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合集下载

消费者心理影响下的价格定价策略研究

消费者心理影响下的价格定价策略研究

消费者心理影响下的价格定价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人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品价格和定价策略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价格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而是涉及到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因此,在制定价格定价策略时,要考虑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对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预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会对其价格形成一种心理预期,这种预期是建立在以往购买价格和个人消费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当商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的预期时,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

因此,当制定价格定价策略时,企业应该充分了解消费者心理预期的变化,尽量将价格调整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同时也要注重与市场价格的变化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二、心理定价心理定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定价策略,它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反应,通过小数定价、折扣促销等方式,来影响消费者实际的购买行为。

例如,一个价格为4.99元的商品,会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而不是价格为5元的商品。

这是因为消费者往往会忽略价格中的小数部分,而将价格简单地看成一个整数。

在心理定价方面,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试图通过优惠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和提升企业盈利的目的。

三、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消费者心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会忽略单一产品价格,而将其置于同类商品中比较。

例如,当一款手机的价格高于同类产品,消费者就会选择其他更为经济实惠的品牌和型号,以此来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和性价比。

面对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侧重点不同的定价策略。

例如,在同一市场环境下,提供更经济实惠的产品,或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最终达到更高的销售额和盈利。

总体而言,在价格定价策略中,企业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并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采取合适的定价策略,以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实现销售和利润的双赢。

价格与消费心理

价格与消费心理

价格与消费心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货币价值。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价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价格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指标,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心理。

首先,价格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较高的价格往往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商品价值较高的认知,因此更愿意购买高价商品。

相反,低价格的商品可能被认为是廉价的,消费者可能会怀疑其质量和价值。

其次,价格还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例如,经营策略中的“打折”和“促销”经常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是因为低价格会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增加购买意愿。

此外,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在购买决策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有些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在意价格的优惠程度,只有在价格低廉时才会购买。

再者,价格还可以影响与产品相关的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

某些品牌的高价定位将其与高端市场联系在一起,消费者购买这些高价商品可能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从而满足一种社会认同的心理需求。

而对于低价商品,一些消费者可能感到不满意或不值得拥有,因为价格方面的低迷往往与质量有关。

在个案个别的情况中,价格也可能成为消费者的心理障碍。

有时候,消费者觉得某些产品的价格过高,超出了其预期和承受能力,从而对购买产生了犹豫和担忧。

然而,如果价格过低,消费者可能会怀疑产品的质量,产生负面印象。

综上所述,价格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心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产品的定价策略不仅影响到商品的销量和市场表现,更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认知。

因此,企业应该认真考虑产品的定价策略,兼顾商品的价值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以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

价格与消费心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概念,还是与人们购买决策和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往往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媒介,通过价格的设定和变动,企业可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满足其需求。

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与消费心理分析

 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与消费心理分析

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与消费心理分析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与消费心理分析近年来,学生文具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和类型的文具琳琅满目。

作为学生们必备的学习工具,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学生文具价格定位的策略,并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一、价格定位策略学生文具的价格定位主要涉及到品牌、材质、功能和设计等方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价格定位策略:1. 经济型经济型学生文具定位以实惠的价格为主要卖点,追求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这类产品多采用普通材料和简约设计,适宜大众市场需求。

通过批量生产和精简成本,经济型学生文具能够提供合理的价格,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2. 中端定价中端定价的学生文具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既要兼顾质量和功能,又要保持相对合理的价格水平。

这类产品多采用较好的材质和设计,可以满足一定的消费欲望,受到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青睐。

3. 高端定价高端定价的学生文具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独特设计。

这类产品采用优质的材料和精细的工艺制造,以高品质和奢华感作为主要卖点。

高端学生文具的高价也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品味的象征,吸引有一定购买力的消费者。

二、消费心理分析1. 经济型的吸引力经济型学生文具以低廉的价格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是品牌或者外观。

经济型的学生文具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且能够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 中端定价的性价比中端定价的学生文具侧重于产品的性价比,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功能的需求。

