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完整版-空白打印版-真实实验数据)
实验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研究

实验三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研究一、实验简介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
衍射现象的存在,深刻说明了光子的运动是受测不准关系制约的。
因此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光的本性的理解,也是近代光学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分析,全息分析,光学信息处理等)的实验基础。
衍射导致光强在空间的重新分布,利用光电传感元件探测光强的相对变化,是近代技术中常用的光强测量方法之一。
二、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研究其光强分布,加深对衍射理论的理解;2、学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3、学会用衍射法测量狭缝的宽度。
三、实验原理1、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当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时,如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小孔、细线、狭缝等,一部分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去,产生衍射现象。
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那么这样的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察到。
单缝衍射有两种:一种是菲涅耳衍射,单缝距离光源和接收屏均为限远,或者说入射波和衍射波都是球面波;另一种是夫琅禾费衍射,单缝距离光源和接收屏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即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看作是平面波。
在用散射角极小的激光器(<0.002rad)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0.1~0.3mm宽),在狭缝后大于0.5m的地方放上观察屏,就可以看到衍射条纹,它实际上就是夫琅禾费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
图1当激光照射在单缝上时,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上每一点都可看成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子波的新波源。
由于子波迭加的结果,在屏上可以得到一组平行于单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激光的方向性强,可视为平行光束。
宽度为d 的单缝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其衍射光路图满足近似条件:Dx≈≈θθsin ()d D >>产生暗条纹的条件是:λθk d =sin () ,3,2,1±±±=k (1)暗条纹的中心位置为:dD k x λ= (2)两相邻暗纹之间的中心是明纹次极大的中心。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单缝衍射光强分布 【实验目的】1.定性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和其特点。
2.学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并且绘制曲线。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光波遇到障碍时,波前受到限制而进入障碍后方的阴影区,称为衍射。
衍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场衍射,指光源与观察屏据衍射物为有限远时产生的衍射,称菲涅尔衍射;一类是远场衍射,指光源与接收屏距衍射物相当于无限远时所产生的衍射,叫夫琅禾费衍射,它就是平行光通过障碍的衍射。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强I =I 0(sin β)2β2;其中β=πa sin θλ;a 为缝宽,θ为衍射角,λ为入射光波长。
上图中θ为衍射角,a 为缝宽。
【实验内容】(一) 定性观察衍射现象1.按激光器、衍射板、接收器(屏)的顺序在光节学导轨上放置仪器,调节光路,保证等高共轴。
衍射板与接收器的间距不小于1m 。
2.观察不同形状衍射物的衍射图样,记录其特点。
(二)测量单缝衍射光强分布曲线仪器名称光学导轨 激光器 接收器 数字式检流计 衍射板 型号1.选择一个单缝,记录缝宽,测量-2到+2级条纹的光强分布。
要求至少测30个数据点。
2.测量缝到屏的距离L。
3.以sinθ为横坐标,I/I0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在同一张图中绘出理论曲线,做比较。
【实验步骤】1.摆好实验仪器,布置光路如下图顺序为激光器—狭缝—接收器—数字检流计,其中狭缝与出光口的距离不大于10cm,狭缝与接收器的距离不小于1m。
2.调节激光器水平,即可拿一张纸片,对准接收器的中心,记下位置,然后打开激光器,沿导轨移动纸片,使激光器的光点一直打纸片所记位置,即光线打过来的高度要一致。
3.再调节各光学元件等高共轴,先粗调,即用眼睛观察,使得各个元件等高;再细调,用尺子量取它们的高度(狭缝的高度,激光器出光口的高度,接收器的中心),调节升降旋钮使其等高,随后用一纸片,接到光源发出的光,以其上的光斑位置作为参照,依次移动到各个元件前,调节他们的左右(即调节接收器底座的平移螺杆,狭缝底座的平移螺杆)高低,使光线恰好垂直照到元件的中心。
单缝衍射光强的分布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缝衍射光强的分布测量实验报告篇一:衍射光强分布测量衍射光强分布测量***,物理学系摘要:本实验利用激光为光源研究激光经过单缝与单丝时的衍射光强度分布情况。
