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为享乐,实为延年——孙思邈论“房中补益”
似为享乐,实为延年——孙思邈论“房中补益”

似为享乐,实为延年——孙思邈论“房中补益”作者:周贻谋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4期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贻谋唐代名医孙思邈非常重视房事养生,在其所撰《千金药方? 卷二十七》中,就载有“房中补益”专篇。
该篇写道——论曰:人年四十已(同以,下同)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两人莫能行,其法……闭固而已……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寸节欲,以广养生也。
非苟欲强身力,幸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
此房中之微旨也。
是以人年四十以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
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进,少年须慎之。
孙思邈指出,40岁以下者大多数放纵情欲,等到年过40就会突然感到气力衰减,各种疾病蜂拥而至,如果长久不治便会酿成危重病症。
因此,不惑之年应当掌握房中术。
所谓房中术,讲的便是处理房事的原则和方法。
其道理浅显易明,但一般人很难做到,关键在于巩固精关以求闭而不泄。
其实,房中术的创制非为贪图欢乐,而是节制情欲以求养生延年,补益身体而消除疾病,这才是房中术的微妙宗旨。
孙思邈还说,很难与40岁以下者正常讨论房事,因为房事在他们眼里就是无尽的欲望,他们同时还服食某些益肾壮阳药,加倍行房,不待半年时间,身体就会越来越差,一步一步地接近死亡。
因此,青春年少之人应高度警惕和谨慎!在“房中补益”篇里,孙思邈又对房事频率和老年人的房事生活作了明确论述,指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壮者,一月一泄。
凡人气力自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
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合,意中平平者,自可闭固也。
显然,孙思邈所述房事频率较低,颇适合体质较弱者参考运用;身体强壮者,必定会超过这些房事频率。
《千金要方-房中补益》白话文

这就是男女性交合的方法和技巧,其它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不要一个心意只想着要过度地放纵一下自己,求得一时的快活;而应该想着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达到在更高的层次上养颐天年,延长寿命的目的。不要因为某种一时的想法使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用来进行男女之间的性交合,放纵自己的性欲望,而在于通过正常的男女性交合,补益身体里必需的元精和血气,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就是进行男女性交合的基本原则。
夫交合如法则,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调顺,所作和合,家道自隆,祥瑞竞集。若不如法则,有薄福愚痴恶人来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凶险,所作不成,家道日否,殃咎屡至,虽生成长,家国灭亡。夫祸福之应,有如影响,此乃必然之理,可不再思之。
译文
与女人进行性交合的基本方法,我已经在上面陈述过。进行男女之间的性交合,应当回避农历每个月的丙日、丁日,以及初七、初八两个上弦日,二十二、二十三两个下弦日,大月的十六,小月的十五,两个太阳和月亮相望的日子;刮大风的日子,下大雨的日子,清晨里大雾弥漫的日子,非常寒冷的日子,非常闷热的日子,闪电打雷的日子,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和初一,天气阴沉的日子,发生日食或者月蚀的日子,出现彩虹或者地震的日子。如果在这些时候进行性交合,就会损害人的精神,很不吉利。违背这些禁忌,对男方的损害是对女方的损害的一百倍;使女方得病,孕育并生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疯狂、智力低下、性格顽固不化、喉咙哑、耳朵聋、痉孪、颠跛、眼睛瞎、多疾病、寿命短、不孝敬父母、不仁义。还要避免在太阳、月亮、星辰的光里,在神庙佛寺中进行性交合;井边、灶边、厕所的旁边,坟墓、棺材的旁边,都是不能进行男女之间性交合的地方。
房内补益(五)
四、交接之道
原文
凡欲施泻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吸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两指抑屏翳穴,长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也。
房中补益(唐)孙思邈

房中补益(唐)孙思邈撰(一)论曰:人生四十已下,多有放恣;四十已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
”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二)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
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
【兼之药饵四肘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
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
此房中之微旨也。
(三)是以人年四十以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
欲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耗丧。
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人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而不耗,可以不老。
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
人年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
划分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而俗人以一女伐命,知与不知,岂不远矣?其知道者,御女苦不多耳。
(四)凡妇人,不必须有颜色妍丽,但得少年,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
若足财力,选取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其体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细不可极于相者;但蓬头蝇面,槌顶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麦齿,目睛浑浊,口颔有毫,骨节高大,发黄少肉,阴毫多而且强,又生逆毫,此相不可,皆贼命损寿也。
(五)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
必须先徐徐调和,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
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谓“弱而内迎,坚急出之”,进退欲令疏迟,情动而止,不可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精脉,生致百病。
但数交而慎密者,诸病皆愈,年寿日益,去仙不远矣。
(六)不必九一三五之数也,能百接而不施泻者,长生矣。
若御女多者,可采气。
采气之道,但深接勿动,便良久气上面热,以口相当,引取女气而吞之。
可疏疏进退,意动便止,缓息瞑目,偃卧道引,身体更强。
可复御他女也,数数易之则得益多。
孙思邈房中补益原文及译文

