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成语翻译浅议

合集下载

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

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

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摘要: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反映出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的特点。

如何理解以及如何翻译成语就成为外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语言难点,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从英汉成语的若干差异,初步探讨理解与翻译英汉成语的问题。

关键词:英汉成语比较翻译成语是一种特殊语言,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

从广义上说,成语包括谚语、习语、俗语和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搭配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用,广泛流传。

由于中英两国语言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同,各有不同的成语色彩和特点,翻译时就要考虑这些特点,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成语在译文里恰到好处地表选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现从英汉成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方面略作比较,探讨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成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提出来的。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

英汉成语的若干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习俗上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

例如:英语中的dog被视为一种宠物,英国人普遍对狗有好感,很多家庭都养狗,由此产生了一些与狗有关的成语。

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p dog(重要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而汉语中的狗则多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

例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等等。

不同的民族心理对不同的事物做出了迥异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

浅议汉英成语的异同及其翻译

浅议汉英成语的异同及其翻译
t a o d g ha he t f ofa lo he he d f a o t n t a i n. t
沉 闭花 羞 月 ” 英 语 中 的 : 。 例如 :1宁为鸡头 , 为牛 后 b t r b 语 中 的 “ 鱼 落 雁 , () 毋 et e e p i t t e t wn e ( an h o rd 尽情 欢 乐)汉 英成 语 。 () 2近墨者黑 t u h pth a d y u wi 中常 见 的 修 辞 还 有 如借 代 、 比 、 关 、 o c i n o l c l 对 双 委 be e re d f d. i 婉 等 许 多 其 它 修辞 也 同样 给 这 些 成 语 增 添 () i as a d d g 3r n c t n o s倾盆 大雨 a () i o s h t t e g le g s 4k la g oe t a h od n e g l 杀 鸡 取 卵

1成 语的语用特点
汉 英成 语 的 结 构 也 并 非 都 是 固 定 结 构 如 译 成 tu t t c a c a d w id al。 r s o h n e n n fls 同 或 有规 律 可 循 的 , 汉语 成 语 逆 水 行 舟 、 如 华 样 , 英语 中tk r n h la e 该成语 源于 ae Fec ev ,
仅 有 利 于 汉 英 成 语 翻 译 , 有 益 于 语 言 交 也 通过 对 比分 析 , 们 可 以更 深 入 的 认知 人 夸 张 是 从 主 观 出 发 , 意 识 地 夸 大 事 际 。 有 实, 以达 到 强 调 重 点 的 一 种 修辞 手法 , 张 汉 英 成 语 的 异 同 , 成 差 异 的 原 因除 了语 夸 造 还 思 同时 还具 有 幽默 、 诙谐 、 刺 等 效果 。 : 讽 如 汉 言 本 身 以 为 , 与其 不 同传 统文 化 , 维 模

汉译英中成语翻译的研究

汉译英中成语翻译的研究
者根本看不懂 ) 因此要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 首先就要使译文 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 ! 否则就必然会使人感到别扭 ) 为了提高 翻译质量 ! 译者应该随时注意观察学习译语的习惯说法 ! 抓住 原 意 之 后 !大 胆 甩 开 原 文 的 表 达 形 式 !模 仿 译 语 的 习 惯 说 法 ! 把可接受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 使读者觉得不是在读翻译文 章 ! 这样就有可能争取达到 & 传神入化 $ 的境地 ) 如 . 一箭双雕 )- @*(( )?- >*$0’ ?*)2 -&. ’)-&. 浑水摸鱼 )- 5*’2 *& )2. )$-1>(.0 ?%).$ 立竿见影 +.) .55.,) *&’)%&)(8 刮目相看 (--@ %) ’> ?*)2 &.? .8.’ !"C 相似性 翻译的第三原则是相似性 ,’*6*(%$*)8-! 即译文应力求与原 文相似 ) 有人觉得翻译应该与原文相似 !& 相似 $ 的提法是否降 低了标准 * 的确 ! 翻译有时会出现译文与原文在某方面 , 如意 义 - 相同的情况 )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相似 ) 这是由于 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 习惯不同 ! 以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 的文化背景不同 ) 就拿 &F$ D%&+ $ 和 & 王先生 $ 来说 ! 不难发现 这 两 个 对 等 词 在 意 义 上 和 感 情 上 有 许 多 细 微 的 差 异 ! &F$ D%&+ $ 只 是 对 人 的 一 般 尊 称 ! 而 & 王 先 生 $ 则 含 有 对 长 辈 的 恭 敬 ) 从意义上来说 !&F$ D%&+ $ 一定是男子 !& 王先生 $ 则也有可 能是女子 ) 因为汉语 & 先生 $ 可用于男也可用于女 ) 由此可见 ! 译文能否达到较高的相似 ! 是由在某个具体说法上两种语言 表达方式和两种文化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 A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汉成语翻译解析