对于一些追求性价比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能够购买到成本与质量匹配的学生文具。

中端定价的学生文具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既不过于昂贵又不会让人觉得廉价。

3. 高端定价的精英象征高端定价的学生文具以其品质和独特设计吸引着那些对品味和社会地位有要求的消费者。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高价学生文具不仅仅是学习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社交象征。

商品定价的心理学

商品定价的心理学

商品定价的心理学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定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而商品定价的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受到的心理因素对定价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品定价的心理学,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是指在商品定价时,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其中,以下几种心理定价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中:1. 奇偶定价:奇数价格(如99元)往往给人一种比实际价格低的感觉,而偶数价格(如100元)则显得更真实和合理。

这是因为人们在观察价格时常常只关注数字的左边部分,而忽略右边的零头。

2. 锚定效应:在商品定价时,将一个高价商品作为“锚点”,然后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他商品,这样会使消费者觉得其他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会以先前的信息作为参考。

3. 分期付款:将商品价格分成几期付款,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更容易接受。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小额支出的接受度更高,而对于一次性大额支出则有所抵触。

二、心理因素对定价的影响除了心理定价策略外,许多心理因素也会对商品定价产生影响。

1. 感知价值: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感知是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

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的实际价值高于定价,他们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商品的品质、功能和服务来提高消费者的感知价值。

2. 参考价格: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常常会参考其他类似商品的价格。

如果商品的定价明显低于参考价格,消费者会觉得是个“划算”的买卖,从而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3. 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对商品定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高质量的形象,那么消费者会认为该品牌的产品应该有相应的定价水平。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来支持产品的高价定位。

4. 消费者心理预期: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也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如果消费者预期商品价格会上涨,他们可能会更早地购买,以避免未来的价格风险。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与技巧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与技巧

浅谈心理定价策略与技巧作者:闫小艳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8期【摘要】文章从心理定价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应用心理定价策略来赢得满意的销售量,并提出了心理定价一定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建议用:尾数定价、价值定价、招徕定价、对比定价、差别定价、模糊定价、习惯定价、梯子定价、最小单位定价等策略。

【关键词】心理;策略;定价;技巧一、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是指在商品定价时,取尾数而不取整数,使消费者购买时在心理上产生商品特别便宜的感觉。

尾数定价策略以暗示效应为基础之,它暗示消费者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商家经过认真核算制定的,可信度高。

调查表明:价格尾数的微小差别,往往会给人以不同的效果。

顾客通常认为199元的商品比200元钱的商品便宜很多,而201元的商品太贵,实际上只差1元钱。

尾数定价策略之所以能够普遍采用,主要是它具有如下两种心理功能:第一,它能给消费者造成价格偏低的感觉。

如果某种商品定价为99元,虽然比100元只少了1元钱,但人们会习惯地认为这是几十元钱的开支,比较便宜。

而同一商品若是价格定为100元,人们就会认为是上百元的开支,贵了很多。

第二,它留给消费者一种中意的感觉。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信仰的影响,消费者往往存在对某些数字的偏爱或忌讳,例如我国人民一般喜欢“8”、“6”、“9”。

认为“8”代表发财,“6”代表六六大顺,吉祥如意,“9”代表了长长久久;美国人则喜欢“7”,认为“7”代表了幸运,忌讳“5”、“3”。

认为这些数字代表了厄运和灾难。

二、价值定价策略价值定价策略也叫声望定价策略,指把在顾客中有声望的商店、企业的商品价格定得比一般的商品要高的定价策略。

它是根据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信任心理而使用的价格策略。

与尾数定价策略迎合消费者的求廉心理相反,声望定价策略迎合了消费者的高价显示心理。

这是因为消费者受相关群体、所属阶层、地位、身份等外部刺激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某些商品,以达到显示身份、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消费者心理与产品定价策略

消费者心理与产品定价策略

消费者心理与产品定价策略一、消费者心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由此可见消费者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要制定成功的产品定价策略,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心理。

下面将从以下方面分析。

1.购买动机买家总是有某种购买动机,这种动机会影响价格的选择。

例如,在衣服市场,买家会考虑品牌、时尚性、适合程度和价值等,买家对品质和商标有所侧重,因此,产品定价策略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固定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导致需求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制定具有弹性的产品定价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3.顾客参考点消费者心理中的参考点也是私人消费者进行决策的一种方式。

