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FN系列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精编
数控机床及编程:三菱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

(三菱)FX2N系列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一、C650车床控制元件配置图1 C650车床电气控制主电路图1是C650车床的主电路,配置三台电动机M1、M2、M3。
主电动机M1由停止按钮SB、点动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热继电器常开触头FR1、速度继电器正转触头KS1、速度继电器反转触头KS2、正转接触器主触头KM1、反转接触器主触头KM2、制动接触器主触头KM3等控制。
冷却泵电动机M2由停止按钮SB4、起动按钮SB5、热继电器常开触头FR1、接触器主触头KM4等控制;快移电动机M3由限位开关SQ、接触器主触头KM5控制;电流表A由中间继电器触头KA控制。
电气控制元件PLC控制的I/O配置见下表,C650车床PLC控制I/O接线见图2。
表 C650车床PLC控制元件配置表电气控制元件符号功能PLC编程元件电气控制元件符号功能PLC编程元件SB M1停止按钮X0KS1速度继电器正转触头X11SB1M1点动按钮X1KS2速度继电器反转触头X12SB2M1正转按钮X2KM1M1正转接触器主触头Y0SB3M1反转按钮X3KM2M1反转接触器主触头Y1SB4M2停止按钮X4KM3M1制动接触器主触头Y2SB5M2起动按钮X5KM4M2接触器主触头Y3SQ M3限位开关X6KM5M3接触器主触头Y4FR1M1热继电器常开触头X7KA电流表中间继电器触头Y5FR2M2热继电器常开触头X10图2 C650车床PLC控制I/O接线图图3是C650车床PLC控制梯形图,编程时使用了MC主控指令和MCR主控复位指令。
车床上电后,由于停止按钮SB、热继电器FR未动作,所以第4支路的X0、X7闭合,M110通电,导致第5支路M110闭合,程序执行MC主控指令至MCR主控复位指令之间的主控程序。
图3 C650车床PLC控制梯形图二、主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正转控制按下主电机正转按钮SB2,第6支路X2闭合,由于X3、M102均未动作,所以M101通电并通过第7支路的M101自锁。
电气自动化专业精品课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

电气自动化专业精品课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电气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于工业控制中。
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探讨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案例一: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在传统的生产线中,工人需要手动操作机器完成指定的任务。
然而,这种操作方式低效且容易出错。
通过引入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PLC可以根据预设的逻辑和参数自动控制各个工作站的机器设备,实现流水线化生产。
例如,在汽车生产线中,PLC可以控制机器人对汽车进行焊接、装配和涂漆等工艺流程。
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错误率。
案例二:能源管理系统能源消耗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能源管理对于企业的节能降耗非常关键。
PLC可以通过对能源设备的智能控制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在一座大型建筑物中,PLC可以根据该建筑的用电量、温度和人员流量等参数,智能控制灯光、空调、电梯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这样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
案例三:物流自动化管理系统在仓储和物流管理中,PLC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货物分拣、仓储和运输控制。
通过PLC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监测货物的种类、尺寸和重量,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自动分拣和仓储。
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PLC可以控制运输设备的行驶和停止,确保货物的安全和高效运输。
通过引入PLC控制系统,物流管理成为了高效、准确和可靠的过程。
案例四: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在一些特殊的生产环境中,如化工、医药等行业,环境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尤为重要。
PLC可以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环境的指标,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当环境指标出现异常时,PLC 可以立即作出响应,通过控制设备来调整环境参数,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并确保员工的安全。