英汉成语翻译解析

英汉成语翻译一、关于英汉成语这里所指的成语是广义的,包括谚语和习语。

成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趣味隽永的特点。

准确熟练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表明个人掌握使用语言的水平。

成语好比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也是一种语言与别种语言差异最大,最难翻译的部分。

现从几个方面说明英汉成语互译的特点。

(一)喻体不同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大量涌现。

英语则用“just like mushroom”来形容同样的意思。

试比较: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有!)杀鸡取蛋(/ruan)。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Like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英国人来说,狗既用来看门打猎,也是人的伴侣/宠物。

英国人对狗一般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如:Dog tired非常疲倦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Top dog重要的人Lucky dog幸运儿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但是,在英语中,“dog”有时(受外来的影响)也含有贬义。

如:a surly dog性情乖戾()的人That/this dirty dog那个狗东西He is in the doghouse他名声扫地了He was a bit of a dog in his younger days. 他年轻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三)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大国,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农谚。

如:斩草除根;解甲归田;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桃李满天下。

从英汉文化差异方面浅议英汉成语的翻译

从英汉文化差异方面浅议英汉成语的翻译

3英汉成语互译的注意要点 .
31 .尽量避免直接套 用有 相似意思 的 目标语的成语 .而是应该采 用两 国人民都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 翻译 。能直译 就尽 量直译 , 以保持 原文生 动形 象的风格 . 但是要符合 汉语 的语言 习惯 比如 “ m dt a e r o teteh h et”是全副武装的意思 . 但是在其所 属的原 文中 . 这样翻译失去 了原来生动形象的特点 , 所以 . 翻译 到“ 直接 武装到牙齿” 也未尝不可 。 3 注意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细微差别 . 2 比如 “ v l d 意思 les i ” o ib n 是“ 爱情是盲 目的” 倾 向于看 不到对方缺点 之意 : , 而有 的人会将它 翻 译为“ 情人 眼里 出西施 ”然而 “ . 西施” 是美貌 的象征 . 根本 看不出其有 广泛了 , 中国经典的书籍 、 寓言故事 、 神话传说等等都是成语诞生 的温 看不到对方缺点之意 床。例如“ 愚公移山” “ 、刻舟求剑” “ 、掩耳盗铃 ” 等。 3 要尽量使用简洁扼要 . . 3 并读起来 朗朗上 口的词语 。例如 “ 取之 1 . 4宗教信仰差异 不尽 . 用之不竭 ” 翻译 时 “ eh ut l" 可以把这些复 杂的意思形 . i xa sbe就 n i 每个 民族 甚至 同一个 名族之 间都有 不同 的宗教 信仰 以及宗教 文 象地表达 出来 . 以就不用再找其他 的短语来 描述 了 所 化。这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语 表达有着很大程度上 的影 响 . 成语 34如果涉及文化 层面的影响问题 . . 则要忠 于原著 的成语形式 。 例
族风俗文化的深层涵 义。文化 内涵的基本对应和基本 不对应是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的两个主要 的表现。只有正确理解英语和汉语 的成语 文化 内 涵. 才能更 准确地对英汉成语进行翻译 , 并且 能够更好地使 用这些成语或者谚语。 【 关键词 】 文化差异 ; 汉成语 ; 英 文化 内涵