某些参考点包括以前支付的价格、市场价格、竞争者的价格、同类产品的价格等等。

对于同一产品,不同的参考点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决策。

因此,企业应该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参考点的需求。

二、定价策略1.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是指在产品成本基础上增加一个固定比例的利润,以确定产品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策略在实践中有着不小的成功率,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这种策略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和市场需求。

2.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达成一定利润目标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准进行定价。

市场价格是指与公司价格相似的同行价格。

市场定价策略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3.竞争优势定价策略竞争优势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与其他公司比较后,以其优势为基础定价。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具有技术优势或创新性产品的公司。

竞争优势定价策略在实践中更为复杂,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自己的优势。

4.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是指在消费者心理中意义深远的数字取舍等等,以确定产品价格。

这种策略主要利用了消费者认知上的差异和误解。

例如,产品售价为99元,与100元的售价相比,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前者。

心理定价策略三个例子

心理定价策略三个例子

心理定价策略三个例子1.定价高昂引领消费者认知价值。

这是一种叫做“心理标签价定价法”的定价策略。

这个策略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将产品价格设置得略高于同类竞争产品的价格,来使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质量、品牌和价值产生更高的认知评价。

这种定价策略通常会搭配产品的高品质、高服务等高附加值,以增强产品的品牌效应。

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的售价通常都很高,但因为苹果的品牌效应很强,苹果的消费者大多都认为自己花钱购买的是高级、时尚、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苹果公司在推出新品时,会提前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期望值,再通过高价策略尽量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2.套餐销售引导消费者选择。

这是一种叫做“套餐销售定价法”的定价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商家通常会将同一个类型的商品或者服务以多个价格不同的套餐形式出售,以吸引顾客更多地购买并提高营收。

这种定价策略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差异化服务和可以自由选择的灵活性,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并在价格和价值之间做出平衡。

例如,餐厅会提供不同种类的餐食、饮料和配菜,以让客人选择不同组合的套餐。

这种定价策略同时也可以用于旅行社、电信等行业的销售策略,这些行业经常根据产品的不同套餐提供价格保障、增值服务等辅助功能。

3.消费心理降温策略。

这是一种针对消费心理上的降低,以减少价格感受的定价策略。

在此策略中,商家通常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减少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来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创造一种“体面”感。

例如,电子产品零售店会在促销时加入我的价格定价促销策略,这种促销方式可以让消费者从商品标价中看到自己的“优惠价”,从而降低消费者购买时的敏感度。

非常合适对折、提前预定的特别定位等,如实施限时折扣、赠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创造一种积极的消费氛围,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地驱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摘要:企业定价是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能否赢得目标客户的一个重要信号,而定价策略是企业为实现其定价目标在定价方面采取的谋略和措施。

本文将在企业定价策略选择前提上,浅要分析消费者期望、感觉阈限、心理账户等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因素,从而找出企业在心理定价上可以采取的策略,如声望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小计量定价策略等。

关键字:定价策略期望阈限账户心理定价声望习惯正文:企业定价策略是指企业为实现企业定价目标在定价方面采取的谋略和措施。

现代社会,企业普遍强调“顾客就是上帝”,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的动力,所以只有把握了顾客的需求,了解了顾客的心理,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那么在定价策略方面,我们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选择符合的定价策略。

(一)企业定价策略选择前提1、企业的产品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不管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遵循价值规律又和产品的成本相关。

2、企业要有明确的定价目标,企业要面对目标消费群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3、企业的定价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以符合市场的规律。

4、企业定价要参考市场竞争者的定价,同竞争者比质比价,从而更准确地制定自身的价格。

5、企业定价要符合政府的有关规定,符合法律法规。

6、企业定价策略的选择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企业的定价要有弹性。

(二)消费心理价格影响因素心理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主观上对一种商品给出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既定情况下,对商品的接受程度。

影响消费者心理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有个人的需求情况、感觉、购买能力,有产品及购买环境的感官,也有社会的偏好传播影响等。

