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常用胰岛素剂型及用量

常用胰岛素剂型及用量

常用胰岛素剂型一、(一)普通胰岛素1、适应症:1、2型糖尿病2、用法:一般2-4g葡萄糖需要1u胰岛素,餐前30min皮下注射3、制品:注射剂 400u/ml(二)基因工程胰岛素1、适应症:对动物胰岛素过敏、出现脂质萎缩、对动物胰岛素耐药;2、用法:(1)常规型可一天内多次使用;(2)中效可一天1-2次使用;(3)70/30混合型一般一天使用2次,早上使用总量的2/3,晚上给于总量1/3。

3、制品:(1)常规优泌林(R) 400u/10ml(2)中效优泌林(N) 400u/10ml(3)优泌林70/30混合型 400u/10ml(三)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中效)制品:1、诺和灵N 400u/10ml2、诺和灵N 笔心 100u/ml 3ml/瓶(四)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短效)制品:1、诺和灵R 400u/10ml2、诺和灵R笔心 100u/ml 3ml/瓶(五)双时向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30R(30%短效,70%中效)制品:1、诺和灵30R 400u/10ml2、诺和灵30R笔心 100u/ml 3ml/瓶(六)双时向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50R(50%短效,70%中效)制品:诺和灵50R笔心 100u/ml 3ml/瓶(七)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1、适应症:用于轻中度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时,本药首选;2、用法:一般10-20u/天,一天用量超过40U是,分两次皮下注射;3、制品:注射剂 400u/ml二、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一)胰岛素剂量的计算1、根据体重估计,一般小剂量开始,0.3-0.4U/KG体重;2、根据病情轻重估计,每日胰岛素生理分泌量为40-50U,故中型病例可开始使用4-10U,重型病例16-20U,餐前30min皮下注射,一日3次;3、按照尿糖排出量估计,每2g糖用1U胰岛素4、按照血糖浓度估计,如患者体重60KG,体液总量=60×60%=36KG,如血糖为11.2mmol/L,则体内多余的葡萄糖约为[(0.2-0.1)/100]×36×1000=36g,以每2g糖需1U胰岛素计算,需补充胰岛素18U,初次给予1/3-1/25、三餐胰岛素量一般早》晚》中6、每次胰岛素剂量调整,应小于原剂量的20%,且观察3-4天后再进行调整,老年患者一般每3-6天调整一次剂量。

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较为常见,主要由于糖尿病引发肾脏功能受损导致。

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概率和死亡概率,患病后在早期除了尿频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到了中晚期会出现泡沫尿、恶心、呕吐等病症[1]。

且患病后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很难治愈,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若发现患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尽可能地控制病情的恶化[2]。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是对血糖和血脂进行调节,从而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本文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现具体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7月。

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共抽取样本数量:80例,通过患者所选的不同治疗方式将样本分成两组。

研究组有40例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男女患者比例22:18,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35岁,均值52岁;常规组4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33~71岁,平均52岁左右。

本研究所抽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析比较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不同之处(P >0.05),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纳入对本次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指标:伴有认知障碍者,药物有过敏史者,脏器功能异常者。

1.2方法常规组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干预治疗。

该药物需要在患者餐前皮下注射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在餐后即刻给药。

每天注射剂量要保持在0.5~1.0U/kg ,实际注射药物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进行改变,需要持续注射治疗1个月。

(该药产自丹麦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00037)。

研究组对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

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方法、用药剂量均同常规组一致。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应用胰岛素+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Up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各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24 h Upr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 <0.05)。

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1],特指糖尿病疾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过程异常有关联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2]。

此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一旦出现蛋白尿,疾病病情大多已发展至晚期,难以得到逆转,且多伴随有高血压、视网膜病理改变、周围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和肾脏生理功能明显减退等情况。

因此,在疾病早期阶段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尽量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故该研究拟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DN的治疗效果,现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人62例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2例的糖尿病肾病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根据数字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7.3±8.5)岁,病程为4~12年,其中1型糖尿病为7例,2型糖尿病为25例;对照组(n=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6.2±7.5)岁,病程平均为3~15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为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2例。

