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doc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doc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摘要: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的危害性,并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经验探讨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郑州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正文: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陕西,八千年看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相传伏羲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底大的太昊陵。

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郑州的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

从夏代到北宋,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 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河南处于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河南自古就是各族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因此,古人称:"得中原者得天下"、"当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争"。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一•我爱的郑州我来自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陈胜吴广与秦军争夺荥阳粮仓,吴广战死于荥阳;刘邦项羽在荥阳对峙,而后隔鸿沟设汉王城霸王城;刘关张三兄弟在荥阳虎牢关大战吕布;秦王李世民在荥阳大败窦建德降王世充;闯王李自成也在荥阳大海寺集合农民起义......区区荥阳尚且如此,更别提洛阳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姓名:***学号:**********从街区改造谈起——历史名城保护中多样性和社会交往的意义摘要从旧街区改造的角度入手,将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多样性理论和《交往与空间》中对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相互影响的理论的思考带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中。

保护的目的是在于保留以物质空间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城市文脉,因此保护对象不仅局限于历史建筑,也不是单纯的区段保留。

目前我国在历史名城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众的参与,从多样性入手,从社会交往和空间的关系入手。

关键词:街区改造,社会交往,多样性,公众参与引言城市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印记。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势头正猛,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正在激烈碰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诸多问题函待解决。

曾有幸前往过许多历史文化城市,苏杭的园林和烟雨小巷、北京的宫殿和胡同、上海的外滩和弄堂、郑州的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墙和街坊、成都的邻里交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许多不甚明了的想法,及至读到了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与书中所讲产生了共鸣,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之前的思考,尤其在上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门课后,愈发明晰。

在此文中,选取一个较小的层面,从街区改造入手,结合多样性和扬盖尔的理论,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意义、保护对象,提出现阶段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法。

第一章保护意义和保护对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究竟是为了保护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探究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

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的价值,二是它的附加价值,即历经时间所沉淀下来历史价值。

很明显,放之于街区和城市之中,我们所保护的更多的是它的附加价值。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保护的是远远超越物质空间的东西,是物质空间所承载的东西,可以是情感、记忆,也可以是作为一个地标和空间构成的要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优美和谐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制定的一项规划。

下面是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一些见解。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观,要精心保护,采取必要的修缮和维护措施,使其能够延续下去。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升保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注重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这些传统和特色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保护这些文化传统和特色,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参观和研究。

再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注重保护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一个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一个宜居的环境。

因此,保护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是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保持城市的良好和谐局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最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社会历史记忆。

社会历史记忆是城市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

因此,保护和传承城市的社会历史记忆是保护规划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对社会历史记忆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加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城市居民的历史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也关乎城市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优美和谐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必要性、制定过程以及具体的保护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必要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根基,是城市的灵魂。

这些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危险。

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城市的文化精神。

通过制定保护规划,可以规范城市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和风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同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过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下面将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

1. 问题识别和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和现存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确定城市的保护需求和重点,为后续的规划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2. 目标确定和规划编制在问题识别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编制的方向。

目标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可行性的目标和措施。

3. 方案设计和评估在目标确定和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评估。

方案设计包括城市的整体布局、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等方面的考虑。

评估阶段需要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实施和监测规划方案的实施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环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也使其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和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继承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和保护两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通过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安排人口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布局以及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来规划和管理城市的活动和发展。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格局,也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和传承。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应该根据城市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以实现历史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于古城墙较完好的城市,如西安和南京,应考虑如何保护和利用古城墙,让其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并以此绘制城市的路网。

此外,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应该通过完成节能措施和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环境影响。

同时,保护国土和减少环境破坏也是必要的。

城市使用地要合理使用和规划,并考虑到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和水资源保护。

最后,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交通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域内通常地形复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公共交通建设,选择实现新能源车辆在城市中接送乘客,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保护城市规划是城市之骨,而城市保护则是城市之肌肉。

