规划×××亩水域,其余区域全部为绿化景观,针对孙中山故居记念馆的总体概况和各个要素,我公司确立了以下整体的管理设想及策划方案。
(从接管开始):物业管理以配合为中心,促进配合故居的管理,物业管理的好坏势必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整体形象,优质的物业管理和房屋质量保修承诺将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对公园起到无形的宣传作用,反之将成为妨碍。
在此期间,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是关键,性价比高的物业管理对故居的宣传将起到积极作用,根据这一特点,我公司将在管理初期加强物业管理的品牌效应,集中管理优势,尽快创出该公园的物业管理品牌,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
树立“以品质为重,以服务为尊”的理念,抓运转良好的设施设备、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赏心悦目的故居风景” 三个保障。
坚持“以管理服务于人,以服务奉献于人、以诚心打动人、用信誉塑造人”,打造物业优质服务的品牌。
不断听取公园游客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及时弥补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贴心的关心。
该景区作为高端旅游休闲区,其特点决定了物业管理工作开展的标准更应体现出一种“舒适、安全、尊贵”。
我公司将秉着真诚的态度,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标准,试图为游客缔造最纯粹的感性,使游客充满享受舒适与生活的便捷。
舒适:物业管理的舒适体现在“温暖、洁净、方便、快捷”的旅游环境,其环境应该首先注重“舒适”的一面,以满足其“理性上的基本需求”。
安全:安全防范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专业服务,我公司将从治安、消防、车辆三个方面来搞好管理工作,同时为了满足游客(使用人)的“安全需求”需要出发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讲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琦教授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历史建筑特点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四历史文化街区、镇、村整治发展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及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会越来越少,它不能再生产,而再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仿制品,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
整个国际上历史文化保护的理念,实际上说到底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威尼斯宪章”所说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问题、“奈良文件”所说的文化多样性问题,都在说明我们要保护各国不同的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遗产对我们当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联合所做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并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的报告,公布了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潮州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又批准了第三批37个城市,使名城总数增加至99个。
广东省有肇庆、佛山、梅州、海康(雷州)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10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34个;历史文化名村24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41个;历史文化名村36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中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58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对于村落,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提问:“一没名人,二没巨贾,为何要保护古镇古村?那些乡土建筑(老建筑)又有何价值?”文化部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已于10月1日实施。
广东中山的景点

广东中山的景点
1.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这
里保存了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和许多与孙中山相关的历史遗迹。
2.中山影视城:是一个大型的影视拍摄基地,还原了民国时期的中国城市风
貌。
这里曾是《孙中山》、《建国大业》等著名影视作品的拍摄地。
3.石岐区:中山市的市中心,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如中山纪念堂、
中山公园等。
4.崖口村: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渔村,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
和文化遗产。
5.中山温泉:一个大型的温泉度假村,提供各种温泉浴场和休闲设施,是一
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6.长江水库:一个大型水库,周围环境优美,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和休闲
娱乐。
7.古镇灯饰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中国最大的灯饰文化历史和作品,是一个了
解中国灯饰文化的好地方。
8.詹园:位于中山市沙溪镇,是一座大型私人园林,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
精髓。
9.紫马岭公园:是中山市最大的公园之一,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户
外设施。
10.翠竹园:一个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有各种竹子品种和竹制艺术品展示。
介绍中山詹园的作文

介绍中山詹园的作文