浅议汉英成语翻译

浅议汉英成语翻译
1. 直译法 i # 是_ 在原成语的翻译中保留隐踰、结 构 、图 #和 文 化 纖 ,而 本 繊 语 書 规 范 s 优点是保留原文的意义、语言特点 和 麻 象 ,在 很 太 程 食 上 保 持 原 文 的 风 格 ,让 读 者 享 受 原 创 作 品p 闻时,充分促进了:源语言与目:标爵言之间的民族文化驗 会 与 创 新 。例 如 : 林 黛 玉 遺 "跌 了 饤 值 钱 呢 ,还:是跌了人值钱? 你又穿不惯木摩子。那灯笼叫他们前 面 点 着 :这 个 又 轻 巧 又 _,旗 :是 雨 鐘 自 己 _#爾 3 你 自 己 手 里 拿 着 这 1、,岂不好? 明 儿 _ 来 。就失了手也有限的,舞么忽然叉奕出乘这个‘剤腹 讓 珠 ’的 脾 气 来 !”(《红 楼 梦 》第 四 十 五 回 ) “ cut open your stofl.邮h to Mde'a 押班尸原意梟:为'一点点的利益而做出很大的 牺 牲 。直译具有与原弟作品相同的意义,并能使读者接受。 2. 意译法
新校园 XinXiaoY uan
人文社科
浅议汉英成语翻译
杨甚冰
( 吉 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吉 林 长 春 130000)
摘 要 :成语作为习惯.用语的一种,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 小精悍4 言 筒 意 赅 4 生动形 象 ,通 俗 易 懂 。 由于地理、历 史 和 宗 教 习 俗 的 不 同 _,使 得 成 语 带 有 不 同 的 民 .族 文 化 特 权 ,.因 此 成 语 翻 译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的意义,分析了英汉成语的文化差聲以及成语_ 译 的 相 关 策 略 ,只有遵循科学妁方法.,才 .有利于成语英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摘要]:在进行新希望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阅读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句子如果用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有些生硬,别扭,相反如果翻译成汉语的四字成语,会感觉到恰如其分,想到这样的对应关系,会让人有心头一喜的感觉。

下面就将所有总结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四字成语汉译英英译汉一、概要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习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通俗易懂,用起来随心应手,尤其是四字成语,最为多见,数量也最多,约占汉语的90%以上。

而英语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语言,最看重清晰明确,最忌逻辑混乱与文字堆砌,不像汉语那样过分借重辞藻来加强文义,烘托氛围,所以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翻译成英文会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

许多学者都是从汉语的构成结构为出发点,来研究其翻译的。

但是这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也是傅一勤在从《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为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因中文的四字成语常具有句子的形态,很容易让人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短句或谓语(即无主语的句子)来翻译,因此常造成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而在实际应用上却格格不入的翻译,完全不能适用,必须另起炉灶,重新翻译。

比如明哲保身 use ones wits to ensure one’s own survival(and shirk moral responsibility);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他一向信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He has always believed in the philosophy of self-preservation.所以笔者认为从英译汉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会更恰当,更实用。

二、英汉四字成语对照喉头哽咽:get a huge lump in one’s throat迫不及待:could not wait fo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出乎意料:Against all expectation, Mike finished high school with top grades.不出所料:The show lived up to all our expectations--- it was so wonderful.梦中情人:Mrs. Green Fields had hoped for a similar romance when she met her love on the Internet.衣着得体仪表堂堂:The man was well-dressed, and she was not disappointed in his physical appearance.和谐相处共度一生:The lonely young woman felt she’d finally found the man with whom she can live with in harmony.如意郎君:Mr. right失声痛哭:Looking at my mom, I almost burst out crying.经济拮据:I knew money was tight.钻石戒指:There was a tiny ring with a diamond chip in the center.言归正传: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点头同意:I could only nod my head in agreement.百分之百同意:I’m 100% in agreement with you.温柔和睿智:gentle wise spirit毫无音信:A few weeks went by with no response.收支平衡:make both ends meet毫不例外:I was no different.反过来讲:In return, tugs brought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adoration.形影不离:wherever I went, he wanted to be there too,.病入膏肓: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时机成熟:As soon as it seemed appropriate ,the other man asked if he could be moved next to the window.美丽如画:The novelist’s vivid description made us imagine the picturesque and beautiful scenery at the shores.生机勃勃:I like spring very much because it enlivens all nature.轻而易举:Michael was broke when he started his business,but now he can buy 10 houses for his mother with ease.又惊又喜:At this news, the look on his face was a mixture of surprise and happiness.束手无策:As he was digging, other helpless parents arrived, clutching their hearts, saying:“my son, my daughter!”三、结语从上面可以看出,汉语的四字成语有时候相当于英语的一个名词,形容词,动词,或者相当于汉语的形容词短语,介宾短语,或者无主句等等。