城市既然有了规划,还需要保护,以赋予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城市保护是指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有效的继承和传承。

保护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物保护。

文物是历史文化名城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城市中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名人故居、陵墓等文物保护应做到始终如一的尽心、尽力、尽责的原则。

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来加强。

其次,文化传承。

城市文化传承是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文化传承,需要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开展科学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对于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又要推动其现代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凝聚着历史文化的体现,其中包括建筑物、文物、传统技艺等众多元素。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国家的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2. 促进旅游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的经济收入。

3. 提升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名城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氛围,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的重要性1. 融入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展出符合现代需求的旅游、商务、教育等产业,使历史文化名城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

发展公共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使居民在享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

3.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服务业,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实力。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措施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需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来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的目标,同时规范相关的建设、开发和管理活动。

加强监督和执法,严惩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摘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对一些古城老房、老街区的保护,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价值,但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

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人民在各个朝代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珍贵财富。

这些光辉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祖国大地,为锦绣中华锦上添花,使不少城镇成为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笔财富,它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和古老的房屋街巷,以及古城所蕴藏的古老文化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的破坏、历史的变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反映古代文明和时代特征的一些历史建筑,有的已破损严重、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成为遗址,很难真实再现昔日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古老的街巷被抹平,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

同时,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城市的文化在消亡。

截至 2013 年,我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 122 个城市。

但是在距最早1982 年第一批评审出来的古城,许多古城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与经济化的发展,加剧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一些文物建筑以及有宝贵价值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建设正日益侵蚀着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历史名城在这几十年中慢慢的没落甚至接近于消失。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概念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它区别于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传统风貌街区”。

完整论文范文

完整论文范文

完整论文范文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已成为城市规划和文化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需要确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框架。

通过立法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确保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其次,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对于已经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建设活动等。

再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教育部门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此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机制,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

最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存储和展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文化遗产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法律、规划、教育、社会参与和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促进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山市周庄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3)引言 (5)一、昆山市周庄镇规划背景 (6)(一)背景资料 (6)(二)规划内容 (6)(三)规划特色 (6)(四)规划内容 (7)(五)总结 (7)二、昆山市周庄镇规划思路 (8)(一)周庄现状主要问题 (8)(二)周庄规划主要思路 (9)(三)周庄规划总体目标 (9)(四)周庄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9)三、昆山市周庄镇经济人口 (10)(一)经济发展现状 (10)(二)经济发展分析 (10)(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1)(四)产业发展策略 (12)(五)主要就业提供 (12)(六)人口分析 (13)(七)城镇化水平 (14)四、昆山市周庄镇规划内容 (14)(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4)(二)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 (15)(三)镇域总体规划 (15)(四)镇域村镇结构 (16)(五)镇域土地利用 (17)(六)镇域设施分布现状 (18)(七)城镇用地规划 (19)(八)古镇保护规划 (20)(九)周庄历史文化 (21)(十)古镇保护规划 (22)(十一)旅游发展现状 (23)(十二)旅游规划 (24)(十三)交通规划 (25)(十四)绿地湿地系统规划 (26)结语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31)附件一 (31)致谢 (32)摘要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

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

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并主要表现为建设性的破坏。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昆山市周庄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开发AbstractZhou Zhuangzhen is located in kunshan city southwest corner. In 1995, was rated as the provincial Zhou Zhuangzhen history culture famous tow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in November 1998 ,zhouzhuang preparatory directory listing in 2003, Zhou Zhuangzhen gain UNESCO asia-pacif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utstanding award, and i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town. Is known as "jiangnan first water town". In 1997, zhouzhuang town has started to develop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related industries. Application on the idea of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town requires prompt town to seek planning aid, research new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zhouzhuang in the world. Bu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ultural heritage, history, environment, much of the damage to the city characteristics, impact, and mainly for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Kunshan Zhou Zhuangzhe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earch for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vide advice.Keywords: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 ; protection ;tourism development引言历史文化名城(镇)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