中山詹园,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是我国著名的华侨园林之一,占地面积约10公顷。
詹园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典名园。
园内有山、有水、有亭、有阁、有楼,亭台楼阁,布局合理。
园主詹少堂先生是广东香山县人,祖籍中山石岐,其先祖自清代道光年间从香港移居澳门,后来移居到翠亨村。
詹少堂先生的祖父是一位经商的生意人,在广州、香港等地都拥有大片土地。
他在香港购置了大片土地,并在当地修建了花园、祠堂和住宅。
詹少堂先生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但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医生,而是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他继承父业后,更加努力工作。
他用自己的积蓄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事业,还为家乡捐资兴建了很多公益事业。
他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积极支持家乡学子上学读书。
他为了让家乡的学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将自己位于广州的一处住宅赠送给家乡教育事业做校址。
詹少堂先生还非常重视培养人才。
他曾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本”。
在他的影响下,詹少堂先生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工作。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文本)第一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2.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科学处理遗产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3.协调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条规划目标翠亨规划区作为翠亨生态走廊中重要的生态人文节点和历史文化遗产地进行保护。
实现对以孙中山故居和翠亨历史村落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推动中山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第三条规划原则1.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真实与整体保护原则。
包括历史遗产的真实载体及其环境整体保护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保护与更新、利用、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规划范围中山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范围是在南朗镇行政规划范围内,以翠亨古村落为中心,在犁头尖山以南、金槟榔山以北的区域。
总用地面积121.34公顷。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的保护性要求原则上没有期限限制。
近期保护与建设相关行动措施的期限为5年,即2006-2010年;远期保护与建设相关行动措施的期限为2011-2025年。
第六条翠亨规划区的规划定位1. 以市域生态绿核-五桂山、生态岸线-南朗东南湿地滩涂和翠亨生态走廊(逸仙水库-兰溪-崖口红树林)构建翠亨片区的生态结构。
2. 限制自广珠高速翠亨出口至翠亨村沿线西侧的建设,条件允许时原有工业建筑应逐步迁出。
3. 限制兰溪沿岸的建设强度,依托原有村镇建筑建设分散型生态居住社区。
4. 广珠公路(S111)改线至金槟榔山以东,利用广珠高速公路西侧辅道。
原翠亨大道降级使用,其中中山纪念馆前路段(自中山城入口广场前至翠亨市场前兰溪桥)可考虑建设为原岐关公路的纪念性景观道路。
5. 近期重点发展金槟榔山以东,广珠高速以西用地。
6. 翠亨规划区作为翠亨生态走廊中重要的生态人文节点和历史文化遗产地进行保护规划。
第七条规划结构规划确定了“山-田-村-水-路”的景观格局。
在犁头尖山和金槟榔山之间建立起历史遗产廊道,同时也作为景观和生态廊道,形成“山-田-村-山”的轴线。
以孙中山故居为核心的翠亨古村位于廊道的中间,自北至东均为农田环绕;通过整治兰溪河涌及其岸线景观,以及恢复岐关公路旧貌,形成“水、路”的轴线,并与“山、田、村”的轴线垂直,共同组成“T”字型的基本规划结构。
第八条土地利用调整1. 作为保护核心区的翠亨古村建筑群,现状主要为村镇居住用地。
规划中定义为“文物古迹用地”,以加强保护的力度;2. 皓东墓前控制用地(原中山城内部绿地)作为公共绿地,打通山-田-村之间的历史景观廊道;3. 原翠亨大道西侧沿线用地,作为纪念馆发展备用地,主要内容为园林绿地和小型文化设施建筑,配合岐关公路的恢复旧貌,该地块以开放空间为主,创造古村和农田的开阔景观;4. 原翠亨市场所在地块(3-05)及其对面停车场(2-05),以及原宇游科幻城地块(2-03)作为公共绿地,成为保护区重要的门户节点;5. 迁出保护区内的少量村镇或私人工业企业,将用地转为居住用地或绿地;6. 对翠亨古村和新村交界的少量建筑改造带来的局部调整。
第九条道路交通系统1. 车行流线:使现有中山城以南的内部车行道路延续至石门路,在规划区内形成环形的车行系统,以解决用地内部各主要功能区的车行需要。
2. 限制性车行流线:保留翠亨大道翠亨段的车行功能,并进行限流、限速等处理。
恢复岐关公路历史旧貌,作为保护地段。
3. 人行流线:各区块内设置主要及次要二级步行系统,形成网状结构,解决人行交通。
4. 停车场:主要依托现中山城前广场停车;在规划调整之后,通过岐关公路的保护性复原和沿线景观设计,自中山城前广场开始形成进入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态势。
南侧在兰溪桥南,翠亨大道以东设停车场(规划区界线外)。
5. 对于古村区内的历史街巷,需要保护其断面、空间比例和传统铺砌形式,应结合市政综合沟的铺设,恢复传统麻石路面。
第十条绿地系统1.加强环绕翠亨村的片状绿地(含耕地)。
2.保护纪念中学校道的绿化。
3.建设以兰溪为中心的沿水带状绿化。
4.部分恢复历史上岐关公路的旧貌,沿岐关公路形成带状绿化。
第十一条景观系统1.山体、古村、农田、兰溪和岐关公路组成基本的景观要素。
2.三处景观节点:岐关公路两端的公园绿地具有门户景观作用;中山城中段公园绿地是打通历史景观走廊的重要节点。
3.以翠亨村为观景主体建立通往前后山体的景观通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与整治1.加强对山体生态林地的保护,禁止挖山采石,已开挖山体做好复绿。
2.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山地进行建设。
3.在山地的少量建设活动(道路和建筑小品、文化游览设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的控制要求,并且作为公共设施开放使用。
4.加强对兰溪河水系的治理。
应在水系整体的层面上统一规划,分流截污,保护兰溪的水质。
对兰溪沿岸用地应实行严格的退让,形成亲水的公共空间。
第十三条周边地段规划建议本规划对翠亨规划区周边地段提出规划建议:1. 限制自广珠高速翠亨出口至翠亨村沿线西侧的建设,条件允许时原有工业建筑应逐步迁出。
