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抗心律失常09

合集下载

医学抗心律失常药PPT培训课件

医学抗心律失常药PPT培训课件
过程
房室传导时间
代表左右两心室去 极化过程的电位变

反映心室复极(心室肌 细胞3期复极)过程中
的电位变化
代表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 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到完 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21
概述
心律失常是由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 常所引起
22
窦性心律失常:停搏、过缓、过速、不齐
冲动起源异常
24
触发活动和后除极
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指冲动的形成是由 于紧接着一个动作电位后的第二次阈值除极化即后 除极所造成。
后除极(after depolarization):是在动作电位0相 除极后,发生于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后的一种除极, 其振幅小,频率较快,膜电位往往呈振荡性波动, 一旦达到阈电位,易引起异常冲动,即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发生在2、3相复极中 滞后除极:发生在4相复极中
消除折返
改变传导性 加快传导,取消单向阻滞 减慢传导,变单向阻滞为双向阻滞
延长ERP 相对延长ERP 绝对延长ERP
ERP均一化
33
A.降低4相斜率
B.提高阈电位
C.增大最大舒张电位
D.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降低自律性的四种方式
34
如何才能减少异位起 搏活动、消除折返?
阻滞钠通道 拮抗心脏的交感效应 调节钾通道,适度延长有效不应期 阻滞钙通道
43
奎尼丁(quinidine) 临床应用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适用于房扑、房颤、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房颤时与地高辛合用,防止心室率加快
44
奎尼丁(quinidine)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2. 金鸡纳反应: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

抗心律失常ppt课件

抗心律失常ppt课件
【不良反应】 约20%-30%患者口服发生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最常见。包括恶心、呕吐等,有肝功能异常的报道,包括GOT增高。 2.神经:为第二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震颤(最先出现手细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嗜睡、昏迷及惊厥、复视、视物模糊、精神失常、失眠。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首选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 3、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可减慢心室率 4、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
三、钾通道阻滞药:胺碘酮
【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可抑制4相Na+和Ca2+内流,降低窦房结和浦氏纤维的自律性。 2、减慢房室结和浦氏纤维的传导性。 3、延长不应期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房室结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因而消除折返。
【临床应用】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1.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与强心甙不同,可恢复窦性心律 2. 室上性心动过速:不首选 3. 室性心律失常:不首选
3. 不良反应较多见,表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耳鸣、听力丧失、视觉障碍、晕厥等)、心血管方面反应包括低血压、心力衰竭、室内传导阻滞等,严重反应是奎尼丁晕厥(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 类别:有缓慢型和快速型
缓慢型有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传导阻滞(心房、房室、心室)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 快速型有窦性、异位过速两类:如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早搏、房扑、房颤、心室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心室纤维颤动等。
2.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如体外压力感受器刺激,或安装器械如起搏器)、 手术、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等。 3. 结果: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亦可引起心律失常;现代应用射频消融对某些类型心律失常可达到根治作用。

18 抗心律失常=09

18 抗心律失常=09
2.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
〔临床应用〕 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对冠心病,高血压伴心律失常尤其适用 也用于急性心梗、心肌缺血和强心苷 中毒所致的室早的治疗
1、属于适度阻滞钠通道药 (IA类)的是: 奎尼丁 2、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 首选药是:阿托品 3、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时 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利多卡因 4、心房纤颤最好选用:奎尼丁 5、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胺碘酮
不良反应
静注速度过快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停搏、心室颤动、低血压、呼吸抑制 等孕妇禁用
Ⅰc 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的药物
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药理作用〕 1.降低浦氏纤维和心室肌的自律性 2.减慢传导速度 3.延长APD和ERP 4.较弱的阻断受体和L型钙通道,有轻 的负性肌力作用
〔临床应用〕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好。对预 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者,其疗 效可达90%以上
四、Ⅳ类
〔药理作用〕
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 verapamil
1. 抑制激活态和失活态的L-型钙通道:
①抑制慢反应细胞自动除极速率→自律性↓
②抑制0相Vmax和振幅,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
③延长慢反应动作电位的ERP
不良反应
口服有胃肠道反应, 静脉给药易引起血压及传导抑制; 用量过大可致白细胞减少 40%者发生系统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停 药即好尚有幻觉、精神失常的 中枢反应
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的药物
利多卡因 lidocaine
不宜口服:局麻药,其首过效应大; 静脉给药:显效快,持续时间短。 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t 1/2 2h
传导速度
4
-85mV
Na+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心脏不同部位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与心电图关系
1
2
3 0 APD
4
INa
外向电流
ICa
内向电流
INa/Ca
IK1
ITO Ito1 Ito2
IKr IK
IKs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及参与电流
药理学(第9版)
1. 兴奋性(excitability) 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刺激 心肌细胞
药理学(第9版)
3. 延长有效不应期 (1) 改变传导性
(2) 延长有效不应期 钠、钾通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 β受体阻断药
房室结传导减慢
折返消除
ERP延长
cell
K+
Na+
药理学(第9版)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分类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 Ⅰb类 Ⅰc类
Ⅱ类: β受体阻断药
Ⅲ类: 延长APD药
20
1
2
0
-20
-40
0 ERP 3
-60
-80 4
-100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
静息膜电位 绝对值
阈电位水平
心肌兴奋性
药理学(第9版)
2. 自律性(automaticity) 自律性指部分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3. 传导性(conductivity) 传导性指心肌细胞膜产生的兴奋通过细胞间通道传导到其他心肌细胞,引起整个心脏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静注引起血压降低 • 暂时窦性停搏
药理学(第9版)
五、其他类
腺苷:无内源性嘌呤核苷酸,作用于G蛋白偶联的腺苷受体。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

通常特指用于 治疗快速型心 律失常的药物 。
分 类
类别 Ⅰ
阻断β受体 阻断钾通道(向外) 阻断钙通道(向内)
机制
阻断钠通道(向内)
药物
奎尼丁、利多卡因、 普罗帕酮 普萘洛尔 胺碘酮 异搏定
Ⅱ Ⅲ Ⅳ
常 用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异搏定

胺碘酮

普萘洛尔(心得安)

利多卡因

普罗帕酮(心律平)
1. 2. 3. 4. 观察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观察生命体征、心律、心率的变化 观察静脉通畅度和局部皮肤的变化 准确记录胺碘酮使用剂量
观 察
交接班
1. 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2. 药物常用剂量,使用注意事项。 3. 交接药物使用效果,穿刺处皮肤情况,利于 护士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注 意
事 项
心脏起搏器(包括ICD)
食道调搏术 经导管消融术
• 尽管各种心律失常非药物 治疗方兴未艾,但就我国 国情而言,绝大多数心律 失常患者还需要使用方便 、 价廉 、安全 、有效的药 物治疗。 • 药物治疗仍是一切心律 失常治疗的基石。
抗心律失常药物 概述
抗心律失常 药是能防治心 动过速、过缓 或心律不齐的 药物。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内科护士
牛利利
2 0 1 7 年 9 月


据数据得知,我国的房颤患者在一千万左右,猝死的
患者的数量也十分惊人,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 及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小觑。护理人员正确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学会观察和护理则是重中之重。

药物治疗是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

普罗帕酮(心律平)
【剂量】20ml/支 【适应症】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