而那些心理反应通过消费者的期望、感觉阈限、心理账户表示出来。

1、消费者期望消费者期望即消费者内心形成的商品的价格,人们预期产品的价格很高,即对产品的期望值大,实际产品的价格低于消费者的预期价格,那么这种产品的价值超过了消费者的预期,消费者就乐于接受,比如消费者预期奇瑞A3汽车价位在10万元以上,但实际经销商报价在8-9万之间,消费者期望值大于实际价格,那么它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珠宝定价的有趣故事
位于深圳的异彩珠宝店,专门经营由少数民族手工制成的珠宝首饰。

位于游客众多,风景秀丽的华侨城(周围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世界之窗,民族文化村,欢乐谷等),生意一直比较稳定。

客户主要来自两部分:游客和华侨城社区居民(华侨城社区在深圳属于高档社区,生活水平较高)。

几个月前,珠宝店店主易麦克特(维吾尔族)进了一批由珍珠质宝石和银制成的手镯、耳环和项链的精选品。

与典型的绿松石造型中的青绿色调不同的是,珍珠质宝石是粉红色略带大理石花纹的颜色。

就大小和样式而言,这一系列珠宝中包括了很多种类。

有的珠宝小而圆,式样很简单,而别的珠宝则要大一些,式样别致、大胆。

不仅如此,该系列还包括了各种传统样式的由珠宝点缀的丝制领带。

与以前的进货相比,易麦克特认为这批珍珠质宝石制成的首饰的进价还是比较合理的。

他对这批货十分满意,因为它比较独特,可能会比较好销。

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上其它相关的费用和平均水平的利润,他定了一个价格,觉得这个价格应该十分合理,肯定能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这些珠宝在店中摆了一个月之后,销售统计报表显示其销售状况很不好,易麦克特十分失望,不过他认为问题原因并不是在首饰本身,而是在营销的某个环节没有做好。

于是,他决定试试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学到的几种销售策略。

比如,令店中某种商品的位置有形化往往可使顾客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因此,他把这些珍珠质宝石装入玻璃展示箱,并将其摆放在该店入口的右手侧。

可是,当他发现位置改变之后,这些珠宝的销售情况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她认为应该在一周一次的见面会上与员工好好谈谈了。

他建议销售小姐花更多的精力来推销这一独特的产品系列,并安排了一个销售小姐专门促销这批首饰。

他不仅给员工们详尽描述了珍珠质宝石,还给他们发了一篇简短的介绍性文章以便他们能记住并讲给顾客。

不幸的是,这个方法也失败

就在此时,易麦克特正准备外出选购产品。

因对珍珠质宝石首饰销售下降感到十分失望,他急于减少库存以便给更新的首饰腾出地方来存放。

他决心采取一项重大行动,选择将这一系列珠宝半价出售。

临走时,他给副经理匆忙地留下了一张字条。

告诉她:“调整一下那些珍珠质宝石首饰的价格,所有都×1/2”。

当他回来的时候,易麦克特惊喜地发现该系列所有的珠宝已销售一空。

“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对副经理说,“看来这批首饰并不合顾客的胃口。

下次我在新添宝石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而副经理对易麦克特说,她虽然不懂为什么要对滞销商品进行提价,但她惊诧于提价后商品出售速度惊人。

易麦克特不解地问:“什么提价?我留的字条上是说价格减半啊。

”“减半?”
副经理吃惊地问,“我认为你的字条上写的是这一系列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一律按双倍计。

”结果,副经理将价格增加了
一倍而不是减半。

浅析消费心理及心理定价策略
(二)消费心理价格影响因素
心理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主观上对一种商品给出的价格,或者是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既定情况下,对商品的接受程度。

影响消费者心理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有个人的需求情况、感觉、购买能力,有产品及购买环境的感官,也有社会的偏好传播影响等。

而那些心理反应通过消费者的期望、感觉阈限、心理账户表示出来。

1、消费者期望
消费者期望即消费者内心形成的商品的价格,人们预期产品的价格很高,即对产品的期望值大,实际产品的价格低于消费者的预期价格,那么这种产品的价值超过了消费者的预期,消费者就乐于接受,比如消费者预期奇瑞A3汽车价位在10万元以上,但实际经销商报价在8-9万之间,消费者期望值大于实际价格,那么它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反之就是另一种效果。