门冬胰岛素30R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R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
1 资料 与方 法
质激 素用量 及 肾病综 合征 基础疾 病 治疗 方 面均 无 明
显差异 。
1 . 2 方法
对 照组采 用人 正规 胰 岛素 ( 诺 和灵 或 甘
锐) 3 0 R的临床 应用 , 能较 好地 解 决这 一难 题 。现 将 舒霖 R) 、 人 低精 蛋 白锌 胰 岛 素 ( 诺 和灵 N) , 早 R+
【 临床研究 】
门冬 胰 岛 素 3 0 R在 肾病 综 合 征 合 并 糖 尿 病 中 的疗 效 观 察
张冬梅
( 辽 宁 省鞍 山市 岫 岩 县 中心 人 民 医 院 内 分 泌科 , 辽宁 岫岩 l 1 4 3 0 0 )
【 摘 要】 目的: 观察门 冬胰胰岛素( 诺和锐) 3 0 R 治疗肾 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 疗效。 方法: 2 4 例肾 病综合征合并塘尿病均为回 顾性病
例, 分成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1 2例。对照组采用人 正规胰 岛素 ( 诺和灵或甘舒霖 R) 、 人低 精蛋 白锌胰 岛素( 诺 和灵 N) l 2例 , 早 R+N, 中午 R, 晚 R+N, 每 日3次皮下注射方案。治疗组应用诺 和锐 3 0 R, 早、 午、 晚每 日3次皮 下注射 。中位住 院天数 1 2天。观察两组的空腹 m糖 、 午 餐后 2小时血糖 、 晚餐前 血糖 、 晚餐后 2小时血糖及血糖 达标时 间。结果 : 治疗组 空腹 血糖 、 午餐后 2 h血糖 、 晚餐前 血糖 、 晚餐后 2 h血糖均 明显下 降, 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 : 诺和锐 3 0 R治疗肾病综 合征合并糖尿病安全 、 有效 , 快速降低血糖。
【 关键 词】 诺和 锐3 0 R ; 肾 病综合征; 糖尿病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6 . 0 1 7