激光的高准直性符合夫琅和费远场条件,且高单色性保证测量时没有不同波长光的叠加影响。
光感应器方面使用光栅尺与电脑连接做0.02毫米/点的高精度自动扫描。
通过巴比涅原理迂回得到了没有直射光时单丝的衍射光强分布,完整验证了运用衍射光强分布来测量小微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和可行性,并实际运用此法测量了铜丝和头发丝的直径。
关键词:衍射分布巴比涅原理单缝直径测量ThemeasurementoftheDistributionofLightDiffraction YixiongKeYiLin,DepartmentofphysicsAbstarct:Thisexperimentmadeuseoflaserasthelightsourcetoverif yaseriesofdiffractionpatternsof633nmlaserviadiffere ntsingleslitsandmonofilaments.Thecollimationfeature ofthelasermeetstheconditionofFraunhoferdiffraction, themonochromicfeatureoflaserprovideabetterexperimen talenvironmentthatthediffractionpatternwon`tbeinter ferebythelightofotherwavelength.weuselinearencorder connectedtopcviauLI(universalLaboratoryInterface)as thesensortoautomaticallyscanthediffractionpatternwi ththeratioof0.02mmperdot.weusebabinet’sprincipletogetthediffractionpatternofamonofilament p letelyverifiedthemethodandfeasibilityofmeasuringati nyobjectwithitsdiffractionpattern.Inaddition,wetryt omeasurethediameterofacopperwireandpeople’shairinthiswayKeywords:Diffractiondistributionbabinet`sprinciplesingleslitsmeasureDiameterofthewire1一、引言衍射是波遇到障碍物时便利直线传播的现象。
单缝衍射与光强分布(大物实验)

实验单缝衍射及光强分布测试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特性。
光的衍射是指光作为电磁波在其传播路径上如果遇到障碍物,它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而进入几何阴影区内传播的现象。
光在衍射后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光环叫衍射图样,包括: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及泊松亮斑等。
根据观察方式的不同,通常把光的衍射现象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光源和观察屏(或二者之一)距离衍射孔(或缝、丝)的长度有限,或者说入射波和衍射波都是球面波,这种衍射称为菲涅耳衍射,或近场衍射。
另一种是光源和观察屏距离衍射孔(或缝、丝)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这时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看作是平面波,这种衍射称为夫琅禾费衍射,或远场衍射。
实际上,夫琅禾费衍射是菲涅耳衍射的极限情形。
观察和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理论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近代光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全息照相、光信息处理等。
衍射使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本实验利用硅光电池等光电器件测量光强的相对分布,是一种常用的光强分布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1.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加深对波的衍射理论的理解。
2. 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
3. 学会利用衍射法测量微小量的思想和方法。
4. 加深对光的波动理论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理解。
【实验原理】1.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小孔、细线、狭缝等时,一部分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去,产生衍射现象。
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那么,这样的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察到。
散射角极小的激光器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0.1~0.3mm 宽),在狭缝后大于0.5m 的地方放上观察屏,就可看到衍射条纹。
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很强,可视为平行光束,因此观察到衍射条纹实际上就是夫琅禾费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
光照射在单缝上时,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把波阵面上的各点都看成子波波源,衍射时波场中各点的强度由各子波在该点相干叠加决定。
实验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研究样本