综上所述,PLC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完整word版)三菱FXPLC编程实例

目录第一例用plc控制运料小车编程实例 (2)第二例plc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编程实例 (4)第三例plc自动门系统控制编程实例 (8)第四例plc起保停电路梯形图编程方法 (11)第五例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设计 (14)第六例plc延合延分电路梯形图 (16)第七例plc振荡电路梯形图 (17)第八例plc自动与手动控制电路梯形图 (18)第九例plc集中与分散控制电路梯形图 (19)第十例最简单的PLC计时程序编程实例 (20)第十一例三菱PLC自锁控制程序编程实例 (20)第十二例三菱PLC两地控制与多地控制PLC程序编程实例 (23)第十三例三菱PLC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程序编程实例 (26)第十四例三菱PLC单信号反应多状态PLC程序编程实例 (27)第十五例三菱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编程实例 (28)第十六例三菱PLC自动往返控制程序编程实例 (31)第十七例三菱PLC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编程实例 (35)第十八例三菱PLC点动+自锁控制编程实例 (37)第十九例三菱PLC用定时器与计数器实现的时间控制编程实例 (39)第二十例三菱PLC控制步进电机实例 (44)第一例用plc控制运料小车编程实例一、控制要求某车间有6 个工作台,送料车往返于工作台之间送料,每个工作台设有一个到位开关(SQ )和一个呼吸按扭(SB )。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 )送料车开始应能停留在6 个工作台中任意一个到位开关的位置上.(2 )设送料车现暂停于m 号工作台(SQ m 为ON )处,这时n 号工作台呼叫(SQ n 为ON ),若:(a)m>n ,送料车左行,直至SQ n 动作,到位停车.即送料车所停位置SQ 的编号大于呼叫按扭SB 的编号时,送料车往左行运行至呼叫位置后停止。
(b)m〈n ,送料车右行,直至SQ n 动作,到位停车.即送料车所停位置SQ 的编号小于呼叫按扭SB 的编号时,送料车往右运行至呼叫位置后停止。
6.4数控机床PLC控制应用实例.doc

6.4数控机床PLC控制应用实例前面已经提到,在PLC设计方面需要详细了解被控过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编程方面可以学习和参考系统提供的标准例程和编程说明书以及其它专门介绍PLC编程语言的参考书。
因此本书对具体的编程方法不作详细的介绍,只针对数控机床PLC控制中比较典型的三个应用进行过程和安全互锁分析,每个应用提供一种不同编程语言的PLC程序。
应用实例中的PLC均采用DC24V NPN型晶体管接口电路,即低电平有效。
一.主轴系统1.过程分析主轴的控制包括正转、反转、停止、制动和冲动等。
要求按正转按钮是电动机正转;按反转按钮时电动机反转;按停止按钮时电动机停止,并控制制动器制动2秒;按下冲动按钮电动机正转0.5秒,然后停止;电动机过载报警后正/反转和冲动按钮无效。
2.安全互锁参考本章第二节。
3.程序设计电气部分的设计如图6.4.1所示,主轴为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交流接触器控制正反转;继电器采用直流24V供电,自带续流二极管;交流接触器采用交流110V供电。
图中各器件的含义如下:与主轴控制相关的输入/输出寄存器包括:输入寄存器:X1.4—正转,X1.5—反转,X1.6—停止,X1.7—冲动,X8.5—报警;输出寄存器:Y5.0—正转,Y5.1—反转,Y5.2制动,Y5.3—松刀。
在电气安全互锁设计方面,主轴正/反转在接触器和继电器分别进行了安全互锁;主轴正/反转对刀具松进行了安全互锁;急停对主轴运转进行了安全互锁。
主轴电动机(b)接触器控制电路(a)主轴强电电路(c)PLC输入输出图6.4.1主轴控制电气设计指令语句表程序如下:1.LD X1.4 -- 读取主轴正转按钮2.OR R0.0 -- R0.0自锁3.AND X8.5 -- 无报警4.ANI Y5.3 -- 刀具未松开5.AND X1.6 -- 停止按钮未按下(停止按钮硬件上是常闭连接)6.ANI Y5.1 -- 反转无输出7.ANI Y5.2 -- 主轴未制动8.OUT R0.0 -- 则输出中间变量R0.0,并自锁-------主轴正转条件都满足,则按下正转按钮后,输出R0.0并自锁-------9.LD X1.7 -- 读取主轴冲动按钮10.OR R0.1 -- R0.1互缩11.ANI T1 -- 若T1计时未完成12.OUT R0.1 -- 则输出R0.113.OUT T1 K5 -- T1计时0.5秒-------------------按下主轴冲动按钮后,R0.1输出0.5秒后关闭---------------14.LD R0.0 -- 读取R0.0。
PLC实例与解析(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7章PLC应用系统设计及实例本章要点● PLC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及常用的设计方法●应用举例● PLC的装配、检测和维护7.1 应用系统设计概述在了解了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之后,可以结合实际进行PLC的设计,PLC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PLC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 充分发挥PLC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制的生产机械或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经济、简单,维修方便。