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张松筠,E m a i l :2574459696@q q.c o m 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张松筠(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慢性肾脏病(C K D )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㊁降糖㊁降压㊁降脂㊁抗血小板及肾脏替代治疗㊂所有治疗遵循安全㊁有效㊁个体化原则㊂生活方式干预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㊂治疗药物的选择及剂量的调整应基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肾功能水平㊂降糖药利格列汀㊁格列吡嗪㊁吡格列酮可全程应用于C K D 无需调整剂量㊂降压治疗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㊂对于C K D G 1~4期患者,推荐启用他汀类药物㊂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以氯吡格雷替代㊂透析启动时机与非糖尿病C K D 患者相同㊂关键词:肾疾病;糖尿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 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06-0631-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06.011T r e a t m e n t o f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i s e a s ew i t h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Z h a n g S o n g y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 S o n g y u n ,E m a i l :2574459696@q q .c o m A B S T R A C T :T r e a t m e n ts t r a t e g y i nd i a be t i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C K D )i n c l u d e sl if e s t yl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l y c e m i c c o n t r o l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l o w e r i n g t h e r a p y ,l i p i d -l o w e r i n g t h e r a p y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 a n d r e n a l r e p l a c e m e n t t h e r a p y .A l lt r e a t m e n t sf o l l o w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s a f e t y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i z a t i o n .L i f e s t y l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c u s e s a t t h e r e s t r i c t i o no f s a l t a n d p r o t e i n i n t a k e .D r u g s e l e c t i o n a n dd o s e a d a pt a t i o n s h o u l db e b a s e do n t h e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r e n a l f u n c t i o n .L i n a g l i p t i n ,g l i p i z i d e a n d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c a nb eu s e dt h r o u g h t h e C K D p r o c e s s w i t h o u t d o s e a d j u s t m e n t .R A A S i n h i b i t o r s s h o u l d b e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a n i n i t i a lt h e r a p y f o r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S t a t i n i s r e c o mm e n d e d i n 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K Do f s t a g e 1t o 4.A s pi r i n i s r e c o mm e n d e d a s t h e f i r s t c h o i c e f o ra n t i p l a t e l e tt h e r a p y a n d c l o p i d o g r e li sa n a l t e r n a t i v ef o ra s p i r i n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l e a ri n t o l e r a n c e o r c o n t r a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 a s p i r i n .D i a l ys i s i s i n i t i a t e d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a b e t e so nt h es a m ec r i t e r i aa si nt h o s e w i t h o u t d i a b e t e s .K E Y W O R D S :k i d n e y di s e a s e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t r e a t m e n ts 张松筠,女,医学博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㊁教授㊁硕士研究生导师㊂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行为学分会常务委员㊂发表论著70余篇(S C I 论文2篇)㊂曾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㊁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㊁二等奖㊂目前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㊁卫生厅课题1项㊂慢性肾脏病(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i s e a s e ,C K D )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s t i m a t e d g l o m e r u l a rf i l t r a t i o nr a t e ,e G F R )小于60m l ㊃m i n -1㊃(1.73m 2)-1,和(或)肾损伤(主要为白蛋白尿)持续3个月以上[1]㊂中国人C K D 总患病率高达10.8%,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 n d s t a g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E S R D )寿命显著缩短㊂同糖尿病一样,C K D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㊂引起C K D 的原因有许多,糖尿病是欧美国家C K D 首位病因,是中国C K D 重要病因(中国首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㊂随着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攀升(国人发病率11.7%),糖尿病肾脏病(d i a b c t i ck i d n e y di s e a s e ,D K D )可能会上升为中国C K D 的首位病因㊂D K D 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2],病变累及全肾(肾小球㊁肾小管肾间质㊁肾血管等),临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G F R 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 S R D ㊂除了D K D ,糖尿病患者也可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 o n d i a b e t i cr e n a ld i s e a s e s,N D R D ),以微小病变肾病最常见㊂D K D 与N D R D 预后不同,前者病程难以逆转,后者相对较好,部分经治疗可缓解,应予鉴别㊂这里将糖尿病并发D K D 所致C K D 与糖尿病合并N D R D 所致C K D 统一称为糖尿病C K D ㊂㊃136㊃‘临床荟萃“ 2016年6月5日第31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6,V o l 31,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对糖尿病C K D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与干预,延缓其进展,降低E S R D发病率,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降低公共医疗负担,其意义重大㊂这也成为近几年内分泌学及肾脏病学领域研究焦点㊂本文就糖尿病C K 