英汉成语的翻译

英汉成语的翻译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不可过早乐观。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天下没有绝对的坏事;黑暗中总有一丝光明
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英汉成语的翻译
1. 英汉成语比喻上的不同
中国人常常用成语“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 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英语则用just like mushroom(犹如 蘑菇一样众多)来形容同样的意思。竹子不是英国土生 土长的植物,甚至连bamboo(竹)这个词也是引进的外 来语。因此,英国人不可能以竹笋作成语的形象来比 喻。
He carelessly glanced through the note and got away.
二、 将四字词组译成短语,如介词短语、
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
这种方法往往是套用英语中最简单的词组或句型。 如广告中常用的典雅大方elegant and graceful,轻柔松
这些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一 部分汉语四字词组译为英语时只需用一个英语 单词替换就足以表达它的意思。例如:
这是走向繁荣昌盛的唯一道路。
This is the only road leading to prosperity. 虽然我们前面的道路崎岖不平……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他马马虎虎地看了看那张便条就走了。
figure.
3. 历史背景上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 很大比例,因此,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成语翻译浅议黄义娟(南阳理工学院外语系。

河南南阳473000)摘要:中国和西方的成语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

译者在翻译成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

文章浅议了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及翻译英汉成语。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每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成语.都有鲜明独特的民族、地方色彩,都蕴含了一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成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习俗。

因此它们往来沟通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文gS b偿的过程。

如何更好地理解及翻译英汉成语。

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

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译者在翻译成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因此,翻译成语时必须兼顾两面。

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

…L 般来说,英语和汉语成语包括固定词组的普通说法、谚语i惯用语词组、俚语、寓言和暗指。

等等。

1.英汉成语差异1.1风俗习惯不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的传统。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

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上。

传统中国文化中。

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能喷火的怪物(在Song of B eo w ul f中,就有关于B eow ul t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是邪恶的象征。

如adrago卜形容飞扬跋扈的人。

英汉习俗的差异也体现在对待狗的态度上。

西方世界先人不尚农耕。

而游牧与渔猎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狗既可以用来看门打猎,也可以8pl en di d呼应,词义色彩则正好相反,造成了强烈的诙谐和幽默效果(刘宓,1998)。

[s]这一音的反复出现,偏离常规。

是前景化的表现手法.前者译文巧妙地重现了原文的前景化语言,又结合了通顺的归化翻译,明显优于后者,不失为翻译的范例。

(3)“I ke pt i t f romher al t er hear d i t,”said M r.Peggot t y,“g oi ng o n ni gh a ye ar.W e w豳l i ving i n a s ol i t ar y pl ace.but a.m ong t he bea ut i f ul l e st t r ees。

an d w i t h t he r o$e s a-cove r i ng ourBei n’st ot he m以..”(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PI O.)译文:“俺打那时听到消息后。

”辟果提先生说.“瞒着她快一年了。

俺们那时呆的地方挺背。

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漂亮,屋顶尽是蔷薇花。

(试比较:“我听到那消息以后。

”辟果提先生说,“瞒了她差不多一年。

我们当时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

周围有十分美丽的树,屋顶上有蔷薇花。

”)辟果提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作者在他的语言中有意犯了多处词句的错误:“al t er”,“w e w as l i vi ng”。

“beaut i f nl l est”,语言偏离规范.造成前景.有助于在读者心中塑造了辟果提没文化,说话不规范的形象。

前一种译文用“俺”、“挺背”方言词及“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最漂亮”语法、搭配不规范句子的使用,尽可能地传达了他的不通顺、不规范的语言。

尽可能重现了原文的前景。

不仅译出了原文的意思.而且译出了原文的风格。

4.结语译者应该对因原作者故意违背常规所造成的语言前景给予重视。

有些原作者刻意安排的说法因英汉语青的差异。

不可能照搬到汉语中。

究竟是否保留原文前景化的表达法还要看汉语的可接受性。

如果保留原文的前景化表达,导致汉语译文艰涩难懂,汉语读者无法接受.那就应放弃语言的形式.归化成地道的汉语。

就如同等效翻译的理论指出的。

要使原文和译文读者的感受和认识大致相同。

百分之百的等效是没有的。

总之,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对原文前景化的语言有深刻的认识.才能适当地做到译文的等效。

