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民族音乐 教学课件
苗族古歌非遗文化介绍课件PPT

这组古歌,包括《妹榜妹留》、《十二个蛋》、《兄弟分居》、《打杀蜈蚣》、《寻找术鼓》、《寻找牯牛》、《寻找祭服》、《打猎祭祖》八首歌。
《寻找木鼓》、《寻找牯牛》、《寻找祭服》、《打猎祭祖》四首古歌,讲述的是苗族的各种祭祀仪式及其祭祀用品的来历。这四首古歌,可以在酒场上演唱,但主要是在家族祭祖时演唱。
演唱方式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MIAO ZU GU GE
传承保护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内容分类。
这组古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四首歌。《枫香树种》的内容,生动地叙述了万物和人类的起源与枫树的关系。在讲到人类的起源时,歌中唱道:“还有枫树干,还有枫树心,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妹榜、妹留是苗语的音译,妹即“母亲”,榜H旷蝴蝶”,原意为蝴蝶妈妈。苗族古歌认为,人、兽、神共有一个母亲,她就是蝴蝶妈妈。古歌描绘了枫树如何生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又如何生了人类、兽类和巨神。
苗
族
历史渊源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历史渊源。
文化特征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五月蝉虫唱得好》(侗族大歌)初中音乐PPT课件

(侗族大歌)
绣品
博物馆
侗族大歌的特点
它的主要特点是:每段歌的后半部 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侗 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声音大歌的主体, 常常要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 唱。声音大歌往往对自然景物进行活 灵活现的模仿与刻画。蝉鸣声、杨梅 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蜿蜒 流水的情态等。
“侗族大歌”是我国最早收集、整理 和研三声部,主旋 律有领唱或者不同声部轮换担当。
《五月蝉虫唱得好》是一首女声合唱, 整个合唱一侗族妇女明亮音色表现树 上的蝉虫鸣叫。
凝听与欣赏 《五月蝉虫唱得好》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讲义)

贵州历史上的“大迁移”
1、建省后,明朝实施“调北征南”、 “调北填南”政策,以“屯军”的方式移 进汉人100多万。 2、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仍有大量 汉人迁入贵州。乾隆56年(1791年)迁入 人口达到高峰,共5167000万人。
Hale Waihona Puke 二、贵州省民族文化概 况
贵州省行政区划 贵州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 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 个市辖区,2个特区;508个乡(其中含有252 个民族乡),691个镇,92个街道办事处。
仡佬族民歌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 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 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 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 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 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 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 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 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情姐下河洗衣裳》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 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侗族民间音乐
侗族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 3省区相毗邻 的 广大地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以贵州锦屏县启蒙为界,分南北 两个方言区,侗 族民歌也由此形成两种不同风格。 2009年侗族大歌和江苏的昆曲 ,新疆的木卡姆等 一起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侗族 的琵琶歌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歌多次 代表中国原生态文化到巴黎,维也纳,东京,纽 约,挪威等地演出。
(三)郡县时代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到隋朝末 年,各朝代均在贵州境内设置郡县进行管 理。只是当时各郡县的控制权仍然在土著 部落手中,朝廷有时候甚至面对来自这些 高原民族的军事威胁。
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分享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共享。
这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更是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将逐步介绍幼儿园中如何开展这一教案,并共享民族文化的魅力。
1. 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简介在幼儿园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歌是苗族的一种传统歌曲形式,通常由一群人合唱,歌词多为苗语,歌谣中传达着苗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历史和文化。
而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导幼儿学唱苗族大歌,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更可以让他们了解和感受苗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实施教案的具体步骤在实施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时,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合幼儿学唱的苗族大歌音乐资料。
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苗族大歌的背景和特点,让他们对苗族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苗族大歌的歌词和曲调,并进行集体唱歌的训练。
在学唱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加歌曲的难度,让幼儿对苗族大歌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3. 民族文化共享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共享,幼儿可以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更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这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贵州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珍贵传统和艺术。
4. 我对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共享的理解与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深深感受到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共享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的精髓,更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应该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和实施这样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案及民族文化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推广意义。
这不仅是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发展。
人教版音乐一下第5单元《苗家乐》ppt课件1