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㊂1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缓糖尿病C K D进展,保护肾功能㊂具体内容包括饮食治疗即医学营养治疗(m e d i c a ln u t r i t i o nt h e r a p y,MN T)㊁运动㊁戒酒㊁戒烟㊁控制体质量等㊂1.1MN T MN T需个体化,强调饮食结构合理,包括对碳水化合物㊁蛋白质㊁脂肪㊁钠㊁钾㊁磷等营养素的管理,并由熟悉糖尿病C K D治疗的营养(医)师指导完成[3-4]㊂1.1.1能量摄入糖尿病C K D患者透析前能量摄入与非糖尿病C K D患者相似㊂透析时能量摄入依患者体质量和年龄而定,正常体质量,>60岁为30~ 35k C a l㊃k g-1㊃d-1,<60岁为35k C a l㊃k g-1㊃d-1㊂1.1.2低蛋白质饮食糖尿病C K D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每日摄入量㊂微量白蛋白尿者,推荐蛋白摄入量0.8~1.0g㊃k g-1㊃d-1,显性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者推荐量为0.6~0.8g㊃k g-1㊃d-1,血液透析者推荐量为1.10~1.25g㊃k g-1㊃d-1,腹膜透析者推荐量1.2~1.3g㊃k g-1㊃d-1㊂摄入蛋白应以生物学效价高的优质蛋白为主,如白肉(鱼和鸡肉类)和奶类,同时可进食适量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可通过改善血脂降低炎性标志物,减轻蛋白尿㊂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制剂可帮助维持营养状态㊁减少蛋白尿㊁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㊂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的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须密切关注其营养状态的变化,推荐使用主观全面评定法( s u b j e c t i v e g l o b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S G A)作为营养评价工具㊂1.1.3脂肪摄入量血脂异常与D K D的进展加速相关㊂糖尿病C K D患者推荐:总脂肪供能比低于30%,饱和脂肪低于10%,胆固醇低于200m g/d㊂1.1.4水㊁钠及维生素的摄入增加饮水可保护C K D(G1~2期)患者肾功能;却加重C K D(G3~5期)患者肾功能的恶化[5],C K D(G3~5期)患者不宜多饮水㊂钠的摄入是细胞外容量的重要决定因素,膳食限盐可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 e n i n-a n g i o t e n s i n-a l d o s t e r o n es y s t e m,R A A S)阻滞剂(A C E I/A R B)的作用㊁减少肾脏蛋白丢失㊂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 I G O)指南建议成人C K D患者每日摄入盐(氯化钠)不应超过5g (大约相当于2g钠)㊂糖尿病C K D不仅影响能量营养素代谢,还影响维生素代谢,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㊁B2㊁B6㊁特别是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维生素C㊂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肉碱代谢存在异常,静脉注射左旋肉碱可改善生活质量㊂我国C K D患者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总发生率约为84.6%,因此必须补充充足的骨化醇[6]㊂1.2运动长期规律的运动可减缓糖尿病C K D的发生发展㊂糖尿病C K D患者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天且至少安排2次对抗性训练,以利于控制血压㊁减轻炎症㊁改善生活质量㊂不适当的运动可诱发酮症㊁低血糖,因而运动强度㊁持续时间㊁频率㊁项目的选择都要个体化,建议糖尿病C K D患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㊂1.3戒烟吸烟是糖尿病C K D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或控制糖尿病C K D 进展的重要措施㊂2降糖治疗2.1降糖原则[7]糖尿病C K D患者的血糖控制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强调安全性㊂降糖同时须严格监测血糖,确保随机血糖>5mm o l/L以避免低血糖㊂降糖药的选择应基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患者的肾功能水平综合判断㊂2.2血糖控制目标值2011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 b 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建议对2型糖尿病合并C K D患者的H b A1c可放宽至7%~9%[8]㊂2015年欧洲肾脏最佳临床实践(E u r o p e a n R e n a l B e s tP r a c t i c e,E R B P)指南对糖尿病C K D G3b~5期(e G F R<45m l㊃m i n-1㊃(1.73m2)-1)患者的H b A1c控制目标做了细致的建议[9]:①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血糖或者需用药物干预但所用药物致低血糖风险小的患者,H b A1c控制目标<7.0%;②需用药物干预且所用药物致低血糖风险高㊁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H b A1c控制目标<7.5%;③需用药物干预且所用药物致低血糖风险高㊁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H b A1c控制目标<8.0%;④对于有低血糖风险,治疗依从性差,预期寿命有限,合并心血管疾病,并发微血管并发症者,H b A1c控制目标< 8.5%㊂2.3血糖监测当C K D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时,H b A1c检测结果可能被低估,因此在C K D G4~5期的患者中,用果糖胺或糖化血清白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更加可靠㊂自我血糖监测(s e l f-m o n i t o r i n g o f㊃236㊃‘临床荟萃“2016年6月5日第31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6,V o l31,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b l o o d g l uc o s e ,S M B G )对于防止低血糖及治疗方案的合理调整非常重要㊂2.4 降糖药物的选择 目前使用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㊁双胍类㊁磺脲类㊁格列奈类㊁噻唑烷二酮类㊁α-糖苷酶抑制剂㊁二肽基肽酶Ⅳ(D P P -4)抑制剂㊁胰高血糖素样肽1(G L P -1)类似物㊂2.4.1 胰岛素的使用[10]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明显减少,同时胰岛素排出速率下降,胰岛素可能在体内蓄积,应根据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㊂胰岛素应优先选择短效㊁速效剂型㊂推荐e G F R 在10~50m l ㊃m i n -1㊃(1.73m 2)-1时减少25%的用量,e G F R<10m l ㊃m i n -1㊃(1.73m 2)-1时减少50%的用量㊂2.4.2 口服药物的选择 口服降糖药是临床最常用的降糖手段,对糖尿病C K D 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㊂C K D 时,经肾排泄的降糖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清除减少,低血糖风险增加㊂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结合患者肾功能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随着e G F R 的下降酌情减量或停药,确保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㊂C K D 各期各种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剂量,见表1㊂表1 C K D 各期各种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剂量[9]药物类型药物名称C KD -1C K D -2C K D -3C KD -4C KD -5无需透析C K D -5需透析双胍类二甲双胍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1.5~0.85g /d0.5g /d慎用/等待新证据慎用/等待新证据磺脲类氯磺丙脲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100~125m g/d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甲苯磺丁脲250m g 1~3次/d 250m g 1~3次/d 250m g 1~3次/d 250m g 1~3次/d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格列吡嗪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格列齐特 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低剂量起始,每1~4周逐渐增加剂量格列本脲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格列美脲 降低剂量至1m g/d 降低剂量至1m g/d 降低剂量至1m g/d 降低剂量至1m