3. 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4. 考虑到生产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用PLC时,在I/O点数和内存容量上适当留有余地。
5. 软件设计主要是指编写程序,要求程序结构清楚,可读性强,程序简短,占用内存少,扫描周期短。
7.2 PLC应用系统的设计7.2.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工艺分析,并确定控制方案,它是设计的依据。
(2)选择输入设备(如按钮、开关、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等执行机构)。
(3)选定PLC的型号(包括机型、容量、I/O模块和电源等)。
(4)分配PLC的I/O点,绘制PLC的I/O硬件接线图。
(5)编写程序并调试。
(6)设计控制系统的操作台、电气控制柜等以及安装接线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2. 设计步骤(1)工艺分析深入了解控制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控制要求,并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归纳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各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控制流程图或功能流程图。
(2)选择合适的PLC类型在选择PLC机型时,主要考虑下面几点:1功能的选择。
对于小型的PLC主要考虑I/O扩展模块、A/D与D/A 模块以及指令功能(如中断、PID等)。
2I/O点数的确定。
统计被控制系统的开关量、模拟量的I/O点数,并考虑以后的扩充(一般加上10%~20%的备用量),从而选择PLC的I/O 点数和输出规格。
FX系列PLC的编程实例资料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操作用起动和停止两个按钮,起 动和停止的不是某台设备,而是较复杂电路的“开” 和“关”,这种情况实际就是“双按钮起、保、停” 电路,但在图中X0和X1分别为起动和停止按钮,M0 则被转换成控制电路的开关。
2、点动与长动控制图1
X1为长动控制按钮,X2为停止控制按钮,X3为点动控制按钮。
3、点动与长动控制图2
X0为长动控制按钮,X2为停止控制按钮,X1为点动控制按钮。
4、点动与长动控制图3 X0为长动控制按钮,X2为停止控制按钮,X1为点动控制按钮。
五、电机星角启动运行自动延时切换控制电路图一
❖ 较大功率的电动机常采用“Y/△”接线法起动和运行, 即用“Y”型接线法降压起动,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 再转换成“△”型接线法实现全电压正常运行。图 中给出了电机“Y/△”法起动运行自动延时控制参考 图。
三、其他形式的单按钮按钮“起、保、停”电 路
❖ 1、用按钮按下时间长短控制按钮“起、保、停” 电路
❖ 用单按钮可实现设备的起、停控制,为了防止误操作,这里 要求按下按钮持续一定时间后,设备才允许起动;起动后, 按下按钮“瞬间”可使设备停止。下图为实现该功能的参考 电路,X0接通2秒后Y0才输出;Y0输出后,X0再次按下的 上升沿,使Y0停止输出。
❖ 原理分析:图中X0和X1分别接起动和停止按钮; M0相当于内部电路控制开关;YI0和Y1分别接控制 电机“Y”型和“△”型的接触器;T0为从“Y”型自 动过渡到“△”型延时定时器,延时时间设定为5 秒钟,此电路实现:按下起动按钮,电机以“Y”型 起动,5秒钟后自动切换到“△”型下全电压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电机停止运行。
❖ 电路中用[SET M0]、[RST M0]和LDF X0指令,是为了保证 不会出现Y0输出后,再按下X0停止输出时超过2秒,使Y0停 止后又接续输出的电路。
FX系列PLC的编程实例

七、两台电动机交替运行控制 图一
X0为启动按钮,X1为停止按钮。按下启动按
钮X0,Y1启动运行,T0定时时间到,Y1停 止,Y2启动运行;T1定时时间到,Y2停止运 行,Y1又启动运行;Y1、Y2交替运行,按下 停止按钮X1,Y1、Y2停止运行。
Y0~Y2的状态。 先断开PLC电源,再恢复供电,观察并记录 T250及输出点Y0~Y2的状态。 按下X1,观察并记录T250及输出点Y0~Y2的 状态。
十二、应用M8012、M8013和计数器实现定时控制
按图所示电路配置元器件,连接线路;输入
如图所示的程序, 按下X0,观察并记录C0、C1及输出点 Y0~Y2的状态; 按下X1,观察并记录C0、C1及输出点 Y0~Y2的状态; 按下X2观察并记录C0、C1及输出点Y0~Y2 的状态;
用单按钮可实现设备的起、停控制,为了防止误操作,这里 要求按下按钮持续一定时间后,设备才允许起动;起动后, 按下按钮“瞬间”可使设备停止。下图为实现该功能的参考 电路,X0接通2秒后Y0才输出;Y0输出后,X0再次按下的 上升沿,使Y0停止输出。 电路中用[SET M0]、[RST M0]和LDF X0指令,是为了保证 不会出现Y0输出后,再按下X0停止输出时超过2秒,使Y0停 止后又接续输出的电路。
八、辅助继电器的应用
按下按钮X0,观察并记录输出点Y0~Y2及负载的状态。 按下按钮X1,观察并记录输出点Y0~Y2。画出M0、Y0~Y2 的时序图。
九、特殊辅助继电器的应用
plc案例集锦

plc案例集锦第一篇:plc案例集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推进“中国制造2025”“6+1”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在总结2015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基础上,继续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