芦笙被苗族人民视为密友良伴, 苗家男子人人会吹,女子个个能舞。 每逢劳动之余或婚嫁喜庆之日,都要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 感染力; 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 遍。 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 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 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 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 的男 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 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
苗 家 乐
苗 族
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 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 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有自己的 苗语
芦
笙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 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 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2.贵州文化课件-侗族琵琶歌

“侗乡之都”黎平,位于贵州省
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 省(区)交界处,系侗乡腹地、 侗族文化的中心。面积 4441 平
方公里,总人口 49.8 万人,侗、
其中侗族人口占 70 %, 约 35 万人。
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占 82 %,
黎平
古州榕江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 。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 米,东西宽66.5千米,国土 面积3315.8平方千米。地跨 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 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 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 南接荔波县。
月 日 ,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列 入 第 一 批 20
俗 、 社 会 交 往 等 各 个 方 面 。 年 2006 5
理 、 生 产 经 验 、 婚 恋 情 爱 、 风 尚 习
了 侗 族 历 史 、 神 化 、 传 说 、 古 规 古
琶 歌 两 大 类 。 其 歌 唱 内 容 几 乎 涵 盖
区 , 可 以 分 为 抒 情 琵 琶 歌 和 叙 事 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
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 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 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 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 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 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关于侗族的起源,有学者认为起源于 “骆越”,有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 越”,因无历史记载,已无从考证。
侗族建筑
侗族擅长建筑。结 构精巧、形式多样 的侗寨鼓楼、风雨 桥等建筑艺术具有 代表性。在贵州、 广西的侗乡,有许 多久负盛名的风雨 桥鼓楼和风雨桥。 因桥上建有廊和亭, 既可行人,又可避 风雨,故称风雨桥。
多彩贵州之苗族音乐课件

《 醉 苗 乡 》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曲吗?
一.接下来让同学们带着愉快的 心情来聆听一遍歌曲。
二.听了歌曲,同学们的心情怎 么样呢?那你又对苗族了解 多少呢?
二.
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 欢快的心情走进美丽的苗乡。
苗族简介: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 国的国际性民族,主 要居于中国华南及东 南亚地区。在中国, 苗族约为894万人, 是中国人口占第四位 的民族。苗族主要分 布在中国的贵州,云 南,四川,广西及湖 南,贵州的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是少数 民族的聚居地。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 苗族人的风采,通过 歌曲对他们的风情, 人文歌曲等进行了了 解,同时我们也知道 它受到法律的保护。 体现它的价值,以后 还会了解更多的民族 音乐,让同学们体会 更具魅力的音乐文化。
下 课 , 谢 谢 欣 赏
分析讲解《醉苗乡》
一:歌曲为抒情,全曲是 叙述民族的特色及其生活 的乐趣。演唱的时候要缓 慢而悠长,声音自然而圆 润。注意唱准音高及临时 变音。
学唱歌曲并聆听:
才以 这 句本 称只 是 中首 得有 苗 具曲 上唱 族 有子 苗准 音 民里 族这 乐 族最 特个 的 特难 色音 音 色唱 的, 乐 的的 歌这 特 “就 曲首 色 是 。歌 , ”第 曲 所 音三 ,
b3
•
难 点 分 析
小常识: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 内容丰富,主要有飞 歌,酒歌,祭祀歌, 儿歌等,歌声高亢嘹 亮,热情奔放,其中 飞歌是一种最具代表 性的典型苗歌,是青 年男女隔山隔水情况 下,为互表诚意而放 声抒怀的一种情歌题 材。
同学们知道苗族有哪些民族器乐 吗?
苗族乐器:
有排箫,姊妹萧, 鼻萧,笛,唢呐, 古瓢琴,月琴, 木鼓等。
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