g/d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格列喹酮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氯茴苯酸类瑞格列奈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经验有限经验有限那格列奈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起始剂量60m g /d 禁止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使用最低剂量且<50m g 使用最低剂量且<50m g 米格列醇 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D P P -4抑制剂西格列汀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剂量减少至50m g/d 剂量减少至25m g/d 剂量减少至25m g/d 剂量减少至25m g/d 维格列汀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剂量减少至50m g/d ,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50m g/d ,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50m g/d ,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50m g/d ,每天1次沙格列汀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剂量减少至2.5m g /d,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2.5m g /d,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2.5m g /d,每天1次剂量减少至2.5m g /d,每天1次利格列汀 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阿格列汀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调整剂量剂量减少至12.5m g/d 剂量减少至12.5m g/d 剂量减少至12.5m g/d 剂量减少至12.5m g/d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利司那肽无需调整剂量谨慎使用G F R80~50m l /m i n谨慎使用G F R80~50m l /m i n谨慎使用G F R80~50m l /m i n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利拉鲁肽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艾塞那肽 经验有限剂量减少至5m g ,每天1~2次剂量减少至5m g,每天1~2次禁止使用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普兰林肽 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 G L T -2)抑制剂达格列净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坎格列净药效降低,密切监测药效降低,密切监测药效降低,密切监测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使用艾格列净 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经验有限二甲双胍是一线降糖用药,2013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二甲双胍于C K D G 3a 期减量,C K D G 3b期停用,2015年欧洲肾脏最佳临床实践(E R B P )指南提出可将二甲双胍应用至C K D G 4期,若出现脱水㊁应用造影剂㊁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时须暂停二甲㊃336㊃‘临床荟萃“ 2016年6月5日第31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6,V o l 31,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双胍㊂对于糖尿病C K D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不能使血糖达标时,需加用其他种类口服降糖药,并且尽可能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各种口服降糖药低血糖风险情况见表2)㊂2015年E R B P指南推荐可以全程应用于C K D无需调整剂量的药物有4种:瑞格列奈㊁利格列汀㊁格列吡嗪㊁吡格列酮㊂表2各种降糖药致低血糖风险[9]药物名称低血糖风险二甲双胍轻度α-糖苷酶抑制剂轻度D P P-4抑制剂轻度肠促胰岛素类似物轻度噻唑烷二酮类轻度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 G L T-2)抑制剂轻度短效磺脲类药物中度氯茴苯酸类中度胰岛素高度长效磺脲类药物高度3降压治疗3.1血压控制目标对于糖尿病C K D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对延缓C K D进展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㊂血压的控制目标一直是讨论和探索的热点㊂基于多项随机化临床试验结果,国内外多部糖尿病防治指南曾建议将糖尿病C K D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 g(1mmH g=0.133 k P a)㊂然而对现有研究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这一目标值的证据并不充分㊂近年来多个权威学术机构颁布的指南性文件如2014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 N C-8)[11]㊁201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 D A)的糖尿病诊治标准[12]以及2015年E R B P指南将此类患者降压目标值定为<140/90mmH g㊂但也有一些国家(如日本和加拿大[13])坚持将降压目标值定为<130/ 80mmH g㊂2015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 A C E)/美国内分泌协会(A C E)糖尿病综合管理新指南[14]则认为,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㊂若患者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或因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用药,降压目标值应< 130/80mmH g㊂3.2降压药物选择鉴于A C E I/A R B对肾脏与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大多数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C K D 患者,特别是有蛋白尿者,应首选A C E I/A R B㊂利尿剂㊁钙离子拮抗剂㊁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糖尿病C K D患者的降压治疗㊂对于容量负荷过载的患者选择利尿剂为二线降压药(G1~G3选择噻嗪类利尿剂,G4~G5选择袢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为三线降压药㊂非容量过载者,钙离子拮抗剂为二线降压药,利尿剂为三线降压药㊂3.3降压注意事项降压速度应缓慢,在1~2周内使血压平稳缓慢下降㊂降压过程中同时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变化㊂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情况,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糖尿病C K D患者常常并发自主神经病变,从而引起血压突然降低,而舒张压过低易导致冠脉灌注不足,进而引发心血管事件㊂4降脂治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A S C V D)的高危人群[15],糖尿病C K D患者,应给予积极的调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㊂近期的新指南均强调他汀类药物是唯一大规模R C T证据支持改善A S C V D预后终点的药物,包括洛伐他汀㊁辛伐他汀㊁普伐他汀㊁氟伐他汀㊁阿托伐他汀㊁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㊂中国他汀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16]指出:现有他汀类药物均无明显的肾毒性,且不同种类他汀对C K 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无差异,他汀在C K D人群中使用是安全的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 K D患者容易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剂量需要依据肾功能进行调整㊂当e G F R<45m l㊃m i n-1㊃(1.73m2)-1(G3b~5期)时,各种他汀药的最大剂量如下:阿托伐他汀钙20m g;氟伐他汀80 m g;匹伐他汀2m g;辛伐他汀40m g;普伐他汀40 m g;瑞舒伐他汀10m g㊂2015年E R B P指南建议:对于e G F Rȡ15m l㊃m i n-1㊃(1.73m2)-1的糖尿病C K D患者(G1~G4期),推荐启用他汀类药物㊂因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透析患者中的受益不能确定,对依赖透析的成人C K D 患者,不建议启用他汀类治疗㊂对于已经接受他汀治疗的C K D患者,开始透析后是否停用他汀,目前尚无一致意见㊂当糖尿病C K D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时,如果e G F Rȡ30m l㊃m i n-1㊃(1.73 m2)-1,可以考虑由贝特类降脂药替代㊂5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糖尿病C K D G3b期以上㊁e G F Rɤ45m l㊃m i