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案例

• 改革原因分析: • 朝鲜可以说对商品经济既欢迎又害怕,一直在 市场与计划间摇摆,02年实施经济管理改善措 施之后,几乎家家摆地摊,全国各地形成了数 百数千个市场,商品经济给民生、经济带来的 活力毋庸置疑;然而此次市场经济实验十分短 命,2005年停止,人们心底迸发出来的对自由 商品经济的渴望让政府害怕…朝鲜政府2002年 推行经济改革,调整商品价格并提高劳动者工 资,但朝鲜货币从那时起大幅贬值。(向朝鲜 引入部分市场经济的)2002年推行经济改革措 施后,物价大幅飙升。可能是因为朝鲜货币大 幅贬值,所以强行货币改革。
30
• 1、M0(现钞)2、M1(狭义货币)3、 M2(广义货币) •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 货币计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部分存款 •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 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6
案例:朝鲜货币改革
• 2009年11月30日,朝鲜“ 闪电”推行货币改革,将 现有面值去掉两个零。重 发货币之后,原来每张面 值100朝鲜元的纸币现在 将被换成1朝鲜元面值。 平壤市内一些商店已经暂 时停止营业,现在因为要 等重新定价才能售货,估 计要到几日以后恢复营业 。
• 一些平壤市民大吃一惊,陷入困惑。他 们奔向黑市把私藏钱财兑换成美元或人 民币。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上扬。兑换货 币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受到巨大冲 击。上调币值前,根据朝鲜固定汇率政 策,1美元兑换135朝元。据报道,美元 在朝鲜的黑市汇率为1比2000朝元至3000 朝元。若逢美元紧俏,大约2万朝元才能 兑换1美元。 •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所谓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
2货币替代: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
3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
当金币和银币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得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充斥市场。
4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铸造成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6准货币: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7金融资产流动性: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也就是变成现实中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8跛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货币;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由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二、简单题1货币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答:货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制4个主要阶段。
2纸币本位制取代金属本位制的原因?答:从金属本位制角度—货币供给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增加之间矛盾;从纸币本位制角度—纸币能够同样能够执行货币职能;3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答:“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 2 货币制度的发展阶段 • 银本位制(略) • 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略)(16世纪—18世纪) • 金本位制 • 纸币本位制(代用货币银行券、信用货币纸币)
• 2 价值形态的发展(马克思)
•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我们 称之为价值形态。
• 价值形态发展经历四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2把石斧
相对价值 形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价形态
• 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
=2把石斧 或=1袋小麦 或=5捆烟叶 或=3斤茶叶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态
二 货币制度
1 货币制度概念 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指该国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 通的结构,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 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 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1)币材的确定
铸币币材:铜、白银、金
1625年,瑞典采用铜作为货币的主要成分,该国政府是当时 欧洲最大铜矿斯图拉铜矿的拥有者之一。铜的价值仅是银 的1%,铜的分量太重,对普通支付不能令人满意。铜与银 掺和成为合金。16世纪西班牙就采用这种合金做币材。
商品 ....货币 .... 商品
2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价值的工具) 优点:简化簿记,使商品在大范围内交换成为可能。
例:有A、B、C、D、E 五种商品的社会 如果想要知道5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比率 在没有价值标准前提下,我们必须了解10个不同的交换比率。
A|B,A|C,A|D,A|E,B|C,B|D,B|E,C|D,C|E,D|E 当有N种商品,则需要知道N(N-1)/2个交换比率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人类已有百余万年的历史,而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开始的事情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物物交换古埃及的壁画中国古书的记载:神农氏的时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通过媒介的交换畜牧、贝--司马迁《史记》古代货币起源说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亚里士多德:“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收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钱币就应运而生了。
”古代货币起源说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管子·国蓄》: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物品为货币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司马迁《史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行焉。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
所以私人的产品必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
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在两种商品相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样,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必须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价值形式:1头羊=2把斧头扩大的价值形式:1头羊=2把斧头,或者一袋粮食,或者几捆烟叶等等一般价值形式:2把斧头80斤小麦=1头羊2匹布3克黄金货币的产生从扩大价值形式阶段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说明为交换而生产的关系,也即商品生产关系,在经济生活中日益确立。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
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 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
Drawn under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of Barclays Bank of Canada Toronto, Number TODC603921 dated 30 June 2004.