《房中补益》是唐朝孙思邈的作品,关于原文和译文,有以下内容:
原文:论曰:人生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
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述。
译文:孙思邈论述说:一个人活在四十岁以下,大多数人在男女性交合方面有一些放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到了四十岁以上,就会突然感到血气和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衰退下来了。
一个人的身体开始衰退,许多疾病就像被捅的黄蜂窝里面的黄蜂一样,一齐向你冲过来,将你重重包围起来;如果长久地得不到治疗,这些疾病就会逐渐成为终身的疾病。
所以,彭祖说:用人来治疗人,才真正是最真实可行而且有效的好方法。
因此,一个人超过了四十岁,必须熟悉和掌握男女性交合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者相关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养生名言录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养生名言录★长寿忠孝,仁义聪慧。
《千金要方·妇人方上》★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千金要方·养性》★养性十大要:一日啬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曰导引,五日言论,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曰禁忌。
《千金翼方·养性》★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千金要方·食治》★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千金要方·养性》★常言善道,天与之福。
《千金翼方·卷十二》★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千金要方·养性》★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千金要方·养性》★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
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千金要方·养性》★多愁则心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千金要方·养性》★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
《千金翼方·卷十二》★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积伤至尽,尽则早亡。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养性者知其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没身不殆也。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
此养性之大经也。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射名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
《千金翼方·卷十五》★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
《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房中补益

房中补益(唐)孙思邈 撰 (一)论曰:人生四十已下,多有放恣;四十已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
”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二)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
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
【兼之药饵四肘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
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
此房中之微旨也。
(三)是以人年四十以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
欲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耗丧。
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人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而不耗,可以不老。
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
人年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
划分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而俗人以一女伐命,知与不知,岂不远矣?其知道者,御女苦不多耳。
(四)凡妇人,不必须有颜色妍丽,但得少年,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
若足财力,选取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其体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细不可极于相者;但蓬头蝇面,槌顶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麦齿,目睛浑浊,口颔有毫,骨节高大,发黄少肉,阴毫多而且强,又生逆毫,此相不可,皆贼命损寿也。
(五)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
必须先徐徐调和,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
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谓“弱而内迎,坚急出之”,进退欲令疏迟,情动而止,不可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精脉,生致百病。
但数交而慎密者,诸病皆愈,年寿日益,去仙不远矣。
(六)不必九一三五之数也,能百接而不施泻者,长生矣。
若御女多者,可采气。
采气之道,但深接勿动,便良久气上面热,以口相当,引取女气而吞之。
可疏疏进退,意动便止,缓息瞑目,偃卧道引,身体更强。
可复御他女也,数数易之则得益多。
皇帝一夜要临幸多少女人

皇帝一夜要临幸多少女人?(转载)古代皇帝的后宫女人,由西汉初年的十几人,到西汉武帝时的一千,再到晋武帝司马炎的一万,最后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四万。
即使是后宫女人较少的清朝,也不下两、三千人。
拥有如此众多的女人,无论是从传宗接代还是享受女色的角度出发,皇帝都有责任和义务临幸她们。
那么皇帝一夜要临幸多少女人呢?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
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梦想长生不老的美好的愿望。
实际上,即使是皇帝,他也只是一个人,不可能达到孙思邈要求的水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崔琦传》注释云:“礼后夫人已下进御之法……:其法,九嫔已下皆九九而御,则女御八十一人为九夕也,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为一夕,夫人为一夕,凡十四夕,后当一夕。
故曰十五日一篃也。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后夫人进御》中记有五代时期梁朝的国子博士崔灵恩撰写的一套《三礼义宗》规定亦云:“凡夫人进御之义,从后而下十五日遍。
……其九嫔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为九夕。
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九人为一夕,夫人三人为一夕,凡十四夕。
后当一夕,为十五夕。
明十五日则后御,十六日则后复御……”《礼记?昏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也就是说,五代以前的皇帝,只算包括皇后在内的嫔妃就有一百二十一人,皇帝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最多的几个晚上要连续临幸九人。
比九人更多的也有。
据清毛奇龄《武宗外纪》记载,锦衣卫都督同知于永善,向明武宗朱厚照进言:“回回女皙润而差粲,大胜中土。
”意思是回回女子皮肤白嫩而鲜亮,比中原女子要强多了。
于是朱厚照就令于永善从回回都督吕佐家索得十二名善西域舞的回女,献给朱厚照。
朱厚照如获至宝,宣银y昼夜,还不觉得过瘾,“顾犹以为不足”。
宋佚名《迷楼记》记载:隋炀帝晚年,尤沉迷女色,令人造“迷楼”一座,“诏选后宫良家女数千,以居楼中。
房中补益(孙思邈)

房中补益(孙思邈)(唐)孙思邈撰(一)论曰:人生四十已下,多有放恣;四十已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
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
”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二)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
其法一夕御十人,闭固为谨,此房中之术毕也。
【兼之药饵四肘时勿绝,则气力百倍而智慧日新。
然此方之作也,】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以行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
此房中之微旨也。
(三)是以人年四十以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
欲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耗丧。
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人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而不耗,可以不老。
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
人年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
划分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而俗人以一女伐命,知与不知,岂不远矣?其知道者,御女苦不多耳。
(四)凡妇人,不必须有颜色妍丽,但得少年,未经生乳,多肌肉,益也。
若足财力,选取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其体及腋皆不欲有毫,有毫当软细不可极于相者;但蓬头蝇面,槌顶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麦齿,目睛浑浊,口颔有毫,骨节高大,发黄少肉,阴毫多而且强,又生逆毫,此相不可,皆贼命损寿也。
(五)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
必须先徐徐调和,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
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谓“弱而内迎,坚急出之”,进退欲令疏迟,情动而止,不可高自投掷,颠倒五脏,伤绝精脉,生致百病。
但数交而慎密者,诸病皆愈,年寿日益,去仙不远矣。
(六)不必九一三五之数也,能百接而不施泻者,长生矣。
若御女多者,可采气。
采气之道,但深接勿动,便良久气上面热,以口相当,引取女气而吞之。
可疏疏进退,意动便止,缓息瞑目,偃卧道引,身体更强。
可复御他女也,数数易之则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