n-1㊃(1.73m2)-1患者,均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只要没有禁忌证,首选阿司匹林㊂当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有明确禁忌证时,可以考虑用氯吡格雷替代㊂不建议加用G PⅡb/Ⅲa受体拮抗剂㊂6透析时机的选择6.1启动透析时机鉴于早期启动透析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㊁也不能减少住院次数[17],2014年加拿大肾脏病学会(C a n a d i a nS o c i e t y㊃436㊃‘临床荟萃“2016年6月5日第31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6,V o l31,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o fN e p h r o l o g y,C S N)临床实践指南[18]推荐 尽量延迟 的透析策略:即对于e G F R低于15m l㊃m i n-1㊃(1.73m2)-1的C K D患者,由肾脏科医生密切监控,当出现透析临床指征(如尿毒症症状)或e G F R小于6m l㊃m i n-1㊃(1.73m2)-1时再启动透析㊂2015 E R B P临床实践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启动透析所参照指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㊂6.2选择替代方式肾脏替代治疗的选择,主要依据患者的整体状况和个人意愿,对于糖尿病C K D G5期患者,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哪种替代方式更有优势,所以应该将各种治疗方式全面的介绍给患者㊂对于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选择高通量血液透析㊂糖尿病不影响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方式的选择㊂参考文献:[1] K D O Q I.K D I G O2012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J].K i d n e y I n t S u p p l,2013,3(1):1-150.[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81-385.[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2):73-88.[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1):792-802.[5]J a p a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N e p h r o l o g y.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f o rC K D2013[J].C l i nE x p N e p h r o l,2014,5(9):1-78.[6]朱勤,潘玲,王曼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病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2):8-15.[7]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8]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 b 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4):73-74.[9] B i l o H,C o e n t rão L,C o u c h o u d C,e t a l.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o n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i a b e t e s a n d 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s t a g e3bo rh i g h e r(e G F R<45m l/m i n)[J], 2015,30(S u p p l2):i i1-142.[10]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1-6.[11]J a m e sP A,O p a r i lS,C a r t e rB L,e ta l.2014e v i d e n c e-b a s e dg u i d e l i n e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h i g h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i n a d u l t s:r e p o r t f r o mt h e p a n e lm e m b e r sa p p o i n t e dt ot h eE i g h t hJ o i n tN a t i o n a l C o mm i t t e e(J N C8)[J].J AMA,2014,311(5):507-520.[12] P o w e r s MA,B a r d s l e y J,C y p r e s s M,e ta l.D i a b e t e s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a n d s u p p o r t i nt y p e2d i a b e t e s:a j o i n t p o s i t i o ns t a t e m e n to f t h eA m e r i c a nD i a b e t e sA s s o c i a t i o n,t h e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e s E d u c a t o r s,a n d t h eA c a d e m yo fN u t r i t i o na n d D i e t e t i c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15,38(7): 1372-1382.[13] D a s k a l o p o u l o uS S,R a b iD M,Z a r n k e K B,e ta l.T h e2015C a n a d i a n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f o r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d i ag n o s i s,a s s e s s m e n t o fr i s k,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J].C a r d i o l, 2015,31(5):549-568.[14] G a r b e rA J,A b r a h a m s o n M J,B a r z i l a y J I,e ta l.A a c e/A c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i a be t e s m a n a g e m e n t a l g o r i t h m2015[J].E n d o c rP r a c t,2015,21(4):438-447.[15] E x p e r tD y s l i p i d e m i aP a n e l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S o c i e t y P a n e l m e m b e r s.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S o c i e t y P o s i t i o n P a p e r:g l o b a l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d y s l i p i d e m i a--f u l lr e p o r t[J].JC l i n L i p i d o l, 2014,8(1):29-60.[16]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890-894. [17] A b r aG,K u r e l l aT a m u r a M.T i m i n g o f i n i t i a t i o no fd i a l y s i s:t i m e f o ran e w d i r e c t i o n[J].C u r r O p i n N e p h r o lH y p e r t e n s, 2012,21(3):329-333.[18] N e s r a l l a h G E,M u s t a f a R A,C l a r k W F,e t a l.C a n a d i a nS o c i e t y o f N e p h r o l o g y2014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t i m i n g t h e i n i t i a t i o no f c h r o n i cd i a l y s i s[J].C MA J,2014,186(2):112-117.收稿日期:2016-04-15编辑:王秋红㊃536㊃‘临床荟萃“2016年6月5日第31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6,V o l31,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D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循环障碍是重要因素。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一种新型具有抗凝、促进微循环等作用的药物,笔者临床用于治疗早期DN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80例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7±6.3)岁;开博通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4±6.7)岁。

