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一)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3.怎样确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是不是浓盐酸( )中小学教师学科考试试题(卷)初中化学A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 为三个层次B .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D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号证考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题答要不内线封密得分 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共30分)名姓 校学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A .①②③④⑦⑧B . ①③④⑥⑦⑧C .①③④⑤⑥⑧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A .讨论B .调查C.实验 D .上网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 .颜色B .状态C.硬度 D .氧化性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NaOH (含Na2CO3)加盐酸;B.H2 (含HCI)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CO (含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HCI (含H2SO4)力口BaCl2 溶液6.把盐酸、碳酸钾、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种透明溶液鉴别幵来下列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 . BaCl2溶液、稀HNO3、酚酞试液B .石蕊试液、稀HNO3、AgNO s溶液C.稀HNO3、石蕊试液、AgNO s溶液D .稀HNO3、石蕊试液、BaCS溶液7.汽车安全气袋内贮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迅速分解产生大量N2O气体和H2O充满气袋,填补在乘员与挡风玻璃之间,防止乘员受伤。
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的是()A.+5 价B.+3 价C.+1 价D.—3 价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江西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江西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氧气C. 石灰石D. 海水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钙→ 氧化钙+ 二氧化碳B. 氢气+ 氧气→ 水C. 碳酸氢钠→ 碳酸钠+ 水+ 二氧化碳D.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子种类不变B. 原子数目不变C. 原子质量不变D. 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口对着人B.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药品放在右盘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 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填空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______,原子重新组合成______。
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等。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______。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简答题描述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三种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解释什么是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实验现象。
简述金属与酸反应的一般规律。
讨论在化学实验中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并列举三条基本的安全规则。
初中化学专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1)(含解析)

初中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mL 1mol/L Fe 2(SO 4)3溶液中,Fe 3+和SO 42-离子数的总和是N A B.1mol-CH 3和1mol OH -都含有10N A 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3.36L CCl 4含碳原子数为0.15N A D.1mol Na 完全反应生成Na 2O 2时失去N A 个电子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B.HCl 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是浊液,④不能透过滤纸,⑤能透过滤纸,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⑦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②⑤⑥B.②⑥⑦C.①⑤D.③④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 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C.为验证盐桥的作用,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适量硫酸亚铁铵溶液和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插入石墨棒用导线与电流计相连,然后用装有K 2SO 4饱和溶液的琼脂的U 型管两端插入两个烧杯中,电流计偏转,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号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出现了机构控制异常情况,其病因或为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的浮尘,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5.在一定条件下PbO 2与Cr 3+反应,产物是Cr 2O 72-和Pb 2+,则与1mol Cr 3+反应所需PbO 2的物质的量为()。
安徽合肥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1、下列哪种实验常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 燃烧红磷并测量剩余气体体积B. 电解水并收集产生的气体C. 燃烧木炭并观察气体变化D. 加热高锰酸钾并收集氧气(答案)A2、在化学实验室中,下列哪种仪器常用于加热液体?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漏斗(答案)B(注:虽然烧杯也可用于加热液体,但通常需要垫上石棉网,而试管更直接用于加热少量液体)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电子在核外无规则运动,形成固定的轨道C. 质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相等D. 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等于质子数(答案)A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盐类?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氧化钙(答案)C5、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项表述描述了化合反应?A.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B.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都没有变化的反应(答案)B6、下列哪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D. 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答案)D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的药品是?A. 稀硫酸和大理石B. 稀盐酸和大理石C. 浓盐酸和石灰石D. 稀硝酸和碳酸钙粉末(答案)B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溶质可以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答案)C。
初中化学教研员招聘试卷(3篇)

第1篇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的自然科学。
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元素包括(氢、锂、钠、钾、铷、铯、钫)。
3. 物质的分类中,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4.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剂,还原剂是(还原)剂。
5.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硝酸、醋酸)。
6.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7. 水的化学式为(H2O)。
8.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
9.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
10.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11.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12.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13. 氯气的化学式为(Cl2)。
14. 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
15. 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3)2)。
16. 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
17. 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
18. 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2)。
19. 碳酸钙的俗称是(石灰石、大理石)。
20. 硫酸的俗称是(硫酸、发烟硫酸、无水硫酸)。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钙)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硫酸 B. 盐酸 C. 硝酸 D. 碳酸)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铜 D. 氯化钠)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A. 硫酸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钙 D. 氢氧化钠)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钠)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式盐的是(A. 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钠 D. 氢氧化铁)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硅D. 氢氧化钠)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氧化钠 B. 氧化钙 C. 氧化镁 D. 氢氧化钠)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盐的是(A. 硫酸钠 B. 氯化钠 C. 碳酸钠 D. 碳酸氢钠)1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性盐的是(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铁 D. 氯化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初中教师招考化学试题