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蕴藏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信息,象充满记忆的人一样,它也是一个有生命历程的活的有机体。

历史文化名城(镇)因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俗习惯而各具色,这些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

人们在享受工业生产给社会聚集的巨大财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

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保护迫在眉睫,这篇论文主要是对昆山市周庄镇的规划保护和旅游开发做一个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种方法。

一、昆山市周庄镇规划背景(一)背景资料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

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

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1995年12月被江苏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二)规划内容规划明确地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十六字方针。

(三)规划特色1.对古镇的现状提出新的评价体系。

2.研究周庄古镇的社会与人文等问题。

3.周庄古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结构,形态脉络。

4.对沿河沿街等重点地段进行整治。

5.专题研究市政设施配套,尤其是污水的处理问题。

(四)规划内容在促进古镇保护的进程方面:1.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

2.分流过于集中的旅游与就业人口。

3.用地与建筑高度作出控制。

4.道路交通压力。

5.大环境质量。

6.提高古镇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环境质量。

在引导新镇区的发展方面:1.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作出规划构想。

2.控制新镇区的土地使用性质。

3.规划新镇区的道路交通结构。

4.对昆山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提出要求。

5.对太史淀风景开发区的规划提出要求。

6.在新镇区划定一定规模的生态景观控制区。

(五)总结1.周庄发展迅速超出原有规划预测2.由于缺乏规划指导,新的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在用地规模和选址上缺乏合理论证,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3.旅游产业进入成熟轨道。

但低层次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并明显化。

4.统筹城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日益受到重视,昆山市要求各镇的总体规划有必要对镇域土地进行规划指导。

5.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得到提倡。

镇域内外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周庄必须面对的。

二、昆山市周庄镇规划思路(一)周庄现状主要问题A.土地问题现状城镇用地规模远大于国家标准。

现状人均用地面积228.9平方米(包括常住的在校生和经过折算的旅游人口)。

河汊纵横,土地分割,而缺乏规划指导的用地很多。

B.人口问题大量旅游人口和非户籍人口。

规划周庄人口数量包括实际常住人口(而不仅仅是户籍人口)、旅游人口(在设施配置时须经折算)和苏州大学住宿学生。

C.产业问题旅游业和工业。

D.农村建设问题村镇布局调整。

E.已建和已批地块没有规划指导的已建和已批用地给本轮规划带来了难度。

(二)周庄规划主要思路A.跳出古镇看周庄”,在区域层面寻求协调发展考虑土地利用和设施配置,将周庄的旅游业的承载扩大到整个镇域,带动了村镇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一体。

B.最大限度利用好周庄各种物质资源,空间布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尊重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周庄现状存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古镇保护除了保护古镇外,从宏观层次出发,积极开拓镇域生态旅游,对古镇游客进行分流,同时也为周庄旅游增加新的吸引点。

D.重点发掘周庄“水乡湿地”的生态优势规划依托湖泊、结合旅游发展设置湿地公园,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为周庄的旅游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物质载体。

(三)周庄规划总体目标保护古镇尊重生态特色旅游和谐发展(四)周庄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A.镇域村镇布局B.镇域发展C.基本农田D.镇区用地E.古镇保护、湿地保护和旅游发展三、昆山市周庄镇经济人口(一)经济发展现状2003年,周庄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637万元,第二产业产值3495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635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为3.6:34.2:62.2。

周庄现在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合理。

同时保持着比较快的发展速度。

旅游业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同时第二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二)经济发展分析A.现状发展特点尽快尽大规模的发展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争取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利用。

B.评价只重视资源的短期效益,长期效益关注不够。

对快速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考虑较少。

历史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各种经济形式对资源进行短期内掠夺,导致很多社会问题产生,如工业侵占农业用地,旅游商业侵占居住用地。

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率预期为 8% 。

社会公平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和谐社会”。

生态持续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虽然提出不少,但在各级落实的并不多遗产保护除开这三者外,对于周庄来说,遗产保护因素也应纳入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