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的三重境界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2、统计分组的关键()。
《旅行社经营管理》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项目一1.旅行社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答: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旅游动机;经济收入的增长,使得更多的人具备了外出旅行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人们外出旅行提供了基本条件;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得大规模、大区域的人员流动更加迅速便捷;旅游供给的出现,使得人们长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
2.简述旅行社的分类。
答:旅行社分为两大类:(一)按分工体系划分,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存在三种分工体系:由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自发演进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政府行政管理主导下分割而成的水平分工体系,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分工体系。
(二)按照接待过程划分,按照旅行社团队的组成和接待过程,旅行社可分为组团旅行社和地接旅行社两种。
3.简述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答:1.1949年以前: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产生与发展2.1949—1978年:行政事业导向的中国旅行社业3.1978—2009年:市场化与开放化进程中的中国旅行社业4.2010年至今:互联网影响下的中国旅行社业。
4.分享自己参加旅游活动的经历。
答案:略项目二1.申办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必须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并经旅游主管部门许可和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之后,方可从事旅行社业务:(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3)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4)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申办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申办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1)旅行社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满两年;(2)两年中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
3.设立一家旅行社,选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旅行社在选址时应遵循下述几个基本原则:1.市场性原则;2.便利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长远性原则;5.关联性原则。
4.一家中等规模的旅行社应该怎样进行部门设置?答:项目三1.旅行社的国内接待旅游产品有哪些类型?答:按照旅行社产品和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将旅行社产品的形态分为: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和单项服务。
思考与练习题

思考与练习题1.某饲料公司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饲料,甲乙两种原料的营养成份及配合饲料中所含各营养成份最低量由表1给出。
已知单位甲、乙原料的价格分别为10元和20元,求满足营养需要的饲料最小成本配方。
2. 某农户计划用12公顷耕地生产玉米,大豆和地瓜,可投入48个劳动日,资金360元。
生产玉米1公顷,需6个劳动日,日资金36元,可获净收入200元;生产1公顷大豆,需6个劳动日,日资金24元,可获净收入150元;生产1公顷地瓜需2个劳动日,日资金18元,可获净收入1200元,问怎样安排才能使总的净收入最高。
3.某农户有耕地20公顷,可采用甲乙两种种植方式。
甲种植方式每公顷需投资280元,每公顷投工6个,可获收入1000元,乙方式每公顷需投资150元,劳动15个工日,可获收入1200元,该户共有可用资金4200元、240个劳动工日。
问如何安排甲乙两种方式的生产,可使总收入最大?4. 假定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3000卡路里热量,55克蛋白质和800毫克钙。
如果市场上只有四种食品可供选择,它们每千克所含热量和营养成份以及市场价格如下表2-2所示。
问如何选择才能满足营养的前提下使购买食品的费用最小?5.⎪⎪⎩⎪⎪⎨⎧≥=++-≥+-≤++为无约束32132132132132105337x ;x ,x x x x x x x x x x5.请将前面几个建立好的模型进行标准化(可以直接写在其后面)6.人力资源分配问题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人数如下表所示: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段开始时上班,并连续工作8小时,问该公交线路应怎样安排司机和乘务人员,即能满足工作需要,又使配备司机和乘务人员的人数减少?7.现有一批某种型号的圆钢长8米,需要截取2.5米长的毛坯100根,长1.3米的毛坯200根。
问如何才能既满足需要,又能使总的用料最少?8.套材下料问题:有10米长的钢管若干,现在需要2、3、5长的钢管各100根,问如何建立模型?9.人力资源分配问题:某医院昼夜24h各时段内需要的护士数量为:2:00~6:00 10人;6:00~10:00 15人;10:00~14:00 25人;14:00~18:00 20人;18:00~22:00 18人;22:00~2:00 12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填空题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了马克思⼀⽣的两⼤理论发现是和。
2、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发展的⼤道⽽产⽣的⼀种故步⾃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马克思的是科学思想中的最⼤成果"。
3、⽑泽东在《》⼀⽂中第⼀次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命题。
4 ⽭盾的精髓,不懂它就不懂辩证法。
、全部社会⽣活本质上是的。
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从"两个凡是"⼊⼿剖析⿊格尔哲学,这种⽅法是6、也就是⿊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7、《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8、《⽭盾论》认为,的辩证关系是⽭盾问题的精9、列宁认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的关系的地⽅,马克思都揭⽰了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
10、⽑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即的学风,反对的学风。
11、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的活动或⾃我改变的⼀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
12、马克思、恩格斯⾸次系统对⾃⼰从前信仰进⾏清算的著作是。
13、费尔巴哈从religare⼀词的本来意思是“联系”的意思,来证明两个⼈之间的任何联系的都是宗教。
恩格斯认为,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的最后⼀着。
14、从⿊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还产⽣了另⼀个派别,唯⼀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的名字联系在⼀起的。
15、是认识问题的最根本⽅法。
16、《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17、⽑泽东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即的态度,也叫的态度。
18、在列宁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因为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本质,⼜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
19、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感情"本⾝是产物。
20、恩格斯认为:对不可知论和哲学上各种奇谈怪论的最彻底驳斥只能是。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堂活动、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堂活动、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学前教育研究概述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课堂活动】幼儿园教研与幼儿园科研是一回事吗?关于“幼儿园科研”和“幼儿园教研”这两个概念,张丽老师和王芳老师发生了争执:张丽认为,“幼儿园科研”与“幼儿园教研”本质是一致的;王芳则认为,科研与教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你赞同谁的观点?你还有第三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幼儿园教研”与“幼儿园科研”的主要联系与区别:第一,从概念和含义上讲,教研是指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研究,科研则是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科研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