实验三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研究一、实验简介光衍射现象是光波动性一种体现。
衍射现象存在,深刻阐明了光子运动是受测不准关系制约。
因而研究光衍射,不但有助于加深对光本性理解,也是近代光学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分析,全息分析,光学信息解决等)实验基本。
衍射导致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运用光电传感元件探测光强相对变化,是近代技术中惯用光强测量办法之一。
二、实验目1、观测单缝衍射现象,研究其光强分布,加深对衍射理论理解;2、学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3、学会用衍射法测量狭缝宽度。
三、实验原理1、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障碍物时,如不透明物体边沿、小孔、细线、狭缝等,一某些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去,产生衍射现象。
如果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近,那么这样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测到。
单缝衍射有两种:一种是菲涅耳衍射,单缝距离光源和接受屏均为限远,或者说入射波和衍射波都是球面波;另一种是夫琅禾费衍射,单缝距离光源和接受屏均为无限远或相称于无限远,即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看作是平面波。
在用散射角极小激光器(<0.002rad)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狭缝(0.1~0.3mm宽),在狭缝后不不大于0.5m地方放上观测屏,就可以看到衍射条纹,它事实上就是夫琅禾费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
当激光照射在单缝上时,依照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上每一点都可当作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子波新波源。
由于子波迭加成果,在屏上可以得到一组平行于单缝明暗相间条纹。
激光方向性强,可视为平行光束。
宽度为d 单缝产生夫琅禾费衍射图样,其衍射光路图满足近似条件:Dx≈≈θθsin ()d D >>产生暗条纹条件是:λθk d =sin () ,3,2,1±±±=k (1)暗条纹中心位置为:dD k x λ= (2)两相邻暗纹之间中心是明纹次极大中心。
由理论计算可得,垂直入射于单缝平面平行光经单缝衍射后光强分布规律为:220sin ββI I = λθπβsin d =(3) 式中,d 是狭缝宽,λ是波长,D 是单缝位置到光电池位置距离,x 是从衍射条纹中心位置到测量点之间距离,其光强分布如图2所示。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完整版-空白打印版-真实实验数据)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学院:专业:班级:组号: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理论上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单缝衍射就处于夫琅和费衍射区域:La 82>>λ或82a L >>λ为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λ为入射光的波长。
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实验时,若取m a 4101-⨯≤,入射光是应用单缝衍射的公式计算单缝缝宽 λϕk a =sin k k L ϕtan = 很小,所以a kL L X k k /λ=Φ=激光器与单缝之间的距离以及单缝与一维光强测量装置之间的距离均置为50cm 左右,本实验采用的是方向性很好,发散角rad 53101~101--⨯⨯的Ne He -激光作为光源,这样可满足夫琅和费衍射的远场条件,从而可省去单缝前后的透镜1L 和2L 。
;.点亮Ne He -激光器,使激光垂直照射于单缝的刀口上,利用小孔屏调好光路,须特别注意的是:观察时不要正对电源,以免灼伤眼睛。
WJH 接上电源开机预热15min ,将量程选择开关置I 档,衰减旋钮置校准为止(顺时针旋到底,即灵敏度最高)。
调节调零旋钮,使数据显示器显示“-000”(负号闪烁)。
以后在测量过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学院:专业:班级:组号: B7 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 201 年月日星期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度曲线图。
单缝衍射光强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光强实验报告单缝衍射光强实验报告引言:单缝衍射是一种经典的光学实验,通过将光线通过一个狭缝,观察光线经过狭缝后的衍射现象,可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单缝衍射光强,探究光的波动性质。
实验设备和原理: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激光器、狭缝、光屏、光电二极管等。
实验原理基于光的波动性,当光线通过一个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衍射图样。
衍射图样的形状和强度分布与狭缝的宽度、光的波长以及观察位置等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对准狭缝,调整狭缝宽度,使得光线通过狭缝后能够形成明显的衍射图样。
2. 将光屏放置在狭缝后方适当位置,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衍射图样尽可能清晰。