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
因此,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复杂、形势更严峻、任务更艰巨。
“十三五”期间要同步推进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工作。
按照专项行动确定的连续实 1 施三年,2016年要边试点示范、边总结经验、边推广应用的总体安排,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
实施专项行动,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智能制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思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在总结2015年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将继续坚持“立足国情、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扩大行业和区域覆盖面,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继续注重发挥企业积极性、注重智能化持续增长、注重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注重基础与环境培育,逐步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丰富成熟后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工程)FN系列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
,第5支路的M110立即闭合,此时因本支路中的X1闭合,所以M100通电,使第10支路M100闭合,第9支路Y0通电,第22支路的常闭辅助触
主电路中因第9支路Y0通电,接触器主触头KM1吸合,主电动机M1正转起动升速,转速大于100r/min后,速度继电器的正转触头KS1保持闭合。
同
的X11闭合,为反接制动作好准备。
四、点动停止和反接制动
1.M1断电降速
按钮SB1,第2支路和第5支路的X1均断开,第5支路的M100断电,第10支路的M100随即断开,第9支路Y0断电,第22支路的Y0触头闭合。
导
触头KM1断开,主电动机M1断电降速运转。
2.M1反接制动
由于降速初期,速度继电器触头KS1处在闭合状态,所以第22支路中的X11闭合,加之本支路的Y0触头闭合,所以T3通电,开始延时。
T3延时到达后,第16支路的T3触头闭合,导致第15支路Y1通电,主电路中主触头KM2吸合,主电动机M1反接制动。
3.反接制动结束
速降到低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正转触头KS1断开,第22支路的X11断开,使T3断电,第16支路的T3触头断开,第15支路的Y1随之断电
主电路中KM3主触头断开,反接制动结束,主电动机M1停转。
4.T3的延时作用
T3延时0.5S的作用是确保先断开KM1,再接通KM2;否则KM2先于KM1断开前接通,将导致主电动机M1绕组烧损。
五、主电动机反接制动
1.主电动机断电
下停止按钮SB,第4支路X0断开,M110断电,使第5支路的常开触头M110断开,不再执行MC至MCR之间的主控电路,第9支路的Y0因之断电路中KM1断开,主电动机M1断电降速,但只要主电动机M1转速大于100r/min,速度继电器的正转触头KS1仍闭合,而第1支路的M103因自锁而通按下停上按钮SB会使第9支路的常闭辅助触头X0断开,Y0断电,电气控制主电路中受Y0控制的主触头KM1将断开。
2.进入反接制动状态
止按钮SB,使SB由按下状态切换成未按下状态,则第4支路X0恢复闭合,M110通电,第5支路的M110闭合,接通且执行MC至MCR之间的主控
常闭辅助触头X0也恢复闭合,所以M103通电,此时第22支路的M103保持闭合。
由于主电动机M1转速大于100r/min,KS1处于闭合状态,第22
持闭合,导致T3通电,计时开始。
当T3计时时间到达后,第16支路的T3闭合,使第15支路的Y1通电,主电路中KM2闭合,电动机M1进入反接制动状态,主电动机M1迅速降速。
3.T3延时的作用
.5S作用体当下电气控制主电路中,KM1主触头先断开,0.5S后KM2主触头再闭合,杜绝了KM1和KM2瞬时的同时接通状态,有助于避免电动机绕
4.M1停转
降速至100r/min以下时,速度继电器的正转触头KS1断开,使22支路的X11断开,T3失电,导致第16支路的T3断开,Y1断电,主电路中KM2断
结束,主电动机M1停转。
5.反转停止进入反接制动
起动时按下SB3,主电路中主触头KM3、KM2间隔0.5S先后接通,电动机M1将反向起动运行。
之后松开停止按钮SB,将进入反转停止反接制动过程
六、主电路工作电流监视
转起动过程中,因辅助继电器M101、M102中必有壹个通电,所以第19支路的T5通电,10S计时开始。
计时到达后,第21支路的T5闭合,导致Y5通的常闭触头KT断开,交流电流表A进行工作电流监视,从而使A避开较大的起动工作电流。
七、冷却及快速电动机控制
M2、快速移动电动机M3均为单向运转,控制较为简单。
当按下冷却泵电动机起动按钮SB5时,第25支路的X5闭合,Y3通电且自锁,冷却泵电动机下停止按钮SB4时,第25支路的X4断开,Y3断电,冷却泵电动机M2断电停转。
按下限位开关SQ,第27支路的X6闭合,Y4通电,快移电动机M3起动;松开限位开关SQ,快移电动机M3断电停转。
八、工作任务
识读C650车床PLC控制I/O接线图及PLC梯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