参考文献:[1]叶子南.高级荚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2]曹宁.语言前景在翻译中的应用.株洲: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3.[3]官经理.前景化理论与翻译研究.宿州:宿州学院学报.2006.6.[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6]J i n D i an d E ug ene A.N i da O n T r ans l at i on.B e i j i ng.C hi na Tra ns l at i on&Publ i s hi ng.1984.[7]E ugene A.N i da.T ow ar d a Sci ence of T r ansl a t i ng.L e i den:Br i U。

1964.成为人们的伙伴,并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英语词汇中有关“狗”的词语也多为褒义。

如:Love m e.10ve m y dog(爱屋及乌);E ve r ydoghashi 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 er ves a goo d bone(立功者受奖);H e w or k ed l i ke3, dog(他T作很卖力);L uckydog(幸运儿)等。

狗在中国自古就是看护家园的.如果不中用了。

人们还要把狗杀掉吃肉.所以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给予狗那么好的评价。

相反,与狗有关联的词语大都带有贬义.以狗喻人多带有轻蔑、鄙视之意。

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墙;狗头军师;挂羊头卖狗肉等。

1.2生存环境不同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因此汉语中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

如“斩草除根”、。

面如土色”、“风调雨顺”、“得陇望蜀”、“土生土长”、“卷土重来”.等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水。

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

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及航海有关的成语.如:鹪w eak∞w al t er(弱不禁风);t om i ss t heboat(错失良机);t O keep one’s head above w at eT(奋力图存);al l at∞a (不知所措);t hr eesheet si nt hew i 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等。

1.3宗教信仰不同宗教方面的差异是心理文化差异的典型。

宗教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因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如:G odhel pt hos ew hohel pt h em sel ves.(上帝帮助白助的人)Toel l"i shum an,t of orgi ve。

di vi ne.(犯错者为人,谅错者为神)同时也有大量的成语出白《圣经》,如:J uda’8ki s s (犹大之吻);舶w i se鹏S ol om on(智慧超群)等。

佛教传人中国是在西汉末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汉语随之出现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

因此人们相信“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问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

(2】1.4联想比喻不同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客观的反映。

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的思想。

例试比较:中国西方犟得像头驴柚s t ubbor n趣a m ul e一箭双雕t o ki l l t w o bir ds w i t h o Il e$1011e雨后春笋j Il m l i ke Inus hl'oonl8无风不起浪N o811址e w i t hO U!fi r e.大海捞针Loo l,for a n∞dl e i n a l m ndl e o f hay.杀鸡取卵K i l l t he goo s e t h at l n ys t he gol d en eg伊.骑虎难下ho l d a w olf by t he e arsl j历史典故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它们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英语成语大多出自《圣经>、《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等。

如:Pandor a’s box(潘多拉之盒,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出自《圣经>);B l ot hot and 46col d(反复无常.出自<伊索寓言>);bet w een S c yl l a an d C arbi des(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

汉语中的成语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等是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是出自神话传说。

2.英汉成语互译方法2.1直译法所谓“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谨慎地对待作品的民族特点。

如英译汉:gol den age黄金时代;t os how one’s car ds摊牌:t o t u r n O V er a new l eaf揭开新的一页;H e l augh s be st w h ol aughsl聃L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汉译英:易如反掌∞e asy a.8t ur ni ng O V el"O l l e’shand;掌上明珠a pea r l i n t he pahI I等。

2.2意译法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无论是直译还是转换形象都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增加补充说明又使译文显得冗长罗嗦.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译法”。

【4】如英译汉:t o r a i n cat s an d dogs-F倾盆大雨;m ake a m onke yof愚弄。

汉译英:开门见山t ocom e s t r ai ght t ot he poi nt;粗枝大叶t ob ecr ude andcar e|esf l,;扬眉吐气t of eel pr oud an d l uxur i ouB等o2.3借用法英汉语都拥有丰富的成语.有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互符合:有相同的意义,隐意.又有相同,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