现状应加强沿路绿化,提升翠亨村门户空间的景观质量。
2. 规划区外翠亨大道沿线的商业、住宅区(主要为竹头园和石门两片),应加强城市设计指引,保持风貌协调。
建筑的风格应考虑与传统的岭南民居风格相一致,建筑色彩以白、灰、青三种颜色为主。
3. 金槟榔山西南角地段,现停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支持其激活,但不应增加建设强度。
同时限制增加新的建设项目。
4. 兰溪上游至逸仙水库沿线,规划建议以原村落为中心,发展分散型生态居住社区,控制用地规模和建设强度。
5. 位于南朗镇长沙埔村的中山烈士陵园,应保留周边的山体环境,避免毗邻的用地开发。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第十四条保护区划1. 规划通过保护区划,对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丰富、完整的重要地段设定为保护区。
保护区是是翠亨历史文化名村的基本内涵。
2. 规划设定了翠亨古村保护区(面积为29.8公顷)和中山纪念中学保护区(面积为3.8公顷)两处保护区并进行紫线划定。
紫线即为保护对象的建设控制地带界线;保护对象的风貌协调区界线即为本规划的界线。
对保护对象的规划管理通过地块规划控制要求(详见分图图则)和规划控制准则来实现。
3. 翠亨村核心区是古村历史风貌最为完整、历史建筑最为集中、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区域,是保护的重点区域。
核心区用地面积为35643平方米;现存历史传统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核心区内全部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
核心区内现存历史建筑占地面积33743平方米(含历史建筑基底面积10200平方米和历史环境用地面积23543平方米)。
第十五条保护区规划控制准则1.紫线的规划控制原则:对在紫线内(即保护区内)的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进行建设管理。
2.核心区内的规划控制原则:在核心区内,除了本规划确定的保护建设活动之外,不得进行新的工程建设。
第十六条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翠亨规划区内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共有17处,规划建议将其列入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第十七条建筑分类评估规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参照建设部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办法,对翠亨规划区(主要是核心区)的建筑进行分类评估。
规划划定文物建筑、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一般建筑、与历史风貌无冲突)、一般建筑(与历史风貌冲突)共五大类,细分为8类。
(1)文物保护单位:(国保、省保、市保)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古迹。
(2)文物建筑:被中山市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准备报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古迹。
(3)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质量、丰富的建筑细节,保存完整,能够体现翠亨村建筑艺术和时代特征的历史建筑。
(4)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具有较好的建筑质量,保存完整,能够体现翠亨村村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建筑。
(5)历史建筑(风貌不完整历史建筑):建造年代较早,某一个或以上的立面被用现代材料改造,但建筑的其余部分仍能够体现村落的历史特征的建筑。
(6)历史建筑遗址:仅存建筑的基址或某一部分,有记录记载,但其余部分均已不存在的年代久远的建筑。
(7)传统建筑(风貌协调一般建筑):体量、材质都与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但建造年代相对较晚的建筑。
(8)一般建筑(风貌不协调一般建筑):体量形式或立面材质与村落传统风貌差异较大(如大体量的工厂、立面贴了彩色的马赛克等)的现代建筑。
上述1-4类建筑应严格保护,禁止拆除或改造。
第十八条历史街巷的保护1.翠亨村内历史街巷均形成于清末民初,其街巷格局应得到保护。
各街巷连续景观起始和结束位置之间的路段(包括其断面)应重点保护(表5)。
2.保存较为完整的、景观连续的主要历史街巷:和兴街、中亨街、众兴街应得到严格保护。
表5 翠亨村历史街巷清单第十九条历史村落设施的保护翠亨村内的重要历史公共设施有村围墙、“瑞接长庚”闸门“、祥钟泰岱”闸门、山水井、酸子树和孙中山故居水井,应加以整治和保护。
第二十条保护措施根据建筑价值评估结论,结合环境因素分析,规划将翠亨古村保护区内的建筑分为以下几类,并制定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1.修缮:对文物建筑和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
2.维修: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
3.改善:对历史建筑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建设活动。
4.保留:对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传统建筑(一般建(构)筑物),采用保留的方式。
5.整修(改造):对于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构)筑,通过改变立面、体量和外观的方式与历史风貌取得和谐。
6.拆除:对于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构)筑,且整修和改造都不能处理好与历史风貌冲突的矛盾时候,建议采用拆除或者拆迁的方式。
第二十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 加强对翠亨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
2. 翠亨村地方特色的主要传统节日仪式是元宵节村庙北极殿“游神”、炮会、三月三(北帝诞)、四月八(浴佛节)、七月十四(盂兰节)。
在上述重要节庆时段内,可结合古村的空间节点规划,在开放空间内组织相应的公共仪式活动,作为旅游参观内容。
3. 翠亨村作为典型的中山历史村落,也担负着传承地方文化传统的责任。
对于中山市层面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历史文献、产品和图像展示、过程演示等多种方式,将其纳入翠亨村的展示体系中(表6)表6 建议发展为翠亨村展示项目的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十二条保护管理1. 健全保护区的具体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