初中教师招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120分钟) 题号五总分合分人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l4O一l6F-19 Mg一24 P一31 Na-23 S一32 Cl一35.5 K一39 Ca一40 Fe一56 Cu一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l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可持续消费和生产(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中国“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通过“环境日”的集中宣传,广泛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提升人们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下例行为中违背主题的是A.保护野生动物繁殖B.倡导超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遏制盲目追求GDP高增长D.加强城网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62.8%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3.2015年欧洲科研人员成功“抓住”反氢原子长达一千秒,是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科学家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有各自的反粒子,它们在质量上以及其他方面与它对应的粒子一模一样,但所带的电荷正负恰恰相反。
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起会同归于尽,化作一束强光,这种现象称之为湮灭。
有反粒子就可能形成反物质、反世界。
较长时间“抓住”反氢原子,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
初中化学专业教师招聘考试题库2(含解析)

第一章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属于核心目标的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D.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2.某中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学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3.关于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D.重视自然与人文科学的整合4.作为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的是()。
A.教学大纲B.考试大纲C.课程标准D.教师用书5.下列选项中符合现代化学特点的是()。
A.从生活到理论B.从分子到原子C.从动态到静态D.从宏观到微观6.下列选项中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理念描述错误的是()。
A.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B.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C.重在体验探究过程,对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并不需要了解D.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7.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授课方式,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下面对于科学探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学生通过阅读查资料等方式,自主完成探究任务B.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能够完成自主探究奠定基础C.学生需要按照10项探究的基本原则展开探究活动D.学生可以通过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即可完成探究任务二、简答题1.请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结构。
2.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八个基本实验是什么?第二章中学化学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一、选择题1.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检查知识D.运用知识2.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满分: 120 分)考生注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
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 5, 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 10,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 10B. 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C. 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D. 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2. 以下四种物质,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A.硝酸银B. 碘化银C. 水银D. 氯化银3. 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 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 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D. 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4.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其浓度偏低?( )A. 称量时游码忘记归零B.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C. 配制 NaOH 溶液时, 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D. 定容后倒转容器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滴几滴水5. 某温度下,将 A 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向第一份加入 9 克 A 物质,充分搅拌,还有 1 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 40 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 A 析出),则 A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
A. 40 克B. 20 克C. 8 克D. 无法计算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卷) 初 中 化 学 说明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公共基础理论30分,专业知识7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公共基础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 )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C.洛克《教育漫画》的出版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出版 2.教学中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3.“天生我材必有用”适合用下列( )理论解释 A.信息加工理论 B.接受学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多元智力理论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衡量一个人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应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是(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提出的概念 A.布鲁纳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加涅 8.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在知识学习中,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的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意义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来予以保障 A.所在家庭 B.法定监护人 C.监狱机构 D.人民政府 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6分)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杜威。 ( ) 2.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教育的自由化,两者都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 ) 3.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必须由监护人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 )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5.“慎独”表明儿童的道德水平已达到了很高的他律水平。 ( ) 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 )
三、简答题(共4分)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请至少列举四种。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专业知识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C: 12 O:16 H: 1 Cl: 35.5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有机物中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浓硫酸有吸水性 3.在一定条件下,甲 、乙 、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 m的值为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9:8 4.石灰浆新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欲探究其成分,你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B.酚酞溶液、稀盐酸 C.酚酞溶液、氯化钠溶液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①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再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②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铁粉获得少量铜 ③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铜网的试管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 ④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6.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21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0g100g ×100﹪ 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实验4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
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0g210g ×100﹪ 7.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①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②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④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氯化 钡反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 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 酸。下列推断:①甲一定是硫酸钠 ②乙可能是硫酸 ③ 丙一定是氢氧化钠 ④丁一定 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 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 10.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鉴别磷矿粉和硫酸铵 除去 CO中少量的CO2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 Fe 粉,过滤 看外观 点燃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入足量的CuO,过滤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得分 评卷人 11.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所用的燃烧匙内应垫一层石棉绒,这样可防止 。 12.分类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法标准有多种,化学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 物质进行分类。下列两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它两种不同,请选出该物 质,用化学式表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1)纯碱、熟石灰、硫酸铜 选出的物质是 ,理由是 。 (2)铜、汞、金 选出的物质是 ,理由是 。 13.小明在学习了有关水的净化内容后,对他所住村庄的井水有什么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井水是酸性的、碱性的、还是中性的? 【探究一】小明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井水,滴在pH试纸上。 【结论】井水的pH大约为6. 【反思】小明的实验操作无误,为什么井水的pH会小于7呢?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②】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探究二】小明取2mL井水放入一个小试管中,然后加入 ,振荡。 【现象】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结论】该井水是 水。 【反思】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有 。 【提出问题③】小明家用井水烧开水的水壶底部有厚厚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探究三】小明取一些水垢放入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食醋。 【现象】固体溶解,并放出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有 。 【反思与拓展】井水是无色透明的,为什么烧开水后能形成水垢呢?说明水中应该含 有 。 这些物质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水垢。经过这次实验之后,小明改变了吃生水的习惯。 14.(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t10C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 质量比为 。 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 温度须控制在 0C 。 (2)现有300C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②水的 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0C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在该不饱和溶液 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填序号,下同);将该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1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