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对象2.1 病例选择标准同时符合西医早期DN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和中医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标准者,列入观察对象。

2.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1]的诊断标准:①有确切的糖尿病史;②多次尿蛋白排泄率为20~200 μg/min;③24 h尿蛋白定量<0.5 g。

2.1.2 分期标准根据国际通用的Mogensen分期标准[2],早期DN属于Ⅲ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血压可比正常人升高。

2.1.3 中医气阴两虚证辨证标准及症状分级记分标准参照1986年第2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议制定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及《慢性肾炎辨证分型、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凡具备下列6项中的任何4项即辨证为气阴两虚证:①乏力或易感冒;②腰酸腿软;③手足心热;④眼睑或下肢肿;⑤口干咽燥;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症状分级记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相关内容,结合DN的具体特点制定: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症状消失记0分。

不同剂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型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胰岛素的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出现胰岛素过敏性皮炎、低血糖、以及视物模糊现象,治疗组出现1例视物模糊但能耐至实验结束,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

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剂型,减少临床中不良现象的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诺和锐30胰岛素;糖尿病;肾病;临床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03-01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胰岛素是主要的降糖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保护肾脏功能、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期。

[1]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不同剂型的胰岛素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糖尿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其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都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7-18年,平均13.2年。

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胰岛素治疗。

1.2 实验室检查早晨空腹时采取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和血肌酐进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多功能全定量金标准检测仪进行检测,并且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0.05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毕业论文选题】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中药起源于中国。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见效慢。

但是总的来说中药是我国的精髓。

在这个世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下面是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供大家参考。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一:1、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3、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4、从ADR报告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5、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6、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7、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8、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9、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0、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11、《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12、-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1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5、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16、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17、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118、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19、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20、论中药的专利保护21、论中药的双向调节22、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23、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24、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25、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6、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27、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28、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29、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30、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3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3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33、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34、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35、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36、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37、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38、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39、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40、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41、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42、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43、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244、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45、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46、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48、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49、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50、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二:51、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52、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53、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54、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55、中药药源性疾病成因及防治方法探析56、大黄素等中药单体对HT-29细胞TLR4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57、中药斗谱编排规则与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探讨58、背部排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6例观察59、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60、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与CVB3对乳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61、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62、不同药性清热中药体外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效果及分析63、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64、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65、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66、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367、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68、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69、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70、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71、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72、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73、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方法74、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75、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76、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77、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78、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79、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80、扫描电镜应用于植物类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81、中药创新的源泉--有效部位及其制剂82、中药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观察与护理83、中药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84、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85、小包装与散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86、活血化瘀中药对老年耐药细菌性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87、中药配合催眠法治疗失眠88、中药解毒生肌膏治疗大鼠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89、中药肾区渗透控制多囊肾病(PKD)进展124例疗效观察90、中药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91、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92、中药抗真菌颗粒内服治疗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493、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94、-种基于热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95、复方中药对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96、有毒中药饮片炮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97、自拟中药方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98、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99、中药企业专利保护与品种保护研究100、复方中药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三:101、中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疗效观察102、中药足疗对早期糖尿病足干预的护理研究103、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终止早孕362例的观察104、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105、中药不良反应引发因素与临床药学服务预防对策106、中药加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预防效果观察107、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108、慢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对策109、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110、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降糖中药制剂中含有的西药成分111、中药对猪蓝耳病的预防试验112、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11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114、中药剂型改革探讨115、EMT模型大鼠低妊娠功能及中药治疗机理的研究5116、益气健脾中药小肠隐窝干细胞分子药理研究117、中药临床试验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探讨118、论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法律制度之探析119、中药专利保护若干问题研究120、中药发明的创造性审查的研究121、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122、中药化学实验室实习生培养的几点建议12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124、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125、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126、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观察127、中药浓缩液代替择期胆囊术前留置胃管临床分析128、中药RHU抽提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129、中药的专利保护130、浅论中药发明专利的保护131、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32、中药防治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复发的疗效分析133、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和进展134、中药滋阴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副反应的对照研究135、多种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36、中药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137、中药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138、27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139、调颈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各型颈椎病280例14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141、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6142、中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143、中药外敷加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144、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145、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46、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7、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影响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分析148、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149、中药熏洗坐浴与盐水坐浴用于肛肠病人术后的疗效观察150、中药配合护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8例中药毕业论文题目四:151、浅析中药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及对策152、中药灌肠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153、中药的压榨处理对汤剂质量的影响154、中药注射引起临床反应的原因分析155、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156、化瘀涤痰通路中药调控肾上腺髓质素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157、中药通光藤活性成分的研究158、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159、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60、基于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技术创新研究161、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162、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评价及护理163、中药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164、门急诊病人静脉输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7165、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护理166、中药热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67、超声中药透入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68、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169、中药对慢性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170、几种中药成分及其复方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171、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172、血管老化相关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与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计学 意义 (P < .5 , 0 0 ) 与普通胰岛素治疗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0 ) 诺 和锐 3 P .5 , 0治疗 组血糖达标 时间 明显低 于 普通胰 岛素治疗组 (P < . 1 , 0 0 ) 且无 1例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普
通胰 岛素治疗 2 3例次发生。见 表 1 。
岁; 4 男 3例 , 2 女 0例 ; 微量 白蛋 白尿 2 9例 , 大量 白蛋 白尿 2 1 例; 糖尿病病 程 6—2 7年 ; 合并 冠心病 8例 , 高血 压 7例 , 高脂
血 症 6例 。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
在 病房选 择符合 WH 19 O(9 9年 ) 议 建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 A R在 2 ~ 0 gm n6个 月以上的 2 UE 0 20 I / i , x 型糖 尿病患者或尿常规 化验尿 蛋 白阳性 的 2型糖尿病 患者 为 研究对象 ; 并排 除了其 他可能引起尿 白蛋 白排泄 率增加 的原因 或其他 已知的可引起蛋 白尿 的疾病及影 响因素 , 如患者有糖 尿 病酮症酸中毒 、 泌尿 系统感染 、 运动、 心力衰竭 、 各类 肾炎 、 恶性 高血压等。
注 : 微 量 白蛋 白尿 比较 , P < . 5 与 00
3 讨 论
13 治 疗 方 法 .
诺和锐 3 0治 疗 组 : 和锐 3 诺 O早 、 餐前 晚
在每年新增的终末期 ‘病 中, 肾 糖尿病 肾病所 占比例 逐年上 升, 有关资料表 明糖尿病患者 肾功能 衰竭 的发生率 为非糖尿病 患者的 1 7倍 , 而终末期 肾病 的透析 治疗 无论是 对社会 还是
河北医药 2 1 0 1年 l 2月 第 3 卷 第 2 3 3期
H hi dcl ora,0 1 V l 3D cN .3 e e Meia Junl 1 , o 3 e o2 2
30 63
d i1 .9 9j i n 10 7 8 .0 12 .4 o :0 36 /.s .0 2— 36 2 1 .3 0 5 s
1 n 5mi皮下注射 , 和锐 3 诺 0的起 始剂 量 为 8—1 / ; 6 U d 普通 胰
岛素治疗 组 : 普通胰 岛素早 、 晚餐 前 3 i 下注射 , 通 中、 0 mn皮 普
胰 岛素的起 始 剂量 为 1 8—2 / , 均 以空腹 或 餐前 血糖 4 U d 2组 5—8m lL mo 作为治疗 目标 , / 根据 血糖 测定 结果 调整用药剂量 。