3. 使用光电二极管测量不同位置处的光强,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不同位置处的光强,并将结果整理如下表所示:位置(cm)光强(单位)0 1001 952 803 604 405 20讨论与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观察位置的增加,光强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光线经过狭缝后发生衍射,形成衍射图样。
在衍射图样中,中央区域的光强最强,随着距离中央区域的增加,光强逐渐减弱。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衍射图样的形状。
通过实验中调整狭缝宽度的大小,我们可以发现,狭缝宽度越小,衍射图样的主极大越窄,副极大越多。
这与单缝衍射的理论预测相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图样,并验证了光的波动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光线通过狭缝后会发生衍射,形成衍射图样,中央区域的光强最强,随着距离中央区域的增加,光强逐渐减弱。
此外,狭缝宽度的大小也会影响衍射图样的形状。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本实验中,我们只观察了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而没有对衍射图样的具体形状进行定量测量。
此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对光的波长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可以通过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和调整实验条件等方法进行改进。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报告(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目的】1.定性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和其特点。
2.学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并且绘制曲线。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光波遇到障碍时,波前受到限制而进入障碍后方的阴影区,称为衍射。
衍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场衍射,指光源与观察屏据衍射物为有限远时产生的衍射,称菲涅尔衍射;一类是远场衍射,指光源与接收屏距衍射物相当于无限远时所产生的衍射,叫夫琅禾费衍射,它就是平行光通过障碍的衍射。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强I =I 0(sin β)2β2;其中β=πa sin θλ;a 为缝宽,θ为衍射角,λ为入射光波长。
上图中θ为衍射角,a 为缝宽。
【实验内容】(一) 定性观察衍射现象1.按激光器、衍射板、接收器(屏)的顺序在光节学导轨上放置仪器,调节光路,保证等高共轴。
衍射板与接收器的间距不仪器名称 光学导轨 激光器 接收器 数字式检流计 衍射板 型号小于1m。
2.观察不同形状衍射物的衍射图样,记录其特点。
(二)测量单缝衍射光强分布曲线1.选择一个单缝,记录缝宽,测量-2到+2级条纹的光强分布。
要求至少测30个数据点。
2.测量缝到屏的距离L。
3.以sinθ为横坐标,I/I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在同一张图中绘出理论曲线,做比较。
【实验步骤】1.摆好实验仪器,布置光路如下图顺序为激光器—狭缝—接收器—数字检流计,其中狭缝与出光口的距离不大于10cm,狭缝与接收器的距离不小于1m。
2.调节激光器水平,即可拿一张纸片,对准接收器的中心,记下位置,然后打开激光器,沿导轨移动纸片,使激光器的光点一直打纸片所记位置,即光线打过来的高度要一致。
3.再调节各光学元件等高共轴,先粗调,即用眼睛观察,使得各个元件等高;再细调,用尺子量取它们的高度(狭缝的高度,激光器出光口的高度,接收器的中心),调节升降旋钮使其等高,随后用一纸片,接到光源发出的光,以其上的光斑位置作为参照,依次移动到各个元件前,调节他们的左右(即调节接收器底座的平移螺杆,狭缝底座的平移螺杆)高低,使光线恰好垂直照到元件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学院:
专业: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
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理论上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单缝衍射就处于夫琅和费衍射区域:L
a 82
>>λ或82a L >>λ
为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λ为入射光的波长。
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实验时,若取m a 4
101-⨯≤,入射光是
应用单缝衍射的公式计算单缝缝宽 λϕk a =sin k k L ϕtan = 很小,所以
a kL L X k k /λ=Φ=
激光器与单缝之间的距离以及单缝与一维光强测量装置之间的距离均置为50cm 左右,本实验采用的是方向性很好,发散角rad 53
101~10
1--⨯⨯的Ne He -激光作为光源,这样可满足
夫琅和费衍射的远场条件,从而可省去单缝前后的透镜1L 和2L 。
;
.点亮Ne He -激光器,使激光垂直照射于单缝的刀口上,利用小孔屏调好光路,须特别注意的是:观察时不要正对电源,以免灼伤眼睛。
WJH 接上电源开机预热15min ,将量程选择开关置I 档,衰减旋钮置校准为止(顺时针旋到底,即灵敏度最高)。
调节调零旋钮,使数据显示器显示“-000”(负号闪烁)。
以后在测量过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学院:
专业:班级:
组号: B7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时间: 201 年月日星期
实验地点科技楼 90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度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