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如何将苗族大歌融入到教学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二、对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估1. 文化传承与教学融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苗族大歌的文化背景和含义,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对苗族大歌的学习兴趣,同时传承和弘扬这一民族文化。
2. 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苗族大歌与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内容相结合,达到跨学科整合的效果。
在学习苗族大歌的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苗族地理、生活习俗等知识,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3. 创造性表达与实践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手工制作乐器、编排舞蹈、创作歌词等方式,让幼儿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苗族大歌,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和文化情感。
4. 多元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可以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小组合作表现、个人表演等形式进行评价,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5. 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对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贵州黔东南苗族大歌教学设计案例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通过在幼儿园就教授苗族大歌,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多元的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融入多元文化元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飞歌曲调的分布
挂丁飞歌流行于巴 拉河流域,四声徽 调式民歌,性格刚 健,爽朗、热情、
奔放。
凯棠飞歌主要流行 于凯棠、翁项、地 午一带,属四声音 阶羽调式民歌,用 大体相同的一个旋 律,两个声部一先 一后出现,摹仿式 二部重唱、合唱。 高音区放在任意延 长位置,高昂明亮,
开朗激扬。
厚
德
至
传承民族文化
善
坚守工匠精神
用手艺缔造美好!
精 技 致 新
谢谢
代表作品:《醉苗乡》《苗岭飞 歌》、《太阳鼓》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苗族歌手的代表人物
•雷艳
雷艳(Lei Yan),苗族,1987年出生于贵州省施秉县 中国苗族民族歌手、贵州省歌舞剧院级演员。
代表作:《家乡的味道》《多彩贵州风》《飞
歌的夏天》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苗族歌手的代表人物
•阿娜丹
•阿娜丹(苗文:AbNax Daib),苗族 歌手,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银奖获得者, 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古镇(且兰古国) 人,被誉为“歌坛百灵”
代表作:《百花香》《欢乐黔家福》《戏里戏
外》 •《醉美的地方》《心灵时光》《最美中华》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思考与讨论
如 何 传 承 和 保 护 黔 东 南 苗 族 音 乐
1
从思想上重视传统音乐的保护、营造传
统音乐得以发展的氛围
2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3
进行继承、借鉴与创新 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苗族飞歌
简介
简介: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eet”,是 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 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 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 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 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 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时,一般要唱飞歌。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三、艺术特色
•苗族歌谣特点鲜明,歌词字句排列 整齐,结构严谨,大都是七字四句式 ,也有少部分是三字一句和七字一句 相间隔的。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四、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民歌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中 独特的一支。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 结合当地聚居地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功 能,将这一地区的民歌分为了,飞歌、游方 歌、风俗歌... 等。
《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苗族民间音乐
•主讲教师• :吕昌清
一、贵州民族音乐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 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 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苗族民歌(分类):
•1、按社会功能及体裁可分为:山歌、酒歌、婚俗歌、 叙事歌等几类。
•2、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 、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 语歌 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三、 歌曲的发展(盘歌为例)。
•以盘歌为例,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 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昭通一带苗族的“盘歌”非 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带两个年龄相当 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长辈说明来意。若 姑娘的父母亲回答:“还没人家,是同班辈的。”便准 许盘歌。盘歌的歌会,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双方参加 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湾水飞歌,流行于 清水江以北的湾水、 万潮、炉山一带, 属四音阶宫调式民 歌。旋律进行连续 四度、五度大跳, 音型贯穿全曲。乐
曲终止音低。
3、当代苗族歌手的代表人物
•阿幼朵
•阿幼朵,又名雷阿幼朵,苗族人 ,生于贵州省黄平县,毕业于北京 师范大学,歌手 ,国家一级演 员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第十 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贵州省平安 餐桌工程形象大使
•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又因分布地域广泛而支系众多、具有 不同风情与特色的歌舞艺术。在贵州,要数居住在黔东南的苗族歌舞更为丰 富多彩、活泼粗犷。苗族自古视铜鼓为神器,每当祭祀祖先、神灵时有敲击 铜鼓作舞的传统。
厚德至善 精技致新
二、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由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两大部分组 成,音乐较为丰富、充满民俗生活的生动情趣, 是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照,它由民间歌曲和民间器 乐曲两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