第二,从研究对象上讲,教研是一种实践运用研究,科研则是一种探究性与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从研究内容上讲,教研主要是应用规律,科研主要是发现规律,一个是属于实践的范畴,一个是属于理论的范畴。
第四,从研究目的上讲,教研主要是为日常教学服务,科研则是探索教育工作中新的重大问题。
第五,从研究的过程上讲,教研一般是群众性的无长期计划的活动,研究的时间较短;科研则是系统的研究活动,研究的过程时间较长。
第六,从研究机构的组织系统上讲,教研的基点在教研组或学校,科研的基点在课题组。
第七、从成果的应用范围上讲,教研成果的应用范围往往只适应于一个区域,科研成果可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第八,从参与研究的主体上讲,教研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做的事,而科研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做到。
第九,从参与研究的层次上讲,教研是促进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宽和厚,科研则是促进教师的素质精和尖。
总之,教研与科研密不可分,有些教研题目也可以作为科研课题。
教研是基础,科研是先导,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应当成为科研与教研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课堂活动】分析下列研究分别属于哪类研究?为什么?1.某幼儿攻击行为研究(参考答案:个案研究、对比研究)2.幼儿园语言课程研究(参考答案:理论研究)3.4至6岁幼儿注意力研究(参考答案:发展研究、应用研究)4.当前幼儿角色游戏的研究(参考答案:现状研究、应用研究)5.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参考答案:纵向研究、应用研究)1.在教育见实习时,调查三名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研”与“幼儿园科研”两个概念的解释,比较一下幼儿教师的观点与你观点的异同,并整理成书面作业。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物统计学、卫⽣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门科学与艺术。
⽽⽣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法应⽤于⽣物学、医学的⼀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法,⽽卫⽣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法。
2. 某年级甲班、⼄班各有男⽣50⼈。
从两个班各抽取10⼈测量⾝⾼,并求其平均⾝⾼。
如果甲班的平均⾝⾼⼤于⼄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于⼄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两班分别抽取的10⼈,测量其⾝⾼,得到的分别是甲、⼄两班的⼀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只是甲、⼄两班所有同学平均⾝⾼的⼀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般很难恰好相等。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 )。
A.工人按性别分组B.教师按年龄分组C.学生按成绩分组D.商业按销售额分组2.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C )。
A.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C.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5.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250,则该组组中值为(C )。
A.1000B.500C.750D.8507.对连续性变量分组( B )。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要用等距式分组8.划分连续性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B )。
A.重叠B.相等C.不相等D.间断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划分分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划定分组形式10.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茨分布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 )。
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C )。
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学是___________的科学。
3、从社会属性的角度研究语音的科学叫做_________学。
4、每一个声音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物理要素。
5、__________________是语音的生理基础。
6、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7、音素是_______________语音单位。
8、记录音素的符号叫______。
9、国际音标是在________字母的基础上根据_________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10、国际音标要加____括号表示,在具体标音时还有宽式和严式的区分。
11、元音与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12、元音的不同主要由______________决定。
13、八个基本元音按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14、辅音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类。
15、发音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
16、音节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语音单位。
17、音节中_____音峰。
______是音节间的分界线。
18、_____________的音节叫开音节,_________的音节叫闭音节。
19、__________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
20、复辅音必然处于__________的紧张增强或紧张减弱阶段。
21、语音的韵律特征是加在音质之上的非音质语音特征,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声调是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_______。
23、语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4、音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的三重境界
禅语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是修行的三重境界。
就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练习”,我也经历过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当时才参加工作那段时间。
上课时上课,作业是做业,当时把这两件事当成了不相关的两张皮。
结果,那时光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上浪费很多时间与精力。
学校对作业又卡的严,自己又好强,不准学生抄袭,也不想给搬运答案。
于是,总是带着火,讲作业———其实就是把课再讲一遍。
当然,慢慢地意识到这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阶段。
那时候的情况:思考练习就是作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后来参加学校评优课了,听了一节教研组长的课,观念有所转变。
教研组长为我们做示范课,设计不可谓不严谨,气场不可谓不大,效果不可谓不良好,让人沉浸其中,余音绕梁。
恰巧那时我因为忘记了听课记录本,返身回去取本子时候听见那老师在布置作业——课后“思考与练习”,末了,老师问:“都会做不?”从评优课堂中已经放松乐的学生用一脸的茫然和稀稀拉拉的声音回答了老师——不会。
看来教研组长也不会解决“思考练习”与课堂设计的关系。
这时,在我眼中,“思考与练习”已经成为课堂设计的主要内容了。
我们上课要干什么,教学的一切内容就是要围绕问题(“思考与练习”)展开。
经历了这个思考,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基本就是为这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
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当时竟然作为经验在教研组内传播。
这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思考与练习”也不是“思考与练习”了。
教学工作进入到第五年的时候,我就在思索:难道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会解答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吗?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但那又是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新课程来了,课程改革来了。
语文教材都是提高语文素质的载体,遑论课后的几道思考练习题?只要真正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实践提高,处理“思考与练习”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的。
于是,在课堂上我把讲课文、讲知识、做练习、为评优而作秀……全部摒弃,直接就是发自内心的思考,真情实意的诵读、欣赏,真真实实的讨论、实践。
等到完成作业题——“思考与练习”时,学生几乎没有挠头的。
这时,我知道: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思考与练习”就是“思考与练习”而已。
我的结论:“思考与练习”与教学设计关系不大,是课堂的衍生物,不要让“思考与练习”束缚了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果教学设计精彩,语文训练扎实,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是不存在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