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库必背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文化生活》五根线【一、文化的作用】【二、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四、文化市场、文化生活与大众文化】【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P9(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性质不同…)①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P11-12(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来源)…,表现…,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P15-16。
③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作用——(优秀)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主流:4个意识+3个主义+3种观念P16),增强精神力量(原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综合国力:为什么——怎样(1)为什么:重要性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P11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P22(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23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梳理汇编(新课本版)

2023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梳理汇编(新课本版)一、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生活)1. 文化的社会作用(1)总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文化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 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A. 潜移默化;B. 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A.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1.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三、文化传播1. 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2.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 使者: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主观题文档

材料一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达到203家,占到500强比例的40.6%。
位于浙江省东阳国家综合试验区横店境内的横店集团,是中国特大型民营企业。
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产业,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影视产业给横店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不仅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带动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信息、金融、商贸、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
今天的横店是一个第二产业强大、第三产业发达,影视明星和追梦者随处可见,有“中国磁都”、“中国好莱坞”、“中国农民旅游城”之称的时尚城镇。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横店是如何发展成为影视文化“时尚城镇”的。
(10分)(2)①经济是基础,文化的发展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横店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横店建成文化影视城奠定了基础。
(4)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这种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整个地区发展成为“时尚城镇”。
(2分)材料2:《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结合材料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2)①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
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1、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和人)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和作用)3、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4、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作用、态度、继承与发展)5、文化创新(为什么、怎么办)6、中华文化的特点7、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8、爱国主义的认识(地位、作用、特点、主题)9、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的“忧”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2、全面认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3、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4、优先发展教育(为什么、怎么办)1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措施”1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
17、全面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重在“为什么和怎么办”。
18、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渊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加强文化的交流”常用答题术语★★①“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主观题归纳

1.用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答案:
1、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2、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4、有利于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5、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4. 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
答案: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坚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5、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中政治必修四主观题整理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主观题整理及答案一、选择题整理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对人的影响3.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 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5.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二、主观题整理及答案1. 请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较大的压力,而文化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2.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答案:(1)文化自信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坚持文化自信,对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
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答案:(1)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4)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可以为人们提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审美观念,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完整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1、文化的内涵:(全国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产品。
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北京2011-40)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培养出来的。
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山东2011-29)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会的发展。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响、相互交融。
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主义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策略等。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 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 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 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 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 新;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 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
民族精神。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 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 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 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 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 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 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 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 文化中发展。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世博之魅】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 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①跟帖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 但没有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
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要: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 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 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 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 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 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 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 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 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 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 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 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 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 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①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 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② 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③ 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④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进 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 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 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 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 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 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 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 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 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 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 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 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 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主观题复习
课件制作:钱小琳
1、材料: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 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 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 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 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 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 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