To: Barclays Bank PLC Manchaster ISB 51 Mosley Street Manchester
• 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 交换的
• 世界货币的发展表明,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铜, 铁逐步让位于贵金属金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 足值货币的特点 • 它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 它是以其本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 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它本身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难以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高一 级货币形态转化
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 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 式的总称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 • (一)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二)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币材纸币铸币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M0 M1 M2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起源的探讨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的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演变顺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交换媒介职能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3、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 货币等5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主要的两大 职能。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一 个历史的经济范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商品经济社会 中的生产关系。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图2-4 中国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 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 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 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假设:在双本位制下: 市场比价:金:银=1:8 法定比价 金:银=1:10
充当过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500年,商代
已有铜贝币; 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 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的演进.
◎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 盟体制相对应.
三、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
(一)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由于 这些学说采用存在的考察法,在特定的历史 背景下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停留在对现 象的解释上,局限性较大.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的观点,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创立了 科学的货币起源说.
(七)流通手段职能有何特点与作用?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特点: ①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 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 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作用:两重性: △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的扩大; △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 的可能性。
按币材划分的货币种类
实物货币
商品货币 货 币 金属货币 纸币、银行券(现金)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主币(standard money):
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地区)流通中标 准的基本通货,也是法定的价格标准.主 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 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本位币的等份.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三)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 货币形式的发展?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 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 的过程: △从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出现一个 漫长的实物货币占主导的时期; △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化; △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1993-2002年中国货币形式结构图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纸制货币(paper money): 流通中用纸制作的货币符号.
◎纸制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纸制货币的历史发展.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 必须的货币金属量. 单位纸币代表 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 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量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 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 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
手段职能中.
◎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是作为代 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 ◎信用货币的意义:便利了商品交换;节约了流通费用; 克服了币材供应与交换发展的矛盾,并成为利用银行 创造购买力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使货币与信 用融为一体,促进了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二)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 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关系: 商品定义与产生的原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 ▲历史的线索:交换发展过程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 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 形态→货币形态. ▲思考:货币与商品交换的依存关系; 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均衡关系.
(十五)如何看待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 然性: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的安 排;实行固定汇率制;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 难事先作出安排.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 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该体系的安排中隐含着诸多的缺陷导致了其最终 走向崩溃.
▲发展:形态变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方式变化:个人窖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 用途变化:单纯致富→积累资本,提高消费
▲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信用货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
(九)如何看待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与作用?
▲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 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各个领域:纯粹的货币借贷、财 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 →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 →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作用· 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 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200000
158301.9 185007
150000
104498.5
134610.3 119897.9 90995.3 76094.9 46923.5 60750.5 34879.8 7288.6 8802 11204.2 14652.7 17287
100000 50000 0
5864.7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确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其 规格);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 限法偿); 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权限与流通程序; 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十二)国家货币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货 金属货币制度
16世纪以后国家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 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 体系. ◎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其有 效范围仅限于国内.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 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主要讨论的问题:
☆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形式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与定义 ☆货币制度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
从商品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 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 ◎一般等价物是交换发展的结果. ◎一般等价物只有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时才 转化为货币.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 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区域性货币制度(regional monetary system):
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 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货币 当局)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五)如何认识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职能有多种概括,如交换媒介、核算 单位、贮藏手段等三个;也有概括为交换 媒介、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价值 贮藏等四个.马克思将金属货币(金)的职 能概括为: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 段、 世界货币五个.
(六)价值尺度职能有何特点与作用?
(十四)我国现行的是何种货币制度?
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 具有“一国多币”的特殊性。
△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 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 △人民币的发行主要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业务库的管 理来实现。
发行库 中国人民银行 出库 入库 业务库 商业银行 现金投放 现金归行 市场人民币 存 量
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 价值尺度职能. ▲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 币. ▲作用: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 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 价格: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价值,而外在的决定因素为 供求,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指数与货币购买力 成反比.
(八)如何看待贮藏手段职能的发展与作用?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 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 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商品。 目的:贮藏财富;为购买或支付作准备;为投资积累资本;为预 防不测之需或其他目的。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银行券(bank notes): 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
◎银行券的作用. ◎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由完全 兑现 → 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兑现的发 展历程. ◎银行券的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行到 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发行的过程.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 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 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在存款货币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 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 时提取现金或支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复本位
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
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
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
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