另外,期望会随着各种环境或消费的数量而变化,也就是边际效益下降,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当一个人吃了一个馒头之后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吃
到十个之后就会恶心吃不下。

2、感觉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进入人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
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对心理价格的影响有以下两个:第一是绝对价格阈限,即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心理价格的界限,也可以说是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和容量,绝对价格阈限有个上限和下限阈值,如果超过了阈值,都会给消费者感觉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在广州电信市场上,电信网与联通网入网费价格分别是1500元和1300元,本地的长城网为争夺顾客,把入网费定在500元的低价位上,购买者寥寥无几。

后来把价格再降至400元,但仍是少人问津。

原因是长城网定价超出了消费者的绝对价格域限,导致消费者形成负的感知价值而拒绝购买该产品。

第二是差异价格阈限,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做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

打个比方,奇瑞A3汽车准备在2010年春节期间举行促销活动,但是如果促销降价只是100-200元左右,那么这样降价后的差别和原先差别难于刺激消费者,即差异价格阈限太小,如果改成1000-2000元,那样才能刺激到顾客的购买欲望。

当然这要和产品的单价进行比较分析他的差异价格阈限。

3、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如消费者很辛苦赚的钱与中彩票赚的钱会在心理上放在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上。

消费者在感知价格的时候,是从三个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得失评价的。

一个是最小账户,也可称为绝对优惠账户,即不同方案所优惠的绝对值;
另一个是局部账户,描述的是降价的比例,也可称为相对优惠账户;第三个是综合账户,也可以理解为总消费账户。

比如近来流行的以旧换新活动,一台旧冰箱到二手市场值400元,拿去以旧换新,折价也是400元,其实旧物品的折价相当那一部分优惠价格,但是人们在心理体验上却是另一番感受。

(三)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或心理障碍,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心理动机来制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的定价策略。

当然可以根据以上的消费者心理价格因素进行分析而采取相应的定价策略。

我们比较常用的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声望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策略类似于整数定价策略,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心理,把价格定成整数或高价。

这种定价策略的市场定位于高地位、高收入的消费阶层,他们的需求弹性小。

如金利来领带,皮尔.卡丹服饰。

2、尾数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策略也类似于非整数定价策略,这种以零头结尾的形式,给消费者一种价格真实,让消费者感觉这些定价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如很多定价为198元、299等
尾数定价策略尽可能在价格数字上不进位、如一双鞋子100元和99元,他们给消费者的单位价格概念不一样,一个是百,一个是十,使后者给人一种便宜
的感觉。

这种定价在现实中很普遍。

3、招徕定价策略
招徕定价的策略的利用的是消费者的求廉心理,将某些产品定低价以吸引顾客,这种策略的运用最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大酬宾”、“特价商品”、“一价店”形式推出,目的在吸引顾客的经常光顾,同时也会吸引顾客选购其他正常价格的商品。

4、习惯定价策略
习惯定价策略即按消费者的习惯心理制定价格。

消费者在长期的购买实践中,对一些经常购买的商品,心目中已形成习惯性的价格标准。

如沃尔玛利用这种习惯提出“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

另外,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风俗习惯定价,例如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人们认为“8、6”是发财、吉祥的数字,很多商品定价为888,666或以8、6为零头。

在西方人们则普遍忌讳“5、13”这样的数字。

所以定价必要时要考虑到这些数字。

5、小计量定价策略
小计量定价策略可以用在两个方向:第一,一些量小值大的商品,如果采用大剂量,标价过高,消费者会感觉太贵,像很多名贵药材单价每斤上千上万,但是以每克为单位计价则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第二,利用错觉定价,比如某些袋装食品500 克,价格是5 元一袋。

而同样的商品,450 克一袋,价格是4.80 元,则消费者更乐于购买4.80 元一袋,错觉使消费者感到后者比前者更便宜。

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袋装食品时的心理计价单位是袋而不是克,所以只注意了5 元与4.80 元的比较而并没有进行500 克与450 克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