临床 研 究 ・
不 同剂 型胰 岛 素 治疗 糖 尿病 肾病 的临 床 观 察
王 党玲 张君 张 海领
【 关键词 】 糖尿病 肾病 ; 诺和锐 3 ; 岛素; 0胰 血糖控制 【0 t v1 ̄类号】 R572 【 t .4 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1 )3 30 — 2 02 78 (0 12 — 63 0
14 检 测 项 目 在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2周 及 1 末 测 定 尿 微 . 6周
对个人都是一笔沉重 的医疗 负担 , 严重影 响患 者生活 质量 , 因
此 对糖 尿病肾病尤其是早期肾病的治疗 已是迫在眉睫。 微 量 白蛋 白尿是糖 尿病 肾病早 期诊 断的关键 指标 。所 谓 微 量 白蛋 白尿是指 U E A R为 2 2 0m / ( 白蛋 白的排泄率 0~ 0 g L 或 2 20 t / i 或 3 30ng2 ) 此时尿常规试纸 条检测 0~ 0 g m n  ̄ 0~ 0 q 4h , ・ /
2 0I / n4 0 smi 3例患者随机分 为 2组 : x 诺和锐 3 O治疗 组 6 3例 ,
曼 壁垒 鎏 : 1 : 望 童 塑l 2 : !
: :: : !
! : :
: : : :! 堑 ! !
注: 与治疗 前 比 . P< 5与诺 和锐 3 较 00 ; 0治疗组 比 ,尸 < l 较 0O
在糖 尿病 肾病 治疗原 则 中 , 期应用 胰 岛素 已成 为共 识。 早 如何能够更加 安全 、 分 地控 制 血糖 是应 用胰 岛素治 疗 的关 充 键 。我院 自2 0 以来对 13例糖尿病 肾病患 者使用不 同剂 0 6年 1 型胰 岛素治疗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符 合条件 的共计 I3例患者 , 中尿微 量 白 1 其
量 白蛋白排泄率 , 采用定时 留尿法计算 出单位时 间内 的尿 白蛋 白排 出率 。留取 2 :0~次 日 60 20 :0共计 8h尿标本测定 U E A R ( 放免法) 注意准确 记录每次 留尿时 间及尿量 ; 取空腹 1 , 采 2h
其 中男 4 3例 , 2 女 0例 ; 年龄 3 7 8— 0岁 , 微量 白蛋 白尿 4 例 ; 1 大 量 白蛋 白尿 <2 ; 2例 糖尿病程 5~ 4岁 ; 2 全并冠心病 7例 , 高血
压 5例 , 高脂血征 5例 。普通胰 岛素治疗组 5 0例 , 龄 4 年 6~7 2
2 2 不 同症病分期 Y E 比较 . AR
胰 岛素对 2型糖 尿病 。 患 肾病
者的U E A R的影 响根 据 疾 病 分 期 的不 同有 明显 差 异 ( < P 0 0 ) 与胰 岛素 的剂型 无关 , .5 , 2组 比较差异 无统 计学意 义 (P
> .5 。见表 2 00 ) 。
表 2 不 同疾 病 分 期 U E A R变 化 %, x±s
表 1 2组血糖控 制安全性 充分性 比较
组 别
谱章锐 3 Ⅱ 0治 疗 组 ( = 3 6)
器 治
9 3± 21 7 3±1 1
糖 治
7 2±10

08 2±O 9 4 2± 1 2 1
蛋 白 排 泄 率 ( A R) 2 —19 g m n 7 例 , A R ≥ UE 0 9 / i 0 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